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論著索引(1991——2000年)

詩經研究論著索引(1991——2000年)

1991   詩經末議 韓明安,林祥征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237頁   (1、 關於詩經的宏觀研究 2、對於具體詩篇的管見 3、評價與商討)   《詩經譯註》異議 林祥征《詩經末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 頁222——237   《詩經》國風與《聖經》雅歌的情詩比較研究 孫蘇荔 外國語1991年1期頁19——24   1968 《聖經?雅歌》與《詩經?國風》愛情篇章的藝術特色 朱徽 外國語 1991年4期頁41——46   中西詩歌精神差異辨言:從《詩經》與《荷馬史詩》談起 王小曼 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 5期 頁37——43   《毛詩品物圖考》述略 鄭天一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91年增刊頁1——3   歷代詩話論詩經楚辭 蔡守湘,江風 武漢出版社1991年6月314頁(相關部分:歷代詩話 論《詩經》頁1——163 )   傳統以外的詩經學 李家樹 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年112頁(1、說明2、王質《詩總聞》初探3、何楷的《詩經世本古義》4、從經學到文學——方玉潤《詩經原始》讀後5、附錄:社會變遷與歷代《詩經》研究)   詩經圖譜慧解 (清)高儕鶴撰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6月1174頁   毛詩質疑 (清)牟應震著;袁梅校點 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6月1174頁

1992   《詩經》研究中傳統方法的終結:蔣善國先生《三百篇演論》讀後側記胡義成贛南師範學院 報 1992年4期頁33——39   閑坐話詩經 金性堯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評張啟成《詩經入門》曲沐 貴州文史叢刊 1992年4期   《詩經入門》評介 顧紹剛 貴陽師專學報 1992年4期 頁48—49   詩經辨義 蘇東天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4月 345頁   詩經通譯新銓 黃典誠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年5月 495頁   詩經名篇集釋集評 王占威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2年9月 321頁   《詩經》與《萬葉集》:美學思想的比較觀照 徐送迎 學術交流1992年1期頁124——127   「忌妒」母題與兩種互補的西方文化傳統:從希臘神話和《詩經》談起 楊慧林 名作欣賞   1992年2期   《伊利亞特》和《詩經》中的至上神比較 吳瑞裘 外國文學研究1992年3期頁87—92    「莎」、「詩」、「騷」關係淺見 麻勇斌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4期頁43——47   詩經草木匯考 吳厚炎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船山全集》第三冊:詩經稗疏(附考異、叶韻辮)?詩廣傳(清)王夫之著: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 長沙:嶽麓書社1992年4月523頁   風詩決疑校釋 張餘慶著;王志民,楊效春,鄭福田校釋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481頁   詩經譯註?國風部分 李子偉 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1993   詩經蠡測 郭晉稀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3年8月157頁   (1、《詩?鵲巢》今說2、《詩經》蠡測)   詩經論集 吳培德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3年11月282頁   (1、 怎樣學習《詩經》2、《詩經》中所見之婚制與婚俗 3、淺談《詩經》中的性愛隱語 4、論《詩經》中的戰爭詩 5、姚際恆的《詩經》研究 6、段玉裁的《詩經》研究 7、方玉潤的《詩經》研究 8、《說文解字》引《詩》辯析 9、《詞詮》引《詩》異議 10、《詩經》註譯指瑕11、讀《詩》臆札 12、《詩經國風今譯》質疑 13、評《詩經全譯》 14、《詩經全譯》質疑 15、疑義相與析—答唐莫堯同志)   詩經研究新成果:讀《詩經辨義》有感 劉惠民 特區文學(深圳)1993年1期 頁155—158   詩經新解 翟相君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年1月 545頁   詩經釋論 王延海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422頁   詩經分類詮釋 王宗石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 1042頁   詩經句法研究 楊合鳴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256頁   《詩經》、「荷馬史詩」與中西文學 傅正義 渝州大學學報1993年1期頁27——34   權威作者及其對闡釋語境的控制:試比較《詩經》與《聖經》申潔玲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   1993年4期頁63——66   詩經 許淵沖英譯;姜勝章編校 湖南出版社1993年12月,1995年1月760頁   韓詩外傳譯註 魏達純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國風集說 張樹波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年8月(全二冊)1296頁   評張樹波所著《國風集說》 朱振琪 渤海學刊1993年4期頁134——137

1994   1993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詩經學會編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994年6月696頁 (1、繼往開來,加強合作,把詩經學提高到新水平(開幕詞)/夏傳才 2、研究詩經宏揚民族文化/劉秉彥 3、為詩經研究創造新的典範/(新家坡)周穎南 4、近四十年中國大陸詩經研究概況/趙沛霖5、中國台灣近四十年詩經研究概況/(中國台灣)林慶彰 6、當代韓國詩經研究概況/(韓國)宋昌基 7、現代日本詩經研究概況/(日本)田中和夫 8、詩經的俄譯和費德林的論著/李明濱 9、詩經在國外/王麗娜 10、伊藤仁齋父子的人情詩經說/王曉平 11、論史詩與劇詩/張松如 12、詩經與中國文化/禇斌傑 13、論語中「詩禮樂歌舞」五者和一說/(中國台灣)黃紹祖14、詩經周南召南尚賢思想探微/(中國台灣)文幸福 15、詩經中反映的先秦婚俗/袁梅16、詩經中婦女愛情問題之探討/(中國台灣)朱守亮 17、《十月之交》日食及相關歷史問題辯析/沈長雲18、《詩》紀月考略/周文康 19、關於詩經的桃與楚辭的菊/(日本)石川三佐男20、詩經對中國語言文化隱喻品性形成的影響/王長華 21、中國早期認識論和詩經的特點/王洲明22、商周開國的神話和「神代史」/(日本)大野圭介 23、詩經的懷歸主題及其文化意蘊/方勇24、論西周末年傑出詩人召伯虎/ 趙逵夫 25、關於關雎篇/ (韓國)安秉均 26、小雅白駒篇探究/(中國台灣)季旭升 27、二雅刺詩內容探/ 周東暉   28、詩經中的怨刺詩與傳統忠諫思想/傅麗英 29、從詩經戰爭詩看周人的厭戰及其歷史根源/李山30、詩經中的文學思想及其他/ 顧易生,雷漢卿 31、寓言、象徵與詩經/ (美國)鮑琳?R?於 32、中國表情文學傳統的濫觴/ 廖群 33、風詩含蓄美論析/ 蔣立甫   34、詩經的音樂性及其美學意義/(新加坡)龔道運 35、朱子對興義之解釋及其後果/(中國台灣)林葉連 36、詩經與漢語辭彙/向熹 37、論毛傳的貢獻和影響 /馮浩菲 38、論《毛詩詁訓傳》集比釋義/趙伯義 39、虛聲與和聲/(中國香港)黃坤堯 40、《四庫提要?詩類》補正/崔富章 41詩經異文簡論/張樹波 42、左傳季札觀樂有關問題的討論/ (中國台灣)趙制陽 43、關於戰國「詩三百」的流傳/董治安 44、關於詩經的編定的再探討/沈玉成 45、魯國與詩經/楊朝明 46、《鹽鐵論》與西漢詩經學/曹道衡 47、詩序存廢議/(中國台灣)陳新雄 48、毛詩大序析論/ 劉斯翰,何天傑 49、論漢代詩學的「尚用」特質及其文化根源/ 朱一清,周威兵 50、詩經在東晉的傳播及其影響/張可禮51、詩經與元代科舉/ 張祝平 52、明代反傳統的詩經研究/ 費振剛,錢華53、陳子龍《詩問略》初探/(中國台灣)蔣秋華 54、崔述詩經研究簡論/ (中國香港)左松超 55、魏源論齊、魯、韓與毛詩的異同/何慎怡 56、魯迅論詩經/潘德延 57、錢鍾書詩經研究方法論/林祥征 58、河間詩經村考察報告/ 曹廣志 附錄:1、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1993)會議總結 2、中國詩經學會章程 3、中國詩經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   《詩經句法研究》評介 王作新 宜昌師專學報 1994年4期 頁52——53   神聖的寓意:漢儒解《詩》和西方中世紀解「經」比較 張立新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1 期頁79——83轉42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4年4期頁61——66   在《詩經》與《聖經》的色彩言語之下 張婷婷 文藝報1994年4月2日3版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年5期頁66——67   東西方戰爭文化的原型蠡測——「荷馬史詩」與《詩經》比較研究 倪樂雄 中國文化研究   1994年冬之卷頁114——119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5年2期頁90——95   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 葉舒憲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期 674頁   《詩經》民俗文化論 周蒙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 270頁   1、存其異跡,賞其奇文——《大雅?生民》宗教觀點之藝術表現2、《大雅?生民》中之民俗文化意蘊——「敏」與「達」生殖文化密碼之破譯3、蜡祭與儺禮4、人殉和人祭5、《詩經》與「四靈」6、《詩經》與「酒經」——從《詩經》看商周之酒文化精神7、「蝃蝀在東,莫之敢指」說8、「墓門有梅,有鴞萃止」說9、「寤言不寐,願言則嚏」說10、《詩經》氣象先兆民俗舉隅11、從天文星象說到牽牛織女12、從人生禮俗說到弄璋弄瓦13、芣苡、萱草、芍藥——《詩經》採藥之民俗例說14、《柏舟》:「天」為「父」之民俗稱謂說)   評李子偉的《詩經譯註》 張啟成 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3期頁125——127   一編在手,諸說雜陳:張樹波的《國風集說》評介 黃國良 冀東學刊1994年1期頁50——53

1995   高亨《《詩經今注》訂誤 盧甲文 湖北大學學報 1995年1期 頁101——106   高注《《詩經》詞語新探 盧甲文 中州學報 1995年3期 頁95——97   詩經譯註 韓崢嶸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5年2月 465頁   詩騷合壁(簡注本) 崔富章等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年2月 562頁   詩經釋證 羅文宗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再論《詩經》和《聖經》的寓意解讀: 漢儒解《詩》和西方中世紀解「經」比較研究之二   張立新 上饒師專學報1995年2期頁1——6   詩人說《詩》:讀《詩經民俗文化論》范子燁 中國韻文學刊 1995年1期頁108——111   從語詞走向遠古世界:評周蒙著《詩經民俗文化論》傅道彬,侯群求是學刊1995年4期頁110??111   戴氏詩經考 (清)戴震撰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   商頌研究 張松如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5年6月121頁    (上,商頌繹釋 中,商頌考索 下,商頌論說)   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詩經學會編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6年8月 824頁 (1、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夏傳才2、繼承《詩經》優良傳統發展時代新文藝(新加坡)周穎南 3、西方詩經學的形成與發展/ 王麗娜 5、朱熹勸善懲惡詩經說與詩歌論在日本的際遇/王曉平 6、朝鮮《青丘永言》與中國《詩經》/(韓國)金周漢 7、《詩經》在越南/(越南)陳黎創 8、《詩經》的蒙古文翻譯與蒙古民歌/(蒙古)巴扎拉格查.鋼巴答 9、周族史詩繹釋(早周史初探)/張松如 10、史詩與「頌史詩」/廖群 11、從《詩經》看中國古代的神話與史詩/於淑月12、從西周禮制改革看《詩經.周頌》的演變/(美國)夏含夷13、《魯頌.泮水》與先秦禮樂制度的中興/姚小鷗 14、《魯頌》頌僖公圖復周公之業爭伯諸侯也/郭令原 15、《周頌》與《商頌》的時代精神/ 周滿江 16、人神鬥爭:神話英雄的悲劇—《大雅?生民》新解/王鍾陵17、頌詩二題/劉生良 18、中國後漢魯詩鏡所含的意義/(日本)石川三佐男 19、《大雅.雲漢》簡論/白滿霞 20、從《魏風?陟岵》看朱子的《詩經》解釋/(日本)田中和夫 21、《齊風》與《齊樂》/王志民 22、《齊風》三詩《南山》《敝笱》《載驅》詩旨新說/楊朝明 23、《詩經》歧義的分析/向熹 24、《詩經》復字句研究/(中國台灣)余培林 25、《詩經》實詞的特殊用法/ 何慎怡26、從《詩經》看古漢語辭彙的雙音變化(論綱)/韓崢嶸27、《詩經》句法中的非SVO節構/(中國台灣)竺家寧 28、《詩經》「AA?AA」式及其發展/ 曹文安,李雲貴 29、論《詩經》「以聲為用」的復沓節構/ 王錫三30、詩義新探—釋《詩》習見詞義三則/王宗石 31、《詩經》中的「場」/(日本)增野弘幸32、試論陳奐對《詩經》的校勘/滕志賢33、論《詩經》的編集與《雅》詩的分為「小、大」兩部分/趙逵夫 34、刪詩問題之探討/(中國台灣)陳新雄35、孔子《詩》說綜覽/鄒然 36、《呂氏春秋》之論詩引詩與戰國末期詩學的發展/董志安 37、《詩經》、《樂經》之關係及它們在六經中的地位/丁錦孫 38、從《禮記?表記》篇引用的詩來分析鄭玄的注釋/(日本)細谷惠志 39、對漢代《詩經》研究歷史化的評價/王碩民 40、從「知人論世」之原則看《詩經》/(中國台灣)林葉連41、齊詩翼氏學述評/(中國台灣)江乾益 42《司馬遷與魯詩》論綱/陳桐生43、吐魯番出土義熙寫本毛詩鄭箋《小雅》殘卷的復願於考證/胡平生44、宋代疑古惑經思潮與《詩經》研究新思維/殷廣熹 45、朱熹「淫詩說」與明代「誨淫」文學之辯/張祝平 46、眉叟許穆先生詩說研究/(韓國)金周漢 47、賀貽孫《詩觸》研究/費振剛,葉愛民 48、戴君恩《讀風臆評》初探/(日本)村山吉廣 49、 鍾惺的《詩經》研究論/傅麗英50、姚際恆對朱子《詩集傳》的批評/ (中國台灣)林慶彰 51、姚際恆對《子貢詩傳》、《申培詩說》的考辯/ (中國台灣)蔣秋華 52、崔述《讀風偶識》辨誤一則——兼論傳世《毛詩序》非衛宏所作/馮浩菲53、評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張啟成 54、《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關詩經部分的比較說明/(中國台灣)朱守亮  55、陳子展先生的《詩經》研究/徐志嘯 56、錢鍾書對《詩經》詩學的開拓/林祥征 57、論《詩經》創作中的主體意識/趙敏俐 58、《詩經》中自然物的心靈化與山水審美/李蹊 59、試論《詩經》中的山水描寫及其在山水文學史上的地位/朱一清,劉鴻賓 60、欲觀於詩必先知比興——以二南為例/(中國台灣)文幸福 61、比法思維的發生學研究/劉懷榮 62、《詩經》的表現方法——比喻/(韓國)安秉均 63、《詩經?小雅》與《周易》卦爻辭之比較/張崇琛 64、詩騷異同簡論/ 李誠 65、關於《國風》是否民歌的討論/魯洪生 66、從大文化視角辯《國風》之「風」/樊樹雲 67、《詩經》與漢樂府民歌女性詩之比較/路雪彩68、《詩經》中馬的比興意蘊探析/楊琳 69、《毛詩風雅頌哲學思想考》序說(日本)栗原圭介 70、論《詩經》的神話學價值/趙沛霖 71、周人的「敬德」思想與《詩經》/王淵明 72、《詩經》農事詩歌中的天人關係/李山  73、《詩經》宴飲詩論/雒啟坤74、從《詩經?國風》言情詩看中國古代婚姻的諸形態/(日本)盧益中 75、《詩經》涉及的三種婚俗形態/毛忠賢  76、《詩經》中「天」「帝」名義述考/蔣立甫 77、《詩經》的文化意義/趙明 78、《詩經》玉文化內涵的觀照/ 周蒙,馮宇 79、論《詩經》的生命科學內涵——兼議孔子對《詩經》博物觀的推廣/陳智峰 80、龔自珍用《詩》解《詩》舉隅/周月亮 81《詩經》時代的農業文明/李子偉 82、從《詩經》看中國早期知識者的人文精神/王長華 83、《詩經》教學與培養學生創造力(提要)/紀相臣84、《國風》的作者是「巫」/蕭甫春 85、《周易》卦爻辭中的殷周民歌與《詩經》(提綱)/李笑野86、《詩經通詁》序例/雒江生87、《小雅》怨詩探(提要)/周東暉 88、《詩經》中賦的再評價論綱/李蹊89、《詩經》形式美概要/王占威 90、談《詩經》中的愛國主義美/潘德延91、「王者之風」小考/袁長江 92、從《詩經》看周人農業文化型的生命節奏特徵/方勇 93、詩詞吟唱晚會作品選刊   94、閉幕詞) 0052詩經引論 滕志賢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268頁 (1、《詩經》概說2、《詩經》的藝術表現手法3、《詩經》的句法與章法4、《詩經》常見語言障礙5、《詩經》的韻律6、《詩經》的校勘7、《詩經》古注的體例8、《詩經》的研讀方法9、《詩經》的傳播和研究史略 附錄1、《詩經》古今字、通假字例談2、《詩經》研讀參考書分類舉要)   詩經釋證 羅文宗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996   詩經注析 程俊英,蔣見元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   詩經要籍解題 蔣見元,朱傑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9月 211頁   古代中韓政治風謠比較(韓國)宋昌基《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文   出版社1996年8月頁28——36   朝鮮《青丘永言》與中國《詩經》(韓國)金漢周《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頁46——50   比較研究新境界——《詩經的文化闡釋》陳建中 東方學刊1996年4期頁224——234   探索《詩經》的元典精神——讀《教化百科——(詩經)與中國文化》王利鎖 江淮論壇   1996年3期頁110——112   一部全新視角的治《詩》力作——簡評《詩經民俗文化論》章瑩 民俗研究1996年2期頁 101   韓詩外傳箋疏 屈守元 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明代詩經學 傅麗英 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 103頁   1、明代《詩經》研究總論2、明代《詩經》研究中的漢、宋學問題3、朱睦傑《授經圖》4、朱謀瑋和《詩故》5、何楷之《詩經世本古義》6、陳子龍《詩問略》7、賀貽孫的《詩觸》8、鍾惺的《詩經》研究論9、明代考證學風中的《詩經》研究10、楊慎之《詩經》研究11、陳第與《毛詩古音考》12、明末清初的「正經」思潮13、豐坊及偽《詩傳》與《詩說》   附錄:明代《詩經》研究專著編目)   詩經研究的大道:溫故而知新——評魏炯若教授之力作《讀風知新記》鄧小軍 人文雜誌1996年6期頁123——125   雅頌新考 劉毓慶 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4月300頁    (1、《大雅?生民》新考——周族開闢神話考2、《大雅?公劉》新考——公劉遷徙與周族社會的發展3、《大雅?綿》詩新考——周族文明草創考4、《文王之什》新考——文王之文治武功及文王之死考5、從「二雅」怨刺詩看周代詩壇的民主精神——兼論周代的文藝政策6、釋 「雅」7、《頌》詩新考——《頌》為原始宗教誦考8、《商頌》非宋人作考9、《雅》《頌》詩的斷代10、讀《雅》《頌》詩札記11、從《雅》《頌》看上古詩之功能的演變與賦比興的發展12、詩人尹吉甫 附1、評余冠英先生《詩經選》附2、論「雅頌」文學傳統——兼論民族之善良心性)   《雅頌新考》姚奠中 文藝研究1996年5期頁156——158

1997   傳統《詩》學批判 宮玉海 中國詩經學會吉林分會編印 1997年12月70頁    (1、傳統《詩》學的失誤及其歷史終結——紀念《詩經》二千四百八十年 2、《大雅》、《小雅》名稱源於地域考 3、偏、反豈能是翩、翻 4、興觀群怨另解 5、古詩與英語辭彙 6、古詩音義微茫7、「雎鳩」原來是天鵝 8「吉士 」未必是好人 9、《詩?邶風?匏有苦葉》難解之謎 10、說「墍」11、「涉彼阿丘,言采其蝱」12、「氓之蚩蚩」新解 13、《詩?魏風?伐檀》補註14、《伐檀》新解 15、《陳風?月   出》是一首子夜歌 16、《豳風?七月》難詞破譯 17、「豐」與「棒」 18、漣漪——被誤用的詞 19、「三秋 」≠三年)   詩經直解 李立成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7年5月 270頁   詩經詮譯 華鋒,邊家珍, 乘舟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7年7月 672頁   詩經詞典(修訂本)向熹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 1106頁   《詩經》和《聖經》比較學論 張立新 上饒師專學報1997年4期頁6——12    「溫柔敦厚」詩教下的漢語舊體怨詩刺詩和英語的諷刺詩 費致德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6期 頁56——61   《詩經》之於亞洲漢文學 王曉平 天津師大學報1997年6期頁56——64   舊學新知,別開生面:評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南暉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1期   頁35——38轉56   詩經與中國文化 廖群 香港:東方紅書社1997年   詩經的文化精神 李山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282頁   分封制——一場意義深刻的血緣關係革命2、周人的重農及其在農事經驗中所確認的天人關係——《詩經》中的農事詩3、「宴以好合」與周代社會結構的根本精神原則——《詩經》中的宴飲詩4、文明與野蠻衝突中的西周古代社會——《詩經》中的戰爭詩5、周禮的沒落與一般生命精神的復興——《詩經》中的婚戀現象6、《雅》《頌》詩篇創作年代通考7、「三百篇」中不斷深化的文化精神運動)   胡繼明《詩經爾雅比較研究》 張靜,石刻 三峽學刊1997年2期頁74——75   毛鄭詩考正(清)戴震撰 黃山書社1997年(《戴震全集》之一)   杲溪詩經補註(清)戴震撰 黃山書社1997年(《戴震全集》之一)   展現「雅」「頌」時代的「奇娓瑰怪非常之觀」:評劉毓慶《雅頌新考》林祥征 山西大學學報1997年3期頁52——55   詩經芻議 陳戌國 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4月343頁   (1、 論三家詩勝義及四家詩盛衰——兼論解《詩》不當拘泥家法 2、說毛詩序 3、說毛詩勝義 4、說《關雎》5、論以禮說《詩》——兼論以詩說《詩》6、說周代建旗賞馬賜絲帛之制與《詩?干旄》7、說《鄘風?載弛》與《小雅?車舝》8、說《賓之初筵》與《行葦》9、說《詩經》之酒與飲酒禮10、說《臣工》《噫嘻》11、論《詩三百》形象類型及其審美意義——兼論《詩三百》開拓題材領域的重大貢獻12、說風詩之美13、說二雅的政治抒情詩14、讀《詩》札記)

1998   獨闢蹊徑,後出轉精:評滕志賢《詩經引論》 林祥征 泰安師專學報 1998年3期頁118—120   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詩經學會編 香港:天馬圖書公司 1998年6月1065頁   (1、孔子放鄭聲及朱子淫詩說辨微/(中國台灣)文幸福 2、孔子與《詩經》的文化精神/張葆全 3、孔子與《詩經》的正樂和善義/(中國台灣)陳新雄 4、孔子詩說及其對儒家詩論的影響/魯洪生5、「賦詩言志」現象的考察/水渭松 6、《魯詩》「四始」的在解讀/ 陳桐生 7、《毛詩》的時代、性質及其傳授淵源考略/ 王承略 8、《詩經》——樂官文化的範本/ 陳元鋒 9、兩漢《詩經》學史札記三則/ 董治安 10、關於西漢詩經學說的發展/(日本)加滕實 11、論《毛詩序》的形成及其作者/ 馮浩菲 12、漢末兩晉的《詩經》畫/張可禮 13、論魏晉南北朝詩學觀的突破/ 張啟成 14、朱子詩學特徵論略/ 褚斌傑,常森15、《四庫全書總目?詩演義提要》問題探究/ (中國台灣)楊晉龍 16、明代詩學偽作與《魯詩世學》/王學泰17、牛運震和他的《詩志》/費振剛,趙長征 18、郝敬的詩經學/(中國台灣)蔣秋華 19、戴震《詩經》研究的貢獻/ 蔣立甫 20、胡承珙和他的《毛詩後箋》/郭全芝 21、民國初年的反《詩敘》運動/(中國台灣)林慶彰 22、高吹萬《詩經》蒐書軼事/(日本)村山吉廣 23、傅斯年的詩經學/(中國台灣)陳文采 24、顧頡剛《詩經》研究方法論/(中國台灣)丁亞傑 25、論余冠英的《詩經》研究/ 王長華 26、夏傳才《詩經》研究述評/ 林 祥征 27、敦煌《詩經》殘卷序錄/伏俊連 28、國外《詩經》研究新方法論的得失/夏傳才 29、《詩經》之於亞洲漢文學/王曉平30、自濡軒李萬白之《魯頌論》分析/(韓國)金時晃 31、李瀷及其《詩經疾書》/(韓國)白承錫 32、《詩經》與《聖經》之比較/樊樹雲 33、論《詩經》語言的性質 /向熹 34、近代《詩經》研究觀點的剖析 /(中國台灣)季旭生 35、《詩經》疊根詞略論/楊合鳴 36、「矣」字新考與詮釋/(美國)余寶琳、 37、鄭玄《毛詩傳箋》得失芻議/韓崢嶸 3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傳箋異說探究/(香港)葉勇 39、陳奐《詩毛氏傳疏》芻議/滕志賢 40、《周南》歧義考辨/ 何慎怡 41、《鄭風?羔裘》「捨命不渝」/(韓國)吳萬鍾 42、論《詩經》中的對答之體/郭傑 43、《毛詩傳疏》「若然」的使用方法/(日本)田中和夫 44、《詩經》中的哲理性成語/張輝忠 45、三家詩輯佚研究的重要系列著作/ 張祝平 46、《小雅?賓之初筵》名物新證/ 楊之水 47、《詩經》上古帝王譜系/(日本)大野圭介 48、我對《詩經?鵲巢》的新認識/(中國台灣)紀懿氓 49、《詩》、《易》年代互考/ 朱方棡 50、「六詩」考/朱淵清 51、《周禮》「六詩」解詁/(香港)胡詠超 52、《詩經》作年考略/ 李金坤 53、西周詩人芮良夫與他的《桑柔》/ 趙逵失 54、《詩經》貞潔受孕母題在正史中的演變/ 趙季 55、關於《詩經》的用歷與《詩經》的斷代問題/ 蔣南華 56、「雎鳩」考/(韓國)安秉均 57、「出門」小考/ (日本)增野弘幸 58、論《詩經》十五國風所體現的科學思想/(日本)栗原圭介 59、商周文化的演進與雅頌詩的文化特質/ 朱一清、許荃 60、《商頌》五篇的分類與作年/姚小鷗 61、《詩?大雅》若干篇章圖贊說/李山 62、《毛詩序》與儒家詩論/ 黃瑞雲 63、《詩經》中的「仁」初義辨/ 李蹊 64、論《詩經》的道德意識/ 華鋒 65、論《詩經》的文化品格/ 王洲明 66、《國風》言情詩與中國古代歌舞婚配習俗/ (日本)盧益中 67、《詩經》夢境所透視的中國文化精神/(香港)李玉梅 68、「淫詩」與「淫書」/ (中國台灣)林保淳 69、《詩經》中的「人」的解讀/ 楊子怡 70、關於《詩經》農事詩的幾個問題/ (韓國)李宇正 71、《秦風》與秦國歷史文化/ 殷光熹 72、簡論《詩經》風雅傳統/(新加坡)周穎南 73、南楚巫風對《詩經?陳風》的影響考論/ 龍文玲 74、四方風題詩含義試探/(韓國)宋昌基 75、論《詩經》的「興」與古典詩歌情、景關係的演變/ 黃松毅 76、《詩經》孟姜女本事及其創作 /黃震雲77、《鄭風》二題/ 黃彥 78、《詩經?簡兮》篇主題探微/(韓國)文玲蘭 79、試析《君子於役》的主旨及其審美價值/ 謝明仁 80、《詩經》編者考/ 許廷桂 81、魏晉詩歌與《詩經》/ 李伯齊 82、關於《魯頌》反映的史實的時代/ 錢宗范 83、「棄婦詩」中婦人被棄原因解 /楊興華 84、「履帝武敏 」與姜嫄棄子別解/ 楊興華 85、婚姻的模式:鵲巢與桃花/ 陳智峰 86、《風》《雅》《頌》為禮而劃分/ 趙雁俠 87、論《詩經》風雅頌的劃分以內容為標準/ 金榮權 88、從一般到特殊:儒家《詩》學的心路歷程/ 周威兵 89、孔子「樂正」考/ 蕭甫春 90、《詩經》研究:一項開發文化資源的重要事業/ 張樹波 91、《詩經》與旅遊文化/ 張來芳92、從原始詩歌到古典詩歌的發展/(中國香港)周錫復 93、《詩經》中的言志與緣情/ 郭丹 94、論《周頌》的歷史價值/ 王開元 95、朝鮮丁茶山對詩序問題之看法/(韓國)金基喆 96、立體的《詩》/趙永暉97、《詩經》「荼」為「茶」源說/ 周蒙 98、《詩經》中的棄婦詩解讀紛歧試探/ (中國台灣)王國瓔 99、「昔我往矣」與「今我來思」新解/ 張玉聲 100、《衛風?有狐》一解/ 張桂萍 101、《詩經》有無代言體/廖群 102、《國風》中第一人稱的詩歌/ 邱永山 103、《詩經》情詩的婚愛觀/ 徐儒宗 104、《小雅》婚戀詩探/周東暉 105、從《雅》《頌》看周代貴族的「德」的觀念/ 吳全蘭 106、《國風》中鳥類意象的研究/劉毓慶 107、《詩經》二雅的藝術價值/ 周滿江 108、《詩經》現實主義藝術的再探析/孫代文,蔣繼蘭 109、試論《《詩》旨研究岐義現象產生的根源/王碩民 110、本義問題:《詩經》文學闡釋的起點/汪祚民 111、《易》《詩》比較論/ 鄒然 112、真與奇的傳承衍變/徐志嘯 113、沒有《詩經》就沒有楚辭/ 王延海 114、《詩經》對屈原創作的影響/趙紅玲 115、《文心雕龍》之詩經學/ 方銘 116、宋詩話《詩經》論探析/ 張瑞君 117、《氓》詩之我見/ 呂智勝 118、閉幕詞/ 董治安 119、詩詞吟唱晚會作品選》   0057詩經學概論 魯洪生 瀋陽:遼海出版社 1998年10月 283頁   (1、《詩經》的採集與編定 2、《詩經》創作的文化背景 3、《詩經》的分類 4、《詩經》的篇數、時代、地域、作者及與樂、舞的關係 5、先秦《詩》學 6、兩漢《詩》學 7、魏晉至隋唐《詩》學 8、宋元明清《詩》學 9、《詩經》的思想內容 10、《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義知新 劉運興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522頁   詩經通詁 雒江生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年7月 917頁   匯古今訓詁精萃,開詩經研究新篇:讀新版《詩經詞典》俞理明,彭高琳 辭書研究 1998年2期 頁106——111   詩經語言藝術新編 夏傳才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8年1月 207頁    (1、《詩經》的語言2、《詩經》的詩體3、重章疊唱4、疊字疊句5、自然韻律6、略說「六義」   《詩經》與《伊利亞特》戰爭審美背景和特徵比較 倪樂雄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   2期頁60——64   《詩經》西比 曹文心 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3期頁7——12   民族苦難中萌生的理性之光:《詩經》變風變雅與以色列先知書之比較 張立新 上饒師   專學報1998年5期頁45——51   《詩經》與《聖經》之比較 樊樹雲《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天馬圖書   公司1998年6月頁433——440   中西匯通,詩學還原:評葉舒憲教授的《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趙建新   新東方 1998年1期頁51——52   在文學與文化之間遠眺深思:讀廖群新著《詩經與中國文化》於芃 東方叢刊1998年1期頁222——226   周族史詩研究 張松如,郭傑 長春出版社 1998年3月243頁   (引言:周族的興起1、神奇的誕生之歌——《生民》譯釋與說解2、爽朗的遷徙之歌——《公劉》譯釋與說解3、歡暢的安居之歌——《綿》譯釋與說解4、雄壯的擴張之歌——《皇矣》譯釋與說解5、威武的征伐之歌——《大明》譯釋與說解 結語:史詩的探索)   詩經百科辭典 遲文俊 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瀷及其《詩經疾書》(韓國)白承錫 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1期頁109——116    →《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天馬圖書公司1998年6月頁422——432

1999   《詩經》 公木,趙雨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9年1月 109頁   (1、《詩經》概說 2、《詩經》的思想內容 3、《詩經》的語言和藝術 4、《詩經》的地位與影響)   詩騷新識 楊仲義 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9年7月 271頁   詩經全注 楮斌傑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7月 452頁   詩經譯註 袁梅 青島出版社 1999年7月 960頁   樂官文化與文學——先秦詩歌史的文化巡禮 陳元鋒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 242頁   希臘史詩與周族史詩的比較研究 潘明霞 淮北煤師院學報1999年1期頁119——122   《詩經六義》與《和歌六義》的比較研究 於逢春,孫維才 日本學論壇(長春)1999年   1期頁58——61   古希臘與中國先秦抒情詩的藝術表現 徐毓琴 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3期頁122—124轉127   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 袁長江 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8月369頁   漢唐詩經學研究(日本)田中和夫著;李寅生譯 香港:天馬圖書公司1999年6月253頁   1、論《詩經》的「興」2、劉向《列女傳》引《詩》考3、豳風《七月》的鄭玄箋與《周官》龠章的記述研究4、論《文選》、《玉台新詠》中的鄭衛之音5、《漢書》顏師古注關於《詩經》的解釋(上)6、《漢書》顏師古注關於《詩經》的解釋(下)7、《漢書》顏師古注中的顏師古詩學8、顏師古《匡謬正俗》中的有關《詩經》的注釋9、簡析《毛詩正義》對異說問題的處理方式10、《毛詩正義》中的「若然」管窺11、就《毛詩註疏》所見問答體構成的論證形式——論關於「若然」的使用方法12、關於中古漢語副詞「無得」附篇1、略論《古今集》中六義的出處2、談談《古今和歌集》對六義說的重視度3、3、從《魏風?陟岵》看朱子的《詩經》解釋4、現代日本《詩經》研究概況)   詩經疾書校注 (韓國)李瀷 著;白承錫校注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529頁

2000   詩經論略 許志剛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0年1月369頁   (上、《詩經》與周代的禮樂文化 中、《詩經》與周代宗教文化 下、《詩經》文本、語境及其他)   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詩經學會編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年7月1344頁   (1、99濟南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致辭/ 謝玉堂 2、99濟南《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張樂嶺 3、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夏傳才 4、二十一世紀《詩經》研究展望/徐志嘯 5、二十一世紀中國《詩經》研究述略/ 林祥征 6、近十年《詩經》研究論文概述/ 梅桐生 7、《風》詩古今接受異同說/廖群,寧宇 8、《詩經》、群經的貫通研究與詩義考釋/ 宋永培 9、悉信亦非,不信亦非/ 董運庭 10、《詩經》草木蟲鳥研究回顧/ 孫關龍 11、在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中的《詩經》/(日本)徐送迎 12、《詩經》的異文化變奏/ 王曉平 13、韓國受容《詩經》的歷史考察/(韓國)李相賓 14、南公轍的《詩論》和《詩童子問》簡介/(韓國)金周漢 15、從《詩經》說到當前的「盛世興詩」/(新加坡)張濟川 16、香港大專院校中文系建立《詩經》單元課程芻議/ (中國香港)丁平 17、中國的《詩經》和馬來西亞的班頓/ 盧燕麗 18、《國風》中的愛情詩與維吾爾族情歌的比較研究/ 海濱 19、春秋賦詩與對《詩經》的早期解讀/許志剛 20、《左傳》引詩例類/(中國香港)張衍源 21、 孔子與《詩經》的整編/ 劉生良 22、季札觀樂與孔子刪《詩》/張燕嬰 23、孔子詩論與詩歌的衰微/楊興華 24、墨子的《詩經》觀/王長華 25、《詩經》與《呂氏春秋》農業生產技術史料之比較研究/ (中國台灣)庄雅洲 26、荀子說《詩》/(韓國)金鐘善 27、從漢初《詩》學看當時儒學地位/ 費振剛,馬慶洲28、毛詩的歷史化與詩的經典化/ (韓國)吳萬鍾 29、《史記》稱《詩》平議/ 董治安30、論《毛詩註疏》對司馬遷《史記》的有關評價/ (日本)田中和夫 31、從《魯詩》「四始說」到《毛詩序》/ 陳桐生 32、從傳序的關係論詩序的寫作年代/王承略33、《毛傳序》在古典詩學進程中的影響/ 周延良 34、《說苑》引《詩經》考/謝明仁35、論《毛詩正義》與詩經學/ 張啟成36、熙寧科舉變革與《詩經》/ 張祝平37、蘇轍著《詩集傳》攻《序》的內容和特點/(中國香港)於昕38、馬端臨《文獻通考?詩》述略/ (新加坡)周穎南 39、八股取士與明代《詩》學的轉向/ 劉毓慶 40、宋朱、王「淫詩」、「刪詩」說與明人《詩經》研究/(中國香港)李家樹41、季本《詩說解頤》詩次說評議/(中國台灣)蔣秋華42、季本的詩經學/(日本)西口智也43、徐光啟的詩經學/(日本)村山吉廣44、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詩經學的評價/(中國台灣)楊晉龍45、《毛詩後箋》與《詩毛氏傳疏》比較/ 郭全芝46、多隆阿《毛詩多識》研究/ (中國台灣)侯美珍47、章學誠「詩教」說析論/(中國台灣)鄭吉雄48、三家《詩》輯佚考/ 俞艷庭 49、聞一多《詩經》研究與詮釋學(中國香港)李玉梅 50、聞一多《詩經》研究論略/ 王以憲 51、朱自清《詩經》論著述評/(中國台灣)陳文采52、《詩經》注音雜說/ 向熹53、《詩經》的韻式與偶句韻成因探索/ 廖揚敏54、《毛詩箋》訓詁術語瑣論/ 鄧聲國,黃新光55、《毛詩正義》「疏不破注」考辯/ 韓崢嶸 56、《詩經》語言變異略論/ 楊愛嬌 57《左傳》戰陣賦詩之語境分析例舉/(中國香港)陳榮石58、《詩經》加綴形容詞探析/ 楊和鳴 59、《詩經》中的賓語前置句/ 柴秀敏60、《毛詩詁訓傳》解釋連語說/ 趙伯義61、《詩經》互文修辭手法/ 何慎怡 62、《詩經》復沓章法散論/ 李荀華 63、《小雅?伐木》「ABC我」句義辨疑/ 馮友檀 64、從《風》到《騷》說「兮」字/ 江立中 65、《詩經》詞義新說(五則)/吳賢哲66、論《詩經》中的「愛」/(日本)大野圭介 67、「有瞽有瞽」探微/ 蕭甫春 68、「我心 匪鑒,不可以菇」 解/(日本)劉勛寧69、《豳風》的形成及觀照與創見/(日本)栗原圭介 70、論《豳風》地域與周人史詩/ 李子偉 71、「怨刺詩」研究誤解辯證/ 蔣立甫 72、周大夫凡伯《瞻卬》創作時世考論/ 邵炳軍 73、《詩經?鹿鳴》本義研究/(中國香港)鄭滋斌 74、試論《詩經》敦親睦友詩的文化精神/ 王鐵軍 75、試論《詩經》中的送別詩/ 秦丙坤76、《詩經?國風》言情詩與周代婚制/(日本)盧益中77、《齊風?南山》組詩婚俗試解/ 毛忠賢78、論《詩經》中鳥的表現寓意/(日本)增野弘幸 79、《詩》「東門」辯/ 張強 80、《詩經》中的衣飾/ 張桂萍81、《小雅?都人士》篇義深探/ 王宗石82、《邶風》三首詩淺析/ 楊苓燕83、解析《碩鼠》/ 樊樹雲84、《詩經?兔罝》篇旨之探討/(中國台灣)黃琛傑 85、關於《鶉之奔奔》/(日本) 北澤絃一86、《鄭風?風雨》本義考辯/ 黃彥 87、《大雅?生民》后稷棄因旁證 / 程水金88、別具一格的懷人之作/王毓椿89、《邶風?燕燕》新解/ 張忠松,賀令江90、略論魯詩說《採薇》主旨/ 張玉聲91、「六詩」「六義」說述評/ 馮浩菲92、《詩》可以興、觀、群、怨新探/ (中國香港)胡詠超93、思無邪詩教之現代意義/ (韓國)宋昌基94、「刺」是孔子的詩說/ 張鳴華95、周代貴族的文化人格覺醒及其意義/ 趙敏俐 96、詩、騷精神與原始宗教/ 鄭傑文97、《詩經》作者群的宗教情緒研究/ 田兆元98、《詩經》中所見夏商周村社文化 / 趙雨99、《周頌?載芟》與周代禮樂制度/ 姚小鷗100、從《詩經》看古代祭禮中「屍」之角色/ 周蒙101、從考古資料看《詩經》的「君子」和《楚辭》的「美人」/(日本)石川三佐男102、「桑間濮上之音」的美學蘊涵和禮學文化/ 黃震雲103、桑崇拜與《詩經》中相關詩篇論略/ 劉懷榮104、詩禮之間:婚禮重別說及其於《關睢》的文化定位/ 黃維華105、《詩經》教化詩的類例/(韓國)安秉均106、論班固觀《詩》的風俗視角/ 汪祚民107、詩與人的互動/(中國台灣)陳韻108、《詩經》中戰爭詩體現的軍事戰略思想/ 王碩民 109、傳統詩經學對《詩經》的文化還原/ 楊子怡110、「風」之還原/ 朱炳祥111、論《國風》中的生命意識/ 吳全蘭112、《詩經》與星座星象說/ 張輝忠 113、「耜」與「犁」考辯/ 方正己114、《詩序》與《詩經》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建立/ 方銘115、《詩經》與《論語》在意象、思想和語言上的關聯/ 李士彪116、《詩》:文學的,歷史的/ 揚之水 117、《詩》騷對漢代詩歌影響的對比研究/ 王洲明118、試論詩騷怨刺精神的嬗變/ 王德華119、論《詩敘》中的「志」之心態/(韓國)洪欽120、《詩經》、《楚辭》山水美意識探賾/ 李金坤121、論毛傳的標「興」說詩/ 黃松毅 122、《詩經》與建安文學/ 王巍123、建安詩歌與《詩經》/ 繆軍124、魏晉時期的《詩經》解讀/ 蔣方125、陶淵明與《詩經》/李劍鋒126、論嵇康對《詩三百》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崔富章 127、試論嵇康四言詩對《詩經》的取法借鑒/王成 128、六朝《詩》說攬勝/ 鄒然129、說仇兆鰲以《詩經》注杜詩/ 趙季 曾亞蘭 130、劉勰對《毛詩序》「比興」的誤解和發展/ 袁長江 131、《詩經》變風變雅與《文心雕龍》的《通變》/(中國台灣)李景溁132、關於朱熹賦比興理論的幾點考辯/ 魯洪生 133、《詩經》敘事詩特色探析/ 張蕾 134、《詩經》婚戀詩的美學價值/ 楊子江 135、元代文論者對《詩經》的認識/ 劉明浩 136、從樸野到文明/ 郭芳 137、《詩經》女性美的美學意蘊/ 呂智勝 138、詩詞吟頌晚會作品選抄 139、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詞/ 董治安)   思無邪齋詩經論稿 夏傳才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年9月573頁   (初編1、先秦《詩經》研究的幾個問題2、論宋學《詩經》研究的幾個問題3、論清代《詩經》研究   的繼承和革新4、周人的開國史詩和古史問題(附:《詩經》中五篇民族史詩今譯)5、論西周的頌歌6、評中國古代第一次文藝論爭7、再談《毛詩序》和關於《毛詩序》的爭論8、《毛詩大序》——先秦至漢代儒家詩論的總結 9、燕趙——《詩經》流傳和研究的故鄉 10、邶鄘衛辨11、關於關於荀子傳《詩》與阜陽漢簡《詩經》12、也談《詩經》與民歌13、讀平心先生《略說《周易》與《詩經》的關係》14、帕利—勞德理論與《詩經》研究15、《詩經》語言研究的三個問題16、關於《詩經》研究的通信 17、張松如先生《商頌研究》序18、繼往開來,加強合作,把《詩經》學提高到新水平19、學《詩》札記九題20、初編舊版原跋 二編1、略述國外《詩經》研究的發展2、國外《詩經》研究新方法論的得失3、現代詩經學的發展與展望4、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發展5、20世紀《詩經》研究的發展6、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7、元代經學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程朱之學的發展8、評《詩經古義新證》9、《詩經》概說10、雅頌七章淺釋11、漫話「風雅」傳統12、「吾華詩苑足千秋」13、桂林山水也聽經14、齊魯盛會論《詩經》15、趙制陽《詩經名著評介》第三卷序16、朱炳祥著《中國詩歌發生學》序17、《村山吉廣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典文學論集》序18、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序 附錄1評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許樹棣2、名著研究史的研究/ 王學泰 3、評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大野圭介 4、夏傳才先生《詩經》研究述評/ 林祥征 5、慷慨豪情燕趙風/ 安棟樑 6、人品鑄詩魂/ 泉瀾)   詩經今注今譯 王延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879頁   詩經類傳 費振剛,趙長征,廉萍,檀作文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736頁   詩經別裁 揚之水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206頁   《詩經》的異文化變奏——《國調周詩》、《詩經國風》及其他 王曉平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0年1期頁72——76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7期頁31——35   →《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頁100——112   中國的《詩經》和馬來西亞的班頓 盧燕麗 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1期頁94——102    →複印報刊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6期頁2——9    →《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頁133——151   詩心的會通:比較「國風」與果爾蒙《西茉納集》的重章疊唱 孟光全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   學校學報2000年1期頁59——65   古希臘與中國先秦抒情詩的類型分析 潘明霞 福建外語2000年2期頁61——64    在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中的《詩經》——《詩經》與《萬葉集》比較研究的回顧及展望(日本)   徐送迎《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頁85——99   帕利——勞德理論與《詩經》研究 夏傳才《思無邪齋詩經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9月頁193——197   抉心自食,可知其味?康正果 讀書 2000年12期頁128——136   詩經名物新證 揚之水 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 528頁   《詩經名物新證》芻議 衛建民 文匯報2000年7月15日 6版   詩經名物新解 李儒泉 長沙:嶽麓出版社2000年6月 280頁   史記與詩經 陳桐生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2月260頁    (司馬遷的《詩》學淵源2、論「刪《詩》說」3、「四始」的再解讀4、《關雎》、《鳴鹿》與風雅 正變5、《商頌》辨6、論聖人無父感天而生說7、《水井》與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思維方式8、論 《史記》取材於《詩》9、司馬遷的《詩》學批評觀)   朱熹《詩經》學論稿 張祝平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160頁   詩經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 姚小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0年1月273頁    (1、《商頌》與殷周兩代禮樂文化的傳承與嬗變2、《周頌?大武》樂章與西周禮樂制度的奠基3、《周頌?三象》與周代禮樂文化的演變4、《周頌》農事詩與周代禮樂制度5、《魯頌》與先秦禮樂制度的「中興」6、《魯頌?有駜》「成相」與西周禮樂制度的淵源及流變    附錄1,《詩經》大小《雅》中敘事與抒情詩歌的歷史發展2,田畯農神考3,說《王風.大車》 4,說《曹風?侯人》5,論《左傳》對於《詩經》研究的價值)   禮樂制度中的《詩經》文化本質:(《詩經》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的演變)導論 姚小歐 中州學刊 2000年3期頁103——104轉109

待考   詩經種種問題 雪芬 經教雜誌 6期《待考》   詩義總論 吳康《詩經學大綱》《待考》   →朱自清著《古詩歌箋釋三種》附錄5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8月(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之二) 頁209—212   讀詩隨筆 中心 大學生言論 4期《待考》   詩經比興表 張登壽《待考》   論詩與樂的起源及其效用 君質 學術季刊 2卷1期《待考》   毛詩說字述 章贛 國粹學報 10號《待考》   毛詩本字考 蕭和宣 東北大學周刊 47—49號、51—53號、55—65號《待考》   毛詩中之狀物字 劉師培 國粹學報 28號(待考)   詩經中關於日蝕的詩 佚名 天下 10月號《待考》   釋二南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待考》   讀卷耳 曹聚仁 覺悟(待考)

推薦閱讀:

《詩經》第八十八篇《豐》
淺析《詩經.關雎》 也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一 作者:石璧
從《詩詞大會》到《詩經》
《詩經》:主文譎諫、移風易俗之典範【關小彬 】
詩經的編訂 風雅頌 用詩和傳詩

TAG:詩經 | 索引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