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開始學針灸呢?周老師來說說

01怎麼學習針灸

1、學習陰陽五行 (金、木、水、火、土)

2、學習五臟六腑 (心、肝、脾、肺、腎)

3、熟記經絡走向 (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

4、學習病因病理 (望、聞、切、診)

5、學習八綱辯證 (表裡、寒熱、虛實、陰陽)

6、學習預防與治則 (無病先防、治病求本)

02

學針灸需要知道的

黃帝內經——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部中國最早的古典著作。

本草綱目——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一本著作。

針灸甲乙經——晉代著名著名名醫皇甫謐編集一本針灸著作。

針灸大成——明代醫學家楊繼洲的著作,也是針灸最全的一本奇書。

傷寒論——東漢醫聖張仲景的著作,也是病理病症辨別之著作。

金匾要略——中醫藥方學之基礎根本著作。

人體是有機整體,以五臟六腑為中心、通過經絡走向、刺激穴位而引起作用。如:

1、肝於膽——相合——主筋——開竅於目

2、心於小腸——相合——主血脈——開竅於舌

3、脾於胃——相合——主肌肉——開竅於口

4、肺於大腸——相合——主皮毛——開竅於鼻

5、腎於膀胱——相合——主骨——開竅於耳

一臟有病可轉化其他臟,五臟有病可轉化到六腑;六腑有病可連累到五臟 。

人與自然,按古人認為天時為自然、地利為條件、人和為配合。四季變化順其自然,息息相關。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

春夏:陽氣發泄、氣血易趨於表,皮膚鬆弛、多汗,宜針。

秋冬:陽氣收藏、氣血易趨於里,皮膚緊密、少汗,宜灸。

1.十四經穴 簡稱經穴。它是分布於十四經循行路線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雙穴,即左右對稱的穴位309對,單穴52個。

2.經外奇穴 簡稱奇穴。它為後世新發現有肯定療效,但尚未歸屬十四經系統的穴位。可作為經穴的補充。

3.阿是穴 又稱天應穴、不定穴、壓痛點,《靈樞·經筋篇》:「以痛為腧」。

特定穴是指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和特定稱號的一類腧穴。

根據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含義和治療作用,分為:

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和交會穴。

足三里→腹痛、腹瀉、胃、腸疾病。

委中→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

列缺→項痛、落枕、頸項部疾病。

合谷→牙痛、口病、面部疾病。

四總歌訣: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頸項求列缺,

口面合谷收。

1.五輸穴→即「井、滎、輸、經、合」穴,是十二經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腧穴,簡稱「五輸」。

氣血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用自然界的水流現象作比喻,對經氣流注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分別用井、滎、輸、經、合五個名稱,作為說明經氣運行過程中每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井—經氣所出,如水的源頭,故稱「井」;

滎—經氣流過之處,如剛出的泉水微流,故稱「滎」;

輸—經氣所灌注之處,如水流由淺入深,故稱「輸」;

經—經氣所行經的部位如水在流暢河中流過故稱「經」;

合—經氣最後如百川匯合入海,故稱「合」。

《十二經五俞學歌訣》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

歷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程。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坵陰陵泉要知。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

少澤前谷後溪脘,陽谷小海小腸經。

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知。

湧泉然谷與太溪,腹留陰谷腎所宜。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

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竅陰俠溪臨泣膽,坵虛陽輔陽陵泉。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

2.原穴--- 「原」即本原、原氣之意。因為臟腑的病變,往往反應於十二原穴,原穴又是人體原氣作用匯聚的部位,故稱「原」。如心經的原穴——神門。

3.絡穴——「絡」有聯絡的意思。由於絡穴大多分布於表裡兩經的聯絡處,故稱「絡」。如肺經絡穴——列缺。

4.郄穴——「郄」有空隙的意思,是各經經氣深集的部位。「郄」穴多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如肺經郄穴——孔最。

5.俞穴——「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如「腎俞」穴。

6.募穴——「募穴」是臟腑經氣彙集於胸腹部的腧穴。如肝的募穴——期門。

7.八脈交會穴——即任、督、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八脈交會於十二經脈中的八個腧穴。這些腧穴均分布於四肢腕踝關節的上下。如「列缺」穴。

8.交會穴——指兩經以上的經脈相交或會合處的腧穴。多分布於頭面、軀幹部,治療與交會經有關的病證。

器具

進針手法


推薦閱讀:

龍老師分享大腿前側練習經驗
健興老師 唇部的肌膚保養
老師,你真的好「賤」
校園欺凌,不要忘記熊孩子背後的老師和家長 | 視頻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語錄(二)

TAG:針灸 | 怎麼 | 開始 | 說說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