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足部反射區-足底反射區養生保健-足部穴點陣圖
足療-足部反射區-足底反射區養生保健-足部穴點陣圖 |
添加時間:2008年10月14日 發布人:足療 來源:中國養生保健網 點擊數:1238 回複數:0 推薦閱讀 加入收藏 |
第二節足部反射區按摩療法的基本原理 1.生物全息律學說原理 全息生物學是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在80年代初創立的一門生物學新學科,這門學科在本世紀生物科學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將成為本世紀末和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科學和帶頭學科之一. "一尺之垂,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二千多年前,我國哲學家莊子的這句名言,已含有今天生物界最新理論的"全息"思想.即人體的任何一特定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有整體的信息,也就是局部等於或近等於整體,局部是整體的縮影. 全息生物醫學是肋年代首創的一門邊緣學科.它專門研究人體各相對獨立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繫,並用於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 "全息"一詞源於激光物理學.用激光感光後的底片具有這樣一個特點:它的任何一塊碎片,都仍然能夠顯示出原有物體的完整影像,不會因底片的破裂而使影像殘缺不全.就像我們照鏡子一樣,完整的鏡子和破碎的鏡片內都有我們的像. 1973年,張教授發現在人體手部第2掌骨側存在著一個新的有序穴位群,稱之為第2掌骨側的全息穴位群.第2掌骨側的穴位如果以其對應的整體上的部位或器官的名稱來命名,則這些穴位在第2掌骨側的分布形式相同.第2掌骨節肢的遠心端是頭部,近心端是足部.第2掌骨側的穴位分布結果,恰像是整個人體在這裡的大致縮小,也就是說第2掌骨節肢系統包含著全部整體各個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全息生物醫學認為:機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在某一特定部分上都有各自的投影區,這些投影區如果以其所對應的組織器官的名稱來命名,則它們的分布使特定部分宛如整體的縮影.同時,如果某些臟腑器官等有病理變化,就會通過相應的體表反映出來.根據這種反映在人體特定的穴位,壓痛點或反射區輸入相應的信息,就能調節和改善相對應組織器官,乃至整體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張教授發明的生物全息診療法認為:人體有8個部位分布著反映全身狀況的全息穴位群:頭部,軀幹部,上臂,前臂,手部,大腿部,小腿部,足部,它們均分別反映頭,頸,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腸,腎,腰,下腹,腿,足12個區域的生理狀況.上述這些全息穴位群代表人體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也就是說生物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個細胞分子,亦隱藏著整體生命最初形態的基本結構特徵.生物體的每一個局部,實際上是一個縮小了的整體,它是人體相對獨立的部分,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相對的完整性,與周圍的部分有明顯的界線.人體雙足像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大腸,膀胱,眼,耳,鼻,喉70多個反射區,與機體各相對應的部位相同,而且反射區與反射區有較明顯的界線.這些反射區的病理變化(壓痛反應和組織變異)能準確反映出其相關臟腑器官的疾病,如:肝臟發生器質性病變時,在其右足第4,5跖骨之間的肝反射區上按壓,就會產生明顯的壓痛反應及出現組織變異.而在左足同樣的位置心臟反射區去按壓就沒有上述情況出現.這就說明,機體的各組織器官有無病理變化,可在各自的反射區域內施以按摩手法加以判斷.因為人體每一個組織器官在其雙足只有單一的反射區,一般不會超出分布的區域.臨床上我們就是根據這些區域的精確位置,來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 全息胚學說,是全息生物學的核心理論.全息胚是作為生物體組成部分處於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胚胎.像第2掌骨節肢這樣的單位稱之為全息胚,並限定全息胚是生物體相對獨立的部分.全息胚學說揭示了生物體不同部分之間的統一性,揭示了一個生物體是由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屬於不同層次,具有不同發育程度和不同特化的胚胎,即全息胚組成的.這大大深化了人類對生物體的認識,使我們進一步理解到機體每一個相對獨立部分即全息胚都是整體的縮影,都包含全部整體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從這—點來講,我們就不難理解人體雙足同樣是機體相對獨立部分,也是整體的縮影,當然也都包含全部整體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全息胚學說指出:"全息胚是鑲嵌型的自主發育單位,全息胚上有整體現在和未來的全部器官和部位的圖譜."足部反射區的整個圖象,充分證實了人體內臟器官在胚胎內形成的時刻,就已經全部展現在這一局部,所以人體內臟器官的解剖結構與足部反射區的分布幾乎完全相同.例如,人體頭部的感覺神經具有交叉性傳導,因此頭頸部以上的反射區具有交叉性,右眼的病變要按摩左足眼的反射區才會出現臨床療效.而頭頸以下的反射區具有同側對應性,心臟,脾臟只有在人體左足有其反射區,肝臟,膽囊只有在人體右足有其反射區.這些相對應的關係,決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也決不是什麼偶合,而是一個貯存著整體的信息,是整體相對縮影的全息胚. 同時,生物全息律學說還認為:"生物體的任何部位不是孤立於整體之外的,而是在內環境中生育的細胞群,若生物體某一部分發生了病變,這種病理變化在整體與全息胚之間也有全息相關性,根據全息胚上的病理反應可推斷整體疾病的部位."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人體雙足的反射區是真實反映各組織器官病理變化的窗口,雙足的反射區隨著其相對應的各組織器官病理變化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呈現不同程度的壓痛反應及組織變異(如呈顆粒狀,片狀,塊狀,條索狀等不同形態的病理沉積物,有時呈現局部組織僵硬甚至凹陷等). 總之,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的真實狀況,均能通過雙足的反射區客觀地反映出來,疾病癥狀減輕或痊癒,反射區的病理現象就隨之減少或消失;疾病癥狀明顯,反射區陽性指征就加重.因此,雙足反射區的病理沉積物愈多,組織變異現象就愈明顯,這樣的反射區就是我們診斷相對應組織器官疾病的部位.如:人體的子宮反射區呈現明顯的凹陷現象,局部組織非常疏鬆,遇到這樣的組織變異現象即可診斷"子宮缺如","子宮摘除術後".又如:頸椎反射區按壓後產生明顯的壓痛反應及手搖其拇趾根部發生"咯咯"的響聲,即可診斷"頸椎病". 生物全息律學說還認為:一切系統的整體信息儲存於各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全息胚)之中,整體信息對部分起控制作用,部分信息不僅體現整個信息,也對整體起調節作用,這種部分對整體的影響稱為"全息反饋".足部反射區按摩療法不僅對頭痛,胃痛,痛經等急性疾病作用迅速,療效顯著.而且對某些慢性病像坐骨神經痛,心律不齊,神經衰弱,胃腸道疾病等也有較好的療效.對某些頑症,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能顯示出它的效果.臨床實踐充分證實了足部這個全息胚對整體的全息反饋調節,表現了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辯證統一:整體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局部,局部的症,征又可以從整體進行診治.內髒的病變可以反映於體表,在體表進行刺激就能獲得全身性的生理效應.這是由於雙足反射區與人體相對應的組織器官具備了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所以當按摩足部反射區,就能夠迅速地作用於生物特性相似的病變部位,使之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內分泌功能得到調整,反饋機體使之促進各組織器官功能的恢復,促使各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相互聯繫,從而加強機體神經體液的調節,使趨於緊張的系統得到緩解,使機體各系統之間保持在相對平衡狀態,人體處在一個健康的狀況下. 鑒於上述理論的觀點,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人的雙足抬起來恰像是人體的整體縮影,為什麼按摩人體雙足反射區就能診斷,治療整體的疾病.通過以上闡明的全息原理觀點,會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這種有病治病和無病強身健體的自然療法的科學性. 2.神經反射學說 按摩人體雙足的反射區可以調節相對應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它是以人體"刺激——反應"這一生理現象為基礎的,也就是說機體對內外環境的刺激都能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及時地給予規律性的應答.而"刺激——反應"這一生理現象是以神經系統固有的反射方式——反射弧來完成的,即感受器——傳人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人體表面和內部有無數的神經末梢感受器,當機體內外環境發生改變,首先刺激感受器,引起神經衝動,沿傳入神經到達中間神經元,再將衝動傳到高級中樞,通過高級中樞的分析,綜曾,再由效應神經元或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傳至相關的細胞,組織發生生理變化. 我們按摩足部反射區,就是通過上述神經反射方式調動機體內各種系統保持不斷地聯繫,合作與協調,從而使其相關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以調節,達到治療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首先為足部反射區提供神經反射學說原理理論的,是美國醫生威廉·菲茲傑拉德博土.他在1913年發表了系統的反射治療理論,引起了西方醫學界的重視.他認為:人體就如同地球儀被經緯線劃分出若干區域那樣,也可劃分出體表與內臟器官密切聯繫的十支地帶(反射帶),它們的末端均聯絡於10個腳趾和10個手指. 他用假設的辦法將身體分為縱向的10支垂直帶和橫向的3支水平帶. 一,10支垂直帶 人體從頭頂到足底,手尖,可像地球儀上的經線一樣,劃分成寬度相同的10支垂直區帶. 如同身體的垂直帶一樣,在足底也被區分為從足跟至足尖的10支垂直反射帶,而且它與身體的各組織器官相對應. 這些垂直帶的區分,對於足部反射區的按摩治療是非常便利的,因為利用它很容易找到治療部位. 表明人的手和足左右各有5條縱軸,僅第1條線是左右相交的,成為中央線上直達頭頂部.第2條至第5條線從手和足而來,在上肢帶(包括肩,肩胛,上胸部)相交,左右並不相交,在頭頂部分開.也就是說,第1條線代表人體的中央部分,第5條線代表身體的外側部分.即足內側第1條線代表脊椎,外側第5條線代表肩和肘,上肢和下肢.一般認為,相對應的各組織器官的反射區都可在足底找到. 如:左下腹帶——位於身體左側的垂直帶3—4區,在左右足上也同樣是3—4區反射帶. 又如:脊椎——位於身體反射帶的左右1區帶上.足底的反射區也在第1區上. 再如:胃——位於身體區帶的第1—2區,同樣在足底的反射區也在第1—2區上. 依此類推,身體上所有的組織器官在腳上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反射區. 二,3支水平帶 前述的10支垂直帶只顯示機體上器官的縱向位置,而水平帶都與骨骼相關連,所以根據解剖學上的界線,把人體劃分為3支水平帶.即:從上而下被分為水平橫軸,第1條線為上肢帶(是指肩胛骨和鎖骨而言);第2條線位於肋骨下緣(是指腰部);第3條線位於骨盆上. 如同身體的水平帶一樣,在足部也同樣被劃分為3支水平帶,它的劃分與解剖學相同,既簡單又明了,即: 橫軸第1條水平帶:在足部是相當於通過趾骨和跖骨遠端之間的線,稱為上肢帶水平線,橫軸第1條線以上有頭頸部與身體反射帶的上肢帶相對應. 橫軸第2條水平帶:在足部相當於跖骨區域,通過跖骨近心靖和第1—3楔骨,骰骨之間,稱肋骨下緣水平線.它與第1條線之間的區域為胸部及上腹部器官,與身體反射帶的腰部反射帶相對應,有肺,心等胸腔臟器及肝,膽囊,胃,十二指腸,胰等上消化道臟器. 橫軸第3條水平帶:在足部相當於足跟和內外跟部,第3條線通過足的跟骨的線,稱為盆腔底水平線,與身體反射帶中的下腹部,盆腔,髖關節相對應.下腹部及盆腔的組織器官在此均能找到. 這樣,腳被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帶交織排列成網狀,將人的整體很巧妙地反射到足部,便於查找全身的各個組織器官的反射區.每個區域都包含了它所經過的所有臟腑器官,10條垂直帶延伸到人體雙足或雙手,都有其特定的反射點,此反射點能反射相關臟腑器官的病變.因此,當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時,其反射區亦產生變化.同理,反射區發生傷害情形時,亦會影響相關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的雙足處在整個身體的最底層,位於神經末梢的終末端,由於地球吸引力的影響,而使能流循環直接通過人體各個相關臟腑器官,成為反應最敏感的反射地帶.所以當人體各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時,雙足的反射區就可以提供相關臟腑器官的信息. 按摩治療的作用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神經的反射機能,調節人體一系列的綜合反應來完成.按摩既可以引起神經興奮,又可以引起神經抑制,所以有調整平衡的作用. 按摩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反應,是通過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性神經系統反射引起的. 按摩足底不但可以引起局部的溫度升高,而且手,下肢,面部的溫覺也會增高,這是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才可能完成的. 3.循環學說 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時時刻刻都在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從而維持機體的正常的生理功能.通過呼吸器官交換氣體;通過消化器官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排泄器官(肺,皮膚,汗腺,腎,輸尿管,膀胱等)將機體的新陳代謝產物排出體外等等.機體上述功能的完成完全要靠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轉,如果機體新陳代謝產物沉積在我們的能流循環通道上時,即會影響到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人體各臟腑器官在雙足都有其相對應的反射區,而雙足的位置又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加之地心力的影響,血管若不能正常舒縮,一些代謝廢物(如尿酸晶等)沉積於血管壁,不僅直接影響了血液循環通道,而且也會影響有關部位細胞,器官的正常功能.當人體各臟腑器官發生某些病理變化時,其循環功能必將產生不良現象.由於上述特點,代謝產物特別容易集結在其相對應的反射區.因此,由反射區沉積物的存在現象,就能反映出相關臟腑器官的功能不良或病變情況.比如: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在其前列腺反射區可觸感局部組織變得僵硬,在膀胱反射區可見明顯的局部腫脹.又比如:患一側腎癌,與一側腎,輸尿管摘除術後,由於該臟器的循環功能完全喪失,相對應的反射區就產生明顯的病理變化,造成組織變異,該反射區呈現明顯凹陷形狀. 由於雙足皮膚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淋巴管網和末梢神經網,當我們在雙足反射區實施按摩給予適當的刺激時,可引起部分胞蛋白質分解,產生組織胺或類組織胺物質,加上按摩能產生熱能等綜合作用,就能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淋巴管擴張,神經末梢產生興奮.由於微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改善,其作用就能將這些沉積物清除,最後通過腎臟,輸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體外以維持循環管道的通暢,改善和恢復其相對應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 根據文獻報導,按摩後不但引起周圍血管的擴張,降低了大循環的阻力,減輕了心臟的負擔,而且可以使血液成分有所變化,白細胞總數有所增加,白細胞分類的變化中,淋巴細胞的比例升高,而中性粒細胞的比例相對地減少.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及血清中的補體效價亦有所增加,紅細胞的總數在按摩後都有輕度的增加.實驗者認為,這種血象的變化並不是按摩改變了造血功能,而是由於按摩引起了一時性血液再分配所致.就這一點而言,其生理學的意義是很大的.上述實驗,只是一次性按摩起到的一時性的作用,如果我們根據病情有計劃,有步驟地連續按摩若干十個療程,其產生的生理效應是可想而知的.上述結果產生可能是通過神經體液等因素,反射性地提高了機體的某些防禦機能而致. 當然,上述實驗還有待進一步考察證實.儘管如此,而從我們近幾年的臨床實踐中,以及病人的自我感覺中,都能觀察和體會到:經常按摩雙足的反射區,可以預防感冒,治療呼吸道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發病次數,減少了複發的機會,其原因都是與增加了機體免疫能力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有關. 總之,對足部反射區的按摩治療是將機體及反射區內所積結的沉積物清除,通過腎臟等排泄器官排出體外,維持循環管道的通暢,是促進組織器官功能的正常化,協調各系統臟腑器官的平衡,增進內分泌功能,緩解趨於緊張的系統的根本保證.換句話說,對反射區的按摩治療,改善循環功能,可以充分調動人體內部的各細胞器官及系統的功能,發揮人體自然的治癒能力,從而達到保健與治療的效果. 對於用循環理論學說來闡述為什麼對雙足反射區給予刺激可以產生壓痛反應,為什麼觸摸雙足反射區可有不同的組織變異的感覺等等,有關這個療法的機理,許多國外學者的論述都持這個觀點. 4.經絡學說原理 人體是由10大系統的臟器和組織器官所構成.各系統的臟器和組織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決定了機體的整體統一性.整體觀是中醫學的重要特徵.機體統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臟六腑為中心,配以各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 祖國醫學中記述: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網羅周布全身,溝通人體表裡內外.它的作用是行氣血,通陰陽,營養周身,保護機體,抗禦外邪.所以,經絡學說是以聯絡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為基本特徵的.古人曾說:"離開十四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可見其經絡對人體的重要性.現代科研證明:經絡是個多系統,多層次,多結構的人體內最大的信息網路系統,經絡現象是生命現象的基本特徵.人體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很好地運送到各個臟腑器官,起到"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使機體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狀態,人體才會健康. "體表內臟相關"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內臟有病理變化時,體表特定部位會出現陽性反應區域,這可以認為是在病理狀態下出現的一種經絡現象.通過對陽性反應區域的按壓,可引起明顯的壓痛反應和感到組織變異情況,為診斷疾病提供了依據.如在陽性反應施以手法治療,就可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例如:膽囊發生炎症並結石症,即可在人體的右足這個臟器的體表特定部位上出現陽性反應區域,按壓這個特定的部位(反射區)會出現壓痛反應,觸摸這個特定部位(反射區),即可有顆粒感.這一經絡現象,為我們診斷膽囊炎合併膽石症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再在這個特定部位施按摩手法治療,即可消炎排石了.通過臨床診治結果表明,在人體中經絡像魚網一樣,縱橫交錯,通內達外,由表及裡,貫通上下,左右相應,將人體聯絡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故一處有病,可引起其他處發生反應.例如:外邪(風寒侵襲)侵入機體的體表,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通過經絡傳導致肺而令病人咳嗽.當內臟有病理變化時,也可通過經絡反應到體表來.比如:內髒的急性病變均可在人體督脈的兩側找到相對應的壓痛點;肝膽病變可引起皮膚黃染.經絡和內臟關係的臨床表現都體現了經絡通達表裡,外絡肢節,內屬臟腑的關係. 依據古醫書的論述,經絡分為經脈與絡脈.經脈是主幹,它正經絡學說中最為重要,在臨床中關係最大的是12經脈和奇經八脈.陰經起自五臟(心,肺,肝,脾,腎)和心包,陽經起自六腑(胃,小腸,大腸,膽,膀胱,三焦).正經有12條: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奇經8脈:即督,任,沖,帶脈,陰維,陽維脈,陽蹺,陰蹺脈.12經脈和奇經8脈雙下肢就佔據了10條.其中足三陰經和陽維,陽蹺脈,陰維,陰蹺脈,都起自雙足部,足三陽經又都以足部為終止點.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行至足趾時彼此銜接,它們所會屬的內臟也彼此聯絡著,所以兩者的關係極為密切.除此之外,12經脈的循行徑路是彼此銜接的. 手的陰經從胸走到手交手三陽;手三陽從手走頭面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面走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胸交手三陰經,形成12經脈臟腑表裡流注,逐漸相傳,就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循環.由於12經脈行至手指,足趾時彼此銜接,因此人體的各臟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都可以通過經絡灌輸匯焦於雙足,使雙足成為反映全身健康狀況的最敏感地帶. 由於雙足通過經絡系統與臟腑器官有著多種複雜的聯繫,從商構成了足部與全身的統一性和整體性,這也就是臟腑功能的病理變化能反映於足部的道理.正如《靈樞·動輸》篇曰:"夫四末朝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意指手足是陰陽經脈氣血會合聯絡的部位.《素問·厥論》篇曰:"陽氣起於五趾之表,陰氣起於五趾之里."說明雙足與周身陰陽,氣血,經絡的密切關係.所以,按摩雙足的反射區,能對全身各部位的病理變化產生治療作用.臨床實踐也證實了這一點,例如,人患感冒時伴有頭痛,咽痛,咳嗽,周身乏力等諸多癥狀,為什麼在人體雙足相對應的反射區會產生壓痛反應和觸摸到組織變異情況呢如施以按摩治療後上述癥狀又都會消失呢這主要是由於內髒的病理信息通過經絡反映到雙足,當雙足反射區受到刺激,作用於經筋,經脈和絡脈上,疏通毛竅,運旋榮衛,利用物理能力作為刺激因素使神經末梢產生興奮而引起機體產生反饋現象,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況,促進新陳代謝及滯留的病理產物的吸收和排出,通過經絡氣血的運轉傳導作用,調節內髒的生理功能,改變內臟產生的病理變化,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總之,經絡學說對於人的生長發育,治病防病,發展醫學的理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們今後研究足部反射區按摩療法的基礎理論. 5.內源性藥物因子相關原理 平時服藥打針——外源性藥物因子所起的作用.葯雖能治病但也能致病,其對人體是有毒,副作用的.服藥越多,時間越長,其患葯源性疾病也越嚴重,如:過敏,中毒性肝炎,急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對胃,十二指腸造成的應激性潰瘍等等.像60年代至70年代出生的孩子患四環素牙的為數甚多,還有鏈黴素所至神經性耳聾等等,這都是化學療法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為此,現在的人們為了身體健康,真誠地希望得到一種非藥物性療法,咆括針灸,按摩,氣功等治療手段來治療疾病. 國內外大量醫學科研資料證明,氣功,按摩,針灸等治療手段,都是促使人體經氣通過運動調節,漸漸有序化,進入高水平的平衡狀態後,機體內部就會產生某種特殊性能的"物質".如紅外幅射,微粒子流,電和磁,以及多種"內源性藥物因子".這些"物質"和"藥物的因子",是對人體最有益,最有效的治療因子.實踐證明,足部反射區按摩療法治癒許多疾病,不但病理因子消失,而且人體健康恢復很快,這是單純服用外源性藥物所不能達到的,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內源性藥物因子所起的作用. 足的解剖 了解和掌握人體小腿及足部解剖部位及其特點,對我們掌握足部反射區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反射區定位不準,即使力度適宜,手法正確,那也是做的無用功,無的放矢.因此,學習和掌握(尤其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反射區,必須簡單了解和掌握有關的解剖知識. 6.陰陽平衡理論 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是一個整體,它的,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方面,即陰和陽這一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如白天與黑夜,熱和冷,靜和動,上和下等.由於陰和陽的對立統一的運動,是宇宙事物所固有的,宇宙的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和陽對立統一的結果.因此古人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納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也即指物質世界無窮變化的意思. 根據這一理論,人也是由陰陽所構成,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故古人云"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人體的一切組織結構,既有機聯繫,又可以劃分為對立的陰陽兩部份,如上身和下身,背和腹,五臟和六腑等等.人體陰的正常生命活動,也是依靠陰陽兩方面保持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如陰陽不能互用而分離,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因此古人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也就是說只有陰陽之間的關係是協調的,才能保持機體的健康;當陰陽關係不協調,不平衡時,人體也就生病了.如陰勝,陽虛,陰虛,陰陽兩虛,陽亢等都是陽陰不平衡所致的疾病,即"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在治療疾病的時候,調整恢復陰陽的平衡也是我們治療的關鍵,如陽虛則補陽,陰虛則滋陰,足部按摩法是中醫的一個組成部份,它治病的原則也是"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用不同的手法刺激足部的反射區,如補與瀉,輕與重的手法等,就可達到調整陰陽,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恢復陰陽平衡,使疾病得除. 7.心理治療作用 中醫學理論認為致病因素除因外感"六淫"之邪外,也多由"七情"所傷."七情"即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在《素問》中也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記載. 有許多病是因為勞累過度引起的,不僅是由於長期超負荷運轉,休息睡眠不足,而且也由於弦綳得過緊,心理上的壓力過重,緊張焦慮,喘不過氣;有的人處於困難之中,憂心重重;有的是慘遭不幸,傷痛過度;還有的在某種威脅之下,恐懼害怕等等,都或多或少由心理因素而造成疾患. 足部反射區按摩可以給患者提供一個休息放鬆的好時機,不管是別人來按摩還是自己給自己按摩,至少在幾十分鐘的按摩過程中使患者安靜下來,把各種負擔拋在腦後,專註於足部和足部的按摩,從而放鬆緊張的神經,使整體節奏放慢,機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了休息的機會.而且,一般做完足部按摩都能有良好的睡眠,這更有助於放鬆身心,煥發精神. 足部反射區按摩還能增強患者向疾病做鬥爭的信心.一般足部反射區按摩的療效往往比較顯著.即使不立桿見影,也可以使患者覺察到某種進步,如反射區的壓痛敏感度降低,某些病理癥狀的減輕等等.這些都能使患者感到寬慰,燃起希望,消除焦慮,失望的病態心理,增加樂觀情緒.最後使患者認識到:健康要靠自己,堅持就是勝利.從而戰勝疾病.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