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春光無限,綠意盎然
二十四節氣里,清明擁有最美好的兩個漢字。
清,是形聲字,從氵,青聲。碧綠透徹,本義是水清。引申開來,物質或品質的純凈透明,沒有雜質,都謂之清。與「濁」相對。
明,會意字,本義是日月同輝,光輝燦爛。引申開來,為人公正、處事通達,洞微知著,不自欺也不上當,都謂之明,是「暗」的對立面。
所以,我們的先人選這兩個字搭配,絕對算得上大智慧。《曆書》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歲時百問》也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這一節氣的自然特點,是各種清明節俗的前提條件。
想想看,清明二字,最好地表現此時天氣物候特點。《淮南子·天文訓》說:「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水清景明,沒有風沙,沒有塵暴,更沒有PM2.5或PM250。
據考證,清明節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祈福消災)。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人們需要身心調整;河水清清,以濯為足。晉代文人陸機寫道:「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就是寫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記錄了這兩個節日的逐步融合。春日踏青,臨河而浴,可以想像那山、那水、那中國水墨畫一樣的鄉愁。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如油,是植樹佳季。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清明前後植樹的習俗。很早,就有人把清明節叫作「種樹節」「插柳節」。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的習俗。柳條插土就能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中國人是喜歡種樹的民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中國人而言,種樹是一種蔭及子孫的倫理品德。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全民義務植樹40周年、「三北」防護林建設40周年,「要想富,先種樹」的初心,金山銀山換不來的綠水青山,我們切不能忘。
古老的節日,在上巳節之外,清明節還融合了寒食節。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先秦歷史典籍,確實有介之推,但《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沒有晉文公燒山的說法,可能是後人演繹出來的。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兩千年不斷的傳說,不會沒有緣由。現在看來,這一傳說,不僅僅是批評晉文公「忘恩負義」,更是譴責放火燒山的蠢行。其實,寒食融入清明,禁火冷食的風俗淡出中國人的生活,蠻可惜的。特別是在傳統節日大都淪為「吃節」之際,禁火冷食既是對封山防火的提示,更是對適當節食的提示。少吃點、不開伙、多種樹,這是多美的一種生活方式!
大約從唐代開始,清明掃墓和踏青遊樂融為一體了。乍一看,挺彆扭。盪鞦韆、放風箏、踏青遊樂,如何同上墳聯繫起來了?踏青活動和上墳掃墓,當然大都在城外或村外,哀悼之餘,在明光春色里騁足原野,可以轉換心情。然而更深遠的意蘊,就在於中國特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觀念。早在先秦,中國人就有了「生,寄也;死,歸也」的看法。在古人看來,小到一草一木,大到一山一水,都與「托體同山阿」的列祖列宗同在。山水林田湖草,負責我們偉大民族生生不息的生、養、歸。
所以,從清明可以看出,對中國傳統哲學來說,工業文明那種「征服自然」「向大自然進軍」的態度,是大有問題的——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征服祖先」,也意味著「向子孫進軍」。所以,清明踏青,就是接近自然,接近自然就是接近先人,包括接近那些為這片國土殫精竭慮的先聖、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
於是,清明節就成為一種綠色的生活方式,至少是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深切呼喚。穿越時空,水清山明,漢唐如昨。
您聽到了嗎?
記者王立彬
推薦閱讀:
※紅顏毒藥 夏日清涼行
※呂祖《百字銘》純陽功實修法細說(道經每日清修系列)
※(5)[轉載]老子《德道經》(道篇)帛書版全文及精解(道經每日清修系列)
※輕盈紗簾,打造春日清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