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懂道理之前該如何教育?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
昨天有媽媽問我,說有時候寶寶太調皮起來,自己忍不住會對TA會發火,但是發完火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
這個問題應該是每個家長都遇到的難題,就連我這好脾氣有時候都會被娃弄得火冒三丈 ...
今天分享一篇來自於萌芽研究所BUD(微信號:myyjs_bud)的文章,它將和我們分享如何建立親子關係,如何在孩子懂事之前教育孩子。
萌芽研究所BUD由來自香港大學的媽媽創立,關注0-6歲寶寶的健康、生活和教育,分享最靠譜的育兒知識!
(by 萌芽研究所BUD)
一兩歲的孩子可愛起來能把人萌化了,惡魔起來能讓人恨得牙痒痒。莫名其妙發脾氣,不吃飯不睡覺不妥協,打人咬人鬧情緒,一不高興就哭鬧摔東西,道理講了一百遍都好像對牛彈琴,當下看起來聽懂了轉身就忘,換個時間所有「惡行」繼續捲土重來,分分鐘把家長逼瘋沒商量!
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好脾氣的家長可能還能繼續堅持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實在不濟責罵幾句,暴脾氣的家長估計馬上就要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恨不得馬上揍一頓讓他張長記性!
那麼,不聽話揍一頓可不可以?
捫心自問一下,一兩歲的孩子,揍一頓之後,他能學到什麼?
對於語言能力還正在發育中,表達能力還不成熟、理解力也沒有很到位的一兩歲孩子來說,揍一頓,罵一頓就知道了,天底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1 沒有傳達出有效地信息
嚴肅批評,甚至打罵,除了讓孩子感到恐懼以外,並沒有傳遞出」到底什麼不能做"的信息。孩子即使挨揍,也無法理解到底什麼不能做。
2 沒有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揍孩子只能讓孩子恐懼,並剝奪了孩子思考的能力。用疼痛控制孩子的話,教給孩子的不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不能做,而是因為會挨揍所以不能做。
同時,因為打罵這個行為,強化了孩子的認識:打人也是可以的,並不會真正了解到對方的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在外面粗暴對待別的小孩的小朋友,往往家裡的教養方式都有這樣的信號:「對方做了壞事,揍一頓就好了」。
3 給喜愛模仿的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好吧,那你也許就會說,我就輕輕拍拍手,打打屁股可以嗎?可是你能確保你的情緒不升級嗎?雖然想著儘可能地用語言表達,但忍不住想要動手的時候還是有的吧?每個人都有跟自己內心的惡魔鬥爭的時候吧?
在重複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習慣這種程度的痛苦,很可能不打重一點就起不到震懾作用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情緒會有逐漸升級的危險不是嗎?再者,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採取同樣的行為。
打罵孩子,對家長和孩子雙方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一兩歲的孩子僅靠說服是很難教育的,更何況處在反抗期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
按照新加坡教育專家@陳禾老師 的看法就是:「非揍不可是建立在家長自我中心的主觀意識下,在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意願、陷於情緒失控的時候發泄一下,還給自己找到了正當的依據,但這樣即使心安理得又如何?對孩子來說,不論被揍的結果是憤恨還是內疚,都弱化了他面對問題進行思考的動機,教養的意義就失去了。」
教育之前,先明確到底是誰的問題?
人們經常會發問,一兩歲的孩子,不懂道理,應該如何教育?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反問一句,什麼是懂道理?什麼是教育?
1 聽話就是懂道理嗎?
一兩歲的小朋友剛剛習得自由行動的能力,終於可以天大地大自由探索,肯定是開心得不要不要的。到處翻箱子開柜子,因為這些東西一年來只能看不能摸心癢難搔;穿著媽媽的高跟鞋噠噠噠,是因為看了無數遍媽媽穿得美美的出門,好想自己試一試;還有廚房裡廁所里那些會動的會響的熱熱的涼涼的各種物件,真是太有意思了必須一個個摸個夠……
這個時期的小朋友自然是到處惹禍,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懂道理,講不聽,無法教育。所以我說,「孩子在懂道理之前應該如何教育」,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個語氣本身就是以我們成人的標準去判斷和評價孩子的行為。如果我說其實孩子很早就已經懂得「道理」了,有他/她本身的一套準則和標準,這算不算懂道理?一定要聽成人的話的孩子才是應該的嗎?難道他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嗎?
2 試著反思一下自己的處理方式
當我們制止孩子爭奪玩具卻不果,試圖表示理解孩子卻不得法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當下的判斷,個人的性格,潛意識的理解,以及過往對經驗和知識的積累,都影響了父母面對這種事情的處理方式。
有個詞叫基本歸因錯誤。其實這個邏輯錯誤是因為我們總是把事情過度的歸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我們斥責孩子彷彿他性格上有各種缺點,而卻不願意去深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過程本身有偏差,這是逃避行為。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孩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然而,並不是說理解了孩子的立場就可以完全不用去干涉他的行為舉止,畢竟一些危險的或看上去「不禮貌」的舉動,還是需要及時糾正。
但如果一味的制止,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差。孩子情緒爆發起來比大人更難收拾,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走出情緒的圈子需要花的時間比大人多很多,而其認知能力的有限又影響了我們和他講道理的」共識」,他究竟懂我們說的是什麼嗎?
雖然孩子能不能理解我們的語言受限於認知能力的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能理解我們的情緒,知道我們當下的狀態是開心還是憤怒。情緒是比語言更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和諧的親子關係中,這些非語言信號被感知、被接收,是打開同孩子溝通之門的鑰匙。
那麼,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1 信任與愛戀
我們一直說要在嬰兒期就及時響應寶寶的需求,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因為安全的依戀有助於寶寶的心智發展。有了安全的依戀關係,他會愛你戀你信任你,只要你在,他就敢自由地探索世界,即使他有情緒、有反抗,你依然是他最愛的人。信任和愛戀,是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溝通的基礎。如果親子關係夠和諧,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會覺得可信,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道理講不聽的問題了。
2 平等與尊重
我們前面也說到了溝通的時候試著拋開大人的視角,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怎樣讓孩子覺得你跟他是「一國的」呢?
首先,你要把他當做平等的個體,是和你一樣的平等的人,而不是被教育的對象。被廣為提倡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高高在上,孩子會覺得有壓力,溝通也就有了阻礙。
其次,你要尊重他,尊重他有作為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比如他把拒絕吃飯並不是為了要惹怒你,而是真的不餓或者沒有胃口,比如他把水灑一地並不是為了給你添麻煩,而是想探索一下水在地上的形狀。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把這些當做對家長權威的反抗,很多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3 接納與接受
感覺一兩歲的小孩子總是在惹麻煩、不合作,很多時候是源於我們的不接受。我們不接受孩子不在規定的時間吃飯、睡覺,不接受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哭泣吵鬧,不接受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引發矛盾。就算這些行為對於這個年齡的小孩子來說很正常,我們也常常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有教育好。
接納並不是讓我們接受孩子所有的行為,而是接納他的情緒,允許他有表達憤怒、表達不快的權利。比如小朋友被搶了玩具而發生爭執甚至互相打架的時候,我們可以明確表達我們可以接納他的情緒,「媽媽理解你想要多玩一會兒的心情,現在玩具被哥哥拿走了你一定覺得很不高興」;也可以明確表達不接受他的行為,「打架並不是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媽媽和你一起想想別的辦法好不好?」
很多時候,得到大人的理解很能安撫小朋友的情緒,情緒穩定下來以後,他會很樂意聽你講道理,跟你一起探討怎麼解決問題。
如何把道理講清楚?
如果親子關係和諧,即便不引導情緒作為鋪墊(即共情),直接糾正認知(即講道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卻不是什麼認知(道理)都能讓孩子平靜下來,這個同樣也是一門藝術。
1 言傳身教先行
在孩子還不懂得什麼叫別人的和東西之前,就給孩子做好示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學習並不是發生在某個特定環境、特定時間的事,而是發生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在孩子清醒的任何時候,他都在觀察,在學習,而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就像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你轉的,在公共場合就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開車就要坐安全座椅,要學會等待等等。這些不需要刻意去教(比如你不需要特定設定一些陷阱,讓孩子去跌倒,從而告訴他什麼叫挫折),但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就這麼呈現了。而這些也是屬於規則。
說白了,這種方式就是在孩子的行為里滲透一種叫規則和合理性的東西。你可以玩別人的東西但是你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你的行為度有一個尺度叫合理性。
在孩子出現行為問題之前,最好先反思一下,家長自己的行為有沒有什麼問題?你自己有沒有遵守一貫的規則,把握好行為的合理度?家長做好行為示範,是教育的第一步。解決孩子的不當行為並不能等到孩子的行為出來後才去解決,而應該從一開始就把這些好的行為滲透也罷,言傳身教也罷,教導給孩子。
2 預防重於一切
先舉個例子,孩子玩著別人的玩具,到時間要還給人家了。可以從孩子第一次借別人玩具就開始引導。
"你想玩?(是)因為是哥哥的,我們最後要還給人家,我們去問問哥哥能不能再玩兩遍好嗎?"(當然是哥哥身邊的保姆說好啊好啊?)
(幾分鐘後)"你還想玩?(是)但這次玩最後一遍,因為是哥哥的,要還給人家,我們要說話算數"或者"哥哥沒有它會傷心的"
(幾分鐘後)"你還想玩?(是)媽媽知道你還想玩,你很喜歡它,可是這東西是哥哥的,我們約定了要把東西還給哥哥對吧,不然哥哥會傷心。要不我們明天再過來和哥哥借好嗎?"
然後會引導他主動把玩具還給對方,去說謝謝和再見。全程十五二十分鐘就肯定有的。
大體這樣子從小開始引導的話(基本上從開始會玩別人的玩具起每一次都是這樣子),孩子鬧彆扭的情況是很少的。
需要注意的是:
基本上從處理一個事情到最後完整解決,我們得比想像中花上更多的時間;需要整個環境的配合和耐心地等待孩子緩解了情緒,直到做出最後一步:主動歸還玩具,並愉快說謝謝和再見。
而萬一出現了執拗不肯歸還玩具的情況,即便直接談話到:"你還想玩?但這個要還給哥哥了,他現在就得回家了,你看阿姨已經在收拾東西了,我們明天再來和哥哥借吧。"
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句簡短的話他已經可以很熟悉地理解到以前的意思,所以就可以很統一地將寶寶的認知和大人的認知統一起來。即達到兩人無缺的溝通。
我舉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其實是想反映一個觀念是,預防重於一切。
3 共情
共情也是我們常常說的,即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但不得不說的就是,目前很多家長並沒有掌握共情的真諦。
在錯誤猜測基礎上的共情會干擾孩子認知,過分憐憫的共情也會造成情緒的負面干擾,而只有共情沒有對事件的處理和認識又是治標不治本。你確定真的知道孩子是哪一種情緒嗎?你確定在表示對孩子情緒的理解過程中沒有歪曲對正確行為的認知嗎?共情完了能解決根本問題嗎?說多錯多,如果不理解請閉嘴,這個道理我們自己也深有體會的。
我們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表達方式。但共情應該是作為解決問題的基礎而存在的。即是說共情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鋪墊的。
4 解決問題的思路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會下意識地做出一種行為,即解決情緒是解決問題的最終做法:就是孩子開心了平復了沒事了,那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了。搶奪玩具的行為不需要去理了,無理取鬧躺地耍賴的行為也不需要去理了,但這樣真的好么?這同樣也是轉移注意力的做法所帶來的隱患。
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標誌期,他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嘗試探索和世界的相處之道,這是發現自我的兩歲(Ego Two)。面對T2的各種」討人厭"現象,和孩子共情,引導情緒的認識,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這次是一條完整的線。而講道理如何講得更通,這又是一個循環的答案了,請參考前文。
潛移默化,育兒先育己
在親子關係和諧的基礎上,統一和協調的家庭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的言行,規則其實是反映了家庭環境的一個言傳身教。
讓孩子感受到被愛,那麼即便T2行為出來,不管哪種處理方式,都不至於出現"絕望"(即便當下處理錯了事後還可以挽回),而過渡T2除了緩和情緒外,還需要引導孩子去學習如何成長,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即problem solving),這就是潛移默化地講道理了。
所以育兒其實說簡單也不簡單,要說多難也沒有。不知道該怎麼和T2的孩子講道理?先言傳身教,先給孩子一個和諧的親子關係,育人先育己吧。
最後送上一首海桑的詩,孩子的出生,是為了教育我們,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而不是朽壞下去。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如果他一開口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這又有什麼意義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而不是朽壞下去
本文參考資料及部分觀點來源:新加坡教育專家陳禾台灣學者錢偉源《幼兒心理百科》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憨爸的精選文章。
憨爸在美國憨爸,矽谷的一位工程師爸爸,平日愛分享美式幼教理念和資源,英語、數學和科學啟蒙,點擊下面二維碼,關注一下唄!^_^微信ID:hanhanusa微博:憨爸在美國個人微信:hanbazhushou1
推薦閱讀: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該怎麼辦?
※誰的人生不焦慮!
※大多數學鋼琴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
※彭華勇:孩子親情冷漠,不懂感恩,怎麼辦?
※享受了優質的資源,騙的卻是勞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