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六十載 經歷三級跳
第一步:隨意
20世紀50年代求學時,我們生活在華僑眾多的僑鄉,父輩們來往信件貼的多是世界各地的郵票。當時中國郵票多是單色的,沒有外國票那樣色彩斑斕,因而我們逐漸喜愛上了外國郵票。我們將信封上的郵票用水洗後揭下來,晾乾後貼在廉價的紙簿里,因此早期的集郵冊中大多數是不成套的外國郵票,積累多了,竟有130多個國家的郵票。可惜我們外文程度有限,長期只按國名分類,直至20世紀80年代,我們花數百元購買了世界郵票目錄後,才仔細地一枚枚細分它們的「身世」。隨意集郵這個階段,雖然沒有什麼成績,但奠定了集郵興趣,同時也寄託了兒時的一縷純真。
第二步:有意
進入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夫妻倆都參加了工作,有了收入,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收入更多了,加上郵識的增長,集郵興趣逐漸轉移到以中國郵票為主,並有意識地擴大,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祖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省的郵票都有可觀的收藏。
我們又開始追求中國郵政發行的精品郵票,集郵者大約都有這麼一個過程。我們身處小縣城,中國郵政發行的高檔小型張,有時到不了我們這些小地方,因此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們的郵冊里尚欠缺《梅蘭芳》和《從小愛科學》兩枚小型張。我們分別託人從北京郵市及香港郵市買回來,終於圓了多年的夢。
第三步:刻意
進入21世紀,我倆的年齡也進入了高齡,過著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在基層郵協擔負著一定的責任,編組郵集是不可缺少的愛好。
隨著十二生肖熱的興起,我們夫婦決定編組一部生肖郵集,但實寄封偏少,只好到廣州請求老郵集家張文光先生的支援,他老人家轉讓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名人簽名的十二生肖郵票首日實寄封。有了這套十分難得的實寄封,我們的生肖郵集獲得了觀眾的喜愛。
不久,我們又有了更大的追求,決定編組一部教科書式的中國古代藝術大型郵集,它共分12章:青銅器、玉器、壁畫、雕塑、建築、陶瓷、工藝美術、民間藝術、繪畫、年畫、書法和文房四寶。翻箱倒櫃地將數十年積累的郵票找出來以後,花了近半年時間整理編排,卻突然發現少了一些必要的郵品,例如中國十大名畫中的《江山萬里圖》,十大書法作品中的董其昌、趙孟兆頁的作品,怎麼辦呢?我們突然想起最近有親屬前往台灣省旅遊,便千叮萬囑地請他們在參觀的時候,不管時間怎麼緊張,寧願少看一些項目,也一定要在集郵商店找到這些郵品。幸好親友不負重託,購到了我們認為的稀缺品種,不僅使我們的郵集完整無缺,更給我們帶來了集郵生活中的最大快樂。
推薦閱讀:
※集郵
※哪些郵票具有珍罕性-集郵知識-我愛郵票
※集郵欣賞之風光明信片系列-YP.10 天津風光
※畫琺琅蓋碗為什麼換成青花罐?聽聽專家的正解
※為慶祝「火星-14」導彈發射成功,朝鮮還發了一套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