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謎,膚色與種族:誰更秀色可餐?
第三謎,種族與膚色,誰更秀色可餐? 當你觀賞一台國際頂級模特走秀表演時,你的目光會無情的射穿那些設計精緻眩麗奪目的時裝,那時你的目光不得不落在模特們的皮膚上。她們的皮膚反射回來的光線會告訴你她們各自的膚色,你會剎那驚覺,嫵媚背後原來掩藏著無盡的妖艷誘惑。
你覺得誰更秀色可餐呢?
你的第一選擇可能是與你膚色相近的同種族的美人,但沒人敢打這種保票,或許你只在轉念之間,便已迷上了她旁邊的黑珍珠,但那亦可能是珠露易逝的表象,你的下一個衷情者會隨著目光的流轉而變成了頭髮金黃膚色美白身材高挑的西域艷姬。這不是沒有先例的,明朝的仁宗皇帝就是被異域美女奴兒花花迷得魂魄離身,視三宮六院無數粉頸佳麗直如草木蟲蚧。
你神魂顛倒時的表情雖然登峰造極,但美好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當所有美人退台,燈光暗下,人聲漸消,你不得不從無盡的回味中重返現實。如果你曾讀書,你會突然想到這樣一個有水準的問題:這些人為什麼會如此不同,有黑有白,有高有矮,以至於讓你目不暇接,神迷情亂?
種族與膚色問題,事實上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而且是一個敏感的至今仍然爭論不休的問題。
看這個貼子的讀者大多知道我們是黃種人,因為我們的皮膚是黃色的。也就是說,人們習慣用顏色來彼此區別。原因很簡單,色彩顯而易見、一覽無餘,區分它們之間的差別就像區分紅色的是蘋果、橙色的是橘子一樣容易。
會有哪位天才想到用顏色來區別人種呢?
這分法源起於一座埃及古墓中的壁畫。那壁畫是三千多年前畫下的,上面有很多種人,並用不同的顏料加以著色:埃及人被塗成了紅色,亞洲人塗成黃色,非洲人塗成黑色,西方人被塗成白色。這給了後人某種啟示,簡單地把世界上的人分為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和紅色人。
這種分法過於輕率,特別是關於美洲的紅色人種,那只是一種可笑的誤會。原來美洲的印第安人是黃種人的一個分支,之所以被認為是紅種人,是因為他們經常在臉上塗抹著大量紅色顏料,人們見每次看到他們都是紅色的,就認定他們是紅種人。
但這種以膚色劃分人種的方法影響很大,後來瑞典的大科學家林奈也接受了這種方法,正兒八經地把各個洲的人命名為亞洲黃種人,非洲黑種人,美洲紅種人和歐洲白種人。這種叫法影響很大,獲得了普遍認同,幾乎人人皆知。
但現在科學家們卻不再使用這一分類法了,因為用膚色劃分人種的方法簡單粗暴,是不科學的。他們已對種族重新作出了定義。
世界上不同的人外表長相上明顯不同,比如皮膚的顏色,眼睛的顏色,頭髮的顏色等等;身體能力也有相應的差別,比如黑種人的耐力比較好,白種人笨拙,而黃種人則比較靈活。有了這些不同,再加上語言也不一樣,風俗習慣更是各有千秋,這樣就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種族。
現在比較受到認可的劃分方式是四大人種:一是歐羅巴人,也就是常說的白種人;一是蒙古人,就是我們黃種人啦;另一是尼格羅人,指的是黑種人;而澳大利亞人種則指的是原住民的部落,又稱棕色人種。
其實在這四大人種之外,還有很多小群的人種,但大致跑不脫這四大基本人種,因為人不是從石頭裡崩出來的,他們與別人必有親緣,所以難逃網羅。
當我們考察這些不同種族的人的身體差異時,會發現,大傢伙猛看起來模式都一樣,一個鼻子兩隻眼,但細看起來,又全不一樣,而且差異指標很多,比如身高、鼻腔大小、額頭寬度、頭髮的樣式、眼睛的走向等等。如果你願意仔細研究,深度發掘,你完全可以因此而寫了一本專著,把乳房形狀、陰唇大小、小腿粗細、胸腔寬窄、喉結高低等各種細節都拿出來比較,直到把自己淹沒在一堆雜碎之中。
放開所有細節,不同種族之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差異,首先是身材大小,其次是膚色深淺,至於其他特徵,不擬過多討論。
身材上的差異已經有了基本的解釋,而且似乎爭論不大。因為這其間有一個普遍的標準,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必須儘可能少的散熱,或者說強化保暖,而熱帶地區則需要強化散熱功能。難道身材大小與散熱能力有關嗎?然也。
先介紹一個概念,相對錶面積,就是拿表面積除以體積。比如一個邊長為
這道複雜而高深的計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說明體積越大的東西,相對錶面積越小。
這一原理對於人類同樣適用。也就是說,人的身材越高大,相對錶面積越小。
那又怎麼樣?要知道,皮膚是人體散發熱量的主要途徑,你很少見人把舌頭伸出老長來散熱的,這樣你就明白了,相對錶面積越大的人,散熱性能應該越好。什麼樣的人相對錶面積很大?當然是小個子的人了。哪些地方的人需要散熱性能好?當然是熱帶地區的人了。這個邏輯表明,越是靠近赤道等熱帶地區的人,身材應該越小。反之,越是寒冷地區的人,身材應該越大,這樣散熱也就少了,才可能在寒冷的地方生存下來。
不看別處,看中國,基本能瞧出點苗頭來。東北的氣候應該是中國最冷的,所以東北人的身體相對高大些,而華南一帶比較酷熱,身材果然相對較小。
請你記住,這裡說的是統計概念,大樣本平均數,你不能押著一個身高
當然,身高不是越高越好,那樣會導致散熱能力越來越差,對於現代人而方,那倒是次要毛病了,但副作用仍然不少,比如骨質密度會有所降低,神經傳導會有所減慢,血壓會有所升高等等。現在你知道姚明為什麼老是骨折了嗎?
姚明之所以稀有,並不是因為他的身高有多罕見,罕見的是如此身高動作還能如此敏捷,這正是他值錢的地方。不然大塊頭根本不值錢,特別是在肉價低廉的時期。一般情況下,在某一特定地區,最中庸的性狀就是最優秀的性狀,所以千萬不要為自己中庸的身高而發愁,事實上那正表明你很優秀。希望天下的女人們都能懂得如此簡單的科學道理。
對身材大小問題,學界沒有太多分歧。分歧的是膚色差異。而且分歧異常明顯,爭論非常激烈,七八種理論似乎都有道理,所以又需要讀者來作判斷了,到底誰說的更靠譜呢?
一,太陽與黑色素 我曾親耳聽到一位同事和農民聊天,這位同事的知識已經有四十年沒有更新過了,但在農民眼裡,他仍然是知識分子。這農民也是管得寬,不知怎麼的,就和那同事談起了黑種人的皮膚,同事用非常專家的口吻說:你以為黑種人為什麼那麼黑?那硬是晒黑掉的。
事實上那位同事的回答並非完全錯誤,人的皮膚確實是可以晒黑的,所有人都有過這種經驗。但用這經驗來解釋黑種人的皮膚,則與正確答案相差太遠,如果要給他打分,只能給八十。
因為滿分是四千二百五十四分。之所以沒有給打零分,是因為他畢竟提到了導致黑種人皮膚的重要因素之一:太陽。
是的,有些學者相信,黑種人的皮膚與太陽有關。
太陽發出的光線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線,中波紫外線能直接被人皮膚細胞中的DNA吸收,造成DNA損傷,極有可能引發皮膚癌。長波紫外線雖不能被DNA吸收,卻能激發皮膚產生活性氧自由基,這會使DNA雪上加霜,損傷更為嚴重。
長期日晒容易得皮膚癌的結論已被很多研究所確認,白種人因此更怕曬太陽,他們對防晒霜的使用遠多於黑種人與黃種人。還有一個間接的證據表明皮膚癌與太陽照射有關:皮膚癌的發生部位大多在暴露部位,而曬不著的地方很少有這毛病。
為了減少陽光中紫外線的傷害,在沒有防晒霜之前,人類的皮膚必須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這措施就是合成黑色素。
黑色素由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細胞本身是透明的,所以它所含有的黑色素也就很容易表現出來。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這樣紫外線對DNA的傷害性就被大大消除。不只如此,黑色素還能消除因紫外線照射而產生的自由基,所以對皮膚提供了雙重保護。此外,黑色素細胞還有一個特點,紫外線越是強烈,它合成的黑色素就越多,這正是皮膚本不黑的人被太陽照射後會暫時變黑的主要原因。當然,這種晒黑只是皮膚對陽光的應激反應,值得慶幸的是,這反應是可逆的,所以不必擔心在太陽下呆的時間長一點就會變成黑種人。
不同種族的人黑色素細胞數量基本相等,但是每個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顆粒含量卻大不相同,而黑色素顆粒合成多少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就是不同的種族有不同膚色的根源。
黑色素基因並非人類所特有,這一結論得益於一項斑馬魚的研究。身上長著黑白條紋的斑馬魚是動物學家們常用的實驗動物,當時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觀察斑馬魚的癌症反應,卻意外發現實驗斑馬魚出現了白化變種。在普通人看來,它們只是身上的黑白條紋消失了。但在科學家看來,卻是黑色素消失了,因為白色的基底還在。
那麼,變種的斑馬魚皮膚中的黑色素為什麼會消失呢。因為它們皮膚中的色素基因不能正常工作。
用這小魚來研究色素基因是一個極好的想法,因為這種小魚的黑白條紋是皮膚表現出來的,它不像斑馬,它們的條紋是毛髮表現出來的,當把毛髮剃掉後,它們身上光溜溜的,根本沒有條紋。
於是癌症問題被放在一邊,斑馬魚的色素細胞成了研究重點。
結果發現,這種突變了的斑馬魚的色素細胞比正常的小,而且數量也減少了,這和人類白化病患者情況極其相似,所以研究者認為,這小魚皮膚中的色素基因和人類皮膚色素基因應該有著某種關聯。
事實證明這一思路是正確的,研究表明它們確是同一個基因。
這就好辦了,要想拯救白化病人,先來拯救這條白化了的小斑馬魚如何?
研究人員開始在這些白化了的斑馬魚身上加進人類的膚色基因,結果令人開心,這些斑馬魚身上的條紋重新出現了。而且,要想讓這些斑馬魚的條紋重新出現,只需要用白種人的色素基因就足夠了,因為黑種人的色素基因表現太搶眼,黑色素生成太多,那樣的話,會把斑馬魚徹底變成黑魚。
這一有趣的研究使得科學家們認識到,膚色的改變只需要涉及一個基因即可,完全可以讓人在一代之間由黑變白。利用分子鐘計算,這個黑白變化的時間並不早,大約只在一萬五千多年前發生,然後這些變白了的白種人迅速遷徙,很快遍布歐亞大陸。當然,這只是白種人的行動方案,黃種人的演變過程仍然需要進一步偵探。其中最複雜的應該是澳洲人,他們應該先是由黑變黃,從亞洲進入澳洲,接著皮膚再由黃色變為黑色或者棕色。
這系列研究背後,得出的理論很簡單,膚色只是人類適應生存環境的結果,根本與種族無關,用膚色判定種族是站不住腳的標準。
繼續談黑色素。黑色皮膚種族的黑色素顆粒又大又多,比白種人多了四十多倍,這些大粒黑色素不易消失,且遍佈於表皮各層細胞內,所以看起來很黑,靠洗白是沒有希望的。而黃色和白色等種族的黑色素顆粒較小,易被分解,僅存的一些也分布在於表皮基底層細胞內,外面不容易看見,因此就不是那麼黑了,並且,陽光見的越少,皮膚會顯得越白。
順便說一下,哺乳動物也有黑色素細胞,合成的黑色素有真黑色素,主要表現出褐色與黑色,還有一種偽黑色素,表現紅色與黃色,這些色素的綜合作用,直接影響哺乳動物皮毛的顏色,使這些動物看起來色彩各異。
於人而言,正是這些黑色素在皮膚內默默保護著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嚴重傷害,大大減少了得皮膚癌的風險。
太陽與黑色素的關係符合大多數人的想像,簡單的觀察似乎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非洲地處炎熱地帶,所以人黑,而靠近赤道的印度南部和新幾內亞人的皮膚也都很黑,似乎確實是相同的日晒造成的相同結果。而遠離赤道時,越是向兩極移動,人的皮膚似乎也變得越來越白,到了北歐,大多全是白人,斯堪的那維亞的白人是全世界最白的。
難道還有什麼理論能比這更能漂亮的解釋這些現象嗎?但在有些科學家眼裡,所有這一切都只是表象。
很多人都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得出的結論也只是表面性的結論。要想根究其中根源,不得不更全面的研究皮膚現象,並根究其中的深層原因。
如果只是說黑色皮膚可以吸收紫外線,保護皮膚不被晒傷甚至得皮膚癌,但這樣的保護效果並不立竿見影,因為皮膚癌來的太慢了,還沒有呼吸道傳染病對人類的傷害嚴重。且不說皮膚癌的得病幾率很低,就算一個膚色較淺的人不幸中的,在非洲得了皮膚癌,他也不會立即喪命,這意味著他有機會留下後代。越是原始的人類性成熟越早,有些現存的原始部落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小孩在四歲就要獨立生活,活到二十歲已經是不錯的壽命了。而皮膚癌很少在二十歲之前將人殺死。
也就是說,淺色皮膚在非洲也應該有一席之地才對。然而事實是,天然的非洲人都是黑種人。那麼皮膚癌必定不是主要殺手。
肯定有更厲害的殺手暗中潛伏,慢慢幹掉了曾在非洲生活過的那些皮膚不是那麼黑的人。那麼,殺手到底是誰?
二,太陽與維生素D 陽光背後的另一個殺手與維生素D有關。
另一個的意思就是,可能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是的,有很多殺手埋伏,且看最先被調查清楚的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個家族,有很多成員,其中排行第三的維生素D3對陽光尤其敏感,對人體鈣的吸收也尤其重要。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D,而只能通過紫外線照射將皮膚中的膽固醇類物質轉化而成,剛轉化出來的維生素D處於前體狀態,本身無活性,要先在肝臟中處理一下,再通過血液運到腎臟進一步處理才有活性。它們會參與人體的很多代謝活動,特別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利於強化骨質。
如果人體缺少維生素D,最直接的表現是佝僂病和骨軟化症,容易跌倒和骨折,特別是骨折,又增加了人體被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機會,對健康有重大影響,很容易就送了小命。因此維生素D剛被發現時被稱為佝僂病維生素。
現代研究認為,缺少維生素D不只會造成佝僂病,癌症的風險也相應增加,此外還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疾病有密切關聯。因此補充維生素D很重要。
問題是普通食物中無法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好在我們可以從一條最實惠的免費途徑補充這一重要維生素,那就是曬太陽。
誰說天上不能掉餡餅,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很多餡餅都是從天下掉下來的。
既然如此,似乎解決方法很簡單,只要經常曬太陽就行了。事實上太陽的工作非常有效,正常人一天只要曬十幾分鐘的就可以轉化出足夠的維生素D。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連皮膚癌都不是那麼可怕的選擇力量的話,佝僂病又算什麼呢,那也不會造成立即死亡,所以也應該可以留下後代啊。
是的,佝僂病本身並不致命,但嚴重的佝僂病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副作用,那就是骨盆畸形,由此而導致生殖失敗。所以佝僂病人雖然可能會撐上一段時間,但他們很難留下後代,這是比皮膚癌可為嚴厲的選擇。此事已被遠征格陵蘭島的早期殖民者用慘烈的方式所證明,他們以為他們克服了嚴酷的天氣,順利征服了格陵蘭,但後來他們都從肉體上消失了。後來的骷髏調查表明,他們的骨盆嚴重畸形。因為格陵蘭光照不足,殖民者長期紫外線不足,難以轉化出足夠的維生素D,結果全得了佝僂病,這一併不可怕的疾病徹底滅絕了這些早期殖民者。
因此,曬太陽的問題絕不是小問題,連監獄的犯人都要保證一定的放風時間,小學生也要保證足夠的課外活動。當人類還不明白這些道理的時候,就只能聽眾自然選擇的指揮,不知不覺的把自己變得更白一些,以便吸收充足的紫外線。
需求帶來變化,事實正是如此,走出非洲的人類確實在變得更白,其他地區再也沒有非洲那樣熾熱的陽光了,他們只有把皮膚變白,才能更好的對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
與此相對應,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北部地區的人們果然皮膚很白,因為那裡的陽光最為暗淡,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照射,他們不只皮膚變白,連頭髮也從黑色變成了金黃,甚至是灰色和白色。淡色的頭髮更易於讓陽光穿過,以促進維生素D的轉化。本來非洲人黑色而捲曲的頭髮卻是用來隔絕陽光的。
維生素D因素可以解釋人類在地球上的大致分布:赤道地區的居民皮膚很黑;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居民膚色稍淺,呈黃色或棕色,而且容易被晒黑;而極地周圍的人膚色更淺,呈明顯的白色,他們不容易被晒黑,而是容易被晒傷。這似乎完全與維生素D對陽光的需求相吻合。
事實上,縱觀全球,除了非洲的黑人,其他地區人的皮膚都傾於變得更白。因為對維生素D的需求是人體的剛性需求,來不得半點妥協。因此所有人都有理由節制黑色素的合成,避免黑色素屏蔽紫外線。
用維生素D還能很好的解釋女人的皮膚為什麼要比男人更白。
無論天涯海角,幾乎所有種族的女性膚色都比當地的男人要白些。有人專門統計過,大致要白了3~4%左右。這個問題曾激起過生物學家們很多爭論,而且現在仍在繼續。維生素D在這個問題上插了一腳。道理很簡單,女人在懷孕和哺乳時要付出很多,不但要養好自己,還要給孩子準備一份,所以她們比男人更需要補鈣,也就是更需要維生素D,也就是更需要紫外線,也就是更需要把皮膚變白。
男人之所以喜歡白皮膚女人,其實是喜歡她們能給下一代提供更多的鈣的能力。這就是性選擇偏愛白皮膚女人的終極原因。
怎麼樣,到了這裡,維生素D對膚色的作用是不是已經讓你心服口服了呢。
可是聰明的,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說了這麼多,似乎把邏輯說反了。
既然通過曬太陽能得到維生素D,那大家全都多曬太陽就是了,按此理論,大家都應該是白皮膚才對啊,那非洲人幹嗎還要搞的那麼黑啊?那樣豈不是要讓陽光沒有用武之地嗎?
看來,維生素D的作用絕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麼單純。必然有更複雜的因素在暗中操縱。
親愛的,你知道那是什麼嗎?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暗中操縱的因素之一,竟然是維生素D自己。
原來,人體雖然需要維生素D,但還沒有達到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境界,一旦維生素D超過了機體需求,就不得不通過腎臟加以處理然後排出體外。可以想像,維生素D數量越多,腎臟的工作負擔就越重,無原則的強烈陽光照射會使腎臟出現慢性衰竭,最終連累個體一道崩潰。
因此,人體必須把維生素D的生成量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而維生素D生產流水線上可以控制的環節就那麼幾樣,太陽是無法控制的,人也無法不在太陽下行走,生產維生素D的原材料膽固醇又是細胞所必須的,看來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濾去陽光中多餘的紫外線,要想達到這一效果,黑色素必須增加。
所以皮膚變黑仍然是有道理的。問題是這個道理仍然有些欠缺。
根據計算,如果非洲人僅僅是要控制機體維生素D的產量,不要生產過剩,同時又要滿足自身需求,膚色的深度就必須處某個平衡點,使他們剛好能吸收到合適劑量的紫外線,但計算結果表明,理論上,非洲人的膚色可以更白一點。
就是說,非洲人即便是為了減少維生素D產量,皮膚也不應該這麼黑。
另外,慢性腎衰竭與皮膚癌類似,也不會立即致命,廣東人因為喜歡用中藥煲湯,大批人群得了慢性腎衰竭,但很多人對此並不了解,他們還以為自己的生活很健康。這與非洲人的境況類似,就算維生素D多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慢性腎衰竭不會立即要命,留下後代的機會總還是有。何況現代非洲已經有很多白種人和黃種人入住,並沒有發現大批維生素D中毒現象,看來這一制約因素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嚴厲。
那非洲人的皮膚為什麼要這麼黑呢,難道在維生素D背後還有黑手嗎?
1996年,發生在阿根廷一座醫院裡的悲劇使科學家們的開始重視另外一種影響膚色的因素。當時一名醫生護理三位年輕產婦,她們的身體都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營養問題,但她們卻都產下了神經管有缺陷的畸形嬰兒。醫生開始尋找導致這一畸形的罪魁禍首,經過排查,發現原因可能是她們在懷孕初期享用過幾次長時間的日光浴。結合其他醫院的資料,這樣的胎兒畸形甚至可能會造成無腦或脊髓開裂。
難道真是太陽造成了這些可怕的畸形嗎,它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對孕婦施加影響的呢。當然是通過皮膚。
三,太陽與葉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作用真的很大,不只可以用來研究宇宙,而且可以用來研究地球上的人類。它所拍攝的地球臭氧層圖譜在生物學家那裡派上了大用場。臭氧層的主要作用是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所以從臭氧層圖譜中可以大致讀出地球各區域紫外線的強弱情況。研究者把這圖譜與相應地區的當地人群膚色模式進行了對比,結果令人振奮,正如預先的估計一樣,紫外線強度與膚色深度有密切關係。用通俗的話說就是,NASA的資料證明了人類的皮膚確實是越曬越黑。
但是,這權威的資料也帶來了一個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紫外線最強的時候是在夏季,按理說,人的皮膚在夏季也應該最黑才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人皮膚最黑的時候反而是在紫外線並不是最強的秋季和冬季。
研究者開始搔頭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每次接近正確答案的時候,總會出現操蛋的情況呢?
這一明顯的事實帶來了嚴重的邏輯困境:如果黑色素的主要功能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那麼赤道附近的人在夏季最強的紫外線下皮膚卻不是最黑的。科學家們當然不能修改事實,他們只得修改理論。他們必須承認,夏季皮膚不是最黑,必然有內在的原因。
經過研究,元兇就此現出原形。原來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在冬季能穿透大氣層直達地球,這還不是長波紫外線的終點站,它們會射穿人的皮膚,這種紫外線雖然不會像夏天的陽光那樣灼傷皮膚,但卻能直擊人體,深入血管,破壞血液中的一種重要物質:葉酸。
葉酸是人體必需的B類維生素,是從菠菜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酸性物質,故名葉酸,這種物質不能在人體中合成,但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綠葉蔬菜、蘑菇、肝臟、豆類、堅果等食物中含量都很豐富,對於雜食的人類來說,一般不會出現缺乏癥狀。但是,葉酸有一個重要的弱點,它可以被長波紫外線輕而易舉的分解,而且速度極快。若將人類血清暴露在烈日下,一小時後葉酸濃度就會下降至不正常水平。
不妙的是,葉酸是合成DNA的必需因子,所以,任何細胞需要分裂時,總是離不開葉酸,如果只是普通的細胞分裂,比如表皮增長,那也就算了,分裂出幾個歪瓜裂棗的細胞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問題是生殖細胞也需要不斷分裂,對於健康而正常的男人而言,每天要生成數以億計的精子,所以對葉酸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葉酸缺乏,不只精子數量減少,畸形精子比例也會大幅上升,很多精子根本就是充數的,毫無授精能力。因此男人在造人期間應盡量少曬太陽,同時也要少抽煙喝酒,因為這些都會迅速消耗葉酸。這可能導致不孕,或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流產機率。
但真正令人擔心的不是男人缺乏葉酸,而是女人,特別是懷孕的女人。因為男人的精子數量太大,葉酸的損害是有概率的。而女人不同,她們一個月只產一枚成熟的卵子,一旦受精,則胎兒仍將繼續受到葉酸缺乏的影響,因為胎兒在子宮期間幾乎一直處於細胞分裂狀態。
事關子孫後代,諸位切不可有絲毫小瞧葉酸的情緒。
葉酸對懷孕的女人尤其重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女人皮膚更白些,所以紫外線破壞的葉酸更多。其次,要為胎兒準備一份,所以用量很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女人本身的雌激素也會破壞葉酸。
也就是說,葉酸在女人身上真是四面楚歌。正因為如此,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出現葉酸缺乏症,她們對葉酸的需求是正常人的五倍。一旦缺乏,後果是很可怕的,可能出現神經管開裂,甚至無腦或頭顱不全等,嚴重的會造成死亡。據美國衛生機構統計,新生兒死亡案例中有15%是葉酸缺乏造成的。前面提到的那三名不幸的孕婦正是因為多曬了會太陽,所以才會淚灑產房。如果在孕婦飲食中添加富含葉酸的食物,會讓產生畸形兒的風險降低75%。可見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自然選擇。
當然,在遠古時期,古人不可能了解這麼多,所以他們所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仍然是只能調配自己的膚色,這一次是要把膚色調的更深一些,以阻擋更多的紫外線進入體內,所以他們需要黑色的皮膚。夏天時的陽光雖然強烈,但其中的長波紫外線劑量卻不如秋天和冬天,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赤道地區的黑人在夏天並不是最黑的原因了。
現在問題似乎已經很明了了,人們對維生素D的需要促使人類的皮膚有變白的趨勢,而出於保護葉酸的目的,皮膚又必須維持一定的黑色。皮膚為此而左右為難,自然選擇必然在這兩種相反的需求之間尋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地球上現有種族的膚色似乎正是這種平衡的表現,他們為了應對不同的陽光照射,進化出了黑色或黃色或白色的皮膚。
這種平衡關係真的存在嗎?
四,真有最佳膚色嗎? 因為兩種重要物質對紫外線的要求截然相反,這讓皮膚很為難,最合理的做法是不能變成漆黑,也不能純白,而要在兩者之間找到最佳膚色,這最佳膚色只允許適量紫外線通過,既能最大限度保護葉酸不被分解,同時又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陽光強度和紫外線含量不同,所以最佳膚色常因時因地而不同。這就是日晒理論的最簡單邏輯。
如果這一理論是完美的,那麼最佳膚色必然存在,而且膚色深度應與紫外線強度變化成比例,所以證據應該很容易找到。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NASA的臭氧層資料再次被拿來作參考,研究者同時分析了大量人群葉酸和維生素D的生化含量,結果表明,最佳膚色與日照強度基本相符,相符人群基本都在當地繁衍了一萬年以上,是所謂原住民。他們的膚色基本滿足葉酸和維生素D的中庸需求。而不相符的都是一千年以來的移民,他們的皮膚顯然還來不及改變。
這時就可以討論一下白種人到了非洲會不會變黑的問題了。
根據日晒理論,如果白種人在非洲,短期內應該沒有變黑的危險,因為他們的基因來不及改變。如果時間長度放大,用幾萬年的幅度來衡量,可能會有少量人變黑,因為白色皮膚與黑色皮膚之間畢竟只有一個基因的差別,通過隨機突變,白種人有可能生下黑色變種後代。但是,因為現在大家都穿衣服,而且營養相對較有保障,不再純靠太陽謀生,陽光很難再成為殺傷白種人的自然武器,所以沒有變黑的白種人不會被淘汰,變黑了的人也不會有太大的生存優勢,所以,就算是在長時間幅度內,白種人在非洲也不會變黑。起碼在當前,非洲大地上的白種人都生活的很好,如果不是與黑種人通婚的話,他們後代的膚色很少改變。
這一次中庸理論似乎取得了成功,然而挑戰還是出現了。
在這個地球上,總是會出現與當地最佳膚色不相符的情況,而且時間也在一萬年以上。這個反證並不是來自格陵蘭島,根據預測,這個靠近北極的島上應該居住著白人。但是原住民因紐特人卻有著深色的皮膚。現在這一矛盾已得到解決,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飲食比較特殊,他們所吃的海魚富含維生素D,所以不需要皮膚變白來加以彌補。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因紐特人開始從超市裡購買大量方便食品,吃魚相對少了許多,這樣就不能提供足夠的維生素D,於是這些遠離赤道的深色皮膚的青少年開始出現佝僂病,以至於當地政府不得不要求他們每天必須有十五分鐘戶外活動的時間,在這之前,因紐特人從不知道佝僂病是怎麼回事。
真正強有力的反證來自於印第安人。誰知道印第安人出了什麼漏子了嗎?
印第安人最大的麻煩在於,它們雖在美洲,卻同樣有人生活在赤道地區,那裡的陽光像非洲一樣猛烈,但那裡卻從沒出現過黑人,直到白人把黑人販賣過去為止。所有的印第安人都保持了從亞洲過去時的黃色,而非變成黑色。
如果日晒理論正確,那麼印第安人的膚色就錯了。而印第安人的膚色是事實,事實是不會出錯的。
那隻能是日晒理論有問題,可是這一理論的支持者們又不承認他們的理論有問題,他們說這個麻煩可以被解釋清楚:印第安人到達美洲的時間不長,只有一萬多年,這麼短的時間不足以讓他們從黃變黑。
如果以時間為借口,那麼新的麻煩就會立即找上門來。
前面說到過的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那裡又冷,又陰,又暗,根據日晒理論,島上的居民似乎有理由變白,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他們是全球最白的居民。但問題是他們剛到那裡五千多年,此前那裡一直被冰川覆蓋,儘管去的這麼遲,比印第安人到達美洲晚了五千多年,但他們的膚色仍然變成了全球最白,為什麼印第安人在兩倍長的時間裡卻不能按照理論的預測而變黑?如果說印第安人的時間不夠用,為什麼斯堪的那維亞人的時間就夠用?
有人立即會說,可能斯堪的那維亞人在從歐洲移入北歐之前就已經是白色的了。這樣解釋也行,但那又和當地的氣候無關了,他們那刺眼的白色皮膚就不能拿來作為日晒理論的有力證據。而這本來是最漂亮的證據。
其實日晒理論的困難越來越大,因為後來發現,印第安人竟然還不是最大的麻煩。
給日晒理論找麻煩的第二批人是東南亞熱帶地區的居民,他們同樣也靠近赤道,但我們從來不認為亞洲有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雖然深一些,但還沒有深到發黑的程度。當然,你會說這可能與當地的雨林氣候有關。問題是,這是一個可怕的連環套,如果雨林可以保護皮膚不要變得太黑,可赤道附近的西非與赤道附近的東南亞氣候非常相似,那裡水汽較大,雲層很多,所以日照很短,一天甚至不超過三個小時,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個地區的居民皮膚依然很黑。而且是非洲最黑的!
日晒理論的支持者幾乎被這一系列麻煩搞崩潰了,他們很難再讓人相信日晒與膚色還是成正比關係的。
而這還不是對日晒理論最沉重的打擊。最沉重的打擊來自澳大利亞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島,這個小島名叫塔斯馬尼亞,是一個接近台灣兩倍大的島嶼,被一條海峽與澳洲大陸隔了開來,這海峽很寬,大約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而島上的原住民根本不懂使用船隻。
也就是說,他們根本無法通過海峽與澳洲大陸往來。那他們是怎麼過去的呢?
那是在一萬多年前,地球正處於冰川期,澳洲的一批原住民就這樣踏冰上島,後來冰川消退,海水上升,隔斷了去路,他們就此被囚禁在這個孤獨的島上。
現在問題出來了,這個島是典型的溫帶氣候,按照日晒理論,島上居民的皮膚應該像溫帶地區的人一樣,也是白色的,至少也應該是黃色的。但是很不妙,他們仍是黑色的。而且很黑。
這群已經滅絕了的塔斯馬尼亞人幾乎把日晒理論堵的啞口無言。順便說一句,他們不是自然滅絕的,而是被英國殖民者一個一個搞死掉的。
如果你認為這已經是日晒理論遇到的最大麻煩的話,那你就錯了,足以讓日晒理論徹底崩潰的麻煩出在神秘的索羅門群島。
索羅門群島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南太平洋上,共有超過近一千個島嶼,社會極度不發達,因為海洋所隔,人口流動率也低,是研究人群多樣性的極好樣本。那裡還有一個特點,各島之間氣候環境相差不大,理論上來說,島上居民膚色也應該非常接近才對。但令人驚奇的是,當地居民有的膚色極深,也有的膚色極淺,更奇特的是,兩種膚色的人比鄰而居,抬眼一看,黑白相間,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道獨特的風景實在是讓支持日晒理論的人望皮興嘆。如何解釋這種差距?答案是四個字:沒法解釋。
事實上有學者明確表示膚色與陽光無關,人類獲得維生素D的渠道是多種多樣,並非只能靠陽光照射。同樣的,葉酸雖然可能被陽光破壞,但也可以很快的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皮膚黑一點白一點的,都不是要命的事情。
另外,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是酪氨酸,人食用的蛋白質食物越多,消化得到的酪氨酸也就越多,合成的黑色素也就越多。原始人類在炎熱的非洲很容易通過採集和狩獵得到豐富的蛋白食物,所以有本錢變黑。而在遠離赤道氣候濕冷的地區,由於食物匱乏,酪氨酸多被用作其他營養途徑,就不拿來合成黑色素了,這樣就造成了不同的膚色差。
如果相信這種說法,那麼膚色果然跟陽光半毛錢關係也沒有,NASA的臭氧層圖譜在證明某地紫外線猛烈的同時,事實也證明了當地食物充足。
如果連膚色與太陽的關係都難以確定的話,那頭髮和眼睛的顏色就更是差的遠了,沒人能把這些特徵統統與太陽掛上鉤,比如,金色的頭髮可以出現在很多氣候環境中,歐洲有,澳洲也有,而這兩地氣候根本不同。如同膚色一樣,有些理論有時聽上去挺有道理,但馬上就會有人出來反駁。
膚色問題是如此的錯綜複雜,其根本在於,這個問題本身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保用一套簡單的理論來解釋自相矛盾的現象是困難的。對付自相矛盾的事物就應該拿出同樣自相矛盾的理論來。相對而言,前面這些理論都顯得過於單一,或者稚嫩。
那麼,膚色問題還有希望得到漂亮的解釋嗎?
不要忘了,前面我們曾介紹過的一個令人驚艷的理論,準備用於解釋人體很多複雜現象,這就是性選擇。
面對如此難題,性選擇理論當然要再次出手。
五,再見性選擇 事實上我並不喜歡把性選擇當作萬金油理論,每當一籌莫展時就翻出來作擋箭牌。不是我軍無能,實在是敵人太狡猾。之所以屢屢抬出性選擇來,是因為其他理論總是紛紛落馬。除了前面重點介紹過的幾種觀點外,試圖解釋膚色的理論還有一籮筐,而且是很大的一籮筐。但這一大籮筐的理論沒有一個能做到自圓其說。
不妨先看看這個大籮筐里都裝了哪些貨色,然後方知性選擇為何令人驚艷。
有一種理論認為,黑色素細胞其實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個部分,它們築起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以免被環境中的黴菌或細菌感染。姑且不論黑色素細胞的免疫功能如何,但如果它只是為了抵擋病菌入侵,就根本沒有必要合成那麼多的黑色素。
病菌又不會因為你黑而怕了你了。
還有人說,黑皮膚的重要功能其實與紫外線無關,而是為了過濾陽光中的紅外線,這樣可以防止內臟過熱,同時在天黑以後防止內臟驟然降溫。這一理論在朝鮮戰場上進一步得到了延伸,195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寒冷的朝鮮作戰,結果被凍傷的往往是黑種人,中國軍人在長津湖一戰中也因冷凍而傷亡慘重,非戰鬥減員超過戰鬥損失,而白種人表現要好的多。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深色皮膚阻礙了陽光中熱量的吸收,而且黑色皮膚的熱輻射速度要比白皮膚快,所以散熱也快。因此黑種人易被凍傷。但實際上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對環境不適應造成的,因為黑種人很少生活在寒冷地區。作為反證,因紐特人膚色不淺,照樣在北極圈內很好的生活。
有一個最意想不到的理論說,黑皮膚其實是一種偽裝,那樣可以在叢林中更好保護自己,而且更方便狩獵,原來黑種人是穿了一件天然的迷彩服。可是軍事迷們都知道,最好的迷彩服並不是黑色。還有一個因素使這個理論更加撲朔迷離,很多野獸其實是色盲,它們的眼裡只有黑白兩色,那麼全黑色的人在叢林中快速穿梭,是不是太過顯眼了呢?
此外還有其他理論,我已經不想一一列舉了,我只想讓你知道,這麼多理論都難以讓人完全信服,那麼為何不看看那個有點好色的性選擇理論是怎麼說的呢?
越是複雜的問題,性選擇理論解釋起來反而越是簡單。
為什麼膚色有黑有白?頭髮和眼睛也是這樣五彩繽紛?在性選擇理論看來,原因就一條:有人喜歡。有錢難買人喜歡,這就是性選擇理論的強悍所在。
喜歡一個東西是要有原因的,人們喜愛某種膚色的原因就來自於自己的家人,所有人見面最多的必然是父母、兄弟、姐妹,這些人的膚色相貌將產生重要影響,並影響到後來的擇偶標準。
在這種氛圍熏陶下,黃種人會認為黃種人長的最好看,而黑種人則以為黑種人長的最漂亮,白種人當然,只認為他們白種人最迷人了。
這個理論方便,但不容易驗證,我們很難把一對白種人父母身體上漆,強行把他們染成黑種人,然後看看他們生下的孩子是喜歡黑種人還是喜歡白種人。
但我們可以用動物做實驗,而且真有人做了。
這次倒霉的是雪雁,它們有藍色有白色,這種鳥也有種族傾向,藍色的鳥只和藍色的交配,白色的鳥當然只和白色的交配。於是科學家們不禁要想,這種喜愛是天生的呢?還是出生以後受到父母影響的呢?
這次不用上漆,很簡單,只要把剛孵化出來的白色小雪雁放進藍色鳥巢里餵養就行了,相反的操作也可以,結果很有趣,這些小傢伙長大後,無論自己體色如何,它們只喜歡和那些與養父母體色一致的鳥交配。如果某隻鳥的父母一藍一白,那麼小傢伙長大後就不會挑剔,藍白通吃。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種家庭影響,研究人員開始惡作劇,他們把一些父母染成紅色,結果正中預期,紅色雪雁餵養長大的小傢伙們只喜歡紅鳥。
也就是說,這種審美情趣是學來的,與基因無關。
性選擇的標準主要由品味決定,而品味有時是沒有道理的,雖然說好品味取決於好基因,但藍色和白色羽毛的基因可能同樣好,這時品味就可以隨意發揮。喜歡藍色也好,喜歡白色也好,甚至可以喜歡紅色,對後代的生存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鳥能這麼干,人為什麼不能呢。
人類與鳥的品味有類似之處,有些品味是不能隨意發揮的,比如你不會喜歡一個因遺傳而明顯智障或殘疾的人,但當確定某人完全健康以後,你可以稍有自己的偏愛,比如偏愛黑膚色的人,或者喜歡黃膚色,這是個人自由,受到憲法保護。而且這種品味與喜好是可以隨時間而改變的,中國人在六七十年代統一的不愛紅妝愛武裝,後來是喇叭褲大背頭,再後來有人開始剃光頭或板寸,現在則把頭髮染的五彩繽紛,剪的亂七八糟,這都不涉及基因的變化,而只是品味變了。
品味的變化還有互相影響的趨勢,如果大家都在朝某個方向變,那你也應該跟上這個潮流,而不是逆流而上,比如你現在還穿著招搖的喇叭褲和刺眼的大背頭,並以為很時髦,那就會嚇退很多年輕女性,可在八十年代,這卻是吸引女性眼球的重要伎倆。
說這麼多,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人的品味有時是沒有道理的,所以膚色也是沒有道理的。可以黑,也可以白,當然更可以黃,這就是膚色複雜性的原因之一。膚色及頭髮和眼睛顏色的複雜性,只能說明人類品味的複雜性。
而我們無法指責品味,所以我們必須接受事實,並承認膚色很亂本身就是道理。
然而性選擇理論也有麻煩,如果說品味可以影響並決定膚色,那麼在非洲應該有黑人也有白人才對,他們的品味不應該如此的整齊劃一。就是說,非洲起碼也應該有黃種人,甚至有幾個白種人。
那麼為什麼沒有呢?
這隻能說明性選擇理論雖然驚艷,但還真不是萬能到可以放之於四海皆準的程度,試圖排除陽光對膚色的影響的努力明顯的不合時宜。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惱羞成怒責問樓主:老天爺,您到底支持哪種理論?
插曲:金髮碧眼的白種人會消失嗎? 白種人中有一種類型皮膚白皙,長著金髮碧眼,頭髮就像細細的波浪。他們主要分布在北歐各國和英國法國等地,居住區域相對集中,但是,隨著世界人口流動性加大,金髮碧眼的白種人面臨著一個生物學問題:金髮基因和碧眼基因和其他對應的基因相比,是隱性的,也就是說,當金色頭髮的基因和黑色頭髮的基因同在一個人身上時,這個人的頭髮就是黑色的,而不再是金色的。眼睛的顏色也是同樣。如果白種人和其他人種通婚比例增加,那麼金髮和碧眼出現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小,最終可能徹底消失。所以有科學家宣稱,可能在兩百多年後,金髮碧眼的白種女人首先就會消失。
事實上誰支持哪種理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膚色問題解釋清楚。
我並不認為,只用簡潔單一的某種理論就可以完全解決膚色問題,事實上我們應該拋棄只用單一理論來解釋人體生物學現象的愛好,那在物理上或許可以,但在生物學上是越來越難了,我們必須學著接受複合的理論解釋。
也就是說,我們所提到過的這些理論,可能都有其正確的一面,在不同區域不同時間,都會對人類的膚色施加不同的影響。正由於因素的多樣性,才導致了膚色的複雜性。比如黑色在叢林中可以偽裝的觀點,似乎並不能一棒子打死,很明顯,在沒有房屋的年代,人們夜晚都在外面睡覺,黑色的皮膚徹底融入黑色的夜晚,被肉食性動物發現的可能性會大為降低,而白色皮膚相對而言肯定要更危險些,所以白色皮膚進化出來的時間最晚,那時人們已經開始穿衣服,而且住進了山洞等簡陋的住所。白花花的身體不會再成為醒目的靶子。
既然可能每種理論都有點道理,那麼就看哪種因素在哪些地方影響更大。比如,在紫外線輻射強烈的地區,女性處在兩難處境,她們一方面承受性選擇壓力,想保持美白,同時在妊娠期製造更多的維生素D。另一方面,她們又必須變黑,否則強烈的紫外線將破壞葉酸的正常儲量。她最終呈現的膚色,就是取得了平衡的膚色,並生存到如今。
因此,性選擇與自然選擇會有某種妥協,人們不能放任對白色皮膚的喜愛而置自然選擇於不顧,必須在白色皮膚的性感與黑色皮膚的健康之間尋找平衡,所以,赤道附近的黑人才顯示出了黑色,但又不是如煤碳般的漆黑一片。
至於印第安人為什麼沒有及時變黑和斯堪的那維亞人為什麼會迅速變白,那可能是因為變黑與變白的速度不同,對人類而言,可能更容易變白,而更不容易變黑。或者說,變白比變黑更重要。
因為變黑承受的壓力要大些,而變白的壓力相對小些,這可能是因為維生素D比葉酸更重要,也可能與性選擇的介入有關,它起到了助推作用。變黑這種趨勢是逆風而行的,而變白則順風而下。
隨著交通的發達,人群的流動幅度越來越大,非洲有了大批白人,美洲也有了大批黑人,一向封閉的中國也向世界打開了大門,假以時日,各種膚色的人在一起生活繁衍,膚色就會越來越趨向於中和。
但無論到哪一天,我們重新審視地球人的膚色時,恐怕都不會只看到一種膚色。因為我們的品味各不相同,膚色畢竟不只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多樣性是這個世界的重要特徵,我們也希望生活在多樣性之中,單調會讓我們無聊。
好了,現在人體的脫毛與上色等系列工序已告完成。
我們已經清楚的知道,上色是脫毛造成的,而脫毛是直立行走造成的。
那麼,直立行走又是什麼造成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討論更為複雜和模糊的話題:人為什麼會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到底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福兮,禍兮?
推薦閱讀:
※弗格森樣本:美國新型的種族隔離
※《遊戲人生》里的初瀨伊野是什麼種族?
※美國為什麼會對印第安人採取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
※種族財富差距並未改善
※華裔在美屢冤陷間諜門 議員呼籲調查是否涉種族因素
TAG:種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