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文風俗

台灣地區人多地少、人口稠密。到2001年底,台灣總人口為2240萬人,男性1144萬人,女性為1096萬人,性別比例為104.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19人。

長期以來,台灣人口總體上呈增加趨勢。1946年時,台灣總人口為609萬人;1958年超過1000萬人,1989年超過2000萬人。此後人口增長放慢,2000年為2228萬人。不過,就人口自然增長率觀察,上世紀50年代以來,台灣人口增長率基本上處於下降趨勢。1965年以前,台灣人口增長率一般在3%以上,此後到70年代末保持在2-2.9%之間,80年代以後人口增長率開始持續下降,1991年首次降至1%以下,2001年為0.6%。

二戰後,台灣人口的出生率也經歷了高增長與逐步下降的過程。1949-1959年,台灣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其中1951年近5%。1960年以後,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到4%以下,1967年下降到3%以下,1984年以後降至2%以下,此後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2001年為1.2%。台灣人口的死亡率基本上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但速度略慢。1951年以前,台灣人口的死亡率在1%以上,1949年以後降至1%以下,1970年以後降至0.5%以下,此後基本穩定在0.5%左右,2001年為0.6%。

台灣人口的年齡結構有老化的趨勢。到2001年底,0-14歲的人口比例降到25.8%,15-64歲的人口比例上升到67.4%,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至6.8%。其中,年齡中位數為28.2歲,撫養比為48%,年齡老化指數上升為26.4%。

台灣人口地區分布不平衡。人口區域分布和城鄉分布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平原多於山區、西部多於東部、北部多於南部、城市多於鄉村的基本特徵。各地人口密度差別甚大,佔台灣面積三分之一與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僅有20多人。內陸的山區縣南投縣,面積佔台灣總面積的11.4%,而目前人口只佔台灣總人口的2.4%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33人。東部的花蓮與台東兩縣,面積佔台灣總面積的22.6%,而人口所佔比例不到3%。城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00多人,是台灣人口平均密度的8倍。尤其是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台南市人口更為集中,7個城市的面積佔台灣總面積的2.9%,而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的31%,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350人,是台灣人口平均密度的10倍。其中2000年,台北市與高雄市人口密度分別達到每平方公里9737人與9704人。到2002年,人口超過百萬人的縣市分別分台北縣(362.5萬人)、台北市(263.4萬人)、桃園縣(177.7萬人)、高雄市(149.4萬人)、台中縣(150.6萬人)、彰化縣(131.2萬人)、台南縣(123.2萬人)、高雄縣(110.7萬人),台中市也達到99萬人。

台灣的人口政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1965年起,台灣開始實行「家庭計劃」,主要包括對青年男女結婚年齡、生育年齡等加以限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不算少,兩個恰恰好」的政策。此後,台灣育齡婦女的生育率逐漸下降,對緩和人口增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人口增長的下降,引起人口老化與新增勞動力減少的問題,因此台灣當局於1990年修訂「人口政策綱領」,提出「兩個恰恰好,三個不嫌多」的政策,放寬婦女生育率。近年來,台灣當局又進一步採取鼓勵生育政策。

人口構成

台灣也是個多民族地區,主要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苗族、

高山族等民族。其中97%以上是漢族。漢族人口中,以閩南人和客家人為兩大分支。閩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廣東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灣的主要少數民族。對於台灣的高山族起源說法不一,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台灣高山族的祖先是從祖國大陸遷到台灣的。台灣高山族包括平地高山族與山地高山族兩部分。高山族人口總量一直呈增加趨勢,但所佔人口比重卻不斷下降。依人口普查資料,1905年,高山族人口為11.3萬人,佔台灣總人口的3.6%;1945年,高山族人口為16.7萬人,佔總人口的2.5%;1998年,高山族人口為39.2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已降至1.4%。到2001年,台灣高山族人口突破40萬人(41.5萬人)。

台灣高山族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雅美族、賽夏族與邵族(原稱曹族)。

阿美族,古稱「阿眉族」,現有人口約15.4萬人,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布在台灣島東部,即花蓮縣與台東縣山區,多數已登記為平地山胞。

泰雅族,現有人口約8.4萬人,為高山族第二大族群,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及中央山脈北部,集中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蘭與花蓮等縣山區,約有200多個村落。

排灣族,現有人口約7萬人,是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布分在台灣南部的屏東縣與台東縣山區。

布農族,現有人口約3.5萬人,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的南投、高雄、花蓮、屏東與台東縣山區。

卑南族,現有人口約9000人,由八個社組成,主要分布在台東縱谷山區。

魯凱族,現有人口約1.5人,分布在台灣南部的的高雄、屏東與台東山區。

曹族(1998年台灣當局改為鄒族),現有人口約8000人,分布在台灣南部的南投、嘉義及高雄縣山區,現主要居住在日月潭附近。

雅美族,現有人口約4000多人,屬父系社會,有六個部落,分布在台灣島東部的蘭嶼島上,是台灣惟一居住在海洋島嶼上的原住民。

賽夏族,現有人口約3000人,分布在台灣北部的新竹及苗栗縣山區。

邵族,現有人口僅數百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少的一支,分布在台灣中部的南投縣東南湖畔的德化社。

少數民族

台灣海峽,可以把兩岸陸地分開,但海上天塹沒有把兩岸人民分開。最早在台灣定居的,就是來自中原地區的漢人。這些文明社會形成之前到達台灣各地居民的後代,受定居點環境的限制,也因極其落後的生產力的制約而缺乏相互之間的交流,因此形成各自特色的文化,成為台灣地區高山族的分支。

高山族分布簡況

組成台灣居民的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高山族,另一部分是大陸移民。高山族主要是在文明社會形成之前來自大陸的定居者,他們成為台灣地區最早的居民。在台灣農業社會形成和大規模開發後,隨著大陸社會變遷,越來越多的主要由閩粵移民也有為數不多的其他省份移民組成的大陸移民到達台灣。在典型的海島型社會中,台灣形成了典型的移民社會。島內的高山族和大陸移民一起,組成了台灣居民群。

高山族雖說為數不多,但一直受到各界的關心。1997年9月1日,台灣進行「內閣」改組,由蕭萬長接替連戰出任「行政院長」,在「內閣」中新設了一個「部會」--「原住民委員會」,由畢加志任「主任委員」。這一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主管島內民族事務。台灣的少數民族分為兩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區的以往稱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稱為「平埔族」,現在則把少數民族稱為「原住民」。保存原住民文化、保護原住民的利益,應該成為現代社會的應有的工作。

台灣的少數民族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集團把四周未開化、半開化地區稱為「化外之地」,當地的居民也被稱為「番」,這一現象也影響到台灣。對農業社會形成後的當地台灣居民稱呼有兩種,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這種稱呼並不合適,也不尊重少數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與後來的主要由閩粵人組成的大陸移民一起,形成台灣居民群體。

截至2003年3月,在台灣地區的2242萬總人口中,少數民族42.3萬人,佔總數的1.9%,其中平地少數民族19.8萬人,山地少數民族22.5萬人。主要居住在花蓮縣(20.2%)、台東縣(18.3%)、屏東縣(12.4%),其餘分散各地。從總體上看,少數民族居住在農村的佔69.2%;都會區的佔30.8%。

台灣地區的少數民族分布如下:

阿美族

人口約14萬人。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奇萊平原至台東、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阿美族能歌善舞,台灣較受歡迎的職棒、籃球明星有許多是阿美人。社會組織是部落,以男子的年齡大小組成嚴密等級,部落有頭目負責,實施任期制和遴選制。阿美族的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祭拜受到普遍重視。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贅女方和為女方家庭幹活。民族製品有制陶、藤編和織布等。

泰雅族

人口約9萬人。居住在南投縣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埔里是台灣全島地理位置中心,以盛產蝴蝶聞名於世。該鎮周圍既是現存平埔族較為集中的地方,而且該鎮以北的南投、台中縣、花蓮縣、宜蘭縣、台北縣的雪山山麓,生活著泰雅族。泰雅族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民族性格剽悍勇猛。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神靈。民族顏色是紅色,衣服分為7個系列。工藝品以織布、藤編為代表。泰雅文化,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保存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排灣族

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台東縣大武太麻里鄉。排灣族內等級分明,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等級,前三個為特殊階層。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祖靈信仰。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尤其是服飾是台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為華麗典雅的,以刺繡宗教信仰神靈為主,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雕刻、陶壺、古琉璃珠是受到人們歡迎的珍品,其中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和財富的象徵。手工藝品有藤編、竹編和月桃席等。

布農族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台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族分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以山田燒墾和游耕為生,對於農作的祭儀複雜和隆重,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只是在布農族的慶典活動中,沒有舞蹈動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躍動作。

卑南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台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統和竹生的南王系統,清朝康熙年間曾被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和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實力,是因為這一民族保持男子訓練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反映的就是這一現實。民族內部設立祭師和頭目,信仰傳統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藝品是藤編藍子。

魯凱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台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谷鄉、高雄縣茂林鄉等地。魯凱族是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世襲等級,等級可以隨著婚姻而改變,社會內部重男輕女。宗教信仰為造物主和祖靈,其中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祭祀和敬重的對象。陶壺、琉璃珠、藤和竹器、刺繡是民族工藝品。

鄒族

人口約7000多人。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來。居住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和南投縣信義鄉,稱為北鄒;南鄒則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兩族語言、服飾和社會組織大同小異,祭典儀式不同。全族分為大社、聯族、氏族、亞氏族四個部分。歷史上鄒族曾經盛行男子集會所,少年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狩獵的訓練。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的神。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節日時的主要打扮。手工藝品主要是皮革製品和藤編籃子和網袋等。

賽夏族

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賽夏族又分為南北兩支,各有一名頭目,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靈、矮靈,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主要宗教活動,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雅美族

人口約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離台東外海49海哩的蘭嶼島。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此族與菲律賓巴丹島時有來往,生活習性、語言相近,古老傳說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島來往的故事。雅美族是歷史唯一沒有「獵頭」習慣的高山族,由於居住海外,捕魚業較為發達,全年的歲時祭儀也是由捕魚活動為主。由於蘭嶼不僅炎熱,而且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當地盛行地下穴居屋。社會內部沒有頭目,以各家族長老為主,以血統家庭為主體。在少數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業的民族。

邵族

人口約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台灣行政當局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還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分為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高山族也被稱為「山胞」,正如所稱一樣,高山族數千年來一直住在高山地區。高山10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一直被視為「生番」,與平浦族和移民來往不多,直到清代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後,才開始與平原地區的漢族、平浦族交流,但至今還保持著各自的民族風情、社會風貌和生活習俗。高山族文化為研究台灣的早期發展提供了現存的樣板。

高山族中的另外一支是平埔族

1998年9月20日,台灣平埔族後裔和平埔族學者聚會一堂,宣布成立「平埔族學會」,長期從事平埔族研究的劉還月當選為學會理事長。平埔族生活在西部平原地區,成為台灣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力量。自明末清初以來,閩粵人大批渡台,平浦各族面臨漢文化的衝擊。外來環境的變遷使得當地平浦族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閩粵移民學習。因此雙方接觸密切,交流往來頻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大都融合。也有一部分平浦族,因為西部平原日益激烈的土地競爭而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比較大規模的遷徙,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主要是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和埔里;噶瑪蘭移居今花蓮、台東;西拉雅族移住東部。

平埔族後裔和關於平埔族的研究工作者,為搶救平埔族和挖掘平埔族史料,做了大量工作。現存的平埔10族概況如下:

凱達格蘭族

凱達格蘭族原來分布在台北盆地,主要社群有32社,現存在台北附近有少數外,大都不明;

雷朗族

雷朗族主要分布在台北縣和桃園縣一些地區;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生活在宜蘭平原,有20社,現住宜蘭、花蓮沿海公路沿線;

道卡斯族

道卡斯族生活區域是在新竹、苗栗台中的沿海平原一帶,主要社群有16社,至今還有不少;

巴則海族

巴則海族活動區域以豐原為中心,共有16社,現今分布在台中縣、豐原及南投埔里鎮一帶;

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主要活動區域是台中縣大甲溪以南、大安溪以北的海岸平原,主要居住地為南投縣埔里鎮;

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歷史上分布在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共有7社,南投縣埔里鎮;

和安雅族

和安雅族他們的活動區域在台中縣霧峰鄉以南,台南縣新營鎮以北的靠山平地,共有13社,現住在南投埔里鎮;

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分為西拉雅、馬卡道、四社平埔等三支,以嘉南平原為主,以北回歸線以南靠山地段居住;

水沙連族

水沙連族主要是在日月潭附近。

在台灣的開發過程中,平埔族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埔族是閩粵移民到達台灣時就進行交流的早期居民,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已經漢化,到日據時代大約還有3至6萬人。平埔族的語言、習俗、制度、文化大都已經改變或消失。但是,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與閩粵移民一起,在台灣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平浦族與閩粵移民的合作,才使得最初的開發得以成功

語言與文字

台灣文化與祖國大陸同源,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台灣同胞是大陸移民的後裔,因此台灣的語言與文字也是漢語漢字的一部分。目前,台灣普遍使用普通話即台灣民眾所謂的「國語」,主要方言是閩南語與客家語,同時還有戰後從大陸移民到台灣的大陸各地方言,另外還有高山族各部落語言。據不完全統計,在台灣2200萬人口中,講閩南語的人約佔1400多萬,講客家語的人約450萬人,講其他漢語的約10%左右。

台灣的普通話或「國語」普及率甚高,主要得益於台灣民眾在歷史上與大陸有密切聯繫及國民黨在台灣的積極推廣。閩南語,俗稱「福老話」,發源於黃河、洛水流域的中原地區,故又稱「河洛話」。由於歷史上中原地區不斷發生戰亂,河洛地區的人逐漸移居福建與粵北等地,並在閩北、閩東與閩南區形成不同系統的方言。早期移民台灣的大陸居民主要來自福建省南部,因此台灣人口中閩南人佔了多數,具有河洛語的閩南語也成為台灣的主要方言。

台灣的客家語主要是由廣東與閩西客家移民形成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雲南與貴州等省,其中最集中的地區是廣東梅州、惠州、潮州與福建汀州地區。目前全球約有4500萬客家人,僑居海外的約700多萬人,占海外僑胞總數的三分之一。台灣也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其中新竹、苗栗、桃園等地最為集中,因此客家語也成為台灣的重要方言。

台灣使用的文字也是漢字,但仍採用中國傳統的繁體字,與大陸實行文字改革後的簡化字有所區別。但隨著兩岸交流與交往的不斷增加,兩岸這種簡繁文字差別在縮小,台灣已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簡體字,有利兩岸的文化交流與文字語言的統一。這種共同的語言和文字,也是海峽兩岸實現祖國統一的最重要基礎和保證。

風俗習慣

按台灣「文化資產保護法」定義,民俗是指與居民生活有關的衣、食、住、行、敬祖、信仰、年節、娛樂及其他風俗習慣。台灣生活習俗與祖國大陸特別是南方地區基本一致,而且保留著更多的閩粵古風。台灣民間的傳統節慶和大陸大同小異。最重要的節日依次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送灶、除夕等。過節形式也和大陸相仿,如春節有走親訪友的拜年習俗,元宵節吃元宵、賽花燈、猜燈謎;端午節吃粽子、賽 龍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其中,台灣民俗中最知名的景觀為台南鹽水鎮的「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炮」和澎湖的「乞龜」等。

台南鹽水鎮在元宵節最知名的是燃放「蜂炮」,即由數萬隻衝天炮製作而成的鞭炮,每一個衝天炮的炮芯連結在一起,一炮點燃,萬炮連響,火花四射,聲光齊作,震耳欲聾,蔚為壯觀。「蜂炮」已經成為台灣一個旅遊景點節目。

放天燈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部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因其形狀像一頂孔明帽,而又稱「孔明燈」。相傳在台灣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早期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互報平安的訊號,現在已成為一種娛樂與祈福的活動。

澎湖元霄節的「乞龜」習俗有趣神秘。每年元宵節一到,澎湖大小廟宇的供桌上,擺放各種各樣的「龜」,有糖和糯米粉捏塑的「祈求平安」的「芳片龜」;有用線面製成的含有「長壽」之意的「麵線龜」;有以麵粉與雞蛋等原料製成的「雞蛋糕龜」;有用黃金打制而成的「金龜」等。民眾紛紛前來祭拜,「乞龜」,即通過祈壽獲得神靈的默許後,「乞龜」人向廟方執事報賬,插香,索得所乞之「龜」,以求得神靈的保佑與恩賜。

台灣的婚喪習俗,與大陸也有類似之處,在今天台灣特別是農村仍保持著許多傳統的習俗。同姓不結婚在台灣依舊流行,而且「周、蘇、蓮」、「陳、胡、姚」、「徐、佘、塗」等各三姓,以及「蕭、葉」、「許、柯」等各兩姓,被認為屬同一祖先,也互不通婚。婚禮儀式雖有改變,方式逐漸多樣化,但仍較重視中國傳統的婚禮。民間喪葬習俗較為繁瑣,充滿迷信,從臨終、發喪、入殮、居喪到送葬、下葬等有一套傳統的做法。至今,台灣民間仍流行土葬,選擇墓地重風水。台灣民間還有「撿骨」之俗,即俗稱「撿風水」,也稱「二次葬」,即在第一次喪葬時比較簡單,不正式立墓碑,待五至七年後再擇吉日開墓,撿拾遺骨,重新正式安葬。在台灣西南沿海,「撿骨」屬於一種專門行業。因此在台灣有所謂「九葬九遷,十葬萬年」的俗語,即改葬次數愈多愈好。不過如今,台灣的喜慶婚喪較流行現代的「花車艷舞」。

台灣還有不少本地特有的節慶活動。較隆重者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師」(主廟在台北萬華清水岩,這一天台灣有盛大隆重的慶典儀式,以前會連續上演20天的大戲),3月23日前後是規模盛大的「媽祖祭」,7月整月的「盂蘭會期」(各地輪流做普渡)。

飲食文化

台灣飲食文化以福建閩南飲食文化為主,但又結合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文化特點,形成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高山族飲食文化。台灣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為主食,食皆用手。後來,隨著大陸移民的增多,逐漸吸收了漢民族的飲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漸成為主食。不過,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著不少傳統的特色,如蘭嶼的雅美族的吃魚有男女之別限制。高山族人喜歡飲酒,其用小米所釀製的酒,也呈現出特有的飲酒文化。

閩客飲食文化。這是台灣最主要的飲食文化,是從大陸的福建與廣東飲食文化發展而來,成為今天「台灣菜」,其主要特色是強調海鮮。閩客飲文化中,餐丁酒店多設佛龕,以求保佑發財。另外,與福建、廣東一樣,台灣具有濃厚的飲茶文化,喜歡沖飲壺茶,講究茶具的精美和沖泡方法,特別流行「功夫茶」。在歷史上,台灣還生產過供春、秋圃、潘壺等幾種質堅耐熱、外觀雅緻的紫砂名壺。如今,台灣茶文化也有了新的發展。

宗教信仰的飲食文化。台灣宗教信仰流行,在祭典或祖先的祭祀人,十分重視供品的食品內容。如生的用來祭天,熟的祭品是祭祖先。現今的台灣,也十分流行吃素。

食補文化。台灣與大陸南方一樣,飲食非常講究食補。現在可以說是一種健康飲食文化。在台灣,養生防老,「陰陽互補」,「五行調和」等觀念深厚。目前台灣食物養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機飲食、斷食療法及傳統中醫食療。台灣民間常有以「四神湯」(淮山、芡實、蓮子與茯苓)作滋補飲料,是著名的滋補小吃。民間食補習俗中最獨特的是所謂的「半年補」,即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一,家家戶戶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丸,吃後可除炎夏百病。另外,台灣還有「補冬」或「養冬」,即立冬日進補。

特殊風味的飲食文化。台灣特殊風味的飲食文化可以說包羅萬象,結合了台灣本地與大陸各地的風味小吃。知名者有基隆廟口的天婦羅,彰化的肉圓,嘉義的雞肉飯,新竹的貢丸,台南的擔子面,士林的大餅包小餅等。

宗教信仰

台灣民間信仰普及與盛行,是個「多神之島」。教堂寺廟扁布,信徒眾多。依台灣官方統計,到2000年,台灣總計有寺廟教堂21186個,神(佛)職人員49658人,信徒人數1082萬人,外籍傳教士1926人,神學院84所。供奉的主神有200多種,主要有觀音、媽祖、土地爺、釋迦牟尼、關公、保生大帝等。台灣的宗教信仰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高山族的原始信仰。二是民間通俗信仰。三是各種正式宗教。

高山族的原始信仰

台灣高山族至今仍保留原始的宗教信仰,但也接納了許多其他新的宗教信仰。其祭祀活動頗具原始宗教特色,較著名的有阿美族摔角節(元月初)、曹族團結祭(2月15日)、布農族打耳祭(四月底)、阿美族趕鬼儀式(五月底)、卑南族豐年祭(七月上旬)、阿美族祭司節、賽夏族矮靈祭、排灣族竹竿祭(每五年舉行一次,又稱五年祭)等。現在許多儀式成為旅遊的主要節目。

每年二月十五日,是曹族的團結祭日,要舉行隆重的歌舞迎神活動,以祈福、感謝天神團結構部落的意志。傳說百步蛇是魯凱人的祖先,因此魯凱族將百步蛇的圖案作為祖靈的象徵,進行祭拜。魯凱族也有「豐年祭」的祭祀活動,阿美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是各部落的「豐年祭」,一般在每年收穫期的尾聲開始,時間持續一個周到半個月不等。屆時,能歌善舞的阿美人身著傳統盛裝,載歌載舞,飲酒食肉,通霄達旦。每年五月底,阿美族還要舉行趕鬼儀式,由祭司主持儀式,小男孩持檳榔葉趕鬼,將吃稻的鬼趕走,以保豐年。泰雅族早年有男女在臉上剌黥的習俗,傳說可以避邪,表現美麗與黃俊,也是代表族群的記號,但現在年輕一代的泰雅族人已無剌黥習慣。曹族祭祀活動很多,其中以整個部落舉行的「凱旋祭」與「團結祭」(祈福、感謝天神團結部落意志)最為重要。卑南族接受現代文明較早,在習俗上有部分已漢化,但社會組織仍保持著世襲頭目制,屬母系社會,過去由長女繼續家屋與財產,行招贅婚。男性一般在12-13歲舉行第一次成年禮,然後進入村中的「少年會所」,進行「斯巴達克式」的訓練,以培養其體魄與力量。女性則多數要學習巫術。祭儀活動也以「豐年祭」為代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分年齡組織歌舞活動,感謝神明,以慶豐收。賽夏族傳統祭儀活動以「矮靈祭」最重要,兩年舉行一次(十一月初),有迎靈、延靈、娛靈、逐靈、送靈等儀式與歌舞活動,用以感恩追思傳說中的祖先黑矮人。

民間通俗信仰

民間通俗信仰是指融匯一般風俗習慣而為多數人普遍信奉的一種民間信仰。民間信仰在台灣非常盛行,歷久不衰。一般大致可分為三類,即天地、神佛與祖先,但不同群體有不同的信仰與崇拜。基本上,泉州籍主要信奉保生大帝、清水祖師與郭聖王等,漳州籍多尊奉開漳聖王,客家人則多尊三山國王及在當地形成的義民廟。每逢年節,婚嫁喪葬,祭典,民眾都會祭天地、神佛與祖先。其中媽祖崇拜是台灣民間信仰人數最多與最普遍的一種信仰。

媽祖信仰。媽祖俗名林默娘,傳說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福建莆田湄州島。因出生彌月不哭,故名默娘。家裡有兄弟姐妹7人,排行最小。自幼善游泳,心地善良,經常解救海上遇險漁民,頗受民眾愛戴。28歲時,默娘因病去世,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就在湄州島立廟祭典,不久又在澎湖立像建廟,尊稱為「天妃」、「聖妃」或「媽祖」。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媽祖也被供奉到台灣島,尊稱為「聖母」。清統一台灣時,施琅將軍率部進駐澎湖天妃宮時,正逢盛夏缺水,戰士飲水困難。次日清晨,戰士發現天妃宮的井裡有了水,且取之不盡,於是認為是媽祖顯靈的結果。施琅統一台灣後,奏請康熙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后」,人們對媽祖的祭祀更加隆重了。此後,台灣興建了許多媽祖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香火最為旺盛,每年都會舉行北港媽祖繞境巡行的盛大慶典活動。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信奉媽祖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從全台各地湧入雲林北港的朝天宮,掀起盛大的媽祖生日進香活動。

大甲媽祖回娘家是另一大型祭典活動。台中大甲天后宮,每年暮春三月必到北港天后宮探親,與父母團聚,形成「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祭典活動。屆時,全台數十萬計的媽祖信徒,從各地趕到台中大甲鎮匯合,障伴著媽祖神像步行到北港天后宮探親。禮完結束後,又護駕返回大甲鎮,來回往返300公里。

最隆重的活動則數媽祖信徒每年一次的回福建湄州島的「割香」活動。屆時,全台灣的媽祖信徒雲集北港,推選出上千人的「進香團」,奉媽祖「金身」,乘船橫渡台灣海峽到湄州「進香」,盛況空前。1920年前後,日本殖民統治者下令斷絕海峽兩岸海上交通,媽祖信徒才不得不改在北港遙祭。台灣光復後不久,海峽兩岸又進入軍事對峙時期,這一進香活動未能恢復。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台灣民眾才突破台灣當局的限制,開始了到福建湄州島的進香活動。

城隍爺出巡。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台北霞海城隍爺誕辰日,有盛大的城隍爺出巡活動,俗稱五月十三日大拜拜。台北霞海城隍爺是清代淡水廳的縣城隍,於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請來台,其信徒眾多,祭典活動盛大。城隍爺出巡時,先舉行請神儀式,就是把城隍爺及配祀各神像請出,安放在神輦里,然後出發。出巡行列中有南北管樂隊、舞獅隊、信徒,加上參觀民眾,人員眾多,盛況空前。

回鄉謁祖祭。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位於台南學甲鎮的慈濟宮,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一方面追懷大陸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遙祭福建省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當年,追隨鄭成功來台的福建部屬,為祈求沿途平安,特地從家鄉白礁鄉慈濟宮請出保生大帝神像,希望能隨行保架,將來再送回大陸故鄉。他們來到學甲鎮,建立了一座廟宇,供奉庇護他 們來台的保生大帝神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生日,為讓保生大帝有足夠時間渡海回鄉謁祖,所以提前四天,即農曆三月二十一日舉行「上白礁祭祀」活動。這一祭典從鄭成功來台到現在,連續300多年,從未間斷,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飲水思源的精神。

祭孔大典。至聖先師孔子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地位相當特殊。孔子的思想與影像雖深植人心,但孔廟並不多見,每縣市只有一座,與其他神明相較顯得過少。孔子的祭典活動必須完全依照「釋典之禮」,不得任意更動,民間也不可用其他方式慶祝孔子誕辰。台灣早期祭孔大典,分為春秋兩季舉行,後改在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舉行。典禮開始時,首先以鳴炮為號,身穿各種古式禮服的祭祀人員就位,開始一系列完整的儀式,包括迎神、請祭文、初獻、亞獻、終獻、撒饌、送神等,其中最特殊、最具魅力的是奏樂以樂佾舞。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中元節」,又名「盂蘭節」、鬼節,是台灣民間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教與佛教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台灣鄉村家家戶戶要殺豬宰羊,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陰間鬼魂,企望「普渡」眾生與亡靈。每到這個節日,要點燃高高掛起的燈籠,以便指引回到陽間的鬼魂前來聚集。若是邀請水裡的鬼魂,就得「放水燈」。台灣放水燈活動極為普遍,規模盛大,現在不再流行,只在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園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一傳統。祭奠方式與過去也有所不同,家家戶戶不再殺豬宰羊,而多以鮮花水果取代。

中西並存的宗教

台灣依法登記的、有組織活動的正式宗教有14種,即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大同教、天理教、理教、軒轅教、天帝教、天德教、一貫道、巴哈伊教(大同教)與真光教團等。

台灣開發早期,民間信仰主要是由大陸南部傳入的一些宗教信仰。17世紀,荷蘭與西班人相繼佔據台灣後,開始了西方的傳教活動。至明清時期,台灣除對天主教與基督教有所限制外,其他宗教信仰不受限制,宗教活動得以發展。鴉片戰爭後,天主教與基督教開始在台灣傳播。日本佔領台灣後,採取了「獨崇神道」、排斥「異端」的宗教政策。對回教,禁宰牛羊,禁從大陸聘阿訇;對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大肆驅逐其教徒,原有的傳教士改由日本人控制;對道教,禁傳禁信。與此同時,大搞「寺廟神升天」,焚毀神像,沒收財產,宗教發展大受影響。

台灣光復後,正常的宗教活動得到恢復與發展。台灣宗教信仰自由,發展迅速,同時也出現一些新興的宗教。2001年9月,台灣「行政院」通過「宗教團體法」草案,將宗教團體明定為三大類,即寺院、宮廟與教會,宗教社會團體,宗教基金會。

台灣宗教門類繁多,依來源可分成三類。一是源於祖國大陸的中國傳統宗教,如佛教、道教等;二是由外國傳入的,如基督教、天主教等;三是台灣本地創立的,如軒轅教與天帝教。雖然各宗教來源不同,教義和教規也有很大差異,但基本上相互承認與尊重,較少發生宗教之間的衝突。90年代以來,台灣島內也出現許多新的宗教組織與派別,如新中華理教、新儒教、救世救、天宮教、真空教、存在教、科學人教、統一教與摩門教等。

道教。台灣的道教由大陸傳入。在鄭成功治台時,道教已以組織形式出現。1951年,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發起成立「台灣省道教會」,1968年7月正式成立所謂的「中華民國道教會」。道教府除設總會於台北外,還下設有台灣省、台北市與高雄市3個分會及各縣市分會。到2000年,台灣道教寺廟8604個,道士33850人,信眾455萬人。道教屬多神教,台灣道教宮觀,有供奉三清玉皇、張天師、真武大帝、呂祖 等道教尊神為主的,也有供奉保生大帝、三山國王、開台聖王、開漳聖王等閩台民間神明的。

佛教。佛教在台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949年,國民黨控制的「中國佛教會」遷台,1950年2月依法登記,並在各地設立分會。台灣佛教寺廟林立,信徒眾多。到2000年,正式統計的佛教寺廟為4010個,佛教職業人數為9304人,信徒367.5萬人。台灣還有多個佛學院與刊物出版。其中,佛光協會與慈濟公德會兩個佛教組織在台灣最具影響力。佛光協會前身是佛光山寺,創建於1967年,1969年成立佛光山朝山會館,1991年成立「中華佛光協會」,1992年成立「國際佛光協會」。星雲法師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與世界佛徒友誼會名譽會長。目前佛光山除在台灣有幾十個道場外,在全球也有50個道場。

慈濟公德會由證嚴法師創立,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佛教團體,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會組織。本會位於台灣花蓮縣新城鄉,主要從事慈善事業,相繼建立了慈濟醫院、慈濟護士專科學校與三個基金會,信眾有300多萬人。

回教。也稱伊斯蘭教。台灣回教由閩南傳入。鄭成功收台後,信仰穆斯林的士兵開始在台灣依照福建泉州清真寺興建清真寺。日本統治時期,回教受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打擊,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國民黨退台後,約有2萬穆斯林到台。1950年,台灣「回教青年會」創建「文化清真寺」,成為回民誦經、禮拜與祈禱之地。台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等地均設有清真寺,共計6座,有阿訇執掌傳播教義,並舉辦阿拉拍文講習班。到2000年,回教信徒為5.3萬人,神職人員34人。

天主教。1619年,西班牙聖多明尼會派(Dominican)教父隨西班牙侵略軍進入台傳教,天主教自此傳入台灣。1952年,羅馬教廷將駐華公使館由香港遷台,並大量增建教堂,廣收信徒。1976年,天主教在台灣正式成立「中國主教團」。台灣天主教有7個教區與澎湖、金馬2個署理區。到2000年,有教堂1193個,神職人員693人,信徒30.4萬人,外籍傳教人士664人。其中,高雄教區的萬金庄聖母無染原罪大教堂被教皇若望保羅二世敕封為「宗座聖殿」。天主教在台灣建有一座神學院,241所學校,22所醫院(診所),9個出版社。

基督教。荷蘭東印度公司佔據台灣後,於1627年僱傭荷蘭改革宗教會教士來台傳教,基督教由此傳入台灣。1949年國民黨退台後,基督教各教派如衛理公會、浸信會、聖公會、神召會與長老會等先後遷台。到2000年,台灣基督教有教堂3857個,神職人員超過3000人,外籍傳教士超過1000人,信徒59.3萬人。設有神學院29所,各類學校62所,醫療機構29所,出版社78所。其分支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則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宗教團體。

軒轅教。1957年,由國民黨老CC派成員王寒生髮起創立。它以「繼軒轅黃帝道統,恢復中國固有宗教」、「啟發中華民族魂」為目的,以「尊天法祖」為信條,以「儒、墨、道三家同源」為理論基礎,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以「光大民族文化,凈化現實生活,提高精神生活境界」為實務。該教奉軒轅黃帝為宗主,傳教所稱「宗社」,信徒皈依稱為「歸宗」。總部設在台北市歸綏街,稱為「黃帝神宮」。到2000年,總計有21個宗社,教務人員150人,信徒15萬人。

大同教。也稱巴哈伊教或巴海大同教。1844年創建於波斯(今伊朗),1947年由大陸傳入台灣,1970年完成社團法人登記。該教的基本教義是:宇宙間有一超自然造物主,人類一家,各宗教本質上同源,提倡「工作就是崇拜,服務就是祈禱」的生活原則。教務由信徒定期選舉生產的數十個地方「靈使會」和台灣「總靈使會」負責。到2000年,外籍神職人員62位,信徒1.6萬人。

天理教。由日本人中山美枝於1838年所創立,後流傳於世界不少地區。該教信仰父母神歐諾彌格多,認為「父母神創造人類之目的,是要看人類過健康生活,而達到神人共樂之境界」。該教於1896年傳入台灣,早期主要在台北、嘉義一帶活動。日本投降後,教士多被遣返日本,教會活動長期處於停頓狀態。1962年,日本傳教士再度赴台恢復傳教活動。1971年,在台灣正式成立「中國天理教總會」,但實權基本上仍掌握在日本教會手中。到2000年,該教布教所達150處,信徒2.4萬人,外籍傳教士32人。

理教。也稱「在理教」。為中國傳統民間宗教,由明末進士楊來如創立。日據時,理教已正式在台灣開始傳教,後一度停止活動。1950年,該教總領趙東書召集在台教徒復教,設總壇於台北,趙被推舉為第22代「總領正提點大法師」。觀世音菩薩為該教主神,以「王倫八德」為教義,「淫、盜、煙、妄、酒」為戒律,強調「性命雙修,內功外果,循儒家教條為入世規範,參佛法道功為出世修程」。主要經典有《無字真經》、《參經》、《心經》、《金剛經》與《道德經》等。到2000年,傳教場所131處,教職人員638人,信徒18.7萬人。

天帝教。李玉階於1980年底創立,1982年,獲當局許可自由傳教,1986年登記為財團法人組織。李宣稱,天帝創造宇宙萬物之後,即立教垂統,自己就是天帝教教主,是天帝派駐人間的首任首席使者,代天宣化。教義強調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救世度人,性命雙修,恢宏天人合一真諦,追求天人大同境界。因教徒都要為拯救天下蒼生而奮鬥,故彼此間互稱為「同奮」。在台北縣新店發祥地設有「極院」,為「首席使者」駐人間行使職權的最高機構。在台北市設有「始院」,為全球宏教中心。在台中市設有台灣「主院」,下設台灣省、台北市和高雄市三個「掌院」及台南、桃園、彰化等十多個地方「初院」。到2000年,天帝教有教場52個,教職人員110人,信徒23.3萬人。另外在日本設有「主院」,在美國洛杉磯等地設有「初院」。

天德教。也稱「天德聖教」、「德教」。四川人蕭昌明於1927年創立。1990年3月,李顯庭、關鳳一等信徒提出申請,經當局許可在台灣發起籌組該教分會。該教強調「以人為仁,仁者道之骨,萬事之基」,以「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傅、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為基本教條。到2000年,該教教場5個,信徒20萬人。

一貫道。是中國最為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台灣光復後,大陸的一貫道信徒開始到台灣傳道,一度獲得迅速發展。但隨後一貫道傳教活動,卻受到一些宗教組織的指責,台灣當局以一貫道「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為由,進行取締或打擊,但並未能完全阻止其進入地下活動。80年代後,在台灣社會逐漸開放的背景下,一貫道開始爭取傳教合法化。1987年,台灣當局解除對一貫道的禁令,一貫道成為一種合法宗教,並獲得迅速發展。信徒不再是早期的下層民眾,許多工商界人士、政界人士與知識分子紛紛加入,影響力迅速擴大。到2000年,一貫道道場達3124個,僅次於道教、佛教與基督教,居台灣各宗教的第四位;教職人員2281人,信眾84.5萬人。另設有34所學校,29所醫療機構,30個出版社。

台灣民間信仰

台灣廟宇數量眾多,民間信仰非常廣泛。信仰對象絕大多數是從祖國大陸傳入的。台灣民眾供奉的神明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我國民間普遍崇拜的對象,如玉皇大帝,堯、舜、禹三官大帝、關公、五福大帝等;二是對台灣有大功者,如開台聖王鄭成功、開漳聖王陳元光等;三是行業保護神,如為了航海安全,崇拜媽祖,為了保佑健康,信仰保生大帝,為了保胎育兒,信仰臨水夫人等等。

台灣婚俗

  每逢新春佳節,所有喜慶的事兒都往一塊兒湊。家人團圓,朋友相聚,就連新人們的婚禮也願意選在這個時候舉辦。在台灣,現在的年輕人不但願意在這個時候結婚,而且他們的婚禮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台灣的年輕人是怎麼變著花樣結婚的。

  台灣年輕人的婚禮儀式多種多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結婚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不外乎分傳統形式的婚禮和現代形式的婚禮兩大類。

  傳統形式的婚禮今天在台灣仍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台灣人口的絕大部分都是大陸閩粵及各地移民的後代,在大陸先民開發和建設台灣的過程中,他們始終牢牢保持著從家鄉帶到台灣的文化習俗,並一代代地繼承和發揚著。即使是到了現代社會,許多傳統習俗依然保持得很好,反映在年輕人的婚禮上,這種傳統顯得尤為突出。在充滿時尚的現代生活方式中,許多年輕人仍選擇古老的傳統婚禮方式,不但透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氣息,而且也有著另外的一種與眾不同。下聘禮、坐花轎、吹吹打打娶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鬧新房,是許多傳統婚禮中的經典內容。

台灣旅遊的禮節和風俗

  泰雅勇士雕像已成為前往台灣那羅部落的地標,這尊雕像由遠處看如同嵌在山壁之中,直指遠方,剛毅而果決的表情,充份表現出泰雅人心中的英雄形象;雕像豎立在公路上方,底座設計成明遂道方式,以方便汽車通行。

  在抵達泰雅勇士雕像之前,公路會先到達錦屏大橋,這是一座以泰雅神話或生活為主題,裝飾了14座銅雕及70片水泥浮雕,風格鮮明的橋樑,經過這裡時不妨停下車輛,好好欣賞一下這些銅雕及訴說的傳說故事。

  射日傳說

  泰雅的神話很多,聽起來也很有意思,射日傳說是其中之一,傳說遠古時候大地有3個太陽,熱力十足,讓泰雅人工作時間很長,看不到黑夜也無法休息,於是族中決定派出3名勇士執行射太陽的任務,勇士拿著武器,各背著1個小孩和穀物種子,就在族中長老的引路下向著太陽所在的方向前進。

  勇士邊走邊灑種子,做為回程的路標,不知道走了多久,長老病死,勇士老了,小孩也長大了,接下勇士的任務繼續走向太陽所在之地,最後終於在最接近太陽的地方,頂著強烈的日光,一一將太陽射下,在第三名小勇士準備發箭時,同伴發聲阻止,他這樣的遲疑了讓箭射偏了,太陽於是被射成兩半,一半流血掉落,變成月亮,於是這個世上有了日與月的分別。

  祖先傳先

  據說泰雅人的祖先是從大霸尖山的石頭裡跑出來的,原本是兩男一女,其中一名男性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無聊,決定鑽回石頭裡,於是這一男一女就成為泰雅人的祖先。據說大霸尖山陡峭的山尖就是泰雅祖先原本居住的石頭,因此大霸尖山一直被視為泰雅人的聖山。

  與矮黑人結怨

  泰雅族也有關於矮黑人的傳說,相傳這群矮黑人身材矮小,頭髮捲曲,屁股特別大,但他們沒有肛門,不會排泄,不過,每天還是會準備豐富的菜肴,無論是湯或菜,都是聞一聞香味就飽了。

  一天,一名追著獵物迷路的泰雅族人來到矮黑人居住地,只見滿滿的飯菜卻不見有人,肚子正餓的他,一下就把這些食物吃個精光,矮黑人回來發現晚餐都不見了非常生氣,就將他團團圍住,準備懲罰他。

  此時,其中一名矮黑人開口問了他的疑惑:「你把這些東西都吃掉,難道不會撐死嗎?」泰雅人回答說:「不會啊!因為我有……」為了表示不會撐死還現場示範排便,矮黑人看了很羨慕,問說:「我們可以有嗎?」泰雅族人爽快地回答,「可以啊,我可以幫助你們!」於是眾人升起一堆炭火,將鐵杵燒紅,泰雅人就朝著一名翹起屁股的矮黑人刺了過去,當然,這樣的方法對矮黑人無法排泄的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這名矮黑人就這麼被刺死了。

  更加氣憤的矮黑人準備群起圍攻這名肇禍的泰雅人,但無奈身矮腳短,追不上泰雅人,只好回到原居住地,繼續過著「聞香填肚」的生活。

  占卜鳥

  泰雅族的占卜鳥是綉眼畫眉,傳說中當時綉眼畫眉與烏鴉都想成為泰雅的占卜鳥,後來決定以搬大石頭決定勝負,結果烏鴉推了半天也沒有動靜的石頭,綉眼畫眉卻以嘴尖輕挑,就頂著這塊比牠身體大的石頭輕鬆飛行,如此證明了自己的神力,綉眼畫眉當然就贏得了泰雅族占卜鳥的地位。

  泰雅勇士雕像已成為前往台灣那羅部落的地標,這尊雕像由遠處看如同嵌在山壁之中,直指遠方,剛毅而果決的表情,充份表現出泰雅人心中的英雄形象;雕像豎立在公路上方,底座設計成明遂道方式,以方便汽車通行。

  在抵達泰雅勇士雕像之前,公路會先到達錦屏大橋,這是一座以泰雅神話或生活為主題,裝飾了14座銅雕及70片水泥浮雕,風格鮮明的橋樑,經過這裡時不妨停下車輛,好好欣賞一下這些銅雕及訴說的傳說故事。

  射日傳說

  泰雅的神話很多,聽起來也很有意思,射日傳說是其中之一,傳說遠古時候大地有3個太陽,熱力十足,讓泰雅人工作時間很長,看不到黑夜也無法休息,於是族中決定派出3名勇士執行射太陽的任務,勇士拿著武器,各背著1個小孩和穀物種子,就在族中長老的引路下向著太陽所在的方向前進。

  勇士邊走邊灑種子,做為回程的路標,不知道走了多久,長老病死,勇士老了,小孩也長大了,接下勇士的任務繼續走向太陽所在之地,最後終於在最接近太陽的地方,頂著強烈的日光,一一將太陽射下,在第三名小勇士準備發箭時,同伴發聲阻止,他這樣的遲疑了讓箭射偏了,太陽於是被射成兩半,一半流血掉落,變成月亮,於是這個世上有了日與月的分別。

  祖先傳先

  據說泰雅人的祖先是從大霸尖山的石頭裡跑出來的,原本是兩男一女,其中一名男性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無聊,決定鑽回石頭裡,於是這一男一女就成為泰雅人的祖先。據說大霸尖山陡峭的山尖就是泰雅祖先原本居住的石頭,因此大霸尖山一直被視為泰雅人的聖山。

  與矮黑人結怨

  泰雅族也有關於矮黑人的傳說,相傳這群矮黑人身材矮小,頭髮捲曲,屁股特別大,但他們沒有肛門,不會排泄,不過,每天還是會準備豐富的菜肴,無論是湯或菜,都是聞一聞香味就飽了。

  一天,一名追著獵物迷路的泰雅族人來到矮黑人居住地,只見滿滿的飯菜卻不見有人,肚子正餓的他,一下就把這些食物吃個精光,矮黑人回來發現晚餐都不見了非常生氣,就將他團團圍住,準備懲罰他。

  此時,其中一名矮黑人開口問了他的疑惑:「你把這些東西都吃掉,難道不會撐死嗎?」泰雅人回答說:「不會啊!因為我有……」為了表示不會撐死還現場示範排便,矮黑人看了很羨慕,問說:「我們可以有嗎?」泰雅族人爽快地回答,「可以啊,我可以幫助你們!」於是眾人升起一堆炭火,將鐵杵燒紅,泰雅人就朝著一名翹起屁股的矮黑人刺了過去,當然,這樣的方法對矮黑人無法排泄的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這名矮黑人就這麼被刺死了。

  更加氣憤的矮黑人準備群起圍攻這名肇禍的泰雅人,但無奈身矮腳短,追不上泰雅人,只好回到原居住地,繼續過著「聞香填肚」的生活。

  占卜鳥

  泰雅族的占卜鳥是綉眼畫眉,傳說中當時綉眼畫眉與烏鴉都想成為泰雅的占卜鳥,後來決定以搬大石頭決定勝負,結果烏鴉推了半天也沒有動靜的石頭,綉眼畫眉卻以嘴尖輕挑,就頂著這塊比牠身體大的石頭輕鬆飛行,如此證明了自己的神力,綉眼畫眉當然就贏得了泰雅族占卜鳥的地位。

  豐年祭的禁忌

  豐年祭的禁忌

  公休  公休期間不得在田裡作工,犯者其家的農作物受病蟲害。  禁忌參加  男子組的夜間歌舞(迎靈舞)活動中禁忌女子參加並吃肉,違者患婦女病。  不得聯合舉行  因為各部落的祖靈不相同,聯合舉辦豐年祭活動恐怕神靈相剋引起部落災難。  平日不唱不舞  豐年祭的歌舞平常禁止歌舞,犯者其家農作物受災害。

  阿美族的小米豐年祭最忌人家說"米"和"洗澡"

  小米時期的豐年祭

  昔日阿美旅的主食為小米,阿美語稱小米為Hafay或lamlo。事實上,小米種類頗多,而日常用的叫Tipos。依七十歲以上老人的看法,小米是所有植物中精靈是敏感的一種,而且也是最麻煩的農作物。它好似具有人性一樣,有靈眼、靈耳、靈覺,而且禁忌也多,人們一不小心隨時會招來禍患災難。

  老人回憶說:"在田裡收割小米是最辛苦的工作,不僅講話要小心,動作也不得粗暴,否則會招來禍患"。例如"休息"、"完畢"、"回家"等言詞以及放屁、 打人等動作都是小米精靈所不喜歡的。有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是這樣的:昔日,某家人正忙於收割小米,母親在清晨出門前吩咐大兒子說:"若你的弟弟不舒服哭鬧了,把他燒一燒…。"後來大兒子照母親的話將弟弟活生生地燒死了。其實母親的原意是說:"若弟弟感到不舒服,你就燒水給他洗澡。"因為母親知道"水"和"洗澡"等字眼在收割小米時都是禁忌的言詞,所以才會發生這個不幸的事情。

  昔日,耕種小米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從整至收割入倉的過程中,有以下種種主要祭儀。

  準備祭時記得要清光家裡的魚及清洗乾淨以免相剋

  準備祭  播種前夕,各家將家裡的魚類全部吃光,裝魚的器皿清洗乾淨,以免與小米的精靈相剋。  驅蟲祭  這是不定期的活動,在小米受到病蟲害侵襲時才舉行。  乞晴祭  不定期活動,如連續下雨不停時才舉行。  收割祭  收割前夕,全村居民守戒,即不吃魚類食並清潔所有裝魚容器。台灣喪葬

台灣喪葬於台灣不只是一種喪禮儀式,在民間亦演變成相當重要民俗文化。都市化程度極高的台灣各大城市,喪葬殯儀即使簡化,仍為人們所重視。不僅於此,台灣喪葬於台灣的生命教育課程中,亦為相當重要一環。

台灣喪葬民俗除了深受漢人所傳佛教、道教及儒學影響外,部分儀式或祭典也揉和平埔族的巫術文化,因此該民俗呈現出相當具特色。

除此之外,因地區不同所衍生的台灣喪葬習俗和禁忌、例如牽亡、入殮、封釘、撿骨、對年、合爐、觀落陰、電子花車、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等等習俗都為他地少見。

台灣民間現行的喪事流程,較古時簡化許多,多半佛道合一,各地略有不同,一般大概如下:

  • 徙鋪:台灣本省人現今大多仍有返家安息的習俗,甚至有「在家過世」才算「壽終正寢」的觀念,讓許多病危的病人放棄急救或醫療離開醫院。此時,就醫醫院通常會簽署同意離院,並由家屬租用救護車或自行開車將病人接回家。至於地點,一般喪家會將病危家人或遺體放置公媽廳,或是公媽桌。(即放置神明、祖先牌位的客廳或桌子),在死者腳邊用鍋子不斷地燒紙錢(俗稱「腳尾錢」),死者腳邊要擺著插有筷子、肉類、鴨蛋的腳尾飯。此種移靈方式因台灣各地的都會化,有所簡化。時至今日,喪家多半會租用殯儀館當作移靈場所。
  • 更衣:於死亡前或後,換穿壽衣。一般而言,男性死者會換穿長袍馬褂,女性死者會換穿鳳仙裝。
  • 遮神:俗信神明、祖先見得死者遺體,為大不敬。所以死者遺體在家,須以紅紙、紅布或米篩等物遮掩神像、及祖先神主牌,並停止奉神祭祖。
  • 安靈:商請僧人、道士設置靈堂及死者牌位,又稱「豎靈」。
  • 開魂路:死亡後,請僧道制「引魂幡」,多半以三五尺長之黃白色布,上書符咒及死者姓名字型大小、籍貫、生日、忌日之類字樣,懸於竹枝。作為引領死者靈魂的標誌。做好之後,即可在三寶如來、西方三聖或三清道祖、救苦天尊等神佛前誦經引領死者靈魂,出殯時引魂幡則由長子或長孫拿。
  • 哭路頭:未能會得死者最後一面的女兒或其他晚輩,得知親人死訊,在離家一段距離時,大聲舉哀,痛哭跪爬直到家中,俗稱「哭路頭」。
  • 發訃:發表訃聞,通知諸親友。
  • 入殮:將遺體放入棺木中,不過並未蓋棺。
  • 示喪:家中安靈者,應於門外張貼字條,父死:書「嚴制」、母死:書「慈制」,」晚輩去世時用「喪中」」(日本習俗書:「忌中」),喪宅春聯與「春」、「福」、「恭喜發財」等吉語則要去撕除。應在左鄰右舍門口貼上紅紙,以避忌諱。出殯後始將紅紙移除。
  • 捧飯:每日晨昏須由死者女眷送飯至神主牌前,直到「滿七」或「百日」。
  • 守靈:死者親屬在出殯前必須輪班守護遺體,以免貓、狗跳過或遇到其他特殊情況,也稱守鋪
  • 作七:死後,每七日需請僧道來作法,一般以死後第七日稱為「頭七」,第十四日稱「二七」等。「作七」大多需要連續七次,第七次「作七」稱為「滿七」或「尾七」。不過今日則會因出殯日期而對「作七」有所增減。閩南古俗在尾七之後,每十日舉行法事一次,稱「作旬」,直到作「百日」為止。而台灣則作法事至「滿七」即止,而不「作旬」,台灣本省人甚至直接稱「作七」為「作旬」。
  • 燒庫銀:家屬圍成一圈,在圈內焚燒紙錢「庫銀」給死者。台灣民間信仰,人轉世之前,都曾向地府商借一定數額的「庫銀」花用,死後必須返還陰間。且多燒一些,也可供應死者在陰間的存款與賦稅。
  • 燒靈厝:家屬會去購買紙車、紙馬等紙紮祭品,尤其是紙作的房屋「靈厝」,在死者靈前焚燒,以供應死者住宿、使用。
  • 作功德:在出殯前,延請僧道作大型法事,通常持續一至七日,又稱「作功果」。
  • 大殮:將棺蓋蓋上。
  • 旋棺:俗稱「繞棺」,僧道念誦經咒,率領親屬環繞棺材數圈,向死者致意。
  • 封棺:俗曰「封釘」,在僧道的指引下,死者親屬用斧、槌作勢以鐵釘封住棺木。女性死者,多由兄弟或堂兄弟封釘,男性死者則多請輩份較高者封釘。
  • 出殯:俗稱「出山」。喪事時,將棺木移到墓所或暫放的地方。出殯日期並不一定,今日台灣多於滿七之後出殯,將亡者的牌位放入「斗」中,出殯時由長子或長孫手捧著,稱之為〝捧斗〞。
  • 進金:火葬的骨灰,被送指定地點、靈骨塔安置,入塔者稱「晉塔」。
  • 點主:有將死者靈魂引入神主牌之意,一般請官員、有名者、富貴者擔任「點主官」,現在多由僧道或風水師兼任,親屬跪地拿著死者神主,「點主官」以硃筆或雄雞冠血在神主上點劃,再以墨筆補黑,此即「點主」。
  • 返主:出殯完畢返回喪宅,由長孫或其他親屬持返神主牌位,俗曰「返主」。
  • 除靈:「出殯」、「返主」完成,喪事大致結束,親屬脫去孝服、修整儀容,又稱「除服」。
  • 巡墳:埋葬數日後,親屬去墓地祭拜,且略略掃墓、並防備墳墓被破壞,又稱「巡山」。
  • 完墳:於墳墓築成後,擇日延請僧道作法事並祭祀墓地土地神,稱「完墳」。又稱「完山」、「謝土」。客家地區、宜蘭一帶則多會另祭龍神。
  • 百日:死者逝世後第一百日,須請僧道誦經超渡,稱之為「百日」。
  • 對年:死者逝世滿一周年,延請僧道誦經超渡,稱「對年」。
  • 合爐:在「對年」或其他日期時,請僧道作法,把死者靈魂請入家中祖先神主。並將死者個人的牌位火化,將死者的姓名寫入祖先牌位內,稱為「合爐」。
  • 殯儀

    位於台北鬧區的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這類型建築台灣各縣市均有家奠

  • 死者出殯當天,由親屬祭拜。
  • 一般道教儀式會行三跪九叩禮。由道士在亡者靈前頌經念文後,親屬在後行三跪九叩禮。

    公奠

  • 死者出殯當天,由死者同事、朋友等與其他致敬人士祭拜。
  • 推薦閱讀:

    西雙版納民族風俗&禁忌
    中秋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是如何在民間傳開的?
    賀年·習俗/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
    盤點歐洲「束腰」風俗 比裹腳還殘忍
    風俗通義 漢·應劭

    TAG:台灣 | 人文 | 台灣人 | 風俗 | 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