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弟子規】出則悌 3

弟子規—出則悌 3 來自功德海會 17:31

《漫談弟子規》·索達吉堪布述著

《弟子規》也是佛菩薩的加持。

孔孟之道里沒有佛教的輪迴思想,沒有菩提心、空性以及如來藏的甚深教言,但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講得確實好。

我經常想:弟子規的內容,應該用佛教觀點來解釋,這樣剛好有一些補充。

——索達吉堪布

◆ ◆ ◆ ◆ ◆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或吃或飲,或坐或走,長者在前,幼者在後。

有人認為,不管和什麼人在一起、在什麼環境里,都不用分長輩晚輩,不用分先後,大家平起平坐。其實這是不對的。人要知禮、有禮,否則別人會看不慣你。就像在我們佛教團體,首先教的就是先後有序,道理上講,行為上也落實,比如,戒臘長的一定先坐、先吃、先走,而戒臘短的隨後,秩序井然。

古人傳承這種理念,是讓我們尊重長輩,同時也是教導我們尊重人世間的規律。所以,父母真的愛孩子,就不要總是「寶貝你先吃,你先來」,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是爺爺奶奶先坐、先吃、先喝,然後是爸爸媽媽,最後才是自己。

從小明白這個道理,不管到哪兒都知道尊重長輩,知道先後有序,這樣的孩子,別人會另眼相看的。

人跟動物的區別

現在有很多老師不重視這些,他們認為:「學好知識就可以,禮是多餘的,現代人不需要。」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很多知識是不需要的,但禮是必須有的,因為在古人看來,有禮的人,才算人。

誠如《禮記》中所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意思是,鸚鵡能說話,但終究是飛鳥;猩猩也能說話,但還是獸類,所以,人跟動物的差別,並不在於能不能說話,而在於有沒有禮。如果生而為人,卻不懂禮,雖然能說話,但心與禽獸有什麼兩樣呢?

「人面獸心」「衣冠禽獸」,大概就是這種情形吧,外面看著是人,裡面卻是禽獸的狀態。

人是要懂禮的。在人類社會裡,天然存在著父子、兄弟、師徒、朋友、同事等關係,而這些關係之間也都有一種秩序,遵循它就是有禮,就能保持好這種關係。否則,人不講規矩、不講道德倫理,人類社會就混亂一片,和動物的世界差不多。

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人沒有禮義,就無法生存;做事不講禮義,就不能成功;一個國家沒有禮義,就不會安寧。

錢穆先生曾任教清華、北大,1949年遷居香港,後定居台灣,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有一次,在與一位美國學者的談話中,他說:「中國文化的特質是『禮』,西方語言中沒有『禮』的同義詞。」後來這位美國學者就此寫了一篇文章,叫《上一堂中國課》。

所以,我們在探尋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如意寶。古代強調禮,現在更應該強調。請記住孔子對自己兒子的教導:「不學禮,無以立。」

你不學禮,無法立身啊!

殺生供父母,非孝也

孔子的兒子叫孔鯉。為什麼叫鯉?因為在他誕生的時候,魯昭公送來一尾鯉魚,因而得名。

我發現,儒教思想中經常會提到魚,而且都是以孝的名義,比如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鯉」:大冬天裡,繼母想吃魚,王祥便解開衣服趴到冰上,結果冰自己融化,從裡面跳出兩尾鯉魚。此外,在一些圖畫書里,很多表達孝的畫面,也是用盤子盛條魚獻給父母。

這種孝心很感人,但是否一定要殺生呢?佛教認為不需要。我知道,殺生盡孝的行為有其思想基礎,比如「禽獸以時殺焉」,只要按一定時間殺就可以,有這種說法。由此很多教國學的老師也鼓勵學生:「你們一定要殺雞宰羊供養父母……」但佛教認為,殺生是一種罪業。

而且,如果說「大孝終生慕父母」—— 一輩子愛慕、孝敬父母,這是大孝,我們承認;但如果說「大孝殺生供父母」,那我們佛教就不承認了。

我們認為,殺生供父母,非孝也。

所以,作為佛教徒,對《弟子規》、對國學有信心是可以的,但如果像某些人所說,「儒教跟佛教一模一樣」「不用學佛,學國學就夠了」,甚至「《弟子規》完全超越《入菩薩行論》和大圓滿」,這就太極端了,這樣說的人不僅不懂佛教,也不了解儒教思想。

儒教思想是關於今生的、世間的優秀人格傳統,這一點我們不否認,這次學習,也是想藉此完善人格,這個我說過多次了。但孔孟之道里有沒有講前世後世,有沒有講輪迴和涅槃?沒有。我們要斷輪迴、求解脫,就只有學佛教、修佛法,才能獲得。

這些不同我稍微提一下,希望大家好好思索。

◆ ◆ ◆ ◆ ◆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長輩呼喚人的時候,應該代為去叫;如果人不在,自己要到長輩面前,問有什麼事,或有什麼可以轉告的。

有的孩子,長輩叫自己都不理,何況叫別人?但正確的態度是,有長輩叫別人時,我們在旁邊,就要幫著叫,那人不在,應該回來跟長輩說一下。這樣才有教養。

有的小孩做得很好。有電話找他父親,如果父親不在,他會跟對方說:「我爸不在。請問您有什麼事,我告訴我爸,或者讓他給您打過去。」這樣對方就比較舒服。否則,說句「不在」就掛了,很沒有禮貌。

利他的起點

我一直覺得,好的啟蒙教育,會幫助孩子發展出一種關懷他人的理念。這種理念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孩子便會順著習性,養成特別自我的習慣,並隨著成長,逐漸形成日後的行為和人生態度。那時候,只要是跟自己無關的人,哪怕就躺在身邊,快要餓死了,他也不會關心的。

因為他從小到大都覺得,這不是他的事,跟他沒關係。

幫著找個人,為人指個路,這種事確實很小,但如果孩子因此有了利他的起點,就不是小事了。佛教認為,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如果父母從這些小事教起,讓孩子從被動地做,到主動自願、不求回報甚至是很歡喜地去幫助他人,那我覺得,這是最成功的教育。

有了利他的起點,懂佛法的父母還可以進一步發展孩子對一切眾生的愛和恭敬。當然,這通常還需要修行。

真正的修行人,會不分種族、地域、國家地愛一切人、一切生命。他已通過修行,將所有心愿和行為完全導向了他人的快樂和滿足;而與此同時,他對所利益的任何一個人或生命又滿懷恭敬。

真正的修行人,為領導、上司或有身份的人服務,沒有攀附的心;為窮人、病人或可憐無助的人服務,也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只是一味平等而恭敬地奉獻,的確是修行。在佛教里,這樣的人會得到佛法的提升,誠如印光大師所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所以,我們應該恭敬一切人、一切生命。

當然,說是比較容易的,聽了想做也不難,「我以後一定要一視同仁,恭敬平等地利他……」但一旦遇到毫不相干或關係不好的人,要真正為他做點什麼就難了。

不管怎樣,這是我們的目標,至於能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能做到多少,就看自己修行的心力了。

心力

修行的確需要心力。有人只修了很短的時間,就能夠修起來,進步很快;而有的人因為宿世的罪業太多、習氣太重,到了今生,雖然依止善知識、聽聞佛法很長時間,但對治力始終薄弱,智慧開啟不了。

阿育王時代就有這樣一位比丘,他出家六十年,卻連一個偈頌都不會講解。我發現有些道友也差不多,出家時間不短了,修行卻不見有什麼進步,做人方面也和剛來時差不多,已經聽了許多最好、最深、最珍貴的法,但各方面好像變化不大。

當然,作為傳講者,我也很差,沒有修證,但我所傳的法很殊勝,我的傳講也符合經教的意趣和傳統。這就像我經常講的那種情形:一個很會彈奏樂器的聾子,他自己雖然聽不到,但彈奏出來的美妙樂音卻可以給聽者帶來安樂。所以,我總是祈禱上師三寶加持,凡是來聽我法的,都能得到一些利益,有一些轉變。

為什麼有人來了沒幾個月,半年一年,修行就有很大進步,行為改觀很多?主要是有心力,對於學習佛法、修行佛法有著強烈的意樂。希望大家把心力提上來。剛才說的那位比丘,後來就是在樹神提醒下幡然悔悟,並勇猛精進,只用三個月便證悟了阿羅漢果。這就是心力。

我甚至認為,能把這句「人不在,己即到」在生活里真正做到,也要有點心力。

有人覺得太容易了,誰不懂?「堪布不要耽誤我的時間了,我要念咒、修加行……」

念咒是很好,但這裡面的利他心態—— 「那個人不在,我來」,那種菩薩該有的為他人服務的僕人心態,我們發了菩提心的人,有沒有?能做到嗎?很多人還不是那樣,只要不提自己的名字,也沒叫我,跟我有什麼關係?

詞句雖淺,但做到很難。




推薦閱讀:

講解弟子規
讀弟子規的人不會變成奴才
弟子規講解(第三集)
細講《弟子規》19_不學禮,無以立

TAG:弟子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