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的《道德經》1
06-29
《道德經》串解 第一篇、道 第一章、何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①兮廖②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④。視之不見名曰「夷」⑤;聽之不聞名日「希」⑥;搏之不得名曰「微」⑦,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⑧,其下不昧⑨,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⑩,逝曰遠,遠曰反 11 。 注釋: ①寂,無聲。②寥(Liáo),空闊,無形。③殆(dài),通「怠」,鬆懈,「不殆」指不息。④既,通「即」,靠近,接近,立刻有效用,手到擒來。⑤夷,泯滅無跡,在此謂無色。⑥希,無聲。⑦微,細小到無形。⑧曒(jiǎo)通「皎」,白亮,光明。《說文》:「曒,玉石之白也,皎,月之白也。曒也通「徼」,指邊界,循軌。⑨昧,昏暗,與「曒」相對。⑩逝,往,離去。⑾反,通「返」,返回。 釋文: 有這樣一種物體,是渾然一體的,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種「物體」無聲無形,不受任何形勢、力量的約束而獨立存在,也不會改變性能,它的存在方式是永不停息的循環往複,自成體系的。這種「物體」就是生成自然萬物的總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強行給它命個名字,叫「道」。稱為「道」,一方面這種物體的功能可由現實中道路的承載、通行特徵來加以理解,但現實中的道路的特性又不能完全代表,生成萬物之源的「道」的全部奧妙;強行命名為「道」,也只是便於解釋起來方便,但不要認為「道」這個名字,就代表了萬物之源的全部功能,要時時注意,「道」這名字後面所代表的全部內涵。 指出萬物之源是「道」的觀點,似乎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效果,與其作用相比,反而顯得很平常,很一般。因為「道」這個東西,想通過觀察來了解又看不見;想通過聽覺來辨別又聽不著;想通過使用來了解又無法靠近它。道這種看不見的特徵稱為無形無色;聽不到的特點稱為無聲;摸不到的特徵稱為無跡、幽隱。這三種特徵都是讓人不能循根究底的研究渠道,「道」同時具備這三種特性,形成了渾然一體而存在。這種渾然一體的「道」,其存在型式又是上不見明顯的邊跡,下不知深沉的根底,前不見開始的源頭,後不見結束的末尾。所以,道這種存在形態只能勉強用「大」來形容,這種巨大的存在,又是不停地運轉、消逝的,一直消逝到遙遠的不可知的地方;但又不是一去不返,而是遠到一定程度後又返回來,重新開始下一循環。 第二章、道與萬物 一、賊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①;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②,其中有精③;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④,淵兮似萬物之宗⑤,湛兮似或存⑥,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⑦,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是謂恍惚⑧。 注釋: ①象,猶如「氣象」的象,「象」和「形」有區別,形的邊際很確定,而象則較模糊。②窈(yǎo)深遠。嚴靈峰講:「窈者,幽之極,微不可見;冥者,深不可測,言其隱也。」③精,精微,最微小,不可見的原質。精華,根本物質。④信,信驗,真實。《辭海》:「凡事之依期而至,無差忒者,謂之信,如風信,潮信。」⑤淵,深遠。宗,宗主,根本。⑥湛,《說文》:「湛,沒也。⑦象帝之先,象,似。⑧恍惚,閃爍不定,似有若無。《辭海》:「形狀不可辨認也。」 釋文: 那如何來了解「道」的特性呢?「道」的形態,雖然不能具體辨別,而顯得閃爍不定、似有若無,但通過這種隱約可以感覺的閃爍不定、似有若無中,可以體會出它的形象來;從而在這種不能確定具體形狀的形象中,可以體察到類似物體的存在;這種物體存在形態雖然幽深莫測,但可以體會到其中的精微所在;而且這種精微的存在是可以非常真實地感覺到的,因為這種精微的存在是可以通過信驗證實的。正是這種精微的效驗作用,使渾厚深遠的「道」成為萬物的根本,也是「道」之所以顯出幽隱似有似無的特點的原因。我不知道這種可以信驗的精微存在的來源是哪裡,但它是天地萬物之前就存在了的。它綿綿不息不是語言所能說清的,剛體會到它的存在而又歸於無物可循,所以稱作沒有可見形狀的形狀,沒有具體物體的形象,稱作恍惚。 二、賊時 天下萬物生於有①,有生於無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③;常有,欲以觀其徼④。三十輻共一轂⑤,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⑥,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⑦,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⑧,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①有,有形,有名,或引申指顯性,現象。②無,無形,無名。引申指隱性,本質、規律等。③妙,奧妙。④徼(jiǎo),循行,邊際。⑤轂(gǔ)車輪中心的圓孔,即插軸的地方。古時車輪用三十根輻條,以合每月的三十日。⑥埏(shān)和(huó),埴(zhí)黏土。埏埴以為器,即和土成泥以製成陶器。⑦戶牖(yǒu),門窗。⑧玄,玄妙。 釋文: 那道和萬物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天下萬物都是有形的物質生成的,而這種有形的物質來源於無形的道。因此,稱「無」為天地萬物開始的根源,而「有」稱為有形萬物形成的母親。因此,可以通過道的不變的「無」的特性,來了解它的奧妙,也可以從萬物「有」的特性,來追究道的軌跡。例如,車輪由三十根輻條,共同組成一個車轂,因為轂中空虛為孔,才可容納車軸連接,因而有車輛的功用。將黏土和泥製成陶器,因為中空為虛,才有器物盛載的功能。建造房屋必須要開鑿窗戶,房屋中間圍成空間是「無」的利用,所以才會有房室的功用。所以說是由於有形的物質的幫助,才能體現出「無形」的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講有和無是相輔相成的,推廣出去則可見,難易是相對來講的;長短相對比才可顯現;高和下也要互為參照才明顯;聲和音也是相對統一的;前和後也是互為因果的。總結起來講,這些相對的關係,其實是同一根源的不同表現型式,可以同稱為「玄」。有無相生,循環不息,就是眾妙之門,因而形成了天地萬物的生生不息,循環不止的奇妙世界。三、賊命 道生之,而德畜之①,物形之②,而器成之③,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④,而恆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⑤,養之,覆之⑥,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⑦。 注釋: ①畜,畜養萬物。宋常星說:「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德之養於物者,便是畜。畜者,含蘊滋潤,輔翼陶成,飛潛動植,萬有不窮,皆是培植極厚,而無不遂者也。故曰德畜之。②物形之,物為之形,指「有」構成形體。③而器成之,器之所以有用,是「無」的功能所致,所以此句話,「無」構成萬物的功用。④爵,封爵位,指不是因為爵位高的原因。⑤毒之,消滅它。⑥覆之,顛覆它,指消解還原。⑦玄德,深奧的德。玄,黑色,包藏之府,萬事之源,玄德,是包容萬物生、住、壞、滅、凈穢、美醜的廣德。 釋文: 那「道」通過有無相生來實現其自身周行不殆,在萬物中是如何體現的呢?就是通過萬物的相食相養的生命有無來實現的。萬物因為道的功能趨使,而從無開始生成,這裡面獲得的道的動力就是德。因此,隨著德的滋潤畜養,萬物從無到有而出生,萬物的形體就是德聚積有形的物質成形的,而道的「無」的性能就構成了萬物的功用。所以萬物都是以道為原則靠德為內涵而形成的。因此,莫不尊道而貴德,道的規律受到尊崇,德的功能被珍貴,並不是因為有誰給以爵位的結果,而是由於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萬物因道而生,因德而畜,萬物的生長、哺育、成熟;生養萬物,覆蓋回收萬物,都是道的作用的體現。道在萬物中的這種生養萬物而不擁有,有恩於萬物而不自恃有功;讓萬物自由發展而不強行主宰,從而生成互利互惠的拾遺補缺的大自然的作為,稱為玄德。 四、賊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②,塞其兌③,閉其門④,挫其銳⑤,解其紛⑥,和其光⑦,同其塵⑧,是謂玄同⑨。 注釋: ①沖氣以為和,沖,《說文》涌搖也。交沖,激蕩。和,調和狀態。②盈,充滿,圓滿。③塞其兌,宋常星講:「緘口忘言,謂之塞兌。」引申為斷掉攝取的通路。④閉其門,宋常星講:「默守無為,謂之閉門。」引申講與外界溝通的渠道。⑤挫其銳,折損,去掉鋒芒。⑥解其紛:釋恚怒也,指解決糾紛,調整矛盾。⑦和其光,與其光和,調合智慧之光,引申指發揮助長其長處。⑧同其塵,混同世事之塵,塵,塵俗,指認同其普遍需求。⑨玄同,玄奧的認同。玄同,並不是無條件的認可,而是有取捨基礎上進行調和後而達到的同一境界。 釋文: 那道在萬物的生命過程中的作用是怎樣的呢?自然界萬事萬物不同,同一種物種的生命狀態或質量也各不一樣,這些差異就是因為「道和德」所賦予萬物的差別性所導致的,而同一種物種各個個體之間也存在差異,也是因為道和德在不斷調節的結果。總體來講,萬物的本質都是存在陰陽兩種對立統一的矛盾的,由於陰陽兩氣交互激蕩不斷的調和來實現萬物的生滅的。這也是道的作用的本質所在,「道」通過陰陽兩性沖和激蕩來對萬物起調節作用,但總是不讓萬物達到完美的程度:吸取道德過多的就堵塞其渠道;而不能保有道德充分利用的就通過關閉其流失渠道給予幫助;太鋒利的勢頭強勁的,就折損其鋒銳,減緩其勢頭;缺少資源而不足生怨的就提供調解其紛怨的方法;獎勵資助其符合道的固有的長處;滿足其普遍性的基本需求,「道」就是通過這些手段,而使不同的物種或同一物種在不同條件下,都能夠遵循其規律,從而和諧生存的。因此,稱為深奧的統一,即玄同。 五、賊物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①。萬物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②。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③。故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④。 注釋: ①柔弱,柔軟;堅強,堅硬強直,指僵硬。②柔脆,柔軟脆嫩,是有生機滋潤時生氣的體現,枯槁,枯竭干槁,死氣所致,生機無也。③反通返,歸附,復回。弱,柔弱,指有生機的樣子。④不道,不符合道的規律。早已,早亡。 釋文: 那怎樣通過萬物的生命過程變化來觀察道的不同作用階段呢?雖然自然萬物千差萬別,作用各異,但也是有其基本規律可以看出道的不同作用性質的。例如,人在活著時身體是柔軟的,而在死後軀體就變得僵硬了;自然萬物生機盎然時也是柔弱脆嫩的,而當其失去生機時就會變得枯竭干槁了。所以由此可看出,堅強是生機喪失的表現,而柔弱則是生機不息的途徑。所以,呈現出堅強的態勢是危險的劣勢,而柔弱則是代表有生命力的優勢所在。那是不是堅強意味著道德離開而不起作用了呢?不是的。堅強、枯槁後再分解復原到「有」的基礎性的原質狀態,正是道的歸源作用,也就是「有返於無」的作用的體現;而柔弱的有生機的狀態,則是「道生之,德畜之」的發展作用的體現。由此,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軍隊過於強悍就會走向毀滅而不能長久保持應有的戰鬥力;木材如果太過堅強缺乏柔韌就容易折斷,一種事物到了鼎盛時期,強大的背後也就是衰弱的開始。所以這些狀態都是和道的生髮規律不相符的,也就會提早走向滅亡。 (此段,賊物本指道生成不同的物種,由於不同的作用而產生需要,從而形成貨品的流通,這是《陰符》經中,由萬物異同形成的對社會的作用;而老子則是由萬物異同的變化中,看到了道的本質,是對賊物的不同領會。 另外,關於道的本身的夷、希、微的特性的理解,可以參照「時間」的特點來進行,時間也是看不見,聽不著,抓不住的,但天地萬物又無不在其作用之下,由此可以體會「道」的本質特點。關於道和萬物的關係可以借鑒「能量守恆定律」來輔助理解,萬物生、住、壞、滅都只是能量的停留、轉移和還原的過程,而能量本身是守恆的,從這方面可體會道和萬物的相依相存關係,尤其是「有無循環」的特點,會更形象一些。)第二篇法 道 第一章、為何法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②,能知古始,是謂道紀③。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於牖,見天道。其去彌遠,其知彌少④。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名⑤,弗為而成。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⑥,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⑦。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之哉,以此!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⑧,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國⑨,以奇用兵⑩,以無事取天下⑾。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注釋: ①法,法則,效法。自然,自己而然,即依據自己的固有規律運轉,而不效法它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過程除其表面的意思外,還有兩層含義:一是從範圍上講是層層包容的關係,人包含在地道之中,地道含於天道之中,天道含於道之中,道受其自身固定規律治約。這不只是可見有形世界的包容型式,也指各自的原則規律是層層包容的,地道生長斂藏無不受天道四時約束。一般講的天之道和自然之道相同,但此處的「自然」包括的是有形、無形兩種存在狀態和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含義是不同的。二是這種過程實質上體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逐步由小到大,由現象到本質的進步,從而能法為人用的原因。②御,駕馭,統率。「有」指具體的事物。③道紀,道的綱紀,即道的根本原則。紀《辭海》、《禮?禮器》:「紀散而眾亂。」註:紀者,絲縷之數有紀也。」吳怡講:「段註:別絲者,一絲必有其首,別之是為紀。」這是講「紀」就是一縷縷的絲。「道紀」中的紀是針對道「始」而來的,有了「始」就有發展,「紀」便是這些發展軌跡。④彌,更加,越。⑤名,通「明」,明白,知曉。⑥甫,通「父」,引申指各位前輩聖人。⑦普,普遍,大,廣也。⑧利器,指國防的戰略戰術及其秘密的尖端武器,引申泛指涉及國家安全的實力、秘密等。⑨正,正道,正大光明長久之道。⑩奇,奇詭,變化無常,出人意料。⑾無事,不生事,即順應時勢人心而為,不額外滋事。 釋文: 了解「道」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呢?因為人類效法於地,而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己固有的規律。所以了解了「道」的規律,就可以根據自古以來一直發揮作用的道的規律,來規劃、駕馭現在遇到的問題,這種貫徹古今不變的真正道理,就是道的綱紀。 了解了道紀,就可以足不出戶,而知曉天下的事物;在家也不用窺測揣磨門窗有無相生的奧妙,就可以知曉天道的規律。而不能正確運用「道紀」,就會有出去求學之路越遠,而獲得的真正道理越少的情況。因此,聖人們才可以不必親身經歷也可以了解根本知識,沒有親眼看見也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沒有刻意去作為也能有很大的成就。自古到今,聖人們的大名流傳不衰,讓我們籍此可以知曉眾位先哲的功績。我為什麼能了解眾位先哲的成功原因呢?就是靠道紀呀! 能夠運用「道紀」來做為修養身心的準則,他的德性才是真實的成果;以道紀來做為管理家庭的準則,得到的德望才是完滿有餘的;以「道紀」來管理一個鄉,德性就會真正增長;以「道紀」來做為治理國家的準則,獲得的德望才是真正的收穫;以「道紀」作為治理天下的準則,他的德才是真正的廣大、周全。以「道紀」為準則,取得的成績才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也正是因為採取了同一準則,所以就可以由已推人,以此身看彼身,以此鄉看彼鄉,以此國看彼國,以此時天下看彼時天下。我為什麼知道這樣了解未知領域的方法呢?也是因為「道紀」。 柔弱可以戰勝剛強;魚不能離開深淵的保護;國家的實力、機密不可以讓人知道;以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謀詭變來使用兵力;以順應時勢,不擾動民生來獲取天下。我怎麼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也是因為掌握「道紀」的原因。 第二章、法道總則 一以德為本 治人事天,莫若嗇①。夫唯嗇,是謂早服②。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③,長生久視之道也。 注釋:①嗇(sè),《辭海》:「同穡,《漢書?成帝紀》有「服田力嗇,田夫謂之嗇夫」。引申為稼穡,代指農業生產活動。②服,《辭海》:「食也。」勞健認為:「早服,是早從事。」③柢,《韓非子?解老》:「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稱為柢,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 釋文: 我們知道了道紀的重要作用以後,如何指導自己的生活呢?在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但嚴格依據道的運轉規律來安排人類活動計劃的,最好的莫過於農業生產了。天道每年四季循環,二十四節氣周流不止,農業生產必須嚴格按照節氣來進行,才能確保不誤農時,否則就會違背自然規律而使全年的豐收毀於一旦。 我們只有以從事農業生產必須符合天道的嚴謹態度,來從事一切活動,事事時時以道的節奏、規律來相應做好準備工作,就稱為早服;把握住這一點也就掌握了道的規律的本質力量,就是德,這樣日積月累就是積德的作法;也只有以積德為重,才可以始終擁有象道循環不息一樣的永久動力,這樣就不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擁有了解決問題的根本策略,就不會有受到局限的地方了,也就是莫知其極;達到這種程度之後,就可以治理一個國家了;認清道的運轉規律的根本動力是德,以其作為立國之本,就可以保持長治久安。這樣的做法,就稱為長生久視,深根固柢的正確決策。二德以道為根 孔德之容①,唯道是從。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②,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③,則攘臂而扔之④。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⑤。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⑥。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釋: ①孔,大。德,《韓非子?解老》:「德者,內也,德者,道之功。」王弼《老子》講,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有形之物得道了「道」,就謂之「德」,也可以講是「道」內在於天地萬物就是「德」,「道」因「德」而體現和作用。 ②無為而無以為,無為指只依據道的運轉規律,準備好必要的客觀條件就好了,而不去干涉具體的運作,稱為「無為」。無以為,指作到「無為」是自然而然的行為,是自身素質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效果。這是從施行「無為」方法的人的角度講的。如果,從施行的對象的效果來講的話,就是能讓人既服從了管理,又沒有意識到有管理的跡象存在。也就是後文中的「太上,下知有之」和「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效果。有版本此句為「無為而無不為」,著重「無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為控制了道正常運轉所須要的必要條件。所以雖然不干涉具體運作,也能達到「無不為」的效果。而「無為而無以為」則是側重執事者自身的修養心態而言的,即只要控制住要素,事物自會依據規律而發展, 作到既不干涉也不表功,這樣不留痕迹的管理效果,反而會更好。這兩種版本雖側重不同,但層次相同,也可互相參照理解。 歷史上本章的內容引起的爭論最多,而爭論的核心問題又是關於「無為」的內涵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因此,在這裡想多說幾句,而且範圍也不僅限於對《道德經》的解釋,而引申拓展到無為之法有應用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當中,盡量尋求一個較全面完整的了解。這些內容其實在本書中都有涉及,只不過較分散,不是認真通讀全書的話,不易全面理解,所以有必要簡明扼要匯總一下,便於理解。首先要理清為什麼會「無為」又能達到「無不為」,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在本書開篇《引子》中,講了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原因,道並不是只有規律而什麼都不做,而是具備了陽光、雨露、大地、山川等基本元素,構建起了基本的平台,然後就任由萬物自由競爭,拾遺補缺而形成了繁茂的大自然,我們因為看到太多的弱肉強食、污穢醜惡的東西,因而認為自然太不完美,道的作用太無力,所以,沒有認識到道的無為之法的奧妙所在,道正是控制了基本元素,保障大框架內的自由度,才會使萬物得以的充分發展、生機無限。另外也舉了在個人創業中劉邦因為控制了關鍵要素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近十幾年的改革成果充分證明了「無為而無不為」的偉大作用。只要保證制度不變,顏色不變,其它的放開反而會激發出各方面的積極性,構成強勢發展的動力。這些是較大方面的「無為而無不為」,在日常生活中,自助餐是眾口難調的解決之道,但你得準備基本的肉、蛋、魚、蔬菜、調料才行,否則請什麼自助餐呢?其它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應用。這是一事一物的無為之法的應用。 其次,如何才能「無為而無不為」。上面是已有的例子,是前人應用的總結,而我們在謀劃事物,制定方案時如何才能做到「無為」呢?這就是思維方法的問題,要分析出事物的關鍵因素來,有時也類似腦筋急轉彎,從事物的對立面下手反而會效果好一些,如激將法、獎勵法,有時從事物的存在環境下手,如竭澤而漁,取魚採取放水法,單從效果來講很好,但從長遠發展看又是另一回事,另外,道家、佛學中的許多方法都是「無為」之法的應用,細加體會,都會融會貫通而受益無窮。 最後,對「無為」之法給人的感覺還想說說,因為「無為」之法是從根本上著手而不在具體細節上費心,所以會引來誤解,而隨「無為」所處理事情大小不同,而使得無為的效果層次也不一樣,繼而帶來的誤解程度深淺也各異,一般的一事一物的「無為」人們往往會認同,甚至有讚譽之聲;而大局方面如創業如劉邦者,計劃經濟初向市場體制過渡等,就會毀譽各半,非經歷常期檢驗而真知難立;更高層次上的無為,如人之三寶在治世方面,致虛極、守靜篤在修身方面,理解的人越少,誤解也就越多了,甚至曲解,誹謗也在所難免了,因此,單以效果對象來看,似乎可將「無為」分為「事無為」、「法無為」和「智慧無為」三個層次,而《道德經》則是智慧無為占的比例多,因此,受到責難多也很正常,而佛學則基本上全是慧無為,其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突破「無為」一關,才知「無不為」的原因,也才可以正確理解《道德經》的奧妙之處。③仁、義、禮:解釋此三者的意義,需要借鑒與老子同時代而年紀比老子年輕的儒家聖人,孔子對三者的解釋,可以看出仁、義、禮在當時的內涵和作用。 仁者,愛也,慈恩也。指以愛民如子的心態,來實施管理理念,稱為仁政。仁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孔子講為「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即講:「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污辱,寬厚就能得到大眾的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快、敏捷便會有高的工作效率,布施恩惠便能容易使喚別人。」能用此五項內容來管理天下,就是仁了。這是治理天下的「仁」,而治理天下用「仁」的效果較好的情形是子貢問的情況:「如果能夠廣泛地施予恩惠而幫助民眾,怎麼樣?可以算作仁者嗎?」孔子回答:「何止是仁者,一定要講的話,那就幾乎是聖者了!就是堯舜也難以做到這一點!仁者,自己想有所成就的同時也使別人有成就;自己諸事通順的同時也使別人通順。能從身邊的事例推廣出去,可算是仁者裡面得到根本的。」 一般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如何用「仁」來指導自己呢?孔子講:「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是仁的基礎;具備剛強、果斷、質樸、說話謹慎四種品質的人近於有「仁」;仁者做事在前,論功在後,平日容貌態度端正莊嚴,工作嚴肅認真,對待別人忠誠懇切,這幾種品德要不分對象加以執守,而出門時要像去見貴賓一樣莊重,役使百姓好像去承擔大祀典一般嚴肅,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就不強加於人。在諸候國中沒有怨恨自己的人,在卿大夫封地也沒有怨恨自己的人。」這些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仁」,而巧言令色,則是缺少不具備「仁」的特點。 義者,利也。符合道德規範,採取正當的方法獲取利益的行為,就稱為義。所以,義也有正義、正路、道義、公義的講法,有子講:「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即「信守承諾接近於義,因為他說的話都是可以檢驗證實的。」而平常講的「見利忘義」,則指被利益蒙住了眼,而忘了人心、公理等約束。所以,義以制心,可以權衡真妄,較量得失,可以作為裁判是非的標準,也是對世道人心的尊重,可以匡救人道的失落。因此,孔子講:「君子以「義」為高貴的品質;如果只有勇,而沒有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只有勇而沒有義,就會成為強盜。」 禮:禮是封建社會用以維護宗法秩序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等級制度而制定的典章制度。經過夏商兩朝的發展,致周朝而趨於成熟,所以孔子講「吾從周」這和現在的文明禮貌、尊老愛幼有著不同的內涵,今天的禮貌基於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的互諒互讓的文明行為,體現的是個人素質、含養,而在孔子時期,甚至直到清朝等封建專制社會,禮是一種近於法的管理制度,禮的基礎是名份,就是先確定身份高低,職權從屬,從而制定出一系列的禮節儀式,來維護身份貴賤等級的不同待遇,故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說法。禮也是三綱五常的核心內容,孔子講:「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名」和「禮」的重要作用。而正確的對待「禮」的態度則是「不講排場,不走過場,發於真心」等為要點。 綜合起來看,仁、義、禮三者的關係,孔子講:「克己復禮為仁。」有子講:「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而仁、義、禮和道、德的關係,孔子也講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就是講:「志向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而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如果用現在的理解,再通俗一點來講的話,「道」是根本原則,是誰也擺脫不掉的客觀規律;「德」既是道的內在本質,也是道在萬物中所表現出來的作用和功能;「仁」是愛心基礎上的、正面的、積極主動的責任心;「義」是社會公理,人心所形成的一桿秤;「禮」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外在型式。「道」以無為為妙,「德」以無心為妙,「仁」以有心而不計回報為妙,「義」以自覺為妙,「禮」以發自真心為妙。所以老子講,如果不能以道治國,做到無為而民自化;其次,就以道的作用、功能,也就是「德」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民心;其次,就是通過廣施恩惠來積極主動地引導民心;其次,依靠社會公理來約束民心;再次,心裡怎麼想是一回事,但表面形式上要符合規矩;再次,型式也突破了,就意味著侵害他人的尊嚴和利益了,是不穩定的因素,必須靠「法」來強治管理;再次「法」的界限也起不到作用,只能靠「兵」來鎮壓、剷除了。由此,可知「禮之薄」為什麼會是「禍亂之首」了,而老子只講到禮,不講「法、兵」,到此已可看出結果而不必講了,所以有「法」以不用為妙,「兵」以不戰為妙的觀點。 如此解釋是針對仁、義、禮的內容來講的,這樣似乎還看不清和道、德的優劣、先後來,這是因為沒有結合實施這些理念所取得的效果來分析的結果。如果從被治理者的角度來看待效果的話,則是人性化逐步降低,對被管理者人格尊重程度逐步降低,管理手段由隱而顯,由顯而強加的變更,從管理對象來講是以治心為上逐步向治人為主的變化的過程,造成的結局也必然是以人人向善,以德自律,而向依靠禮法型式的約束,才能維護統治的結果。由此,可知此章中老子論點的基礎了。 如果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效果的話,是是否能長生久視,深根柢固的問題;是使社會風氣向著純樸、高尚還是向著苛察、低俗發展的問題;從管理手段上來講是無為而治,還是強為難治的問題,也是後面老子講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益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的必然結果問題,從根本上講,是對社會的民心向背是默默引導,使其自化,還是強取民意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為什麼會對仁、義、禮採取激烈反對的立場,也可以體會到老子的慈悲的良苦用心。 ④上、下,上,高等級,做到極致,最好的水平。下,下限,底線,最低標準。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扔」,牽引。 ⑤薄,淡薄,衰落。 ⑥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者,以自然大道的規律來確定的自己的原則;道,自然大道。德者,依據自然大道的德來確定的自己的德政方法;德,大道之德。失者,自己的原則背離道德的話;失,自然大道偏離所造成的損失。 釋文: 雖然依據「道」來指導我們,最關鍵的是重積德,但是大德的行止,必須是和道相符的。德的極致標準是無心而為,如果有心的話就是賊德了,所以完全無心而為的德是上德;德的最低標準是不缺德,沒走向反面,但實質上沒發揮德的作用,所以相當於「無德」。以德治世的話,高標準是無為而無以為;以仁治世,高標準是有心為之而不圖回報;以義治世,高標準是有心而為並以此為標準來判斷是非;以禮治世的話,貴在發於真心,如果有心為禮而得不到回應,就會採取措施而使其就範。所以講,道衰落之後而有德的作用顯現出來,德衰落後有仁的作用顯現出來,仁衰落後有義的作用顯現出來,義衰落之後才體現出禮的作用,而到了用禮才能起作用的時候,也就是忠信降低到很薄的程度,而不安定因素快出頭的時候了。 因此,根據自然大道的規律來制定自己的準則的,就會符合客觀的發展規律;自己制定的準則的功用也符合大道之德的功用,而沒有抵觸;違反了這些客觀規律的作法,也會象自然界萬物違反道的規律而受損一樣遭受懲罰。所以,與自然大道一致的,自然之道就會幫助你;與自然之德一致的,自然之德也會資助你,而違反這些原則的,損失也是避免不掉的。我講的這些很微妙,肯定有不相信的,也不奇怪。三失道之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①,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②;不以智治國,國之福③。知此兩者,亦稽式④。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⑤,然後乃至大順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⑦。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天下多忌諱⑧,而民彌貧;民多利器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⑩,而奇物滋起;法物(令)滋章⑾,而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⑿;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注釋:①六親,指父子、兄、弟、夫、婦。②賊,暗中取得的行為稱為賊,引申指給國帶來不易察覺的損失。因而稱為以智治國,國之賊。③福,福惠,恩德,引申指長久的益處。不以智治國,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會有更多的益處,所以稱為「國之福」。④稽式,法式,法則。《辭海》:「即楷式。」⑤反,相背,反歸其真(王弼)。⑥大順,真正徹底的合順,相符、和諧。⑦芻狗,用草紮成的狗,用於祭祀,用後便棄之。引申有兩 層含義:一是芻狗無生命、感情,不必考慮其感受,只要有利使用就可以了。二是芻狗用後便棄,自生自滅,比真狗忠實還不勞神廢力,更不會有不滿情緒,可以絕對主宰它。⑧忌諱,禁忌,限制。⑨利器,與國之利器的級別不一樣,此處指干戈,武器。⑩伎巧,通智巧,指迎合,滿足人們好奇,獵奇的心理行為。⑾法令滋章,也有版本為「法物滋章」。法令滋章指條令太多,使民受限不過,因而或逃竄或反抗,所以盜賊多有。而「法物滋章」指珍好物慾沒有節制,追求財物就會導致盜賊多有。這兩種版本都講的通,但從本段上下文聯繫起來看,「忌諱」也是限制和「法令」相近,所以應該是「法物」較妥當,這樣由忌諱、利器、伎巧、法物比較全面而沒有重複之處。⑿好靜,指守愚,也指不推崇賢人等行為。釋文:如果不遵守道德的規律,會導致怎樣的後果呢?以仁、義、禮治世為什麼不可取呢?這是因為,如果離開了真正道德的無為而化的規律作用,就要靠有為的愛心從正面積極引導和依靠社會公義來加以約束才行,而繼續發展下去的結果前面也已講過了。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就會產生出規避治世之策智慧,也會有投機取巧、假意服從的行為。如果人人有德、和睦相處,就體現不出「孝慈」也是一種美德來,正是因為六親不和,才會使「孝慈」突顯出來。這從另一方面反襯出了社會風氣的日漸衰落。同樣,國家體制清明,各司其職的話,就體現不出所謂的忠臣來,只有昏亂不可收拾到非常危急時,小人逃避,才會體現出忠臣的品質來,所以,這也不是什麼值得稱頌的事,相反是國情危急的預兆。這些現象實質上反映出由道→德→仁→義→禮,逐步退化的必然結果。過去善於根據道的規律來治理國家的人,並不將「道、德、仁、義、禮」的內涵、界限講的太清楚,而只是強調民風淳樸、歸真、本份,這樣就避免了因為民眾了解太清楚而投機取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發生,因而易於管理。所以講,以智治國,會越來弊端越多,是實質上的損害國家安定的賊;不以智治國,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是國之福。明白這兩種方式的區別,也做為一種原則來堅守,經常這樣的話,也可以稱為「玄德」。這種「玄德」的應用效果及原理,是有很深的內涵的,也是目光非常遠大的做法。如果物品是由無到有才逐漸生成具備功能的話,那這種管理方式則是和物相反的途徑,是重在民心歸本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使國家發展走上順暢的軌道。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是使民心歸附,並保持安定不變。因此,治世之策針對民心時要特別注意尊重民意。天地不仁的話,就會視萬物為芻狗一樣,任意生殺;聖人不仁的話就會視百姓如同芻狗一樣,而任意改造驅使,這種做法是對民心的極大損害。在穩定民心方面,對賢者不給予過高的待遇,避免造成人心失衡;對難得的貨物也不特別珍視,給予過高的價格,可以避免有人產生偷盜的行為;對功名利祿等引起慾望的東西低調處理,可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的治世策略,是清除內心的諸多不平衡想法,而使民眾腳踏實地、安份守己;減弱爭強好勝的志向,轉而在生活之本業上下功夫。能長久地保持民風淳樸、安定,就會自動抵禦一些不安定因素的挑撥利用,這樣做了就可以達到「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效果。在對待如何國富民強,治業維生方面,則要注意下面幾點。天下的忌諱限制的越多,則民眾可以乾的事業會越少,受束縛越多,民眾會越貧困;如果民間武器太多,就會影響國家管理的有效力度,造成令行不止等一系列惡果,進一步會使國家機構效力受懷疑,造成昏弱無力的局面;如果民眾大多追求新奇刺激等感受,就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奇怪物品泛濫;如果追求財物成風,就會囤積居奇,而引得盜賊橫生。所以聖人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把握根本大道因而民眾自會符合於大道;我守愚不亂而民眾自會歸向本份正道;我順應民意不違背的話,民眾自會富裕起來,我沒有特別的追求,民眾也自會歸向純樸。綜合起來講,拋棄「聖、智」這些不利因素,民眾會百倍受益,拋棄「仁、義」的效果宣傳,民眾會恢復到孝慈;杜絕「利、巧」的追求,也就避免了盜賊的產生。這三方面,是前面講的不足的地方,因此,特別加以說明,來指出根本原因來。(鑒別假幣的正確方法是熟知真幣,以此輔助可對老子觀點加強理解。自然萬物以天時為道,而有生住壞滅;人類社會以民心為道,而有興衰更替;順應民心,諮詢民意,就是以道治國。)第三章天 道一天生萬物作焉而不辭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執而盈之,不如其已②;揣而梲之,不可長保③;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④。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⑤,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功遂身退,天之道!注釋:①辭,謙讓,辭讓,不辭,不表白辛苦。②盈,滿也。已,止也,適可而止。③揣,《辭海》:「錘擊」,銳之,使之銳,使其鋒銳。④富,《辭海》:「豐厚充滿之謂。《書·洪範》:「家豐財貨也。」貴,《辭海》講:「位尊為貴。」驕,《辭海》:「矜誇,放縱。」咎,災禍。⑤賢於,猶勝過……,比……賢的意思。釋文:如何認識天之道的作用,並以其來指導我們呢?首先,天道運作萬物而從不推辭,不講辛苦;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服務萬物而不自恃;成就萬物功用而自己不居任何功勞,也正因為天道不居功的高尚品質,所以它的功勞反而不會被抹殺。這是因為道的周行不殆的規律決定的,凡事太過則趨反,不求反而會有得。例如,一個器物如果裝的太滿,就不易把持而容易傾覆,如果欠一點就不會有這問題了。同樣,一件事情如果追求完滿無缺,也不易控制,不如適可而止,更好一點;一件武器,如果錘擊得過於鋒利、尖銳,也容易受到損傷而不能保持長久。同樣,辦一件事情,如果鋒頭太勁,熱情過高,也不易長久保持這種勢頭;金玉財寶充滿了堂屋,就會招人注意,而不容易看守。同樣,事業達到顛峰狀態時也不易保持而不退;如果位尊財多卻以此驕人,就會給自己招來禍患。這些都是因為想居功長保而不得的例子。只有從根本上就不過於看重創造事業的功績,保持平常心才是比居功不退更高明的心態,所以聖人才能做到為萬物服務而不自恃,成就事業了卻不居功。並且聖人做的很巧妙,看不出故意顯示其能的痕迹。功成而身退,是和天道的規律相符合的。二天殺天之道,其如張弓歟。將欲歙之,必固張之①,將欲弱之,必固強之②;將欲去之,必固興之③;將欲奪之,必固予之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⑤!是謂微明⑥。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⑦。注釋:①歙(xī),收斂,收縮。固,定也,固定,肯定。②弱,減弱。③去,除去。④奪之,奪取。⑤極,極限,此指禍福轉換的界線。⑥微明,徵兆。⑦學父,自覺覺人的根本,引申為準則,座右銘。釋文:其次,天道的運作方式是周行不殆的具體體現,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一規律的具體應用。具體來講,有點類似於張弓射箭的原理,一張一弛,相反相成。因此,天之道對待一個事物,如果想要收斂它時,一定會先擴張它,先釋放掉擴張之力,則自會趨向收斂;如果想要減弱它時,也一定先要加速其增強態勢,使其內部因素枯竭,則自會走向衰弱;如果想要廢除它時,也一定要將其按原步驟迅速興盛起來,讓人們了解其全部內涵後再廢除它;將要奪取它時,一定要先賜與它,使得它驕心淫志,疏忽大意,在志得意滿時,走向下坡路。災禍有時就倚伴著幸福的根苗,而幸福裡面也隱藏著災禍的因素,誰能分清它們轉換的界限呢?這些相反而達到相成的方式,給我們的啟示就形成了天道運轉的預兆。所以,有的事物可能出現因暫時受損失反而更健康發展的情況,也有些事物因為發展太過順利,一旦出現問題反而不及補救而全盤受損的情況。人們平常議論的觀點,我也引用來告誡大家:「驕橫剛暴的人不得好死」,我將把這句話做為警句格言,來時時提醒自己。三天恩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聖人不積,即以為人,己愈有,即以與人,己愈多,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②。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以其不爭故,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注釋:①繟(chǎn),寬緩,坦然。②重,猶累也,沉重的負擔。釋文:最後,天道的作用範圍無所不包,無處不在,萬物無不順天而化,隨天道而運轉,而沒有違逆的,因而天道不爭而善勝,天之道也不以語言同萬物交流,但萬物無不順時而生,應天而變,因此,天道不言而善應,天道自然化育萬物,不召而自來,看似坦然舒緩,若無所營,然而萬物都擺脫不掉它的影響,所以稱為繟然而善謀。因此,天之道如無形的天網一樣,恢然寬廣,看起來疏若無物,而從來沒有失漏一處。萬物當中,偏高的就抑低它,偏低的就抬舉它,有餘的就減損它,不足的就補益它。這是和「天之道如張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一面,也是物極必反的規律的體現。天道的規律,是減損有餘的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規律則不是這樣的情況,而是減損缺少的來奉迎有餘的一面。誰能做到順應天道的規律,以有餘的東西來奉養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掌握了大道規律的人才能做到。因此,聖人不積聚財物,一有餘就用來幫助他人,這樣因為能暗合天道損余補缺的規律,自己反而會得到更多的物品。繼續給予需要的人,自己得到的也會更多。因此,聖人地位尊貴時而民眾並不感到負擔加重,處在民眾前面對民眾利益也沒有損害。所以,人民才會樂於擁戴他而不會有厭棄情緒。總的來講,天道的規律,體現的是利而不害,聖人的規律,是做事而不爭功。正因為不爭的原因,所以天下才沒有能與其相抗衡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解釋完顏陳和尚臨死前的行為?
※如何在盜版書與正版書之間抉擇?
※《道德經》智慧-九章
※下崗男子私刻醫院公章讓妻子免費透析數百次,你怎麼看?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不注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