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隴派書家包海燕書法作品選刊

  包海燕 筆名川石,步高堂主。1961年10月出生,甘肅漳縣人,大學學歷。中國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第三屆理事,甘肅省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定西市書協副主席,甘肅省黃河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定西市畫院書畫師。

  作品獲全國首屆篆書展提名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甘肅省政協委員書畫作品展二等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定西市美術、書法作品展二等獎;入展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甘肅省第三屆「張芝獎」書法展、甘肅書法名家百人作品展、翰墨情·中國書協西部教育基地學員書畫作品晉京展、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甘肅東部四市美術書法巡展、甘肅省首屆「恆正杯」文化助推精準扶貧書法展。

  作品曾發表於《甘肅法制報》《天水日報》《天水晚報》《中國城市年鑒·2010年卷》《甘肅風采》《隴中景象》等,並被收入多部書畫作品集,出版《包海燕書法作品集》。


百鍊成鋼 玉汝於成

——包海燕書法作品賞評

張平生

  包海燕是我的老朋友了。10年前的歲末,他為籌備在縣上舉辦的個人書法展,來到省城,自此我們相識,有過多次接觸,由書法愛好到工作狀況,從藝術追求到為人處世,我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對他也愈來愈敬重和佩服。

  包海燕30多年學書歷程,彰顯了一個在中國西部「苦瘠甲於天下」的農村基層勵志成才的故事。包海燕由生產隊記工員一步步成長為國家幹部,在勤勉於公務、處理好繁重政務而能「尚有餘,力學文」,最終成為遐邇聞名的書法家。書法藝術的確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寶藏,如果只是練習寫字技術,就如同置身大森林而迷於小花小草,如果沒有書學理論的支撐和科學的方法,往往會迷於中途,雲深不知處。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從哪裡來?當然靠下死功夫鑽研學習。包海燕絕對忘不了沒日沒夜地拚命工作、夜夜熬燈寫材料的艱苦歲月。不靠神仙皇帝,站起來全靠自己。他說,正是那段艱辛的歲月,鍛煉了他的堅毅執著性格。他在政務之餘,常手不釋卷,迷戀習帖練字。晝勤政務夜讀書,半床書帖不舍眠,就是他當時的寫照。

行書行事立身聯

  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書寫藝術,不僅要有雄厚的文化基礎,要注重傳統經典的學習領悟,更少不了名師指點和師承有序。和大多數書法家成長的經歷一樣,包海燕是對傳統文化和經典碑帖下過長期功夫的。為了彌補文化短板,他按照老師開列的書單,專門去北京中國書店,購得《淳化閣帖》《米芾書法大字典》《墨跡大成》《中國書法史》《古文字詁林》《新金文編》《甲骨文編》《甲骨文字典》《歷代書法論文選》《歷代書法論文續編》《中國書法全集》《新編三希堂法帖》《中國行書大字源》《中國篆書大字典》《說文解字》等。他浸淫於書海,漫步于山陰古道,神追古聖先賢。他將臨帖學書體會成一種禪境,以甘於寂靜的心態,孤燈下一盞清茶,傾聽一個遙遠的靈魂對他一個人的竊竊私語。他遵照老師指引,在繼續研習漢魏六朝碑刻的前提下,追本溯源,以甲骨、大篆為基,旁及秦漢簡牘,立定書學正脈;以二王紮下行草書根基,之後下迨蘇東坡、黃庭堅、米芾及王鐸等,尤其對米芾《蜀素帖》《擬古帖》用功更多。他崇拜米芾身上那有些「癲狂」的超凡脫俗,更崇尚米芾筆墨的洒脫自如。

行書南湖條幅

  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云:「學書當成一家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以漢字為載體進行創造性書寫,以抒情達意和藝術審美為目的,才是書法藝術追求的高級境界。尤其是在激光照排、電子掃描、電腦複印非常普及的今天,寫字的實用屬性已日趨淡化,而將漢字書寫上升為藝術審美的屬性卻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越來越顯示出其永久的生命力。和所有的藝術樣式一樣,書法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藝術門類,書法創作要求書法家要有創新意識,要形成自家「面目」。包海燕對此有獨特的領悟,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必定要「破繭化蝶」。他意識到,必須運用筆墨語言、造型手段和章法布局等,來塑造「心中之所獨得」,表現漢字的韻律和神采。

草書條幅 夢裡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書法藝術是黑白藝術,是線條藝術,至純至簡而奧妙無窮。它能夠表情達意,向人們傳達一種思想、一種靈魂、一種境界、一種精神。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就像一曲悠揚的音樂,就像一首抒情的詩歌,就像一尊優美的雕塑,能啟人心智,給人以美的享受。古人云:「書,心畫也。」也即「字如其人」之意,這也是我研讀包海燕書法作品得到的感受。

  有什麼樣的修養和眼界,就有什麼樣的格調;有什麼樣的匠人,就有什麼樣的建築;有什麼樣的建築材料,就有什麼樣的質量和品格。書法家的修養和格調,決定作品的品格。包海燕廣泛涉獵,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斷培育自己的藝術品格,不斷做著將泥土變成石頭甚至金玉的準備。他很清楚,只有將每一個點畫都變成玉石、瑪瑙,然後隨意組合,作品才會富有神韻。蘇軾云:「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包海燕廣泛汲取營養,獲得靈感,得到頓悟,從而形成了拙樸渾厚的筆調、遒勁靈動的筆畫、樸厚敦實的結體,並以之為形質,構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殿堂。

  我們可以通過欣賞、體會、想像來感受他的水墨揮灑中那些用思想「潑」出來的拙樸之美,感受不同書體間互相交融所流露出的自然的真實性。包海燕的作品,時而憨態可掬,時而氣勢磅薄;時而像涓涓溪流,時而像懸崖瀑布;時而像高山流水,時而如聞柳浪笛聲。

  世界上幾乎沒有完美無缺的藝術作品,當我們仰望膜拜歷史上一座座高峰,在不同欣賞點上都存在缺陷,這是不容置疑的。欣賞評價包海燕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也必須明確這一點。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缺憾性的創造,繁複的藝術法則不可能涵蓋每一種藝術。凸顯了某種藝術法則,必然會將另一種對立的藝術法則摒棄,沒有哪一種藝術作品能夠完美地包含所有的藝術法則。

  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而人生的追求和生活的狀態,會決定藝術追求和藝術創作的高度。但書法創作的心態和生活的心態有時是可以完全獨立的兩個體系。這一點在包海燕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生活中的包海燕是一個真實的人,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是一個熱情似火的人,是一個有擔當講義氣的人。而在書法藝術追求上,他是一個勤奮的人,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他的追求,更多體現的是法的嚴謹、點畫結體的靜穆、章法空間的靈動。他尊崇傳統,信仰傳統,更加踐行傳統。他堅定地說:「必須以古為鑒,尊重傳統。」尊重傳統,就是對傳統的信仰、渴望和自覺追求,是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之上。包海燕正是從傳統經典中,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底蘊,感受到了書法藝術帶給他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

篆書四條屏 連城之璧,隱頑石而藏輝;照乘之珠,孕深淵而秘彩。若夫象以齒而焚身,翠因毛而殞命,炫其智者,小智而已矣。故曹溪妙契五祖,而執勞負辛以韜光;慈明親見汾陽,而含垢忍恥以匿跡。大智若愚,非此之謂乎?頌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靈輝內熾。用察為明,古人所忌。學道之士,晦以混世。


推薦閱讀:

李曉明 工筆畫作品(下)
寶寶棉襖棉褲裁剪圖紙和作品
夏柏森山水畫作品欣賞
古箏與傳統佛曲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佛箏》
張藝謀追思吳天明 稱近十年作品不入恩師法眼

TAG:書法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