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日耳曼戰爭至北歐爭霸
日耳曼戰爭(Germanic Wars) 日耳曼戰爭,系指公元前113年-公元439年(113 BC-439 AD)的552年里,日耳曼各個部落與羅馬帝國之間發生的幾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從語言學來看,這是日耳曼語系國家,與拉丁語系國家之間的戰爭。 右圖:羅馬帝國(紅色)與日耳曼尼亞(綠色)。 開戰:羅馬帝國開始對日耳曼尼亞地區進行征服,此後日耳曼部落的起義和反叛不斷,羅馬帝國始終無法征服這些日耳曼部落。 終戰:羅馬被日耳曼人多次攻陷,西羅馬帝國滅亡。 標誌: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第一次攻入羅馬城。此後日耳曼人多次攻佔洗劫羅馬:455年汪達爾人洗劫羅馬,476年東哥特人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後果:羅馬城在長達一千年里,逐步成為廢墟;整個歐洲陷入停滯的中世紀。
公元50年的日耳曼人部落。他們都來自丹麥-瑞典-挪威地區,日耳曼人的分支包括:黃色=盎格魯-撒克遜人藍色=哥特人 綠色=汪達爾人(Vandal)等等
《公元100-500年,對西羅馬帝國的入侵》(100-500CE Invasions of the Roman Empire):黃色=盎格魯-薩克遜人,攻佔了羅馬的不列顛尼亞行省(不列顛島,即英國)。 三種紅色=哥特人=後分裂為東西哥特人: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羅馬,476年東哥特人滅亡了西羅馬帝國。藍色=汪達爾人(Vandals),佔領北非迦太基,455年也攻入了了羅馬。
橙色=法蘭克人(Franks),這些日耳曼人控制西歐約500年。綠色=匈人(Huns)。 最初的「觸發這一場民族大遷移」的原因是來自亞洲的游牧部落匈匈人(Huns)的不斷西進,如右圖所示。 匈人擁有幾十萬騎兵,有的歐洲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可能是大約三百年前中國漢朝時期北方的匈奴人,一是名字發音相似,二是他們的相貌是亞洲人的相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能把兩者聯繫起來。現在有的翻譯已經用匈奴人一詞。 公元4世紀(約370年),匈人進入歐洲。匈人進入歐洲的原因:他們與阿蘭人(Alans)發生了戰爭,匈人消滅了阿蘭人國家的,同時進入了歐洲地區。 公元5世紀,歐洲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在匈人的壓力下,開始移民,例如盎格魯-撒克遜人移民英格蘭。 公元300-700年四百年的大遷徙,稱為歐洲民族大遷徙時期(Migration Period),涉及的民族包括匈人(Huns),哥特人(Goths),汪達爾人(Vandals),法蘭克人(Franks),阿瓦爾人(Avars),斯拉夫人(Slavs),保加爾人(Bulgars),阿蘭人(Alans)等等。這些民族有的消失了,有的強大了。 公元434-453年,阿提拉(Attila the Hun)擔任匈人領袖期間,匈人的勢力達到巔峰時期,甚至在451-452年曾經攻打到羅馬城下。但是義大利在451-452年發生大旱災和大饑荒,阿提拉的大軍獲取給養困難,羅馬城的兩位保民官和當時的羅馬教皇利奧一世(Pope Leo I,400-461)出城會見了阿提拉,成功說服阿提拉退出了義大利。
《匈人阿提拉的部隊洗劫高盧的羅馬莊園》(Roman villa in Gaul sacked by the hordes of Attila the Hun),這是一幅Georges Rochegrosse的著作里的插圖,作者不詳。
《利奧一世與阿提拉的會面》(The Meeting between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 ),作者拉斐爾。
描述羅馬城的教皇利奧一世(Pope Leo I,400-461)出城會見阿提拉,說服阿提拉退兵。阿提拉的大軍曾兩次攻入亞平寧半島,但是沒有進入羅馬城。據記載,教皇勸告阿提拉:410年,即41年前,西哥特國王亞拉里克一世(Alaric I,在位395-410)攻入羅馬,褻瀆了上帝,所以在410年當年就死去了。或許這也是阿提拉未進羅馬的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義大利發生大饑荒,匈人軍隊沒有糧草。 阿提拉的大軍兩次進入亞平寧半島的結果之一是「誕生了一座新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很多躲避匈人大軍的羅馬難民逃到這裡,建立了一座「孤懸水上城堡」,最後發展成義大利的「水城」。右圖是威尼斯鳥瞰。 俄羅斯也發生過類似的歷史:蒙古大軍兩次西征歐洲,最遠曾經打到匈牙利波蘭奧地利等地區,包圍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維也納,並且長期佔領了今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於是,斯拉夫人大量逃難聚集到一個名叫莫斯科的小鎮,兩百多年後,這個小鎮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城邦國家,莫斯科大公國。最後這個莫斯科大公國滅亡了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建立了俄羅斯。不述。
《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洗劫羅馬》(Sack of Rome by the Visigoths on 24 August 410),作者Joseph-Noel Sylvestre (1847-1926)。
當時羅馬屬於「文明帝國」,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屬於日耳曼「蠻族」。 這些西哥特人(Visigoth)在「攻陷羅馬之後,洗劫了六天」,然後向西邊繼續流浪和征服,9年後,419年,在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區(當時稱為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西哥特王國(Visigothic Kingdom)。他們後來與西羅馬帝國「和親」:西哥特國王娶了西羅馬帝國皇帝的妹妹,互相不再戰爭。不述。 西哥特王國在5-8世紀統治著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見右圖。 後來,622年誕生的伊斯蘭教迅速擴張,阿拉伯的倭馬亞王朝(Umayyad)擴張到歐洲,在711-718年,經過8年戰爭,倭馬亞王朝滅亡了西哥特王朝。 這些穆斯林(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盤踞了了大約800年。 伊比利亞半島經過將近800年的風風雨雨和不斷戰亂,1491年,信仰基督教的歐洲人最後征服了整個半島,建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王國。穆斯林投降了。 在這裡,丹麥人的「親戚」西哥特人的命運,沒有確切記載。不述。 日耳曼戰爭結束時的歐洲,與今天的歐洲,完完全全不同,如下圖所示。
《480年的歐洲地圖》:東羅馬帝國滅亡了,這個時期的上述這些「國家」,現在都不存在了。
《霍諾里烏斯皇帝的愛好》(The Favorites of the Emperor Honorius),作者JohnWaterhouse(1849-1917)。 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里烏斯(Honorius,384-423)是東西羅馬帝國正式分裂後第一位西羅馬皇帝。 395年,他的父親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395)去世,11歲的霍諾里烏斯登基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同時他的哥哥弗拉維·阿卡狄奧斯(Flavius Arcadius,378-408)在君士坦丁堡登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皇帝。 霍諾里烏斯登基13年後,408年,他24歲時處決了「功高蓋主」的羅馬帝國統帥,羅馬執政官斯提里科(Stilicho,359-408)。斯提里科的數萬名部下紛紛叛逃到西哥特人那裡,並要求起兵報仇。
408-410年,即從處死斯提里科(Stilicho)那一年開始,西哥特人和斯提里科的部下三次兵臨羅馬城下,並在410年8月24日第四次攻打羅馬,終於徹底攻陷了「八百多年裡從未失陷」的羅馬。 羅馬失陷時,昏庸的霍諾里烏斯早已遷都拉韋納(Ravenna):402-476年,四面環水的小城拉韋納成為西羅馬帝國首都。 476年,一支東哥德人(Ostrogoths)攻陷了拉韋納並作為首都,建立了延續80多年的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右圖):日耳曼人的兩個分支,西哥特人和東哥特人,最終徹底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60多年後,經過20年「哥特戰爭」(Gothic War,535–554),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消滅了東哥特人及其義大利王國。 這樣一來,「東日耳曼語系」也隨著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的滅亡而消失了。 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原本來自丹麥-瑞典-挪威地區的日耳曼人部落,他們沿著歐洲的東部遷徙,輾轉進入羅馬帝國的疆域,所以他們的語言稱為「東日耳曼語系」。 東日耳曼語系消亡後,現在只留下北日耳曼語系和西日耳曼語系,如上所述。 來自丹麥-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繼羅馬帝國之後,成為歐洲大陸的統治者。 羅馬人(義大利人)身材較為矮小,尤其由於羅馬帝國後期腐敗墮落,戰鬥力喪失。 日耳曼人(北歐人)身材高大,兇悍善戰,駕駛海盜船,從四面八方攻打羅馬帝國。 早期,羅馬帝國武器精良,戰術先進。後來,日耳曼人逐步掌握了鋼鐵技術和羅馬人的戰術。 日耳曼戰爭,以日耳曼人的各個部落的全面勝利而結束: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陷入混亂和黑暗。 只有梵蒂岡的教皇們,繼續堅留在羅馬城裡:武的一套失敗了,文的一套沒有失敗。 所有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和國家,最後全部皈依了梵蒂岡的基督教,並且長期購買「贖罪卷」:理論上,任何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而必將下地獄,除非向教會購買「贖罪卷」才能消除原罪,進入天堂(當然是謊言)。 一千年里,梵蒂岡教會就這樣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甚至取得了決定歐洲王權合法與否的最高神權。 一千年後,神權高於王權並擁有巨大財富的梵蒂岡教皇們,開始重建整個羅馬城:文藝復興運動。 這場文藝復興,涉及歐洲社會的方方面面,「主旋律」是羅馬城(和其他義大利城市)的兩輪建設高潮: 第一輪羅馬重建高潮:文藝復興三傑為首,重建羅馬梵蒂岡的教堂,尤其是巨大的聖彼得大教堂等。 第二輪羅馬重建高潮:貝爾尼尼為代表的藝術家和建築師們重建羅馬的幾乎全部名勝古迹。 15-17世紀:這兩輪建設高潮,延續了大約300年:逐步蔓延到所有歐洲國家 18-19世紀:英國開始發生「工業革命」,世界開始了巨變。不述。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962–1806)丹麥-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的歷史遺產,還有著名的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滅亡了羅馬人的「正宗」的羅馬帝國以後,日耳曼的王國諸侯領主騎士們,在962–1806年的844年里,建立了一個巨大的鬆散的聯合體。這個聯合體的前身是法蘭克王國(Frankish Kingdom )。
法蘭克王國是法國,義大利,德國三國的始祖。 法蘭克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先是侵入了羅馬帝國的高盧,克洛維一世(Clovis I,466-511)在481年統一了全部法蘭克部落,攻佔並建都於巴黎,他被後來的法國人尊崇為第一位法國國王。後來法國的名稱「法蘭西」(France)一詞就出自法蘭克(FranK)。 481年開始,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360多年裡疆域擴大到整個歐洲中部地區,參見右圖的演變過程。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時期法蘭克王國的領域擴大了將近一倍,他大力支持羅馬教皇,被教皇封為「羅馬人的皇帝」亦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以查理大帝的封號有兩個: 768-814=法蘭克王國國王(King of the Franks)=46年 800-814=羅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14年 814年,查理大帝去世後,他的兒子路易一世(Louis the Pious,778-840)繼位。 840年,路易一世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為了分配法蘭克王國的領土而發生了戰爭,3年後,843年的《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 ),這三位王子把法蘭克王國分成了三部分: 西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後來的法蘭西王國。 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德意志王國,後來與義大利,波希米亞結合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中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勃艮地公國,一部分被法蘭西王國吸收,一部分加入神聖羅馬帝國。 基本與此同時,盎格魯-薩克遜人在不列顛島上建立了統一的英格蘭王國。 基本與此同時,羅洛的海盜艦隊攻佔了巴黎,西法蘭克王國將羅洛封為諾曼底大公。 註:公元1000年前歐洲沒有全部信仰基督教,歷史記載不清楚,很多時間是按照教會記錄推算的。 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的德意志帝國(Kingdom of Germany),最後成為今天的德國和奧地利等。早期,這個聯合帝國的名稱就是「羅馬帝國」,後來多次改變名稱: 1157年,首次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 1254年,首次使用「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 1806年,這個組織被拿破崙打敗而被迫解散。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經這樣評價這個組織:「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早期,這個帝國的選舉的皇帝多少還有一些權威,後來成為極其鬆散的聯合體。編年的定義也有不同的演算法,一般認為: 962 年=成立:奧托一世(Otto I,912-973),正式宣布成立這個組織。 1806年=結束:弗朗茨二世(Francis II,1768-1835),拿破崙兩次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解散了這個組織。從此神聖羅馬帝國變成了小小的奧地利。但是,奧地利聯合其他國家,9年後擊敗了拿破崙。不述。 所以,這個延續近千年(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是不斷變化的,如下圖所示:
這個「神聖羅馬帝國」,曾經包括:德意志帝國(Kingdom of Germany),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勃艮第王國(Kingdom of Burgundy)等「大國」以及數百個國王(kings),公爵(dukes),伯爵(Count),主教(Bishops),修道院院長(abbots)等諸侯或者領土的統治者以及「皇帝」直接管轄的地區,先後曾經涵蓋的國家包括現在的義大利,法國,盧森堡,德國,瑞士,荷蘭,捷克,波蘭,奧地利等。 這些區域都是來自丹麥-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他們的名稱也來自丹麥語等,例如勃艮第就是古丹麥語。
連接丹麥與瑞典的厄勒海峽大橋(Oresund Bridge)。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這是「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全部捲入,歐洲人口減少約15%,德國成年男性減少約一半。這是「最後的宗教戰爭」和「最初的國際戰爭」:天主教與新教的大戰,多位國王公爵伯爵戰死疆場。 前17年:戰爭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德國,丹麥,瑞典,法國,奧地利等參戰。 後13年:歐洲全部參戰,包括西班牙,英國等(只有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沒有直接參戰,其屬國參戰)。 參戰的兵力數量,各種來源說法不一,其中英文資料的說法如下:新教49.5萬人,其中:天主教45萬人,其中15萬瑞典軍隊 30萬西班牙軍隊(包括西班牙,義大利,西屬荷蘭的軍隊) 2萬丹麥和挪威軍隊 10-20萬德意志軍隊 7.5萬荷蘭軍隊 2萬匈牙利軍隊和克羅埃西亞騎兵 10-20萬德意志軍隊 15萬法國軍隊 2-3萬匈牙利軍隊=反對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匈牙利起義軍
三十年戰爭示意圖。圖中包括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西班牙帝國(淡綠)和奧地利帝國(橙色)。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在1438-1740年的300多年裡長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粉紅色是新教的各國,包括當時最強大的新教國家,瑞典王國。 乳黃色的法國,雖然信仰天主教,但是為了霸權和利益,加入了新教一方作戰。
《1648年的歐洲地圖》:1648年,交戰雙方簽訂《威斯特法倫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
從上圖可見:在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瑞士,英國等現代國家基本成型。當時義大利還沒有統一,德國作為「三十年戰爭」的主戰場,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當時,奧斯曼帝國(現在的土耳其)還佔領著廣大的歐洲領土(上圖中的右下方的綠色)。 當時,北方排列著兩個強大的新教王國:丹麥,瑞典。 當時,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尚未統一。當時參加「三十年戰爭」的是英格蘭和威爾士聯合的英格蘭王國。1707-1801年是英格蘭和蘇格蘭聯合的「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1801年以後的英國的全稱:「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 Northern Ireland)。右圖是「三十年戰爭」之後,德國地區人口減少的示意圖,其中棕色的地區,人口減少了大約2/3(66%),淺棕色地區,人口減少了大約1/3(66%)。歷史記載:德意志地區的成年男性,在「三十年戰爭」之後損失了一半以上。 當時,波蘭-立陶宛大公國,瑞典王國是歐洲東方的主要強國,俄羅斯帝國尚未崛起。 當時,西班牙帝國是戰前歐洲最強大的帝國(佔領了南北美洲大片殖民地),「三十年戰爭」中,西班牙帝國的陸軍和海軍全部戰敗,西班牙帝國從此走向衰敗,最後導致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
《1648年神聖羅馬帝國地圖》: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德國淪為「300多個公國2000多個騎士」的局面,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1806年,拿破崙兩次打敗參加「反法同盟」的神聖羅馬帝國,迫使神聖羅馬帝國解散,成為奧地利和一批不大的德國公國。直到1870年,崛起的普魯士王國的首相俾斯麥統一了德意志。不述。「三十年戰爭」的起因是宗教糾紛:神聖羅馬帝國下屬的「225個諸侯(國王公爵侯爵等)信仰了新教」。 新當選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採取了不明智的宗教政策:狂熱支持天主教,壓制新教,導致了225個德國諸侯公開反抗,從而引發了對歐洲歷史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三十年戰爭。
1618年5月22日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成為三十年戰爭的開端。「擲出窗外事件」梗概:波西米亞(現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起義,衝進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世界最大城堡之一,570X130米)將神聖羅馬帝國的兩個大臣和一個書記官從窗戶丟到樓下,宣布波西米亞獨立並成立臨時政府。1620年,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戰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中,起義軍被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擊敗,27個起義首領被逮捕和處決(右圖:布拉格的27個殉難者的十字架紀念雕塑),這種嚴酷的處罰,導致信仰新教的國家和諸侯紛紛對信仰天主教的神聖羅馬帝國宣戰:一場長期的歐洲大戰,「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開始了。1625-1628年,丹麥王國的軍隊進攻德國地區(神聖羅馬帝國),先勝利,後慘敗。1631,瑞典王國的國王,歐洲著名戰神之一「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率領瑞典軍隊攻入德國,多次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最著名的戰役兩次: 第一次:1631年,布賴滕費爾德戰役(Battle of Breitenfeld),瑞典全殲3萬多天主教軍隊,攻佔了萊比錫,愛爾夫特,法蘭克福,慕尼黑,紐倫堡等地。 第二次:1632年,呂岑戰役(Battle of Luzen)。瑞典軍隊在戰略上和戰術上,都取得了勝利。但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呂岑戰役中陣亡了:他率領騎兵追擊,陷入迷霧被殺。
《呂岑戰役》(Battle of Luzen),作者Carl Wahlbom。描述了瑞典國王,「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於1632年11月6日戰死的情景。這位新教國王的一系列勝利鼓舞了新教國家戰勝天主教國家的信心。他是瑞典王國歷史上最英勇善戰的國王,他的雕像和紀念碑在北歐五國隨處可見。
斯德哥爾摩,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雕像(Statue of Gustav II Adolph in Stockholm)。 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歷史上唯一被稱為「大帝」的國王:1611年登基,1932年戰死,統治瑞典王國21年,當時瑞典王國的三大城市為:斯德哥爾摩(現瑞典首都),里加(現拉脫維亞首都),塔林(現愛沙尼亞首都)。瑪格麗特一世(Margaret I of Denmark,1353-1412)
早期的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君主國家的形態,並不成熟:國王是貴族們選舉的,不是世襲的,也沒有女王。 丹麥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是瑪格麗特一世的時代:瑪格麗特一世在1397年建立的卡爾瑪聯盟(Kalmar Union)包括丹麥,挪威,瑞典,以及今天的芬蘭,冰島,格陵蘭,法羅群島等,如右圖所示。 這個強大的區域國家聯盟是一個類似神聖羅馬帝國的聯合體,持續了長達126年(1397-1523年),直到1523年瑞典退出聯盟(當時芬蘭屬於瑞典),然後瑞典四處征服而發展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強權之一,瑞典帝國(Swedish Empire)。不述。 瑪格麗特一世是「北歐五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君主和女人」。 瑪格麗特一世,原稱「瑪格麗特女王」,後來為了區別目前在位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近年剛剛改稱為瑪格麗特一世」。她在世期間,丹麥王國沒有女王執政的傳統,所以她當時的正式稱號為:All-powerful Lady and Mistress (Regent)of the Kingdom of Denmark(丹麥王國的全部權利的夫人和女攝政)。 任何君主,都要得到羅馬教皇的認可。教皇博義九世(Piero Tomacelli,1356-1404)對她的稱呼為:our beloved daughter in Christ, Margaret, most excellent queen of Denmark, Sweden and Norway。 當時的北歐各國,野蠻落後,互相征伐,下面的作品,描述了瓦爾德瑪四世時代的一個真實故事。
《1361年瓦爾德瑪-阿特達哥在維斯比索取贖金》(Valdemar Atterdag holding Visby to ransom, 1361),作者Carl Gustaf Hellqvist(1851-1890)。 1361年,丹麥國王,馬特麗特一世的父親,瓦爾德瑪四世攻佔了維斯比(Visby,現屬於瑞典)。他的條件是必須得到三個大型啤酒桶的黃金白銀等財寶,否則他的軍隊將焚毀維斯比全城。畫面右邊的椅子上,瓦爾德瑪四世在等待贖金,維斯比的市長緊握拳頭,怒視著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四世,市長的妻子抱著孩子,仰望著天空,亦即仰望著上帝,她的眼角流著淚水,代表著聖母瑪利亞的形象。這幅作品是歐洲浪漫民族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野蠻落後的丹麥,瑞典和挪威,面對著同樣野蠻落後的南方強鄰,神聖羅馬帝國。 所以,馬特麗特一世的一生都投身於「統一北歐各國」抵抗南方的神聖羅馬帝國。 馬特麗特一世是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四世(Valdemar IV of Denmark,1320-1375,在位1340-1375)最小的女兒。在當時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丹麥王國是最強大的一個王國。 1363年,這位丹麥公主馬特麗特一世年僅10歲時,嫁給23歲的挪威國王兼瑞典國王哈康六世(1355-1380=擔任挪威國王25年,1362-1364=擔任瑞典國王2年)。 1375年,馬特麗特一世22歲時,她父親丹麥國王去世,她身為挪威王后,立刻把年僅5歲的兒子奧拉夫二世(Olaf II of Denmark,1370-1387)扶上丹麥國王寶座:這是維繫了417年(1397-1814)的丹麥挪威聯合體的開始。 1380年,馬特麗特一世27歲時,丈夫哈康六世去世,她的10歲的兒子奧拉夫二世兼任挪威國王。同時,她的兒子也是瑞典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只是等待當時的瑞典國王過世。 1387年8月,馬特麗特一世34歲時,她的17歲的兒子,丹麥國王兼挪威國王,奧拉夫二世去世。 1387年9月,她的兒子去世兩周後,馬特麗特一世被丹麥議會的貴族們,選為丹麥國王。1388年2月,她的兒子去世半年後,馬特麗特一世被挪威議會的貴族們,選為挪威國王。1388年3月,一個月後,馬特麗特一世又被瑞典議會選為瑞典國王:瑞典議會與瑞典國王阿爾伯特(Albert of Sweden,1338-1412)矛盾惡化,馬特麗特當選瑞典國王后,第二年,1389年出兵打敗和驅逐了阿爾伯特。 這三個王國的「總負責」(頭銜很多很長),馬特麗特一直當到1412年去世為止:24年的女王。 當時中國是絕對君主制度的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洪武年間(1368-1398年=30年)。
但是,「三個王國的女王」馬特麗特一世沒有孩子了。於是馬特麗特一世指定自己的姐姐的外孫埃里克七世(Eric of Pomerania,1382-1459)作為她的繼承人,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的國會先後都批准了埃里克七世擔任國王:馬特麗特一世的威望,可想而知。 1397年9月8日,15歲的埃里克,加冕為丹麥挪威瑞典三國國王,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成立。 1397年9月8日之後,馬特麗特仍然是三個王國的執政,直到1412年去世,30歲的埃里克才開始掌權。馬特麗特一世,將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等「北歐五國」第一次統一在同一位君主之下,外加北歐五國擁有同樣的起源,同樣的古代神話體系(與希臘神話,斯拉夫神話不同),同樣的文化和宗教,這次統一的影響極其深遠。 今天,北歐五國實行同樣的福利國家制度,「自成一體」而與歐洲的其他部分完全不同。 所以,雖然丹麥在地理上與歐洲大陸連在一起,在其他所有方面都屬於「北歐五國」或「斯堪的納維亞」文明和文化。 連接了現代的丹麥和瑞典的厄勒海峽大橋(Oresund Bridge,又譯奧瑞桑橋,或者歐雷松德大橋,右圖),則在地理上將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聯繫起來。 這座厄勒海峽大橋的多方面的意義,甚至超過了聯繫了英國和法國的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簡稱Chunnel,法語:Tunnel sous la Manche)。 馬特麗特一世去世後,安葬在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丹麥的羅斯基勒主教座堂(Roskilde Cathedral)。
丹麥,羅斯基勒主教座堂(Roskilde Cathedral),12-13世紀建成,使用了300多萬塊磚頭。15世紀開始成為丹麥皇家墓葬教堂,安葬了四十多位丹麥國王和王后。照片中間遠處是聖壇。這裡每年的參觀者達到數十萬人。
在羅斯基勒主教座堂的聖壇後面,第一個就是馬特麗特一世的石棺。
在丹麥和整個斯堪的納維亞的歷史上,馬特麗特一世的地位至高無上。她的故事和傳說很多,不述。 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誕生的日耳曼人,從公元前750年左右,開始進入歐洲內陸,他們滅亡了羅馬帝國,歐洲所有民族和王室貴族都有他們的血統:將如此剽悍善戰的幾個王國和大批貴族,騎士們團結在一個君主之下,馬特麗特一世是北歐第一人。 這個博文,從丹麥談起,一直談到羅馬人,哥特人,日耳曼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諾曼人,維京人。 這個博文,從丹麥王國談起,一直談到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 這個博文,從國家談起,一直談到與希臘的愛琴海一帶誕生的燦爛文明相對應的,歐洲北邊的另外一片海域,波羅的海文明:從人種,語言-語系,文明發展和歐洲的整個歷史。 這個博文,旨在慢慢解開了今天的「北歐五國」的淵源和歷史之謎: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 換句話說,我們大家都了解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亦即歐洲南邊的文明。 與此同時,我們大家都「忘記」了解歐洲北邊的文明。這個文明更加偉大,更加輝煌: 丹麥-瑞典-挪威等波羅的海沿岸起源的日耳曼人,滅亡了強盛的羅馬帝國 希臘和羅馬人,給日耳曼人教授了古代文明;猶太人,給日耳曼人教授了「一神教」基督教。 最後,日耳曼人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最後走向了整個世界。 也就是說,「丹麥的歷史」屬於歐洲文明的最重要的部分,或者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推薦閱讀:
※浴+居 | VOLA北歐極簡主義的始祖
※北歐四國峽灣行
※北歐簡約風格 洛杉磯時尚都市公寓
※性別中性教育,成就了世界上家庭幸福指數最高的北歐人
※北歐風情(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