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矛盾的中庸
06-29
現實矛盾的中庸 摘要:《論語》是一部獨具智慧的大書,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中提出了中庸、仁愛的思想,但細讀之後不難發現其中也有矛盾之處,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中庸的產生,然後通過列舉分析《論語》中的矛盾之處,最後通過毛澤東的《矛盾論》簡要分析書中的矛盾,並闡釋《論語》中樸素的唯物主義成分。 關鍵詞:《論語》中庸矛盾 《論語》成書已有兩千多年,它的內容涵蓋了為政、教育、修身、孝道等許多方面。它來源於現實,又融於現實,現實生活是充滿矛盾的,《論語》中也能發現矛盾的蛛絲馬跡,正因為如此,中庸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文就《論語》的矛盾之處與矛盾論的暗合作論述,以就教於專家師友。 一、中庸的產生 對於「中庸」的定義,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是這樣說的:「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1}這裡朱子引用程頤的話來講中庸,不偏於一方為之中,不改變常規叫作庸。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所作的注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告訴我們遇到問題、矛盾,不要偏執於一方,要恰如其分,致中和。 中國自古就有尚中尚和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書》。《尚書?堯典》曰:「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無相多倫,神人以和。」{2}這裡堯要求夔教育孩子不要偏執於一端,要做到「剛而無虐,簡而無傲」的和的道德要求。同時《尚書?皋陶謨》中有:「皋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彰厥有常,吉哉!」{3}這九種品德相反相成,上下相諧。《周易》時時談及時中、位中等詞,這表示當時的人對於中的概念已經相當重視了。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謙卦的每一爻都是吉利的卦,可見作者對於此卦的特殊用意,要求人們謙虛,位高而不自傲,名高而不自譽。同樣裡面也含有相反相成、剛柔相剋等辯證思想。這種中和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世的儒家,比如孔子贊《詩經?關雎》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恰恰是中和思想在藝術作品中的體現。 進入春秋時期,社會禮崩樂壞,諸侯國互相兼并,以下犯上、弒君殘害親人屢有發生。孔子就在這時提出了中庸思想,《論語?雍也》云:「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後來,孔子的孫子子思發展了這個學說,寫出了《中庸》,不僅對「中庸」進行了恰當的解釋,而且也論及了命、性、誠、明諸點。 二、《論語》的現實矛盾 《論語》體現著孔子的哲學智慧,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細讀《論語》,會發現書中有一些獨特的觀點,但其中也有矛盾的地方,正是這樣越顯出《論語》來自於現實的特點。關於這些矛盾,這裡列舉幾處,以供分析。 首先,治國思想的矛盾。《論語?子路》中有這樣的表述:「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裡孔子提出了他的治國思想,也就是富而教。而在《論語?泰伯》中又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與孔子倡導的德政思想與富之教之的思想是互相矛盾的。但如果我們細究這兩種提法,也許會理解這種矛盾的合理之處,比如單獨做一件事或進行一次軍事行動,就要服從秘密,而不可能「使知之」,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商業領域和軍事領域。而國家長期的大政方針就是教育,《論語?陽貨》云:「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學道對於國家的治理是有好處的。這樣分析,便也不矛盾了。這些表明孔子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教育中的矛盾。《論語?述而》篇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裡提倡的是誨人不倦,而《論語?雍也》中又有:「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裡是說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傳授高深的學問,而對於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顯然這兩種思想是矛盾的,既然要誨人不倦,又何必分人等類。其實在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在受教育方面,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樣,這樣就有了一個因材施教的問題。有的知識有人理解不了,可以用其他容易理解的來代替,使他受到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教育,然而,無論哪種教育方式,都要做到誨人不倦。在教育中,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做到誨人不倦,正體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三,孝道形式與內容的矛盾。《論語?為政》中對於孝道從禮、疾、養、色等幾個角度做出不同的回答。其一為:「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二為:「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三為:「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其四為:「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孟懿子問孝,孔子從禮也就是從形式的角度也給予了回答,而給予孟武子、子游、子夏的回答則涉及到孝的具體內容,在這裡形式與內容就是一組矛盾。然而這種矛盾又有它的合理性,就孟懿子而言,他是「三桓」的後人,又有越禮行為,因此孔子回答他孝即禮,這也反映了孔子的靈活,因人而言,善於抓住每個人的特點。 第四,對貧賤的態度。《論語?泰伯》篇:「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在這裡孔子認為在邦有道的社會中貧賤是一種恥辱。而在《論語?里仁》中又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認為志於道的人不能惡衣惡食,安於貧賤。在《論語?雍也》中又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恰恰是對於顏回的讚美。這就表現出孔子對貧賤的態度是矛盾的,也是合理的,在邦有道的情況下,國泰民安,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富貴是可行的,但由於社會、個人、周圍環境等各種原因,貧窮也是有的,顏回專註於自己的學習,而安於貧窮,就是一個例子。王維、孟浩然同樣生活在盛唐,一個位至宰相,一個行游江湖,也是一個例子。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貧富差距也是一個例子。對貧賤的態度,可以看出孔子對現實的敏銳觀察與思考。第五,對天命態度。在《論語?堯問》中孔子肯定天命,其文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而在《論語?先進》中他又懷疑天命,發出了對命運的慨嘆,其文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子貢沒有稟受天命,靠自己的本領與智慧取得富貴。孔子沒有稟受天命,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卻沒有取得富貴。還應再加上顏淵,並且顏淵還早夭。王充在《論衡?問孔》中曰:「夫人富貴,在天命乎?在人知也?……未曉其故。」{4}他對孔子天命的觀念提出了質疑。其實細想,懷才不遇之人,王充本人就應算一個,自己博學多才卻位居下位;天妒英才之人,唐初四傑的王勃算一個,滿腹才氣,英年早逝,還有徐志摩、海子,也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都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先貧後貴的也有,西漢的朱買臣、明朝的朱元璋,還有當下社會中,草根明星憑著自己的努力堅持而獲得成功。由此而言,孔子對於天命的肯定與懷疑是有現實基礎的,孔子對於天命的懷疑,雖然還未擺脫命的觀念,但他也提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六,對管仲的態度。管仲相桓公,成就桓公霸業,但因為管仲貪生失義,背離公子糾,遂造成了後世對於他的褒貶不一。《論語》中對於管仲的評價同樣有矛盾。在《論語?八佾》中指斥管仲的器量小,違禮,不節儉,其文為:「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這是從管仲的日常生活做出的判斷。管仲具有尊王攘夷之功,孔子對此是認可的。《論語?憲問》有兩章盛讚了管仲。其一曰:「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這裡通過與子路對話糾正了子路的偏見,指出了管仲的功勞。其二曰:「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這裡同樣糾正了子貢對於管仲的認識,指出管仲在桓公稱霸,維護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不受蠻夷之侵的功勞。雖然這是矛盾的,但也是客觀的,功是功,過是過,人無完人。現在的人評判過去的人也是如此,鄧小平同志就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判毛主席的功過是非。 以上簡要介紹分析了《論語》中出現的六點小矛盾,雖然這些觀點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被提出,但在當代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論語》中的中庸思想對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三、與矛盾論的暗合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提出了「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5}等重要觀點。通觀孔子回答問題,他沒有限制在固定的解釋中,而是隨著時地人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關於學習的問題,孔子做出了三十多種不同的回答,可謂符合唯物辯證的宇宙觀。孔子處理各種不同方面的矛盾,可以說他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事件的不同來回答,則表明他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表現比較明顯的是他對於為政、學習的不同回答。他分析不同人的特點則表明分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 對於矛盾的統一性與鬥爭性,毛主席用了相反相成的解釋。而《論語?先進》有:「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孔子在這裡指出物過必反的道理,過和不及都不好;同時在《論語?泰伯》中有:「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指出對於不仁的人痛恨的程度過了,也是一種禍害。孔子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答案正是看到了問題、矛盾的同一性、鬥爭性,相成是同一性,相反是鬥爭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論語》中,孔子想出仕到公山弗擾、佛那裡實現他的理想社會,這表明他看到了矛盾的對抗性和不可調和。 以上是對《論語》的現實矛盾與矛盾論的淺要分析,發現孔子的中庸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實踐。中庸運用的方法暗合了矛盾論,暗合了一些辯證法。如果拋開天命論,儘管他有時是懷疑的,那麼中庸也是唯物的方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些人會走散,有些事會看淡,句句現實
※不費一槍一彈「攻陷」中國大陸的殘忍現實
※女人的現實是被男人們一手培養起來的
※考慮到現實的愛情是不是打了折扣呢?
※別說我現實,人,就要活得現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