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思維告訴你:窮人為什麼會那麼窮?
最近,豆付君跟朋友在一起聊天,聽到一個辭彙「窮人思維」。
期初不明覺厲,後來閱讀相關書籍,相關觀點,從興趣漸濃,到驚呆錯愕,到冷汗涔涔,到驚濤駭浪……
講到「窮人思維」主要是來自一本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其實,這本書就在講一句話:窮人為什麼那麼窮,富人為什麼那麼忙。
講真,窮人思維並不全是窮人的思維。
窮人思維是說這種思維會導致貧窮,或者越窮,就越來越窮。
事先說明一點,這裡不是在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是闡述這種現象。看完之後,或許你會輕輕一笑,或許你會深深一思。
窮人思維,喜歡用時間換錢。
窮人思維,總會把錢看的特別重要,寧肯花更多的時間,也要省錢。
富人思維,時間就是金錢。這樣的人,寧願花更多的錢,節約時間,去學習,去完善自己,去找資源,去賺錢。
比如,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富人思維就會打車,節約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窮人思維會覺得,反正事情也不是特別重要,寧願花更多的時間,乘坐公交車,在路上花費更多時間,節省一些錢。
窮人的時間不值錢,願意用時間換錢,
在經濟學中,這是一種經濟行為,這叫沉沒資本。
窮人思維,非理性的價值判斷。
比如超市中有一個方桌,分為大中小三個型號,原價是:500元、300元、200元,現在搞活動,都是150元。
窮人思維看到這裡,一定會選原價500元的那款,覺得這是佔了很大的便宜,而沒有過多的去考慮,放在自己房子中,是不是夠合適。
這就是非理性的價值判斷,《稀缺》里講,這叫:管窺效應。
窮人思維,最可怕的一點,是它會消耗我們有限的自控力。
有些人認為,窮人意志力更強,他們能夠控制自己,在不需要花錢的地方不花錢,在能夠省錢的地方省錢。實際上,恰恰相反。
比如在商場買衣服來說,窮人思維是這樣,剛開始看中了一套衣服,款式、品質都還不錯,就是覺得有些貴。於是,逛遍了整個商場,作對比,砍價錢,挑來挑去,逛累了腳,看花了眼,最後失去了判斷,買了一件看著似乎也中意的衣服,雖然便宜了一些錢,可後來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它,而且質量也查了一些,沒穿多久,就不想再穿。
經濟學上,叫決策疲勞。
《華爾街之狼》電影講述騙窮人的股票經紀人,發現窮人在長期消費決策中,形成一種思維慣性,便宜的東西更有吸引力,於是,把垃圾股賣給他們。電影台詞說:「我們把垃圾賣給垃圾人,因為錢在我們手裡,總比在他們手裡更能發揮賈智。」
這不僅是全天下騙子的心聲,也是在揭露窮人思維的弊端。
記得有句話說:我為了省錢才去逛某寶,結果發現,逛了某寶之後,我更窮了。
富人思維,更喜歡進攻型的金錢遊戲,他們喜歡把手裡的錢,甚至把手裡能夠籌借到的錢,進行投資,這是一種收穫的思維。
窮人思維,更喜歡保守型的金錢遊戲,他們對金錢的要求,就是安全、穩定,寧肯把錢放入銀行,拿那一點可有可無的利息,甚至在通貨膨脹的時候,價錢的貶值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
富人思維,在他們手頭未必有很多錢,也未必不心疼錢,但是,他們可能為了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情,可以毫不猶豫的拿出這些錢,做一件在看別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情,資助一個可能收不回來成本的人。到了後來,事情成功了,他們獲得了更大的收穫;事情失敗了,他們也覺獲得了更多的經驗。
窮人思維,在他們手頭可能有這筆錢,但是在一件事情來臨或者某個人情面前,他們會猶猶豫豫、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沒有去做這件事。到了後來,事情成功了,他們在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做;事情失敗了,他們慶幸自己當初的英明。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件事情是否蘊藏著另外的啟發。
富人思維,買一件東西的時候,花了錢就會享受這件東西帶來的喜悅感。
窮人思維,買這件東西的時候,總有一種內疚感,哪怕買了,也一直在心疼花出去的錢,失去了買這件東西的意義。
真正的窮,不是缺錢,而是從窮人思維中走出來。
※誰是窮人?
※雜論窮人和富人是如何煉成的
※擺脫窮人的思維模式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害人至深的「窮人思維」:喜歡用時間換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