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精神層面的幸福感
【光明論壇】
英國哲學家休謨有句名言:「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於獲得幸福。」在休謨看來,追求幸福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
什麼是幸福呢?平時我們常講平安是福,健康是福。春節到了人人祝福戶戶納福,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共聚親情之暖時,更覺幸福美滿。關於幸福的解釋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央視記者曾現場隨機採訪不同崗位、不同年齡段的人,問起什麼是幸福,人們的回答也各不相同。如果加以歸納,筆者認為可以對「幸福」下一個定義: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既然是主觀感受,那麼當人們擁有了基本生活條件的保障後,也就無法為幸福劃定一個統一的客觀標準了。
回想「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的年代,人們如果能飽餐一頓,那是何等的幸福啊!改革開放社會發展後,人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在物質財富快速增長的同時又出現了「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新的問題,百姓缺少了社會發展成果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就因之降低。可見,當人們溫飽無虞之後個人的快樂和幸福,不一定與金錢的多少、物質財富的多寡成正比,而是同公平、正義有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質財富以外的因素,更多的應該是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譬如藝術家從觀眾的掌聲中獲得幸福,醫務人員從病人的康復中獲得幸福,教師從學生的成才中獲得幸福,兒童從父母的關愛中感受幸福,青年從事業發展的成就中感到幸福,老年人希冀兒女們常回家看看以體驗幸福。另外,人們常說「人生有三大幸運」,幸運即福:上學時遇到好老師、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好領路人、成家時遇到一位好伴侶。因為好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好師傅幫助你學到本領,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正是一種幸福的感受,所以人們常祝幸福快樂。好伴侶與你白頭到老,少年夫妻老來伴兒,這更是終身幸福。
還有一批人,在幫助人之後自己會流露出一種快感,即助人為樂,使自己精神上具有一種滿足感,這也是幸福,而且是更高層面上的幸福。他們為別人付出了許多,但他們會認為自己是獲得幸福之人。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最後云:「聖人不積既以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意思是說,聖人不去積蓄財富,他總是儘力幫助別人,結果使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越來越大,他總是盡量給予別人財富,結果使自己可以給予別人的財富越來越多。天之道是造福萬物不為害,聖人之道是只管成就事業,不去爭奪果實。讓別人幸福,自己就會更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共產黨人是為人民謀幸福的,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外,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讓每一個共產黨員繼續前進,不忘初心,在讓人民增加獲得感中更好地體驗付出的幸福。
推薦閱讀:
※下半年易精神出軌的星座有哪些?
※精神障礙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精神之家
※暴力犯罪是因為罪犯精神有問題?這個鍋,精神疾病不背!
※莫蘭迪:用畫筆觸摸精神的溫度
※精神分裂症前驅期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