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東漢錯銀銅牛燈

  南京博物院是我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院之前身是1933年由我國近代民主**家、教育家,時任國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倡議創建的國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蔡先生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在中山門半山園征地12.9公頃,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後因時局關係,僅建「人文館」,即現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當時通過收購、撥交、發掘,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後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一批著名專家雲集於此,如李濟、吳金鼎、夏鼐、曾昭燏、王天木等。在抗日戰爭內遷西南期間,進行考古發掘、民族調查,並出版有《雲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館》等許多專著。北平歷史博物館曾一度歸屬於中央博物院的建制而成為分院。當時為全國唯一一座仿照歐美第一流博物館建館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直屬當時的教育部領導。東漢錯銀銅牛燈燈座為一立牛,牛腹中空。燈體作長圓筒式,盞為一圓盤,盤沿有銴,盞上有兩片瓦狀的鏤空罩,可開合。罩上有一穹頂形蓋,蓋中心有一彎狀管連接牛頭。除燈罩外,通體有流雲狀的錯金銀龍鳳紋飾。該燈不但設計精美,而且在製作時巧用銅銀二種不同材質的色澤,形成顏色的完美搭配。銅牛燈通體光滑,工藝精湛,整體紋飾運用流雲紋、三角紋、螺旋紋圖案為地,飾以龍、鳳、虎、鹿以及各種神禽異獸等圖案,線條流暢,飄逸瀟洒,是漢代眾多青銅燈具中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
推薦閱讀: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撰 黃暉撰校釋論衡校釋卷第十三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撰 黃暉撰校釋論衡校釋卷第十八
東漢·張衡《西京賦》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撰 黃暉撰校釋論衡校釋卷第十二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撰 黃暉撰校釋論衡校釋卷第四

TAG:南京 | 東漢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