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000問>(12)
炯炯有神,體現了臟腑功能強盛,是健康的一大標誌。(2)面色紅潤:面色是人體五臟氣血的外在反映。《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這就是說,臟腑氣血旺盛,就面色紅潤,若氣血虛虧,則面色枯槁無澤。(3)語聲洪亮:人的聲音由肺氣所發,故聲音洪亮,說明肺的功能良好。(4)呼吸微徐:指人的呼吸要從容不迫,不急不緩。《難經》說:「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說明呼吸與人體的五臟功能密切相關。(5)情緒穩定:中醫歷來認為情志過於激烈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人若精神恬靜,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狀態而自能內外協調,心理疾病就不易發生。(6)牙齒堅固:中醫學講:「齒為骨之餘」,「腎主骨」。牙齒堅固,反映腎氣、腎精充足。(7)腰腿靈便: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憊矣」。腰腿靈便,步履從容,說明筋肉經絡、四肢關節都很強壯,有獨立生活能力,有利於抗老防病。(8)胖瘦適宜:過胖過瘦皆為病態。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都容易患中風、消渴(糖尿病)或咳喘、痰火等病證。胖與瘦,前者反映攝入儲存太多,後者說明機體營養不足,或消耗太大。(9)脈象勻緩:脈象可以反映人的氣血及其運行狀態。脈象從容和緩均勻,說明健康狀況良好。所以《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可見,通過切脈,能夠判斷人的健康狀況是否良好。(10)頭髮潤澤: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腎者,其華在發」。頭髮是否潤澤,反映了肝的藏血功能和腎的精氣盛衰。因此,從頭髮的生長、脫落、黑白、潤澤,能體現一個人的健康狀況。(11)記憶良好:人的記憶全依賴於腦,腦為元神之府。《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腦髓又來源於腎精。髓海充盈,是保證精力充沛、記憶力強、理解力好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反映了腎精、腎氣的強盛。
中醫所說的「腎」與健康有何內在聯繫?
腎,西醫學說它是人體泌尿系統的一個臟器,位於腰1~3椎左右兩側,形如蠶豆,其生理功能則主管尿液分泌排泄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倘若腎臟患病,一般均侵害其實質。因此,西醫臨床診斷有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結石、腎結核等病名。中醫就不同了,對腎的生理病理認識並不局限於腎臟本身,其範圍、含義則要廣得多。例如腎小球腎炎,中醫卻要分腎陰、腎陽、腎實、腎虛等不同的臨床證候,故治療上往往會出現幾位病人同患一種病而處方卻各異,或者說不是同一種病而處方竟完全一樣。這就是中醫辨證治病的基本特色。正因如此,中醫認為:腎除了主持人體水液代謝外,其主要方面還具有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由於腎所主的器官大多在腰以下,所以又有「腰為腎之府」之說。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常將某個人的營養狀況或某件事的物質條件之不足,形容成「先天不足,後天虧損」。這種比喻可以說是從中醫的「腎為先天之本」借用過去的。所謂「先天」,藏的精。腎精又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也就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質,它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繁殖後代的功能。先天之精不足,在小兒則骨軟無力,智力不全;在成人則精少不育,經閉不孕。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營養,經脾胃消化吸收而成,並滋養著全身的臟腑和組織器官。後天之精虧損,則可導致全身營養失調,體弱多病。但是,先天之精必須依賴後天之精的不斷滋補來得以充實;而後天之精的產生又離不開先天之精的溫化促成,兩者相互依存,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因此,保腎固精是有助於人體健康的。其次,腎還具有「主骨、生髓、通於腦」的功能。這是因為腎能藏精,而精又能化生髓,髓居骨中,骨靠髓來充養,髓又聚匯於腦。所以《內經》有「腎生骨髓」,「腎不生則髓不能滿」,「腦為髓之海」之說。說明腎氣充足則骨質堅固,體格健康;精足髓充則腦力靈敏精巧。反之則骨質疏鬆,行走無力;而髓海空虛就遲鈍健忘。因此,臨床常以補腎益腎法治療骨科及內科的神經衰弱等不同病證,就是這個道理。另外,腎還主管二陰、耳竅,並且「其華在發」。所謂二陰,即指尿道和肛門,為腎之下竅。腎功能正常時,尿液、糞便的排泄才能各走其道。當腎氣虛時,可導致小便失禁或排尿不盡;腎陽虧虛則大便溏泄;腎陰不足可致便秘。再有,耳為腎之上竅,腎氣充足則聽覺聰靈,腎氣虛損則耳鳴耳聾。老年人大多耳背失聰,均與腎虛有關。因此《內經》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頭髮的營養雖來源於血,但發的生機卻根源於腎氣。腎氣充實之人,頭髮茂密烏黑光澤;腎氣虛弱的人,則毛髮稀疏脫落,或變白無光澤。《素問·五臟生成》篇講:「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就是說明腎藏精,精足則血盛,血盛則發榮,發為血之餘的基本道理。由上可見,中醫所說的腎,不僅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同時對養生抗衰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人體為什麼會衰老?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生、長、壯、老、衰、死六個階段,體生命活動的全過程,也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命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以後,人體各臟腑功能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或病理性退化,這個退化過程,就叫做「衰老」。那麼,人為什麼會衰老呢?現代醫學認為,人在年齡增長過程中,身體不斷遭受來自自然界的物理、化學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使體內組織細胞不斷地耗損和補償。人體的這種補償能力一旦衰弱,而使耗損大於補償,人也就衰老了。當然,這裡所說的衰老,並不是身體全部功能都同時衰老,而是指某一部分先表現出「老化」的象徵。例如前額皺紋變深變厚,膚出現棕色色素沉著斑,或下眼瞼腫脹而有「眼下袋」等。可以說,衰老是人體內部發生的一種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因此,衰老的原因曾提出「生物鐘、自由基、細胞遺傳」等學說;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改變、溶酶體膜損傷、蛋白質交叉結合」等導致的結果。中醫認為:促使衰老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三方面,但以個人因素最為重要,其中又包括生活失調、起居失慎、工作勞累、疾病糾纏、不知節養、不加鍛煉等。從理論上講,有以下三點:一是氣血虧損。氣血是人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其生化來源在於脾胃。氣行則血行,說明血的運行依賴氣的推動,因此,健康長壽的關鍵在於氣血。人體氣血充足,運行通暢,則能滋養臟腑,安定情緒,活動關節,潤澤皮膚毛髮。氣血損傷,不能營養全身,就可以出現衰老徵象。我國元代醫家朱丹溪說:「人生至六十、七十之後,精血俱耗;此及五十,疾已蜂起,氣耗血竭。」說明中年以後,氣血不足,臟腑間功能失調,不僅多病,亦易衰老。可以說:氣血兩虛是衰老的本質。二是神虛精耗。「神」既指腦的思維,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包括思維、意志、知覺、動作。生理方面有魂、魄、意、志、思、慮、智,病理方面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神主宰著生命活動,而「精」是生命起源和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精生神,精。人之所以神虛精耗,腦力損傷,在於平時精神負擔過重,或思慮過度,或情志過急,或抑鬱寡歡,從而加快了機體的衰老進程。三是陰陽失調。人體的陰陽必須處在相對的平衡狀態之中,「陰平陽秘」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內經·素問》講:形,不離陰陽」,「生之本,本以陰陽」,均說明人的生命活動都有賴於陰陽二氣的調和。但是人到中年以後,由於陰陽平衡逐漸失調,或因自然界致病因素的襲擊,增加了患病的機會而出現衰老。唐代醫家孫思邈說:「人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興居怠惰。」就明確指出中年以後,陽氣日漸衰落,陽氣虛損,陰氣則自然亢盛,陰陽二氣既然不能平衡,那麼心悸健忘、倦怠無力等一派衰老的徵象也就逐漸表現出來了。總之,人總是要衰老的,這是必然規律,但是延緩衰老卻是人為的。這就需要人們在長壽之道上去努力了。
年老等於衰老嗎?
在單位或家裡,我們可以經常聽到同事、親人在那裡發出「老了,不中用了」的嘆息。為此,有的老人則以年歲大、工作力不從心為由以期退休而度余年。其實,這種嘆息是把年老與衰老的兩個不同概念混為一談所產生的錯覺而已。這種錯覺對在老年期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和掌握心理平衡是有害無益的。年老,是指人的年輪記號,亦是自然規律,它既不能人為控制,亦不能隨意支配,而是活一年,長一歲。按我國傳統說法,人到六十歲為一花甲,亦就是一輪。衰老,則是指一個人身心狀況的衰竭程度,體現在每人身上,它不像年輪那樣有明顯的分期界限,只要經過自身保養得當,是可以往後推遲的。因此青年人不必以年輕而沾沾自喜,老年人則更不要為此而憂鬱傷感,需要做的是怎樣採取我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來增強體質,衰老。古詩云:「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因為我國古代的科學、文化、醫療水平低下而短壽者多。所以,長此以往則給人們造成了一種片面認識,以為人到了老年就必然會隨之衰老,因而也就接近了生命的終點。這種消極的宿命論是不足取的。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不少老而不衰的事例,如戰國的武將廉頗、三國時代的黃忠,年滿八十仍能騎射打仗、馳騁疆場,並飯量超人;唐代醫家孫思邈,年逾八十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並寫出數十萬言醫學巨著。又如美國的愛迪生,八十多歲還從事科學研究,碩果累累。他們的長壽秘訣在於平時的養生保健。這樣說來,古人、洋人能老而不衰,我們何以就老而不中用了呢?因此,一要平日勤用腦,多看書報,常思維,以防腦功能的早衰。二應保持樂觀情志,遇事要正視、達觀,拿得起,放得下,使情緒條達穩定。三當保持規律的生活,使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四需注意飲食衛生,保證營養需要。五宜堅持體育鍛煉,並持之以恆。六要正確對待疾病,「既來之,則安之」,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七應節制性生活,房事過度則傷身。這七條可以說是養生防衰的有效經驗。對於「老之將至」再防老來講,雖說亡羊補牢,但不是沒有收益,倘若用於年輕人「未老先防」,則更勝一籌。到那時,就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是「人活百歲不為奇」了。
抗老防衰有哪些具體方法?
長壽,是自古至今人類對生命活動的美好願望。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已有了關於長壽和養生方面的詳細記載,民間汲取發展了延緩衰老、益年增壽的經驗,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知識。由於古代不少醫學家又都是養生學家,因此,人們大多認為「老中醫養生有術」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東漢名醫張仲景,戰亂頻繁、疫病蔓延的環境之中,但年壽卻超過了古稀之年;唐代的孫思邈,被後世尊為「藥王」,壽更長了,享年102歲。為什麼自古名醫多長壽呢?這是因為他們懂得養生之道,懂得抗衰老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延年益壽的具體措施。要做到延年益壽,就要採用一些修身養性、抗老防衰的方法,一般來說有以下幾方面。(1)調養精神:所謂精神調養,就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必要的品德修養及精神調攝。古人說:「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如養德」,「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就是說,養生首先要養其根本,那就是立志養德、清心寡欲、調神暢志、樂觀開朗。只有有了好的道德風貌,神才能安靜、平和、樂觀、愉快。(2)規律的飲食起居:要建立早睡早起的習慣、定時定量的飲食制度和有勞有逸的生活方法。上述三點,符合人體臟腑生理衛生學的原則。因為規律的生活,使人們的日常活動符合臟腑、氣血生理功能的節律性。若能長期按照臟腑生理活動的變化來安排生括,康與長壽的重要因素。(3)適當的運動與勞動:「生命在於運動」。適量的活動可以流通氣血,強身健體。中醫學的「動則不衰」就說明運動對人體的益處。另外,經常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勞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能開發智力和技巧,延緩腦、體功能的衰退,對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不過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這就是說,運動、勞動既要不間斷,又不能過度疲勞,凡事均要循序漸進,適可而止。(4)合理的飲食:老年人的飲食,提倡清淡、溫熱、熟軟,禁用油膩厚味,黏硬生冷,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腸胃消化功能比較弱的緣故。因此,老年人應多吃一些富有營養的清淡食品,如植物油、蔬菜、水果、粗糧、豆類、乳酪等,還要注意食品的溫熱與熟軟。(5)適量的補益:中醫儘管有「葯補不如食補」之說,但對於年老體虛之人,適量服用補藥還是有益的。因為補藥能滋養肝腎,調補氣血,提高機體的抗病防衰能力。但是補益有養陰、助陽、益氣、補血等不同方法,因此,應該針對個體之間的差異和病證的不同屬性,有目的地選用補品,禁忌濫服補藥。(6)舒適的生活環境:有人曾對125位長壽老人的生活環境進行一番調查,其中94人生活在農村,31位生活在城市,但他們的居住共同點,都以土建平房為主,而且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地勢乾燥,周圍靜謐。看來良好的生活環境,是他們得以長壽的原因之一。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山林深遠,固是佳境,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若得左右映帶崗阜形勝最為上地,地勢好,亦居者安。」我國人民的居住環境,尤其是城市居民,雖不像古人所描寫的那樣優越,但若能遠離喧囂嘈雜、塵土飛揚的鬧市而搬到郊區去居住,既可利用上班途中鍛煉身體,又能在郊外呼吸清新空氣,日子久了,必能增進身心健康。大體來說,上述六個方面概括了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的主要內容,但具體到行動上,又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因此,養生健身、抗老防衰,貴在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中醫所說的「發為血之餘」是怎麼回事?與養生有什麼關係?
「發為血之餘」是中醫基礎理論的一句術語,意思是說,頭髮是人體氣血的外露部分,又是臟腑的一面鏡子。因為頭髮的秀麗與萎黃、茂密與稀疏,能及時反映出體內氣血的盈虧和臟腑功能的盛衰。中醫認為,主管人體毛髮生長的營養雖來源於血,但其生機卻根源於腎。腎精充沛,毛髮就光澤;腎氣虛衰,毛髮白而脫落。因為「腎主骨髓」,腎精足則血旺盛,血旺盛則毛髮得以潤養而生生不息。所以《素問·五臟生成》篇講:「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就說明了頭髮與腎的生理關係。現代醫學也認為,人體的頭髮與骨髓盛衰有關。血液是供給毛囊營養的主要物質,血液中的紅、白細胞都在骨髓中形成,而骨髓的衰退是缺乏類黏蛋白和骨膠質引起的,缺乏這些物質就直接影響頭髮的生長。一般來說,頭髮變白是全身逐漸衰老的信號之一,常言道:「人老先從頭上老,白的多,黑的少」。也就是說,從頭髮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腎的精氣的盛衰及其衰老的演變過程。當然,白髮,俗稱「少白頭」,以及至老仍滿頭青絲而鬢黑者,這大多因身體稟賦不同或遺傳因素所致。導致頭髮過早地變白或脫落的原因,這裡面還有一個精神情志因素。中醫學認為,劇烈的情緒波動,強烈精神刺激,過度的憂鬱思慮,都能使頭髮早白、脫落。相傳在我國春秋時代的一位武將名叫伍子胥,為躲避追緝,途經文昭關,因過不了關口而焦慮萬分,一夜之間竟使鬚髮全都變白,居然使守關人不能認出而混過關口。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已能說明頭髮與精神情志狀態有密切的內在聯繫。所以《千金要方》說:「憂愁早白」,以及「思慮太過,則神耗氣虛血散而鬢斑」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不注意自身保養,或因疾病關係,使頭髮發質變黃變脆,甚至脫落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的。例如油性皮膚的人,又嗜好酒肉肥膩,就容易得脂溢性皮膚病,從而使頭髮成片脫落,稱之為「脂溢性脫髮」。洗頭燙髮過勤,使用化學藥劑過度,使頭髮失去原有的光澤而變得枯黃易斷。患有內分泌疾病,或長期大劑量地服用某些抗癌藥物,亦能促使過早脫髮。突發性的失血性疾病,如宮外孕、產後大出血等,可在短期內使大量秀髮脫落。由此看來,保持身體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皮膚及臟腑疾病的發生,是保證頭髮正常完美的先決條件。
「五勞所傷」是怎麼回事?怎樣調適?
「五勞所傷」是中醫學的一個病因名詞,最早可見於《素問·宣明五氣》篇,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這段話的意思告訴我們,視、卧、坐、行、立是人體所具備的五種體態功能活動,這五種體態功能,既不能長時間的不活動,又不能活動過度,反之就會影響人體健康。拿「視、行」來說,人們常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如讀書報、看影視時間過久,又得不到適當休息或睡眠的補充調節,就覺得頭昏眼花,精神委靡。又如長時間的奔跑疾走,用力不當,也會引起下肢關節、韌帶、筋腱的勞損或扭傷。也許有人會問:久視、久行,無非是眼睛疲勞,肌肉酸疼而已,又怎麼會傷血、傷筋呢?這是因為中醫學講:肝藏血,開竅於目,主筋。肝血不足會引起眼睛、筋腱功能活動的衰退;眼睛、筋腱的過用,又會導致肝血虧損。所以有「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之說。再說卧、坐、立這三種體態功能,若長期靜止不動,則損傷人的氣、肉、骨。設想一個人無病老躺著,別說長久只需一天就足以使其食少氣耗,渾身無力。另有那些從事久坐、久立工作的人們,由於職業的需要,使其長期處在一種單調的坐、立姿勢,他們當中,有因肢體皮肉不用而萎縮消瘦或壅脹浮腫,有因久站使骨骼關節發育畸形而活動障礙。因此,「五勞所傷」概括了養生學勞逸適度,動靜結合的實質內容。近年來,有學者曾針對「五勞所傷」,結合我國傳統的養生學說,提出「適視養血,適卧養氣,適坐養肉,適行養筋,適立養骨」的說法,謂之「五勞所養」。此說法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來說是可以借鑒的。工作之餘,適當地看些書報、影視以及自然景色,或適當卧床休息,可以調節自己的精神情志,使心情愉快,增加食慾,有利於血液的化生,也可以緩解消除頭腦、肢體以及內髒的疲勞。適當的站立、走動或跑步,對於久坐工作的人來說,有利於肢體筋腱的柔韌和強健,使全身各處骨骼關節受力適宜,若持之以恆,可形成健美的體態。適當的靜坐休息,還可以使久立、久行之人的肢體皮肉逐漸豐滿健美。例如某些運動員,一旦停止運動鍛煉而增加靜坐休息,體重就會增加,這就是「適坐養肉」的原因。當然,任何事情都得一分為二,這裡所說的「五勞所傷」與「五勞所養」,只是辯證地說明視、卧、坐、行、立這五種體態功能活動的利與弊,若重視這些利弊,並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適當的自身調節,就可以達到保健、防病、延年的目的。
怎樣保養頭髮?
(1)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頭髮的變白與脫落,往往和心境煩悶,精神過於緊張有關。而保持良好的情趣,從容樂觀,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亦有利於頭髮的養護。(2)勤梳頭,常按摩:隋朝的《諸病源候論》說:「千過梳頭,頭不白。」梳頭不僅僅為了修飾頭髮、美化容顏,它關係到長壽延年的大事。歷代中醫書多強調「發多梳,則明目祛風」,「梳頭百餘梳,散頭風,熟寢至明」。若能在梳頭以後配合十指緩慢地自前額髮際向頭頂至腦後髮際作環狀按摩十餘次,就能起到疏通氣血、散風明目、榮發固發、促進睡眠的作用。(3)要科學地護養頭髮:當今的婦女,尤其是年輕姑娘,比較熱衷於洗髮做發燙髮,這本無可非議,但總的原則是洗髮、燙髮不宜過勤。那麼怎樣才算適中呢?元代的王珪講:「除夏日以外,五日一沐。」言外之意,夏季要間隔三四天就得洗一次。古人的洗髮次數可供參考,但總的來說,洗髮次數要因人、因時,並根據頭髮的不同情況來定。一般來說,乾性頭髮(即枯燥無光澤者)宜十天洗一次;中性頭髮(即不油不燥者)一周洗一次;油性頭髮應四五天洗一次。另外,燙髮能保持美觀的髮型,但燙髮免不了要用碳酸氫鈉、氨水等化學藥劑,這些藥劑對頭髮本身有一定損傷,再加上電熱處理,常使頭髮變得發黃髮脆而失去原有的光澤和彈性。因此,燙髮以半年或更長一些時間為宜,對小孩則更禁忌。(4)加強護髮食物營養:飲食宜多樣化而不偏食。平時應多吃一些粗糧、豆類、綠色蔬菜瓜果等含維生素B、維生素A、維生素E較多的食物。例如西紅柿、土豆、菠菜中含銅、鐵等微量元素,生長及色澤是必不可少的原料。總之,只要合理調配飲食營養,對促成滿頭秀髮的生長及身體各部位的生理需要大有益處。總起來說,頭髮的榮華與枯萎,反映了人體臟器的旺盛與衰退。因此,歷代養生家把保養頭髮的方法,看成是健康與長壽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良情緒為什麼能導致疾病?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謂「七情六慾,人皆有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社會上又存在著各種矛盾,這些矛盾無時無刻不在干擾、衝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人們為了應付、解決這些矛盾,在付出精力的同時,難免要產生一些情緒上的波動。這些波動只要沒超出人們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就屬於正常的情志活動而不影響身心健康。一旦遇到強烈的外界刺激,並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就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異常變化而發生疾病。正如《內經·素問》所言:「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一般來說,像突發性的強烈刺激,如暴怒、驟然驚嚇等,可一下子使人致病。像憂、思、悲三種情緒波動,當時雖不強烈,但若連續持久地讓心境處在憂鬱之中,積久也要成病。那麼,不良情緒導致疾病的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中醫認為,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的基本道理,主要是影響人體內部的正常生理環境,具體反映在氣機失常、陰陽失調兩大方面。人體可以說是一部完整的機器,機器的正常運轉在於動力,而人的一切功能活動都有賴於氣的推動。按中醫理論講,五臟六腑之氣都能按照各自的生理路徑運行。例如脾氣主升,物中的營養物質輸布全身;胃氣主降,則把胃中之濁氣(即胃內食糜)下送到小腸、大腸。肝氣喜暢、膽氣主泄,肝膽在協助脾胃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的同時,還維護著人體正常的精神狀態和情緒表現,從而保證臟腑氣機升降出入的正常生理功能。倘若這種功能因受情緒的強烈波動而遭到破壞,臨床上便會出現氣機紊亂、氣滯不行等氣機失常的病理表現。生活中常能看到有人在大發脾氣時面紅耳赤、聲高氣粗,事後又自訴胸腹脹滿、不欲飲食,嚴重的還會因大怒而導致嘔血昏厥。這類癥狀在中醫臨床上稱作「肝鬱氣滯」、「肝氣犯胃」、「肝氣上逆」或「肝逆氣閉」,它嚴重干擾了人體氣機升降的正常運行,對健康極為不利。所以《內經·素問》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是很有科學道理的。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的理論核心,並用來說明人體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陰陽在體內只有經常地保持相對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激烈的情志活動能損陰傷陽,破壞人體陰陽的平衡。例如發怒時所表現的面紅耳赤,聲高氣粗,就已經反映了肝陽偏盛、肝氣上逆的臨床癥狀;而連續持久的思慮、憂鬱,就有可能導致陰盛陽衰的病證。所以中醫有「暴怒傷陰,憂慮伐陽」的論述,說明情志過於激烈是促使人體陰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現代醫學認為,不良情緒常常是誘發心血管、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認為,精神上的憤怒、焦慮、恐懼,可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經機能變化,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如果長期使情志處在激烈的緊張狀態之中,這種機能變化便可固定下來而成為不可逆轉的病理現象。因此,臨床上常見的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的頭痛、腦血管意外以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一般與持久的精神緊張狀態有關。因此,要想身體健康,首先精神情志要健康,這才是人們養生延年的根本要旨。
老年人有什麼心理特點?
有關心理因素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內經》中就已注意到了,「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以及「大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古人的這些戒語,說明良好的心境、穩定的情緒是保證健康無疾的重要條件。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人體各組織器官的逐漸衰老以及生理功能的退行性變化,心身對社會、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在日益降低。諸如社會上的某些變革、觀念上的部分更新等,年輕人則能夠順乎潮流,不以為然,而對老年人的思想、行為、生活來說,卻會產生強烈的影響。因此,老年人在這個時期需要努力維持心態平衡,正確對待、處理面臨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多數老人比較注意生理健康,認為只要不得病就是身體不錯,而不太注重心理上的健康與否,甚至有個別老人在已經產生明顯心理障礙時還固執己見,心理疾患。其實,不健康的心理不僅可以引起心身疾病,還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與工作。例如老年人在心境不佳時,即便吃美味佳肴也會覺得味同嚼蠟;在神情恍惚、心煩意亂時,即使是做平時習慣的事情和工作,也會時常出差錯,這些都說明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老年人的心理特點按正常發展來說,是與生理老化同步進行的。但由於每位老人的社會經歷、文化層次不同,故他們之間的心理特點表現也較複雜,一般有以下幾方面。(1)記憶力減退:老年人的記憶特點往往對中青年時代的往事記憶猶新,而對眼前的事情卻隨時遺忘,有的甚至話到嘴邊,竟臨時遺忘了。因此,老人總愛嘮叨往事,百聊不厭,而對新事物的出現,反應比較淡漠。(2)感知覺遲鈍:老年人由於生理上感知覺系統的老化,可表現出聽覺、視覺、味覺、嗅覺的減弱。如對事物反應遲鈍、模糊、分辨不清,因而認錯了人、聽錯了話、聞不出氣味、吃不出味道等。另外,因感知覺障礙還能引起老人的某些錯覺和幻覺。如視物變形、時間停頓、舊事如新等。(3)思維與想像的弱化:老年人由於在感知和記憶方面的減退,思維想像能力比較低下,特別在創造性思維方面,遠不如青壯年機智。主要表現有思維奔逸,漫無邊際,嘮叨沒完;或思維遲鈍,缺乏主題,語言緩慢,辭彙短缺,聯想間斷,邏輯紊亂等。(4)情感變化: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性格若在青年時期是樂觀奮進型的,那麼到了老年也多仍然是樂觀熱情、助人為樂的。但也有的老人例外,由於社會、家庭環境的突然變化,諸如朝夕相伴的配偶突然去世,或因子女、財產糾紛等,會使他們變得心境抑鬱、憂心忡忡、沉悶寡言。總之,多數老人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甚至因情緒的反覆無常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病情的加劇。因此,老年人在精神上不宜受大的刺激。我們在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心理特點後,應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以維護老人的心理健康,以及作為老年人自己應如何調適自身的心理變化,使他們愉快地度過晚年,卻是十分重要的。
「一日三餐」有何學問?
別小看這「一日三餐」,它不僅僅是我們為了生存而每日務必完成的進食任務,主要是因為它關係到人體的健康與長壽。生活中常可見到,有人每日三餐不誤,適時定量,而身強力壯,精力充沛。有人則不然,雖每餐必進,但卻體弱消瘦,或疾病纏身。這是什麼原因呢?中醫學講,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臟腑、四肢、皮毛的營養,全依賴脾胃的供給,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健全與否,又直接與飲食的數量、質量、性味以及攝取的方法、習慣等密切相關。倘若三餐不當,則可損傷脾胃而有害健康。因此「一日三餐」歷來是我國養生學所重視的主要內容之一。《內經·素問》有「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度百歲乃去」;《養生鏡》有「食宜早些,食宜緩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軟些」的載述;《壽世保元》的「不欲苦飽,不欲食後便卧及終日穩坐」等等,都是古人飲食養生的寶貴經驗,可供我們借鑒。我國民間也有「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的諺語,說明「一日三餐、飲食有節」,對於養生保健來說,其意義是十分重要的。今歸納幾點,供參考。(1)食宜適時適量:若每日三餐,食之有時,脾胃適應了這種進食規律,就有助於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食量上,唐代孫思邈曾說:「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說明在極度饑渴的情況下暴飲暴食是要損傷身體的。俗話說:多吃傷肚皮。」(2)食宜細嚼慢咽:咀嚼能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的澱粉酶、溶菌酶既能幫助消化,又能殺滅細菌,減輕胃腸負擔。《醫說》上講:「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極細咽下。」故「狼吞虎咽」不足取,青年人尤當引以為戒。(3)食宜專心勿語:進食若無外界干擾,則咀嚼津津有味。若喋喋不休,口沫四濺,既不衛生,又妨礙自己與他人進食,很不雅觀。尤其是飯桌訓人,最能抑制他人食慾,當屬禁忌。(4)食宜清潔衛生:不食腐敗不潔之物,少食生冷、黏膩、腥辣之物。食不宜過燙、過涼,否則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5)食後宜緩行: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散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人體的休息,但應避免跳躍、登高等劇烈活動。飯後若穩坐或即卧,可導致「中滿不消,脾胃大傷」的病證。
飲食適度為什麼有益長壽?
《內經·素問》講:「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度百歲乃去」,而「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這說明適度飲食與健康長壽有密切關係。有人曾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做了一番調查,發現70%以上的老人每日多是二餐或是三餐稀飯一餐乾飯,並常年如此。他們的飲食特點大多以清淡素食為主,也有素葷相兼的,但尚未發現有以葷食為主的。他們從不偏嗜某種食物,也不暴飲暴食,數十年的人生旅途,使他們養成了適度攝取低熱量食物和適當活動的生活習慣,們得以長壽的秘訣所在。古代養生家歷來主張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要定時適量,如晉代的張華在《博物志》中說:「所食逾少,心開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清代曹慈山在《老老恆言》中也講:「凡食總以少為有益,脾易磨運,乃化精液,否則極易之物,多食反致受傷,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古人雖強調老年人的飲食宜少些,蔬菜。如《養生隨筆》所言:「蔬菜之屬,每食所需。」因為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和纖維素,維生素類則是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而纖維素則有助於潤腸通便,預防結腸癌。另外,老年人還應食入一定量的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等,以補充機體營養,增強抗病能力。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某些中老年人不大注意飲食量,也就是說吃得很多,每餐必飽,結果導致體重增加,人肥體胖,大多數人腹部脂肪增厚而外凸,俗稱「將軍肚」。現代醫學認為,肥胖的人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壓。那麼中醫又是怎麼講呢?明代敖英在《東谷贅言》中說:「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所以龔廷賢在《壽世保元》總結說:「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此言較有科學道理。古代醫家還特彆強調飲食不宜過咸。中醫認為,飲食五味偏亢就會損傷臟腑。如咸多傷心,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等。《內經·素問》講:「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多食咸,則脈凝泣(澀)而變色」。另據國外研究報道,飲食過咸,能導致高血壓病的發生。因此,清代曹慈山指出:「凡食物不能過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真味真性俱得」。可見多食鹽對老年人極其有害,所以古人主張食宜淡些確實是養生益壽的經驗總結。總之,古代養生家是比較講究吃的學問。如唐代《千金要方》中提到「人之當食,須去煩惱」,就是說進食前不能生氣。又有「食當熟嚼」以及「食畢當漱口數過,當行步躊躇」等等。均說明我國自古就十分重視飲食的防老延年作用。因此,人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飲食上的適度,即不過飢過飽、不暴飲暴食,定時定量、五味適宜,多食清淡、少食肥膩等,就能獲得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而安度晚年。
「食療」是怎麼回事?
食療是中醫預防保健、養生延年的輔助療法之一,是通過食物種類的合理調配,運用恰當的烹調方法或炮製加工,以達到防病治病和強身健體的目的。食療的優越性在於能夠避免單純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卻病健身,故樂於被病人接受。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調養」,這調養當中,主要就是食療。食療在我國已有很久的歷史。早在西周時代,就有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職能記載,其中的食醫,就是當時專門為帝王配膳的營養保健醫生。另外,《內經》也曾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說明古人很重視食物療養、五味調和的養生方法。我國古代有「葯食同源」的說法,這是因為藥物來源於植物,植物衍生出藥物的緣故。因此,所謂「葯食同源」,就是說植物(食物)與藥物一樣,也具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苦酸咸」五味的特性,只是食物的性味與藥物相比,較為平和而已。所以古代醫家認為「藥物多用於攻病,食物多重於調補」。但在調補時必須要考慮到中醫「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這是指熱性病或一向怕熱的人,宜選用豆類、蔬菜和瓜果以及龜鱉等涼性食物;對正氣不足、體弱怕冷的人,應以牛羊肉、禽類、蔥姜以及胡桃等溫性食物為主。若違背於此,就有可能導致「火上澆油」或「雪上加霜」,而有礙健康。食療的具體方法就是葯膳,而葯膳的主要形式有兩種,一是將單味藥物加工成食品,如茯苓餅;二是將藥物摻入於食品之中,如各種葯粥。葯膳在劑型上有粥羹、鮮汁、飲料、酒、速溶劑以及糕點食品、各種菜肴等。在這些劑型的製作上,既能保持藥物的療效及其營養價值,又能使其成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這是烹製藥膳的重要環節。食療雖能卻病健身,但畢竟是中醫的一種輔助療法,僅適合於年老體虛之人,它不能完全代替藥物療法。唐代醫家孫思邈指出: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葯。」就說明葯療與食療是不相同的。食療是用來養身防病的,葯療才是去病救疾的。即使如此,食療在預防保健、疾病康復過程中仍佔有主要地位,並且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
節食能減肥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都希望自己長得苗條多姿,並具有一個健美、勻稱的體形。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在青春期階段,雌激素分泌旺盛,使身體逐漸豐滿發胖。照理說這也是正常生理現象,因為女性豐富的體脂是一種很好的能量倉庫,有利於將來完成生兒育女的使命。但倘若過分的腰圓體胖,就顯得行動笨拙,不大協調了。為此,對於那些體形不太苗條,尤其是比較肥胖、大腹便便的青年女性來說,常採用強迫自己盡量少食的方法來減肥。她們大多錯誤地認為,只要每日少吃或不吃,再加上超負荷的體力活動,就會去掉體內多餘脂肪。更有甚者利用催吐、輕瀉的方法來減肥,方法不僅不能減肥,反而有損健康,嚴重者還將危及生命。《內經》講:「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又說:「得谷者昌,絕谷者亡。」意思指人體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動強弱與否,於脾胃水谷精氣的不斷補充,說明飲食營養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那種依靠盡量少吃,壓縮進食量的減肥法,只能使全身組織器官缺乏營養,代謝失調,導致身體虛弱,並由此而帶來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這是得不償失的。人體過度肥胖,除遺傳因素外,固然有平日吃得太多的原因,也有平素不愛體育活動的一方面。因此,一般來說,減肥要從適量地控制飲食和適當的體育活動兩者結合起來進行。但是,「適量控制飲食」不等於「飢餓節食療法」,而是在飲食上要選擇性地少吃些大米、麵粉等含澱粉、糖類較多的主食,常吃些粗纖維的綠葉蔬菜及水果,並配合以低強度、長時間的體育活動,諸如快步行走、長途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爬山等,原則上以腹內不覺飢、精神不委靡為宜。這樣就既不因進食減少而影響身體對營養的需要,步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不過減肥需要一個持久的過程,而成。因此,樹立信心,堅持不懈,是減肥者成功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服用補藥要在冬季?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氣候嚴寒,水冰地裂,自然界的動植物均處在眠伏收藏的寒冷季節。人體也同樣順應著自然界的變化,慢、物質貯存的階段,《內經·素問》所言:「冬三月者為封藏」。這就是說,到了冬季,人們儘管捂著厚厚的棉衣,但全身皮膚毛孔密閉,出汗較少,活動也少,攝入體內的營養物質也容易貯藏,再加上冬季飲食葷食量大為增加,正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因此說,冬季是服用補藥的最好季節。另一方面,按照中醫臟腑學說來講,「腎」是人體藏精(貯藏營養物質)的重要器官。《素問·六節臟象論》說:「腎者,主蟄(即生機內藏之意),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通於冬氣。」冬季吃些補藥,將大量的營養物質存於腎內,以保證來年春季的生機勃發,達到養生健體的目的,這就是中醫「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即不得熱性病)的含義所在。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這種說法不僅符合中醫養生學理論,也順應了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客觀規律。因為冬季進補,較之其他季節,對於平衡人體陰陽、疏通肢體經絡、調和全身氣血具有更多的優越性。許多老人均有切身體會,只要在冬季針對性地服用一些補藥,第二年春夏就身輕體健,或者說能減少患病的次數。因此,每當冬季來臨,許多體弱老人就準備吃些補品,這既有調理健身的性質,也含有中醫「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內容。實際上,它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傳統的防病強身、扶虛補虧等「自我攝生法」的一種措施。但是「補」是針對「虛」來說的,只有當身體正氣虛虧,陰精不足的時候給予進補,則最為適宜。老年人由於機體生理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一到冬季,往往陽氣虛衰,表現為全身畏寒、手足不溫、氣短乏力等;倘若在陽氣不足的基礎上又兼有陰精虧損,也就是缺乏身體機能活動的原動力,那麼此時的臨床表現還可見有精神委靡、面色?白、語聲低微、舌淡脈弱等一派精氣欲脫的虛象。因此,冬季對上述體虛老人運用「食補、葯補」來加以調理,謂的「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以達扶正培本、「陰平陽秘」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不過,冬季進補必須因證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虛證,擇用不同的補品。如陽虛者選用補陽助陽之品,氣虛者選用補氣益氣之品,就能獲得預期的調治療效。如果陽虛者反用寒涼滋陰補品,其陽,虛之更虛;陰虛者反用溫熱助陽之品,將會耗傷其陰,於身體不利。因此,冬季進服補藥之前,最好能得到中醫師的臨床診察和指導,切不可盲目濫服。
如何看待性生活?
一提到「性」,許多人就視它為洪水猛獸而忌諱莫及。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人們總把性問題看成是人類生活中最隱秘的事情,還往往和黃色、淫穢之屬聯繫在一起。其實,人類的性行為本來就是人類生活中一種最普遍的行為,因為每個人都是性行為的產物。早在我國春秋時代的《易經》就已指出:「人承天地,施陰陽,故設嫁娶之禮者,重人倫,廣繼嗣也。」這就是說,男女之間若沒有性關係,就不能繁衍後代,沒有後代,社會就不能發展前進了。雖然「性」是人類繁衍生存的一種生理本能,但是從中醫的節慾保精,養身健體來說,已婚男女應該適當節制性生活。《內經·素問》指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是說,如果追求一時歡快而縱慾過度,使精損神耗,元氣散失,違反了正常生活的規律,那麼到50歲人體就衰老了。《三元延壽參贊書》曾對「性」的認識歸納為「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強、欲不可絕」四方面,鄭金生先生並對此予以闡發,今輯取大意,介紹給讀者。我國古代歷來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或「早生貴子早得福」的封建倫理思想,因此那時的早婚現象比較盛行。中醫認為:女子雖14歲來月經,男子雖16歲精氣盛,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生殖系統和全身狀況發育得十分成熟。因此,過早結婚或過性生活將會有損健康。中醫書有不少這方面的勸告,如「未笄之女,天癸(月經)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泄,未完而傷」。這段話的意思是,未成年(未笄)的姑娘,月經才有不久,就和男性同房,這樣就使身體還未發育完全就受到損傷。又如「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這是說男子年齡甚輕,連第一次遺精(中醫講精滿則溢,睡中遺精,表明其精已滿)都沒有,就強行發生性行為,就使沒有發育完全的身體及其內臟器官受損,將來會產生難以名狀的奇症怪疾。所以,對於年齡還小的男女,中醫不主張他們過早結婚,認為「男破陽太早則傷其精氣,女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而對於南北朝醫家褚澄所說:「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我們則可以借鑒。有的人雖然成年後結婚,但性慾亢盛,或性生活放縱而無節制,這是損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醫認為「欲多則損精,臟」。因為每一次性行為,無論男女,五臟都要參與其事,哪一髒的臟氣不足,都會影響性生活的和諧。縱慾則不但丟失過多的精液,時也損及五臟之精。因此,性生活過頻的人,常見有目眩無光,神氣減少,腰膝酸軟,齒浮發落的癥狀。縱慾還逐漸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精疲神乏,外強中乾而徒有軀殼,一旦遇風寒襲擊,必滋生他疾。性生活的和諧與否,和身體素質有關,更重要的是男女雙方應該共同創造一個愜意的性交環境和氣氛。任何一方未達「神和意感」的境地,欲強交接,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恐懼和厭惡,久之則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欲不可強」的一方面。其次,性生活不能強力粗魯,過分用勁。《內經·素問》告誡說:「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說明傷了腎氣,也就有損於骨骼。所謂「強力入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氣內枯,腰痛不能俯仰」。過度性交的人首先感到腰痛無力,就是因為損傷了腎的精髓,而「腰為腎之府」也。至於性生活的頻度以每周或每月多少次為適宜,這要根據年齡和自身條件來決定。《素女經》說:「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一泄就是排一次精。古人的次數規定,倒不必拘泥,但至少可以肯定,隨著年齡遞增,性生活的次數也就逐漸遞減。總之,性生活後的第二天,以不感到疲勞和委靡不振為宜。
中醫音樂養生是怎麼回事?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已有文字記載了。那麼音樂養生的道理是什麼呢?戰國時代的公孫尼在《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在《類經附翼》解釋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這就是說,音樂首先感受於人心,而心在中醫生理學中又主宰著人的神與志,一曲活潑歡快的樂曲能使人振奮精神,激發情趣;而一首優美雅靜的樂譜卻讓人暢志抒懷,安定情緒。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樂,卻能催人淚下,悲切不已。這就是所謂外因通過內因來調節心理上的不平衡狀態。因此,音樂對於人的心理具有康復情志、娛樂養生的意義。音樂發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由於人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時代的人類最先接受的娛樂內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風濤傾耳、瀑布歡騰、潺潺泉水、虎嘯猿啼、空山鳥語、蟬鳴蛙噪等優美的天然樂章,這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自然音樂了。人們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中,身心必然要與大自然的天然樂章相協調,如此天長日久地聞聽自然音樂之美,就能使他們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處在良好的狀態之中。自然音樂發展到後來就形成了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為了遣懷暢志,常以宮廷音樂來消除政務煩惱或康復情志疾病。金代醫家張從正認為音樂是一味很好的良藥,對於情志、精神鬱悶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斷給予「笙笛」一類的音樂「良藥」,就能治癒。這說明音樂不僅能改善外部環境的美好氣氛,也能調節人體的內心世界。近些年來,中醫學比較重視音樂醫療和康復養生,並強調人體形與神的統一。中醫認為:「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於是在《內經·素問》中便記述了「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的音階,並進一步將它落實到五臟,就出現了「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腎在音為羽」。那麼為
什麼五臟能與「五音」相應呢?這
要從中醫「形神統一」的整體觀加以理解。朝鮮金禮蒙的《醫方類聚》說:「脾好音樂,絲竹(樂器)才聞,脾即磨矣。」經觀察證實,音樂確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從臟腑學說來講,五音合五臟;從五行學說理解,心屬火,脾屬土。音樂感受於心,然後根據五行生剋規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對脾胃產生影響。其他各髒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過音樂所產生的精神意識活動來使「五臟以應五音」的。所以《晉書·律歷上》指出:「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惻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而好施;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說明音樂不但影響感情變化,而且也包括情志變化。不過對於古人的經驗之談,我們只能參考而已。總之,不同的音樂樂曲對於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確實具有一定的怡情養生及康復醫療作用,願人們在輕鬆歡快的旋律中歡度自己的一生。
中年人應怎樣進行自我保養?
中年期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因為這個時期,力充沛,思想成熟,經驗豐富。他們是各個工作崗位的中堅力量,或是政績突出的業務骨幹。但是,由於中年期人體的生理功能日趨下降,體質狀態正悄悄地進入由盛趨衰的轉折時期。而一部分人有因肩挑工作與家庭兩副重擔,有因經常埋頭幹事業而忽視了自身的健康,心力交瘁,疾病染身,以致過早出現發、齒脫落,視力減退,步履遲緩,記憶力下降等早衰現象。因此,加強中年期的自我健康保養是十分重要的。所謂自我保養,就是自己起來和虛弱、疾病、衰老做鬥爭。也就是說,經過主觀努力,採取養生保健措施來保護自身的健康。因此,中年保健必須要遵循以下幾點:(1)要少坐多動: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常見有長年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中年幹部,不知不覺地感到兩腿行走無力,人也變得疲倦發懶,這既是長期不愛活動,機體怠惰鬆弛的緣故,也是衰老開始的信號。應在調節飲食營養的基礎上,加強運動次數,如散步、爬山、游泳或進行各種小運動量的球類活動。只要堅持不懈,全身骨骼和關節健壯有力,延緩老化過程。(2)要少愁多樂:情緒對健康有明顯影響。中年人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樣樣操心,工作及家庭雙重心理壓力較重,容易產生情緒波動。中醫所說的「七情」致病學說就足以說明,的緊張心理則會造成精神上的疲勞,導致機體氣血運行的紊亂而產生諸多疾病。因此,在情緒激烈或鬱悶時,要及時進行自我剋制或轉移,正確對待人世間的不平之事,減少自我心理衝突,保持坦蕩而穩定的心緒。對任何事若心胸寬暢、溫和達觀,則對身心有益。(3)要營養適宜:合理地調配飲食營養是保證中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飲食不調則營養不足,飲食過多則「長膘發福」,這些均於健康不利。(4)要勞逸適度:中年人無論從事腦力、體力勞動,工作強度一般均較大。因此,既不能長期熬夜奮戰,亦不宜在工作之餘貪玩好耍,浪費精力;甚或酗酒打牌,摧殘身體。中醫的「五勞所傷」以及「不欲甚勞,不欲甚逸」等古訓,就是勞逸適度的養生之道。(5)要學會自我查體:中年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一大致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經過活動後有胸悶心慌的感覺,心病的可能;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或大便發黑等,要警惕消化系統的病變。又有長期乾咳、痰中帶血,或血尿,或低熱不退,或眩暈等,均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另外,通過眼看手摸來發現身體的一些可疑體征,如皮膚、腹部有無腫塊,乳房有否結節,陰道有否不規則流血等。這就需要人們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衛生知識,發現疾病徵兆而去醫院就診。(6)要節制性生活:性生活是夫妻日常生活之一,與生俱來,亦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的本能。但是中年人的性生活,順其自然,原則上要避免因性生活造成疲勞,委靡不振,影響工作和學習。《內經》講:「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就說明如果性生活過頻,就會導致早衰,影響健康。因此,每周過一次性生活,作為頻度來說是比較適宜的。(7)要善於調節業餘生活:勞累一天,工作之餘,豐富一下家庭或個人的業餘生活,對身心有益。諸如聽音樂、跳舞、看影視,或遊覽、垂釣、集郵、種花等活動,不妨因地制宜地採納一些,日久必有益處。
為什麼稱中年期為「多事之秋」?
中年,一般指40~60歲這一階段,人的年齡進入這一時期,就好比一年四季已進入了秋季。秋季既是自然界碩果累累的黃金時節,也是秋風蕭瑟,花木凋謝枯萎的開始。人也同樣,當步入中年後,由於智力發展達到最佳水平,故能在事業上做出一定的業績和成就。但不能不看到,中年人大多肩負工作與家務的重任,生理機能已由成熟而逐漸轉向衰退。因此,了解中年期的生理特點,採取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來防病抗衰,是十分必要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曾對中年期的生理特點有如下論述: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萎,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這就是說,年過40歲,臟腑功能將由盛轉衰,由強轉弱。經文還說:「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均指出在中年期因生理功能衰退,將逐步出現面部皺紋增多,頭髮花白,腿腳行動不便以及性功能減弱等身體衰老的現象。那麼現代醫學對此又有什麼論述呢?西醫學認為,衰老或老化是隨著年齡的遞增而逐漸發生的一種生理、病理性的退行性變化,有長期持續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等特點。總的來說,加,人體原有的儲備力減少,適應力減退,抵抗力下降和發病率增加。因此步入中年以後,由於體內無機物含量增多而使骨質疏鬆,脊椎骨骼有壓縮,背部和下肢肌肉的強度減弱等原因,可常常出現關節肌肉不舒服的感覺,嚴重的發生骨質增生、骨折和骨關節病。中年以後,血管壁鈣的含量逐漸增加,動脈壁的彈性下降,對血壓的反射性調整能力也減退,因而既容易出現高血壓病,也容易出現直立性低血壓,諸如久蹲之後,突然站立時出現頭暈、眼前發黑,以致暈倒的現象。血壓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導致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年人消化液的分泌量以及熱量的需要和代謝率也日益減少,因此,從消化功能和熱量需要來看,中年人應適當減少進食量。倘若吃得多,又缺少運動量,無疑使過多熱量轉化成脂肪而積聚體內,增加體重並加重心臟負擔。中年期又面臨著更年期,人,無論男女,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血壓升高的表現,而女性更為突出。因此,更年期內對身體的調適保養得當與否,也是保證老年期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鑒於中年人對家庭、事業及社會負有較重的責任,而他們往往疏忽自身的生理轉變及其疾病的潛在因素,因此說中年期為人生的「多事之秋」階段是有道理的。但是,多事之秋可以變為碩果累累的金色之秋。其中的奧秘,就是要重視中年時期的身心保健。
推薦閱讀:
※(2)黃帝內經 三十一
※黃帝內經;靈樞經;九針論第七十八
※《黃帝內經》
※《內經》中的大智慧:七情與健康
※《黃帝內經》養生治病的「三要」理論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