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注漿成型工藝-【 漿胎瓷器 】 DM
理解漢字有時不免望文生義,自有人理解「漿胎」大概是「注漿之胎」。因此,有個別瓷廠(窯)為了仿古,先製作了型腔而後注漿的工藝,但全都失敗了,最後對「注漿之胎」的工藝制瓷作了完全的否定。我略有開熱塑模具的經驗,也知道些許脫模的道理,對「泥漿注胎」輕薄器型,向來認為是不可行的。
可是,還真有些個專家,把"輕而薄之器』(胎厚1厘米,小口大肚形器)鑒定為「注漿之胎」,這就讓人有點笑不出聲來了。 那麼「漿胎」稱謂,緣來何處呢?因為不可能有實物支持,所以,我的分析和結論是:那是常人及《飲流齋說瓷》作者對既輕而薄的瓷器,一種在制瓷工藝上沒有根據和定論的猜說;或者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詞不達意的沒有求證的道聽途說。但《飲流齋說瓷》是一篇大作,洋洋洒洒從遠古制陶一直說到清末瓷器,論及胎、瓷、釉、色、畫、窯口、款式諸多方面。大凡讀過此文的瓷器愛好者,甚至瓷器鑒定專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該「說瓷」篇的影響。 或許看客要問:黃昏紅日,你說沒有「注漿之胎」,那既輕而薄的瓷器,其胎骨究竟是什麼?又應當叫什麼名稱才名副其實呢? 漿胎青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漿胎是指明、清兩代用瓷土淘洗後的細泥漿製成的胎體輕薄、色如米漿的一種瓷胎,具有胎薄、體輕、質松、音啞、釉有細小開片等特點。康、雍、乾漿胎青花自成一體。康熙時胎體微泛土黃色,釉面多為粉白或漿白色,有細碎紋片,紋飾較一般青花細膩。雍正、乾隆時漿胎青花胎釉與康熙無大差別,少數有釉面不太平整的,青花紋飾則漸趨規矩圖案化。乾隆晚期的漿胎青花,其胎質較鬆軟細緻,叩之有瓦聲,胎色微黃,青花呈色有濃有淡,但都較為明艷,略帶紫色傾向,白釉帶乳白色,開細紋,瑩潤明亮。清晚期多仿康熙漿胎青花,但胎質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雜質斑點,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瑩潤。下面求教大家,漿胎青花還有哪些更明顯的特徵,最好大家發些漿胎青花的圖片,這樣掌握起來更直接有效。 |
漿胎 陶瓷坯胎之一。選擇細緻的瓷粉,加水澄清,融成泥漿而製成。色如米漿,質輕而薄。如明代和清代康熙、雍正時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等屬此類。一般做較精緻細瓷器。注漿、和手拉坯 瓷器成型的方法有許多種,如盤築、旋轉拉坯、合模、印坯、注漿等等,這些方法中和收藏最有關係的是注漿成型和旋轉拉坯成型,通常大家稱之為「注漿」和「手拉坯」這兩種不同的成型工藝關乎者收藏器物的「命運」,一件藏品如果是手拉坯就可能是真品,如果是注漿坯肯定是新仿品,因此瓷器鑒定中確認其胎體成型屬於那種工藝十分重要。 注漿成型的原理是;利用石膏容易成型的特點,製造模具,模具乾燥後具有較好的快速吸水性,用普通泥料加入懸浮劑和水攪拌成泥漿,泥料在水中可以長時間均勻懸浮,注入模具內,石膏模具迅速吸收水分,水中的泥沙依隨水被吸附在模具內壁,形成上下左右基本薄厚一致的坯體,泥漿在模具中停留的時間根據坯體所需厚度不同而不同,一般從20分鐘到一個小時,然後將沒有吸附在模具內壁上剩餘泥漿倒出,3——4小時後待坯體收縮與模具內壁自動脫開,再打開模具取出成型的坯體; 因為模具為兩開或多開既兩半或多塊,注漿時合在一起,兩塊模具的對接處有一道縫隙,因而影響吸附泥沙,坯體的密度與其他部位不同燒成後會出現一條下凹的「合縫線」此外由於坯體成型不是依靠沉澱,而是吸附,如果器物有足,在足圈上面的內底有一圈與足相對應的下凹,俗稱「注漿線」也就是說注漿瓷器外面有突出內壁一定有下凹,而下凹無法填補,所有的泥料都與坯體的密度不同,在燒成時補上去的泥料會與胎體分離,而「合縫線」等工藝痕迹一般都有一些技術手段可以掩蓋,所以在辨別是否是注漿胎,比較可靠的方法是觀察器底內壁是否有下凹的注漿線,但如果器物沒有足或其他突出,則需仔細尋找合縫線和其他一些注漿痕迹,如用手上下滑動撫摸器體,注漿胎上下十分平整,手拉坯隱隱約約起伏不平,還有一類器物,口大,器淺成型後便於車削,注漿成型時故意加大坯的厚度也可以通過車削的方法讓下凹的「注漿線」消失,對於這類瓷器如小香筒爐、筆筒、水洗等應該格外注意。
注漿成型工藝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有人說宋代就有注漿工藝,但是找不到證據,乾隆時唐英編著的【陶冶圖說】就沒有注漿成型的記載,說明乾隆時景德鎮還沒有使用注漿成型工藝,證據充足的說法是注漿成型工藝源於歐洲,大約在清末傳入中國醴陵、唐山、鄱陽等地,按照景德鎮年鑒的說法是在解放後50年代初,民主德國專家來景德鎮傳授的壓力注漿成型技術,但是在【景德鎮文史資料】一書中曾提到民國時「手工倒漿的生產能力計量單位「一付盆」,一付盆是指一條生產注漿產品的流水線,包括倒漿工一人、雜工兼搬運一人、裝坯工兼施釉一人,利坯工一人,如果生產帶嘴、帶把的瓷器如壺還要配備雕削工兩人,這條史料可以證明民國時景德鎮已經開始生產注漿產品,但是從我收藏的幾百把老茶壺看沒有注漿產品,應該說注漿成型在景德鎮使用的時間不會早於醴陵等地。 以是否為注漿成型鑒定瓷器新老,是多數收藏者鑒定標準,相信注漿成型工藝清末以後才在中國出現,贊同自古中國就有注漿成型的人暫時還拿不出過硬的證據,有人說「中國在青銅時代已經掌握了模鑄技術,同樣可以用模鑄技術製作瓷器」。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不了解瓷器注漿成型和金屬鑄造的成型原理不同,金屬鑄造是冷卻成型,冷卻後強度大,收縮率低,模具不會撐壞金屬,瓷器注漿是吸附成型,收縮性大,而且必須在坯體沒有強度的情況下脫模,最關鍵是金屬熔化後注入模具是實心,自然冷卻成型,瓷器注漿則需要讓水中的泥沙長時間保持均勻懸浮狀態,否則製作出的坯體上部極薄下部極厚。還有人認為自己來源可靠的古瓷藏品是注漿成型,這種誤解可能是自己對注漿工藝特點了解的不夠,因而產生的錯誤判讀。 我個人認為注漿成型瓷器應該是在近代開始在中國出現,因此在收集藏品時以此項條件為鑒定主要根據,如果是注漿成型堅決斷定其為近代以後,雖然有可能過於武斷,但可以保證不上當受騙。
陶瓷注漿成型工藝注漿成型工藝是陶瓷製作中一個重要手段,其工藝流程是首先按照設計圖紙用石膏塊製作一件未來所需瓷器形狀相同的造型,如瓶、罐、壺等圓形器物使用車削方法製成,四方六方等非圓形器物用雕塑方法完成,這個過程稱之為「制種」種制好後,再用水將石膏粉調成糊狀將「種」全部包裹,並預留石膏凝固後取出「種」的開合縫,待石膏硬結後,取出「種」,石膏就成為模具,石膏模具徹底乾燥後用橡膠帶捆好,在模具的頂部開一孔,由此孔向模具內注入特別配製的泥漿,這種泥漿加入了化學製劑,使得泥沙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懸浮狀態,乾燥的石膏模具接觸到泥漿後立刻會吸收水份,懸浮的泥沙會均勻的吸附在模具內壁上,隨著時間長短不同,吸附的泥沙厚度也不同,需要薄胎時間就短一些,需要胎厚一些時間就長一些,待達到需要的厚度以後,將泥漿從模具中倒出,再等吸附在模具內壁上的泥沙稍乾燥後,即可打開模具取出制好的泥坯;瓷器的成型工序完成。
其工藝原理是利用石膏模具的吸水性能,將懸浮在水中的泥沙吸附在內壁上,達到一定厚度的泥沙吸附後,再將剩餘的泥漿倒出,既形成中空的器皿泥坯,其優點是工藝簡單、方便的製作各種非圓形不能使用轆轤車旋轉製作的泥坯如方形,菱形,等以及壺嘴、瓶耳等,使用注漿工藝成型使得鑲器類、小器類瓷器成本大大下降,質量大幅度提高。
但是由於其工藝特點,又有些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無法解決,一是合縫線殘留,由於兩塊或更多塊模具的相接處的縫隙影響泥沙的吸附,造成接縫處泥坯密度與其他處不同,高溫燒成時其收縮率不同,燒成的瓷器胎體上會留下隆起或下凹的線狀痕迹,俗稱「合縫線」,明顯時用肉眼可以看到器皿相對兩側的合縫線,不明顯時用手撫摸可以感覺到,合縫線影響瓷器外觀質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圓形器皿一般採用上下開模,將合縫線留在器皿的腹部,經過車削後,在車削痕的掩蓋下,基本找不到合縫線,如果器皿上下兩頭凸出,則採用三開、四開模減少合縫線,稜角造型器皿盡量把合縫線留在稜角處;其二由於依靠吸附所以壁厚基本相同如果底部有足,在足部位的內底有一圈下凹溝,其形成原因是足部佔用了吸附的泥沙,而下凹無法用泥補平,因為補上去的泥和原來坯上的泥密度不同高溫燒成時會出現收縮不均的問題,一般解決辦法是盡量採用無足造型。
推薦閱讀:
※鋼管拱加工工藝探索
※【懂茶】大紅袍製作工藝詳解
※設計BOM、工藝BOM、製造BOM的關係
※「玉器」人工合成工藝「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