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572期:淺談太極拳的心靜與體靜

作者/鄒明君⊙編輯/張宏婉

導讀:好的拳行雲流水,轉關順暢,內外相合,意境幽深,給人一種恬淡安逸的享受,拳者本人自得其樂,觀者也是如臨拳境,此時的拳可謂練觀兩相宜!拳練得對才可以體靜,體靜自然心靜,心靜與體靜可謂相輔相成!


淺談太極拳的心靜與體靜

到底心靜還是體靜,長年習練太極拳的學員大都存有此困惑。部分拳師撰文曰:「做到完全的心靜根本不可能,體靜或許還可以達到。」真的如此嗎?

那麼,就讓我們先看看太極拳的拳理論是怎麼說的,曰:「內勁發源泉于丹田,以脊柱為軸心,轉換於腰隙兩腎,通過旋腰轉脊,上行則為旋腕轉膀,下行則為旋踝轉腱腿,纏繞運轉達於四梢……先在心,後在身、以意行氣,發于丹田,運行骨縫之內,由骨縫運於肌膚,貫注於四梢;復歸於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由此產生一種綿軟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內如鋼條的一種勁,而功夫愈深,內勁質量愈高。

真正的靜態,是在拳理拳架嫻熟,身心高度熟練一致的前提下,呈現出的靜態態勢。即行拳走勢均勻,通體上下、內外左右配合得當,陰陽虛實、周身合度,在松、沉、勻未達到某種熟練程度之前,靜態的態勢將不會到來,心靜與體靜純屬紙上談兵,其中況味非苦練不能體會。

初學之人不可能達到靜,因為太極拳功夫之內涵豐富,法則細膩而龐雜,既要外形上的,還要內里的,要心意上的,亦還要肢體上的松沉,都要達到談何容易!在練拳中遵守全身上下的種種要求,協調配合起來己屬不易,靜上再求,根本不可能,不要說心靜,體靜都奢談。

在這裡,體靜是指在太極拳行拳過程中動中求靜的現象,與心靜的要求似有不同。我們知道,練好一整套太極拳架,不僅需要在肢體外形上的行拳走架——動功;更需要內在的體悟,動中求靜。動是因,靜是果,動靜所倚,互為依存。

心靜系指思想上排除雜念,氣沉丹田,全身松沉,以意為統帥,意到氣至,勁力相隨,即拳論上所講:「刻刻留意在腰隙,以此協調周身完整一氣,引進落空,沾粘連隨不丟不頂,隨曲就伸,虛實轉換之機,完成松沉輕靈,不掛一絲強力。」

故,丹田是使人產生松活彈勁的源泉,它可以滋養人的精氣,補給人體內分泌必須的動力——荷爾蒙。以此來調節身體各組織、神經系統、經絡血脈,維持人體最基本的新陳代謝,增強生命動力。丹田亦為內家拳根基。太極鼻祖陳王庭稱丹田為「太極核」,具體位置在臍下一點五寸,小腹處,盆骨之內,膀胱之後,骶椎骨前,此處網羅了人體肌肉、筋膜、神經叢、性器官等重要臟器,是生命活力的發源地。以意領氣,意注丹田,可調動丹田真氣,產生與四肢、軀幹動作一致性,故拳論曰:「內不動,外不動;腰不動,手不發」,氣易鼓盪,帶動肩肘,踝膝旋轉做圓弧動作,從而通達任督二脈,打通大小周天。

由此可見,打拳伊始,心不能入靜,便無法凝神聚氣,便體會不到內氣充盈,由內領外,靜中求動,一動無有不動;內動產生外動,內不動則外不動;動靜之間,以腰為軸,作圓弧運動,從而提高大腦皮層與下腹部器官的對應活動,使氣斂入骨,達到還精補腦,強健人體的效用。

心靜說到底,系指大腦專註于丹田處,並與之呼應,如遠眺處的深邃大海,寂靜寬廣,平穩不驚。

似乎靜也只是一種自然的靜態,是整體姿勢的自然配合,全身歸一、緊湊。有的人表面上好似在安靜地打拳,卻並未按拳理行架走勢,上下左右前後行動不合拍,內外不合,上下不相隨,松的感知沒有,肢體高度緊張,思維高度緊張。靜,不是刻意追求的,是心神與體態的和諧一致,神形合一。

故心意為主帥,肢體為副帥,心靜才能體靜,那種把心靜與體靜完全割裂開來的做法,是混淆了太極拳的理論基礎,對太極拳理含糊不清的結果。

心靜才能體靜,心靜與體靜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本文來自《少林與太極》2016年3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三月十九第572期

推薦閱讀:

太極拳到底咋練?
練太極拳巧用波浪勁
【新提醒】42式太極拳動作圖解教程第六式摟膝拗步詳細講解
楊式太極拳圖解(85式完整版)(47~85)
列舉習練太極拳時常見的錯誤,願君避之!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