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秋山論道》創作札記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內涵深厚,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傳統文化藝術,與其它姊妹藝術相互借鑒相互影響,被稱作「鮮活之詩,立體之畫」,與詩畫藝術一樣,同樣追求意境之美,自古至今傳承有續,創作理念至臻至善。

  那麼怎樣創作詩畫美、意境美的盆景作品呢,多年來我也進行了不少嘗試。2012年第八屆中國盆展覽上,本人以金雀為主材創作的《鵲華煙雨》水旱盆景,得到了廣大盆友的認可和評委專家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銀獎,最近創作的《秋山論道》水旱盆景,我亦有所得。

▲題名:如醉(2013年)▲規格:寬83cm、高82cm▲樹種:紅楓 ▲作者:張延信

  《秋山論道》主體樁材是日本紅楓『出猩猩』百年老樹,初見到它時,樹勢與姿態都不符合我的要求,但我看重的是它在長期盆栽歷程中培養出的豐滿枝條和歲月沉積下自然流露的滄桑古樸。通過合理調整,搭配布局,是可以創作成為一盆詩畫美、意境美的好作品的,於是我決定結合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形式,創作一盆頗具秋韻的盆景。首先,改造主樹,原樹為一本六干,從根部而上向四周呈放射狀生長,四平八穩,像一棵聖誕樹,沒有什麼動姿和氣勢,通過觀察揣摩和心理構圖,我將原來的六干去除了一干,改為了五干,打破了它原有的平衡,再將其它枝條進行牽拉綁紮,修剪取捨,使樹榦粗細相間,高低錯落,橫斜有秩,整體向右伸展姿態優美,題名《如醉》,並在2013年第七屆世界盆景友好聯盟大會上獲得銅獎,期間獲得不少師友點評與建議。

▲參加第七屆世界盆景友好聯盟大會時,胡樂國大師對《如醉》點評現場。

  自金壇返回濟南後,結合師友們的建議,我認為製作成水旱盆景更能表達作品的意境,於是動手改作,將主樹放置在盆的左側,猩紅的葉片正應秋風霜葉,右側配植兩棵金邊冬青小老樹,金色的葉筋對應金秋碩風,冬青叢中樹木掩映下的隱者茅廬若隱若現,茅廬前秋草茂盛,似秋風輕撫,通過水麵布置營造泉溪繞樹之景緻,精選石材點綴人物體現秋山嵯峨、高士論道之意境;最後,細部調整作詩配句,一幅山水畫意境的秋意圖儼然展現在眼前。

▲題名:秋山論道(2015年) ▲樹種:紅楓 ▲作者:張延信
推薦閱讀:

【美學系列-從品味唐詩到感覺宋詞】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上) | 文學創作 | 聯副創作 | 讀...
閆恩虎:魯迅精神與現時雜文創作
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完整版~十八飛星與十天干四化(二)
關於宜家創立並運營的SPACE10創新計畫是什麼!?
《秋山歸樵圖 》創作過程

TAG:創作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