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警惕孩子的這些學習習慣
根據多年的基礎教育教學實踐,我發現影響孩子學習好壞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弱智除外)。同樣智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差異卻非常大。主要表現是從小沒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羅列如下不良習慣,敬請朋友們注意並加以防範: 一。無系統的學習計劃 這類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回家學什麼,怎麼學。沒有老師和家長的催促,他們就束手無策。催促的時間一長,他們就有了抵抗心裡或者依賴心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般都遇上了好老師和好家長,他們在孩子學習的起步階段就幫助孩子制定了長期計劃和學期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甚至細到每節課的計劃。
二。沒有學習的時間觀念 老師要作業時或者家長催逼時才開始做作業或者學習。最要命的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或一日曝,十日寒的學習法!這類孩子在老師和家長再三催逼後產生厭學心理,事倍功半。所以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條件給孩子固定家庭學習與作息時間。
三。馬馬虎虎,丟三落四 做事不專心,往往丟三落四,上課或者在家裡學習時,不是課本和筆沒帶,就是本子找不到了。有這種毛病的孩子不及時糾正,很可能就成為了學困生。
四。做事拖沓,不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自習課時間不記不背,課餘時間不寫不算,每天該記住的內容不記,該完成的作業一再拖後,甚至能拖到後面幾天。考試來臨,突擊學習,複習,因為有許多知識常常卡殼,想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已經不太有可能。
五。一心二用,注意力根本不集中 上課或者做作業時,常常「神遊」。要不就東張西望,要不做小動作,要不畫畫,要不與周圍同學搞惡作劇。有些同學甚至把自己的紅領巾一角也當成好玩具,玩的不亦樂乎。課後一無所知,不會做作業,只有抄襲完任務了。
六。不懂裝懂,根本不問 學習知識方面,他們卻非常自尊,怕羞,怕老師發現他們「連這麼簡單的東西也不會」,不好意思,不夠有面子。這種孩子除了檢查,提問或者考試能暴露出不懂的知識外,平時都說「懂了」「這個我懂的」「我會」。哄過老師,瞞過家長,自己也一天天成了名副其實的後進生。
七。懶得糾正錯誤 作業本和試卷中的錯誤老師當面講了,他們只是聽聽而過,他們重視的是評語和分數,對於錯題總是不糾正,不分析錯誤原因,不總結經驗教訓,以後的時間裡錯上加錯,知識越來越斷層,越來越零碎,成績越來越差。
八。課前不預習 答應好回家預習新課內容的,第二天回來仍然沒有預習,答曰「忘了」。
這些習慣非常關鍵,當老師的和當家長的都應當十分重視才對,不要急功近利,以分數論好壞,給孩子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推薦閱讀:
※最被忽視的學習力:真正厲害的人,都能長時間專註
※學習方法真的那麼重要嗎?
※篆刻入門:學篆是學習篆刻的主課
※學習批判性思考對個人成長的幫助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