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方法印證靜坐對健康的優勢
用科學方法印證靜坐對健康的優勢 楊定一博士教大眾如何打坐 2011-4-23 16:00 |作者: 李開梅平曜 |來自: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100/04/24
南台別院化世益人系列講座已進入第三周,4月20日特別為大眾邀請到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楊定一博士,就他本人的研究及親身體驗,指導聽眾靜坐,並從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分析及驗證靜坐可以讓身體健康,心理愉快。住持妙勤法師以星雲大師著作《佛光菜根譚》3D口袋書和楊定一博士結緣,代表主辦單位一份祝福。
楊定一提前10分鐘進入會場,教大家先懂得利用聲音,為自己找到脫胎換骨的方法。首先將雙腳平穩放下,與脊椎呈三角形,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左右掌交疊放在大腿上,收下額約45度角,頭挺起,側面看成直線即可;接著配合呼吸發出〈哈、嘿、一、ㄡ、嗚、揮、ㄕ〉等聲音。他從1983年開始推廣靜坐,把身心醫學帶向主流科學,親身體驗後,再訴諸文字發表。楊定一了解現場聽眾大部分還沒有養成靜坐的習慣,特彆強調邀請大家要及早開始靜坐,以各分面研究結果佐證,靜坐對身心持續且正面的影響力。
他用科學儀器測出靜坐時的生理變化,包括新陳代謝降低、血壓降低、呼吸速率降低、降低對壓力反應、提高免疫功能及副交感神經提高、交感神經被抑制等。
另外,靜坐還可以降低氧氣的消耗量,由醫學實驗證明,靜坐時氧氣的消耗量比熟睡時降低的更多,血氧濃度略為提升,血中乳酸降低;說明了培訓運動員的好方法,首先就是靜坐以調整身體狀況。
靜坐時免疫球蛋白增加並減少釋放壓力荷爾蒙,這些過去的理論經美國科學研究雜誌逐一的被證實。楊定一說:「對茜藏喇嘛靜坐時所測得出溫度的變化,靜坐時皮膚的溫度會增加8至9度,心跳速度變化不大。」
靜坐對心理變化的影響:靜坐可以改善憂鬱、焦慮、憤怒和壓力感等負面情緒。研究指出有靜坐的囚犯焦慮指數降低,優良行為表現次數增加。
楊定一又從腦波活動觀察說明靜坐的感受。靜坐時腦部產生同步、諧振的現象,連心臟也與腦波同步。研究發現,靜坐時腦部呈現高幅度的Gamma波活動;而Gamma波主導著身心放鬆、寧靜、冥想及創意。
靜坐時還可以提升大腦潛能的利用,大腦的活動狀態也比較活躍,大腦額葉活動增加;深層靜坐時腦部海馬回的活動亦產生變化,海馬回是控制記憶力的區塊。此外,靜坐時大腦皮質區厚度會增加。
靜坐方法的研究中有一案例:與一位有靜坐經驗的老者簽合約,將他放入一密窖內,無論狀況如何,八日之內不準將他挖出;再觀察老者生理變化,研究發現剛開始的半小時,老者心臟不規律;第二、三天心臟不跳了,到了第八天結束前,心臟又回跳了,剛開始一、二小時不規律,二、三小時後恢復正常,為他做檢查發現:除了體重由之前的55公斤降到50.5公斤之外,其餘生理現象沒什麽改變。
楊定一解釋:為何靜坐時難以專註?因為腦內的迴路〈俗稱習氣〉不斷在跑,因此必須創出「新的神經迴路」觀念,這樣才能達到超脫。同時以圖表分析古今中外有關靜坐的方法和理論,什麽是靜坐Meditation呢?從方法、過程、結果而言,其方法不離止和觀,「止」Samatha包括專註Concentration、入定Absorption、止Samatha,「觀」Vipassana包括觀想Mindfulness、觀照Insight、觀Vipassana,隨著靜坐的熟練度而有所差別。楊定一博士以列表簡介禪定證悟境界,「四禪/八定/十地」不是名詞,而是動詞。盛讚「般若心經」260字,涵蓋佛陀言教經要,對於坊間許多提及禪修靜坐及科學研究書籍,楊定一博士推崇具實務經驗,生活中身體力行靜坐修鍊而提出的論述。
楊定一博士講說內容,也讓與會大眾對於親子互動有另一層領會,他的孩子在9歲時,有一天拿著一大疊的書來找楊定一,孩子問:「您覺得開悟的人會說些什麽話呢?」正在工作的楊定一放下手上的資料,回答孩子:「你這個問題真好,你覺得他們應該會說些什麽呢?」就這樣簡短的問答,三年後孩子來告訴爸爸答案,這個認真的孩子,用心研讀許多書籍,並提出自己研究的見解。
隨著時間消逝,楊定一說還有許多內容來不及傳達給大家,但靜坐的好處及親身體驗一定要和大家分享,最後利用20分鐘教大家四種靜坐的方法,即數息法、觀息法、隨息法及守息法。全場聽眾就在寧靜舒適的靜坐氣氛中結束講座。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312297-1.html
推薦閱讀:
※科學解讀為什麼我們應該過「裸族生活」
※特級教師李玉宇:對「什麼是科學」的叩問和思考
※如何科學治療腰間盤突出症
※科學家發現導致人類改變性別新基因(圖)
※科學家發現女性是如何產生性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