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宋智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用「三個更」凸顯了文化自信的獨特內涵、重要作用及其在「四個自信」中的特殊地位。那麼,作為中國人,我們的文化自信到底來自哪裡呢?

來自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薪火相傳5000多年、弦歌不絕的璀璨文明,中華文明為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擁有跨越時空的恆久魅力。中華文明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孕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寶貴品格,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思想體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天下為公、重義輕利」的價值觀等偉大智慧(601519,股吧),歷經千年,世代延續,滲透在中國人的骨髓里,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中,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是我們巍然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血脈和魂魄。

來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從嘉興南湖的紅船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奪取民主革命的全國勝利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風風雨雨的革命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不畏艱險、寧折不彎,甘於奉獻、奮發圖強,譜寫了一部彪炳史冊的光輝篇章,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朽的精神特質,也為中華兒女留下了寶貴的革命文化財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這些紅色基因已經滲進我們的血液、浸入我們的心扉,是我們傳承紅色江山的精神航燈和信念路標。

來自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到進入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邁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指引著一個曾經危在旦夕、一窮二白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領著一個積貧積弱、飽經磨難的民族昂首踏上了偉大復興的光榮征程,一次次刷新了發展速度,一次次讓世界為之矚目, 13億多中國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嚴和權利。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和地位也空前提高,特別是「中國夢」的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亞投行」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等極具中國哲學智慧的重大方略和外交思想,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中華文明正在與世界文明的相互交融中熠熠生輝。

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個拋棄或者背叛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難以贏得尊重,更不可能行穩致遠,甚至會滑向悲劇的深淵。當然,堅定文化自信並不意味著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更不能坐井觀天、管中窺豹。中國既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又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以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汲取著世界一切優秀文化的養分。我們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不忘本源、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出新貢獻的中國」。

「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高度的文化自信不僅為我們提供正確的價值指向,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作者系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

推薦閱讀:

快樂其實是一種心境,一種精神狀態
怎樣成為一名精神貴族?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暴力事件不應歸咎於精神病患者
貴族與貴族精神

TAG:民族 | 文化 | 精神 | 自信 | 中華 | 中華民族 | 動力 | 強大 | 偉大 | 高度 | 文化自信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