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53.薩爾滸之戰:文官統兵制度的災難性後果
萬曆這種勤勉而保守的做法,只能暫時性的緩解社會矛盾,維持外在的繁榮。深層次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的問題早晚會爆發。
萬曆四十六年,李成梁去世,已基本完成建州女真內部統一的努爾哈赤宣布脫離明朝獨立,定國號為金,建都赫圖阿拉。
那個三百多年前毀滅北宋的勢力再度興起。
隨後,努爾哈赤以李成梁曾經害死他的父親和爺爺等「七大恨」為理由,發兵攻擊明王朝。先後攻陷了靠近長白山的開原和撫順,然後放火毀掉這兩座城,劫掠了十多萬人口退回到了長白山以東。
萬曆皇帝感到事態嚴重,經過廷議,大臣們推薦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從宣府、大同等邊鎮抽調了大約三萬兵力,又從河北、山東、四川、甘肅、浙江、福建等省抽調了大約三萬兵力,還讓雲南四川等地的土司也派了數千人增援,又通知朝鮮、葉赫出兵策應。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明朝在遼陽地區集中了大約八萬七千人的兵力。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開原總兵馬林帶領從河北等地抽調約一萬五千兵馬協同葉赫部的一萬援軍,從開原出發;山海關總兵杜松帶領宣府大同等抽調的精銳三萬人,從瀋陽出發,出撫順關;李成梁的二兒子李如柏帶領兩萬五千遼東本地的軍隊從本溪出發;四川總兵劉綎帶領從四川、浙江等地抽調的一萬七千人,會同朝鮮方面的援軍一萬三千人,從寬甸方向出發。
這四路大軍原計劃翻越長白山後,於三月六日會師,然後共同攻打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並沒有在赫圖阿拉坐以待斃。他當時手下可動員的總兵力大約六萬,少於明軍的八點七萬。但是他決定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消滅來犯之敵。三月一日,努爾哈赤親自帶領約五萬人在薩爾滸伏擊杜松帶領的三萬人。
杜松並不知道後金大軍已經做好了埋伏。因為看見前方渾河對岸的界凡寨有後金兵幾百人在築城,擋住前進的道路,於是自己帶領一萬人渡河攻擊,另外兩萬軍隊留下薩爾滸山麓上紮營休息。就在渡河完成之後,努爾哈赤的大軍突然出現,圍攻後方的兩萬人,而守城的人數也增加到了上千人。杜松既無法渡河回來,也不能攻下城堡,眼睜睜看著兩萬大軍全軍覆沒。第二天,杜松所帶的一萬人也遭圍殲。杜松本人身中數箭而死。
消滅了杜松部以後,努爾哈赤立即率軍北上。三月三日,全殲馬林所帶的一萬五千人。馬林帶領少部分殘軍逃回了開原。葉赫部落的援軍得到消息,馬上就撤退了。
於此同時,南路劉綎率領的一萬多人連續攻克了多座後金軍隊沿途設下的堡壘,開始逼近赫圖阿拉。努爾哈赤也回到了赫圖阿拉。他這一次沒有親自出征,只派了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帶領四萬人前去消滅劉綎部。劉綎經過兩天的血戰,最後終於寡不敵眾被全殲,劉綎本人戰死。朝鮮援軍聞訊立即撤退。
李如柏得知了杜松全軍覆沒的消息,又得知劉綎正在被後金軍隊圍攻。此時他的距離劉綎不過半天的行程,如果急行軍過去支援劉綎,戰局仍然可能發生變化。但他已經收到楊鎬立即退兵的命令,更何況他本人也絕無勇氣去跟後金大軍決一死戰,最終決定撤退。
最後的結果:杜松、劉綎兩部被全殲,馬林部大部分被殲滅,李如柏部全身而退。明軍最終損失人數四萬五千人,把總以上將官陣亡三百多人,劉綎、杜松、趙孟琳、王宣等幾個明軍當時最出色的總兵戰死,丟失戰馬、騾子兩萬八千多匹,大小火器槍炮兩萬餘件。
後金方面戰死大約四五千人,只有明軍陣亡人數的十分之一,而且繳獲了天量的軍事物資。這一仗打下來,後金和明朝在遼東的強弱形勢立即發生了巨大的逆轉。
薩爾滸之戰的慘敗,被認為是明朝滅亡的一大關鍵點。這是比較公認的。而這次慘敗的直接原因,就是分兵冒進。如果八萬多明軍共同行動,努爾哈赤要帶著五六萬女真兵一口吃掉,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明軍採用這種分兵冒進的錯誤策略呢?
傳統的觀點認為,這是缺餉導致的。因為戶部預算遼東軍費是三百萬,萬曆皇帝從內帑中拿了一百萬兩銀子出來,戶部等政府銀庫裡面只有一百三十萬兩,還差七十萬兩。但是萬曆皇帝卻拒絕再從內帑中增發軍費,而是根據戶部的建議,增派兩百萬兩的「遼餉」來補充軍費。
由於加派的「遼餉」是派到土地上的,給農民製造的負擔很重,官員們也壓力很大。為了緩解兵餉不足的問題,大臣們反覆催促楊鎬趕緊進兵。比如孫文良、李治亭《明清戰爭史略》裡面就說:「朝議只恐師久餉匱,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皆不顧邊防實際,每天發紅旗催戰。方從哲寫信促楊鎬急發兵,楊鎬惶懼計無所出。」
當然,還有人說是萬曆皇帝本人多次催促楊鎬進兵。
不管是萬曆皇帝催促,還是文官們催促,反正最後給楊鎬製造了巨大的壓力,不得不在軍隊尚未齊聚的情況下,選擇了分兵冒進的策略,以希望速戰速決。最後釀成了悲劇。
如果這個「缺餉-催戰-冒進」的因果關係是正確的,那麼萬曆皇帝就應該對戰爭的失利負重要責任。因為他死後,內帑留下了大約七百萬兩銀子,但是他卻只願意出一百萬兩以支援軍費,豈不是太摳門了么?
但仔細考量之下,這個因果鏈條是有問題的。
首先,朝廷或皇帝都希望能夠儘可能的節約經費,這種想法本身沒什麼錯誤。不能證明當時軍餉非常匱乏,有錢也應該省著點花。實際上,這次征遼的軍費應該是很充足的。戶部的花錢預算一般都會超標計劃,以此作為向皇帝內帑要錢的理由,不能說沒有三百萬兩銀子就沒法打仗了。抗日援朝的前兩年,四萬多明軍入朝,中間歇了一年,最後一年增加到了八萬人,四年下來總共才花了八百多萬兩銀子。在朝鮮打仗後勤補給的距離比遼東更遠。按照這個花錢速度,最後實發的兩百三十萬兩銀子,至少足夠支撐八萬大軍打半年仗。更何況還有後續的兩百萬兩遼餉加派。四百三十萬兩銀子,打一年沒問題。
更重要的是第二條:分兵冒進並不能減少用兵時間,相反,還會增加進兵時間。
這一條很多人不理解,大家看看上面那張地圖就可以理解了。從山海關外的邊鎮、四川、雲南等地調兵,都只有一條路線,就是山海關出關之後,前往遼陽,再從遼陽分派到各地。
當時八萬七千人馬已經齊聚遼陽了,也就是說是已經合兵一路了。在分兵四路之前,還在遼陽搞了一個誓師大會。而且總指揮楊鎬,以及馬林、杜松、劉綎、李如柏四大總兵都在遼陽開會,討論戰略。如果要快速進軍,最快的辦法就是走最大的一條路。八萬七千人從遼陽前往瀋陽,出撫順關,往赫圖阿拉一路殺過去就行了。
這條路就是杜松帶三萬兵馬走得那條路,大炮都能開過去。憲宗時期太監汪直去攻打建州女真也是走的這條路。而分兵四路的辦法,馬林就要帶一萬多人先北上開原,跟葉赫部援軍匯合,再掉頭南下;劉綎則必須先帶一萬多人南下寬甸,跟朝鮮援軍匯合,再掉頭北上。這是一個更加浪費時間的方案。
很多人錯誤的以為,四路大軍還沒有來得及匯合,就急匆匆的向赫圖阿拉進發了。這種認識既不符合歷史記載,也不符合地理常識。劉綎帶的四川兵不可能不經過遼陽就直接跑到寬甸去了;馬林帶的河北兵也不可能不經過遼陽就去開原。
至於說有沒有可能開原等地還有一部分明軍沒有調過來之類的,也不可能。雲南四川的兵都到了,不可能遼東內部只有兩三天行程的調度還沒有完成。遼東不管啥地方有兵,調到瀋陽跟大部隊匯合都不會比四川兵還到得晚。至於葉赫部和朝鮮的援軍,那就是來壯大聲勢的,明軍能擊敗後金主力,他們跟著剿滅一下殘餘部隊是可以的,指望他們為明朝賣命打硬仗是不可能的。為了跟他們匯合而分兵,那就是軍事戰略上的無知,也跟節約時間或糧餉沒有關係。
皇帝和大臣們的催促,從內容上來看,既沒有明確限定時間,也沒有嚴厲的措辭,遠沒有到可以讓主帥楊鎬擔心晚三五天發兵就要被臨陣撤換、追究責任的程度。我們不能因為薩爾滸打敗了,戰爭之前有朝廷的催促,想要儘快打完好省錢,就想當然的認為戰爭的失敗是缺錢和催促造成的。
分兵冒進的主要原因是主帥楊鎬水平太低,跟缺錢和朝廷的催促無關。而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則是宋朝和明朝的文官們搞出來的「文官統兵」制度。
首先說這個主帥楊鎬。廷議為什麼要推舉他來當主帥,萬曆皇帝也同意了呢?因為他之前在遼東地區打過不少仗,比較有亮點的是曾經和李如梅(李成梁的第五個兒子)一起突襲蒙古炒花部落取得了勝利。但基本都是小勝利,而且次數也不多。
但是,他這些小勝利加起來,都不如他打過的一次大敗仗影響大。就是抗日援朝的第二階段,李如松因為在北方與蒙古作戰意外身亡,楊鎬成為朝鮮戰場的實際負責人。他帶兵進攻日軍佔領的蔚山。當時日軍只有五千人,而楊鎬帶領了四萬明軍去打。當時他就祭出了「分兵合圍」的法寶,分三路去進攻。其中前鋒部隊已經攻破了日本的前面兩道防線,還有最後一道也馬上要攻破了。楊鎬卻突然下令停止攻擊,因為他覺得前鋒部隊功勞太大了,而他的老朋友李如梅帶領的那一支隊伍還沒有到。他想把功勞留給老搭檔。
等李如梅趕到的時候,日本的援軍也到了,數量超過了明軍。楊鎬見勢不妙就率先逃跑,引發了混亂的大撤退。日軍趁勢追擊,明軍陣亡一萬多人。
這次慘敗幾乎把前幾年對日本戰勝的勝利全部輸了回去。萬曆皇帝極其惱火,想要把楊鎬抓起來殺掉。但是楊鎬很會走關係,得到了沈一貫、趙志皋等大臣的庇護,最後只是被撤職回家了事。
這種敗軍之將,竟然被再次推舉為征剿後金的主帥,實在不可思議。但廷議的結果選擇他,又是必然的。原因很簡單:楊鎬是文官,進士出身。在文官裡面,楊鎬還算比較能打仗的,起碼有過一些小的勝利。雖然蔚山打了敗仗,但在文官將領當中,已經算是遼東作戰經驗最豐富的。要想從文官裡面挑出來打仗資歷、對遼東情況的熟悉程度比楊鎬高的幾乎是沒有了。所以只能選他。
但是,當時顯然有比楊鎬更適合當主帥的人選。馬林、杜松、劉綎都比楊鎬適合。其中劉綎的級別最高,除了總兵,還有一個左都督的頭銜,在武將中僅次於李成梁。而且戰功也極為顯赫,當時就有明朝「第一猛將」之稱,智勇雙全,多次運用伏擊、突襲等方式大敗敵軍,大小打過一百多次仗,從無敗績。
劉綎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帶三萬四川兵打敗了入侵雲南的十萬緬甸大象兵,因此被晉陞為副總兵。兩次朝鮮之役劉綎都參加了,第二次就是楊鎬蔚山之敗後,他帶兵攻擊日軍主帥小西行長的部隊,取得勝利。戰爭結束後,劉綎被評為戰功第二,僅次於李如松的副手麻貴。
後來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劉綎帶領的三萬四川兵就是主力,一路過關斬將,攻破天險婁山關,把楊應龍逼到海龍囤(貴州遵義附近)死守。然後他又與各路兵馬一起攻城,劉綎率先攻破外城。楊應龍自知內城已不可守,自殺身亡。劉綎因此被評為戰功第一。
劉綎戰爭經驗豐富,南方打過緬甸,東北打過日本,西北在青海打過蒙古,西南打過楊應龍等土司,每一次都戰績輝煌,是真正南征北戰的猛將,威震海內。如果讓劉綎為主帥,帶八萬明軍去攻打赫圖阿拉,恐怕努爾哈赤就在劫難逃了。
如果要論對遼東的熟悉程度,那麼曾經接替李成梁當過遼東總兵的杜松也比楊鎬更合適。而杜松之前打仗的戰績也比楊鎬好得多。
但是,在文官統兵制度下,打了大敗仗的楊鎬可以當主帥,而百戰百勝的劉綎、杜松則絕無可能當上主帥。他們不僅當不成主帥,連軍事決策層都進不去,只能被動的服從文官們的命令。在大軍齊聚遼陽之後,明軍方面就組成了一個決策小組,小組成員是遼東經略楊鎬、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清一色的文官。幾位真正要帶兵出征的武將全部被排除在外。
對於這個小組作出的「分兵四路」的決定,三大總兵全部表示反對。馬林明確的說:「王師當出萬全,宜並兵一路,鼓行而前,執取罪人,傾其巢穴」。但他們的反對意見被拒絕採納,只能按照命令進軍。
分兵進攻是不太懂戰爭規律的文官們非常喜歡的作戰套路。他們自己沒膽量也沒能力親自帶兵上陣,但是也不願意由一名武將全權指揮整個軍隊,那樣他們的兵權就會被架空。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地圖上畫上幾條路線,讓幾個武將各自帶一路軍隊,分兵前進,自己在後方「坐鎮指揮」。打贏了就是自己統籌全局、指揮若定,功勞最大;打輸了死的都是武將,自己大不了被撤職,沒有生命危險,還可以找機會東山再起。
後來民國時期,蔣介石圍剿毛澤東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也喜歡用這種「分兵合圍」的戰術。原因也是一樣,就是老蔣並沒有真正統一全國武裝力量,也不可能放心的把幾十萬軍隊交給某一個將軍來統率,所以就從各地調集軍隊,讓各路將領分頭進剿,自己在後方遙控指揮。毛澤東採用了跟努爾哈赤一樣的戰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主動出擊,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或者衝到最前面的先給幹掉,後面的那些援軍馬上就跟著潰敗或者逃走了。
分兵合圍的辦法,楊鎬打蔚山的時候用過。之前的播州之役,文官總指揮陳化龍也是這種方法。他讓劉綎、麻貴等將領,分兵四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攻播州。當時明軍總共有二十萬,每一路軍隊大概五萬。楊應龍的軍隊總共有十五萬,但是精銳只有四萬,還有十一萬是造反以後臨時拼湊的。楊應龍只知道分兵駐守各個據點,被明軍一路攻城略地,最後給合圍成功了。
如果楊應龍跟努爾哈赤一樣會打仗,手下的軍隊的組織紀律性也能達到後金的水平。他用兩三萬軍隊拖住其中三路大軍,然後集中十二三萬軍隊圍殲戰鬥力最強的一路,再趁勝殲滅挨得最近的另外一路。那麼剩下的兩路就只能退兵。薩爾滸之戰的慘敗就要提前十七年上演了。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在「文官統兵」這個制度下,因為主帥往往不熟悉戰爭的規律,也沒膽量親臨第一線指揮,難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戰場形勢,又對武將猜忌防範,不肯下放一線指揮權,軍隊的戰鬥力就必然被限定在某一個水平線以下。這個戰鬥力水平,大體就是鎮壓農民起義和依靠城牆搞好防守的水平。如果跟蒙古、女真這種正規軍硬碰硬的打野戰,就只能碰運氣。對方統帥水平一般的,也能打一打;遇到水平高的,就難免要一敗塗地。播州之役打楊應龍,屬於運氣好,對手水平太差;寧夏之役和第一次朝鮮之役,是因為有李如松。他仗著皇帝的信任,不把文官統兵這個規矩放在眼裡,把文官統帥丟在後方管後勤,自己親領大軍在前線作戰,所以明軍四萬人就能打敗日軍七八萬人。李如松死後,文官出身的楊鎬馬上就開始搞分兵合圍,跟日本人一打就慘敗,沒辦法最後增兵派了八萬明軍入朝,兵力翻了一倍才取得勝利。
等到薩爾滸之戰,這種好運氣就結束了。
薩爾滸之戰的慘敗,是文官統兵制度的必然結果,是早晚要出現的。只不過運氣好就晚點出現,運氣不好就早點出現而已。
在兵分四路的戰法上,主帥楊鎬還很動了一點腦筋的。他的基本思路是杜松這一路為主攻方向,馬林帶著葉赫部協同;而劉綎這一路是用來吸引努爾哈赤的注意力的,讓劉綎輕裝快速前進,最先給努爾哈赤製造威脅。這樣努爾哈赤就會調兵南下,被劉綎拖住,然後李如柏跟進。那麼就可以為杜松和馬林攻擊赫圖阿拉贏得時間。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部署,楊鎬把大炮等攻城的重裝備交給杜松部攜帶,杜松帶的兵也以火槍兵為主,基本沒有冷兵器部隊;馬林所統帥的則是火槍騎兵部隊,走得快一點,所以讓他北上開原再南下,這樣速度就跟杜松差不多。而為了讓劉綎能夠快速逼近赫圖阿拉,楊鎬交給他的內地兵都是以騎兵、冷兵器為主,而且比馬林和杜松要提前兩天出發。李如柏的遼東兵也是一樣,以冷兵器為主,但安排的時間進度比劉綎要晚一天。
這個部署背後還有一個很惡毒的意圖,就是犧牲劉綎,讓劉綎帶著一萬多內地兵去送死。楊鎬跟李如柏、杜松、馬林都屬於遼東軍事將領集團的人物,彼此之間要互相照顧。而楊鎬跟劉綎是有過節的。楊鎬帶兵打蔚山的時候,劉綎就是他手下的總兵,堅決反對分兵三路的策略,跟他拍桌子。結果蔚山大敗,楊鎬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劉綎,反而心存忌恨。當劉綎再一次反對楊鎬分兵冒進的時候,楊鎬直接亮出了萬曆皇帝給他的尚方寶劍,聲稱敢違抗軍令者斬,把劉綎給壓了下去。
劉綎這種軍事天才,對楊鎬的想法洞若觀火。他跟朝鮮方面的主帥姜弘力說:「楊爺目前與俺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國恩,以死自許。」楊鎬也對劉綎很不信任,在出發的時候派兩名親信帶令旗到軍中督戰,並給他們下令,如果劉綎進軍緩慢,就奪了他的兵權,自行帶兵前進。
在四大總兵中,楊鎬跟李如柏關係最好——畢竟是老搭檔李如梅的二哥,當然要特殊照顧。他給李如柏安排了一個最安全的位置:帶著兩萬多軍隊跟在劉綎的後面,等劉綎跟後金拼殺的差不多了,杜松等人開始逼近赫圖阿拉,努爾哈赤被迫回兵救援,李如柏就可以從後面追擊,撿個大便宜。所以三大總兵都反對分兵進攻的方案,只有李如柏沒意見,最後也果然只有他這一支安全撤退。
楊鎬這種充滿私心的安排,導致了一個比簡單的分兵四路更糟糕的局面,就是冷兵器軍隊與熱兵器軍隊分開作戰,彼此不能協同。而且,戰鬥力最強、對後金兵作戰方式最熟悉、由李成梁親手訓練出來的遼東嫡系部隊被放到了最後,不能對戰局產生關鍵的影響。
冷兵器與熱兵器軍隊分開的後果極其嚴重。明軍當時已經大量配備了鳥銃,也就是火繩槍,殺傷力是比較大的。但是還沒有線膛,精度很差,而且不能連發,發一槍之後必須花時間重新裝填火藥。熱兵器部隊因為不需要與敵人搏殺,也就沒有配置盔甲,基本沒有防護能力。在這種裝備水平下,熱兵器部隊很難獨立作戰,必須有冷兵器部隊的配合才能打好野戰。也就是先由火槍兵放槍殺傷對方騎兵,然後本方的騎兵步兵上陣殺敵,火槍兵利用這個時間重新裝填火藥。
努爾哈赤當時已經很了解明朝的火器裝備,知道鳥銃的射程大約在三十米到五十米之間。所以後金騎兵在面對明軍火槍隊的時候,就進入五十米的範圍,但是不到三十米。這樣明軍就會開火射擊,後金騎兵穿著牛皮做的盔甲,火槍如果打到人頭上就能打死,打到身上就只能打疼。由於火繩槍的精度很差,正中頭部的概率很低。等一排槍響之後,騎兵就快速衝擊。一旦衝到面前,沒有防護裝備的火槍兵就成為了可以隨意屠殺的對象。這個時候就最需要有本方的騎兵或步兵衝上來保護,為火槍兵退後裝填彈藥進行下一輪攻擊贏得時間。但騎兵和步兵都被楊鎬分配給劉綎和李如柏了,杜松和馬林沒有。
杜松部隊被打得最慘,毫無還手之力。三萬人被殲滅,對手只損失了幾百人。馬林的前部也是同樣的下場,很快就被全殲。還好有潘宗顏帶領的數百人佔據了一處險要的山頭據守。努爾哈赤在消滅馬林主力以後,急於返回赫圖阿拉攻擊劉綎,被迫強攻。潘宗顏的火槍兵在山上往下開火,打死女真兵上千人之後,才被後金突破防線,全軍覆沒。這也是薩爾滸之戰中唯一一場明軍傷亡小於後金的戰鬥。
最後真正給後金造成麻煩的還是劉綎帶領的冷兵器部隊。後金以四萬人攻擊劉綎一萬多人,打了兩天,損失了數千人才取得勝利。如果李如柏的兩萬五千遼東兵能以最快速趕來支援,明軍仍有獲勝的可能。
歸納起來說,薩爾滸之戰的慘敗,主要原因有三條:
第一,分兵冒進,導致本來數量佔據優勢的明軍在每一場戰鬥中人數都處於劣勢;
第二,冷兵器部隊和熱兵器部隊分開,導致熱兵器部隊的戰鬥力完全無法發揮;
第三,戰鬥力最強的遼東兵被放到了最後,不能發揮作用。
這三條,都跟萬曆皇帝有沒有多發內帑,跟軍餉是否缺乏,朝廷有沒有催戰是沒有關係的。第一條是因為主帥楊鎬不懂軍事規律,這是他無能。第二條和第三條,則完全是他個人的私心造成的,這是他無恥。
這場戰爭中,明軍方面裝備是比較好的,也說明在萬曆皇帝治下,軍費是基本有保障的,才能有一半的軍隊裝備了火槍,還配置了很多大炮。潘宗顏部隊的火力殺傷效果也說明,槍支彈藥的質量都還比較有保障。如果八萬多人的明軍合成一隊出征,以冷兵器的騎兵和步兵為火槍兵提供保護,協同作戰,則軍隊戰鬥力將遠強於後金騎兵。努爾哈赤不管有多大的軍事天才,都無法吃掉這支隊伍。等大軍兵臨城下,又有重型火炮攻城,赫圖阿拉必不可守。
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明軍一線將士們表現得非常英勇。老將杜松和劉綎都力戰到底,最後戰死沙場。馬林雖然帶領幾千人敗走了,但隨後後金進攻開原,仍然拼力死守,最終戰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劉綎部中的四千浙江兵,這是戚繼光留下來的隊伍,組織紀律性極高,他們的先輩曾經在剿滅倭寇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在主將劉綎戰死、大部隊已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嚴格按照戚繼光留下來的陣法作戰,外排的官兵倒下就馬上有後排士兵頂上,陣型始終不亂,在八旗騎兵的重重圍攻之中堅持到了最後,殺敵千人以上。在明軍損失的四萬五千人中,只有數千人投降,絕大部分都戰死沙場。
但是,所有這些人的英勇犧牲,都無法改變主帥的愚蠢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所謂「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就是對薩爾滸之戰最好的形容。而這個無能無恥的統帥楊鎬,之所以會被選拔出來,根本原因就是文官集團的整體無恥無能,一方面奪取兵權,搞文官統兵,防範和打壓武將,外行領導內行;一方面徇私腐敗,在蔚山慘敗後為楊鎬提供庇護,讓他逃脫了軍法處置,為薩爾滸之戰前的東山再起創造了機會。
通過第薩爾滸之戰的詳細分析,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宋朝對外戰爭會如此的一塌糊塗?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官統兵制度會保證主帥中大量出現楊鎬這樣的人物。
明朝軍法極嚴,文官統兵打了敗仗也會被嚴厲懲罰,甚至處決。嘉靖年間,北京被蒙古軍隊圍攻,兵部尚書丁汝夔就被殺掉;張經和李天寵沒有及時擊敗倭寇,雙雙被嘉靖皇帝下令斬首;兵部尚書石星,因為用沈惟敬瞎搞外交,引來日軍第二次侵略朝鮮,也被處決;楊鎬雖然逃過了蔚山之敗的追責,但薩爾滸之戰以後也被抓起來殺掉了。就這樣,明軍才能在文官統兵制度下,維持比宋軍強得多的戰鬥力。
而宋朝不殺士大夫,文官將領不管怎麼喪師失地、臨陣脫逃,都沒有性命之憂。大不了丟掉官職,過幾年再托關係東山再起。這就跟楊鎬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他們也都跟楊鎬指揮薩爾滸一樣,喜歡在地圖上一畫,讓武將們按照他們畫好的線路分兵前進,自己在後方坐鎮指揮。一般也就會被遼兵、金兵、或者西夏兵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所以宋朝對外戰爭,不打則已,一打就是薩爾滸之戰,動不動就全軍覆沒,損失幾萬甚至十幾萬軍隊。最後只能死守城池,靠壓榨人民來向敵國進貢,以勉強維持局面,而絕無力量收復已經被少數民族佔領的地盤。
==============
作者:李曉鵬博士
新浪微博:李曉鵬1982
微信公眾號:鵬友圈1982
推薦閱讀:
※從空中看黃河:大河起源之地
※史樂平:黃河之子告慰父親儲安平
※黃河遠上白雲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灣黃河梨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