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 蝸牛看西遊
(蝸牛看西遊第6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一
公元627年的某天早晨,一個叫陳褘、法名玄奘的青年和尚手捧一本盜版佛經抓耳撓腮、苦惱萬分。
他發現,由於佛經從西域進口,不同的翻譯不同的水平,導致盜版出來的佛經各不相同,由此延伸出來的不同流派、不同大V相互掐架,互相指責對方不正宗,佛教徒之間經常開展撕逼大戰。
作為一名好學上進的青年和尚,如果連手捧的教材都有問題,如何能探就佛法真諦、修成佛法正果?就如一名高考生,走進考場才忽然發現,卧槽,教材與試卷內容不是同一個版本,當場就有可能暈倒。
為了尋找最正宗的教材,他曾從老家洛陽出發,與哥哥一起,一路探尋來到成都。但即使在當時佛學廣泛傳播的四川,他也越學越困惑,越學心中疑團越大。於是又偷偷離開哥哥,經荊州、相州、趙州,到了長安大覺寺。然而在這個高僧雲集的大寺院,他依然沒有找到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這時,有人提醒他,佛教從天竺(印度)傳來,教材是他們編印的,試卷也是他們出的,你要找到標準答案,只有到那裡去。
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當即從床上爬起來,丟掉硬梆梆的餿饅頭,提筆給剛當上「大唐貞觀」CEO不久的李世民寫了一封長長的申請書。
李CEO收到信後,非常興奮、非常欣慰:想不到我國還有這等愛學習愛較真的熱血青年。他綰起袖子,立即揮毫下了兩個大字:不準!
李世民並非不給玄奘面子,而是國家剛建,四海未平,他親自下達了國人禁止出番的禁令,他也不願意一位有才華的青年和尚流落他國——萬一一去不回呢?
領導不批,但玄奘並沒有放棄。
這年秋天,陝甘一帶發生霜災,災民四出逃荒,他往臉上摸了一把灰,就夾雜在災民群里向西出發。既然公費出差泡湯,他準備偷渡出國也要把正宗佛經拿回來。
二
青年玄奘的「偷渡」路線是從現在的甘肅經新疆至印度。
即使在今天,甘肅的敦煌、武威、玉門關也十分荒涼,茫茫戈壁灘或沙漠,方圓幾十公里看不到人煙,更不要說那時的疆土。
在《西遊記》中,唐僧肚子餓了,就把金缽往孫猴子手裡一塞:「悟空,去化點緣。」悟空一個筋斗雲,再遠也能給他討一碗乾飯回來。
但在真實的西遊路線上,玄奘和尚想討個飯、化個緣,可比登天還難,走幾天都看不到人影,總不可能向黃沙要吃的吧?玄奘身邊也沒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倒收了一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有人說猢猻就是隱喻胡人,猢猻後來演變成孫悟空)。然而在戈壁走了一段時間後,這名胡人後悔了,萬一玄奘被擒,把他供出來,他就死定了(當時協助偷渡過境是死罪。唐朝已把玄奘列入了黑名單,下了追捕令。玄奘還被瓜州守將李昌抓過一回,幸虧李昌是信佛之人,放了他一馬。胡人越走越不相信玄奘能偷渡成功),於是產生了殺師叛逃的念頭。
那天晚上,石磐陀天人交戰,抽刀逼近玄奘,但又折返回去。一會兒又抽刀過來……反倒玄奘萬念俱空,靜靜坐著,閉目不視,任聽上天裁判。石磐陀最終還是沒有下手,天明騎了駿馬不辭而別,將一匹瘦老赤馬留給了玄奘。
玄奘就騎著這匹瘦老赤馬踽踽獨行。
今天驢友重走這條絲綢之路,必須帶齊指南針、衝鋒衣、壓縮乾糧、防風設備什麼的,不然就會一路順風、半路失蹤。但唐朝驢行青年玄奘卻什麼也沒有,只有一顆信念堅定的心。
事實證明,信念還是不能當飯吃。有一次,當他躲避追捕時,不幸將水囊打翻,在茫茫戈壁中,水可是救命的東西。他四天五夜滴水未盡,人很快被烈日晒得奄奄一息。就在他感嘆心愿難了時,這匹瘦老赤馬居然憑著豐富的旅行經驗,馱著他找到了水源,救了他一命。
走出戈壁灘,玄奘來到今天的哈密境內高昌國。高昌王鞠文泰早就聽聞玄奘大名,聽說大師前來,親率妻兒和大臣列隊迎接。經過十幾日長談,敬仰之情更如濤濤江水。
為此,他提出一個請求,要「包養」玄奘!
你沒聽錯,真的是「包養」:除了王位和老婆,國中財富隨他挑,國中豪宅隨他選,只答應一個要求:擔任高昌國的佛學博士後導師。(此橋段咋和女兒國那麼熟呢?)
與途中忍飢挨餓、逃避追殺相比,高昌王的這個建議,對青年玄奘還是很具殺傷力的。用現在2B青年的話說,讀書、求學目的為了什麼呀,還不是為了生活。在這裡,玄奘和尚可以宣揚他的佛法,可以實現一部分理想,最關鍵的是,他不用再背負「偷渡客」的罪名,可以堂堂正正地當「大師」!真是爽呆了。
面對這份高薪待遇,玄奘和尚的回答是:絕食!
讓我放棄信念,不如讓我去死。
玄奘和尚一餓就是好幾天。無論什麼美食放在他鼻子面前,他都只吞清口水,絕不看一眼。
到了第四天晚上,玄奘又一次奄奄一息了。
高昌王這次是真真正正地被感動了,他不顧一國之尊的身份,親自向玄奘叩頭謝罪。之後,不僅給玄奘送了許多路上食物,還與他結為兄弟(這可能是《西遊記》中御弟的由來)。
三
公元630年夏,玄奘穿越中原無數小國,終於踏上印度國土,來到心中聖地那爛陀寺(《西遊記》中的大雷音寺)。
在這裡,玄奘刻苦學習,絕不上課耍手機。在那爛陀寺5年,他從一名插班生成為博士生,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同時,還兼學了各種婆羅門書,掌握了多門外語。
當時的印度,也是小國林立、大小乘佛教互撕的局面。玄奘為了增加閱歷,惡補課外知識,有空就到處遊歷論經。
一日,來到戒日王的地盤,戒日王被玄奘講授的佛法深深折服,當即決定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聞名來參加。
這場辯論大賽,玄奘主論,任人問難,18天時間,既無一人能把他問倒,真的是「不服來辯」。 玄奘一時名震五印,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
按理說,玄奘此時的人生理想全部實現,不僅找到了高考老師,尋得了標準答案,而且擠進教師隊伍,成為學術權威,威震兩派佛教。此時,他完全可以象《西遊記》中的唐僧一樣,成為西天一佛,享受終生榮譽。也可以像當今不少海外學子一樣,取得綠卡(他甚至不需要取,很多國王哭著喊著要送給他),成為別國公民。
但是,玄奘始終沒忘初心,沒忘當年那本盜版書帶給他的困惑。他要把學到的真經,帶回生他養他的祖國去,讓千千萬萬的中華佛教徒,不再受盜版書的困惑。
雖然,在祖國他還是一名黑名單上的「偷渡客」,一回國就可能被斬首。
雖然,返程路中同樣充滿艱辛,風沙和盜賊可能要了他的命。
然而,就如當初義無反顧西行一樣,今天,他同樣義無反顧選擇回國。
不管行多遠,都不會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四
公元641年,玄奘辭別戒日王準備回國。戒日王送了大量金銀財寶,但玄奘堅決不收,只留一件披風,作途中防雨用。
玄奘決定沿著絲綢之路北線,經過高昌國回長安,按照他與鞠文泰的約定,玄奘需在高昌國停留三年。但他在東歸徒中得知,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借口高昌王來朝後態度驕傲,已經派兵將高昌國滅掉了,如今是唐朝的一個郡縣(西州)。
作為「偷渡客」的玄奘,蝸牛(微信號:woniukxy)不知道他那時是什麼心情。但據史料記載,他回國的腳步並沒因此而停留。途中,他給李世民寫了一封信,講述了自己西行經歷及歸國想法。
七個月後(這算快的了,當時可沒有網路),唐王的回信送到,言辭十分熱情,不僅原諒了他「偷渡」的事,還非常歡迎他回國。
玄奘的一顆心才落下。
公元645年,玄奘在離開祖國整整18年後,終於再次踏上故土。進城門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淚如雨下。
在這18年中,他經歷的災難遠不止九九八十一難,他受到的考驗,遠不止忍飢挨餓那麼簡單。
心靈的折磨,才是最大的折磨。
一個人在經歷了生與死、榮與辱的百般考驗之後,仍不失本性、不忘初心,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五
因唐太宗要用兵遼東,因此在洛陽行宮接見了玄奘。史書記載,唐太宗親自出迎,賜坐暢談,殷勤慰勞。
一年之後,一本由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大唐西域記》問世,書中詳細記錄了玄奘親歷的110個國家和傳聞中28國情況,如今,它已經成為已成研究古代西域及印度唯一重要著作。
歸國之後,玄奘就一頭扎進偉大的翻譯事業中。有研究者統計,玄奘共帶回梵筴佛典526筴、657部。從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他在17年6個月期間共翻譯佛經1335卷,平均每年76卷,每月約6卷多,也就是每5天翻譯一卷(真的很拼)。
公元649年,在唐太宗去世的前三天,玄奘完成了《心經》的翻譯。沒有佛教知識的人都知道一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出自《心經》。
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後水渠時,不慎跌倒,小腿處稍許破皮,但從那天開始,玄奘再也沒有起來。二月初五夜半,一代高僧玄奘法師圓寂。
六
玄奘死後900年,一名叫吳承恩的浙江長興縣副縣長手捧《大唐西域記》苦惱萬分。他一方面敬佩玄奘百折不撓的精神,一方面痛恨官場的黑暗。
雖然他胸中有大志,奈何朝廷不開眼,還有不少小人誣告他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文人「裹」得太緊!既然官沒啥當頭,也沒有前途,我就來辦自媒體吧,他對自己說。
在他50歲的時候,「西遊記」公眾號開通上線了。他一方面苦讀《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書籍,一方面廣開微信群,收集散落在民間關於玄奘帶著石猴精取經的故事。為了儘快吸粉和增加點擊量,他在原有民間故事的基礎上,增加了黑豬精(豬八戒)、沙和尚(沙僧)和白龍馬三個人物。
文章一推出,立即在明朝朋友圈引起強烈反響,造成巨大轟動,常常是一卷還沒寫完,等著讀的人已經從街頭排到巷尾了(不是因為村東頭廁所缺紙了,的的確確是真粉絲)。
由於太火,領導不高興了,常常指著某妖怪問他,這個是不是諷刺我?雖然他百般解釋「如有雷同,純屬虛構」,但一切都沒有卵用。他只得中斷更新多年。
在一個借酒澆愁的晚上,他彷彿再次聽到玄奘法師在耳邊輕輕告訴他:不能因為走得太遠,就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他流淚了。
第二天,他果斷向上級遞交了辭職報告,專心回家更新公眾號去了。
更新一百期之後,他認認真真地裝訂成冊,工工整整地在封面上寫下「西遊記」三個大字。
從此,一部偉大著作誕生。
七
吳承恩死後400年(是整數,1582-1982),有一名53歲的女導演捧著《西遊記》苦惱萬分。
她叫楊潔,中央電視台戲劇導演,去年,副台長洪民生交給她一個任務,把這部偉大的著作拍攝出來。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等是個什麼形象?沒有人知道!如何展現騰雲駕霧?如何展現72變化?沒有人知道!電視劇是個什麼玩藝兒?知道的人不多!
最關鍵的是,沒錢沒錢沒錢,沒人沒人沒人!這等重要的事說300遍也辦法解決。
楊潔只好全家總動員,把老公王崇秋拉來當攝像,不幹就散夥(你沒猜錯,只有一個攝像,只有一台機器);找到六齡童,讓他推薦學生演孫悟空,可惜六齡童很不厚道,把優秀學生藏起來,推薦近視眼的小兒子六小齡童到劇組報到,結果一上戲就把對手打得鼻青臉腫(關於這個故事,蝸牛將在後面的篇章中詳細介紹);到峨眉電視製片廠挖牆角,找來演員汪粵演唐僧,可惜演了三集汪粵就拍拍屁股走人(關注「蝸牛看西遊」公眾號,查看往期文章《三個唐僧一台戲》)……
電視劇剛拍了幾集,中國的老把戲卻先上演了,一些風言風語傳到央視領導耳朵里:「誰拍電視劇會這麼慢?繡花也綉出來了!」「國家不該拿這麼多錢讓她去遊山玩水!」「怎麼還跑到泰國、印度去拍了?國內沒玩兒夠,又跑國外玩兒去了?」
為此,中央相關部門還專門派來了調查組,一筆一筆查賬。查著查著,他們眼睛濕潤了,想不到《西遊記》劇組為了省錢這麼辛苦,這麼拚命,回去後,找到領導,又拔了100萬過來,還添置了一台攝像機(好人還是很多)。
然而,拍了15集,台里再次要求停拍,理由是300萬經費花完了,沒有預算了。
這個消息傳到劇組,所有人都傻眼了。大家眼淚汪汪地圍著楊潔,懇求導演無論如何也不要停機。一些小觀眾聽聞後,連幾毛幾分的壓歲錢都寄了過來。
楊潔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只要能找到一分錢,我們就要走到最後!
劇組全民總動員,人人都當推銷員,就像今天做保險的人一樣,半夜三更也會給人打一電話去:「生命誠可貴,沒買保險不要睡……」
最後還是蜈蚣精、製片副主任李鴻昌榮獲最佳推銷員,他費勁周折聯繫到了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 ,同意給劇組貸款300萬元解急。
但是,即使有了這300萬元,《西遊記》也沒辦法徹底拍完。楊潔只好忍痛甩下《險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等五集,匆匆結束。
不出所料,《西遊記》很快火了。楊潔以及眾演員開始光環繞身。楊潔也近70歲,步入老年生活,按理,她完全可以急流勇退,安然享受榮譽,但是,她的耳邊也時不時響起一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1999年,她給央視領導寫信:「金池老長」死了,「鐵扇公主」死了,「王母娘娘」也死了……好多「神仙」「妖怪」都死了,而我也一天天變老了,《西遊記》劇組還沒取得真經,真的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遺憾。
楊潔的誠心終於感動了當時的領導。2000年,續集開機,25集《西遊記》終於功德圓滿,修成正果。
八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這句話總讓蝸牛淚流滿面。
淚光中,蝸牛看到玄奘為解決盜版問題,在風沙中爬起來又跌倒,跌倒了又爬起來……看到吳承恩為收集一個故事,裹著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敲開一家又一家的門……看到楊潔導演為了湊到拍戲用的錢,挨個給別人說好話:《西遊記》真的很好,你能抽一點點時間,我們談一下嗎?
蝸牛始終忘不了,六七歲時,父親為了讓我們姐弟忘掉夜裡「蔑」玉米粒的痛苦,常常給我們講聽來的西遊故事。(「蔑」是老家方言。每到玉米成熟季節,鄉下人便要坐在地壩中,就著天上月亮把玉米粒從玉米棒上一粒粒「蔑」下來。如山的玉米棒「蔑」完,手完全變形,指甲也要被摳掉。)父親文化水平不高,取經故事中會突然穿越進張飛、李逵等好漢。
蝸牛始終忘不了,86版《西遊記》開播時,自己多次把牛拴在樹上,跑到山裡村民家看電視,常常電視看完,牛已掙脫韁繩不知所蹤。
蝸牛始終忘不了,在父親去世的前一年,他坐在我重慶的宿舍前,就著太陽光,一字一字地讀著《西遊記》原著。
首發於「蝸牛看西遊」公眾號
申明:原創作品,轉載須聯繫授權,並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丈夫手包里的那紙協議,讓我心如刀割 2017年08月06日 07:28:21 來源:鳳凰時尚 作者:木子李 4人參與 3評論 導語:上周六,我在家休息,丈夫繼續去忙活,丈夫走時,忘記拿他手包。出於
※忘記是幸福的開始
※長樂是否未央·只是來不及忘記
※田雷:一個「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迷思 | 中法評 · 思想庫府
※幸福的模樣,想忘卻無法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