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飛:富可敵國的和珅反貪起家巨貪喪命
以史為鑒:富可敵國的和珅反貪起家巨貪喪命
曾飛
和珅因貪而富,富到什麼程度呢?
《富可敵國的和珅》載曰: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富可敵國的和珅在抄家後留下的清單讓皇帝嘉慶都大吃一驚,難以置信!八億兩銀子,相當於朝廷十年的總收入。正房一所十三層共七十八間,東房一所七層共三十八間,西房一所七層共三十三間,東西側房共五十二間,徽式房一所共六十二間,花園一座樓台四十二所,欽賜花園一座亭台xx所,四角更樓十二座,堆子房七十二間,雜房六十餘間,漢銅鼎一座,古銅鼎十三座, 玉鼎十三座, 宋硯十方,端硯七百十餘方。……赤金五百八十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白銀五百八十三萬兩 蘇元銀三百十五萬四百六千餘兩 洋錢五萬八千元,制錢一千五百串,人蔘六百八十餘斤,當鋪七十五座,銀號四十二座,古玩鋪十五座,玉器庫兩間,綢緞庫四間,磁器庫二間,洋貨庫二間,皮張庫二間,……另有說,因家產龐大,抄家後整理費時費力,滿清內檔中只有初步查抄後部分的統計清單,其數折銀總計僅千萬餘兩,顯然與和珅的豪富不符。和珅真正的家產數額向無定論。
而據李楠著《和珅》一書的考證,和紳的財產相當於「十一億兩白銀」,「清朝每年的國庫收入七千萬兩,十一億,什麼概念?十五年清朝的國庫收入」。
巨貪和珅從一開始就忠心耿耿地為皇上服務,通過反貪立大功,博得皇上信任,而後依靠皇上賜予的權力繼續貪腐發財致富。
《和珅列傳》中記載了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歲的和珅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與刑部侍郎喀寧阿一起遠赴雲南,查辦大學士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污案。和珅一到雲南,首先拘審李侍堯的管家,取得實據,迫使精明幹練的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和珅從接受這個任務,到乾隆下御旨處治李侍堯,前後只用了兩個多月。隨後,和珅又向皇帝報告說,雲南的行政管理混亂,許多州縣都出現虧空,需要徹底清理整頓,這一報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讚許。雲南的案子和珅辦得很出色,確實表現了他的才華和辦事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為戶部尚書。當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後,又進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頓雲南的鹽務,錢法和邊防事務的具體意見,都一一得到乾隆的肯定。時隔一個月,乾隆給和珅六歲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不久又將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給豐紳殷德,並於乾隆五十四年結婚。這門親事,既給和珅帶來經濟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處。從此,和珅與乾隆皇帝之間的關係不但是君臣主僕、而且又成了兒女親家的關係。
侯楊方《盛世啟示錄》載曰:
和珅是正紅旗滿洲人,出身於中等武官家庭,少年時家境一般,參加鄉試未中。乾隆三十四年,和珅承襲了父親的三等輕車都尉爵位,並被任命為三等侍衛,到了乾隆帝身邊;六年後,被乾隆帝賞識,提拔為御前侍衛兼副都統;第二年,被提拔為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一躍成為乾隆帝最寵信的大臣,時年才26歲;隨後又兼步軍統領、崇文門稅務監督、總理行營事務。和珅的官運還遠未到頭,乾隆四十五年,在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黷案回京後,成為戶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理藩院尚書,其子豐紳殷德與乾隆帝最寵愛的幼女固倫和孝公主訂婚;第二年赴甘肅鎮壓「回民暴動」,雖未立功,回京後卻兼署兵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乾隆四十九年升為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兼管戶部;兩年後升為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事;爵位從一等男、三等伯、一等伯,直至最高的一等公。
乾隆帝處理貪污官員不可謂不嚴厲,整個清朝因貪污被處死的二品以上高級官員共41人,而被乾隆帝處死的就高達27人,佔了三分之二。在乾隆帝的意識里,天下是屬於他一人,他是國家的唯一所有者,絕不會容忍臣下的貪腐行為,因此皇帝反貪腐是真心誠意的。由於乾隆帝擁有絕對的權威,他關注的反腐案件最終一定會高效破案。但是以天下之大,情況之複雜,官員之多,手段之高明,再英明、再能幹的君主也無法燭照一切,必然會存在燈下的陰影——甘肅貪污案的主審官,乾隆帝最寵信的和珅,恰恰就是整個清朝最大的貪污犯,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章學誠和《清史稿》在評價這段歷史時也將乾隆帝晚年的吏治敗壞歸於和珅,最多認為乾隆帝因年老被和珅矇騙,這些均僅及表面,未觸及實質,沒能指出乾隆帝晚年的荒政、斂財、自以為是地操弄權術才是貪腐的根本原因,這是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導致的。以乾隆帝的英察,他怎麼會不知道在他眼皮底下和珅的所作所為?只是和珅的貪腐烈度之強,危害之大遠遠超過他的想像,他一向自以為是、志得意滿,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洞察、掌控之下,因此他對和珅始終寵信不衰。乾隆朝誅殺的貪官不可謂不多、手段不可謂不烈,這些貪官只是太過於肆無忌憚、超過皇帝的容忍底線才被清除,而實際上當時已經幾乎是無官不貪,乾隆帝為了政局的穩定以及斂財的目的特意加以包容。當然,以當時的技術手段,皇帝一個人的精力、能力畢竟有限,即使如乾隆帝早期那樣對貪腐深惡痛絕,沒有普遍的、低成本的輿論、民眾監督制度以及有效的獨立司法體制,僅僅依靠少數人,想要徹底清除貪腐也是不可能的。
《和珅傳》則曰:
和珅最初為官之初也很清廉,以清官自居,任外地處理案子的時候,百姓還曾跪送,久居官場則變得貪得無厭,他不僅愛財,更善於斂財,他能在20多年裡積累起那樣巨額的財富,同地善於理財和斂財分不開的,可謂「和珅愛財,取之有道」。
大凡貪官,最喜歡承攬工程的建設,一是因為承包工程名正言順,是為了國家和皇上辦事,辦的好了,顏面上也有光彩,最重要的則是,承包工程獲利最多。有時一個工程可以得到的利益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攬到工程,只有那些有權勢有地位的人才能辦到。所以,能否承辦朝廷的工程,也成為官員在朝中地位,實力的標誌。和伸自然也不例外,他從皇帝南巡,擴建避暑山莊和擴建圓明園等一系列工程中獲取了大量的錢財,其中最為風光的當屬由和伸總負責的乾隆八十年的萬壽慶典工程。
和伸因深得乾隆信任,每次地方上出現什麼問題,乾隆總會派和伸和伸前往加以調查處罰,和伸也樂得做這類事,他一到地方,就是欽差大臣的身份,當地官員,無論官職大小,都要巴結討好於他,他可以趾高氣揚,從從容容的撈錢。乾隆三十九年,陝甘總督勤爾謹向乾隆奏報:「陝甘兩省,年年不寸,大旱異於地方,又加上土地瘠薄,百姓貧困窘迫,若年年依靠國家,累及國庫,臣等內疚,不如在甘陝實施捐監,全民交納米麥,以此換得國子監生,得利應試之官。」也就是說,為了當地百姓能夠活命,又不需從國庫中調撥銀兩,只好命那些想取得監生資格的讀書人交納糧食,以此來換取監生身份,實際上就是把監生的身份明碼標價向外拍賣了,乾隆明知這一辦法不是長久之計,可是情形緊急,也就只好如此了,遂命浙江布政使王為望遠處陝甘主持此事,並下了一道詔書說:「誰令本色報捐,該管上司,核實稽察,勿使滋弊,如仍有濫收折色,致缺他儲及監索,科派等弊,一經發覺,惟勤爾謹是問。」此後,連續三年,陝甘奏報,連年旱災,共有十五萬人因損糧監生,從帳面上看,所捐的糧食已經超過了六百多萬石,實際上旱災是假,各級官員全都以旱災的名義將捐糧侵吞,中飽私囊,就連乾隆特派去主持此事的御史王為望也貪污巨大,他在給乾隆的奏報中還遮掩事實,虛假彙報:「連年監糧太多,致使倉庫充盈,裝納不下,擬另建新庫二十座,特奏請皇上撥銀。」乾隆撥給他十六萬兩銀子,用於建造新庫,沒有糧食,建什麼新庫,這十六萬兩銀子當即被各個貪官污吏瓜分乾淨了。
和珅在乾隆一朝,對朝政的最大改革也許就是設立了議罪銀制度,犯罪的官員據此可能通過交納一定的銀兩來代替懲罰,依舊高官得坐,駿馬得騎,甚至有些巴結討好的官員,即使沒有犯錯,也會先交上幾萬兩銀子,為日後未雨綢繆,這一制度深為乾隆欣賞,為他帶來了無數的白銀供他揮霍,不消說,和珅自然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益處。
和珅在朝廷內結集眾多黨羽之後,逐步形成一個網路,形成以自己為中心的貪污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既有朝廷大員,又有封疆大吏(如一省巡撫等),還有自己的管家,總之,隨著乾隆的昏庸和和伸的專權,這張網越鋪越開,越撒越大,幾乎無孔不入,在乾隆後期的貪污案中,幾乎每一起都跟和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滿清入關初期,由於連年征戰,兵荒馬亂,因此自清太祖至康熙,都注重發展生產,屯田積糧,豐殷國庫,在這個時候,由於社會財富本來就所剩無幾。所以在創業時期的開國功臣極少有貪污情形,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財富有不少剩餘,而官員薪俸又極低,故時而貪污發生。在雍正年間,已開始泛濫,雍正為了對付貪污現象,在執政之初便實行養廉銀制度。相當於今天所說的「高薪養廉」,但這治標不治本。乾隆執政時期,由於祖上幾代的休養生息,社會物質財富極大增加,國庫收入也日漸增多。客觀上為貪污提供了條件,而且,此時雖然號稱「康乾盛世」,但封建社會日趨沒落,雖然乾隆雄心勃勃,儘是做到「開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清朝正是從他開始由盛轉衰,尤其是在其晚年。乾隆晚年,各省官吏貪污成風,尤以湖北福建為最。
在乾隆時代,如果有人斗膽向當時的相爺和珅問一句:「相爺你最重要的是什麼?」此時的相爺和珅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思索一陣他可能會回答道:「權力、財富。」可以說,和珅勞其一生都在追逐這兩樣東西,這也難怪和相,試想芸芸眾生,熙熙攘攘,還不是為了名利幾個字?只不過和相善於把握時機。他得到了他所想要追逐的,不管他採取了何種手段。在嘉慶四年,如果這位大膽的痴漢還惦記著以前權傾一時的相爺,再去監獄探望一下,他老人家,再問同樣的問題,和珅肯定會不知道從何回答,因為此時的他正在思索:自己以往究竟在追求什麼?究竟值不值得?自己究竟走錯了哪步棋?……。獄中的和珅還在想捲土重來,如果他不認罪,嘉慶能奈他何?況且此時乃乾隆大喪期間,嘉慶小兒豈敢輕舉妄動?只要自己不倒下,還有希望東山再起的,正所謂古語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思來想去,和珅深感嘉慶無法對自己安插罪名。可是和珅打錯了如意算盤。嘉慶皇帝下旨即刻抄和珅的老窩,不出數日,嘉慶從和珅及其重要黨羽福長安等人處抄出了相當清廷二十年國庫收入的財富。如此巨大的財富,讓嘉慶又驚又喜,驚的是和珅能在短短時間斂集如此巨大的財富,更對和珅恨之入骨了,喜的是此來國庫可以豐滿,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此來治和珅之罪,能讓天下臣民俱皆臣服。和珅數十年所斂集的財寶為他敲響了喪鐘。至此,和珅慢慢省悟: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無論房子、黃金、珠寶、土地一樣都不屬於自己。那些東西不過暫時抽自己代替上蒼保管,最後物歸何主,尚未可知。所有財富統統都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更深深體悟到人為錢死,鳥為食亡的真切道理。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葯,要是有的話,和珅肯定會動用自己的萬貫家財為自己買上一庫房,錢財再多還不是沒用,能洗刷自己的罪狀嗎?非但不能,反而會使嘉慶的諭示中增加一條自己的大罪,不過沒關係了,人一倒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己以往對付人時還用找什麼借口嗎?
和珅終於用一條白練了結了自己的性命,並留下了一首詩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令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
對此,李楠著《和珅》一書道是:「乾隆決心反腐倡廉,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整治官吏,不過整治來整治去,最大的貪官卻終日陪在自己的身邊,同飲美酒共高歌,這其中的道理還用說嗎?」——官家的體制內反腐原本就是如此,用貪官,反貪官,俞反俞腐,直至王朝覆滅,周期律是也。
時過境不遷,到了如今,官家的體制內反腐依舊,貪官則猖獗如故,和珅殺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殺不完,吏治理不清,理還亂。
有李楠騰訊微博曰:【中國100年】……奴隸沒了,奴才還在;妓院沒了,小姐還在;嬪妃沒了,三妻四妾還在;鰲拜沒了,和珅還在;錦衣衛沒了,秘捕還在;蹭皇糧沒了,公款吃喝還在;納貢沒了,特供還在;宮廷御用戲班沒了,文工團還在。——總之,中國千年的封建官僚統治何時壽終正寢還費思量。於是封建官僚的一套統治權術依然活靈活現,活躍於人世間。
有網友幽默地說道:「如果紀檢書記的房子比局長的多,你該怎麼辦呢?」民眾終於不再信任「體制反腐」了,不得不自己來反腐,維護自身利益而不允許貪官刮地皮。這可傷透了官僚的心,於是主流媒體驚呼:「網路舉報是一把雙刃劍。『誤傷事件』提醒,監督和隱私各有邊界。如脫韁之馬的『網路監督』真假難辨,一旦踐踏到普通公民的『隱私領地』或者危及集體權益,必將會使整個社會陷入不安。」因此「針對當前嚴峻的腐敗形勢,更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將網路反腐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按:回到官家「體制內反腐」是也)。」(人民日報《須將網路反腐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通俗了講,民眾反腐要不得,「會使整個(官僚)社會陷入不安」,務必納入官家的體制內,也就是由官家以制度來反腐,這樣才不會使整個官僚層「陷入不安」,徹底動搖官僚統治的根基。終於還是要回到滿清等封建時代的「體制內反腐」的傳統軌道上去的。結果當然是歷史周期律的延續:用貪官,反貪官,越反越貪,民眾永遠當冤大頭,最終民眾忍無可忍,王朝人亡政息。然而,自喻為精英的高官們難道不懂歷史,不懼歷史周期律嗎?不然,官僚們心裡很明白:從腐敗到人亡政息還需時日,還能享受一段三妻四妾,燈紅酒綠的神仙生活;讓民眾反腐而掌握權力與利益則頓失腐敗利益,失去了貪官刮地皮的巨大利益,如墜地獄,生不如死啊!於是寧可堅持「體制內反腐」而不顧什麼周期律實在是官家的「理性」選擇。民眾對官家體制內反腐如果還有期望,那實在是最悲催的事了。須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如果民眾掌握了最高權力(人民民主),可以有效監督官吏,附屬於人民最高權力的體制反腐當然能發揮一定的作用。而最高權力掌握在官僚手中的體制反腐已經熊了數千年了,如今也不可能牛起來。
主流媒體人民論壇《學者稱我國亟待確立新政治觀:重新解讀政治信仰》的文章對此也心知肚明,直接宣稱:「權力本身就是一種利益,是利益就要分享,這是現代政治所確定的,但誰和誰分享權力,分享哪些權力,怎樣分享,這一定是制度設計最重要的部分。」自古以來封建帝王與官僚分贓的制度哪裡還需要現代精英們來「頂層設計」?這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設計好了並一直執行至今,早就成了「道統」,那就是孔子的所謂「禮治」。也就是說官員有多大的權許可有多大的利,但不許僭越,這就是所謂的禮制。最後的潛規則自然是誰的權大誰通吃,美其名曰「藏富於民(臣民)」——「用貪官,反貪官」,先重用貪官,允許和珅之流「適度腐敗」,搜刮藏匿民財,最後嘉慶君站出來反大貪官,名利雙收——「反貪官」則佔盡正義、愛民之譽;「反貪官」又沒收其財富,貪官這等高等臣民所藏匿的財富盡歸最高權力所有,則得實利。到了現代中國的封建社會主義,由於國外還有終極主子在,國內官僚權力背後還有外國主子的超級權力,於是貪腐的財富最終還得大部歸國外主子所有(渠道五花八門),國內的附庸則分一部份殘羹剩飯,這就是「現代政治」利益分贓的潛規則。如果說還需要「頂層設計」的話,無非是把這些潛規則變成顯規則而已。由此制度,大權力反小權力之貪,越反越貪則是必然之勢。要維持如此的「良性循環」當然只能搞「體制內反腐」,絕對不能讓民眾參與。汲取歷史的教訓,人們站在「利益」的視點上觀察問題,就很容易理解官方為何秒殺「網路反腐」,一反辦事拖沓的常態,即刻推出網路後台實名制,以威懾暴民的搗亂了。這與官家派出浩浩蕩蕩的英雄武警,動用催淚彈、武裝直升機秒殺反日遊行是一個道理:「寧贈友邦,不予賤民」。
至於何為「體制內反腐」?網路上有妙文《蘇綽談權術:用貪官,反貪官》,把精英統治的權術解說得淋漓盡致,無需筆者解讀了,讀者自己欣賞吧。
宇文泰是北周開國的奠基者。當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挾天子令諸侯」之時,遇到了可與諸葛亮和王猛齊名的蘇綽。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密談三日三夜。其中到底說了些什麼,史籍中並無記載。而在下有幸得到一部千古不外傳的秘籍,是專門講述治國之道的書,其中就有一段就說到二人的這次談話,現為讀者節錄如下: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宇文泰問:「如何具官?」 蘇綽答:「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不解的問:「為什麼要用貪官?」 蘇綽答:「你要想叫別人為你賣命,就必須給人家好處。而你又沒有那麼多錢給他們,那就給他權,叫他用手中的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問:「貪官用我給的權得到了好處,又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蘇綽答:「因為他能得到好處是因為你給的權,所以,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就必須維護你的權。那麼,你的統治不就牢固了嗎。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沒有貪官維護你的政權,那麼你還怎麼鞏固統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著不解的問道:「既然用了貪官,為什麼還要反呢?」 蘇綽答:「這就是權術的精髓所在。要用貪官,就必須反貪官。只有這樣才能欺騙民眾,才能鞏固政權。」宇文泰聞聽此語大惑,興奮不已的說:「愛卿快說說其中的奧秘。」 蘇綽答:「這有兩個好處:其一、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你的話。以反貪官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貪官,保留聽你話的貪官。這樣既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對你的擁戴。其二、官吏只要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貪墨為借口滅了他。貪官怕你滅了他,就只有乖乖聽你的話。所以,『反貪官』是你用來駕御貪官的法寶。如果你不用貪官,你就失去了『反貪官』這個法寶,那麼你還怎麼駕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擁戴,他不聽話,你沒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會引來民情騷動。所以必須用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隊伍,使其成為清一色的擁護你的人。」 他又對宇文泰說:「還有呢?」 宇文泰瞪圓了眼問:「還有什麼?」 蘇綽答:「如果你用貪官而招惹民怨怎麼辦?」 宇文泰一驚,這卻沒有想到,便問:「有何妙計可除此患?」 蘇綽答:「祭起反貪大旗,加大宣傳力度,證明你心系黎民。讓民眾誤認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責任都推到這些他們的身上,千萬不要讓民眾認為你是任用貪官的元兇。你必須叫民眾認為,你是好的。社會出現這麼多問題,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執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問:「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麼辦?」 蘇綽答:「宰了他,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財放進你的腰包。這樣你可以不負搜刮民財之名,而得搜刮民財之惠。總之,用貪官來培植死黨,除貪官來消除異己,殺貪官來收買人心,沒貪財來實己腰包,這就是玩權術的藝術。」
看明白了嗎?用和珅,殺和珅,沒收了和珅相當於朝廷十五年國庫收入的巨額贓款而名利雙收就是體制內反腐的巨大成功。歷史的「經驗」不可掉以輕心啊!反腐不納入體制反腐的軌道內,難不成把那相當於朝廷十五年國庫收入的巨額贓款歸還於民眾?那才是真正的缺乏「政治智慧」,中國的「精英」們絕不會那麼傻逼。
糊塗教授評曰:經濟利益是一切政治現象的本質。反腐敗這種政治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圍繞著經濟利益展開的。官家為了爭權奪利,也會厲行反腐,而反腐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把從民眾那裡掠奪來的財富據為最高統治者所有。因此必然主張在官家主導下在體制內反腐(或曰「制度反腐」),只有控制了反腐的主導權才能控制反腐的成果——獲取貪腐財富的經濟利益。而民眾的反腐,目的則在於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不受貪官的侵犯。因此必然主張在人民大眾主導下反腐,制度反腐只能隸屬於民眾反腐,並為其服務,民眾只有控制了反腐的主導權才能控制反腐的成果——有效保護人民大眾自己的經濟利益不被掠奪。這就是官僚與民眾在反腐問題上根本對立的本質。精英們的其他各式各樣的說辭,無非也是為了掩蓋官家反腐的本質,矇騙民眾,從而在由他們主導的反腐中獲取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並繼續殘酷地掠奪民眾。
推薦閱讀:
※殺個和珅祭天
※乾隆剛去世,嘉慶就趕緊讓一個大臣入京,和珅大哭道:我命休矣
※「史上第一貪」和珅臨終遺詩之謎
※慈禧是和珅轉世?和珅臨死前的一首絕命詩可證1
※第05篇:那些總是喜歡唱反調的人
TAG:和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