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入門教程

說起微距攝影,現在好多攝友都有在拍:拍些花草植物,拍些蟲蜓蝴蝶等等。一旦走進神奇的微觀世界,你會感到十分奇妙,這是一個你從不曾熟悉的視覺角度。那麼作為一名新手,如何去入門拍攝微距作品呢,下面微距攝影玩家Tanky將從器材到技巧來進行講述,請一起感受微距的魅力吧!

目錄:>一、器材準備>二、場景環境營造>三、拍攝技巧>四、後期感想

一、器材準備微距攝影,當然最後是有一個成像好的微距頭了,比如原廠百微之類的鏡頭。但其他一些副廠的微距頭既便宜而且效果也不錯,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可惜這些我都沒有,攝影入門愛好者一開始也不會選擇先購買微距頭,那麼我們該怎麼拍呢?在最初的時候,可以用50mm F1.8的標頭,光圈開到比較大或者最大,手動對焦,相機離拍攝物體近到一定的距離,這樣我們可以很好地虛化背景,來突出主體。

比如這張就是用標頭拍攝的,後面的背景最大程度地虛化,主體這朵花就變得突出顯著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1.8 快門:1/2000s 焦距:50mm ISO:100再後聽攝友們說可以用近攝接圈、近攝鏡、鏡頭反接等方法,一樣可以拍好微距。但近攝鏡始終有損畫質,就沒多考慮(其他攝友有用的,效果也還不錯);鏡頭反接呢,手持試驗過效果是有的,但是手持久了會比較累,可能配個反接環之類的就比較輕鬆了;再後者就是近攝接圈了,這個有電子接圈還有普通的鐵圈,電子接圈貴一點,好處也很多,可以調節光圈以及自動對焦,真心不錯。還是考慮到錢不夠,我還是買了個鐵圈,三節都用上可以把畫面放大到很大。但用鐵圈和反接的缺點就是不能調節光圈,對焦的話要前後移動並結合手動對焦才能完成。入門者的起步就是如此……

接上3節鐵圈,連小痰盂都變得威武雄壯

鐵圈加起來比小痰盂還要長

這張夕陽之戀就是用近攝接圈加50標頭來拍攝的,這個想拍清楚主體可能比較困難 而我現在在用的,就是一些副廠的變焦頭在長焦端的微距功能。可能是因為我淘的頭比較老的原因,因機鏡不兼容只能用最大光圈,導致拍一些小物體的時候造成畫面不夠精細。不過沒關係了,那就拍一些稍大點的物體,作為新手練練手還是可以的,一切先從入門走起。

比如這張鬱金香,雖然不能和微距頭相比,但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400s 焦距:80mm ISO:100關於鏡頭的器材就說完了,下面說說還要一些其他準備的東西。三腳架(可以釋放另一隻手,就可一邊噴水一邊拍攝)、閃光燈、快門線(無線的最好,這樣距離就不成什麼問題了,噴水的時候拍攝完全無障礙)、盆子以及蘚苔(家拍營造氛圍用的)、以及噴壺等。各種創意大家都可以試試,會帶來很多意外的收穫。

在家拍攝微距時一般會用到的器材

二、場景環境營造

拍攝微距的話,懂得布景營造環境很重要。  在家拍的的話,要準備一個盆子裝滿水,水要盡量裝滿,要不然就會穿幫,出現明顯的盆子的痕迹。在中間用固體托著蘚苔之類的植物,在盆後面放置一塊有比較純顏色的背景,為拍攝營造一個很好的背景氛圍。  再要一盞檯燈,用來測光以及輔助對焦。而室內的光線有限,閃光燈就派上用場了。最後把小動物放到布置好的場地中,讓他們習慣了環境之後就可以盡情拍攝了。

拍攝布景圖

別看布景圖這樣簡單,微觀的世界可奇妙了!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160s 焦距:80mm ISO:100三、拍攝技巧首先要說的就是噴水的技巧啦,小噴壺可作用大,無論是花草還是小昆蟲,噴點水珠總是能帶來一點新意的畫面上的可觀性的。先說說噴水的方法吧,剛開始用大的那種澆花的噴壺,噴出來的效果就像暴雨般,這個要控制好噴水量,連拍幾張,總能找出一張效果好一點的。

像暴雨般的效果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1.8 快門:1/200s 焦距:50mm ISO:100用美髮店的那種噴壺,噴出來的會比較細膩一點,還是要多實驗幾次,遠噴近噴都要試試。

在戶外拍攝也可以帶上噴壺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125s 焦距:80mm ISO:250如果要拍攝出那種光斑霧點的效果,就要用化妝品的那種小噴霧瓶了,兩元店或超市都有賣的。這個就可以噴地很細膩,只要在逆光的情況下,光斑就出來了。

加上水珠的點滴,讓微距生態也不再那麼單調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1.8 快門:1/100s 焦距:50mm ISO:100還有就是先噴好水,然後拍一些帶水珠的花卉,帶著晶瑩剔透的感覺,別有一番味道。講了噴壺的妙用,相信大家今後出門都會帶著個噴壺哈。

這些夢幻般的虛化光斑,就是噴出的小水珠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200s 焦距:80mm ISO:100下面說一說拍攝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小技巧以這張圖為例,當時是把兩隻螞蟻放到了一條細的線繩上面,兩邊分別用架子支撐起來。為防止螞蟻跑走,在兩邊不停地有滴水,螞蟻怕水,遇到水後就會回頭。正好當時拍攝的時間是下午,光線剛剛好,夕陽也很美麗,於是就想著對著夕陽拍一組。讓螞蟻們在繩子上盡情的表演,抓拍、搶拍、連拍各種拍一起試,拍這種動的小動物就靠這些了,只用幾次快門是拍不好微距的。

夕陽之戀 作者:Tanky野外拍攝的話,困難有所加大,但也不要怕,對於一些飛羽,可以用噴水來限制它們的活動範圍。就比如這張豆娘的圖片,水珠很不錯,有種雨後豆娘在飲水的感覺,但其實這水珠是噴出來的。有人問:豆娘這麼靈活,還可以這麼近距離的拍攝,如何做到的?其實就是噴水,但是噴水也是有一點小技巧,要由遠及近由慢到快地噴,讓它們感覺是自然的下雨了,這樣你就可以慢慢接近它們拍攝了。它們身上的水珠對於它們的飛行也有所限制呢,有時候我都拍累了,它們在原地也一動不動的,非常敬業!

Damsel Fly 作者:Tanky

這些小技巧講完了,下面說說一些創意類的想法。  比如:螞蟻和其他昆蟲在一起,會有好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加一些水滴的效果,光斑倒影,逆光的剪影效果等等,想到的話就去動手實現。

逆光拍攝,在構圖上交代現場場景

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4000s 焦距:80mm ISO:100

不用約束與只拍一種動物,還可以加入一些別的增加趣味性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160s 焦距:80mm ISO:100四、後期感想前期拍好了,後期就會來的很簡單。其實對於微距攝影來說,並不像人像攝影那樣,需要太複雜的調色等等,以還原真實的微距世界為準,最多適度添加唯美的氣氛。所以微距攝影的後期多是進行二次構圖,以及輕微調整色調飽和度之類的就可以了。

方形的構圖會給人耳目一新和飽滿的感覺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400s 焦距:80mm ISO:100

多圖的拼接合成也是很不錯的方法EXIF: 相機:佳能600D 光圈:5.6 快門:1/320s 焦距:80mm ISO:100

也可製作一段有情節的電影感畫面。微距攝影入門教程 用得著的小技巧

【導語】:所謂「微距攝影」,是指照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小的圖像。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這也是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最喜歡的一種攝影類型。

  以前膠片相機拍攝微距,要麼使用微距鏡頭,要麼使用大長焦鏡頭,兩者價格都不菲,而對數碼相機來說,即使是很多民用級的低端數碼相機,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雖然與專業的微距拍攝無法相比,但會讓你一試微距世界的美麗。如果你還沒嘗試過拍微距,請跟我來。

  微距世界很美麗,因為微距可以放大微觀世界,獲取的是我們日常視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更有視覺衝擊力。

  微距題材很廣泛,盆養的花、廚房菜板上被切開的菜、家中的小飾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樓下草地里的昆蟲世界……

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如果是拍攝花草類的靜物,那麼可以很用心地考慮用光與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獲得極好的淺景深,並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虛掉,同時可以獲得藝術美感的效果。但因為是微觀世界,相機鏡頭與被攝物間已經離得很近,極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線,所以輔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內拍攝,請使用大功率家用檯燈之類,至於是白熾燈還是熒光燈並不重要,因為DC都帶有白平衡調節,大不了多試幾次。另外,一張白板紙用來補光也是很好的建議。為了獲得清晰的照片,輔助架穩相機的三腳架、獨腳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攝對象是怕驚擾且行動迅捷的小昆蟲,高速快門是第一要素。獲取高速快門有三種途徑,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門速度就可以相應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會造成畫面較粗糙,顆粒感加強,因為表現微觀世界一定要細膩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階ISO還能獲得足夠精細的畫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還可以獲得通透的片子來),否則不建議使用。三是使用閃光燈,例如為了拍一隻縱深感清晰的蝗蟲照片,只有通過小光圈才能獲得,但是小光圈帶來的負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減少與快門速度的降低,而行動快捷的小動物不會給你機會打輔助長明燈光,閃光燈是唯一選擇,而且行動要快。為了避免直射過曝,請在閃光燈上加柔光罩。

用得著的小技巧:

1.遙控或快門線的使用有助於獲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機的定時自拍功能。

2.測光與聚焦模式儘可能不用點測,因為在點測時反而測焦不準。一般的消費類DC手動聚焦功能較弱,而在被攝物較小不易準確聚焦時,可以在同距離處手持手錶之類的大一點的物件來輔助對焦。

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為拍微距本身就要與被攝物離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僅姿勢不雅,關鍵是不易端穩相機。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讓拍攝者很從容地構圖,並方便看到最終的淺景深效果。4.注意背景。儘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虛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體間的接縫處,有時一不小心就會破壞整體效果。

5.巧妙搭配不同攝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標頭反接,這時反接的標頭就成了一個放大鏡,可以獲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儘管成像中帶有黑圈,使用大解析度做裁剪就可以了。

6.適當嘗試逆光效果.特別是邊緣薄且透的植物花、葉之類,逆光下會表現出特別的美感。

7.旅遊景點中,像風蝕的石刻、銹跡斑斑的門鎖之類,在微距拍攝中會表現出強烈的質感。

隨身必備物品:

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體攝影。

白布、白卡紙(有一定硬度)、小夾子:一是可以方便補光,二是可以擋風,以防花草在風中搖擺。

水、小噴壺:拍花草時特有用,噴洒點水會使照片特靈光,簡單一點的解決方法就是帶礦泉水,口含水噴一下最方便了。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

本組雜感,系太平洋攝影論壇對我的一個專訪——《7D論壇之星,快樂攝影50的專訪》,主要內容是雜談我在花卉、微距攝影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此使用時略做了修改,因篇幅較大分為六篇。

我是個業餘攝影愛好者,攝影的啟蒙時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時的攝影是個比較奢侈的愛好,無論是攝影還是被攝影,都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學生時代沒有錢,照相機是借的,膠捲圖便宜常用反差很大的8定電影膠捲,現在被稱為全畫幅的135畫面就那麼小,沖洗時也極少放大。那時攝影是全手動的,什麼都要憑知識、經驗來自己設定。為了能拍得好些,看了很多能找到的攝影書。工作後的幾十年,雖然繼續愛好,只能說是在用攝影進行記錄,沒有更多的精力來追求攝影的藝術目標。

退休使我有時間、有精力來圓自小的攝影夢。為了讓退休後的生活更充實,臨退休我購買了自己的單反,在攝影的目標上,也不再是實用的記錄,而是在努力把照片拍攝得更好之中享受攝影的快樂。

風光、人像、紀實、生態等不同門類的攝影除了共性之外,在拍攝、後期上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就是鏡頭配置都不一樣。再有,不管是什麼門類的攝影,要拍好,外在條件必須要有合適的拍攝對象和合適的拍攝條件,內在因素必須要多學多拍多練。反思我前幾十年的攝影,什麼都拍,結果是什麼都沒拍好,拍風光片只比旅遊紀念照強些,人像片比相冊中常見的留影也好不了多少。我知道,專註於拍攝生態片要受得住寂寞,這對已經淡泊名利的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根據我現在的具體情況,選擇主要拍攝花草、昆蟲之類生態片,從微觀角度來表現大自然的美,一是有更多的練習機會,二是便於集中精力,把這部分拍得更好,三是更適合我這樣的退休人員的身體狀況,有更多的戶外活動體驗大自然的美,又不象拍風光片那樣要長時間長途跋涉的勞累。

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二)——把花卉拍攝好的體會

城市裡昆蟲種類較少,從數量上看,我更多的是在拍攝花卉。我用7D的時間還不到1年半,已經拍攝了2萬多張,其中花卉約佔2/3,對花卉攝影確實有了一些感受。

1、要努力運用各種攝影技巧,把花卉的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樣是拍攝花卉,攝影愛好者同植物愛好者是不一樣的,攝影愛好者的快樂不僅僅是在拍攝到的花卉種類有多少種,更主要的是在拍攝中怎樣更好的表現了花卉的美。評價花卉攝影優劣的標準很多,我認為首先應該是讓人感到美,感到賞心悅目。所有的攝影手法,都是應該為表現美服務。為此,花卉攝影起碼要做到畫面乾淨,不能雜亂無章;主體突出,不能主次不分;構圖和諧,不能彆扭呆板;色調悅目,不能灰暗臟丑;用光恰當,不能過暴生硬。

2、人像攝影中拍攝的模特美,照片就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歡,花卉攝影也是這樣。面對一大片花,不要迫不及待的按快門,要選擇形態美、乾淨、滋潤的花朵,還要用心構思,選擇最佳的外在條件、最佳的角度,避開周圍各種不美的因素,一看,二想,三拍攝,努力把花的優美和特點表現出來。再深一步則是寓情於花,借花抒情,讓閱者在觀看時產生共鳴。

3、花卉攝影是以色彩和造型取勝的,特別講究取景構圖。要努力做到主體突出,構思新穎,造型優美,色調悅目,恰當的處理好整個畫面的主次、大小、色彩、影調、層次、線條、虛實等各方面的關係,達到和諧統一。

特寫、近景在花卉攝影中佔有很大比例,構圖時最常用的是黃金分割法,整個畫面按井字分成九格,興趣點在其中的一個交叉點上。有朝向的主體花卉,朝向前應該是兩格。單朵花的大小以不大於一格為宜。我現在做後期用CS5,裁剪工具本身帶九宮格,使用時感覺比以前的各個版本方便多了。

對於莖、枝有特點的花卉,如玉蘭、梅花、迎春、絲瓜花等,我們可以利用其枝幹的自然曲線作為構圖主線,充分運用其線條曲直、粗細、疏密、遠近、虛實,有取捨地加以選擇和利用,既有利於構圖,也有利於表現花卉的性格特點。

4、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裁剪是再次做減法,不同的裁剪,效果會大不一樣。在後期中把可有可無部分裁掉,主題就更突出,畫面也更簡潔乾淨。不要對一些漂亮的、但對表現主題無益的內容捨不得裁,我經常要裁2—3次才能裁到位,原因就是開始時捨不得裁。

5、有時我們能看到一些精緻的花卉、昆蟲生態片,實際是在人工布置的環境下拍攝的。同人像攝影中的棚拍片一樣,因為客觀條件的優越,效果當然不一樣。沒有必要將自然環境下拍攝的片子與「棚拍」片PK。好在花卉的「棚拍」比人像的棚拍容易做到,喜歡的在自己家裡就可以嘗試。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在自然環境下挑戰自己。

花有百態,攝無常律,我分析了自己的具體情況,認為自己應該在四個方面加強努力,就是:主體更清晰,背景更恰當,用光更講究,視角更多樣,以此增強照片的視覺衝擊力,增強照片的藝術感染力。

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三)——對照片清晰的認識和做法

對照片清晰的追求,既同老師的要求有關,也同我的愛好之一是微距攝影有關。清晰是微距攝影的生命線,也應該是其它攝影的生命線,一張好的片子,主體必然是清晰的。

拍攝清晰,在攝影中僅僅是一個基本功。要做到這點,鏡頭等器材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攝影者對這個基本功的掌握,還有其對清晰的理解。例如,對同一張照片,到底是拍虛了,還是拍實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標準和看法。再如,我們在論壇就可以找到很多用同樣的鏡頭拍攝,清晰度卻有天壤之別的片子。

我在每次拍攝回來先看一遍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先把拍虛了的照片刪除掉。有時候,對是否拍虛了真不好判斷,就把幾張照片放大了進行比較,使用佳能的ZoomBrowser軟體查看圖像,特別適合做這樣的比較。在比較中經常能發現,同樣是拍「實」的照片,放大後在實的程度上其實還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比較多了,對清晰度的感覺就更敏感了,要求也更高了。

以上圖為例,如果蜀葵的花芯或食蚜蠅之一不清晰,這張片子就沒有保留價值了。

要把照片拍攝清晰,首先對焦要準確。7D的對焦功能很強大,我根據自己拍攝對象的特點,選擇了定點自動對焦。定點自動對焦的對焦範圍比單點自動對焦的更小,可以保證合焦位置更嚴密,就是拍攝微距都可以不用手動調焦。

對焦準確,還包括對焦位置的準確。例如,一組花朵,有虛有實才好看,有時對焦點位置錯了,從構圖上看,處於主體位置的花虛了,拍實的花怎麼裁剪都無法安排在主體位置,這樣的照片就只能刪除。花卉的特寫,如果花芯不清晰,感覺總是彆扭。有時對焦的位置很微妙,或者沒有把握,我就重新對焦再拍幾張,回來後進行對比選擇。

要把照片拍攝清晰,正確運用好景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景深大,主體容易拍清晰,但花卉攝影同風光攝影不一樣,往往要求畫面虛實有度,景深又不能太大。

統計表明,相機抖動是照片模糊中最常見的原因。為避免相機抖動影響清晰,在手持相機拍攝靜態景物時,一般認為快門速度應高於安全快門1—2倍,安全快門(秒)=1 / 焦距。這裡的焦距,是指全畫幅上的焦距,如果是APS-C機身,就要算等效焦距,而不是鏡頭上標註的焦距。

在實際操作中,光圈小了景深能大,但快門就要慢,而快門快了光圈就要大,都會影響清晰。解決辦法,一是按照自己拍攝對象的需要的主次,確定光圈與快門的配比。二是使用三腳架。使用三腳架會帶來很多不方便,但我始終堅持使用,因為我覺得拍虛了的照片即使在其它方面再好,也是不能用的。三是用閃光燈或其它方法補光。四是提高ISO值,但付出的代價是畫質可能要下降。五是使用防抖鏡頭或機身,防抖一般都會標稱可以降低幾檔快門,這個「可以降低幾檔」,按我理解就是相對安全快門而言的。六是練成鐵手功,在快門慢於安全快門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七是用更短的焦距或加大拍攝距離以加大景深,代價都是拍攝的主體會縮小。

跳蛛身體如綠豆大小,滿身體毛,有8個磁性大眼,很能考驗微距攝影是否清晰,是微距攝影愛好的題材。我居住的小區花叢中有跳蛛,以它為模特不用付出場費,前後已拍了一千多張,每次拍攝,因為拍攝距離、對焦位置、是否使用閃光燈以及拍攝時機、角度、環境等諸多因素的不同,照片的效果也大不一樣,從中體會到不少微距攝影的訣竅,所以至今樂此不疲。

下圖的跳蛛在拍攝中採用小光圈以加大景深,使用加柔光罩的閃光燈補光以提高快門速度,以此保證活動的跳蛛能拍攝清晰。

下圖的跳蛛,與上圖的比較有多處不同。

因為拍攝時沒用閃光燈,這個跳蛛眼睛的反光中不是閃光燈柔光罩的形狀,而是類似超廣角的天空、樹木、樓房,應該說是更漂亮了。如果使用合適的柔光罩加合適的控制,可以做到用閃光燈又看不出用燈,可惜我還達不到這水平。

因為沒有補光,用2.8的光圈以提升快門速度,但景深更淺,很容易拍虛,因此對對焦點位置選擇、按快門時機的要求也更高。照片效果也反映了景深更淺。

不用閃光燈拍攝的跳蛛

微距攝影因為景深特別淺,因此要拍攝清晰又有很多特別的要求。

一是拍攝如蝴蝶扁平翅膀、豆娘細長身體等對象時,要控制好焦平面,簡單說,就是要仔細調整相機位置,讓相機機背與豆娘的身體或蝴蝶的翅膀保持平行,讓其都在窄小的景深範圍之內,都能保持清晰。不單是微距昆蟲攝影,就是在花卉攝影中,有時也可以運用焦平面控制,如本帖中的金絲桃、金銀花就是這樣。

二是不能採取半按快門對焦後再構圖的辦法,如果再構圖,就要用手動對焦來修正。要提醒的是:這時用的鏡頭必需是全時手動的,否則會損壞鏡頭。不是全時手動鏡頭,還是從頭至尾用手動對焦更省事,或者不要在對焦後再構圖。

三是從景深的計算公式中可以知道,距離比光圈對景深的影響更大。微距攝影景深淺,原因是拍攝距離非常近,而不是微距鏡頭本身景深淺,用百微拍人像,距離大了,就不會有景深淺的感覺了。微距攝影中為了使拍攝對象更大,只能是更靠近,但景深將更淺。因此要權衡利弊確定拍攝距離,不一定是越近越好的。我常常在無可奈何中後退一些,以縮小拍攝對象換取大一點的景深。

在微距攝影中,為解決景深太淺的難題,有使用景深合成軟體,將幾張乃至幾十張同時拍攝、僅對焦點前後略有不同的照片,取其清晰部分進行合成,以加大景深,這可以說是微距攝影的一個分支。我沒做過這樣的嘗試。對此做法,如同對攝影作品是否允許深度PS加工一樣,各種意見見仁見智,這裡就不討論了。

四是對焦位置的選擇要求更高,例如同樣是對準跳蛛的眼睛對焦,對焦位置偏上偏下一點,因為景深太淺,又不在同一焦平面上,跳蛛體毛清晰的效果就不一樣。

豆娘(焦平面平面掌控的練習)

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四)——對花卉攝影中背景處理的看法

藍天下的櫻桃花

背景只是襯托,不是被攝的主要對象,但是因為它在畫面上佔有較大的面積,不可能不引起觀眾的關注。一幅生態攝影作品,背景在畫面中產生的虛實、主次、明暗、色彩對比等效果,起著陪襯和烘托主題,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的作用。如果背景處理不恰當,甚至喧賓奪主,就不可能是一張好照片。

背景處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採用單色背景。可以用藍天、大的單色物體等自然的單色作背景。也可以用彩色紙、彩色布等人工布置。喜歡人工單色背景的,在野外可以用事先準備的彩色卡片,或脫下衣服放花後面做背景的,也有微距攝影者介紹用大的葉片放小蟲後面做背景的——但這樣做往往需要助手哦。

要得到自然的黑背景,可以選黑暗的空間、物體作背景,按主體亮度暴光,據介紹,如果主體與背景內最近的物體光比大於5級時,利用數碼相機曝光寬容度窄的特點,就能在拍攝時形成自然的黑背景。用閃光燈拍攝時,如果背景較暗離主體又較遠,閃光燈只照亮主體,照不到背景,能比較容易的得到黑背景。

下圖的萱草花拍攝時間下午4時左右,側逆光,光圈3.5,暴光補償—0.67ev。拍攝時避開了其它花朵,以沒有陽光的陰暗處為背景,得到類似黑背景的效果。

背景處理的另一個常用方法是利用自然條件因勢利導選擇背景。說因勢利導,就是不應該拘泥於某一個經驗,某一個說法,關鍵是保持背景的潔凈,背景的色彩、虛實與主體映襯對比恰當,不喧賓奪主,避免出現使興趣中心轉移的色彩或高光。為突出主體,背景與主體在色彩的明暗、色相上應有對比,至少有明顯差異,避免主體同背景「糊」到一塊,

使背景潔凈的常用方法是讓背景虛化。(1)使主體遠離背景,能方便的虛化背景。(2)常用的是控制光圈、距離、焦長來製造淺的景深以虛化背景。光圈的數值越小,鏡頭距離主體越近,焦距越長,則景深越淺,背景虛化效果越好。三個因素怎麼使用,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掌握,綜合考慮。(3)後景虛化能使背景乾淨,突出主體,而前景虛化則能增加氣氛渲染,使畫面富於情調。

在拍攝花卉時,往往略微變換機位,改變角度,調整變焦鏡頭焦距,背景色調就會有明顯的變化,一些高光、雜亂、難看的枝幹等就能避開;對一些避不開的垃圾、殘枝敗葉、雜亂的枝幹草葉等應盡量人工清理掉。要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注意,儘力直接拍攝到漂亮的背景。

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五)——對攝影中用好光的體會

攝影是一門光和影的藝術,是從小就知道的攝影知識,但是要把它真正的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開始拍片時,更多的是考慮自己拍片時間的方便,而不是此時光線怎樣,把光只是當作能拍清楚的條件。在不斷的拍攝實踐中,對怎麼用好光才越來越重視,認識到光是照片的精神,光線能產生明暗的對比,能產生變幻的色彩基調,光線也能突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紋,還能強調形狀的外觀輪廓。所以,恰當的用光是增強攝影作品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技法。因此現在我在光的條件不好時寧可不拍也不勉強,因為即使勉強拍了,過兩天再看,還是把它作為廢片處理。

怎樣才算用好光?主要在於充分了解和掌握光的特性、光比度、和對主光(也稱為塑型光)背景光、輔助光、輪廓光、裝飾光等一系列光線的合理運用。花卉攝影特別講究影調唯美,因此用光宜柔不宜硬。早晨陽光柔和,偏黃,中午則較硬,偏藍,夕陽時分陽光則偏紅,薄雲時比晴天的柔和,冬季的陽光又比夏季的柔和。不同光線拍出來的效果當然不同。現在我更多的是早早出門,選擇在日出後的2、3小時內攝影,這時陽光的強度、色溫,以及環境、風的影響等更適合花卉的拍攝。中午前後,特別是夏季,光照太強,反差強烈,不容易表現花的柔美;傍晚時候,花朵經過一天的日晒,是否能拍,就要看花的體質了。

光有不同的方向。順光拍攝,光線均勻,顏色鮮艷,成像清晰,但是反差弱,畫面不容易出彩。逆光、側逆光拍攝,暴光準確的難度增加,但光線清晰的勾划出花卉輪廓線,能更細膩地表現花的質感、層次和瓣片的紋理,陽光透射還使花瓣和葉片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感,能使平淡無奇的畫面產生戲劇性的效果,其中側逆光更是花卉拍攝中常用的容易出彩的光線。但側逆光也不是萬能的,它適合花瓣平滑、有紋理的花卉,如果沒有紋理變化,容易形成過暴感覺,再有紫薇一類的花卉花瓣小、褶皺多,用側逆光極易使花瓣顯得零亂,使用時也要注意。

上圖,瓊花、食蚜蠅。早上8時左右的陽光,給白色的瓊花蒙上淡淡的金黃色,雖然花瓣並不透亮,選擇側逆光、淺景深拍攝,是為了豐富瓊花的光影層次,壓低背景亮度保持乾淨。對焦時發現周圍有幾個食蚜蠅在飛舞,半按快門等待,在其進入合適位置時按下了快門,很幸運,這次成功了。

下圖,金銀花,是下午5時左右用側逆光拍攝,並以「黑」背景襯托對花朵的表現。使極其普通簡單的金銀花花瓣引入注目。對焦時調整相機位置,在花瓣清晰的同時確保花芯及頂端的綠球清晰(控制焦平面啊),儘力表現金銀花很有特色的花芯。

在用光上我也努力探索,在花卉攝影中借鑒風光攝影中局域光用光技法進行試驗。我理解的花卉攝影中的局域光,同風光攝影中是整個場景的一部分不同,是光線只照射到花朵的一部分,最好是只照射到花芯,局域光的來源,大多是利用從樹木枝葉等空隙中漏過的一小縷光,在時機上是稍縱即逝。使用局域光目的,是突出花朵主體,豐富畫面層次,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下圖,夾竹桃,早上7時左右的陽光,通過樹木枝葉空隙漏過的一小縷光,照射在夾竹桃花朵的一部分上。用陽光照射不到的夾竹桃枝葉為背景,避開了枝葉繁茂的夾竹桃容易造成背景雜亂的困難。

夾竹桃——局域光

雜談花卉及微距攝影(六)——對攝影中拍攝角度的體會

先說一下我們熟悉的報名照(又叫標準象),報名照以標準的拍攝角度、構圖、用光來拍攝人的臉部,一切都規規矩矩,雖然最能反映人的臉部特徵,卻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在花卉、昆蟲等生態攝影中,也有「標準象」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攝影者認為這樣拍最能顯示拍攝對象的特徵,再有就是我們在學習攝影時的教材、範例也是這麼教導我們的。這樣做,這樣說都沒有錯,但是,由於審美疲勞的原因,大家對第一個這樣拍的覺得很美,但等見到第一千個、一萬個的時候,就不會再覺得美了。特別是在攝影相當普及的今天更是這樣。自己拍的片子,覺得處處都符合規範要求,是個好片,可是在網上發表了之後,卻淹沒在眾多片子的海洋中,原因不是片子拍得不符合規範,恰恰是因為太規範了,所以引不起注意。攝影要遵守規範,那是前人經驗的總結;但是又不能拘泥於一些說法,否則照片就象從工廠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一樣,千片一面了。

上圖金絲桃的拍攝,改變了平時的拍攝角度,突出花芯的長絲,為了保證長絲頂端花蕾大部分清晰,運用了焦平面控制。

要使照片引人注意,我的體會一是要發掘新的題材。在風光攝影中,拍了新疆拍西藏,拍了中國拍外國大概就是這樣。在花卉攝影中,我也更願意拍一些別人不常拍的品種。夏天的荷花,從方方面面來講都是花卉攝影的好題材,但是拍的人太多了,我嘗試了多次,很難找到新感覺,原因就是受拍攝條件限制,怎麼都跳不出雷同的圈子。

另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改變常用的拍攝視角、構圖、用光,力求創新,給人以新鮮感。我努力進行這樣的嘗試,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成功給我帶來更大的快樂,就是失敗也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往往其中的一點兩點能給自己啟發,為下一次嘗試做了鋪墊,最差的也是做了一個練習,能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

創新的機遇隨處都可能有,就看攝影者能不能發現機遇,及時抓住機遇,再有是願不願克服困難,做別人沒做過的嘗試和探索——越是困難的條件,片子雷同的機率就越小。有些說起來更簡單,在專訪即將結束時再回到開始的話題,即看在一些細節上是不是處理得更好,包括是否更清晰——細節往往會決定成敗啊。我有兩個朋友在藏區採風,同時拍攝一小孩,僅僅是拍攝角度的微小區別、按快門掌控時機的不同,導致抓取到的眼神光的效果不同,一個獲全國大獎,另一個則名落孫山。

去年,太平洋論壇在《又到中秋賞花時 近期精華花卉作品點評》中對我的紫薇進行的點評,是改變視角的一例。

爽文版主對此的點評:

「許多朋友都在論壇上發過紫薇,但往往不盡人意。為什麼看起來很漂亮的花拍出來總感覺總不遂人意呢?

其實不是他們拍的不好,而是他們在構圖用光上有欠缺。

紫薇開花是一團一團的,不太好構圖,如果就那麼拍成一團,色彩似乎不錯,但看起來就會覺得很板,沒有活力,樓主在這方面避免了我所提到的缺陷,以角度的變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由於小小白長焦段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在背景處理上也比一般鏡頭得宜於更好的虛化效果,為突出主體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這組PP焦點準確,圖片清晰,加之佳能本身出片的特點,確實有點柔花之艷。

當然,我覺得在用光上還是欠缺,PP顯得有些平。」

停在花朵上的蜜蜂的照片經常能見到,所以我就嘗試拍攝飛翔的蜜蜂,雖然這樣拍攝的困難要大許多。拍攝金雞菊時,發現蜜蜂較多,我支好三腳架,大致調好距離,守株待兔,等蜜蜂進入預定範圍時,跟蹤對焦拍攝,選取其中清晰的片子保留,這張是其中之一。


推薦閱讀:

如何用微距鏡頭拍好昆蟲
【樣片】百元微距 拍攝礦物薄片方法簡介以及更多照片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微距花蕊
攝影 | 奇妙微距世界

TAG:攝影 | 花卉 | 微距攝影 | 雜談 | 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