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是自然國學的一大構成

  □ 傅荊原  中華醫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世界上唯一存續數千年而又擁有系統理論的醫學,是自然國學的一大構成。但是從20世紀初以來,由於不斷受到各種排擠、壓制和摧殘,中醫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所遭受的非議越來越喧囂,以致有人企圖以「不科學」之名將其歸於「迷信」或打入「另冊」。如此踐踏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必欲根除而後快,這在世界所有民族中也許找不到第二個了!民族最主要的兩大構成,一是血緣,二是文化。血緣造就民族的軀體,文化鑄就民族的靈魂。一旦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這個民族就失去了靈魂,豈不成了行屍走肉!所以,我們必須認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價值,極力弘揚之。中華醫學的哲學淵源  中華醫學與中國哲學有著不解之緣。因為,中華醫學是按照中華古老文化對於自然規律的領悟而形成的理論體系。也就是說,中華醫學的理論基礎在於中國哲學,是中國哲學的一大應用領域。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一是關於「陰陽」。《易傳·繫辭上傳》稱:「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就明確告訴我們,「道」是陰陽之和合,大至宇宙天體,小至萬事萬物,莫不如此。  關於這種「相和」關係,「太極圖」作了極為形象、準確而明晰的標示。「太極圖」中陰陽兩條「魚」的內邊,既不交叉又不分離,結合得天衣無縫,不正好象徵著對立雙方互為前提、相反相成的緊密關係嗎?而兩條「魚」的外邊,構成一個正圓,不正好象徵著對立雙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諧關係嗎?  這「相和」的內涵,指明了對立雙方根本利害的一致性。就是說,儘管統一體之中的對立雙方存在差異,存在矛盾,然而雙方最根本的利害則是一致的。即: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反之,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損於自身。(引自拙論《論「太極和諧原理」》)  從對「太極圖」內涵的剖析,能夠明顯地看出,「陰陽」之說其實與「對立統一規律」如出一轍,並且內涵更為豐富而生動,卻比黑格爾提出「對立統一規律」的時間至少早了兩千多年!  我們許多人,包括不少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對「對立統一規律」推崇備至,卻對「陰陽」之說不屑一顧,甚至將「陰陽」之說斥為「迷信」。對此,究竟該作何評價呢?  中華醫學的「陰陽」說,源於中國哲學,並加以演繹,用來解釋人體生理與病理,以「陰」和「陽」分別象徵寒與暑、虛與實、濕與燥、里與外、靜與動……並特彆強調其中的「相和」關係。中醫將「陰」與「陽」的協調平衡稱為「和」,視為健康狀態;反之,則稱為「違和」,視為不健康的狀態。這有什麼「迷信」可言呢?  二是關於「五行」。「五行」學說,是中國哲學的又一項重要內容。  「五行」學說,是把紛繁複雜的各種事物劃分為五個大類,分別以木、火、土、金、水作為象徵性的代表。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區別是:「陰陽」學說講的是事物內部對立面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五行」學說講的是相關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五行」學說認為,儘管天地萬物紛然雜呈,但按照其特定的屬性,一切相關事物都可以分別納入木、火、土、金、水五個大類,彼此間形成「生」、「克」、「制」、「化」這四種關係——「生」主要指助益;「克」主要指制約;「制」是一種「反克」,即「被克者」反過來制約「克者」;「化」主要指轉化。  例如,水有益於樹木生長,故稱水生木;水能夠將火澆滅,故稱水克火;但若遇到火勢太大、太強,水不僅澆不滅火,反而可能助長火勢,這就是強火制弱水(水被火「反克」了);還有,本來是相剋的關係,但在某些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前者不僅不損害後者,並且反過來促使後者向好的方面轉化,這就是「化」。例如,斧頭能夠砍伐樹木,屬於金克木;而木匠能夠運用金屬工具製作精美傢具,便屬於金化木了。  可見,「五行」學說中「生」與「克」是指一般的、普遍的關係;「制」與「化」則是指特殊的、個別的關係。我們既要注重普遍的規律,也要注意特殊的規律,以求具體事物具體分析,靈活地運用。「五行」學說裡面儘管沒有「辯證」一詞,但顯然是非常辯證的。「五行」學說在中華醫學中得到了貼切而生動的發揮與應用。中醫將人體的五官、五臟、六腑有機地歸於「五行」之中,以說明它們之間協調平衡的辯證關係。  三是關於「天人合一」。張岱年著《中國哲學大綱》稱:「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個有特色的學說,是天人合一論。中國哲學中所謂天人合一,有二意謂:一天人本來合一,二天人應歸合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55頁)  所謂「天人本來合一」,實質上屬於「全息對應」的問題。「全息對應」這個辭彙雖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出現,但「全息對應」的原理在中國哲學,尤其在中華醫學中,得到了合理的闡釋和實際的應用。  所謂「天人應歸合一」,是指人類的行為應當符合天道。這在《老子》中表述最為明確,而在道家修行和佛家修行中則受到高度的重視。  先說「全息對應」(「天人本來合一」)的問題。中醫的針灸,除了在全身的穴位扎針,還可以僅僅在耳朵上扎針。為什麼呢?因為人的耳朵就像母體中頭朝下的嬰兒,耳朵的各個部位與身體的各種器官是對應的,所以在耳朵上扎針相當於在身體的相應部位扎針。「耳針」在臨床上的成功實踐,已經證明了中醫關於耳朵與全身相對應的理論。除了「耳針」,還有「腳針」,道理相同,效果也一致。  「耳針」、「腳針」之所以有效,是由於耳朵、腳掌同整個身體相對應。這實際上就是局部與整體的「全息對應」關係。  這種「全息對應」關係,其實是普遍存在的。  一個受精卵,為什麼能夠發育成一個完整的身體?不就是因為受精卵蘊含了整個身體的全息嗎?倘若受精卵沒有蘊含整個身體的全息,就只能進行簡單的分裂繁殖,結果也就只能長出一大堆肉,而不可能成為一個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樣樣俱全的完整身體。  不僅卵細胞如此,而且肌體的任何細胞也都蘊含其整個肌體的全息。這就是「克隆」技術的理論依據。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肌體的任何細胞都蘊含其整個肌體的全息,但只有通過「克隆」技術才能體現這種全息對應的關係;離了「克隆」技術則無從體現。  像這樣的全息對應關係,人們已經發現很多,而且會越來越多。  可見,儘管宇宙間普遍存在全息對應關係,但實際體現這種全息對應關係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在條件尚未具備的情況下,全息對應關係儘管無從體現,但不能以此否定全息對應關係的存在。  中國哲學所包含的「天人合一」(全息對應)觀念,是西方哲學所沒有的,是經由現代科學才得以驗證的。  至於「天人應歸合一」的問題,不屬於自然規律,而屬於對人們思想言行的規範性要求,即要求人的思想言行符合天道(宇宙法則)。  《老子》第二十五章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對於《老子》的這句話,有兩個詞需要注意:其一,在中國哲學裡,「天」往往指宇宙和宇宙法則,但有時僅僅指人類所接觸的這一部分宇宙空間,這裡所謂「天」,就是屬於後者;其二,在古代漢語中,「自然」不是指現代所說的自然界(名詞),而是自然而然、自己生成的意思(主謂片語)。  萬事萬物都遵循宇宙的根本法則,這是宇宙的共性;同時,萬事萬物又都按照各自的特定方式和特定規律發展變化,這是事物的個性。萬事萬物都具備宇宙的共性,同時又保持著自身特有的個性;共性不抹殺個性,個性不衝突共性;七彩同輝又各具特色,千姿百態又渾然一體。這就是「無為」的精髓,也正是作為宇宙法則的「道」的本旨。  大家都知道老子思想是主張「無為」的。但其所謂「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指不造作事端,不肆意妄為,也就是要求遵循自然法則而行事的意思。當今世界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追根溯源,難道不正是人類違背自然規律肆意妄為的惡果嗎?  中醫的根本原理,在於維護與協調人體本有的各種機能(即所謂「自組織能力」),使之正常運行;而診療時,不僅要區別患者的性別、年齡、籍貫和生活習慣,而且要注意到天候、季節、地域、水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融合,顯然是一種遵循天道(自然法則)的思維方式。  因此,不理解中國哲學就無法理解中華醫學,自然也就無法評價中華醫學。那些對中國哲學不甚了了乃至一無所知的人,卻在那裡對中華醫學妄加評論,怎麼能不信口雌黃呢?中醫與西醫的比較  中醫與西醫的差別很大,這裡我們只說其中一點,即兩者思維方式之不同。  西醫的思維方式,基本上屬於直觀的、線性的思維方式。  中醫的思維方式,基本上屬於抽象的、綜合的思維方式。  西醫強調能夠觀察(如解剖學的肉眼觀察和細胞學、細菌學的儀器觀察)、能夠化驗(要求拿出化學成分、化學分子式,讓數據說話)、能夠反覆實驗(通常是在割裂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就某一種因素的反應進行實驗),並且在臨床中往往是針對疾病的直接原因採取對抗性措施(特別注重消毒、滅菌、殺死癌細胞、切除癌變部位)。這些都是西醫直觀與線性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  中醫自然也需要解剖學知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西醫那些東西了。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氣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靈性去領悟,需要靠想像去意會,需要靠感覺(即望、聞、問、切)去判斷,既拿不出什麼數據,更拿不出化學分子式。中醫儘管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納入「五行」之中,但絕不將它們割裂開來,而恰恰是將它們作為一個相互制衡的有機系統,完整地統一看待。中醫儘管將人體的前後、表裡、虛實、寒熱、濕燥等分別劃歸「陰」、「陽」兩大範疇,但不僅不將其割裂,反而特彆強調「陰陽調和」。中醫不是針對疾病的病症採取對抗性措施,而是強調「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維護人體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種不正常的干擾。還有,古代中醫並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醫師診斷所有的疾病。這些都是中醫抽象與綜合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  由於思維方式迥然不同,對於維護人體健康,西醫是將治療放在第一,預防放在第二,養生放在第三的;而中醫恰恰相反,養生第一,預防第二,治療第三。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西醫治『已病』,中醫治『未病』」。  中醫的醫理強調「百病在瘀,治病在通」。對於這種協調平衡的正常狀態,中醫稱為「和」(通達和暢之意);而對於患病,中醫則稱為「違和」,故有「一脈不和,周身不遂」的說法。  正是因為中醫強調五行協調、陰陽平衡、自體和暢,所以總是把養生之道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當整個人體處於十分和諧的狀態,各種機能自然而然就協調一致地發揮作用,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遠離疾病、延年益壽了。《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有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大意是:一個人沒有貪心,沒有妄念,其精、氣、神緊隨不舍、內藏不泄,疾病從何而來?  十分明顯,中醫這種「養生第一,預防第二,治療第三」的思路,是從源頭上維護人們健康的正確思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振興中華醫學是保障全民健康最有效的途徑,從而在這樣的思路下來制定我們的相關戰略、政策與措施,並且認真地加以貫徹實施。舍此別無他途。
推薦閱讀:

凡事自有因果!順其自然!
如何降低血壓不用吃藥--16種降壓自然療法
道法自然之我見
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是怎樣的體驗?
糖尿病有自然療法,你相信嗎

TAG:醫學 | 自然 | 國學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