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論道(十一)
略說茶字茶與書法漫筆 |
一般說寫錯「茶」字的人不多,但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有人把「鍚(yang)荼(tu)壼(kun)」讀成「錫茶壺」,三個字都念白了,貽笑久遠。其實,不少漢字間的差異,往往就是一筆一畫之別,粗心大意不得。這笑話就是杜撰的,不過,把「荼」念成「茶」,似乎可以原諒,還可強說。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經》)但先秦古籍中沒有「茶」這個字,它是很晚從「荼」衍生出來的。而「荼」是個多義字。一是苦菜,《詩經·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二是茅、葦的白花,成語「如火如荼」。三是我們所說的茶葉。「荼」作前兩義項時,音「tu」;作茶葉講時,讀「cha」。這兩種讀音在漢代時已共存。
「荼」,最早寫作如(題圖1),意思似乎札到錐狀枝葉的植物。這種植物多為灌木,最早野生在雜草叢生的環境里,所以,先民造字時,有的還寫成(題圖2)那樣,從木;有的乾脆摹寫成(題圖3)的模樣,「艸」古草字。舊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雖有些差異,但就「荼」字言,仍按「六書」規律衍變(題圖4),從「竹」。古代「竹」、「艸」通假。秦代推行「書同文」,「荼」的寫法隨之定型統一(題圖5)。漢代隸變,文字書寫更趨簡便、快捷,「荼」字也不例外(題圖6)。而值得注意的是,漢代刻鑄印章的藝人們,出於製作或印面藝術的要求,有時將文字進行適當的形體變化,包括筆畫的增減、伸縮、挪讓、盤屈等,也難免有隨意性……
今之「茶」字遂在印章中運生,「荼」減去一筆成個新字「茶」,是漢字形體結構的變例,屬後起區別的範圍,故未脫離「荼」的羈絆。遺憾的是鑄刻有「茶」的漢印實物已難見到,只能從《漢印分韻合編》、《漢印文字征》、《繆篆分韻》等字書中找到一些有關這「茶」字的字形結構(題圖7)。而這「茶」字被廣泛應用,多認為在茶聖陸羽《茶經》之後。具體時間是在唐憲宗元和(806-820)前後。(陳祖規、朱啟振《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編》)。
茶的別名很多,除「蔎」(she)和「荈」(chuan,晚採的茶)外,「茗」的使用頻率可與「茶」字相匹。「茗」字約產生於漢代。《說文解字》將其列為「新附字」,不作任何解釋。徐鉉等注曰:「茗,茶芽也。從艸,名聲,莫迥切」。清代鄭珍《說文新附考》:「漢人有茗字者,張公神碑也」,即迄今能知道的最早的『茗』字書跡,斯碑立於東漢和平元年(150),今已無存,我們只能從清人顧藹吉編撰的《隸辨》中領略這「茗」字的書寫風韻(題圖8)。 此外,茶還有一個異稱「檟」(jia),陸羽《茶經》中有這個字。《爾雅·釋木》解釋是「苦荼」,也是「茶樹」的意思。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1號、3號漢墓出土的隨葬物品清單中發現寫有「」的竹簡,在3號墓出土的一隻竹箱上系著一塊寫有「」的木牘。「」是「檟」的異體字,也是迄今見到的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茶書法遺迹,結體寬舒自然,筆畫安穩雄勁。米特釀與茶及書法 |
大概自客家人遷徙到閩西後,就把中原的釀米酒之風進一步發揚光大,衍變成今日之永定米特釀。而「米特釀」三字由閩西著名書法家彬文同志手書後,便一舉成名,與永定之土樓交相輝映,成中華米酒之瑰寶。
中午與彬文兄共品此佳釀,對飲一瓶,據說此酒有28°。余擅飲快酒,不到一個時辰一瓶落肚,微醉,便酒話連篇,然未失態。洗盞換茶,有千元觀音,香氣頗高;蘭香盈袖;水滑不膩;一波三折;至十泡後,蘭香未失,甜水潤喉。
廿水後,觀音味殆盡。乃移步其家,余提筆臨王覺斯之草書,稍有靈感,便一發不可收拾,潑墨宣紙二十餘張。彬文兄一旁指點,頓筆底生花。
余幼好書,九歲始習顏柳,未得精髓。老父學王寵,字小而骨氣清高,囑吾勤練,然吾心浮氣燥,不知沉穩,一味追求搖曳生姿,必潦潦草草。15歲,歲末,鄰人囑我寫春聯數對,時年少輕狂,不識清峻通脫,疾書草就,掛木門之上,引以自豪。父逢人必云:犬子之字大氣,其實是:大器晚成。
而立後得子,取名:芷麟。取仲淹之:岸芷汀蘭,鬱鬱青青。孔子出生後,也 被稱為「 麒 麟 兒 」。有杜甫詩為證: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 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麟兒天資聰穎,遺傳吾之寫字基因,兩周時執筆頗有鎮源之相,心乃告慰。
吾云:研究觀音,不妨廿年;研習書道,窮吾一生。書道自然,止於至善。
茶與書法 |
|
||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名家論茶道"終於得以推出,首先要感謝陳香白先生、丁文先生、蔻丹先生,陳文華先生、阮浩耕先生、何震中先生等茶文化界老師的大力支持,其次要感謝陝西唐名綠茶公司的工作人員幫忙文字錄入,再次特致謝忱。 「茶道」一詞最早見於唐代詩僧釋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另據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可以:「利禮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見,早在我國唐代就已經飲茶有「道」了。 古往今來,談茶論道的人很多,從唐陸羽、皎然、封演、盧仝、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到宋蔡襄、歐陽修、蘇軾、黃庭堅、趙佶、陸遊及明清時的朱權、許次紓、張岱、張源、陸樹聲、羅稟、袁枚、冒襄以及近代的周作人、梁實秋、林語堂等,都以其人格及文化修養,不斷充實和豐富著中國茶道內容。
當代品茗論道者亦不乏人,如吳覺農、庄晚芳、張天福、陳香白、丁文、寇丹、滕軍、梁貴林、余悅、林治等,都結合各自特點對中國茶道作了不同程度的詮釋。有的簡約,有的翔實;有的質樸,有的華麗;都從不同層面揭示出中國茶道的精神實質。但我個人以為,迄今為止,仍未能就諸如茶道定義、茶道精神、茶道美學等相關問題給出令人十分滿意的答案。 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遼舉世矚目的成績,為倡導「茶為國飲」鋪平了道路。人類進入新的世紀,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有來自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方面的矛盾;也有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社會制度等方面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些矛盾甚至衝突?有學者以為,古老的東方文明和智慧必將又一次發揮出她經久不衰的魅力和影響。而茶文化,特別是中國茶道精神無疑會越來越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矚目和重視。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體的茶事實踐過程,同時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認識的過程。茶人通過品飲而悟道,這種過程就稱作茶道。或者簡單的講,品飲者對茶的覺悟,稱作茶道。由此可見,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屬於修證範疇,是要實修實證的,不僅要在「理」上認知,更要在「事」上修證,而非僅僅停留在認知或研究的層面上。 但在當今的情形下,必須就一些基本問題探討清楚,然後才能說「修證」。所以推出「名家論茶道」欄目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把這些年來茶文化界關於茶道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個初步的匯總總結,呈現給大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中國茶道作準備。 這裡所謂的「名家」,不僅包括了歷年來在中國茶道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許多專家、學者,也包括一些對中國茶道精神有獨特見地和執著追求的中青年學者。囿於個人學識知見,可能會漏掉部分專家、學者,容今後陸續補入。借用佛經的一句話說就:所謂名家者,即非名家,是名名家。 我個人以為,茶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也是全世界的。道是相通的,不受地域文化及歷史傳承的局限,大道無形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收錄有關茶道方面的論文時,也適當收錄了日本、韓國部分專家、學者的有關論述,以資參考。 |
推薦閱讀:
※品茶,品歲月
※? 喝茶、品茶、茶藝、茶道
※學會這五招舌功,是你喝茶時正確的選擇!
※品茶的學問
※【品茶】紅茶品飲方式有多種,沖泡時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