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青萍:8.15:血色記憶
紅德智庫風起青萍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也是甲午戰爭121年。謹以此文獻給為國捐軀的抗戰先烈們,也為中國人民徹底清算日益走向軍國主義化的日本政府提出一些有益思考。
二戰過去已經半個多世紀了,在日本侵華伊始14年間,(不僅僅是八年抗戰)包括中國、朝鮮半島及東南亞各國民眾在日軍荼毒下,死亡數以千萬,國家毀於戰火,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但戰後在美國人主導之下,從發動戰爭責任的追究到開羅宣言、波斯坦公告有關歷史債務的追討、到日本戰爭機制的徹底清算方面,卻最終沒有挖到根上。
在日本,從政治家到歷史學家、再到民間,始終有一批人,對近代兩次侵華戰爭的責任問題不但始終不肯真正反思,卻有意態度含糊,甚至認為自己是東京
大轟炸、廣島長崎核轟炸的「受害者」,卻不肯從歷史角度面對日本對亞洲各國的侵略、加害這一面,(如這次核受害者紀念活動以及安倍815講話內容)繼而對二戰歷史從教育到媒體層面對日本民眾長期有意錯誤教化與誤導。直到今日,這種有意誤導林林總總:從當年的侵略東三省「受邀而來」、宛平城是中國軍隊「先開槍」、慰安婦是「自願」、往遠了說,甲午戰爭豐島海戰是「清軍先發射魚雷攻擊日艦」,更有諸多日本學者在甲午戰爭「起於何時」方面幾十年來大做文章,安倍則是在昨天的「815終戰講話」中徹底為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塗脂抹粉。
其實對於日本近代兩次大規模侵華,我們應該從甲午戰爭中的一切損失開始清算,而絕不僅僅限於「抗戰八年」、更不該是美國人主導的以日本上世紀三十年代到發動二戰之罪行為界。至於戰爭責任問題,日本天皇、軍部、政府,都有難以逃脫的罪行而必須徹底清算。——但為何沒有追究呢?再看到了今天中日關係不僅不能有效和解,反而愈發惡化?當然,二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中國收回了「馬關條約」割讓的台灣澎湖附屬島嶼,就是我們在甲午丟失的領土。(琉球卻被常公選擇性無視)
甲午戰爭的中日朝鮮之戰,直隸提督葉志超先敗於牙山,再棄守平壤一潰再潰,致使日本信心大增,本土艦隊充分準備後於豐島炮擊北洋水師而挑起海戰,至此,中日戰爭性質從第三國的朝鮮完全改變為中日對抗,而這種對抗是日本密謀已久的、長期奉行的征服東亞大陸的既定「大陸政策」,日本在其戰國後期就已經暴露出其對外侵略的野心,從德川、織田、豐臣到田中奏摺,侵略擴張已經成為他的基本國策,那麼戰爭冒險也就必然是其唯一手段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對於東北亞國際關係和歷史格局、地緣戰略的影響極為深遠,從此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而中國卻淪入災難的深淵。
兩次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深重災難的日本,直到二戰結束才被拴上了鏈子,而這一切,作為凝聚日本精神力量的天皇無疑是首犯,卻逃脫了被清算的必然命運。而這其中,固然有美國人老謀深算的戰略私心與遠慮,卻何嘗不是中國人民乃至亞洲人民的恨事?。
日本發動的戰爭,都是以「偷襲」開始,比如從豐島海戰、大東溝海戰、鴨綠江之戰,直到日俄海戰、珍珠港、再到七七事變概莫能外。關於這一點,其實早在19世紀80年代初,英國陸軍中校毛里斯(Mauris)發表了《不宣而戰》一書。據稱羅馬時代有宣戰的習慣,這是國際法建立以前的事,1657年國際法開始為歐洲各國所承認。毛里斯在書中統計,從1770年到1870年間,對所發生的一百一十多次戰爭進行考察,結果證明有一百零六次戰爭是未經宣戰的。據此,日本磚家高橋作衛就赤裸裸地指出「在炮火相交之後,宣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這一點,恰恰也是日本在所有對外戰爭中所推崇的軍事進攻策略:這既是國家性格、也是困於資源的全力一搏之舉。
說戰爭責任問題,日本天皇、軍部、政府,都有難以逃脫的罪行。為何沒有追究呢?天皇僅僅只是精神領袖嗎?他對於日本國民的精神層面而言,卻有著大不同的深遠意義。不把它連根拔除,野火既能燎原,死灰便可重燃——尤其對於今日走向軍國主義的日本來說。美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與管束,自是因其在戰爭中與對手有著刻骨銘心的切身痛感。而戰後由於美國人改變了對日本的軍事打擊改變為「扶持日本」,對日本的戰爭責任追究則根本不徹底,當時「東京
遠東國際法庭」和「紐倫堡的判決」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是把一批甲級戰犯放了出來,(包括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今天,戰後七十年過去了,日本現在亞洲的表現以及對於在戰爭歷史責任與賠償、中日島嶼、韓日爭議、軍國化道路上的所作所為,世人有目共睹。
日本侵華戰爭與出籠的「大東亞共榮圈」與今日的「亞洲共同體」的幻想、以及有其險惡用心的冷飯「民主與繁榮之弧」,與豐臣秀吉、伊藤博文的侵略擴張戰略一脈相承,又何其相似?對於這樣兇殘如豺、狂如瘋狗者,不存在「教育」的可能,更難有「友好」的基礎:蓋因基因大大的壞了。也只有那同為島民後裔的五月花號後人,才在戰後有意從華容道放了賊子一馬。看看當年天皇如何「覲見」那佔領軍的老麥?
作為二戰同樣的戰敗國,德國人低調做人,深刻反省,贏得歐陸諸國的信任。當年勃蘭克波蘭一跪,感動了大群歐豬。反觀日本的態度,判若雲泥。日德兩國,究竟誰聰明,誰又是蠢驢?發育畸形不是罪,腦子畸形那才叫無可救藥。
從軍力到意志上摧垮敵國軍隊的鬥志,向來是戰爭中要達成的主要戰略目標之一。從日軍的「三光政策」到美軍的「兩枚核蛋」,概莫能外。但從中國古代戰略的理想境界來看,「攻城略地,全師而返,亦非善之善者也」。(除了成吉思汗的殺戮。)教化是威服歷來是國策首選,即「不戰而屈人兵」,但千萬不要忘記佛門尚有獅子吼,更有大國一怒。
善良而天真的中國人,對於和平有著不懈的追求。一直以來,我國從政府到民間,對於「日本政府、日本人民、日本右翼」這三個概念是嚴格區分對待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中日友好大局」,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是正確的,而在近幾年日本政治氣候已經發生很大改變的情況下,中國決不應排除對日雷霆手段。
當年的常凱申在日本侵華918事變伊始,從1931直到1937,甚至中日128十九路軍抗戰事變到813上海抗戰第二季,滬杭地區打得天昏地暗,十年間年間都不敢對日宣戰,而幻想美英出面調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做了美國人的跟屁蟲。這是國人深深地恥辱,以至於成為國家間的笑柄。其脫離了民眾的信任也就等於為刮民的政權自掘墳墓。
對於安倍上任後至今的顛倒歷史、急速軍國化、對華強硬到底,中國政府只有迎頭痛擊,適時徹底清算:這才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也是對死去的三千五百萬國民的慰藉。中日關係到得今日,已經了無「和音」,而成了對方為中日前途譜寫的一曲輓歌。古有諸葛裝睡,厥有三顧茅廬。雖然自信「平生我自知。」宋有趙太祖,陳橋兵變時裝睡,方造就黃袍加身——裝神弄鬼也罷,「為天下計」也罷,至少也算是成功者。卻不知日本「裝睡」會不會誤人誤己?「融入亞洲」看來只是夢語而已。對於不可救藥的日本來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那就不妨在加上一句:那就讓他永遠無法醒來。
推薦閱讀:
※緣份的記憶
※一個人的悲傷,一個人的記憶
※那年夏末,負了誰。記憶如線,絆了誰。
※帶著前世記憶成為清朝最年輕一品高官
※經常做做手指操,改善記憶腦不老
TAG: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