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孩子有心事 為何不願和父母說
近日,曾伴隨幾代少年成長的「知心姐姐」盧勤發出倡議,將每年10月25日設為知心「傾聽日」。據悉,知心姐姐面向兩萬多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超七成中小學生有心事不願和父母說,而其中中學生首選父母作為傾訴對象的比例為17.79%,小學生的比例為34.21%,這一比例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逐年下降。
對於這一結果,大多受訪的學生、家長和老師並不意外。孩子有心事,為何不願和父母說?
調查
有了心事不願意告訴父母
「如果有心事,你會告訴父母嗎?」對於這個問題,導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中學生。「不一定,有些會有些不會。」「額,一般不會。」……受訪的三名高二學生都表示,如果有心事一般不會告訴父母。
高二學生小林說,所謂心事,就是不大適合和父母說的事,比如說每個人都會有暗戀對象,和同學鬧矛盾或碰到什麼挫折等問題,這些小林選擇和好友說,而不會和父母說。
「如果說是心事的話,一般比較少和父母說。」另一名高二學生小陳說,他所在的同學和朋友圈子,很少有同學什麼心事都和父母講。不過,小陳認為,設立「傾聽日」,提醒大家關注「親子溝通」,對加強親子溝通多多少少有個提醒作用。
採訪中,一初三學生小陳告訴記者,平時有心事他很少和父母講,但他周圍有幾個同學和父母很聊得來。「我同學爸媽知道我同學早戀,並不是馬上制止,而是慢慢開導,這樣的父母太難得了。」小陳說,與父母特別聊得來的,都是從小培養的。
廈門英才學校心理老師趙麗認為,孩子不願意把心事告訴父母,大體有三個原因;一是感覺和家長沒共同語言,二是認為家長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三是擔心家長小題大做。
個案
父親專制,女兒選擇沉默
廈門六中心理老師王玉鳳告訴導報記者,在平時工作或生活中,她接觸了不少因家長不懂傾聽或沒時間傾聽孩子心聲,最後導致親子關係僵化,嚴重的還導致孩子抑鬱。
王玉鳳說,她接觸過一名初中女生,長得很漂亮,也很乖巧,卻長了很多白髮,平時很憂鬱。孩子媽媽告訴她,孩子長白髮並不是先天遺傳,而是孩子「憂」出來的。這個女孩,平時一開口說話,就很容易掉眼淚。後來經過了解,王玉鳳了解到這個女孩家境很好,從小父母要她學鋼琴,孩子不喜歡家長就硬逼。由於生性乖巧,孩子雖不情願但也每天練。
孩子的爸爸有些專制。女孩在學習上碰到難題,問爸爸,爸爸如果講完一遍,孩子不懂,爸爸就煩了。如果孩子跟爸爸探討還有第二種方法時,爸爸還會質疑「怎麼可能?」爸爸的武斷,讓女孩選擇了沉默。
王玉鳳說,這名女孩找她傾訴後,或許是憋太久了,講完後哭了好久。還好後來父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與孩子加強了溝通,女孩漸漸好轉。「這完全是因為父母太忙,太專制,沒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導致孩子不敢說,最後導致抑鬱。」
聲音
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處
作為媽媽,初三學生家長佳佳媽是幸福的。孩子有什麼心事,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孩子都會第一時間告訴她。「我們基本是以朋友的方式相處的,有時朋友還會覺得我們是姐妹、是玩伴。我們什麼都談。」
在佳佳媽看來,孩子不願意把心事和家長說,是因為很多家長老把自己當家長,沒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對於孩子的教育,佳佳媽很民主。孩子向她尋求幫助時,她會耐心地聽孩子講完,然後給孩子提些相關建議,但最後是否採用,則讓孩子做主。
除了傾聽,佳佳媽也「訴說」。這幾年為了照顧孩子經常換工作,會遇到各種狀況,她會把這些告訴孩子;孩子考砸了,佳佳媽會安慰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有時工作上也會犯一點小錯誤。
「有的家長不敢把自己的缺點讓孩子知道,覺得自己不如孩子很丟臉,我覺得沒有什麼,就因為我也有很多不懂和不足的地方,這樣她才不會有壓力。」
在佳佳媽看來,父母不應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財產,而應把他們當做獨立的個體,家長要多想想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觀點
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交流
高思剛(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把心事告訴家長?原因可能是因為家長在溝通方式上存在問題,不會、不懂傾聽,甚至是沒有傾聽、不願傾聽。
傾聽很重要。家長要主動去傾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不要急於下結論和判斷,多用一些開放性、鼓勵性的問題讓孩子繼續說下去。傾聽過程中,要與孩子多一些互動交流,多一些情感上的反應。比如孩子因傷心向家長傾訴,家長第一時間要在情感上給予回應,孩子有種被理解的感覺後,就更願意把心裡話和父母說。
在傾聽的角色扮演上,家長應放下架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居高臨下,孩子不愛說;說了半天,每次最後都繞到學習問題上,孩子會覺得沒必要和家長說。與孩子溝通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特點,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有些心事不願意和家長說。
家長應了解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說,要給孩子相對獨立的空間,因為孩子希望家長把他當成人看待,如果此時家長仍按孩子小時候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更不願意說了。而如果說出來,又得不到理解,此後孩子就更不愛對父母傾訴了。
當然,光家長學會傾聽還不夠,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從小學會傾聽的能力。傾聽是雙方的。作為孩子,應把父母當成最要好的朋友。與父母溝通,父母會從父母的角度給孩子一些建議,雖然有時父母表達不是很恰當,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孩子要多理解父母的用意。
人與人之間溝通,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不光是父母與子女之間要學會傾聽,人與人之間也要彼此學會傾聽。設立「傾聽日」,這個建議很好。但單單設立一個「傾聽日」並不夠,更重要的還是平時要重視傾聽,重視與他人的溝通。
更多信息請訪問:新浪中小學教育頻道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推薦閱讀:
※婚姻里女人最渴望的是被當成孩子
※當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圖)
※小孩該不該揍?
※家長潛在的「三種教育習慣」,才是孩子「下坡路」的根源
※董俊佐:孩子經常尿床,正常嗎? | 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