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這幾種情況會導致不同的皮膚病
神經病變所致的皮膚病變的特點
(1)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四肢麻木不適,伴針刺樣疼痛,或呈肢端襪套樣感覺。系長期的高血糖導致感覺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常表現為對稱性的皮膚改變,以四肢多見。
(2)糖尿病患者如果伴有自主神經損害,可導致皮膚分泌汗液異常。表現為汗液分泌過少或過多。汗液分泌減少可導致皮膚乾燥,容易引起皮膚瘙癢、感染等。
(3) 糖尿病患者伴有運動神經損害時,可導致皮膚、肌肉萎縮。患者常主訴為雙下肢無力。皮膚可有色素沉著,糖尿病病程較長的患者中尤為多見。
血管障礙所致的皮膚病變的特點
(1)脛前萎縮性色素沉著斑,為糖尿病的特徵性皮損,多見於病程較長、老年患者。表現為雙側脛前圓形、卵圓形暗紅色平頂丘疹,大小不等,可不對稱分布,也可見於前臂等處。損害發展緩慢,可無自覺癥狀。患者常合併神經、視網膜等病變。血糖控制好以後可以自愈,最後留下色素沉著或萎縮。
(2)糖尿病性水皰病,患者可無明顯感染狀態下突發大小不規則水皰,無疼痛,多見於四肢及足背、手背。水皰內液體透明,可自愈。愈後可留下瘢痕。目前原因尚不清楚,考慮與糖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等有關。
(3)病毒感染如帶狀皰疹,患者皮膚可出現串珠狀水皰,皮膚髮紅,伴劇烈疼痛,水皰破裂後可合併感染。
(4)其他包括類脂質性壞死、壞疽等。當血管因斑塊等原因完全堵塞時,血流障礙,該血管支配的區域可發生缺氧、壞死,稱為壞疽。多見於病程較長、年齡較大、合併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降糖藥物所致的皮膚病變的特點
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物可引起皮膚病變,如對胰島素過敏,可引起局部皮膚紅腫、疼痛性結節形成等,全身過敏者可引起蕁麻疹等。如反覆在某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導致局部皮膚萎縮、皮下結節形成等改變。磺脲類降糖藥物可引起皮膚泛發性紅斑等。確診為過敏後應予停葯,皮膚癥狀一般可以恢復正常。
推薦閱讀:
※年關慎防五大「情緒性」皮膚病
※【醫療動態】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皮膚病,效果杠杠的!
※春季皮膚病患者該怎樣用藥
※萬小刀:我得帶狀皰疹的搞笑經歷!
※皮膚病的發生與人體經絡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