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民黨怎樣開黨代會

返回歷史頻道首頁獨裁轉型百年前路評論孫中山時代國民黨屢經改組,向俄共學習制訂黨章後,黨代會成為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兩蔣時代國民黨派系分立,黨代會成為強人亮相舞台;馬英九時代國民黨走過轉型,黨代會成為選舉助選器。回顧國民黨歷屆全國代表大會,它在一次次艱難轉型中跨越了不同角色間的巨大溝壑。而發人深思的是,什麼因素迫使國民黨不得不屢次進行危險的自我改造,而又在千鈞一髮之際生存了下來?【網友評論】分享到

332

肇基:無組織唯黨首是瞻 無黨權僅精英聚合從同盟會到改組前的中國國民黨,歷次所頒黨章雖然不乏對各級黨部建制與運作的規定,但地方組織並未得到中央黨部的緊密控制。另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黨權地位並不彰顯。同盟會時期,黨權從屬於軍權,作為中央機關的東京本部有名無實,真正的中樞機關是隨著孫中山的軍事行動而轉移的。民初國民黨時期,政治境遇雖有所改變,但黨權也並未獨立,黨的活動實際上主要是為了議會選舉而展開。民初國民黨雖然聲勢強大,但實際上只是國民黨旗幟下的政治精英的集合體,就政黨而言,不僅制度建設散亂無序,更未彰顯出黨權的至高地位。【詳細】

孫中山與李大釗步出「一大」會場

蔣介石與汪精衛貌合神離

蔣介石宣布復任總統改組:定黨章改制度以俄為師 黨大會成最高權力機關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以俄共黨章為藍本,制定新的黨章,規定黨的「最高機關」為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因人數眾多的全代會不便常開,早期中執會實際上成為國民黨中央常設的「最高機關」。國民黨一貫採用黨首制,審查委員會乃在黨章中增列「總理」一章,使在採納俄共委員制之外,兼顧總理制,明文規定以孫中山為總理;總理為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並對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有交複議之權;對中執會之議決,有最後決定之權。【詳細】權爭:爭黨統分派系自開全會 挾軍權蔣獨大全會虛置北伐時期,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執行委員會曾肩負最高政治權力機構的職能。由於全代會具有黨統象徵意義,自開全代會便一度成了黨內各派爭奪黨統的一大要著。國民黨黨章最初規定全代會每年舉行一次,後修改為兩年舉行一次。實際上1927-1949年間,國民黨總共只召開過4次正式的全國代表大會,1次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隨著蔣介石個人權威的日益強化,全代會召開的間隔時間越來越長,其實際地位也愈益虛化。特別是1938年當選為國民黨總裁後,蔣在黨內的地位不再受到強勁對手的挑戰,遂視全代會若敝屣。【詳細】改造:守台灣重掌權清除異己 開全會樹領袖父子核心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軍事力量的介入使台灣解放變得不可能。蔣介石最後一搏勝利,其威信迅速提高。同年7月22日中常委臨時會議修改通過總裁提案的《本黨改造案》,「超法規地」給蔣介石強大權力:「改造」期間,停止本應是黨中樞機關的中執會和中監會機能兩年以上。中央改造委員和中評委人選由總裁一人任命。蔣介石壟斷人事和政治遊戲規則的製作權,把黨委任給以陳誠、蔣經國為首的新中央派閥。1952年10月召開七全大會,結束「改造」工作,確立了領袖獨裁型黨治並極力扶持在領袖之下新成長起來的中央派閥型黨治。【詳細】蔣經國主導下的「政治革新」

蔣經國與夫人蔣方良在島內,國民黨依據相關法律條文,視「台獨」為非法,依託戒嚴體制和軍法審判的威嚴,嚴厲打擊和鎮壓「台獨」言行。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是否意味著「台獨」言論將會失去控制或任其泛濫呢?這是「政治革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詳細】取消戒嚴 定國安法制裁「台獨」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正式宣布解除在台灣實施38年之久的「戒嚴令」,宜布開放黨禁;恢復民眾結社、集會、遊行、罷工的權利;適當開放報禁、書禁等。同時,蔣經國公布「國安法」,其中規定:「人民集會、結社,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這三項法規是一切政治行為的準則。其中「不得主張分裂國土」一項即是規範和制裁「台獨」。【詳細】開放黨禁 制人團法防止分裂台灣「立法院」通過「人團法」草案,定於1989年1月正式頒布實施。「人團法」規定:「人民團體的組織與活動,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有違反三原則或其它法令者,不予許可」。「人團法」是蔣經國用以約束黨外勢力組織黨團的法令,這一條是專為「台獨」團體及活動治罪的。「人團法」公布後,台灣正式解除黨禁,確認依法在台灣組黨行為合法化。【詳細】

轉型:台灣解嚴修黨章轉民主政黨 李登輝借革新推「獨台」路線1987年7月台灣解除戒嚴,面對「民主政治」的發展趨勢,在經過長期爭論後,黨內意見逐漸趨於一致,即在新形勢下,國民黨要加強自身的民主化建設,以應付反對黨挑戰,繼續保持執政地位。在十四大上通過的黨章修改案中,正式將國民黨的政黨屬性由「革命民主政黨」改為「民主政黨」。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在李登輝主導下,國民黨的政治立足點與追求的長遠目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此導致其思想路線的改變。李登輝不僅在組織形式不斷使國民黨政權本土化外,更是在思想立場上對國民党進行全面調整,使國民黨真正「台灣化」。努力將「中國國民黨」改造成「台灣國民黨」。【詳細】

危機:連宋分裂輸「大選」國民黨下野 臨時全會啟改造民選主席由於李登輝堅持排擠、打擊宋楚瑜,阻礙連宋配成形,致使宋不得不脫黨自行參選。結果國民黨不但丟失執政權,且票數之低毫無顏面可言。面對慘敗結局,國民黨從到下都發出了要求改造的呼聲。國民黨十五全臨時會正式確立了改造的方針、措施等。在黨內運作機制方面,一是未來黨主席將由全體黨員以直接、秘密投票方式產生,黨代表、各級黨部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及中央黨務委員,也皆依民主選舉產生,並對青年、婦女及弱勢團體設保障名額。二是未來「總統」、縣市長、「立委」等各項民選公職的提名,均以「黨員初選」及「民意調查」的方式產生,兩者比重各為百分之五十。【詳細】

重生:當選「總統」馬英九再任黨主席 召開全會定政綱促兩岸和平2009年10月17日,中國國民黨第十八次全代會(「十八全」)在台北縣新莊體育館舉行,馬英九正式就任國民黨主席。他在大會上宣布,聘吳伯雄為國民黨榮譽主席,負責兩岸事務,續聘連戰為國民黨榮譽主席,負責海外和涉外事務。在開幕典禮上,馬英九發表了黨主席就職演說,宣示將加強黨內民主、改進黨內選舉,積極培育人才、推動年輕化,儘快處理黨產,加強與在野黨的對話溝通等。下午,此次大會討論並表決通過了國民黨十大政策綱領草案。在「十八全」通過的「現階段政治任務」草案中,國民黨也將「化解兩岸緊張關係,走向和平」作為一項明確目標。【詳細】

李登輝主導下的「憲政改革」

中學時練劍道的李登輝,日本名字為岩里正男。李登輝完全拋棄了蔣經國「政治革新」中的反「台獨」精神。通過「憲政改革」,李登輝有步驟有目的地為其自身的分裂主義以及「台獨」在島內的復活泛濫鋪平了道路。【詳細】

「台獨」意識凸顯通過「憲政改革」,李登輝徹底甩開了舊「法統」的包袱,對其謀求「獨立政治實體」的地位、重新定位兩岸關係,並重新解釋「一個中國」的含義均有了「法律」依據。台灣當局還把「分裂國家」理論引入兩岸關係中,謀求「獨立政治實體」地位,偏離一個中國方向。【詳細】

權力結構本土化李登輝的「本土化」則刻意製造「省籍」矛盾,從根本上撕裂族群;只提拔私人親信、任用地方派系,打擊國民黨元老派,壓制外省精英。這一狀況無疑有利於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灣當局推行「台獨」路線。【詳細】

「台獨」主張合法化在「台獨」勢力施壓下,李登輝採取妥協態度。1992年5月15日,台灣「立法院」通過了《刑法100條修正案》,刪除了對「陰謀犯」的處罰。這樣凡主張「台獨」者均屬無罪,「台獨」取得「合法」地位。《刑法100條修正案》頒布實施首日,一批被控「分裂國土」及「預備內亂」罪而在押的「台獨」骨幹獲釋出獄。【詳細】

一大:以俄為師為列寧逝世休會致哀

國民黨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和《中國國民黨章程草案》均是孫中山指定,由蘇聯顧問鮑羅庭與汪精衛、瞿秋白共同起草,這兩個文件實際上是共產國際《關於民族解放運動的問題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的翻版。大會根據孫中山的提議還通過三項決議:電唁蘇聯致哀;休會三天,廣州各機關下半旗三日,以誌哀悼:廣泛宣傳列寧的生平及其事業。在中國國民黨舉行的追悼列寧逝世大會上,孫中山兩眼噙著淚水親筆書寫了「國友人師」的輓詞。【詳細】三大:施行訓政布政綱限民權黨負全責

三大通過並公布了1928年10月3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訓政綱領》六條。所謂「訓政」,實質上是打著孫中山早年提出的「本党進行程序分作三時期」的旗號,進一步剝奪人民的民主權利,實行國民黨一黨專政。在「三大」的文件中規定:「訓政時期間以政權付託於中國國民黨之最高權力機關,以治權付託於國民政府」,「以中國國民黨獨負全責,領導國民,扶植中華民國之政權治權」。又規定:「人民之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權,在法律範圍內加以限制」。【詳細】四大:派系分裂蔣汪胡分三地各開全會

「四大」是三個大會在1931年11月至12月間同時召開:蔣記「四大」在南京;汪記「四大」在上海;胡記(廣東軍閥)「四大」在廣州。因為「九一八」事變後,反蔣聲浪逐日高漲,寧粵分裂,雖然經過上海「和平會議」有所緩和,參加粵方活動的汪精衛被蔣介石拉了過去,但最後還是三個「四大」分頭開張。南京的四大,開得比較像樣一些。于右任致開幕詞,蔣介石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說。廣州的四大隻發表了一個宣言,上海的四大連宣言都沒有,只有《民國日報》一個比較詳細的報道。【詳細】七大:完成「改造」清除異己蔣經國登台

1952年在台北陽明山召開的國民黨「七全大會」標誌「改造」的結束,同時也是兩年多「黨務改造」的重要成果,是國民黨在存亡續絕的危厄關頭起死回生的歷史轉折點。對國民黨蔣介石在台灣的政治統治具有重大作用:第一,打破了由大陸延續至台的派系紛爭,壓制了對國民黨生存發展不利的異己勢力。第二,削弱「黨國元老」們的實權,建立起黨、政、軍、特「制衡系統」。第三,培植安插大批親信,蔣經國進入中央決策層。第四,整頓和擴展了國民黨組織,革新了「黨政關係」,強化了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詳細】十一大:黨務革新調整組織威權鬆動

1976年國民黨十一大上,蔣經國提出「黨務革新」的重點是「強化黨的組織體制與功能,開拓黨與社會群眾的關係,並從精神上、制度上及內容上容納新的觀念與要求,使黨的組織更能適應當前革命環境,擴大其影響作用。」「黨務革新」的目的是擴大和發揮國民黨的「民主功能和戰鬥功能」,把國民黨建設成為「時代化的革命民主政黨」。蔣經國更看重「民主政黨」和「與群眾結合」的方面。他認為「革命」是手段,而「民主」才是目的,國民黨是為「民主」而革命,並為「民主」而「繼續革命」。【詳細】十四大:投票選舉起立鼓掌選主席終廢止

為了體現集體領導和平衡派系矛盾,十四大首次增設了四位黨的副主席。在黨主席的產生上改過去的起立鼓掌通過為黨代表無記名投票產生。在31名中常委選舉中,修改了過去全部由黨主席提名鼓掌通過的方式。由黨主席提15名候選人,另外16名開放票選。面對著政黨政治浪潮的衝擊,提升國民黨籍的民意代表在各級黨組織中的作用。在國民黨十四大上,將國民黨籍的「立委」、「國代」、「省市議員」、「縣市議會正副議長」等人全部列為當然黨代表,參與黨主席選舉,修改黨章等黨內重大事務。【詳細】國民黨的地方派閥型黨治

馮玉祥、蔣介石與閻錫山合影地方派閥型黨治是指背離國民黨中央意志、實行地方割據的派閥統治。由不同出身地形成的排他性派閥引起的派閥政治也屬於這一範疇。1928年後,中國存在國民黨統治的統一政權,但這是在打倒北洋政府過程中,各地方勢力歸順中央的微妙平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聯合政權,主要地方勢力可劃分為以下四種。【詳細】

山西派:極端保守排斥異己山西派在參加北伐時已歸順中央,但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其勢力發展成為反蔣的先鋒。後來由於日本和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威脅到山西省的形勢發展,他們又與國民黨中央改善關係,但是,山西省內的行政是極端保守的、排斥異已的,長期不許中央政府干預。【詳細】

廣東派:不接受蔣介石獨裁廣東派親近孫中山的主流意識很強。他們不接受蔣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地組織另一個「中央政府」。即使在與中央政府聯合時,也要把象徵性的領導孫科和汪精衛推選到行政院職位上,終於使汪精衛登上了國民黨副總裁寶座。【詳細】

廣西派:汗馬功勞引懷疑廣西派在北伐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勢力也得到迅速擴大。因此反而引起中央的懷疑,最終引發了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以抗日戰爭為契機,廣西派又與中央政府恢復了同盟關係。1948年正副總統選舉之際,李宗仁戰勝了蔣介石推薦的孫科,當選為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他就任代總統。【詳細】

東北派:不滿「安內攘外」在南京政府統一全國時,東北地方的「易幟」促使國民黨迅速完成統一,立下了大功。但在「九一八」事變以後,被迫離開根據地的東北派,抗日意識極為強烈,對中央政府的「安內攘外」政策強烈不滿,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主流派發動了「西安事變」。【詳細】

圓鑿方枘:西方分權加蘇俄黨治 兼收並蓄不倫不類從1924年起,國民黨師法俄共(布)的組織形式,將黨建在國上,實行以黨治國,一黨專政。但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理念中的政治藍圖又是基於西方民主體制而設計的。這樣一來,國民黨實際上是借鑒兩個不能同時並立的政治架構,拼裝了一台不倫不類的政治機器,一方面依照西方分權學說,成立了五院,另一方面又依照蘇俄黨治學說,設立了集權的中執會、中政會。在歐美民主政治國家,有立法、司法、行政等分權的機關,沒有黨治的那些委員會;而在蘇俄那樣的黨治國家裡,有集權的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委員會,卻無分權的獨立機關。而國民黨則兼收並蓄。【詳細】

孫中山晚年「以俄為師」

蔣介石以軍權控扼黨權

蔣經國開啟政治改革黨治?欲仿俄共力不逮 組織散漫黨權脆弱國民黨始終未能建立一個具有嚴密滲透性和強大內聚力的政黨組織體系。在黨、政、軍三者之中,黨的力量最為脆弱。國民黨仿照俄共實行一黨專政,而在實際運作中,其組織散漫性,又象西方議會政黨。國民黨是一個弱勢獨裁政黨。國民黨並非不想獨裁,而是獨裁之心有餘,獨裁之力不足。【詳細】軍治!以軍權控扼黨權 依賴特務控制社會在黨魁換代的權力糾葛中,蔣介石以軍權坐大,最終以軍權控扼黨權。蔣介石對軍權和軍治的過分迷戀,分散甚至取代了他對黨機器組織建設的關注和考慮。蔣介石依賴特務實行控制,與其說是其鐵腕權力的表現,不如說是他在黨機器軟弱無能,無法控制政治和社會局面之下的無奈之舉。【詳細】轉型:三民主義易調適 政治改革平穩過渡國民黨的意識形態具有較高的調適彈性,因為國民黨在戰後台灣所建立的威權政治體制在意識形態上並不直接否定多黨競爭,也並不挑戰民主憲政的基本原則。對於國民黨的改革派而言,這為民主轉型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方案,因為他們可以將政治改革放在一個既定的制度軌道上朝向可預測的方向來推動,同時他們也比較容易說服黨內的保守派接受這種體制內、有秩序的改革。【詳細】崩塌:國家認同衝突與修憲缺遠見 致國民黨首次下野國民黨所主導的民主轉型遭遇到出乎預料的強烈的國家認同衝突,再加上「總統」直選制引進,最終導致國民黨無法避免分裂之局,並使其支配性政黨的特殊地位提前結束。從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國民黨的挫敗主要肇因於三個因素:第一、國民黨在憲法制度設計上缺乏遠見;第二、國民黨缺乏黨內民主競爭機制;第三,李登輝的一意孤行。這三項因素都是自己造成的。【詳細】前路漫漫:新興民主陷治理困境 成功轉型需社會共識在首度政權輪替之後,陳水扁政府遲遲無法脫離少數政府的困境,政局頻頻陷入朝野對峙的僵局,政治領導出現空洞化現象。台灣經濟更在2001年出現40多年來第一次負增長。台灣民眾普遍感受到,他們尚未享受到政權輪替所應該帶來的民主改革紅利,卻已經開始飽嘗政局動蕩所帶來的經濟衰退惡果,同時新的金權政治與貪污弊案還不斷湧現。首次政黨輪替後出現的民主治理危機開始動搖台灣新興民主體制的正當性基礎。當前台灣民主體制出現難以整合的困境是因為「國家」結構出現了正當性危機。身份認同與政治社群想像上的分歧變成台灣內部最具破壞性、撕裂性的矛盾,這個尖銳的矛盾阻斷社會共識、消耗內部精力、誘發政治惡鬥。【詳細】

國家認同衝突帶來民主困境

任何一個有效運作的民主體制,必須克服民主治理的兩個基本難題:一是如何調和衝突與整合之間的矛盾;二是如何在民主正當性與治理能力間建立有效的轉化機制。【詳細】

政黨理性競爭不可能台灣不少民眾並不排斥漸進式的經濟、文化與政治統合,而且認為兩岸統合是必然的趨勢。但也有為數可觀的群體,堅持"獨立建國"的理想,欲擺脫對於"中國"的經濟依賴與文化聯繫,準備與"中國"進行長期政治抗衡與軍備競賽。這個裂痕更因為部分政治人物在選舉動員時反覆的煽動與挑撥而難以癒合,朝野政黨間的互動模式已經超脫民主體制下的理性競爭,而近乎一場慘烈的政治鬥爭。【詳細】

政黨不遵守遊戲規則情治單位對政治對手進行違法政治監聽;檢調單位以"泄露國防機密文件"為名,對報道"國家體系"弊案的媒體大肆進行搜索與扣押;政府高層對於偵辦中且具政治敏感性司法案件,不時公開暗示偵辦進度與方向;新聞媒體工作者可以從老闆的言行中感受到政治力量對於新聞自由的隱形干預,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民進黨巧妙地利用銀行體系授信與廣告業主預算分配等精緻的機制來抵制不聽話的媒體。【詳細】

選舉無法匯聚民意"半總統制"讓民主體制最重要兩項轉化機能出現缺位:第一,無法確保行政權的產生必須獲得明確的多數民意支持;第二,無法確保選舉競爭機制可以發揮彙集民意功能,並將民意的多數取向轉化為明確的政治託付。結果大多數選民並不覺得他們可以經由選舉產生出當前台灣最需要的,也是他們最期盼的政治局面。這好像在一個選舉相當有限而信息十分混亂的政治市場里,許多選民找不到他們真正需要的產品,也找不到可以承諾提供上述產品的可靠供貨商。【詳細】

政治認同是民主基礎適當的競爭與衝突是民主體制所需要的,也是一個利益多元化的社會必然存在的現象。但是過於激烈的衝突與不擇手段的競爭,將使得社會整合與政治協商難以進行,所以競爭必須受到民主遊戲規則與政黨競爭倫理的規範,分歧必須通過認同來調和。認同建立在核心價值與共同體的觀念,為節制衝突提供有利條件。【詳細】

孫中山將西方分權理念與蘇俄黨治學說融為一爐,造就弱勢獨裁的國民黨。因為獨裁,國民黨在取得全國政權後,依賴武力推行一黨訓政,最終丟了大陸;因為弱勢,國民黨保存了民主憲政的基本理念,從而使台灣的政治改革平穩過渡。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國民黨在轉型過程中的內部分裂不僅給了「台獨」可趁之機,也使得台灣社會被統獨之爭所撕裂,新興的民主政體陷入治理困境。可以說,國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記錄了百年老店在風雨中的艱難轉折,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在現代化道路上的苦痛掙扎。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史海鉤沉】國民黨軍隊的十大抗日名將
台「大選」國民黨全面潰敗 「五宗罪」描繪沉淪路線
星雲大師:加入國民黨也是為弘法 做和尚最要緊|星雲大師|和尚
世衛大會臨近 國民黨呼籲蔡英文不要誤判形勢|蔡英文|國民黨|台灣
國民黨「立委」齊呼籲蔡英文登太平島 不要龜縮責任

TAG:國民 | 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