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於大乘佛子而言最大的罪過是什麼?

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所有罪惡當中,沒有超過生嗔心的罪過,所有的難行苦行,沒有超過修安忍的。了知了這種問題之後,應該以眾多的修行道理努力修安忍。這也屬於一種未見之果——不管是罪惡還是善根,我們通過肉眼都很難現量照見,很難認知辨別,所以可以以菩薩的經論作為認知的標準。

此處講一切罪惡沒有超過嗔心的。在別的論典中也有不同的講法。比如《大圓滿前行》中在講十不善業時,就說十不善業中殺業最重;也有十不善中邪見最重的說法。

十不善包括貪心、害心、邪見等,害心就是嗔心。這些地方並沒有認為嗔心的罪最重。上師在講義中分析,不同說法是因為所強調的側面不同。比如說邪見最重是因為,如果生起了邪見,善根就停止增長,或者戒律的所依就不存在了,從這方面看它的過失非常重;從傷害眾生的角度來講是殺生最重,比如說搶人的錢或者罵人,過失都沒有斷除別人的命根、剝奪他人生存權的過失重,所以說殺生的過失最重。

為什麼說罪惡莫過嗔呢?這是從大乘的修行角度來講的。從大乘修法乃至從一切教法的核心、根本來看,不管是世間道、小乘道還是菩薩道,一切的根本都是菩提心。為何世間道的根本是菩提心呢?因為十善業道是佛陀以遍智觀察而宣講的,所以它的根本是菩提心;同理,小乘四諦、十二因緣等修法,也是佛陀為教導聲聞弟子講的,所以根本來源也是菩提心;大乘更不用說了,大乘是佛講的,菩薩修行大乘都是以菩提心作為根本。

所以,菩提心、大乘道是屬於一切善法的核心、根本,而大乘菩提心是以利他、利益有情作為根本的。如果一個菩薩相續中產生了非常強大的嗔心,就直接和悲心相違。悲心是接近眾生、利益眾生的一種狀態,而嗔心和利益眾生恰恰是背道而馳的。

當我們嗔恨眾生的時候,自然就是一種往外排斥的狀態:我認為你不好,我要排斥你,抵制你,打擊你。實際上這樣說,就是我對你這個人不願意接近,然後我一定要傷害打擊你。這種嗔恨的狀態和真正的利他的思想完全矛盾,徹底違背了大乘的思想。

我們也可以說,在所有的過患當中貪心的過患也大。如果產生貪心,則會有很多的過患。如墮地獄、墮惡趣等等;邪見和其他過患都很大。但從大乘的根本來講,過患最大莫過於嗔恨。因為它和利益眾生是徹底背道而馳的。在大乘經典中講,一百個貪心的過患不如一個嗔心的過患,怎麼理解?就是說,雖然貪心的過患很大,但是即便產生了一百念貪心,也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過失大。雖然你天天貪世間妙欲、貪異性等等,產生很多貪心的過患雖然大,但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過患大。

這個原理我也做過分析,可能有這方面的一些因緣。比如說菩薩對某個有情生貪了,生貪的狀態是怎樣的呢?就是認為對方好、對方可愛、願意得到對方。貪心雖然屬於一種煩惱,但並沒有說我要拋棄你、我不利益你,對於自己所貪的對象,可能還有一種想利益對方的想法,因為貪愛對方,覺得他是可愛的,就會想我要幫助他、要利益他。貪是自己願意吸引對方、靠近對方的一種心態,所以說雖然產生了貪心,但它和菩提心還沒有根本矛盾。從這個角度來講,貪心就不是大乘當中最嚴重的狀態了。

嗔心就不一樣了,嗔心就是一種排斥的狀態,看到對方的過患不願意接近。所以貪是自己願意接近對方,沒有和菩提心有原則上的違背,雖然貪也是修菩提心的一個障礙,但不是根本障礙,他畢竟想接近對方。我們觀察每一個嗔心,當嗔心產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有一種排斥對方的想法,不願意接近對方,不願意理睬,或者說永遠不理對方,怎麼怎麼樣等。這種心態就是要和眾生遠離,從這個角度來講,就與菩薩要利益眾生根本矛盾了。所以從這個方面看,雖然你產生了很多的貪心但也不如產生一念的嗔心過失大。為何說嗔心是菩提心、大乘道真正直接的怨敵?可能原因就是這樣的。大家可以分析,是不是有這種原理在裡面。

「罪惡莫過嗔」:從大乘道、修菩提心的角度而言,一切的罪惡當中,最大的莫過於嗔心了。

「難行莫勝忍」:所有難行苦行中,也沒有辦法超勝忍辱。世間中有很多難行苦行,比如有些打工者、做苦力的人、建築工人、生活在城市底層的人、起早摸黑去耕種的農民、做小生意的人、上班的人,不管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很多人都在經歷自己的苦行。

按照《四百論》的觀點,貧窮的人主要是身苦,有錢的人主要是心苦,都有各自的苦行。在修行人里,以前有很多苦行仙人折磨自己的身體:五火焚身或者不管冬天夏天,天天在水裡沐浴;還有學牛一樣吃草的;學狗一樣吃大便的;或者金雞獨立、用針穿身等等,這些苦行都是很難忍的,但在所有苦行中最難以行持的,還是沒辦法超過對治嗔心的安忍。

對治嗔心的安忍最難行持。別人辱罵你、或者欺負你,你不生起嗔心,這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當然有時我們覺得安忍好像很容易啊,比如有些人受了別人的欺負就隱忍不言,表面上不露聲色。其實內心已經生起了很強烈的嗔心,只不過是不敢爆發出來,這並不是安忍,不是安忍的根本精神。

我們一定要注意啊,強制忍耐自己的嗔恨心,如果爆發出來,可能後果更嚴重。世間有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時忍了,但忍是什麼原因?後面還有一個十年不晚,想十年之後再報仇,或者有能力再去報仇。他的嗔恨心是很強大的,只是不敢發作而已。佛教中講安忍不是不敢發作,真正來講這個安忍心,就是不能生起嗔心。不是外在你不能爆發,你不能怎麼樣表現,而是你的內心不能對對方產生嗔恨心,這樣分析我們就知道到底有多難了,的確太難了。不但不爆發,而且不要讓心中產生不利對方的想法、不高興的念頭,不能生起嗔心的想法,這個難不難?大家就知道了。

有時覺得上師、上級好像給自己穿小鞋,很不高興,但是不敢發作,這不是安忍。或者古代勞動人民被壓榨的時候,他不敢爆發,這也不是安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不是安忍。真正的安忍是內心中不生嗔心,這是安忍真正的含義。

所以說,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真正能夠做到安忍的有幾人?《金剛經》中佛的前世忍辱仙人就做到了。歌利王用寶劍割下忍辱仙人的耳朵、鼻子,把手腳都砍斷了,雖然遭到如此殘害,但忍辱仙人的心中沒有一點嗔恨,而且充滿了慈愛,這是真正難以行持的。

我們在世間生活,都知道不生嗔心有多難。表面上的安忍很多人都做得到,因為利益或者恐懼,迫使這個人不敢爆發心中的不樂或厭惡,外在的嗔恨可以不顯現,但內心的嗔恨已經充滿了,這不是真正的安忍啊。真正的安忍是要想方設法化解我們內心中的嗔心,不讓它生起,或者生起之後將它平息下去,這就很困難。

為什麼說「難行莫勝忍」,就是這樣的。這和世間觀念的忍辱完全不一樣,不但要從內心心平氣和地去接受侮辱,而且還要產生利益對方的悲心,就更困難了。當然,在遭到別人辱罵、侮辱的時候,不僅不生嗔心,還對對方產生憐憫心、慈愛心,這個標準是很高的。但是最低限度是在遇到的時候不能生嗔心,對對方產生慈愛心是第二步了。第一個階段安忍的標準,就是應該不生嗔心。所以對治嗔心的安忍的確很難修。

「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寂天菩薩說,應該以眾多的理證、道理,千方百計努力地修安忍。說明安忍的確是太難修了,即便印度古代的苦行仙人,如果沒有修行也沒有辦法不生嗔心。他可以忍耐身體方面的苦行,或其他的眾生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不生嗔心是很困難的。

很多修菩薩道的菩薩通過安忍品中的內容,反覆觀修、實踐之後,就可以修安忍了。現在我們接觸到這個深奧的教法,到底通過什麼方式讓自己不生嗔心呢?這裡面講了眾多的理證、道理,可以用世俗諦的方法來觀修,也可以通過勝義諦觀如夢如幻、觀空性來觀修,有很多道理讓自己不生起嗔心,讓自己的心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平靜的狀態,再生起慈愛眾生的心。

如果眾生百般地欺負自己、傷害自己,都能夠對對方產生慈愛心的話,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們對眾生生起悲心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利他心、慈愛心、菩提心才可以說真正有了一個比較可靠的保證。否則的話,如果我們對傷害不能接受、不能修安忍,那我們的慈愛心、利他心、菩提心,只能是在風平浪靜的前提下才可以存在。遇到眾生傷害我們的時候能不能觀修呢?就沒有人敢打包票了,因為嗔心這個不利益眾生的因素,還牢牢地安住在我們的相續中,隨時可能爆發,只是因緣不到而已。

如果別人尊重自己,自己衣食無憂,什麼都很順利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容易產生利他心。但是如果有一個人來傷害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百般阻擾,然後經常給自己找麻煩,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反覆無數次,這時自己還能夠保持利他心就很困難。但困難是困難,我們還是要以眾理來努力修安忍,因為前面已經講了,嗔恨的過失這麼大,是修持大乘的一種直接障礙,後面還要講修安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再困難我們也要修。越困難越要修,如果這麼容易,菩薩道不就很容易成就了嗎?就是因為難修的緣故。

在《大智度論》等經論中講,比如魚一次產卵幾百萬顆,但是能夠真正成功孵出魚苗的很少;發菩提心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後面真正修成功的也很少。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修法的確很難。我們不說世間中一些成就大事業的人要怎樣忍受艱難困苦,這些世間的大事業都是小果,而真正從根本上對治煩惱、對治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性才是大果。

一定要認真對待修安忍,不要覺得很容易,不要覺得自己的脾氣好,這只是暫時現象,根本上不生嗔心才是最重要的。必須要緣安忍品再再觀修串習,力爭做到不生嗔心。不管大事小事出現的時候,都有一種對治的智慧,都能想到安忍的教法,會讓自己心裡風平浪靜。不管什麼事情出現,都不產生有害菩提心的作意,可算是一種修安忍成功的初級表現。

願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

獲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在微信平台直接輸入以下數字,(如:1 )收看相應內容。

1,供水功德,供水教學

2,供燈願文,供燈教學

3,百字明修法21遍

4,護法簡供儀軌及教學

5,大自在祈禱文20遍(法王如意寶念誦)

6,二十一度母贊多種版本

7,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頂禮200拜

8,三十五佛懺悔文

9,蓮師心咒的修法

10,煙供功德 煙供儀軌

推薦閱讀: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25
《大乘無量壽經》第六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疏卷上 王恩洋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17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