怎樣欣賞攝影作品

美國著名攝影家維利·奎克說:「請記住,畫家是把東西畫進畫面,而攝影者則是從畫面去掉一些東西。一張照片應該只有一個趣味中心,畫面上不能有無用的東西。如果你對某個物體是否有助於畫面抱有懷疑,你就應儘可能地把它放棄掉。」按這樣攝影藝術應該就是減法藝術,但這是不完整。攝影藝術是造型藝術,它是由攝影家運用攝影術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自然現象,表達思想感情,根據藝術規律創作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照片,供人們欣賞的,攝影藝術的最大特點是「瞬間美」,這樣不完整。作者觀點攝影藝術就是光影藝術,光影(用光線營造出的影調變化,可稱光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一張成功的照片,就是對光影明暗、對比、濃淡的準確把握;一張完美的作品,有了光影的映射,那它會給人一種活力和張力的感覺。如果說拍照物是凝固的音樂,那麼光影正是構成旋律和節奏的基本要素。光影的交織彷彿是支撐旋律的和聲組體,攝影和藝術是相通的。要拍攝出有藝術性比較高的作品,必須要有一定的藝術素質做基礎。攝影者一方面要有對客觀世界敏銳的觀察能力,也要有獨特的預見能力,並能在按下快門之前安排被攝體,選擇角度、視點、俯仰,運用線條、塊面、形狀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題,使畫面簡潔,有條不紊。同樣我們對攝影作品的賞析時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首先了解攝影技術知識是欣賞攝影作品的基本條件;其次,對攝影藝術語言的解讀能力,對一幅攝影作品的光線、色彩、透視、影調、清晰與模糊的解讀可以為我們進一步欣賞做好鋪墊。但很多攝影藝術作品所蘊藏的內涵卻並非畫面表現出來的那樣簡單,要求我們在更深的層次去探尋;再次,對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幫助解讀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從而更好的欣賞一幅攝影作品。第四,建立與作者的心靈溝通,認真體會攝影作品的思想,讀懂作品的思想內涵,才能達到欣賞攝影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所以,鏡頭是攝影者的眼睛,畫面是攝影者的思想,選擇是攝影者的手段。一、正確認識「光影度」是欣賞攝影作品的基本條件⒈「光」就是光線。光是攝影的生命,沒有光線就不可能存在有攝影。用光是攝影造型藝術的基本手段,也是攝影視覺語言的重要特徵。攝影的藝術是光影的藝術。大家都知道,風景中的景物和其他東西一樣,有了線的照射,才會產生明暗層次、線條和色調。拍攝風光,主要是以太陽光作為光源。太陽光線是一種變化多端的東西,它照射在景物上,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它有時強有時弱,而且還會隨著季節和氣候的不同而變化,景物就因為它的不同變化而受到不同影響。因此,我們拍攝景物時,就先要了解每種光線的來源和光線的強弱給予的影響,從而很好地加以運用,才能充分表達景物的光線效果。風光照片拍攝得成功與否,與光線運用得是否得當有很大關係。因此,熟悉光線在景物上的一切變化,是拍攝風光照片的一個關鍵問題。攝影創作離不開光。有了光,那怕是一點、一絲、一道乃至一片都能使被攝體與興奮點留下亮點和痕迹。光線對景物的層次、線條、色調和氣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景物在照片中能否表現得好,全賴於運用光線。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每種光線對景物的作用,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我們只有經常地觀察種光線在景物中的自然變化和影響,才有助於我們對光線效果的認識。光的性質和方向都會對主題、色彩、構圖產生重要影響。了解光線的特點,才能掌握運用光線進行攝影藝術造型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攝影用光的作用是表現被攝體的外形特徵(表現被攝體的輪廓線條、表現被攝體的立體形狀 、表現被攝體的表面質感、表現被攝體的色彩)、表明特定的空間和時間、表達作品的主題內容、影響作品的構圖形式。攝影用光的分類,⑴按光的來源分類①可見光:自然光(自然光即天然光源發出的光,其主要光源是太陽和天光,日光: 指由太陽直接放射出來的光線,為平行光束,方向性強色溫約為5500K。天光: 指太陽經過天空水氣、微塵等介質散射或反射的光線。為散射光,方向性不明顯,其色溫高於日光。);人工光(人工光用人造光源發出的光作為攝影照明的光線。人工光照明的目的是為改進技術質量而進行照明,為加強藝術效果而進行照明。人工光線的主要成分有主光即塑型光、輔助光即副光和補助光、輪廓光即逆光和隔離光、背景光即環境光、修飾光即裝飾光。布光的步驟和方法是掌握燈具的直射光燈的照明特性和散射光燈的照明特性,布置主光就是表現被攝體的形態、輪廓和質感,決定畫面的照明格局和光影分布,調整的主光燈就是觀察光影的分布和確定亮度。布置輔助光就是幫助主光表達被攝體的全部特徵,幫助主光表達被攝體的全部特徵,調整畫面影調決定畫面反差。調整的輔助光燈就是確定光比,「光比」是指照明被攝體陰影面和亮面的光線強度之比,在人像攝影中,常把被攝者面部陰影面和亮面反射出來的亮度之比當作光比;調整亮度包括調整輔助光燈的功率、調整輔助光燈的距離和使輔助光漫射。布置輪廓光就是表現被攝體的輪廓特徵、隔離主體和背景,增強畫面的空間感活躍光線氣氛,增強畫面的藝術感染力。調整輪廓光燈要控制輪廓光的面積和調整輪廓光的亮度。布置背景光就是突出主體、豐富畫面影調、表現環境特徵和時間氣氛。背景光燈的調整注意照明區域的控制和亮度的控制。布置修飾光就是修飾被攝對象的局部或細節、 豐富影調層次,使形象更富藝術魅力。注意修飾光燈位置的確定和修飾光燈的調整);②非可見光: 紅外線;紫外線。⑵按光的性質分類 ①直射光(硬光指光源直接照射到被攝體上,能使被攝景物產生明顯投影的光線,指太陽沒有被雲霧等遮檔,直接照射到景物上能產生明顯投影的室外自然光線。直射光中的早晨與傍晚光線特點是亮度反差大、光線柔和色溫較低、亮度變化快。是攝影的最佳時間,因此選擇好拍攝方向與角度、注意畫面中影調對比、注意畫面中影子的處理、提前構思,抓緊拍攝。特別注意光線運用技巧:選擇拍攝景物、選擇拍攝方向和注意利用投影。直射光中的上午與下午光線特點是入射角適中,明暗反差適當,色溫正常,光線穩定。光線運用技巧:選擇多種用光方案和抓拍生動的形象,注意光線運用技巧:調整被攝體的位置,運用輔助光,對景物進行選擇。直射光的投射方向有順光,當光線投射方向與拍攝方向一致時,稱為順光。光線特點:景物正面沒有明顯陰影,立體感差; 遠近景物亮度相近,不利於表現空間感。光線運用技巧是注意景物的配置,利用投影改善影調;有側光,當光線投射方向與拍攝方向呈90度角時,稱為側光。光線特點是明暗反差加大,畫面影調豐富,有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空間感。光線運用技巧是光線方向的選擇,明暗比例的確定;有逆光,當光線投射方向與拍攝方向相對時,稱為逆光。光線特點是景物大部處於陰影中,亮暗反差大,有利於表現空間透視。光線運用技巧是曝光量的控,背景的選擇,防止眩光。);②散射光(軟光指呈散射狀態的照明,不能使被攝景物產生明顯投影的光線,指太陽為雲層、景物遮檔時,單靠天空光照明,沒有明顯投影的室外自然光線。散射光的特點是光線柔和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光源色溫較高反差小)。⑶按光的方向分類① 光方向(水平方向);②光角度(垂直方向)。⑷按光的作用分類①主光;②輔助光;③背景光。⒉「影」就是人與物。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在背光面的後方形成沒有光線到達的黑暗區域,稱為不透明物體的影。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區內看不到光源發出的光,在半影區內看到光源發出的部分光。本影區的大小與光源的發光面大小及不透明物體的大小有關。發光體越大,遮擋物越小,本影區就越小。掌握主體突出的方法,學會合理地運用布局原理安排、處理陪體及環境。攝影藝術只有了解攝影構圖的含義,才能正確地掌握攝影構圖的基本原理去進行攝影畫面的布局。攝影構圖的含義攝影構圖是為了表現一定的內容和美感效果,把要表現的對象及各種造型因素,通過攝影鏡頭有機地組織在畫面中的過程。構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是一個觀察過程、是一個思維過程、是一個組織過程、是一個反映過程。攝影構圖的特點現場組織、瞬間決定、真實永恆、機遇性大、受器材影響。攝影構圖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形式美感、抓住典型瞬間、具有創造性、內容與形式應完美統一。攝影構圖的視覺要素是指構成畫面形式的可視組成成份,是傳達視覺信息的語彙。包括色彩、光線、影調、線條、形狀。分析作品可先徹底還原或分析到「要素」,再將之綜合起來。攝影構圖的基本原理,攝影構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攝影中組織結構視覺形象的基本內在規律和方法。攝影構圖的基本原理有①應有單一的視覺中心;②主體的安排應突出強調;③對比原理(對比原理是指在一幅整體畫面中,通過強調各局部的差異,使其固有的特徵更鮮明。對比的方式可有:大小、明暗、形狀、方向、情緒、質感、運動、虛實、思想內容);④均衡原理(均衡是指以畫面中心為支點諸構圖結構因素在視覺重量上形成的均勢);⑤節奏與韻律原理(節奏是事物在時間、力度、形式上有規律地反覆;韻律則是能夠連續變化、富有感情色彩的生動節奏);⑥多樣統一原理(多樣是指構圖中構成的畫面及畫面各部分因素之間的差異性與變化性,統一則是指這種差異與變化所體現的協調一致與整體聯繫)。攝影藝術只有掌握攝影畫面的布局,才能正確地對所要拍攝的景物進行選擇和安排。攝影畫面的布局就是對所要拍攝的景物進行選擇和安排。攝影畫面的布局主要涉及二個方面,⑴被攝對象。①主體,主體是攝影畫面中表現主題思想的主要對象,是畫面的趣味中心和視覺中心。主體的作用是主題思想內容表達的直接體現者、是攝影者抒發情感的根據、是攝影構圖的核心。主體突出的方法用幾何中心或視覺中心、用線條彙集處較突出、心靈意向集中處較突出、對比與新異能夠使主體突出,比如大小對比、明暗對比、形狀對比、方向對比。②陪體,陪體是與主體有緊密聯繫的拍攝對象、是畫面中陪襯、說明主體的景物。陪體的作用是補充說明主體、烘托主體形象、均衡美化畫面,渲染氣氛。陪體的處理應以不削弱主體為原則。⑵周圍環境。①前景,前景是處在畫面主體前面,靠近鏡頭的拍攝對象。前景的特點是在造型上具有成像大、影調深的特點、可以明顯地加強畫面的空間感和縱深感。前景的作用是突出說明主體、加強畫面的主觀色彩、表現畫面的季節特徵和地方色彩、幫助構圖美化畫面和均衡畫面。②背景,背景是指處在主體後面遠離鏡頭的拍攝對象。背景的特點是不可分割性,景物成像小、影調淺,呈匯聚、收縮狀。背景的作用是表現時空環境特徵、體現人物性格特徵、烘托環境氣氛。③空白,空白是指攝影畫面中構成實體景物之間空間關係的空隙。畫面空白的作用是突出主體的有效手段、溝通景物關係的紐帶、是創造畫面意境的媒體。畫面空白的安排應附合人們的生活經驗和視覺習慣並要恰到好處、還要注意空白處與實體物的相互比例。⒊「度」就是景深與景別。度字,有多種解釋,其中在哲學中解釋為等度是質和量的統一,是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界限、幅度和範圍。度是是一定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範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在攝影實踐過程中,要掌握適度即景深與景別的原則,要學會把握分寸是相當重要的。景深對於拍攝非常重要,每個攝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沒有立體感,看起來就像是個平面。所以在拍攝中,就要適當的增加一些用於顯示相對性的物體增加景深。比如要拍遠處的山脈,可在畫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樹。用廣角鏡頭可以誇大被攝體正常的空間和縱深感的透視關係。選擇拍攝位置拍攝位置對畫面造型效果的影響,掌握拍攝位置選擇的方法。⑴選擇拍攝距離。景別,景別是指被攝主體在畫面中呈現的範圍。景別的劃分是以畫框截取成年人身體部位的多少和以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的大小為標準。景別分為遠景(遠景是表現較遠的廣闊場面的攝影畫面。遠景的特點是遠景提供的視野寬廣,能包括廣大的空間,以表現環境氣氛為主,人物在其中顯得較小;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突出線條和色調,形成畫面的宏觀規模;利用雲、霧、霞、靄等自然景觀組織畫面;利用前景表現畫面的深遠感)、全景(全景是表現成年人的全身或景物全貌的畫面。全景的特點是畫面有較明確的內容中心,能使觀眾看到被攝對象完整的形象和一定的環境;保持主體輪廓線條的完整;注意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聯及呼應關係)、中景(中景是表現成年人膝蓋以上或物體局部的畫面。中景的特點是中景能較全面地表現物體並能顯示人物大半身的形體動作;使畫面充分展現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拍攝人物時,應注意抓取人物富有特殊意義的情節動作 )、近景(近景是表現成年人胸以上或物體局部的畫面。近景的特點是近景有利於表現人物的神情和物體的質地;選擇合適的光線和角度,表現好物體的質感和人物的神態)、特寫(特寫是表現成年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被攝對象局部細節的畫面。特寫的特點是特寫可以細微地表現 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刻劃細小的物體,達到「以物喻意」的目的)。景別變化的方法是運用同一個鏡頭,通過改變拍攝位置與被攝體之間的實際距離取得不同的景別;拍攝位置不變,運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取得不同的景別。⑵選擇拍攝方向。選擇拍攝方向有正面方向(正面方向是指拍攝位置在被攝對象正面時的拍攝方向。正面方向的特點是容易產生對稱的效果,使畫面顯得均衡、穩重;拍攝人物可以看到完整的臉部特徵和人物表情,有利於人物與觀眾的交流;不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空間感,拍攝人物容易顯得呆板)、側面方向(側面方向是指拍攝位置與被攝對象正面成90度角時的拍攝方向。側面方向的特點是有利於表現主體的側面特徵,勾畫出被攝體側面的輪廓形狀;有利於展示物體的運動,具有鮮明的方向性;有利於表現人物之間的感情交流)、背面方向(背面方向是指拍攝位置在被攝體後方時所形成的拍攝方向。背面方向的特點是背面方向能將主體人物和他們所關注的對象表現在同一個畫面上;背面拍攝時常常以姿態作為重要的形象語言)、斜側方向(斜側方向是指拍攝位置處於被攝體的正面和側面之間, 或處於被攝體背面和側面之間時的拍攝方向。斜側方向的特點是有利於表達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便於分出事物的主次關係;改善正面構圖的平面呆板)。⑶選擇拍攝高度。選擇拍攝高度就是透視角度,它可分為平拍(平拍是指鏡頭視軸線與視平線一致的拍攝方式。平拍的特點是平拍景物可以形成正常的透視效果,平拍人物能產生心理上的親近感;平拍風光容易形成地平線居中的畫面,不利於表現景物的深遠感)、仰拍(仰拍是指鏡頭視軸線偏向視平線上方的拍攝方式。仰拍的特點是仰拍有利於表現高大垂直的景物;仰拍人物有利於顯示出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仰拍風光具有寫意的韻味)、俯拍(俯拍是指鏡頭視軸線偏向視平線下方的拍攝方式。俯拍的特點是俯拍能讓觀眾看到事物的概貌,有利於表現地理位置、集會場面和龐大的陣勢;俯拍有利於表現地面景物的圖案美;俯拍不利於表現人物的神情和人物之間的交流)。二、懂得「真情簡單自然」是欣賞攝影作品的最高境界⒈用真情去欣賞攝影作品。在面對一幅攝影作品時不但能懂得攝影家所使用的藝術手法,而且能夠捕捉到攝影家在作品中帶給觀眾的激情,從而體會到美的感受。情感與主題密不可分,有了明確的主題和突出的主體,則畫面是否可表達某種情感,就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又一重要標準。情感的存在、豐富與否,情感的類型,情感表達的含蓄或張揚,都是讓作品是否充滿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主題透露出作者情感的攝影作品就等於沒有靈魂,攝影作品畫質再好、技巧再高超,也仍然是無病呻吟的廢片,情感就是靈魂,它決定了作品的生命。用真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欣賞一幅攝影作品時,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到一種「空」的狀態,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在進行欣賞時,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塊海綿,隨時準備吸收攝影畫面中傳來的一切信息,從而進行下一階段的體驗。用真情去深入體會攝影畫面所傳達的情感。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和普通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優秀的攝影作品中蘊涵著人類的豐富的情感。不同的形象、線條、影調、色彩這些形式手段終究只是傳遞情感的中介物,攝影者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以情感動觀眾,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能體會到攝影者按下快門時那一刻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用真情努力喚起自己內心的聯想和想像。事實上,任何的藝術性活動都離不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在對一幅攝影作品喚起想像和聯想的時候,不要忽視標題所提供的信息。攝影作品的標題非常重要,它常常標示出這幅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另外攝影作品還非常注重畫面的節奏,觀眾可以從畫面提供的音樂性節奏展開聯想,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⒉用簡單去評判攝影作品。評片的關鍵要素很多,而且各要素錯綜複雜,無法完全割裂,但看事物的著眼點是要有主次的,如何從眾多要素中取捨最需要注意的要素??而簡單,是一幅作品的藝術性的高低的最直觀、最明晰、最有說服力的重要尺度。「簡潔」二字,是有效提升照片藝術價格的重要途徑。不簡單的作品就象一個肥胖臃腫的人,舉止間步履維艱,遠遠不如苗條美女或精幹壯男給人的感覺;「簡單」並不等於一絲不掛,如果失去了紅紅綠綠的萬千時裝,則大千世界又是多麼的單調!因此,不簡單的作品是「笨片」,沒有輕靈雋永之氣。任何一幅攝影作品,首先要有一個主題,主題必須明確要突出,明確突出就是簡單。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那麼,為什麼要減?那就是要去蕪存菁,也即讓主體突出,並進一步在形式上突出主題。同時,只有簡單畫面,不讓多餘的東西充滿畫面,也是讓作品的情感得以順利渲瀉的重要保證。取景越簡單,反而越有震憾力,越能滿足作者的創作動機,像有些大量留白的作品,風景不可謂不小,但它那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卻能符合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在色彩方面,有時候簡單的黑白灰三色畫面更能突出創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更能引起欣賞者的審美情趣。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無論從構圖,色彩的調配,內在的意境,還是人物,環境的細節,都將是我們考慮的因素。而且都應該是無可挑剔的,多一點太重,少一點太輕。所以我們在看攝影作品時,不能光考慮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是動作,更應該考慮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簡單不簡單。⒊用自然去審核攝影作品。真情是美的,簡單是美的,當然自然也是美的。如果說攝影作品主題表達是靠攝影人的審美情感、審美標準、審美態度、審美追求和審美評價素質,那麼攝影作品就是攝影人經長期積累的審美經驗中產生,由自然美的原型和社會美的原型暗示給他的一種新的審美判斷的結果。無論反映自然美的景觀美(包括對自然景觀美的反映:對完全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雕鑿痕迹的自然界中的壯觀、奇觀和幽美的反映;對人文景觀美的反映:對自然美經過人工藝術加工後表現出人類文明程度的景觀的反映)也好;?反映自然美的景觀美(包括對自然景觀美的反映:對完全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雕鑿痕迹的自然界中的壯觀、奇觀和幽美的反映;對人文景觀美的反映:對自然美經過人工藝術加工後表現出人類文明程度的景觀的反映)也罷;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形象美(包括:攝影藝術形象的心靈美:藝術形象只要體現了人的心靈美,就會具有審美價值;攝影藝術形象的行為美:攝影藝術必須是藉助原型原貌,再現出一個銘刻著攝影人審美個性印記的新形象,攝影人的審美行為實際上是靠「借影還魂」,直接把自己的審美願望反映在攝影作品中,創作出新的作品;攝影藝術形象的倫理道德美:這是美的內容中相當重要的條件之一,不論攝影人持著什麼心態去審美,只要審美態度與社會發展規律相違背,其作品的內容也不會是美的。攝影作品的藝術形象只有在反映了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倫理道德時,才會是美的內容),這些攝影作品都具有自然美的屬性,呈現出大自然的形線美(客觀存在的,依靠作者去發現、提煉、重新組合,獲得對大自然形體的再現,成為作品視覺要素之一,與觀者的心理相呼應引出觀者的審美特徵)、影調美(:通過視覺刺激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進而結合具體的畫面形象,直接影響審美主體的審美情感)、色彩美(色彩的審美表達十分明顯,能向人們傳達出一定的感情意味,傳達著那些能牽動人們情感的各種信息。可以再人們的視覺中、感情中、意味中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不同色彩在表達具體攝影作品時,人們會自覺地結合作品內容產生興奮與沉靜、冷與暖、開放與收縮、活潑與憂鬱、華麗與樸素等意味。人們在審美時,會將攝影作品色彩與畫面中具體藝術形態相結合,自覺地賦予各種色彩不同的含義)、和諧美(對稱使畫面中布局合理相互協調適應、均衡使攝影中景物相呼應做到畫面的均衡、整齊一律使同類圖形相同的排列或者不同圖形錯落排列,均要保證畫面整體性的完整統一,不破壞畫面的均衡。攝影畫面中形象大小,比例適中,滿足視覺悅目的需求,保持形象之間的協調,於變化中求單純,於變化中求愉悅,於秀美中求和緩)。一張吸引人的照片為什麼會吸引人?它一定有個吸引人的地方,這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主題。也是最能表達這張照片意涵之所在。而通常這個主題點也正是我們鏡頭的對焦點,為的就是要突顯主題,讓人一看就明了,這是我們按下快門前首先要思索的地方。攝影者一方面要有對客觀世界敏銳的觀察能力,也要有攝影者所特有的預見能力,並能在按下快門之前安排被攝體,選擇角度、視點、俯仰,運用線條、塊面、形狀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題,使畫面簡潔,有條不紊。而欣賞攝影作品就要從這按下快門前首先要思索的地方開始,攝影作品如何調動著觀眾的視覺,利用畫面的線條、色彩、影調等形式結構以及它們所形成的節奏、韻律等作用於觀眾的視覺神經,引起觀眾第一眼的注意,使觀眾隨著視覺的運動、起伏而進行內心的模擬,引起相應的情感的反應,從而獲得感官上的滿足;攝影作品如何調動觀眾對攝影藝術進行更深層次的審美理解,使觀眾在視覺感知基礎上,探求攝影畫面形象之間的內部聯繫,從而形成審美過程中更為積極的理性認知活動。攝影者會利用畫面上的各種視覺元素來激起觀眾的聯想、想像,進入情境的創造,引導觀眾進入表面形象下的深層結構,使觀眾有一種探索到作者深意的滿足和參與創作的自豪感。這樣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獲得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攝影作品如何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即通過更高層次的審美再創造活動,實現了欣賞活動的主客體(觀眾和攝影作品)的渾然合一,發生了共鳴與頓悟,使觀眾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到升華,獲得的是一種精神人格層次上的審美愉快,達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欣賞攝影作品,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藝術理解力和感受力。藝術理解力和感受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主體長期大量的審美實踐積累。要提高自己的攝影藝術欣賞能力,要尋找機會接觸高質量的攝影作品,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力。同時,自己要主動學習閱讀攝影相關知識,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要對攝影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徵有所了解,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真正理解作品奇妙的藝術魅力。那當然提高自己的攝影欣賞能力還需要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
推薦閱讀:

【攝影作品欣賞】光影傑作.雨天攝影佳作
婚紗攝影作品 - 嫁給我吧
《波士頓郵報》網站刊發中國影象新聞攝影作品
精彩的攝影作品(2)[56P]
借閃光燈的東風 成就你完美的攝影作品

TAG:攝影 | 攝影作品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