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為收復失地發動兩場死傷慘烈的戰爭
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燭影斧聲」於公元976年取代乃兄,登上了北宋權力巔峰,改元太平興國元年,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的神秘上位雖有點見不得光,有謀殺親兄之嫌,然而在宋朝立國319年的漫長時光里,他尚屬一位有能耐、有作為的帝王,史料對他的評價也頗為肯定,很有些正能量。宋太宗剛一即位,龍椅尚未坐熱,就急吼吼的發動了兩次針對北方強鄰遼國的大戰役,此舉一方面急於樹立自己的威信,一方面也想引開人們對於太祖之死的質疑與議論,轉移不利於自己的輿論導向 。他不辭勞苦,甘冒矢石,幾次御駕親征,揮師大舉北上,終於在公元979年將依附於遼國的北漢政權滅掉,北漢主劉繼遠被迫率眾投降。宋太宗的赫赫兵威,讓周邊的各股勢力都驚呆了。
攻滅北漢一役讓趙光義的威信大增,對於他「燭影斧聲」 忤逆篡位的議論也逐漸消弭無聲。此時,另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事實浮出水面,少了北漢這個緩衝,宋遼兩強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鄰國,兩國邊境線犬牙交錯,直接接壤的現狀, 使電光火石般的激烈碰撞,只在早晚之間。其實,出兵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才是宋太宗屢屢用兵的初衷。
自從當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叛亂,為求得塞外兵強馬壯的契丹人的支持,不惜割讓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與契丹,並認比自己小很多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甘當「兒皇帝」。這一招果然好使,不費吹灰之力白得大片土地,耶律德光喜出望外。他親率大軍力挺石敬瑭,一舉擊潰後唐軍隊,扶植石敬瑭建立了後晉。從此以後,這「燕雲十六州」成了中原漢人的一塊心病,直至趙匡胤建立北宋。「燕雲十六州」的割讓,讓北宋都城汴京以北近千公里變得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地勢對於遼國騎兵來說可謂朝發夕至,來去如風。北宋基本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很是被動。
趙匡胤一直謀劃奪回這塊戰略要地,怎奈壯志未酬身先死,不然,以他的雄才大略,或許是完全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的 。
如今,兄終弟及的趙光義也想趁熱打鐵,挾滅北漢之餘威,完成趙匡胤未竟之志,一鼓作氣出兵攻遼。在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激情難耐的趙光義於滅北漢的同年6月下令出兵伐遼,意欲一舉奪回「煙雲十六州」失地。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形下,此舉無疑犯了輕率冒進、孤軍深入之兵家大忌。
宋朝大軍行進不久,便與遼軍相遇於沙河(今北京附近),新近得勝的宋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舉擊潰遼軍先鋒,包圍了遼國的南京(今北京)。七月,宋遼兩軍主力冒著酷暑炎威激戰於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附近),這一仗宋軍可沒有之前那樣的好運氣了, 緩過勁來的強大遼國豈是不堪一擊的弱小北漢可比 。史料記載,宋軍被殺得屍橫遍野,數萬大軍幾乎被全殲,死個罄凈 。「宋史」記載,高粱河一帶血流漂櫓,器械軍資損失無數 。御駕親征的宋太宗大腿受傷,身邊衛士傷亡殆盡,他不知從哪裡弄來一輛驢車,「竊驢車遁去,僅以身免 」 。狼狽不堪的趙光義駕著一輛驢車狂奔,僥倖逃得性命,幾萬大軍就剩他一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可見當時戰場形勢之危急。
遼軍乘勝追擊,大舉南下,同年十月,在今河北滿城一帶與來援的宋軍遭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雙方立即展開激戰,你來我往多個回合,相持不下,互有勝負,戰場形勢一時呈膠著狀態。遼軍糧草不濟,主動回撤。
公元980年3月,遼軍再次南侵,以十萬大軍圍攻有「九塞尊崇第一關」美譽的雁門關。歷史上著名的令公楊業率守關宋軍將士浴血奮戰,一舉擊敗數倍於己的遼軍。雁門關堅如磐石,屹立不倒。忠勇愛國的「楊家將」從此名動天下,傳誦至今。
十月,遼景宗耶律賢御駕親征,親自督戰,在河北雄縣瓦橋關大敗宋軍,史載
宋軍被「擊之殆盡」,幾乎被殺光,戰場上屍山血海,鬼聲啾啾,慘不忍睹。
兩年之後,遼景宗耶律賢病死。此時,因繼位的耶律隆緒年幼,遼國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領袖人物,悠悠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位叱吒風雲的「女漢子」,契丹歷史上不世出的女中豪傑,被譽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開拓者、權謀家、女強人的承天皇太后蕭綽走上了前台,史稱蕭太后。有學者說,蕭太后由幕後走向台前,不光改變了遼國,甚至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然而,蕭太后成為遼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對於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大宋而言,不啻於一場噩夢。
蕭太后穩住陣腳、抓牢兵權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本就實力不俗的遼國上下面貌煥然一新,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上都不比北宋差,有些方面甚至遠遠強於北宋。在蕭太后的帶領下,遼國早已不是早先那個以游牧為生的鬆散的部落聯盟, 已脫胎換骨、化繭成蝶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塞外強國。之後遼國在對北宋的戰爭中逐漸佔了上風,屢屢主動進攻,動輒殺入大宋境內燒殺搶掠。雙方的角色易位,北宋只能被動防守,疲於應付了。
契丹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剽悍尚武的鐵血民族,它崛起於白山黑水、茫茫草原之上,常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涯養成了它好勇鬥狠的民族性格。自它崛起的那一天起,契丹二字就成了戰爭的代名詞。北宋則奉行偃武修文的國策,雖擁有40萬常備軍, 和數量眾多的廂軍、禁軍, 是當時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武裝力量。 宋朝兵多但不精,秉承趙匡胤的治兵理念,「多一兵則少一賊」,啥人都往軍隊里招。加上軍籍制的實施,一人加入軍隊,世世代代都不得脫離軍隊,軍人素質得不到保證,老弱病殘充斥營伍 ,導致軍隊冗兵巨多,人浮於事。訓練不足,紀律廢弛,戰力疲軟不堪。宋朝軍隊將不知兵,兵不能戰,雖然間或也有將星閃耀,但面對精悍善戰的遼國鐵騎,宋軍動不動就被打得丟盔撂甲,潰不成軍。
看到遼國皇帝新喪,幼主臨朝,太后干政, 其國政局不穩的紛亂局勢,認為有機可乘的趙光義加緊了各項戰前準備工作。他打算瞅準時機,隨時北上伐遼,打遼國一個冷不防,一舉收復燕雲失地,洗涮前恥。
這一天終於到來,公元986年,宋朝30萬大軍兵分三路,幾乎是傾巢而出,浩浩蕩蕩的殺奔遼國而來。趙光義此戰是拼了血本,志在必得。帝國的精銳能戰的部隊幾乎全部拿了出來,大有不滅遼國誓不罷休、一舉擊滅契丹之勢。三路大軍的帶隊將領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將:東路曹彬、崔彥進率部從河北雄州出擊;中路大軍由田中進率領從河北淶源進發;西路由潘美、楊繼業(令公)統帥,由雁門關出發。三路大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一路過關斬將,氣勢逼人。
趙光義這回碰著真正的對手、硬茬了,意志堅韌如「女漢子」一般的蕭太后豈是等閑之輩 。她運籌帷幄,調兵遣將,臨勁敵而不慌亂,真乃天生將才。 蕭太后也將遼軍主力分成三路全力抵擋宋軍的兇猛進攻。
戰鬥一開始就打得十分激烈,來勢兇猛的宋軍戰法凌厲,志在必得 。遼軍沉著應戰,倒也不慌不亂。但很快契丹人就發覺宋軍的士氣今非昔比,倒下一個馬上有人替補,不懼傷亡,直進不退 。宋朝三路大軍一齊猛衝猛打,相繼收復了一些州郡,取得了初步勝利。見勢不妙,遼軍尊太后命令緊急後撤布防,挖壕布陣,以防宋軍殺入遼國本土。
宋軍「三板斧」砍過後,取得一些初步勝利,但自身的弱點也逐漸暴露出來。既要分兵守衛新克複的城池,又疲於應對遼軍的頑強抵抗,還要日夜提防遼國騎兵晝夜不停的騷擾,被弄得手忙腳亂,應對不暇,不得休息,人人灰頭土臉,面無人色。東路軍名將曹彬被遼軍游擊隊的襲擾弄得焦頭爛額,顧此失彼,還被遼軍切斷了糧道,只好退守涿州城待援。此時,蕭太后親率十萬大軍開到幽州(今北京)對曹彬的東路宋軍形成合圍之勢,一場圍殲戰拉開了序幕。
這年五月,宋遼兩軍在涿州西南擺開陣勢,展開決戰。一方困獸猶鬥,意欲突圍,一方毫不留情,只想聚而殲之。沙場上戰馬嘶鳴,旌旗獵獵,一場惡鬥在所難免。見宋軍連日廝殺疲憊不堪,遼軍統帥耶律休哥令旗一揮,遼軍士卒如潮水般蜂擁而上,發起了兇猛的進攻。如狼似虎的遼國士兵紅著眼睛見人便砍,宋軍漸漸不支,狼奔豕突,大敗而逃。督陣的將領制止不住士兵的潰散,只好跟著一起逃命。潰不成軍的宋兵正亂鬨哄擠成一堆爭渡沙河,斜刺里忽然殺出一彪人馬,蕭太后率遼軍主力恰好趕到,立即毫不猶豫的發起了猛烈的致命一擊。蕭太后一馬當先,沖入敵陣,遼國士卒受此感召,殺聲震天, 如虎入羊群似的沖入敵群,砍瓜切菜一般斬殺宋軍潰卒。面無人色、無心戀戰的宋軍士兵此役被殺得幾乎全軍盡沒,被殺斃、溺斃者不計其數,河水盡赤,史載「沙河為之不流」。此情此景,讓人想起昔人那句千古喟嘆 :「勸君莫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東路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徹底被擊潰,名將曹彬的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中路軍的命運比東路軍也好不到哪去。田中進的中路軍在淶源被遼軍擊敗,死傷慘重,無力再戰。余部奉趙光義之命急忙回撤,一路歷盡千難萬險,血染征衣,好不容易衝出遼軍布下的天羅地網回到宋境,總算保住了一部分生力軍。
西路軍則沒這麼幸運了,奉旨撤退途中在山西朔州一帶遭遇遼國名將耶律斜軫部的伏擊,幾乎全軍戰死。悍將潘美僅率少數人突出重圍,殺出一條血路,僥倖得生。楊繼業(令公)所騎戰馬被一遼將射中被俘,後不屈絕食而死(民間傳說他不願投降,自己撞死在李陵碑前)。
巾幗不讓鬚眉的蕭太后並不見好就收,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乘勢將20萬遼國兵馬分為東西兩路大軍,大舉南伐攻宋。遼軍一路狂飆,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拔寨,搶掠人口物資,剽悍的鐵騎如入無人之境,馬蹄所到處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遼軍在河間府大敗宋軍,連克深、德、祁、邢等州府,直到次年年初才驅趕著俘虜的人口、滿載著擄獲物資率師北返。遼軍一路高唱得勝歌,炫耀武力,盡享勝利者的榮耀。
公元986年的這場由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發起、旨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役,以遼國全面得勝、宋軍幾乎全軍覆沒而告終。史料記載「宋自是不復深入,社稷固而邊境寧」 ,含蓄委婉的說出宋朝無力再戰的事實。大宋君臣再也不指望能夠光復那燕雲失地,轉攻為守,進入被動防禦階段,以保住現有國土為滿足了。而遼國則摸清了身邊這個龐然大物的虛實底細,甩掉了對宋朝的最後一絲敬畏。
愈加自信的蕭太后一直沒有罷兵息戰的念頭,她先集結重兵擊敗了位於遼國左右兩側的西夏和高麗,免去了後顧之憂。然後,心無旁騖的她劍鋒一轉,舉全國之力大舉伐宋。在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裡,進行了八次大規模的征戰,想一舉滅宋,消弭來自宋朝的威脅。其中以公元1004年的那場戰爭規模最大,蕭太后和幼帝耶律隆緒親率20萬大軍,一路所向披靡,衝州撞府,殺到了黃河岸邊的濮陽(古名澶州)。這裡離帝都汴京不過咫尺之遙,已經直接威脅到大宋國都的安全。此時大宋王廷里早已亂成一鍋粥,眾大臣有主張遷都避禍的,有主張議和的,有主張花錢買平安的,也有主張拚死禦敵的,爭個不休。 好在賢相寇準力排眾議,說動此時在位的光義之子宋真宗趙恆,下決心與遼軍決一死戰。
皇上親自上戰場督陣退敵,確實激勵了宋軍將士們的士氣和決死之心。宋軍以破釜沉舟之氣奮勇破敵,取得了一些勝利 ,一改被動挨打的劣勢。恰巧此時遼軍先鋒蕭達凜在巡視陣地時被宋軍埋伏的弓弩手射死 。消息傳出,宋軍一時歡聲雷動,鬥志更旺,遼軍則大受影響。此時宋軍一掃畏遼如虎的窘態,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驕橫慣了的遼軍再也難以前進一步,陷入進退兩難的泥淖。在持續了二十幾年的宋遼戰爭史上,這種有利形式對於宋朝來說是極為難得的戰略機遇。
長期的戰爭給遼國帶來深重的災難,也使素以性格堅韌果敢著稱的蕭太后身心疲憊,女漢子蕭綽並不是天生戰爭機器,內心亦有柔軟、感性的一面。澶州一戰的失利,蕭太后也看出雖然宋朝在戰場上一敗再敗,然而國家綜合實力並未完全削弱,人力物力的補充遠遠強於遼國,難以一口吃下,想一舉殲滅之幾乎不可能。雖然北宋軍隊的戰鬥力素來為遼國所蔑視,但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幾年遼國也添了許多寡婦、孤兒,長期僵持下去,對遼國極為不利,於是她產生了以和代戰的念頭。加之連年征戰,給契丹社會造成巨大破壞,人員物資損耗巨大,捉襟見肘。契丹急需一個和諧安寧的環境來恢復經濟、發展生產,與民生息。
此時,不光遼國久戰疲憊,宋朝國內的厭戰情緒業已高漲。 宋朝君臣得知契丹太后有講和之意,很是興奮,馬上派員赴遼進行談判 。雙方於1004年12月取得共識,達成協議:宋真宗趙恆尊稱蕭太后為叔母,遼幼帝聖宗耶律隆緒尊趙恆為兄長;宋朝每年按時賞賜給遼國白銀20萬兩,絹20萬匹;宋遼軍隊互為友軍,永不再戰,以白溝河為界,各守邊境,不得隨意增兵威脅對方;雙方有義務將對方緝捕的罪犯、逃亡遣返回對方;雙方在邊界開展互市貿易,互通有無······ 這就是「 澶淵之盟」的大體內容。 大宋在軍事上佔據有利地位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直為史家困惑 ,似乎有違當初趙光義發動這場戰爭的初衷。雙方雖然約為兄弟之國,但明眼人可以看出來,這不過是宋廷花錢買平安的無法之法。有學者認為,宋朝雖花了一些錢,也有戰敗的屈辱之感,但總比曠日持久戰爭所支出的巨額軍費和慘烈傷亡來的便宜, 況且支出巨額軍費也不一定有把握能夠打得贏 。 這筆看似不菲的「歲幣」支出,換來邊境無事,昇平久矣,也算皆大歡喜的雙贏之舉 。如此看來, 每年「賞賜」遼國的這四十萬兩銀絹,不失為一筆划算的買賣呢 。
「 澶淵之盟」締約後,宋遼雙方果然罷兵息戰,邊境的黎明靜悄悄,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兩國和平相處了一百餘年。 遼國自耶律阿保機在公元916年建國,到1125年被後起的金國所滅,存在了209年 。在漫長中國歷史上多如繁星的大小王朝里也算國運長久的。遼國是當時能夠和北宋並立的強國,在軍事上更是遠超大宋,只是不為歷代史家所重視罷了。以宋太宗趙光義的文韜武略,宰相趙普的足智多謀,曹彬、潘美、楊繼業的大將之才,個個東征西討,能征慣戰,甚少敗績,唯獨在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上毫無建樹,甚至兩次被遼軍殺得全軍覆沒,付出數十萬傷亡,靡費錢糧無數,威風掃地,君臣上下都患上了嚴重「恐遼綜合症」,值得深思。趙匡胤親自製定的重文輕武的國策,無疑有利有弊,但弊大於利顯而易見。古人云以武止戈,自身肌肉練結實了,別人才不敢輕易覬覦、冒犯。輕視軍備,軍人被邊緣化,等於自廢武功,作繭自縛,導致大宋一直被動挨打,在和周邊遼夏金諸國的周旋中,始終處於下風,失地賠款,狼狽不堪。追今撫夕,難道不值得今人好好反思嗎?
插圖來自網路
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燭影斧聲」於公元976年取代乃兄,登上了北宋權力巔峰,改元太平興國元年,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的神秘上位雖有點見不得光,有謀殺親兄之嫌,然而在宋朝立國319年的漫長時光里,他尚屬一位有能耐、有作為的帝王,史料對他的評價也頗為肯定,很有些正能量。宋太宗剛一即位,龍椅尚未坐熱,就急吼吼的發動了兩次針對北方強鄰遼國的大戰役,此舉一方面急於樹立自己的威信,一方面也想引開人們對於太祖之死的質疑與議論,轉移不利於自己的輿論導向 。他不辭勞苦,甘冒矢石,幾次御駕親征,揮師大舉北上,終於在公元979年將依附於遼國的北漢政權滅掉,北漢主劉繼遠被迫率眾投降。宋太宗的赫赫兵威,讓周邊的各股勢力都驚呆了。
攻滅北漢一役讓趙光義的威信大增,對於他「燭影斧聲」 忤逆篡位的議論也逐漸消弭無聲。此時,另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事實浮出水面,少了北漢這個緩衝,宋遼兩強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鄰國,兩國邊境線犬牙交錯,直接接壤的現狀, 使電光火石般的激烈碰撞,只在早晚之間。其實,出兵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才是宋太宗屢屢用兵的初衷。
自從當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叛亂,為求得塞外兵強馬壯的契丹人的支持,不惜割讓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與契丹,並認比自己小很多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甘當「兒皇帝」。這一招果然好使,不費吹灰之力白得大片土地,耶律德光喜出望外。他親率大軍力挺石敬瑭,一舉擊潰後唐軍隊,扶植石敬瑭建立了後晉。從此以後,這「燕雲十六州」成了中原漢人的一塊心病,直至趙匡胤建立北宋。「燕雲十六州」的割讓,讓北宋都城汴京以北近千公里變得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地勢對於遼國騎兵來說可謂朝發夕至,來去如風。北宋基本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很是被動。
趙匡胤一直謀劃奪回這塊戰略要地,怎奈壯志未酬身先死,不然,以他的雄才大略,或許是完全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的 。
如今,兄終弟及的趙光義也想趁熱打鐵,挾滅北漢之餘威,完成趙匡胤未竟之志,一鼓作氣出兵攻遼。在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激情難耐的趙光義於滅北漢的同年6月下令出兵伐遼,意欲一舉奪回「煙雲十六州」失地。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形下,此舉無疑犯了輕率冒進、孤軍深入之兵家大忌。
宋朝大軍行進不久,便與遼軍相遇於沙河(今北京附近),新近得勝的宋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舉擊潰遼軍先鋒,包圍了遼國的南京(今北京)。七月,宋遼兩軍主力冒著酷暑炎威激戰於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附近),這一仗宋軍可沒有之前那樣的好運氣了, 緩過勁來的強大遼國豈是不堪一擊的弱小北漢可比 。史料記載,宋軍被殺得屍橫遍野,數萬大軍幾乎被全殲,死個罄凈 。「宋史」記載,高粱河一帶血流漂櫓,器械軍資損失無數 。御駕親征的宋太宗大腿受傷,身邊衛士傷亡殆盡,他不知從哪裡弄來一輛驢車,「竊驢車遁去,僅以身免 」 。狼狽不堪的趙光義駕著一輛驢車狂奔,僥倖逃得性命,幾萬大軍就剩他一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可見當時戰場形勢之危急。
遼軍乘勝追擊,大舉南下,同年十月,在今河北滿城一帶與來援的宋軍遭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雙方立即展開激戰,你來我往多個回合,相持不下,互有勝負,戰場形勢一時呈膠著狀態。遼軍糧草不濟,主動回撤。
公元980年3月,遼軍再次南侵,以十萬大軍圍攻有「九塞尊崇第一關」美譽的雁門關。歷史上著名的令公楊業率守關宋軍將士浴血奮戰,一舉擊敗數倍於己的遼軍。雁門關堅如磐石,屹立不倒。忠勇愛國的「楊家將」從此名動天下,傳誦至今。
十月,遼景宗耶律賢御駕親征,親自督戰,在河北雄縣瓦橋關大敗宋軍,史載
宋軍被「擊之殆盡」,幾乎被殺光,戰場上屍山血海,鬼聲啾啾,慘不忍睹。
兩年之後,遼景宗耶律賢病死。此時,因繼位的耶律隆緒年幼,遼國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領袖人物,悠悠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位叱吒風雲的「女漢子」,契丹歷史上不世出的女中豪傑,被譽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開拓者、權謀家、女強人的承天皇太后蕭綽走上了前台,史稱蕭太后。有學者說,蕭太后由幕後走向台前,不光改變了遼國,甚至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然而,蕭太后成為遼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對於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大宋而言,不啻於一場噩夢。
蕭太后穩住陣腳、抓牢兵權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本就實力不俗的遼國上下面貌煥然一新,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上都不比北宋差,有些方面甚至遠遠強於北宋。在蕭太后的帶領下,遼國早已不是早先那個以游牧為生的鬆散的部落聯盟, 已脫胎換骨、化繭成蝶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塞外強國。之後遼國在對北宋的戰爭中逐漸佔了上風,屢屢主動進攻,動輒殺入大宋境內燒殺搶掠。雙方的角色易位,北宋只能被動防守,疲於應付了。
契丹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剽悍尚武的鐵血民族,它崛起於白山黑水、茫茫草原之上,常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涯養成了它好勇鬥狠的民族性格。自它崛起的那一天起,契丹二字就成了戰爭的代名詞。北宋則奉行偃武修文的國策,雖擁有40萬常備軍, 和數量眾多的廂軍、禁軍, 是當時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武裝力量。 宋朝兵多但不精,秉承趙匡胤的治兵理念,「多一兵則少一賊」,啥人都往軍隊里招。加上軍籍制的實施,一人加入軍隊,世世代代都不得脫離軍隊,軍人素質得不到保證,老弱病殘充斥營伍 ,導致軍隊冗兵巨多,人浮於事。訓練不足,紀律廢弛,戰力疲軟不堪。宋朝軍隊將不知兵,兵不能戰,雖然間或也有將星閃耀,但面對精悍善戰的遼國鐵騎,宋軍動不動就被打得丟盔撂甲,潰不成軍。
看到遼國皇帝新喪,幼主臨朝,太后干政, 其國政局不穩的紛亂局勢,認為有機可乘的趙光義加緊了各項戰前準備工作。他打算瞅準時機,隨時北上伐遼,打遼國一個冷不防,一舉收復燕雲失地,洗涮前恥。
這一天終於到來,公元986年,宋朝30萬大軍兵分三路,幾乎是傾巢而出,浩浩蕩蕩的殺奔遼國而來。趙光義此戰是拼了血本,志在必得。帝國的精銳能戰的部隊幾乎全部拿了出來,大有不滅遼國誓不罷休、一舉擊滅契丹之勢。三路大軍的帶隊將領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將:東路曹彬、崔彥進率部從河北雄州出擊;中路大軍由田中進率領從河北淶源進發;西路由潘美、楊繼業(令公)統帥,由雁門關出發。三路大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一路過關斬將,氣勢逼人。
趙光義這回碰著真正的對手、硬茬了,意志堅韌如「女漢子」一般的蕭太后豈是等閑之輩 。她運籌帷幄,調兵遣將,臨勁敵而不慌亂,真乃天生將才。 蕭太后也將遼軍主力分成三路全力抵擋宋軍的兇猛進攻。
戰鬥一開始就打得十分激烈,來勢兇猛的宋軍戰法凌厲,志在必得 。遼軍沉著應戰,倒也不慌不亂。但很快契丹人就發覺宋軍的士氣今非昔比,倒下一個馬上有人替補,不懼傷亡,直進不退 。宋朝三路大軍一齊猛衝猛打,相繼收復了一些州郡,取得了初步勝利。見勢不妙,遼軍尊太后命令緊急後撤布防,挖壕布陣,以防宋軍殺入遼國本土。
宋軍「三板斧」砍過後,取得一些初步勝利,但自身的弱點也逐漸暴露出來。既要分兵守衛新克複的城池,又疲於應對遼軍的頑強抵抗,還要日夜提防遼國騎兵晝夜不停的騷擾,被弄得手忙腳亂,應對不暇,不得休息,人人灰頭土臉,面無人色。東路軍名將曹彬被遼軍游擊隊的襲擾弄得焦頭爛額,顧此失彼,還被遼軍切斷了糧道,只好退守涿州城待援。此時,蕭太后親率十萬大軍開到幽州(今北京)對曹彬的東路宋軍形成合圍之勢,一場圍殲戰拉開了序幕。
這年五月,宋遼兩軍在涿州西南擺開陣勢,展開決戰。一方困獸猶鬥,意欲突圍,一方毫不留情,只想聚而殲之。沙場上戰馬嘶鳴,旌旗獵獵,一場惡鬥在所難免。見宋軍連日廝殺疲憊不堪,遼軍統帥耶律休哥令旗一揮,遼軍士卒如潮水般蜂擁而上,發起了兇猛的進攻。如狼似虎的遼國士兵紅著眼睛見人便砍,宋軍漸漸不支,狼奔豕突,大敗而逃。督陣的將領制止不住士兵的潰散,只好跟著一起逃命。潰不成軍的宋兵正亂鬨哄擠成一堆爭渡沙河,斜刺里忽然殺出一彪人馬,蕭太后率遼軍主力恰好趕到,立即毫不猶豫的發起了猛烈的致命一擊。蕭太后一馬當先,沖入敵陣,遼國士卒受此感召,殺聲震天, 如虎入羊群似的沖入敵群,砍瓜切菜一般斬殺宋軍潰卒。面無人色、無心戀戰的宋軍士兵此役被殺得幾乎全軍盡沒,被殺斃、溺斃者不計其數,河水盡赤,史載「沙河為之不流」。此情此景,讓人想起昔人那句千古喟嘆 :「勸君莫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東路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徹底被擊潰,名將曹彬的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中路軍的命運比東路軍也好不到哪去。田中進的中路軍在淶源被遼軍擊敗,死傷慘重,無力再戰。余部奉趙光義之命急忙回撤,一路歷盡千難萬險,血染征衣,好不容易衝出遼軍布下的天羅地網回到宋境,總算保住了一部分生力軍。
西路軍則沒這麼幸運了,奉旨撤退途中在山西朔州一帶遭遇遼國名將耶律斜軫部的伏擊,幾乎全軍戰死。悍將潘美僅率少數人突出重圍,殺出一條血路,僥倖得生。楊繼業(令公)所騎戰馬被一遼將射中被俘,後不屈絕食而死(民間傳說他不願投降,自己撞死在李陵碑前)。
巾幗不讓鬚眉的蕭太后並不見好就收,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乘勢將20萬遼國兵馬分為東西兩路大軍,大舉南伐攻宋。遼軍一路狂飆,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拔寨,搶掠人口物資,剽悍的鐵騎如入無人之境,馬蹄所到處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遼軍在河間府大敗宋軍,連克深、德、祁、邢等州府,直到次年年初才驅趕著俘虜的人口、滿載著擄獲物資率師北返。遼軍一路高唱得勝歌,炫耀武力,盡享勝利者的榮耀。
公元986年的這場由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發起、旨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役,以遼國全面得勝、宋軍幾乎全軍覆沒而告終。史料記載「宋自是不復深入,社稷固而邊境寧」 ,含蓄委婉的說出宋朝無力再戰的事實。大宋君臣再也不指望能夠光復那燕雲失地,轉攻為守,進入被動防禦階段,以保住現有國土為滿足了。而遼國則摸清了身邊這個龐然大物的虛實底細,甩掉了對宋朝的最後一絲敬畏。
愈加自信的蕭太后一直沒有罷兵息戰的念頭,她先集結重兵擊敗了位於遼國左右兩側的西夏和高麗,免去了後顧之憂。然後,心無旁騖的她劍鋒一轉,舉全國之力大舉伐宋。在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裡,進行了八次大規模的征戰,想一舉滅宋,消弭來自宋朝的威脅。其中以公元1004年的那場戰爭規模最大,蕭太后和幼帝耶律隆緒親率20萬大軍,一路所向披靡,衝州撞府,殺到了黃河岸邊的濮陽(古名澶州)。這裡離帝都汴京不過咫尺之遙,已經直接威脅到大宋國都的安全。此時大宋王廷里早已亂成一鍋粥,眾大臣有主張遷都避禍的,有主張議和的,有主張花錢買平安的,也有主張拚死禦敵的,爭個不休。 好在賢相寇準力排眾議,說動此時在位的光義之子宋真宗趙恆,下決心與遼軍決一死戰。
皇上親自上戰場督陣退敵,確實激勵了宋軍將士們的士氣和決死之心。宋軍以破釜沉舟之氣奮勇破敵,取得了一些勝利 ,一改被動挨打的劣勢。恰巧此時遼軍先鋒蕭達凜在巡視陣地時被宋軍埋伏的弓弩手射死 。消息傳出,宋軍一時歡聲雷動,鬥志更旺,遼軍則大受影響。此時宋軍一掃畏遼如虎的窘態,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驕橫慣了的遼軍再也難以前進一步,陷入進退兩難的泥淖。在持續了二十幾年的宋遼戰爭史上,這種有利形式對於宋朝來說是極為難得的戰略機遇。
長期的戰爭給遼國帶來深重的災難,也使素以性格堅韌果敢著稱的蕭太后身心疲憊,女漢子蕭綽並不是天生戰爭機器,內心亦有柔軟、感性的一面。澶州一戰的失利,蕭太后也看出雖然宋朝在戰場上一敗再敗,然而國家綜合實力並未完全削弱,人力物力的補充遠遠強於遼國,難以一口吃下,想一舉殲滅之幾乎不可能。雖然北宋軍隊的戰鬥力素來為遼國所蔑視,但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幾年遼國也添了許多寡婦、孤兒,長期僵持下去,對遼國極為不利,於是她產生了以和代戰的念頭。加之連年征戰,給契丹社會造成巨大破壞,人員物資損耗巨大,捉襟見肘。契丹急需一個和諧安寧的環境來恢復經濟、發展生產,與民生息。
此時,不光遼國久戰疲憊,宋朝國內的厭戰情緒業已高漲。 宋朝君臣得知契丹太后有講和之意,很是興奮,馬上派員赴遼進行談判 。雙方於1004年12月取得共識,達成協議:宋真宗趙恆尊稱蕭太后為叔母,遼幼帝聖宗耶律隆緒尊趙恆為兄長;宋朝每年按時賞賜給遼國白銀20萬兩,絹20萬匹;宋遼軍隊互為友軍,永不再戰,以白溝河為界,各守邊境,不得隨意增兵威脅對方;雙方有義務將對方緝捕的罪犯、逃亡遣返回對方;雙方在邊界開展互市貿易,互通有無······ 這就是「 澶淵之盟」的大體內容。 大宋在軍事上佔據有利地位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直為史家困惑 ,似乎有違當初趙光義發動這場戰爭的初衷。雙方雖然約為兄弟之國,但明眼人可以看出來,這不過是宋廷花錢買平安的無法之法。有學者認為,宋朝雖花了一些錢,也有戰敗的屈辱之感,但總比曠日持久戰爭所支出的巨額軍費和慘烈傷亡來的便宜, 況且支出巨額軍費也不一定有把握能夠打得贏 。 這筆看似不菲的「歲幣」支出,換來邊境無事,昇平久矣,也算皆大歡喜的雙贏之舉 。如此看來, 每年「賞賜」遼國的這四十萬兩銀絹,不失為一筆划算的買賣呢 。
「 澶淵之盟」締約後,宋遼雙方果然罷兵息戰,邊境的黎明靜悄悄,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兩國和平相處了一百餘年。 遼國自耶律阿保機在公元916年建國,到1125年被後起的金國所滅,存在了209年 。在漫長中國歷史上多如繁星的大小王朝里也算國運長久的。遼國是當時能夠和北宋並立的強國,在軍事上更是遠超大宋,只是不為歷代史家所重視罷了。以宋太宗趙光義的文韜武略,宰相趙普的足智多謀,曹彬、潘美、楊繼業的大將之才,個個東征西討,能征慣戰,甚少敗績,唯獨在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上毫無建樹,甚至兩次被遼軍殺得全軍覆沒,付出數十萬傷亡,靡費錢糧無數,威風掃地,君臣上下都患上了嚴重「恐遼綜合症」,值得深思。趙匡胤親自製定的重文輕武的國策,無疑有利有弊,但弊大於利顯而易見。古人云以武止戈,自身肌肉練結實了,別人才不敢輕易覬覦、冒犯。輕視軍備,軍人被邊緣化,等於自廢武功,作繭自縛,導致大宋一直被動挨打,在和周邊遼夏金諸國的周旋中,始終處於下風,失地賠款,狼狽不堪。追今撫夕,難道不值得今人好好反思嗎?
插圖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妄稱派軍隊搶佔南海島嶼!菲律賓總統是不是牆頭草?
※美國將面臨一場最為艱難的戰爭
※中日若開戰:美國根本不敢介入戰爭
※關於印度的撤兵,大家有什麼看法?
※AK47之後 俄羅斯軍隊裝備了哪些主要步槍?
TAG: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