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馬嵬坡兵變的真相
06-29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之職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 當時的唐朝承平日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於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元月22日攻佔東都洛陽,僅用了35天時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天寶15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玄宗以「抵抗不力」處決封常清、高仙芝兩位元帥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由於地勢險要,唐玄宗本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可是由於唐玄宗想儘快評定叛亂,加之宰相楊國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殺人挑唆皇上,迫其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慘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 唐玄宗於6月13日凌晨逃離長安,第三天中午時分到達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里)。此時此刻,人困馬乏,飢腸轆轆。 這個時候,有二十幾個吐蕃使者攔住楊國忠的馬,向楊國忠討要食物充饑。楊國忠未及答話,周圍的士兵已經嚷了起來: 「楊國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就開始放箭。 楊國忠慌慌張張想逃走,被幾個士兵趕上去,將其亂刀砍死。 兵士們殺了楊國忠,情緒激昂,把唐玄宗的驛館包圍起來。唐玄宗聽到外面鬧哄哄,問是怎麼回事,左右太監告訴他,兵士們已經把楊國忠殺了。玄宗大吃一驚,不得不扶著拐杖,走出驛館大門,慰勞兵士,要將士們回營休息。 兵士們不理玄宗的話,照樣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衛戍司令陳玄禮,問兵士們為什麼不肯散去。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貴妃也不能留下來了。」 這下可把玄宗給難住了,他怎麼捨得殺這個寵愛的妃子呢?他低著頭站了半響,才說:「貴妃住在內宮,怎麼知道楊國忠謀反呢?」 高力士知道不殺楊貴妃,不能平息兵士們的憤怒,就說:「貴妃是沒有罪,但是將士們殺了楊國忠,如果留著貴妃,將士們哪會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慮,將士心安,陛下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證。」 唐玄宗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好下了狠心,讓高力士把貴妃帶到一座廟裡,叫兩個內侍將貴妃用帶子勒死了。 陳玄禮驗屍之後,告訴將士們貴妃已死,將士們總算消了口氣,這才撤圍回營。 這就是馬嵬坡兵變的全過程。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起偶發的群體事件,但實際上,這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的軍事政變。 這場軍事政變的主謀是皇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配角是高力士和衛戍司令陳玄禮。 他們在逃離京城長安之前就已經謀劃好了所有步驟。 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以殿後為名將玄宗的衛戍部隊拿走一半,加上太子的衛戍部隊和收買的殺手,人數遠遠超過玄宗的衛戍部隊。 李輔國負責做通高力士和陳玄禮的工作,如果這兩個人不配合,勝算不大。但是,高力士和陳玄禮眼見玄宗大勢已去,還算是識時務的俊傑。於是勉強答應。但是他們兩人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傷害玄宗。按照原計劃,玄宗也必須在馬嵬坡死去。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年事已高,頗感力不從心,曾經想把權杖交給太子,但是遭到楊國忠、貴妃姐妹及其利益集團的堅決反對。 太子李亨自天寶五載(公元746年)遭李林甫和楊國忠的聯合打擊之後,極為孤立,每天在戰戰兢兢中度日如年,隨身攜帶自殺毒藥,一聞敲門聲即準備自殺。楊國忠任宰相後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時時刻刻想將他除掉。按當下情勢,如果到了四川成都,李亨在楊國忠勢力控制之下就更無出頭之日了。現在,安史之亂和棄京幸蜀終於為太子提供了剿滅政敵的大好機會,豈能放過? 馬嵬坡兵變終於取得預期效果,太子李亨完勝。 經過這場兵變,唐玄宗像驚弓之鳥一樣,急急忙忙逃到成都去了。太子李亨被當地百姓挽留下來主持朝政。李亨從馬嵬驛一路收拾殘餘的部隊北上,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宣布即皇帝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玄宗回到長安即被軟禁起來,陳玄禮辭職陪伴玄宗度過最後歲月。玄宗死後,陳玄禮自殺殉葬,表達了對玄宗的絕對忠誠。 馬嵬坡兵變在中國歷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影響極其深遠。後世文人以馬嵬坡事變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其中不乏優秀之作。但是也有不少文人為了嘩眾取寵,偽造歷史,篡改歷史,說楊貴妃並未死去,由此引申出海量故事。試想一下,在那種情況下,唐玄宗尚且不能自保,如何能夠保住楊貴妃?在那種特定條件下,豈能讓楊貴妃倖存?如果你的腦袋不被驢踢,你能相信那些無良文人的胡編亂造?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幸福也在真相的後面
※怎麼看待這次農夫山泉事件?真相是什麼?
※感冒的真相:沒有內患,引不來外邪
※已婚男出軌偷腥的8個真相
※雍正繼位的真相,篡改遺詔的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