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之旅】48、悉尼歌劇院的傳奇
大凡一座城市總有一個或幾個被譽稱為地標的建築,悉尼歌劇院作為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的城市標記,早已為世人耳熟能詳。
在悉尼,人們的視線總會對這座超凡脫俗的歌劇院外表來一次聚焦。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也無論你是近看還是遠觀,歌劇院的造型無一例外會在你的心中引發震撼。是揚帆起航的風帆?還是隨意堆放的貝殼?是雪白純潔的花朵?還是設計師自己解釋的切開的橘子瓣?其實,什麼樣的解讀都已不重要,作為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悉尼歌劇院如同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凝固的詩,留存在人們的眼中,留存於人們的心間。
除了外表,悉尼歌劇院的奇,還貫穿於設計、中標、建設等一系列過程,每一階段都有著世人津津樂道的傳世奇聞。
事情還得從一位叫約恩·烏松的丹麥建築師說起。名不見經傳的他年輕時事業平平,未有大的起色,也曾參加一些設計競賽卻極少能夠如願。人近中年,心有不甘。1956年,得知澳大利亞悉尼欲建歌劇院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37歲的他便冥思苦想,居然靈感大發。就這樣,烏松的方案隨同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200餘套方案擺到了評委面前。很快,和大多數方案的命運一樣,因淘汰而被遺棄於某個房間的一角。
此時的評委專家們肯定是苦惱的,面對遴選出來的幾個方案因不甚滿意而莫衷一是。要不是芬蘭籍美國建築師依洛·沙爾蘭提出對所有方案重新審議,並在看到一輪淘汰的烏松方案時眼前一亮,這座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很可能只存在於幾張發黃的設計圖紙上。直到如今,人們還這樣調侃:這是座從廢紙簍中撿回來的歌劇院。這種戲劇性的情節,就好比導演選演員,正當看誰都不合適的時候,不經意間有人走過,導演眼前一亮,「就是她了」。應驗了這樣一句話: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不管有沒有意識到,烏松的的確確給建設方出了一道難題。將設計圖紙變成現實,施工方用了14年。1959年開始動工,原計劃四年完成,結果整整延長了十年,直到1973年才最終完成,建設難度可想而知。烏松的方案也讓政府官員頭痛不已。700萬的預算成本,最終用去了1億200萬。歌劇院建造期間,烏松曾興緻勃勃地將工作室搬到悉尼,滿面春風的期待著親手設計的歌劇院早日誕生。然好景不長,在一些問題上與政府的意見相左進而失和,獨傲的性格使他拂袖而去,從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亞國土。當然,直到去世,烏松沒有見到這座自己為之付出心血並寄予希望的宏偉大作。
丹麥建築師協會有如下精闢結論:約恩·烏松一生的輝煌只有一次,但這一次已是傳奇。
悉尼歌劇院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引發對人生曲折命運的感慨。
悉尼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港的便利朗角,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誌性建築。
悉尼歌劇院是一個設計新穎的表現主義建築,它有一系列被稱為「殼」的大型預製混凝土構件,每一個構建都取自擁有相同半徑的半球體,他們構成了劇院的屋頂。
歌劇院的屋頂覆蓋了多達100萬塊由瑞士製造的光滑的白色人字紋路的瓷磚。經過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這些瓷磚受到定期維護和更換。
儘管悉尼歌劇院德屋頂結構通常被稱為「殼」,事實上它們在構造上嚴格的來說並不是「殼」,而是由肋骨狀的預製混凝土構件支撐的預製混凝土嵌板。
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