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上最難考證的迷案:「子午谷奇謀」真可行嗎

在探討諸葛亮北伐為何未能成功時,許多人都會惋惜他未能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那麼,「子午谷奇謀」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有這麼一段資料: (魏)延每隨(諸葛)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在這段資料下作了詳細引註:1《魏略》曰:夏侯茂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日:「聞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茂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成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這便是關於著名的「子午谷奇謀」的全部記載資料。

一、「子午谷奇謀"的記載可信嗎?

關於「子午谷奇謀」的記載,以《魏略》最為詳盡。但是,《魏略》這部書,卻是在魏晉之際,由魏郎中魚豢秉承統治中原的司馬氏集團旨意而著述史事的(類似的還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王沈的《魏書》等)。在他們所保存或加工過的中原傳說里,諸葛亮是受到了嚴重的誣罔和歪曲的。

諸葛亮在世時,「聲烈震於遐邇」[1],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地區的人民對他深切懷念,形成了許多故事傳說。陳壽在諸葛亮去世40年後的《上諸葛亮集表》中說:諸葛亮「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2]。表明這些傳說都是歌頌性的。而在司馬氏集團統治的中原地區,則是一方面在政治上利用諸葛亮的社會影響來籠絡蜀人;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宣傳上,盡量貶低和歪曲諸葛亮,以縮小他的影響。《魏略》正是這樣的著作。

在《魏略》中,諸葛亮被描繪成一個以遊說而求進身的策士,他自行往樊城求見劉備。[3]故事十分荒誕,毫無史實根據,所以裴松之駁斥說:「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魏略》記載了許多諸葛亮的異聞,都經不住史實考證。如說:劉備敗於小沛,其子劉禪失散竄入漢中,賣為劉括養子,娶婦生子,後來簡舍人使漢中,劉禪往見,遂由張魯送詣益州,立為太子,「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日:"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亮亦以禪未閑於政,遂總內外」。[4]這哪裡是事實呢!不過是貶誣劉禪卑賤而以炫耀魏晉之主,描寫後主甘作傀儡而諸葛亮則為獨攬朝政的專制權臣。

關於諸葛亮針對魏國的北伐,魏人當然是不愉快的,所幸諸葛亮沒有成功,這就為他們嘲諷諸葛亮提供了可能。《魏略》就譏斥諸葛亮的北伐是「反裘負薪,里盡毛殫,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5]。 那麼,這種「史書」所記的「子午谷奇謀」又怎麼可能讓人相信呢!

《三國志·魏書·夏侯悖傳》記載:「初,太祖(曹操)以女妻(夏侯)術茂,即清河公主也。茂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魏略》也說:「林字子林,悖中子也。文帝(曹丕)少與桶茂親,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持節,承夏侯淵處都督關中。」與曹操之子曹丕一併長大,又為曹操女婿的夏侯茂,到曹操孫子曹睿為帝時,還能說是「少」嗎!何況諸葛亮於建興五年(227年)上《出師表》後,即率軍北駐漢中,又怎會在南鄭召開軍事會議,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呢!即使有此會,魏延有此議,必然也是軍事機密,又怎會泄露於外人知之呢!

雖然《三國志》魏延本傳記載有魏延請兵與諸葛亮會於潼關之事,但這是「每隨亮出」,即經常提出的建議,並不明確表示為「子午谷奇謀」。倘若沒有注引《魏略》的資料,是不會將其理解為「子午谷奇謀」的。因此,《魏略》的記載是孤證,不足以證明有「子午谷奇謀」;加之《魏略》關於蜀漢的記載多不可信,「子午谷奇謀」的歷史真實性也就相當令人懷疑了。

二、「子午谷奇謀"是如何產生的?

歷代對諸葛亮的評價,公推由蜀入晉的史學家陳壽的評論較為公允。他既高度讚揚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同時又公正地指出其戰爭指揮能力有所不足。陳壽經過廣泛搜集和系統研究諸葛亮著作及有關資料後,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評論中指出: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陳壽在《上諸葛亮集表》中又說:「然(諸葛)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軍政才能長短得失的權衡結果是:政治優於軍事;而在軍事上也不是無所可取,只不過是用謀打仗不如軍務管理與建設。陳壽對諸葛亮的這個評價,可謂歷史之公論。

以所取得的業績來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確實不如他的政治才能,何況諸葛亮所主持的軍事活動又主要是針對魏國的,而且是長期與被尊為晉宣王的司馬懿相對峙。由魏入晉又征服了蜀漢的晉朝包括陳壽在內的史學家,在涉及這段歷史時必然有所忌諱,不能貶低司馬氏,不能過分宣揚諸葛亮,甚至有意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進行貶低,便成為這一時期歷史書籍的特點。

秉承司馬氏旨意著述史書,對諸葛亮進行嚴重誣罔和歪曲的史書,除魚豢的《魏略》外,突出的還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和王沈的《魏書》。王沈在《魏書》中,寫諸葛亮之死:「亮糧盡勢窮,憂恚歐血,一夕燒營遁走,入谷,道發病卒。」[6]裴松之在引注後就指出,所謂軍敗歐血而死之說,完全是「因亮自亡而自誇大」的「虛記」。當時,諸葛亮在渭濱,司馬懿「躡跡」,勝敗未定;又諸葛亮亦非入谷而卒,乃是蜀人入谷發其喪。裴松之因此說:「以孔明之略,豈為仲達歐血乎?」可見,魏人關於諸葛亮的記載是伺等地不可信。

《魏略》之所以要記載下「子午谷奇謀」這條虛有的資料,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從思想上、宣傳上去盡量貶低和歪曲諸葛亮,以縮小他的影響。看,諸葛亮的北伐,本來就是以小國之弱兵而征大國強兵,取勝的惟一可能就是「子午谷奇謀」,可是「奇謀為短」的諸葛亮怎麼會有如此膽量呢?他因為「怯」,所以認為此計「懸危」,不敢採納,堅持從坦道漸進的方式。他的軍事活動當然也就只有以失敗告終了。

可以肯定,類似「子午谷奇謀」這樣貶低諸葛亮軍事能力的傳說,在魏國一定還有,不然,被稱為「良史」的陳壽也不會在《三國志》中寫下魏延欲與諸葛亮「異道會於潼關」的記載。只是,陳壽的記載並非特指「子午谷奇謀」,而是魏延多次建議分兵合圍;而經裴松之加註《魏略》的資料後,就必然理解為對「子午谷奇謀」的特指了。

三、「子午谷奇謀」真的可行嗎?

即使「子午谷奇謀」真如《魏略》所記載的那樣,倘若諸葛亮採納了,是不是就可以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呢?尤其是由於諸葛亮的北伐畢竟最終未能取得成功,後世許多為諸葛亮出師未捷的惋惜者,更容易感嘆諸葛亮為何不試此「奇謀」。

但是,諸葛亮不會採納「子午谷奇謀」這樣的計策,並非陳壽所說的「奇謀為短」,也不是魏延所說的「怯」,而是認為此計太「懸危」,這是有原因的。在這之前,就發生過孟達掉以輕心被司馬懿擒斬之事,打亂了諸葛亮在上庸開闢伐魏東線戰線,兩路出兵征魏的計劃。首次北伐,又因違眾錯用馬謖而不用宿將魏延、吳懿為前鋒,導致初出祁山的嚴重失敗。諸葛亮本是劉備在政治上的「股肱」,沒有指揮過大戰,況且又有關羽、劉備先後因冒進而失敗的前車之鑒,必然使他在軍事指揮上格外謹慎而考慮再三。

諸葛亮北伐的戰爭指導思想,主要是圖謀穩當地在隴右建立基地,穩紮穩打,逐步推進。正因為此,所以司馬懿觀諸葛亮營壘後,也稱讚他是「天下奇才也」。[7]從蜀漢的實際國力與軍力而言,諸葛亮的北伐步驟,不能不認為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平心而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實在是過低估計了強大的魏國的軍事力量。倘若夏侯茂閉關拒戰,以逸待勞,後果將不堪設想。後世責難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者,多以為-個軍事家不能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去進攻,只要有百分之六十的希望就可以一試鋒芒了。這個道理用到一生謹慎的諸葛亮身上,是不起作用的。蜀漢國小民少,兵員不多,諸葛亮不能不謹慎行事。更何況諸葛亮「約己愛民」,對士兵也極其愛惜。在第一次北伐退兵後,有人因收姜維,並掠得數千民眾還蜀,來向諸葛亮祝賀時,諸葛亮就皺著眉頭說:「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賀,能不為愧。」[8]由此可見,諸葛亮用兵豈能在把握不大的情況下,讓將士去作無謂的犧牲品?惜兵慎戰,這應是諸葛亮作為政治家兼軍事家的難能可貴之處。

歷史本來是不能假設的,但我們也不妨作一假設:諸葛亮採納了「子午谷奇謀」,魏延率奇兵從子午谷直奔長安。子午穀道路崎嶇,遇雨還泥濘,魏延軍不能按預期趕到(建興八年,魏使張邰率軍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絕」[9],不能前進,張郃軍只得退還);勉強走出子午谷,長安的魏國守軍已布好防守之備;諸葛亮的大軍也不能按期到達(幾次北伐都推動不走就是證明)。此時的魏延及其大軍,便只能懊悔輕率出征了;蜀國遭此重創,大約也再不可能組織像樣的北伐了。

注釋:

[1]西晉張輔:《名士優劣論》,《藝文類聚》卷二十二。

[2][3][6][8]《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

[4][9]《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5]《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注引。

[7]《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

百科名片諸葛亮造像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中文名: 諸葛亮 別名: 孔明,卧龍 國籍: 中國(東漢,三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出生日期: 181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234年8月28日 職業: 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 代表作品: 《出師表》(前、後)、《誡子書》等 身高: 184cm 官職: 丞相 爵位: 武鄉侯

目錄[隱藏]

個人資料人物生平躬耕南陽「隆中對」赤壁大戰足食足兵白帝城託孤南征北伐諸葛亮之後代諸葛亮年表歷史評價治國成就藝術造詣書法篇繪畫篇音樂篇文學作品《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影視演員個人發明木牛流馬饅頭孔明燈諸葛連弩八陣圖諸葛亮躬耕地之謎河南南陽說湖北襄陽說後世紀念武侯墓(諸葛亮墓)武侯祠後人評詠詩詞相關歇後語相關俗語相關成語相關對聯三國殺武將卡暮遲的丞相卧龍【神】赤壁的妖術師個人資料人物生平 躬耕南陽 「隆中對」 赤壁大戰 足食足兵 白帝城託孤 南征 北伐 諸葛亮之後代諸葛亮年表歷史評價治國成就藝術造詣 書法篇 繪畫篇 音樂篇文學作品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誡子書》影視演員個人發明 木牛流馬 饅頭 孔明燈 諸葛連弩 八陣圖諸葛亮躬耕地之謎 河南南陽說 湖北襄陽說後世紀念 武侯墓(諸葛亮墓) 武侯祠後人評詠詩詞相關歇後語相關俗語相關成語相關對聯三國殺武將卡 暮遲的丞相 卧龍 【神】赤壁的妖術師

個人資料  體態:身長八尺(根據東漢計量單位合約184cm),容貌甚偉,有英霸之氣,時人異焉(出自陳壽《上諸葛亮集表》,見《三國志·諸葛亮傳》後附內容)  官職:丞相、領司隸校尉、益州牧、錄尚書事、假節  爵位:武鄉侯、武興王(東晉追封)  先祖:諸葛豐(西漢司隸校尉)諸葛亮畫像  父親:諸葛珪(東漢末年泰山郡丞)   母親:章氏  叔父:諸葛玄  配偶:黃月英(黃碩)  同族:諸葛誕  兄弟:諸葛瑾(兄)、諸葛均(弟)  子女:諸葛瞻(親子)、諸葛果(親女)、諸葛喬(養子,原諸葛瑾之子)  孫子;諸葛尚(瞻長子)、諸葛京(瞻次子)、諸葛攀(喬子,後因諸葛恪獲罪,滿門抄斬,故重歸諸葛瑾門下)  重孫:諸葛顥(攀子)人物生平   北伐  諸葛亮北伐示意圖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今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同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今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5、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今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6、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由於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由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諸葛亮之後代

  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後從低級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  後來,諸葛瞻官至衛將軍,一度執掌蜀國朝政。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國時,諸葛瞻率領軍隊前去抵抗,拒絕魏軍誘降,戰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死沙場;諸葛瞻殉國之時,他的次子諸葛京還很小,不到參軍打仗的年齡,所以倖存了下來。  晉朝統一三國之後,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徵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眉縣的縣令,並把這裡治理得很好。想當年,他的祖父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縣,都未能如願。沒想到歷史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他從未謀面的孫子成為這裡的縣令。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早年投效東吳,深得孫權的器重。後來官至大將軍等最高軍職。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於藍,在吳國權傾朝野,後來死於一場政變,東吳的諸葛家族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很早就追隨曹操,在魏國擔任一流高官。後遭司馬家族的打擊,其家族也被全部殺光。 如此一來,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東琅琊一帶的族人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倖存者就只剩下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了,諸葛京在擔任眉縣縣令之後,繼續升遷,最後官至江州刺史……從此,史書上就不再有諸葛京後人的記載。   那麼,諸葛亮是否有直系後代傳承至今呢?目前,在山東臨沂和浙江蘭溪各有一批姓諸葛的人士,他們都有各自的家譜記載著與諸葛亮的淵源關係。在浙江,諸葛後人幾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據說,他們都發源於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   從明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藥業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後來,他們在此行業中逐漸發展壯大。清代中後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藥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於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葯幫」這一商業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築。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袁子》: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國演義動畫》諸葛亮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徐庶:「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諸葛孔明者,卧龍也」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   習隆、向充:「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孔明祭東風  劉禪祭奠諸葛亮詔書:「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康熙帝:「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西晉梅陶贊陶侃:「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隋朝王通:「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云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  呂溫《諸葛武侯廟記》:「大勛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對諸葛亮的事迹甚為欣賞,曾作過數首詩關於諸葛亮,包括《蜀相》 (當中有兩首同名蜀相)、《詠懷古迹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 。當中《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亦成為日後講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其他詩人亦有作過不少詩詞讚賞諸葛亮,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明朝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近代歷史學家郭沫若的《蜀道奇》,還有近代政治家董必武、陸定一等。  一代偉人毛澤東在肯定諸葛亮才智的同時,曾試圖分析諸葛亮統一中國失敗原因,針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荊州、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魏的總戰略,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前一句的意思是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分析,隆中對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優勢,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對於失街亭、斬馬謖的歷史事件,毛澤東曾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當時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懸掛的攻心聯,為清朝學者趙藩所作,此聯曾引起毛澤東等的重視,其內容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讚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治國成就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三國志》: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志》: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饅頭

  話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朝,過瀘水而不得,按習俗需要拿47個人頭祭祀,次日諸葛亮用麵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用以祭祀;自此以後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時除了豬,牛,羊外多了饅頭;另表:饅頭原來是指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孔明燈

  流傳至今的孔明燈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諸葛連弩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在較短時間內能發射十支箭,殺傷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八陣圖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云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佈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此外傳為諸葛亮發明的尚有孔明鎖、木獸、地雷等。諸葛亮躬耕地之謎  河南南陽說

    證據之一:《三國志》正史記錄  正史《三國志》記載了諸葛亮上疏後主的《前出師表》,在此文中,諸葛亮表述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我本是一個平民百姓,在南陽自耕自食,只希望在亂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面前聞名顯達。先帝不嫌棄我身世低賤,竟屈駕相訪,向我徵詢天下大事,這使我很受感動於是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 這一段話出自諸葛亮給後主的奏章中,可稱為第一手材料,是無可非議的,因而,它是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最可信的證據。   證據之二:諸葛亮在《黃陵廟記》中自述在南陽躬耕   在《諸葛亮集.文集.黃陵廟記》一文中,諸葛亮說:「仆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勢不可卻,計事善之,於是情好日密,相拉總師。」   黃陵廟位於長江西陵峽南岸,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諸葛亮奉命領兵進軍益洲,船隊進到西陵峽,他登岸看到一座斷壁殘垣的古廟,原來是祭祀禹王和神牛的廟宇,由於年久失修,以致如此。諸葛亮感慨萬千,即派人「復而興之,再建其廟號」。廟宇建成後,即撰寫了《黃陵廟記》,並刻碑銘記。在碑文中,諸葛亮說了上述的那一段話,即「我在南陽躬耕著田地,承蒙先主劉備三顧草廬訪我......」這一段話同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所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是一致的,因而,這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最可靠的證據。   證據之三:隋開皇「斷石幢」稱孔明居南陽躬耕   《中州雜俎》記載,諸葛亮「又嘗居葉縣之平山下,現存隋開皇二年斷石幢云:『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在高陽華里。』今山下少西有諸葛廟,東金雞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處.蓋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陽則自孔明始也。此斷石幢既為隋時物,則去三國時未遠,言必得其真,故而書之。」   據《葉縣誌.陵墓》稱:「開皇斷石幢系明代葉縣縣令牛鳳在《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石碑中所記」。今平頂山衛東區婦幼保健站有諸葛廟遺址,東有諸葛廟街,《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的石碑,豎立在婦幼保健站院內,至今保存完好。   由上文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父輩(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遷徙南陽葉縣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輩死後,諸葛亮即移居南陽躬耕。   證據之四:晉代詩畫石稱頌諸葛亮躬耕南陽  清朝末年,南陽方城拐河鎮群眾,在灃河淤沙中發現一塊晉代詩畫石,上半部刻有《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諸葛亮畫像。該詩畫石現保存在拐河鎮高中院內。   《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畝樂如何,吃也靠著,穿也靠著;力勤糞多做生活,麥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餘一要斟酌,豐也不錯,凶也不錯~~~」。其落款為:晉永和三年歲次癸亥秋月穀旦,尚書僕射和浴手敬書。   《躬耕歌》文詞樸實無華,雅俗共賞。蘊含著博大精深的哲理,閃爍出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史學價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遠,與三國相近;二是系東晉名宦顧和手書,有較高的聲望;三是出土在南陽,且至今保存完好。這對諸葛亮躬耕南陽又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佐證。   證據之五:「三顧橋碑」證明劉備「三顧茅廬」發生在南陽卧龍崗    劉備三請諸葛亮是婦孺皆知的歷史故事。那麼,這個故事究竟發生在哪裡?這是與諸葛亮躬耕地密切相關的問題。   《三國志.諸葛亮傳》曰:「時先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人喻為「卧龍」的諸葛孔明,於是就發生了「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具體發生在哪裡呢?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得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駕,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古今圖書集成》「南陽府」古迹部分曰:「諸葛廬,府城西南七里卧龍崗,昭烈三顧處,有詞,春秋祀焉。」   劉備當年屯兵新野,來南陽卧龍崗「三顧茅廬」,必經梅溪河橋。該橋原本是一座極普通的小橋,因劉備「三顧茅廬」時經過此橋,世稱三顧橋,至今約有1700年歷史。清代在舊橋的基址上修建為石板橋,1968年由於城市擴建,又將此橋改修為水泥結構的拱券橋。   「三顧橋」在歷史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康熙壬辰年編修的《龍崗志》中云:「三顧橋在南陽府城外西南三里許,離卧龍崗亦三里許,漢昭烈帝三顧草廬經此,因名。」令人驚喜的是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龍區棉花加工廠院內的建築垃圾中發現了一塊「三顧橋」殘碑。碑文曰:「…..三顧口更有義焉,三顧者昔劉主顧草廬而謁諸葛者也,後來漢室所由興亦始,不假此橋謁諸葛之路乎,雖謂先人之遺迹,即今人往來所利便也。但歷年久遠,傾危將至,誰忍坐視不為之此乎,口口是橋修以流芳於不窮……」。此碑雖殘,發現於卧龍路三顧橋之側,已顯露出的部分碑文足能說明問題,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三顧橋殘碑是南陽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它確鑿無疑地證明,歷史上的「三顧橋」確實存在,它用實物證明了劉備「三顧茅廬」就發生在南陽卧龍崗。進而為諸葛亮自述「躬耕於南陽」提供了實物佐證。   證據之六:晉李興撰《祭文》在南陽祭祀諸葛亮    西晉惠帝時,為紀念先賢,曾命令鎮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與李興一起到諸葛亮故宅祭祀。為此,李興寫了一篇《祭諸葛丞相文》,祭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此事發生在晉永興年間,當時,鎮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駐節宛城,李興是劉的參軍。李興為劉弘代寫了《祭諸葛丞相文》,他們是在沔北南陽某地舉行祭祀諸葛亮的活動。然而,「襄陽說」抓住這篇《祭文》斷章取義,認為「於沔之陽」就是在襄陽諸葛亮故居。其實,這是誤解,古時人們俗說「山南水北謂之陽」,此處說的「於沔之陽」,是指在沔水以北南陽某地舉行祭祀活動,並不是沔南的襄陽故宅。   證據之七:黃權在南陽卧龍崗建庵祭祀諸葛亮   亮初亡,人們懷念其功德,「遂因私祭之於道陌上」,隨後,步兵校慰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廟「斷其私祭,以崇正禮」,後主乃從之。黃權則是最早在南陽卧龍崗建諸葛庵祭祀的人。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劉備襲取益洲後,任用其為代理偏將軍,劉備為漢中王后,任權為治中從事。劉備在蜀稱帝後,欲報荊洲失守、關羽被殺之仇,將伐東吳,黃權竭力勸阻,但劉備不從,一定要率兵親征。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後來,伐吳果然失敗。黃權因「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故而降魏。先主嘆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黃權與劉備及諸葛亮有著濃厚的感情,尤其對諸葛亮十分佩服敬仰。他經常在魏國官僚中稱頌諸葛亮。司馬宣王曾給諸葛亮寫信說:「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嘆述足下,不去口實」。當權聽到故國丞相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後,不勝悲痛,即和南陽同鄉人在諸葛亮躬耕過的卧龍崗,修建了一座諸葛庵,因時節進行祭祀活動。   證據之八:諸葛亮為劉備從南陽貸款以為軍需   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談資》記載:「先主寓荊洲,從南陽大姓晁氏貸款千萬,以為軍需,諸葛亮擔保,券至宋猶存。」這是一條極重要的主證材料。   漢末,劉備開始無立足之地,從東吳借得荊洲,當時軍需很困難,因諸葛亮在南陽躬耕十年,人際關係有所熟悉,於是,由諸葛亮擔保,從南陽晁氏貸錢千萬,以應急需。當時打的借條,至宋代仍然保存著。  證據之九:諸葛亮為其弟在南陽娶妻   《諸葛武侯集》注引《諸葛氏譜》稱:「亮為弟均,取南陽林氏女為婦,期年,生子名望。」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立於山東臨沂訪塢村的《諸葛氏祖碑文》》載:「我葛氏家琅琊,遷於南陽,食祿為諸,以官為姓。」   現存的《琅琊郡全裔堂諸葛氏宗譜》稱:「亮生於琅琊,遷居南陽,官於西蜀。」該宗譜還:「諸葛亮次孫諸葛京次子(諸葛)沖攜眷復歸故里,又還琅琊。   從《諸葛宗譜》看,諸葛亮系山東琅琊郡陽都縣人。其原本姓葛,後裔被漢文帝追封為諸縣侯,所以人們稱他們為「諸葛」,久而久之,就慣用以為複姓了。諸葛亮兄弟共三人,兄諸葛謹在東吳效力,弟諸葛均年少時,跟諸葛亮在南陽卧龍崗躬耕,自食其力。諸葛均年長後,諸葛亮就在南陽為其弟娶了林氏之女為妻。   湖北襄陽說

    諸葛亮隱居的隆中、草堂,在今湖北襄樊市(東漢末年的襄陽)城西20里處。從歷史形勢和文獻記載看,都是絕無問題的,其證據如下:  一、《出師表》一文云:「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然而《出師表》一文中說指的南陽為東漢的南陽郡,非今天的南陽市,南陽郡作為帝鄉,其面積遠比今天的南陽要大,直到襄陽城外,所以儘管隆中就在離襄陽20里的地方,當時仍然屬於南陽郡的轄地,所以諸葛亮才自稱躬耕於南陽。  二、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劉表出任荊州刺史,駐兵襄陽。當時北方因董卓之亂,文人學士南依劉表的"蓋有千數"(《後漢書·劉表傳》)。這些人幫助劉表「起立學校」、「撰五經章句」。他們都住在襄陽,不在南陽。  三、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往依劉表,大約在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後,袁術署諸葛玄豫章太守為朱皓所逐是在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諸葛亮隨諸葛玄往依劉表只能在興平二年冬以後.即公元196年或以後。初平元年到四年(公元190-193年),南陽是在袁術佔據下的(《後漢書·袁術傳》),其後張綉佔有南陽。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前,張綉和劉表的關係雖然尚稱友好,但諸葛亮決不會在兵荒馬亂中住在南陽。建安四年,張綉投降曹操,南陽為曹操所有,諸葛亮更無隱居南陽之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即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劉備往請諸葛亮出山,在隆中草堂長談,此隆中只能是在襄陽城西20里之隆中不會是別的地方,更決不會是遠在數百里外、已在曹操佔據下的南陽。如諸葛亮是在南陽,劉備決不敢去自找殺頭之禍。曹操也決不會放諸葛亮去幫自己的敵人劉備的。  四、關於諸葛亮隱居襄陽城西的記載,都是可信的。  (一)王隱《蜀記》:「晉永興(公元304-306年)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據《晉書·劉弘傳》:「太安(公元302-303年)中,張昌作亂,轉……荊州刺史,率前將軍趙駿等討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進據襄陽。」可見,上引<蜀記>李興文中的前三句乃記劉弘受命平張昌事,時劉弘「自方城至宛、新野」,即在「沔之陽」。而後兩句記劉弘「進據襄陽」以後事,這才登隆山,「至隆中,觀亮故宅」。王隱,東晉初人,史學家。  (二)《晉書·習鑿齒傳》:「習鑿齒,襄陽人也……既罷郡(原為榮陽太守)歸,與秘(桓溫弟)書曰:『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每定省家舅,從北門人,西望隆中,想卧龍之吟。』」  (三)習鑿齒《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20里,號曰隆中。」(《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習鑿齒,既是襄陽人,又是史家。他去諸葛亮不過100多年,他的話,是可信的。  (四)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東逕隆中」條註:「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劉弘字, 《晉書》本傳作『和季』)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李興一名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此條可與上引(一)對照起來讀。文獻記載,足以證明隆中、草堂是在襄陽,即今城西之隆中是無可懷疑的。在漢代,襄陽屬於南陽郡管,明代以後,隆中才劃歸襄陽,1950年才有襄樊之稱,源於其轄區的襄陽和樊城。  2007年4月13日湖北襄樊隆重紀念諸葛亮出山1800年,國家旅遊局、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物局有關領導參加了慶典大會,國家文物局發來賀電。後世紀念  武侯墓(諸葛亮墓)

  諸葛亮之墓武侯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諸葛亮墓,在陝西省勉縣定軍山腳下,每年,勉縣的人在清明節的那天都要去拜謁諸葛亮遊覽定軍山;2008年10月,在勉縣還舉行了三國文化節。  武侯祠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建有武侯祠,為蜀中著名的歷史旅遊名勝之一;此外,河南南陽以及陝西漢中均有武侯祠。後人評詠詩詞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楊慎·所引的武侯廟   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曰又曛。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  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相關歇後語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焚香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哭周瑜——假戲真做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注釋:也叫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個臭皮匠」的源頭應該是「三個臭裨將」,也就是三個副將。)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秘莫測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隆中對——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相關俗語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不出茅廬,知三分天下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聰明莫過於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相關成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顧茅廬、胸中藏有百萬兵相關對聯  1、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2、收二川,排八陣,六齣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注釋:六齣:(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獲) 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 東和:(東和孫權)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陣:(擺設八卦陣) 酬三顧:(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蠻:(平定南方叛亂) 用火攻:(指赤壁之戰)三國殺武將卡  暮遲的丞相

   觀星――回合開始階段,可以觀看牌堆頂的X張牌(X為存活角色的數量且最多為5),將其中任意數量的牌以任意順序置於牌堆頂,其餘以任意順序置於牌堆底。  空城――鎖定技,當沒有手牌時,不能成為【殺】或〔決鬥〕的目標。  卧龍

    八陣——鎖定技,當沒裝備防具時,始終視為裝備著【八卦陣】。  火計——出牌階段,可以將任意一張紅色手牌當【火攻】使用。  看破——可以將任意一張黑色手牌當【無懈可擊】使用。  【神】赤壁的妖術師

    七星——遊戲開始前,共發你11張牌,選4張作為手牌,其餘的面朝下置於一旁(移出遊戲),稱之為「星」。每當於摸牌階段摸牌後,可用任意數量的手牌等量交換這些「星」。  狂風——回合結束階段,可以棄掉1枚「星」指定一名角色:直到下回合開始,該角色每次受到的火焰傷害+1。  大霧——回合結束階段,可以棄掉X枚「星」指定X名角色:直到下回合開始,防止他們受到的除雷電傷害外的一切傷害。  「星」不屬於遊戲中的牌,所以「星」不能被錦囊和武將技能影響。  目前的雷電傷害有「雷【殺】」,張角的技能「雷擊」,以及「閃電」三種。  大霧不能防止失去體力。

------------------------------------------------

魏延百科名片魏延畫像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信陽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諸葛亮死後,魏延因被陷害謀反而遭楊儀一黨所殺。 目錄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簡明歷史傳記演義傳記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歷史評價】三國殺武將卡 【人物生平】 【史籍記載】 簡明歷史傳記 演義傳記 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歷史評價】 三國殺武將卡

【人物生平】  初隨劉備作戰,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后受封漢中太守,後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將軍,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被採納。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功,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這個「叛逆」不是古代意義上的謀反,而是現代意義上的,比如我們會說某個小孩子挺叛逆),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係,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在諸葛亮死後,因為不甘心就此撤軍以及不能容忍兵權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令,率軍燒毀棧道、攻擊楊儀。最後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後果。   官至: 征西大將軍【下二品】 南鄭侯 涼州刺史 漢中太守 前軍師 賜予假節  相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性格:驕矜高傲 子:魏容、魏昌【史籍記載】  簡明歷史傳記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魏延(王心海飾) 魏延是蜀漢名將,他跟隨劉備入川後表現突出,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但是和蜀漢重臣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將兵權交於楊儀,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軍欲殺楊儀,反被楊儀派馬岱殺死。後魏延一門被夷滅三族。  演義傳記

  本為劉表部將,當劉備攜百姓前來投奔劉表之子劉琮時力主迎接劉備入城,為此而與文聘敵對。劉備離去後轉而投奔韓玄。劉備派關羽攻打長沙時,韓玄認為部將黃忠通敵而欲斬之,魏延大怒,一刀殺死韓玄,獻城投降,因為此舉而被諸葛亮認為其不忠不義,同時被指出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但劉備愛惜人才,仍將魏延收留。此後劉備率軍入蜀,魏延隨軍前往,於劉璋的酒宴上奉龐統之命起身舞劍,意在乘隙殺死劉璋,但被劉璋部將阻止。攻雒城時為爭功反陷入苦戰,幸得黃忠所救。於馬超進攻葭萌關時出戰,擊敗馬岱,卻被敗中求勝的馬岱放箭射傷。於瓦口關之戰中曾奉命援助張飛。漢中之戰中無視曹操的招降而對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戰後被封為漢中太守。  劉備逝世後,魏延隨諸葛亮平定南蠻王孟獲的叛亂。於諸葛亮北伐時獻「奇襲子午谷」之策,但未被諸葛亮採納;因此在奉命進攻箕谷時無視諸葛亮的軍令,險些敗北。於諸葛亮向天祈禱延命時進帳報告敵軍入侵的消息,不慎碰倒主燈,導致諸葛亮的祈禱失敗。諸葛亮臨終前遺命楊儀統兵,魏延對此不滿,於諸葛亮病逝後率軍反攻楊儀,而楊儀則根據諸葛亮的遺計挑釁魏延,魏延大喝一聲「誰敢殺我」後被潛伏在一旁的馬岱所殺。  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三國志11中的形象)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三國志10中的形象)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咸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歷史評價】  陳壽: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干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並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國演義》中「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這就須從歷史本來面貌來辨其真偽。這裡我只就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劇發點議論。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三國志·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推薦閱讀:

TAG:考證 | 子午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