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成吉思汗
06-29
◎大汗崛起,彎弓射大雕 有人說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說他是"千年風雲第一人";有人說"歷來蔑視人類之人,無逾此侵略家者";有人則說他是世界歷史上取得最偉大成功的人物。他發動了世界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創建了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他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而在他死後又給人們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他就是蒙古族與中華民族的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蒙古族的祖先是東胡,與契丹、鮮卑、烏桓等屬於同一族源。與他們發生衝突的部落大概是匈奴。秦漢之際,東胡與匈奴東、西並立,不失為一個東方強國。後來與匈奴發生戰爭,被冒頓單于擊敗。從此東胡餘眾四散奔走,形成了幾個名稱不同的部族。傳說中的兩個蒙古族男子捏古思和乞顏,大概是蒙古族兩個氏族的名稱,他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蒙古的始祖是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這兩個人名的漢字意譯是"蒼色的狼"和"慘白色的鹿"。因此舊譯《蒙古秘史》記載說:"成吉思合罕(可汗)的根源是,奉上天之命降生的蒼色的狼,他的配偶是慘白色的鹿,他們一同渡過騰吉思海子而來,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立下營盤,生下了巴塔赤罕。"這就是《秘史》所說的成吉思汗的始祖,時間距離成吉思汗整整22代。 但事實上在"孛兒帖赤那"時,蒙古人並沒有遷到不兒罕山之下,因為當時那個地區還是鐵勒人的地盤。但《蒙古秘史》所說的孛兒帖赤那的遷徙路線,卻基本符合蒙古族西遷的實際。他們離開額爾古納河之後,首先渡過了騰吉思海子,即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湖,逐步遷徙到斡難河(鄂嫩河)源頭不兒罕山之下。這段旅程經過11代人的努力,大概到了公元900年左右唐朝時的回鶻汗國滅亡以後,蒙古人在朵奔蔑兒干兄弟的率領下,才開始遷居到不兒罕山地區。他們發現這座山比原來的山還要高大,自以為是世界上最高的、至高無上的山,因此起名叫"罕山",這就是今天蒙古國的大肯特山。大肯特山地區不僅是斡難河的發源地,而且是怯綠連河(克魯侖河)、土兀剌河(土拉河)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三河源頭"。這裡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為蒙古族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應該說,這一地區正是蒙古族的發祥地。 從"蒼狼"與"白鹿"起,又過了100多年,蒙古族才進入朵奔蔑兒干時期。"蔑兒干"漢語意為"善射者","朵奔蔑兒干"即善射者朵奔。他有一個哥哥名叫都哇鎖豁兒,"都哇"漢語意為"遠視","鎖豁兒"漢語意為"目","都哇鎖豁兒"相當於漢族傳說中的"千里眼"。他們是蒙古族著名的首領,成吉思汗的第11世祖先。 朵奔之後,他兩個大兒子的子孫組成了蒙古族的答兒列斤氏,也就是一般出身的蒙古人;三個小兒子的子孫組成了尼倫氏,或稱尼魯溫氏,相傳他們是金光神人的後裔,所以稱作"純潔出身的蒙古人",亦即黃金家族。其中第五子孛端察兒的後代稱為孛兒只斤氏,這就是成吉思汗所出生的氏族。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生於12世紀60年代初期(1162)。當時,中國北方處在女真族的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1162年成吉思汗誕生(選自《成吉思汗陵》) 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1146年,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之上。蒙古部落聯盟曾經組織了多次反抗鬥爭,他們的幾代先人為此付出了鮮血與生命。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出生的鐵木真,自然也將對金國的勝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奮鬥目標。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圖 (選自《成吉思汗陵》)他一直把這個仇恨記在心裡,正是這種幾代冤讎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孕育了以征戰為主要生活內容的一代天驕。 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出身於高貴的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赤列都結親,夫妻恩愛。1161年秋,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在斡難河畔打獵,發現了途經蒙古部駐地的美如天仙的訶額侖。他在幾位兄弟朋友的協助下,根據當時的"搶親"傳統,打敗了蔑兒乞人,搶來了訶額侖夫人,於是訶額侖成為也速該的妻子。第二年,也速該活捉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恰好這時第一個兒子降生了。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也速該給自己剛剛出生的長子取名為"鐵木真"。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被塔塔兒人鐵木真兀格之子札鄰不合毒死。也速該死後,俺巴孩汗的孫子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機興風作浪,他煽動蒙古部眾拋棄鐵木真母子,使他們一家從部落首領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難的深淵。 鐵木真18歲時,昔日的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的可汗。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糾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在鐵木真一生所經歷的60餘場戰爭中,這是惟一一次沒有打勝的戰爭。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發動進攻。打敗了主兒乞部,其首領被殺,部將木華黎父子則投到鐵木真帳下。後來木華黎成為鐵木真的第一名將,被封為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面地經略中原。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即眾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他們組成了12部聯軍,向鐵木真和克烈部發動了闊亦田之戰。札木合率領的烏合之眾經不住鐵木真、王汗聯軍的猛烈打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了,札木合投降了王汗。隨後鐵木真進攻塔塔兒部,其首領札鄰不合戰敗後服毒自殺,塔塔兒部另一首領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眾就向鐵木真投降了。 泰赤兀部的覆滅,剷除了鐵木真進一步統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手下幾員部將如神箭手者別、納牙阿等卻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後來遠征西遼消滅曲出律的是他們,第一次在西征中者別和速不台作用最為特殊,追趕蘇丹的是他們,活捉禿兒罕太后的是他們,打敗俄羅斯基輔大公的也是他們。 1202年秋,鐵木真集中兵力,消滅了其宿敵塔塔兒部。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選自《成吉思汗陵》) 王汗隻身一人想投奔乃蠻部,在乃蠻邊界被邊將當作姦細殺死,王汗的兒子桑昆也身死異鄉。 強大的克烈部被消滅了,鐵木真佔據了水草豐美的東部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在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蠻部還有力量能夠與鐵木真對抗,敗於鐵木真之手的各部貴族先後彙集於乃蠻汗廷,企圖藉助太陽汗的支持奪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場。成吉思汗的鎏金銀馬鞍(選自《成吉思汗陵》)但草原人民並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經戰陣、不自量力的太陽汗也不堪一擊,經過納忽崖之戰,貌似強大的乃蠻部被徹底消滅。 ◎初戀情人與長子身世之迷 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帶他到弘吉剌部去求親。弘吉剌部的智者德薛禪將自己的女兒孛兒帖許配給鐵木真。但也速該在蒙古草原途中,被塔塔兒人的鐵木真兀格之子札鄰不合毒死。也速該臨終前要求其部眾,將來為他報仇時,高於車輪的塔塔兒人要統統殺掉。也速該死後,鐵木真一家在草原上艱難度日。訶額侖夫人將家族振興的希望寄托在鐵木真兄弟身上,尤其是長子鐵木真,希望他能成為將來蒙古部的首領。但鐵木真的異母弟別克帖兒並不服從他的權威,已經有了領袖感覺的鐵木真是不能容忍這種挑戰的。鐵木真13歲那年,幾位小兄弟偶然發生了一次"搶魚"、"搶鳥"事件,鐵木真、哈撒兒與別克帖兒發生衝突。鐵木真、哈撒兒一前一後,射死了別克帖兒。母親悲憤地責打他,教育他,說:現在除了影子之外沒有伴當,除了馬尾巴之外沒有鞭子,越是在這種時刻,越應該兄弟一心,這樣才能擔負起振興家族的大業。經過母親的教育,他真誠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永不忘記母親的教訓,一定要團結一致,為家族的振興而團結奮鬥。鐵木真16歲那年,主兒乞人盜走了鐵木真家的9匹銀合馬。鐵木真在追馬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知心朋友博爾術。後來博爾術成為蒙古汗國的一員名將,成吉思汗手下的四傑之一。 塔里忽台本來以為鐵木真一家一定會被餓死,不料訶額侖卻領著孩子們熬了過來,鐵木真長成了少年英雄。於是他聽從祖母的指教,以長輩教訓晚輩的名義,借口鐵木真射殺了弟弟這件事,要捉拿鐵木真。塔里忽台企圖用鐵木真的人頭祭天祭山,鐵木真卻打傷看守逃走了,鬧得那位老太婆(塔里忽台的祖母)死不瞑目。在此生死關頭,鐵木真巧遇合答安一家。合答安是塔里忽台捅馬乳奴隸鎖兒罕失剌的女兒,她心地善良,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了鐵木真,並根據"遇客婚"的傳統,二人在羊毛堆里產生了一段難忘的情緣。鐵木真對恩人加戀人的合答安發誓說:如果能活著逃出去,將來一定要娶她為妻。而作為奴隸的合答安知道鐵木真已經同弘吉剌部的貴族女兒孛兒帖訂了親,少女的心裡只有一個心愿——將來你真有了出頭之日,讓我做一個奴婢,侍候你一輩子吧!與塔塔兒部闊亦田之戰後,鐵木真少年時代的救命恩人和情人合答安終於來到鐵木真身邊。這時合答安已經是近40歲的婦人了。可是她一刻也不曾忘記過鐵木真,多少次為了他的平安而祈禱,為他的成功而喜悅。鐵木真也不曾忘過合答安,不料剛一見面,自己的部眾便殺死了合答安的丈夫傻駱駝,鐵木真非常內疚。其實,合答安對自己的丈夫是無所謂愛也無所謂恨的,她是個奴隸的女兒,一個女奴還敢奢望按自己的意願談婚論嫁嗎?只是她厭惡傻駱駝跟隨塔里忽台與鐵木真為敵而已。鐵木真知道合答安成了寡婦,便想實踐自己的諾言,納她為側妃。合答安深愛鐵木真,正因如此她拒絕了鐵木真。因為她不是施恩圖報的人,她知道鐵木真這時需要的是年輕貌美的側妃來調節由於血腥的廝殺帶來的壓力,自己還是堅持實踐自己的心愿,給鐵木真做奴婢,侍候他一輩子。於是她以特殊的身份成為鐵木真的一個家庭成員。不過鐵木真並沒有把她當奴隸看待。 面對著一個又一個突如其來的災難,鐵木真母子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而是不息地奮鬥,勇敢地抗爭。在危難中,鐵木真不僅結識了幾個可以生死相托的知心朋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國(選自《成吉思汗陵》)巧遇品德高尚的恩人與情人,而且"射鵰英雄"的名聲也在此時傳遍了蒙古草原,愛和恨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深深影響了鐵木真兄弟的成長曆程。 鐵木真18歲時,弘吉剌部的德薛禪根據原來的婚約,將自己的女兒孛兒帖嫁給了鐵木真。但美好的生活僅僅過了幾個月,他的妻子就被昔日的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搶走了,並被強迫與赤列都之弟赤列格兒結合。鐵木真殺父之仇未報,蔑兒乞人的奪妻之恨又降臨到他的頭上。為了奪回自己的妻子,他面對不兒罕山向長生天禱告,決定向強大的敵人蔑兒乞部開戰。 現實的利害衝突引起草原各部的分離聚合,失去了心上人的鐵木真不得不尋找可靠的盟友。當時的草原英雄克烈部的脫斡鄰汗(王汗)和札答蘭部的札木合為他最初的振興貢獻了力量。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鐵木真才打敗了蔑兒乞人,奪回了妻子。在回軍路上,鐵木真的長子降生了,鐵木真感到這是個不速之客,於是起名為"朮赤"。實際上是他對朮赤的血統產生了懷疑,從此埋下了父子兄弟不和的種子,從而引發出後來朮赤和察合台兄弟之間的矛盾。朮赤是長子,他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骨肉,一直是後人爭論的焦點。其中的關鍵問題是要弄清楚孛兒帖被蔑兒乞人掠走了9個月還是12個月。雙方各執一詞。本人在《成吉思汗傳》中採取了前一種觀點,也保留了對其中某些問題的疑問。這一矛盾也折射到成吉思汗和孛兒帖身上,形成了成吉思汗心理上的陰影,這個陰影一直伴隨他走完自己的一生。朮赤本人也是個悲劇式的人物:他十分勇敢,立過很多戰功,不失為一位草原英雄。可是由於常被人稱為"野種",以及其二弟察合台的不斷挑釁,使他內心十分痛苦。這種痛苦在戰時則轉化為殺敵的勇氣,而平時則不免有出世的消極意念,他的理想竟然是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牛羊!成吉思汗為了兒子們不至於因為爭奪汗位而內鬨起來,後來把朮赤和察合台分別安排在花剌子模的新舊國都里當國王。朮赤離草原故土最遠,他的情緒更加黯淡,40餘歲便憂鬱而死。 ◎統一草原,南下伐金 1206年,鐵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難河源頭舉行庫里台選汗大會,鐵木真被推舉為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宣告成立,這在蒙古史乃至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闊闊出以天神名義給鐵木真上尊號為成吉思汗。鐵木真分封功臣與諸子、諸弟和功臣,實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領戶分封制——千戶、萬戶與諸王制;並創造了畏兀字書,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兒族政權。蒙古草原統一的時代終於到來了。領戶分封制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兵就有權,兵強則國固。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歷史階段尤其如此。因此,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戰爭中已經實行的千戶制進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先後任命了一批千戶官、萬戶官和宗室諸王,建立了一個層層隸屬、指揮靈活、便於統治、能征善戰的軍政組織。成吉思汗把佔領區的人戶編為95個千戶,分封給開國功臣和貴戚們,分別進行統治。《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舉了這些千戶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經歷以及各千戶的組成情況,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駙馬,有3位駙馬共領有10千戶,因此當時實際分封的只有88人,這就是蒙古汗國歷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千戶制的建立,標誌著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後瓦解。這是一種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制度,是蒙古汗國統治體制中最重要的一環。建立特殊功勛的那顏,還被授予種種特權,那顏階層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統治蒙古人民的支柱。這實際上是用戰爭打敗了原來各部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又重新培植了一個新的奴隸主階層,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為主、各級功臣為輔的新的奴隸主階層。 福神般的怯薛軍成吉思汗分封完千戶、萬戶之後,馬上著手擴建中軍護衛怯薛軍。由於怯薛軍分四班輪番入值,習慣上稱為四怯薛。其中的護衛人員稱怯薛歹,偶數作怯薛丹。正在執行任務的護衛人員叫怯薛者,從事宮廷服役的怯薛歹稱為怯薛執事。怯薛歹是從萬戶官、千戶官、百戶官、十戶官及自由民的兒子中挑選,這說明成吉思汗十分注意保障這支隊伍的可靠性。成吉思汗規定,怯薛軍的主要職責有三項:一是護衛大汗的金帳;二是"戰時在前為勇士",充當大汗親自統率的作戰部隊;三是分管汗廷的各種事務。因此可以說,成吉思汗建立的怯薛軍既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備武裝,又是一個分管中央日常事務的行政組織,它已發展成為蒙古汗國中樞龐大的統治機構。成吉思汗給了他們優越的地位:怯薛者的地位高於在外的千戶官;怯薛者的從者,地位在百戶官、十戶官之上。成吉思汗建立這樣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對維護汗權、鞏固新生的統一國家、防止氏族貴族的復活和重新發生內戰,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它也是成吉思汗對外進行征服戰爭的有力工具。 成吉思汗時期創製了蒙古文字(選自《成吉思汗陵》)塔塔統阿創蒙古文字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太陽汗尊他為國傅,讓他掌握金印和錢穀。鐵木真讓塔塔統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後,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後,蒙古汗國的文書,"行於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餘只就偏旁上湊成。行於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而在一個相當時期內,在蒙古本土還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書"。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八思巴創製"蒙古新字",但元朝滅亡後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阿創製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歷史上是一個創舉。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布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後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蒙古成文法——大札撒的頒布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由於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布成文法的開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卻是十幾年之後,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據《史集》記載,1219年,"成吉思汗[高舉]征服世界的旗幟出征花剌子模",臨出師前,"他召集了會議,舉行了忽里勒台,在他們中間對[自己的]領導規則、律令和古代習慣重新做了規定",這就是所謂《札撒大典》。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專門寫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興起後頒布的札撒",其中說:"因為韃靼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兒童習寫畏兀文,並把有關的札撒和律令記在卷帙上。這些卷帙,稱為『札撒大典』,保存在為首宗王的庫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動或諸王會集[共商]國事和朝政,他們就把這些卷帙拿出來,依照上面的話行事,並根據其中規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毀滅州郡、城鎮。"現在,《札撒大典》已經失傳,但在中外史籍中還片斷記載了其中一部分條款。俄國人里亞贊諾夫斯基曾彙集波斯、阿拉伯和歐洲史料中的有關記載,得到成吉思汗的札撒條款36條、訓言29條,以及其他有關蒙古法律的記述若干條。漢文史料中保存的札撒和訓言也相當多,還有待於收集整理。根據以上這些不完整的記載,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成吉思汗法律的若干內容。在蒙古社會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汗的言論、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頒布的"大札撒"記錄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 (選自《成吉思汗陵》)建立審理機構,完善相關制度軍隊和監獄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成吉思汗確立千戶制、擴建怯薛軍,主要是加強軍隊建設的話,那麼他宣布各種號令,頒布大札撒,則是創建法律制度。法律既需要有人制定,更需要有人貫徹執行,因此"治政刑"的"斷事官"首先從無所不包的怯薛軍中分化出來,成為蒙古汗國最早的一批專職官員,於是審判機構、監獄應運而生了。蒙古汗國建立後,成吉思汗分封千戶、萬戶,特將訶額侖夫人的養子失吉忽禿忽封為蒙古汗國的大斷事官,這個大斷事官不僅掌握全國的司法大權,而且掌握全國的戶口青冊,掌握財賦大權,同時還有權與大汗直接擬議,他所發布的命令具有法律性質,別人不得更改。於是大斷事官成為兼管司法和財政的官職,被人們稱為"國相",與漢族的丞相一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到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元朝設立大宗正府,大斷事官才專主宗正府,治蒙古宗室事併兼理刑名,才不再是行政長官了。在大斷事官之下設有若干斷事官,為其僚屬、下級。諸王、貴戚、功臣有封地者,也各置斷事官管治其本部百姓。在失吉忽禿忽擔任大斷事官時,蒙古汗國頒布了戶口青冊和大札撒,逐步制定了一套案件審理辦法,如規定"犯罪者除現行犯外,非自承其罪者不處刑",目的是防止誤審錯判,防止出現冤、假、錯案。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治制度,當時還很不完善,儘管軍事和刑法有了一定分工,但各種政權機構還很不健全。在南征和西征的過程中,成吉思汗從畏兀兒、西夏、女真等先進民族吸取了不少統治經驗,於是又陸續擴充了一些新的管理機構,國家政權才逐步趨於完善。 蒙古汗國的建立,結束了我國北方草原長期的部落紛爭,成吉思汗採取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使蒙古草原的統一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如果說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在西征中建立的大蒙古汗國還是不穩固的軍事行政聯盟的話,那麼應該肯定的是,蒙古族成為一個有共同經濟基礎、共同風俗習慣、共同文化語言的真正統一的民族,與成吉思汗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南下伐金女真族原來是在遼朝統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來以能征善戰著稱於世,"人一滿萬,天下無敵",這是世人對女真人的評價。後來完顏阿骨打率領數千人起義,領導了對遼國的反抗鬥爭,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滅遼國,建立了金國。隨後又南下攻宋,俘虜了徽、欽二帝,中國北方出現了一個富庶強大的金朝政權。直到成吉思汗南下時,金朝人口已經發展到近5000萬,比當時的蒙古多40餘倍;軍隊也在百萬以上,比蒙古多出10倍。因此當時有人曾說:"金國如海,蒙古如一掬細沙。"然而戰爭的結果,卻是"一掬細沙"填平了"大海"。 綜觀蒙古與金的戰爭,其爆發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條:一是蒙古各部反抗金朝的民族壓迫;二是蒙古貴族要求對中原地區進行經濟掠奪;三是成吉思汗君臣希望入主中原,與其他民族的統治者爭奪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權。《元史》及《宋史紀事本末》等書曾簡單地揭示了成吉思汗伐金的原因,《宋史紀事本末·蒙古侵金》記載說:"先是,紹興中,金人屢擊蒙古不能克,遂與之和。金主嘗遣衛王允濟往靖州受鐵木真之貢,允濟奇其狀貌,歸言於金主,請以事除之,金主不許。鐵木真聞而憾之。"《元史·太祖紀》說:"初,金殺帝宗親咸補海罕(俺巴孩汗),帝欲復仇。會金降俘等具言金主璟肆行暴虐,帝乃定議致討。"《元史·木華黎傳》則說:"金之降者,皆言其主璟殺戮宗親,荒淫日恣。帝曰:『朕出師有名矣。』"《多桑蒙古史》分析成吉思汗伐金的原因,其中說成吉思汗出師以前,登上高山,祈天之助,解帶置項後,脫其衣紐,跪禱曰:"長生之天,阿勒壇汗(指金帝)辱殺我諸父別兒罕、俺巴孩二人,脫汝許我復仇,請以臂助;並命下地之人類以及善惡諸神聯合輔我。"《蒙韃備錄》從經濟方面揭示成吉思汗伐金的原因,說是為了搶奪"繁庶"的民和物,因此史書上關於蒙古軍隊掠奪奴隸、搶劫財物的記載比比皆是。這種情況不僅表現在蒙古滅金的戰爭中,而且在以後的西征中也有充分反映。而金朝柔弱愚魯的永濟繼位稱帝,正好為成吉思汗伐金提供了有利時機。成吉思汗不失時機地做出了伐金的戰略決策,於1211年秋,完顏永濟集中金朝全國的45萬主力,與蒙古10萬軍隊在野狐嶺展開了一場大決戰。結果金軍主力大敗,後軍潰逃,伏屍百里。正如一位史家所說:"此戰也,金朝百年兵力銷折潰散殆盡,其國遂衰。"野狐嶺之戰是金朝失敗、蒙古勝利的大轉折,又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戰例。由於金衛王永濟的用人不當,一仗輸了金國的元氣,但他反過來卻把責任推在徒單鎰的身上,對敗軍之將胡沙虎等卻賞罰不明,結果養癰遺患,反受其害。 不久,金將胡沙虎發動政變,殺死衛王永濟,改立金宣宗。隨後鐵木真乘勝進攻金朝的首都中都,金帝被迫獻出公主和500童男、500童女求和,成吉思汗撤兵。新皇帝害怕蒙古再次進攻,不顧徒單鎰和太學生的反對,決定遷都南京(今開封)。成吉思汗包圍了中都,1215年,中都被攻破。成吉思汗下令將中都城府庫的財物運往蒙古草原,隨後又下令允許蒙古將士入城搶劫。金中都陷入一場滅頂之災,大火月余不息,一座繁華的都城變成了廢墟。回師草原成吉思汗稱汗之前,曾親口答應其功臣豁兒赤可以在部中選取30個美女作妻子。正是因為豁兒赤堅持要到林木中部落選30名美女,引起了禿麻部女首領塔兒渾夫人起兵反叛。為了平定這場叛亂,成吉思汗從征金前線回師草原,並為此付出了重大犧牲,成吉思汗的義弟、四傑之一博爾忽戰死。成吉思汗準備親征,在眾將勸阻之下,才另派大將率軍征服了塔兒渾夫人。 ◎西征花剌子模與長春真人西行 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50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選自《成吉思汗陵》) 這成為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 如何看待成吉思汗西征,古今中外一直有不少爭議。蒙古族是個馬上民族,他們在馬背上降生,在馬背上成長,甚至在馬背上死亡。成吉思汗是個馬上皇帝,他跨馬揮刀統一了蒙古草原,攻下了金朝的中都,又將馬蹄所到之處視為自己的領土。掠奪奴隸和財物,為自己的子孫經營一片理想的領地,這確實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真正目的。 出師前的爭吵西征出師之前,成吉思汗諸子之間發生了一場關於長子朮赤的出身與汗位繼承問題的爭吵:朮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骨肉,並非當時爭論的焦點,其關鍵在於究竟由誰繼承汗位。能否使自己的事業發揚光大,是成吉思汗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在這場衝突中,成吉思汗確定三子窩闊台為汗位繼承人,主要就是從政治穩定和個人才能方面考慮的。同時它說明當時蒙古汗位的繼承還沒有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社會末期推舉制的痕迹:從嫡子的"賢者"中選拔繼位者,最後由庫里台大會予以確認。正是這種汗位繼承製度,導致了成吉思汗死後蒙古皇族的皇位之爭。朮赤是長子,當時關於此人是不是成吉思汗親兒子的爭論,在成吉思汗心理上留下了陰影,這個陰影一直伴隨他走完自己的一生。察合台是孛兒帖生的二兒子,打起仗來不失為一個勇士,有不服輸的性格。不過他生性魯莽、好鬥、殘忍,成吉思汗知道他不是繼承自己事業的材料。窩闊台是老三,論戰功和勇敢他都不如兩個哥哥。可是他比兩個哥哥聰明,能體察成吉思汗的心思,為人也隨和,從不參與兄弟之間的爭鬥,從不對繼承汗位表現出任何熱衷。正是這一點,使他得到成吉思汗的信賴,並把汗位傳給了他。 掃清邊界,中間突破成吉思汗對花剌子模的進攻採取了"掃清邊界,中間突破"的戰略。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馬爾罕在不花剌以東,舊都玉龍傑赤在不花剌西北。國王駐新都,母后禿兒罕駐舊都。蒙古帝國征服的部落與國家(選自《帝國草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首戰的目標是攻取訛答剌等邊界城市,同時親率中軍進攻不花剌,目的在於避實擊虛,從中間突破,切斷花剌子模新舊二都之間的聯繫,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場戰爭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訛答剌城,海兒汗最後被活捉。成吉思汗為了給被殺的商隊和使臣報仇,融化了銀液灌在他的眼睛裡。 摩訶末國王之死花剌子模在當時的中東地區相當強大,他們的國王摩訶末算端,號稱世界征服者。中東地區和相鄰的歐洲諸國都十分懼怕他,連斡羅思的不少公國,也常常被他們襲擾,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斡羅思人被拍賣。摩訶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對母后有所忌憚之外,將西遼人、乃蠻人全不放在眼裡。對於蒙古人,開始他知之甚少,太后的兄弟海兒汗貪財害死了蒙古商隊,他並不贊成,也不知情,但因為太后支持國舅,他也只得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蒙古的使團。當時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蠻的異教徒,騎著像兔子一樣矮小的馬,根本不堪一擊。他第一次在西遼邊境同者別率領的蒙古小股部隊遭遇的時候,才領略了蒙古人的戰鬥力。成吉思汗使用的弓箭(選自《成吉思汗陵》)面對著蒙古大軍的進攻,摩訶末國王拒絕了集中兵力決戰的正確建議,採取了分兵把關、城自為戰的被動挨打的戰略。而當蒙古大軍日益逼近時,他又放棄首都,放棄天險,率眾逃跑,從未組織過一次像樣的抵抗。根據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將者別、速不台率軍追擊摩訶末。成吉思汗要求他們要像獵犬一樣咬住自己的獵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島,也要像疾風閃電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禿兒罕王后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島的摩訶末也悲慘地死去。 摩訶末死後,者別、速不台又揮軍北上,進入欽察草原與斡羅思地區。因朮赤與察合台意見不合,玉龍傑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窩闊台為前線指揮,最後才攻下玉龍傑赤城。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被消滅了,欽察騎兵和斡羅思諸公國也一敗塗地,古印度河、伏爾加河一帶成為激烈爭奪的戰場。花剌子模的王子札蘭丁率領殘部進行抵抗,在八魯彎之戰中一舉消滅了近3萬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勢己去,札蘭丁被成吉思汗圍困在申河邊上,最後突圍逃往印度。 回軍路上接見長春真人在西征回軍的路上,成吉思汗接見了中國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領長春真人丘處機,日本學者稱之為是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風。丘處機是道教全真派的掌門人,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同朋友一般。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相會時間不長,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卻相當大,使其性格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丘祖殿 丘處機清楚地告訴他,人是不能長生不老的,只能養生。還告訴他一條治國之道,勸他要清靜無為,不要濫殺無辜等。 回軍滅西夏太祖二十年(1225)秋,經過了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太祖二十二年(1227)秋,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 (選自《成吉思汗陵》)他雖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滅掉西夏,更未能統一中華,卻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特殊的葬禮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子孫為他舉行了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歷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只在他墳地周圍30里處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禁地。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了700餘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而他不息奮鬥,不斷抗爭,雄才大略,橫掃千軍的一生卻為中華民族和許多國家的人民所關注,被人們評為"千年偉人"。正是由於他不息的奮鬥、不斷的抗爭,才使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實現了統一,才初步結束了中國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為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成吉思汗是統一中華民族的英雄!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 成功者的典範——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千年風雲第一人》(巴拉吉尼瑪等編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的作者在《致讀者》中寫道:"我們敬重成吉思汗,並不只是因為他是民族的驕傲,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在該書引言《成吉思汗創下了十二個世界之最》中,他們認為成吉思汗"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日本學者太田三郎在《成吉思汗》一書中稱成吉思汗為"世界古今蓋世之英雄",他說:"觀蒙古民族雄圖偉業,俯仰六百年間,當時都為龍盤虎踞之大版圖而讚歎。自有地球以來,英雄之席捲大陸者不知凡幾;自有歷史以來,君主之削平邦土者亦不知凡幾。然規模之大,版圖之廣,如蒙古成吉思汗者,前後無其儔匹。……亞歷山大、愷撒、拿破崙等較,基業之偉,領域之大,亦故不能同日而語耳。"故而他認為成吉思汗不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亦且為世界古今不見儔匹蓋世之雄也"。蘇俄著名學者巴托爾德說:"成吉思汗帝國的建立從某一點上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件;把遠東和前亞的文明國統一在一個王朝之下是空前絕後的。"英國學者萊穆在《全人類帝王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比歐洲歷史舞台上所有的優秀人物更大規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夠衡量的人物。他所統率的軍隊的足跡不能以里數來計量,實際上只能以經緯度來衡量。"亞歷山大馬其頓斯基,其英名也可以與成吉思汗相提並論,但"亞歷山大一死,他的高官都是因為奢望帝王寶座而互相爭鬥,亞歷山大的兒子遭到了逃亡的命運"。與之相反,"成吉思汗的兒子,沒有受到任何繼其父汗之位的影響,君臨西起亞美尼亞東至朝鮮,南自西藏北至伏爾加的廣闊領域。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支配了世界的一半(確切些說是當時世界的五分之四)"。為此,他稱成吉思汗為"全人類的皇帝"。伊兒汗國的重臣、伊朗著名史學家志費尼在其《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說:"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甚至拿破崙本人也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裏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蒙古和中國;前三部分由汗分別統治;最後一部分作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孫中山先生說:"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提並論。 東方戰神——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不僅組建了一支當時天下無敵的強大騎兵,出色地解決了軍隊給養、後勤供應,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符合騎兵作戰特點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於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佔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兇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橫覽宇內,歷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帝國,印度之北部,韓國半島,中央亞西亞之全域,俄羅斯帝國之大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里(約當中國1萬6千里),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俄國軍事家柯列金也說:"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有人曾經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沒有一次失敗過。因此中國學者劉樂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信仰自由——實行開明的宗教政策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當時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在其統治的範圍之內幾乎是應有盡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西藏、西夏和漢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摩尼教,畏兀兒和西方各國信奉的伊斯蘭教(回回教、答失蠻),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欽察、斡羅思各國信奉的基督教(包括景教,即聶斯托利派;也里可溫,羅馬派)等等。蒙古貴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採取屠殺和掠奪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卻比較開明,並不強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許各個教派存在,而且允許蒙古人自由參加各種教派,對教徒基本上免除賦稅和徭役。實行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對蒙古貴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發揮過不小的作用。隨著中亞、波斯等地被征服,來到東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貴族利用回回上層和富商大賈作為壓迫與剝削中原漢民的幫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貴族賽典赤贍思丁,富商奧都剌合蠻、阿合馬等,都在統治機構中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移居漠北與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許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師答失蠻、苦行者迭里威失,享受與僧道、也里可溫同樣的免稅待遇。但一般的回教徒——木速魯蠻則同於編民,一樣要交納賦稅,負擔差發。總之,"在中國,由於蒙古人採取『信仰自由』和『兼容並包』的政策,伊斯蘭教乘機往東發展,大批穆斯林遷居來華,為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自忽必烈以後,元朝統治者主要提倡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為"大寶法王"、"大元帝師"。以後每一帝師死,必自西藏取一人為嗣,一直到元朝滅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權,並將教義傳入了蒙古地區。 經商與戰爭——打破東西方壁壘的千年偉人成吉思汗西征導因於一次東西方的商業衝突:訛答剌城守將海兒汗殘殺蒙古商隊,成為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德山先生在《元代交通史》中說:"國際陸路交通是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三次西征的產物。"由此"開闢了中國通往波斯的國際交通——波斯道"。法國學者格魯塞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的繪畫和波斯的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於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里·阿塔斯說:"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於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這條"橫穿中亞的商路",對於當時東西方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美國作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當初的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熏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1999年6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說:"有人認為,由於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路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往來關係。"韓國學者金鐘日也說:"大地是人類的家園,我們只有一個家園,這是當今『全球化』的新概念。然而,『全球化』起源於成吉思汗的大統一。" 我國元史專家韓儒林先生說:"成吉思汗在開始西征起,便……把東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掃除了,把阻礙經濟文化交流的堡壘削平了,於是東西方的交往開始頻繁,距離開始縮短了。中國的創造發明如火藥、紙幣、驛站制度等輸出到西方,西方的藥品、織造品、天文曆法等也輸入了中國。"完善的驛站系統,使"四方往來之使,止則有館舍,頓則有供帳,饑渴則有飲食,而梯航畢達,海宇會同","脈絡相通,朝令夕至"。"之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在鄰家"。亞歐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直接促進了歷史的進步。比如,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使歐洲文化從神學手裡解放出來,出現了文藝復興。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也使它發揮了在中國未曾發揮的巨大作用。恩格斯說:"在十四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裡傳入西歐,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這是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並說:"火藥和火器的採用決不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工業的也就是經濟的進步。""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指南針傳入歐洲則促進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以後才出現了哥倫布等人的遠航,使他們發現了新大陸,促使歐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無怪乎有的學者這樣說:"成吉思汗這樣的天之驕子的誕生,使世界從沉睡中覺醒,東西文化交流促成。被《馬可波羅遊記》招致哥倫布探險,美洲大陸被發現,歐洲人一度掌握世界霸權,後又美國崛起,日本被美國打敗等等。所以,我把成吉思汗的誕生可以看作改變世界方向,形成今日世界的誕生。" ◎成吉思汗個人小檔案 姓名:孛兒只斤·鐵木真 出生: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 屬相:馬 卒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 享年:66 廟號:太祖 謚號:聖武皇帝 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謚) 陵寢:起輦谷 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 最得意:西征花剌子模 最痛心:父親被塔塔兒人殺害,妻子被蔑兒乞人搶走 相關閱讀書目推薦 (1)朱耀廷:《成吉思汗傳》,人民出版社,2004。 (2)[美]傑克·威澤弗德著,溫海清、姚建根譯:《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重慶出版社,2006。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傳播 「侮辱成吉思汗卦象視頻」 判刑1年?用的哪條法律?
※2500年以來殺戮效率最高的是西方軍隊嗎?
※如何用史實證明「成吉思汗不是中國人,而是殺戮中國人祖先的劊子手」?
※永不言敗的成吉思汗(01)
※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人是中國的功臣還是中國的罪人?
TAG:成吉思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