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試論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道成
2011年4月1日——6月15日
(共計:13頁;字數:約18,150字)
內容摘要:
本文試圖圍繞「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由三個部分組成:
一、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及迫切性;
二、為什麼要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第一部分,通過分析、總結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普世價值和倫理應具備的特點,並指出人類想要切實可行地解決面臨的危機和各種問題,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說刻不容緩。同時提出了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的內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二部分,論述為什麼要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因為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符合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而且能夠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
第三部分,提出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需要有識之士的廣泛參與和組織化,採取有效行動;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斷惡修善,需要佛法正見的引導;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覺悟,斷惡修善,才能自凈其意:自依止、法依止、不異依止。
關鍵詞:普世價值和倫理斷惡修善煩惱自凈其意莫異依止
序言
近幾年,國際國內都興起了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研究和討論的熱潮。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國內以學術界為代表,曾掀起了一場關於「普世價值和倫理」的大討論。各種觀點紛呈,甚至針鋒相對、十分激烈。時至今日,討論似乎仍在持續。
2007年3月16日的《北京晚報》刊登溫家寶總理答法國世界報記者問時說:「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胡錦濤主席在訪日的「暖春之旅」期間,發表了「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提到:「為進一步理解和追求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和普遍價值進行緊密合作,不斷加深對在長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擁有的文化的理解。」所以,認同普世價值和倫理,是中國堅持正確改革方向的思想保障,也是構建和諧社會、走向光明未來的希望。
本人在學習《西方哲學》時,經蘇州大學的陳向瀾教授介紹,也對這一話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希望加入討論行列,並想從佛教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普世價值和倫理之所以受到世人的關注,說明越來越多的有智慧和有責任心的人,能夠站在全球和時代的高度,非常重視並試圖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危機和嚴重問題。而積極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無疑是究竟地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因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符合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而且能夠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
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討論:一、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及迫切性;二、為什麼要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一、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及迫切性
(一)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
一、普世價值
賽亞·柏林(IsaiahBerlin)認為:普世價值是被許多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不同時空中,無論是否在其行為中明確地表現出來,所實際共同認可的的價值。
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認為:當甘地認為「非暴力」是普世價值時,他主張所有的人,都有理由相信非暴力的價值,雖然並非所有人,目前都相信非暴力的價值。
還有人認為:「普世」有兩層意思:一是普遍為世人所公認;二是普遍存在於世、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存在於過去、現在和將來;不受地點限制,可以存在於任何國家和地區;及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價值」,是指對某一事物本身所起的作用,所產生影響的判斷,即意義。
所以,「普世價值」,就是普遍為世人所公認的價值。它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在任何條下,都能起到積極作用,產生積極影響。
「普世價值」一詞在中國受到關注,源於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文章中提到「國家正以這樣切實的行動,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兌現自己對於普世價值的承諾」,並由此引發了對「普世價值」一詞含義的爭論。
其實,「普世」一詞源於希臘文oikoumene,意為「整個有人居住的世界」。目前,中文裡的「普世價值」對應Oecumenicalvalue和Universalvalue。Oecumenicalvalue來源於基督教會的普世教會運動(OecumenicalMovement),該運動興起於19~20世紀,主張「教會一家,終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及各大宗教的對立,提倡相互間的對話,建設以自由、和平、正義為基礎的大社會」。在《聖經》中,也存在著「普世救贖」的說法。
Universalvalue本來是個哲學或心理學概念,指人類對自身價值最基本的評判標準。包括人的需求能否滿足,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它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道德、人的價值觀。
在維基百科上,中文的「普世價值」詞條創建於2006年8月16日,對應英文UniversalValue詞條。但自2008年6月27日開始,該詞條被不斷修改,逐步增加了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對遊行集會的態度、政治評價標準等內容。至2010年,該詞條的解釋又逐漸歸於對自由主義思想等的解讀。
二、普世倫理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走向普遍倫理」和促成「世界倫理宣言」的運動方興未艾。「普遍」的含義有兩層:一是為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所需要的普遍的倫理規範;二是要包含各種不同倫理規範之間的共性。普世倫理的核心,是調整全球化背景下人與自然、及人與人關係的道德規範,包括人類對待生態環境的道德規範和準則;協調人與自然、及人與人關係的準則;人道主義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很多參加討論的人贊成平等性是普世倫理的第一要義,其次是它的普遍性、時代性、多維性、歷史性和開放性。
值得欣慰的是,1993年9月4日,世界宗教會議簽署了《全球倫理普世宣言》,並發表了《世界倫理宣言——導言》,對「全球(世界)倫理」進行了解釋。發起者期望通過《宣言》,形成全球性的普世倫理,以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如貧窮問題、戰爭問題、生態環保問題、以及男女問題等。
值此人類面臨諸多危難之際,《宣言》發起者的責任心、緊迫感、高視點、及慈悲心等可見一斑,他們力圖以共建「全球性價值與倫理」的宏願,來化解人類存在的危機和各種問題,其決心、勇氣及為此而付諸的一切努力,非常值得我們讚歎和學習。本人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夠積極廣泛地參與。
三、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
張利華在《國內學術界關於普世價值觀的論戰》中談到,圍繞普世價值,各界人士展開討論,並發表了幾種觀點。其中第三種觀點認為:
人類社會有普世價值。普世價值就是普遍適用的價值,即符合人性根本需要的價值。就是植根於人性基礎上所獲得的某種文化的概括。
接著他談到,普世價值觀,是指世界各地的人們普遍贊成,社會各階層、各宗教、各民族普遍贊成的價值觀。普遍贊成,指多數人贊成,並非人人贊成。承認普世價值,是因為人類除了各自的個性和特定群體的共性外,還存在著超越一切差別的共性,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性」,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
毋庸置疑,儘管不同國家、地域、民族的人,在文化、思維、價值觀、生活習慣、性格等方面有所差異,但人總有共性,即共通的人性,它是人類建立文明、共同發展的基石。普世價值和倫理雖然是人類共通的價值取向,但並不否定各民族在邁向文明時,保有自己的特色,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及行動策略。這就需要在共同構築和推行全球普世價值和倫理時,對人類共通文明及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加以繼承、發展和揚棄。
我認為普世價值和倫理的討論,其實基於人類普遍關心的問題:「人生的意義」這一根本問題。人究竟應當怎樣生活,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有價值、有意義?雖然每個人的根機不同,出生、受教育、成長的環境不同,價值觀不同,但這是每個人都須面臨的問題。
所以,普世價值和倫理應具備以下特點:簡明扼要,普遍認同,具有可操作性,並且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生活,它既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又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教,是佛陀的言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同,因為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妄語者」,他將邁向解脫的修行方法——八正道稱為「古仙人道」。因此可以說,早在2500年前,佛陀就已明確提出了普世價值和倫理的準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因為這是諸佛及聖者的教導,最符合上述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
(二)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的迫切性
目前,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的巨大危機及各種嚴重問題。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2009年9月23日,在第64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所呼籲的那樣:「目前全球正同時面臨著糧食、能源、經濟衰退和傳染性流感等種種危機的考驗,聯合國應當行動起來,應對這些危機。國際社會也應展示團結和重振多邊主義精神,共同應對多種全球性危機的挑戰;」
潘基文強調,聯合國在2009年的主要任務有三:首先,要應對人類大家庭「最重大的挑戰」——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的威脅;其次,還將努力朝「無核化世界」的目標邁進;第三,2009年全球估計將有約1億人口重返貧困線以下,因此聯合國要與貧困作鬥爭。
另外,美國航太總署(NASA)預測,由於溫室效應,北極冰層將於2012年夏天前全部融化。接著有人又預測:如果這群世界頂尖的科學家的預測準確的話,那麼人類必將面臨一場大的災難,可以說人類正坐在一枚已啟動的定時炸彈上!
其實,問題還遠不止這些。由於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類日益注重物質的追求,從而變得急功近利,地球資源被急劇地消耗,且已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同時,由於忽視了道德的提升,及對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各種不良信息、媒體等鋪天蓋地的大力進攻下,人的貪嗔之念得到極大地張揚,使人類普遍陷入焦慮、煩躁、抑鬱、無聊、無奈、不滿、憤怒、偏執、迷亂和瘋狂之中。人已變成傀儡,成為機械,被不善的觀念和理念所操控。許多人,包括聰明人和愚蠢人,或者陷入各種思想、觀點、意見和空想中,或者成了電影電視迷、戲迷、歌迷、遊戲迷等。
彭永捷在2010年第三期《倫理學研究》中撰文提出,究竟什麼使普遍倫理成為必要?什麼因素使得不同國家、種族、民族、宗教的人,必須制定並遵奉共同價值和倫理規範?他認為這完全基於人類共同面對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他還進一步指出,普遍倫理不應是漫無目的地建立普世價值,而應時刻帶著化解全球性危機的問題意識。應從全球文化中尋找資源,並通過廣泛的參與共享資源,共同求解全球性問題,引導人類走出困境。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如今人類的確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雖然取得了巨大科技進步與經濟繁榮,但是也製造了足以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要切實可行地解決這些人類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及錯綜複雜的各種問題,只有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共享資源,並基於全人類的普遍理解、關注和參與,充分運用全人類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積累的最高的智慧,才能共同應對危機、解決各種現實問題。
基於以上原因,我認為要引導人類走出困境,切實可行地解決面臨的危機和各種問題,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說刻不容緩。
二、為什麼要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一)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其實,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佛陀的智慧無疑是全人類的最高的智慧。早在2500年前,佛陀通過實修實證,發現了遠離苦樂兩邊的中道行,進而開發出般若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斷盡一切煩惱,並為全人類指出了應行的道路。
三千年前的印度思想界十分混亂。因為婆羅門教把文句定得十分詳密,義理說得十分幽玄。後來有自然派的哲學興起,如地論、水論、火論等;另有一派,就宇宙抽象觀念方面加以說明,如時論、方論、虛空論等。從此各種思潮紛涌,複雜到極點。
此外,當時的印度還有九十六種外道,有的用斷食求取生天,有的以為裸形即可身心清凈,有的學習牛狗的種種來消除罪業,有的以為啞羊不語就是高深的修行等。這些希冀以祈禱的儀式或禳災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樂與生命的解脫,皆稱為「外道」。
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濁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們應行的大道。佛陀明確指出以上觀點都是邪見,因為它們都不是宇宙人生的實相。就如妄想以恆河水洗滌罪業,及使用咒語祈求石頭不沉、鹹水變淡一樣,不但不符合人間的常理,也違背因果法則。佛陀以「箭喻」告訴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能的開發及痛苦煩惱的解脫,而非執著神秘的現象。
佛陀因為認識到人生的根本痛苦和煩惱就是老病死,從而放棄繼承王位,離開皇宮,走上剃髮修行、追求真理之路。通過修行,佛陀開發出了遠離苦樂兩邊的中道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獲得了般若智慧,從而了知人生的真相: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等真諦,而斷盡一切痛苦煩惱,獲得解脫,並達到涅槃寂靜的狀態。
又因佛陀成就了大慈大悲的品質,從而指導弟子也通過修行四聖諦、八正道、戒定慧三學、七清凈、三十七道品等而得到解脫;同時還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無私地告訴世人。這充分體現了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高尚品質。
《菩提道次第論》中,將佛教的修行歸納為三士道:1、下士道:斷惡修善的人天善法;2、中士道:發出離心,追求解脫;3、上士道:發菩提心,利益一切眾生。
由此可見,斷惡修善是成就解脫、自利利他的基礎。所以,佛陀指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教的總綱,也可稱為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的準則。
佛陀告訴我們:由於無明,人很難避免邪見。許多人不是認為有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常見),從而對「我(主宰義)」、「我所(我所擁有的一切)」產生執著;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斷見),故應「及時行樂,瀟洒走一回」;或認為人的命天註定(宿命論),或認為萬事萬物沒有任何原因、無任何規律可循,一切只是偶爾因素造成的(無因論、偶因論),從而消極厭世,不思進取,聽憑命運的擺布。
佛陀告訴我們,由於無明和貪愛,人會造作種種身口意的惡業,從而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煩惱。而深信因果的人,會努力斷惡修善,也必將得到好的果報。
佛法認為,人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由於各人業力不同,故在三界六道中不斷輪迴。要想超越輪迴,必須斷惡修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才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不生不死的解脫、涅槃的境地。所以,生命之流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既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也不是人死如燈滅。萬物都有成住壞空、一切有情都有生住異滅。雖然地球必有毀滅的一天,每個人也有死亡的一刻,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會繼續發揮作用,即所謂「縱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必自受」。
正因一切都是緣起緣生的,斷惡修善才有意義。雖然命運與業力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並非「人的命天註定」。佛經云:「要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通過努力修行,斷惡修善,就能改變命運,不斷提升生命的品質,為自己和人類帶來好的果報。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就是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觀。
(二)斷惡修善符合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
佛經云:每個人都是愛自己的,愛自己的人,不應傷害他人。孔子也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西方世界也早就提出:民主,自由,法制,人權,博愛等。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都表達了同一心聲。那麼,為什麼說佛陀提出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符合前面提到的普世的價值和倫理的特點?下面分別加以論述:
一、簡明扼要,普遍認同
首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內容的確簡明扼要,是佛法的大綱。因為它是諸佛和聖者發現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諦,具有普遍的價值和意義,也容易為全人類所接受。其次,它正是基於緣起業果的原理,以十二因緣的流轉門和還滅門揭示了有情生命的輪迴之因和解脫之道。
我們知道,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共同心理。佛陀曾經說過:「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也就是說,以怨報怨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使問題變得更為嚴重。唯有以忍耐、以德報怨,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這也是古來聖賢的教導。
在二戰之後,聯合國成立之時,各國首腦都同意這項條款:「戰爭是由人類的心念所造成的,如果人類都把心念用在和平上,那麼就不會有戰爭。」
這項條款與《法句經》前面的兩偈相合:
1、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2、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凈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可見,人的意念決定一切,它將直接導致人的言行的善惡,並帶來相應的善惡果報。
其實,今天比任何時代都需要以人類的最高智慧和正見,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內心寧靜安祥,從而解決許多危機,或避免各種問題的產生。
帝釋天問佛陀:念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有念耶?
世尊答曰:念者,因思、緣思,從思而生,由思故有。若無思者,則無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愛、不愛,由愛、不愛故有慳、嫉,由慳、嫉故有刀杖、斗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若無思者,則無有念;若無念者,則無有欲;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若無懊、嫉者,則無刀杖、斗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滅。
佛陀在此非常明確地告訴弟子:不善念是怎樣導致痛苦煩惱和輪迴的;而善念又是怎樣解脫痛苦煩惱和輪迴的。其實,這是基於佛陀對緣起法的深入觀察,它是人生的實相,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唯有佛陀才能真正透徹地理解。所以,佛陀說:「緣起甚深、極甚深」。
二、具有可操作性
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佛教講得具體明確,不含糊,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實踐性。
我們知道,與善相反的就是不善。那麼,什麼是善?經云:
云何為善業?謂:離殺生、不樂殺生……乃至不綺語,是名善業。云何善心?謂:不貪、不恚,是名心善。云何為善見?謂:正見、不顛倒……乃至有施、有說、報有福、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見不受後有,是名善見。
否認以上的善業、善心、善見等,就是不善業、不善心、不善見。佛教最基本的十善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欲貪、不嗔恨、不邪見,並將它們歸納為身口意三業。相反,就是十不善。
為什麼要斷惡修善?佛教告訴我們:惡有苦報,善有樂報。做惡的當下,就會在內心產生苦報,比如嗔恨他人的當下,首先傷害的是自己,接著是他人。然而嗔恨其實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這無疑是十分愚痴的行為;又比如以無所得的心無私地幫助他人,當下內心就會感到非常愉悅,也會令對方歡喜,這是非常明智的行為,又何樂而不為呢?《巴利經藏·小部·小誦經》的注釋《闡明勝義》中談到,嚴持五戒,可以獲得種種殊勝的果報。比如:
不殺生能獲得「手足健全,身體高大,靈活敏捷,步履穩健,身體優美、柔軟、潔凈,隨從眾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長壽」等二十三種善報。
不偷盜能獲得「大富大貴,豐衣足食,財產無量,不會被國家、王、賊、水、火、不孝子孫等所敗,能夠無所不知,生活快樂」等十一種善報。
不邪淫能獲得「一切人所喜愛,解脫苦界的怖畏,光明磊落,無慚顏,無愧色,男女互相喜愛,諸根圓滿,生活快樂,無飛來橫禍,不會跟喜愛的人或事物別離」等十九種善報。
不說謊能獲得「被人信任,諸根明凈,言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潔白,口有蓮香,舌如蓮花般柔軟,不掉舉,不輕躁」等十四種善報。
不飲酒能獲得「正念常現前,不瘋狂,有智慧,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無恐怖,不激憤,無嫉妬,言語真實,不兩舌、惡口、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樂施捨,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慚愧,見解正直,明辨善惡」等三十種善報。
由此可見,持戒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利益和殊勝的果報。若能按照佛陀所倡導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我們的人生又會是多麼美好而有意義?而這樣的人生有價值、有希望,能自利利他,又何樂而不為呢?反之,做惡的果報及命運將會怎樣?自然不言自明。
佛陀說: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陀告訴阿難,斷惡修善、持戒是修行的基礎,唯有持戒、修定,才能開發無漏智慧,趨向解脫。下面,再讓我們看看佛陀提出的「有益的十論」及「無用的三十二論」。
佛說「有益的十論」為:一、少欲;二、知足;三、遠離煩惱;四、不執著;五、精進;六、戒;七、定;八、慧;九、解脫;十、解脫知見。
佛說「無用的三十二論」為:一、王論;二、賊論;三、大臣論;四、軍論;五、怖畏論;六、戰論;七、食物論;八、飲物論;九、衣服論;十、床室論;十一、花蔓論;十二、香論;十三、親戚論;十四、乘物論;十五、鄉村論;十六、市集論;十七、城論;十八、地方論;十九、女論;二十、男論;二十一、英雄論;二十二、道旁論;二十三、井邊論;二十四、先亡論;二十五、種種論;二十六、世俗學說;二十七、海洋起源論;二十八、有無論;二十九、森林論;三十、山嶽論;三十一、河川論;三十二、島洲論」。
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的日常言論,恐怕很難避免以上「無用的三十二論」的內容,因為這些言論不能把我們導向解脫,所以佛說「無用」。俗話說:「禍從口出」,由於言論不當,很容易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煩惱,甚至流血犧牲,乃至戰爭。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言行不能不慎重啊!再看看現代的媒體,到處充斥著殺盜淫妄的內容,有識之士早就預言:毀滅人類的恰恰是人類自身,其中媒體起到了很大地破壞作用。
佛陀明確告誡弟子:凡是與解脫生死無關的事,都稱為戲論。可見,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如實觀察和了解,指出了斷惡修善是解脫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本和基礎,進而告訴我們修行的目標、方法和次第,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修行佛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還體現在佛法本身具有的先進管理思想和組織模式上。佛陀以七眾弟子組建僧團,指導弟子通過自己的親身觀察、思維和體驗,積極修行、實踐佛法,斷除痛苦煩惱、自利利他,以驗證佛法的真實不虛。這樣的弘法模式,被傳承至今,遍及全球,而且仍然興盛不衰。究其原因,是因為僧團具有六和敬的精神,以十事攝僧,具有民主、平等的特點及和合、清凈、安樂等三大美德。
三、它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確的價值觀,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陀證悟後,向眾生傳播他的言教達45年,直到涅槃。儘管佛陀在特殊情況下,才用六通三明那樣的神通教化弟子。但他反對弟子追求神通,而忘記解脫的最高目標。並指出:如法修行,最終就能斷盡一切煩惱,出離輪迴之苦,獲得究竟解脫,這才是第一神通,因為人人通過修行都能達到那樣的境界。這充分體現了佛陀「以人為本」的根本思想和無限的慈悲與智慧。佛教提出的斷惡修善,就是要求弟子能夠精進地修行,努力做到: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廣。
佛陀具有眾生平等的思想。在四十五年多姿多彩的弘法生涯中,他幫助、引導過許多不同階層的人,無論國王、貴族、軍人、商人、富翁、乞丐、娼妓、宗教人士、迷惑者等,佛陀對他們都一視同仁。佛陀說法時,能夠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只講對他們有真實利益的話,他將所發現的真理無私地奉獻給所有的人。許多人因得到佛陀的教誨而覺悟。
佛陀教導人們如何根除貪嗔痴。他告訴弟子,人生的根本是痛苦;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從現在開始就能斷惡修善,並邁向解脫。唯有過少欲知足的生活、深信業果、斷惡修善,才能不斷提高生命品質,斷除一切痛苦煩惱,擺脫輪迴,走向解脫,證得涅槃。
因為世界萬物,包括我們的身心,一切都是緣起的,其本質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這是宇宙人生的實相。只有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不再執著於追求名譽、地位、財富、家庭、感情等剎那生滅變化的虛幻不實的東西。
所以,佛法對人類極為有利,它能夠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確的價值觀,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能夠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
世界如此紛繁複雜,呈現出各種亂象,各種危機和問題層出不窮,似乎無論如何都難以得到很好地解決。的確,如果只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看到的無非是各種亂象、各種危機和問題,因為沒有找到產生這些危機和問題的根源,自然難以解決。
從佛法的角度看,無論爭吵、怨恨、口角,還是戰爭,一切問題的產生,皆源於人的貪嗔痴慢疑等煩惱。人因痛苦煩惱而產生錯誤的思想和行為,造作無數惡業,導致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沒有窮盡。輪迴產生五取蘊的身心,成為痛苦煩惱的根源。佛陀說,人生的根本是「苦」。最為根本的痛苦是老病死苦,最為根本的煩惱是貪嗔痴。唯有了知痛苦煩惱的根源,並通過修行戒定慧三學、八正道,才能斷盡一切痛苦煩惱,達到涅槃寂靜的狀態。
由於佛陀親證了宇宙人生的實相,成為最好的成功案例。所以,他的言教真實不虛,是世間的最高智慧和真諦,並且每個人都能通過如法修行而證得同樣的實相。佛陀從來不強迫他人信仰佛教,甚至提醒弟子,不要輕信任何言教,必須親自實踐加以證明。
佛陀的教法流傳後世,給人類帶來了莫大的福祉。按照佛陀的言教加以實踐,無疑就能使我們過上合理健康、安樂和平的生活,並根本解除老病死、貪嗔痴等人生最根本的痛苦煩惱。這是佛陀早為我們開好的藥方。
要想究竟地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危機和問題,首先應當了知:外在的一切鬥爭、衝突、戰爭、災難等,都是由於人類的內心無法平靜安寧所致。
所以,關鍵在於究竟地解決人類內心的問題和衝突,解決的方法就是修習四聖諦、八正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但其前提就是:斷惡修善、自利利他,最終才能提升人格,改造生命。
試想,如果人人都能「斷惡修善、自利利他,過少欲知足的生活」,「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欲貪、不嗔恨、不邪見」,那麼,人類就不不會產生內心的種種問題,也不需要消耗那麼多的資源,許多問題不但容易解決,而且還能防患於未然。尤其在今天,人類遭遇到嚴重危機,環境惡化,各種問題頻出,人類更需要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作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如法如理地生活。
綜上所述,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佛謂覺者,為佛法的創覺者;法謂軌持,為佛教的根本;僧謂和合眾,為佛法的奉行者、實踐者。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
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一)需要有識之士的參與和組織化
其實,地球的未來,是趨向光明、還是走入黑暗?取決於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2008年1月,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暨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主席帕喬里提出了「全球人類的自救之道」,他建議:1、不吃肉(起碼少吃);2、少開車(多騎腳踏車或步行); 3、少消費(東西用到壞了再丟)。
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吃肉」,因為肉是排碳量最高的商品。芝加哥大學研究表明:肉食造成的危機非常嚴重。如:畜牧業產生的高濃度的排泄物嚴重污染水源、空氣,並破壞土壤表層。除了引起水質污染、缺水、地表土壤流失或沙漠化、糧食短缺外,還使生物急速瀕臨絕種、飢餓難民迅速增加。
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首先需要達成共識,認清面臨的危機和問題;其次需要迅速採取聯合行動。如果人類能夠認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能達成共識。
正如《法句經》中所說:
一切行無常,一切受是苦,一切法無我。若以慧觀照,得厭離於苦,此乃清靜道。
所以,要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可以藉助於佛陀的智慧、經驗和言教,從中獲得根本地解決危機和問題的方法。
我想,這需要有識之士能夠發起建立相關組織,提出正確行動指南,並由國際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和積极參与,並採取有效行動。
今天,佛教已形成三大語系,並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歷史最久、經卷最多、教義最豐富。許多有識之士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如台灣佛光山的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模式」,證嚴法師的「慈濟功德會」,在醫療、救災等人道主義救援活動等,已經走向全世界,為漢傳佛教的弘揚作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佛教已回歸印度本土、遠播歐美、影響遍及全世界。南傳佛教中正念的修習——內觀禪法,也正風靡全球,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同宗教、不同領域的各界人士的積極關注,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正念減壓作為現代身心醫療的方法之一,已經被西方醫療界肯定多年,並被主流醫護界、心理治療和諮詢輔導界廣泛運用在多種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上。
美國籍的菩提比丘在《佛教如何回應世界現今的困局》中,以他所奉行的南傳佛教的角度,對參與對話的基督教學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在談到現代宗教的任務時指出:為了促進人際和諧,應當以「五戒」作為行為的指南,因為它可以道人向善。而且,五戒的內容並非佛教獨有,而是具有普世的價值和倫理,是人類一致的道德準則。
此外,「蘇州西園寺模式的人生佛教」,也在廣慧老和尚、明開老和尚、安上老和尚及普仁大和尚、濟群法師等歷代高僧大德的努力下而逐漸形成。尤其是「戒幢佛學研究所」成立15年,以及近期成立的「菩提書院」,充分說明「蘇州西園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注重內修外弘,幫助社會各界人士解除他們的痛苦煩惱,也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和認同。對此,我曾在《蘇州西園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一文中,總結出蘇州西園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內涵為:
在戒幢精神、三風建設的基礎上,提倡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悲智雙運、自覺覺他;圍繞五大要素、三級修學模式開展教育;培養弘法、修證、管理三類人才;強調內修外弘;以人生佛教為起點,以解脫和無上菩提為終點,目的是令正法久住。
(二)需要佛法正見的引導
列席「兩會」、被稱為「中國首善」的陳游標,多年來一直在與社會分享他的財富。他從農民到「中國首善」的民營企業家,在十多年的慈善事業中,捐款已累計超過14億元。這份成績單,使他多年位居中國慈善榜單前列。《2010胡潤百富榜》顯示,陳游標以個人財富35億元,排在百富榜第406位。
陳游標以高大形象進入公眾視野,始於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發生後兩個小時,陳游標就調集了60台工程機械與120多人的救災隊千里救災,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他們共救回131個生命。同時,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人們稱讚他是「有良知、有靈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繫災區的企業家」。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曾發起「贈予誓言」運動,以勸告數百名美國億萬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後捐出一半家產,據說已有40位富豪承諾捐款,可謂勸募成績斐然。
2010年9月,在比爾·蓋茨與巴菲特中國慈善行的前夕,陳游標對外宣布,他將在死後捐獻出自己的全部財產。裸捐讓陳游標在2010年成為了世人矚目的焦點。在陳游標的號召下,已經有超過上百名國內企業家進行響應。
陳游標在致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發出倡議:每個富人應該意識到,能夠成為富人是幸運的,但你擁有的財富絕不能僅僅屬於自己,你有責任為他人,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報社會。
陳游標解釋裸捐的意義時說: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活著能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創造財富、就業、文明與進步,無疑是幸福和快樂的。同樣,離開這個世界時,把財富歸還世界,讓更多不幸和貧困的人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離開這個世界,更是一種高尚和偉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是可恥的。
陳游標希望多試幾種方法,起到火車頭作用,他說:「但願我的經歷,可以為中國慈善事業的制度化和產業化的形成做點事情。財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個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裡,要是有一條河就該與大家分享。我想告訴大家,我捐的不是錢,而是一種理念,以此喚醒人們的靈魂與良知,呼喚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陳游標的「裸捐」行動,被視為「有遠見的中國富豪開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跡象,他們正日益在乎社會公眾的評價,將行善當作其社會形象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劉選國日前撰文指出,「對於陳游標式慈善,社會讚譽的多,批評質疑的也不少。我認為,陳游標式慈善對中國慈善事業的推動是無可置疑的,其慈善觀對於正思考散財之道的中國第一代創業者來說,具有極大示範效應。」
陳游標做了許多慈善活動,並親臨救災現場,搶救生命,而且捐款數額巨大,還宣布「死後捐獻出自己的全部財產」,無疑值得我們讚歎和學習。儘管如此,但他仍然遭到人們的許多質疑。面對質疑,他反省說,自己的確在做慈善事業時,過於急躁。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儘管他的行為令人讚歎,他的慈善行為也必有好的果報,但卻是有限的。正如達摩祖師回答梁武帝時所說,儘管梁武帝造了許多寺廟,供養出家僧眾無數,卻「無有功德」。《金剛經》中明確指出布施應當「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做到「三輪體空」,也就是不要執著於有個布施的「我」、有布施之「物」,及接受布施的人。
因為陳游標過於執著自己的名譽,所以他做慈善非常張揚,屬於「有所得」的行為。其實,慈善活動也需要佛法的正見——空性慧,加以正確引導,故佛教提倡以「無所得」之心斷惡修善。若以「有所得」的心進行慈善活動,終究會得到苦報。實際上,他對名譽的執著與追求,使他本人和家人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對此,他的父母顯得更有智慧,並告誡他:儘管去做慈善活動,但不要太過張揚。
所以,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斷惡修善,也需要佛法正見的引導,才能如法如律,使內心清凈平和、遠離痛苦煩惱,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三)根本在於自凈其意
據說英國十多年前就已將佛教列為小學的選修課,其教材由香港的凈因法師等編寫。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恩比(ARNOLDTOYNBEE)博士在《展望二十一世紀》中預言: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他還總結了東亞的歷史遺產: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逐步培育起了世界精神。儒教世界觀中存在著人道主義;儒教和佛教具有合理主義。
湯恩比說:有些較為文明的宗教和哲學的創始人認為,神性的本質並非權威,而是愛、仁慈與人道,佛菩薩與基督並非權威施行者的象徵,而是代表克己奉獻與自我犧牲。儒家與神道教代表人與自然的和諧;道教則以自然為導歸,不為人類粗魯笨拙的行為所擾亂。誠然,在這些格外睿智而溫和的宗教及哲學傳統基礎上所建立的世界觀,才是現前拯救全人類最大的希望,現代人熱衷於「征服對方」,這種觀念不僅毫無道德、不切實際,而且禍害無窮。
湯恩比在長期深入研究各種宗教、哲學的基礎上,認為只有宗教與哲學能幫助這個世界走向和平。他尤其對佛教、儒學給予了很高評價。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所有複雜的問題,唯有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
此外,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對佛教有比較清醒深刻地理解與認識,並給予高度評價。
孫中山說:「佛教乃救世之仁、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
康有為說:「佛學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處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容,尤為深遠。」
梁啟超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魯迅說:「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沈家禎說:「科學只能幫助我們多明了一些開悟,如佛陀對人所說的話,但不能引導我們到悟的境地。如果我們要悟得正覺,須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實修行。」
黃念祖說:「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學而超哲學,是科學而超科學。」
愛因斯坦說:「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其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宗教。」
尼赫魯說:「在這個充滿衝突與風波、仇恨與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像太陽一樣大放光芒。人類2500年的經歷進一步證明了這個教理的持久性與真實性。讓我們記住這永恆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教法來革新思想和修正行為。」
威勒博士說:「假使沒有佛教的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亂。」
阿爾伯特·施維澤說:「在這個地球上,佛表達了具有永久真實性的真理,提高了不僅是印度,而且是人類的倫理水平。佛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倫理天才之一。」
所以,我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每個人能夠基於善心和慚愧之心,自覺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進而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首先要做個善人,努力於斷惡修善;然後,能以佛陀為榜樣,樹立正見;最終才能獲得真正的覺悟與解脫,自利利他。因為佛教從來不強迫他人信仰,始終提倡「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如果能夠深信因果、斷惡修善,才能真正做到「自凈其意」。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佛陀早就指出了人類應行的道路,為什麼現世的狀況還這麼糟?
須知佛教中也有「末法時代」的說法。但佛陀始終要求弟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勤修梵行、證五分法身」,「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如法修行)」,所有修行目標都是直指解脫。佛陀說:
你應該自己努力尋求解脫,我只是一位指路人,只是教導你如何成就的導師。
佛陀告訴我們到達目的地應行的道路,如果我們不走,佛陀又能怎樣?正如醫生可以為病人開好藥方,抓好葯,如果病人不吃藥,醫生又能怎樣?
佛陀並沒有對不信佛教的人加以懲罰,也從來不會對人不友善。對佛陀有成見,企圖殺害他的人,佛陀並不把他們當作敵人。佛陀告誡人們不要傷害任何生命,不要以畜生祭祀鬼神。他要求信徒不要迷信,需要自己思考和體證,不被僵化的儀式、呆板的教條、盲目的信仰和種姓制度所束縛。他只是指引人類應該走的正確道路。
即使在今天,無論從哪個角度來驗證佛陀所言、所行,佛陀的教義始終不以時空的轉移而改變,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即使目前最發達、最先進的科學、哲學、心理學等,也遠遠達不到佛陀基於般若智慧的觀照,而對宇宙人生真諦的領悟與揭示。比如對緣起業果、有情的投生與輪迴等現象,現代科學還不能做出恰當合理地解釋,而佛陀卻早就明確地給予了說明。相反,現代科學的科研成果,不斷驗證著佛陀所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諦真實不虛。佛陀的教義至今仍然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命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佛教的真實不虛和稀有難得,從而走上學佛修行的解脫之路,及利益眾生的菩提之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是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觀,因為它是達到人類理想的解脫境界「涅槃寂靜」的基礎;它超越世間,又不離世間。其方法和目標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佛陀要求弟子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非把佛法當做鏡子,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所以特彆強調要「自凈其意」。
結語
綜上所述,人類要切實可行地解決面臨的危機和各種問題,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說刻不容緩。
普世價值泛指那些不分國家、地域、宗教、民族,全人類普遍認同的價值和理念,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由、民主、人權、環保、健康、和平、博愛等,雖然表達方法不同,但都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心聲。
普世倫理,是調整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的道德規範,即人道主義的倫理和道德規範。普世倫理的第一要義是平等性,其次是它的普遍性、時代性、多維性、歷史性和開放性。
普世價值和倫理應具備以下特點:簡明扼要,普遍認同,具有可操作性,並且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生活,它既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又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教的普世的價值和倫理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因為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妄語者」,這是諸佛及聖者的教導,因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最符合以上普世價值和倫理的特點,是達到人類理想的解脫境界「涅槃寂靜」的基礎,超越世間,又不離世間。其方法和目標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由於物質主義的泛濫,導致了廣泛的道德淪喪。而佛教以業力及輪迴作為道德的客觀基礎,揭示了緣起緣生、因果業報的法則。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起心動念本身具有潛能,會產生相應後果。人的一切善惡行為,必將給未來帶來果報。今天對道德倫理價值作出的選擇,決定未來的苦與樂,每個人必然承受自己的業果。所以,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此,一方面,需要有識之士的廣泛參與和組織化,採取有效行動。另一方面,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斷惡修善,需要佛法正見的引導。但是,最重要的是靠自己覺悟,深信因果,斷惡修善。佛陀要求弟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非把佛法當做鏡子,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所以特彆強調要「自凈其意」,即:自依止、法依止、不異依止。
正如濟群法師所說: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是解脫之道,一是輪迴之道,此外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所以,我們究竟選擇走哪條路,何去何從,只在我們當下一念。
最後,歸納以上所論述的內容,並贈送給各位讀者:
把握當下,覺知三業,別輕視煩惱;
自己覺悟,深信因果,要斷惡修善;
修戒定慧、滅貪嗔痴,須自凈其意。
主要參考文獻
《大正藏·阿含部》,第1-2冊,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
楊郁文:《阿含要略》,東初智慧海叢刊,1993年。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
葉均譯:《南傳法句經》,共26品。
美·喬恩·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雷叔雲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宗風振律大啟叢林》,西園戒幢律寺近十年發展歷程紀念特刊。
符芝瑛:《傳燈——星雲大師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初版。
美國·菩提比丘:《面對未來·菩提比丘散文選》,台灣香光莊嚴雜誌第104期。
《中國文化的普世價值》(中英文對照)。
南方周末編輯部《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http://www.sina.com.cn,2008年05月22日。
張利華:《國內學術界關於普世價值觀的論戰》。
王占陽:《關於當前普世價值之爭的幾個重要問題》,南方報網,2008-11-24。
馮虞章:《怎樣認識所謂「普世價值」》,環球時報,http://www.huanqiu.com。
彭永捷:《普遍倫理的根據》,《倫理學研究》2010年,第三期。
徐景安:《普世價值觀是中國走向光明未來之必須》。
《地球的未來:不願面對的真相》。
凈空法師:《湯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紀的世界》。
金斌輝:《湯恩比預言:中國文化將統一世界》。
中國網:《陳游標的行善邏輯與新財富倫理》,china.com.cn。
司馬南:《冷看<南方周末>裸體衝鋒》,http://cpc.people.com.cn。http://news.ifeng.com/opinion。
註解:
以下參考:澳門維基百科(它是一個內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參與、並有多種語言,完整、準確和中立的百科全書)。《中國文化的普世價值》(中英文對照)。
參考:《紅旗文稿·國內外生態文明研究概況》,高德明,http://www.workercn.cn2009/9/30。
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摘自:http://www.sina.com.cn,2009年09月24日,新華網。
摘自:《美佛慧訊》,第124期。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八,[0313b01]。煩惱分別者。或立一種、或分二種、三種乃至……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
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揭示了有情流轉生死和解除煩惱的相互關聯的十二支法則,具體內容如下:
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四聖諦:諦,真實不虛義,指苦、集、滅、道四種真實不虛的真理。又因它唯有聖者才能知見,依此修行能成就聖果,故稱四聖諦。它是佛教「十二緣起」之歸納,為原始佛教之大綱。
七清凈:戒清凈、心清凈、見清凈、度疑清凈、道非道智見清凈、道跡智見清凈、智見清凈。
三十七道品: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也稱三十七菩提分。即:1、四念處;2、四正勤;3、四神足;
4、五根;5、五力;6、七覺支;7、八正道。
人天善法:佛教認為六道中,人道和天道是修行善法的善的果報。人道最殊勝,因為人有善惡,最容易修行而成就。天人因為福報很大,往往沉溺於享樂中,很難修行。
參考:《阿含要略》,第326頁。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凈,分別、不分別,緣起、非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痴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簡言之,即對佛法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知不解、不了不達,稱為無明。
業力:身口意三業形成力用,故稱業力。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地獄、惡鬼、畜生為三惡道;人、天、阿修羅為三善道。
緣起:待緣而起。一切有為法,皆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緣起法又名俗數法、因緣法。緣生:因為緣起法而生成的個別具體的法則。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則為「緣生」。《雜阿含296經》云:「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1、流轉門:通過無明緣行、行緣識直到老死,說明有情是如何輪迴的。所以流轉門是染污的、有漏的。2、還滅門:通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直到老死滅,說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輪迴、達到解脫的。所以還滅門是清凈的、無漏的。
摘自:《法句經》雙品,第五偈。
《南傳法句經》:自《小部》,葉均(了參法師)譯,在中國法句偈的譯史中,是第六譯,共26品。
帝釋天:原為摩伽陀國之婆羅門,稱因陀羅,由於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為三十三天之天主。入佛教後,稱為帝釋天。另外,佛教的宇宙觀認為:天界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1、欲界六天:天神和人間一樣,有身體形相,並有物質生活的需求與精神生活的享樂,尚且耽溺於飲食男女的慾望之中,因此稱為欲界。欲界除六欲天之外,還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羅,以及畜生、餓鬼、地獄等五趣。:2、色界十八天∶天神雖然沒有男女、飲食、睡眠等慾望,但是還有殊勝的形色、精神上的愛情、國家的型態、社會的組織等現象,此天以禪悅法喜為食,因此稱為色界。3、無色界四天:天神已經完全超越男女飲食、身體形質的障礙,不執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純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樣以禪悅法喜及識為美食。三界二十八天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都屬於迷界,仍然難脫生死輪迴之苦,故《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意思是說,三界充滿了生老病死等眾苦,逼迫著眾生的身心,就如一幢著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眾生唯有修行精進,以求出離三界,進而證悟涅槃,才是究竟解脫之道。
摘自:《阿含要略》,第329頁。參考:中134大1-635b―7f.。
摘自:《阿含要略》,第37頁。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頁。參考:中42大1-485b8f.)c?.(中43~57大1-485b―9f.。
戒、定、慧:也稱三學。佛教的修行方法,廣說為三十七道品;中說為八正道、七清凈;略說為三學。
還有不同說法。1、十事功德之論。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2、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鬥、軍馬之事。群僚、大臣、騎乘出入、遊園觀事。及論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采寶之事。入我法者。無如此事。如余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美辭。現相毀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無如此事。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入我法者。無如此事。
以下參考印順法師的《佛法概論》。
七眾弟子:1、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即乞士、乞女,受具足戒),沙彌、沙彌尼(即勤策男、勤策女,受十戒),式叉摩那尼(即正學女,學六法);2、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即近事男、近事女,受三皈五戒、八戒,又名近住,謂親近三寶宿住之處)。
僧團:音譯僧伽,略稱僧,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僧團、僧侶、海眾。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前三者是和合的表現,後三者是和合的本質。
十事攝僧:攝僧,極攝僧,令僧安樂,折伏無羞人,有慚愧者得安隱住,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於現法中得漏盡,未生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
三明六通:1、六通,即六神通,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作用自在而無礙曰通,通力,神通。這是六種超人間而自由無礙之力。2、三明,也稱三達,與天眼通、宿命通、漏盡通三者相應之智,即生死智(天眼智)、宿命智、漏盡智。
五取蘊:即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
苦:有三苦(苦苦、壞苦和行苦)、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五取蘊苦)。
三寶:佛、法、僧三者,智慧威德至高無上,利益眾生,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
軌持: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即一說到約定俗成的某物時,就能想像到具體所指的對象。其對象又有相對穩定的個性、特性,如各種概念、範疇、軌範、規律等。
摘自:《美佛慧訊》第124期。
《法句經》V.277,278,279。
三大語系1、巴利文系(南傳):代表初期佛教,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2、漢文系(漢傳):代表中期,流行於中國內地及朝鮮、日本。3、藏文系(藏傳):代表後期,流行於中國康藏青蒙。
參考:美·喬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推薦序,第1頁。
菩提比丘:1944年生於紐約。1967年在克萊蒙研究院獲哲學博士學位後,赴斯里蘭卡出家。1973年受比丘戒。1984年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編輯,1988年任社長。
《面對未來·菩提比丘散文選》,台灣香光莊嚴雜誌第104期,第123頁。
戒幢精神:從律儀生活中培養僧人形象;從禪定修行中增強信心道念;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知正見。
三風建設:即道風、學風、家風建設。1、堅持一個原則:「以戒為師」的道風建設;2、強化兩項實踐:「以學導修、以修證學」的學風建設;3、培養三類人才:「弘法、修證、管理三類人才」的家風建設。
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普仁大提出的西園寺未來展方向。
悲智雙運、自覺覺他:為戒幢佛學研究所所訓。
五大要素: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
三級修學模式:分為出家眾、在家眾的初級、中級、高級三級修學模式。
以下參考:《陳游標的行善邏輯與新財富倫理》,中國網。
凈因法師:當時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亞非學院佛學博士學位。現擔任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香港大學博士生導師、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及香港寶蓮寺秘書長。已出版的著作有:《逆境中的從容》、《安忍精進》、《佛智今用》、《隨緣自在》、《愚子心耕》等。法師經常應邀於香港、澳門、英國、美國等地講學、弘法,深受各界歡迎。
何謂正見?正見有二種:一者有漏正見,它能帶來福德與存有的異熟;二者聖人之無漏正見,它是出世間與道的一支。何謂有漏正見?有布施、有供養、有犧牲,有善、惡業行之異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諸化生之眾生,有善良、有德的沙門與婆羅門,能自證知、宣說此世與彼世,此是有漏正見。何謂聖人之無漏正見?任何成就聖心、無漏心、聖道、修習無漏正見者,其心中之慧、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此是聖人之無漏正見。
佛經中有正法、像法、末法各五百年之說。也有不同說法,如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次法向):稱為「四預流支」,即預入聖人之流的支分。它是成就聖人品質的基礎。
摘自:《法句經》。
後記
雖然許多人加入普世價值和倫理的討論,但似乎並未抓住問題的實質。因為有人還在討論普世價值和倫理的必要性問題,甚至站在國家、民族或個人的角度,認為不需要推行普世價值和倫理。這令我更加認識到推行佛教的普世價值和倫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今天,佛教已經傳遍全球,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導使一切依法而行的人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和心靈慰藉。佛陀的人生觀、價值觀普遍被世人接受,喚醒了無數自大和自我的人。佛陀以觀察和了解宇宙人生實相的最高的智慧,指導人類破除對名利、地位、財富、權力、親友等世間一切虛幻空相的執著,目的是為了解除因對五欲六塵的感官享樂等的種種執著而帶來的痛苦煩惱,提升人的心靈品質,使人放棄狹隘的國家和種族的偏見,擁有純凈的思想而獲得自由。
佛陀指出的道路是筆直而究竟的:了知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唯一目的,就是從束縛人類心靈的痛苦煩惱中獲得解脫。佛陀所提倡的解脫境界——涅槃寂靜,超越世間,又不離世間,是人類的終極境界。佛教指出正確的人生,不在於自我造作和幻想。它倡導放棄「我執」和一切不善的行為,符合現代人的科學觀,及普世的價值觀和倫理觀。佛陀慈悲、關懷與和平的信息,引導著無數無明的人。佛教總是給予人類美好的希望,它提供了社會組織中最值得稱頌的生活方式,以及心靈的和平,它為人類帶來了莫大的福祉。
從佛教的角度看問題,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因為佛教是立足於解決現實問題。而一切問題的產生,皆源於人內心無始以來積累而形成的貪嗔痴等煩惱。要解決這些難題,唯有從其根源——修心入手,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因心靈污染和病毒而產生的種種問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是究竟地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藥方,也是佛陀為人類指出的解脫之道——適合於任何人、任何時代的普世價值和倫理。
感謝蘇州大學的陳向瀾教授一年多來對西方哲學的耐心細緻地講授!在陳教授的啟發和鼓勵下,本人在學習《西方哲學》時,經常同老師在課上、課下討論感興趣的話題,獲益良多!也非常讚歎陳教授豁達的性格、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樂於助人的高尚品格、勇於追求真理的精神,及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正如陳教授所說,學習的目的在於吸收他人的長處,形成自己的觀念,並能指導我們在生活中加以實踐和運用。是啊,佛教就是佛陀指導我們如法如理地生活的言教:斷除煩惱、邁向解脫、自利利他。在寫論文期間,陳教授悉心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合理的建議,在此一併表示衷心地感謝!
同時,感謝西園寺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道場,感謝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修條件,又有許多優秀的法師和老師的指導!
對於論文中的錯漏、不足之處,請各位法師、老師和同修不吝指教,並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完)
研究生班:道成
2011年6月15日
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想給外婆買幾本適合佛教徒讀的書,該怎樣買呢?
※什麼是平等心?平等心的重要性?
※佛教楹聯集翠
※廣東一寺院佛像體內住著群小蜜蜂 竟然還會念……
※佛教三乘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