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師講《中藥學》第四講語音與文字整理稿
周老師講《中藥學》第四講
主講老師:九江-周水金
語音整理:羅梅
文字整理:楊傑、袁辰濟、塗登輝、晏志芳
文字校稿:趙芳
周老師講《中藥學》第四講語音
周老師講《中藥學》第四講文字整理稿
各位學員:
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們進行中藥學的第四講的內容。我們先看一下中藥的劑量問題。
中藥的劑量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學習了中醫以後,你可以進行診斷了,也掌握了藥物的功效,學習了中藥的方劑。知道怎麼去處方,那麼開完方之後,每個藥物都要標上劑量。該用多大的量就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了。量的多與少,適當與不適當,嚴重的影響用藥的目的。
中藥的劑量,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1、處方裡面這個單味葯,用於治療的常用的有效量,常用劑量,以後我們講到每一種藥物的時候都會講到這個劑量是多少,包括藥物常用的有效劑量,這是要掌握的一個問題,
2、在一個處方裡面,這個藥物之間相對的用量,就是怎麼去用,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3、藥物的實際利用量,也就是三個方面的劑量問題,
我們說用藥的量的實質,就是藥物作用在肌體以後,能夠特定產生藥物生物效應的量。理想藥物的藥物劑量是能夠獲得最大療效的,不良反應也是最小的。所以,這個量要準確地去把握。為了使我們的臨床應用有效而且安全,必須把單味的用量規定在一定的範圍內。所謂的單味量就是單個的葯的用量是多少。後面我們講的每一個藥物的用量,除了個別註明的以外,都是指這個藥品干操以後,切成飲片,在湯劑中使用的常規使用的劑量。而且是指成年人一天內服的常規有效量。碰到特殊的情況,如果我們用新鮮的藥物入葯的,或者說把藥物做成藥丸,打成藥粉,這種方式用藥的劑量的話,我們又和這個湯劑是不一樣的。我們課本上標明的藥量,是指成年人一天的用藥量,是乾燥品的量,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我們先來看看,單味藥物常規用的有效量。如果這個單味葯的用量沒有達到最低的有效劑量,就收不到預期的治療的效果。我們常用的利尿葯葯,如:這個豬苓,它的用量在書本上,推薦量是5克到10克。這個是專門有人做過實驗的。健康的人如果服了8克的豬苓的話,就是水煎的豬苓,經過6個小時以內,他的小便量就會增加62%,如果服用的量是3克的話,也是水煎的,發現就根本沒有作用。所以說這個量不能用少了,用少了就達不到預期的療效。
但是,單味的葯,我們不能儘可能的去多用它。因為在一定的劑量範圍以內,劑量的增加,療效一般來說相應的提高。但是,當這個劑量超過了它的特定限度,不僅療效不會再提高,甚至會發生一些你意想不到,不願看到的一些情況。那麼會出現些什麼樣的情況呢?可能會出現:因為用量過大,出現毒副效應。
舉個例子:我們喜歡吃辣椒的人,吃一點辣椒作為作料的話,那挺好吃的。如果你就全用辣椒炒菜,天天都這麼吃。那麼吃多了人也是受不了的。所以劑量不能大,大了可能出現毒副反應。中藥裡面有一味葯叫山豆根,這個葯有人做過實驗的。就是10克以上就容易引起服藥人的中毒反應,甚至有些人服了5克到6克就嘔吐,腹瀉,胸悶。心悸的毒性反應出現出來。所以說,我們在這個用量的時候,不能說為了達到所謂的療效,覺得劑量越大越好。所以就用更大的量,想更快的把病治好。而沒有考慮到藥物對身體的毒副反應。
過量的用量還會出現些什麼情況呢?不但不會增加療效,反而出現療效下降的情況。比如說,羌活這味葯。羌活這味葯對心律失常有治療作用。但是如果它的劑量超過了一定的量,反而,就是說不能夠對心律失常有療效作用,所以說這個也是我們要注意的。也就是說量大了不一定能增加療效。有可能適得其反。還有一個情況,在這個藥物用量太過大的情況下還會造成相反的一個效用。這個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比如說龍膽瀉肝湯裡面的木通這個葯。關木通這個葯,本身是有利尿的作用的。但是如果它大量的使用。它對腎臟有毒副反應。就造成了腎臟的衰竭,就變成了無尿,就根本達不到利尿的作用。起了適得其反的作用。當然這個出現了不良反應也是在我們現在藥理研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際上,中藥的使用,也要注意藥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過小,過小達不到效果,過大出現適得其反,出現毒副作用,降低療效的這一系列的情況。當然咯,必要的情況下,有一些藥物如果需要大劑的使用的時候,還是要大劑量的使用。要我們熟練的掌握藥物的有效安全的劑量。
現今的用藥的一個趨勢是用藥的劑量越來越大。一個處方藥量是越來越大,藥味是越來越多。因為現在中藥的品質是在逐年的下降,或者說是真正質量的藥物不如以前。
這個涉及到幾個問題。
第一、現在所用的藥物的99%的是種植的藥物,那麼種植的過程沒有合理的按藥物種植要求合理的種植,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或不按照真正的採摘季節去採摘,造成真正藥物的含量的降低,藥效達不到。
第二、就是炮製過程中,達不到真正的炮製的目的。造成藥效降低。
第三、現在的偽劣的造假的藥物越來越多,醫生覺得用量少了達不到治療效果。
現在就成了一個趨勢。大家都在增加藥量,通過量來達到治療效果。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就是說,真正的作為醫生來說,合理地用量是一個安全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麼,我們面對病人的時候,當你在用藥的初期,在你對藥物的藥性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大家都在課本的推薦的藥量在使用,這樣的話,不容易出現問題。就不容易出現毒副反應,不容易出現醫療事故。等你真正很熟悉了藥物的藥性,運用大劑量使用了以後,你對他得心應手了,有經驗了,可以大劑量的去使用。也建議用藥先用小劑量,逐漸疊加的去使用,這樣比較合理,比較安全的。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
然後就是藥物的一個相對的用量。藥物和藥物之間有一個比例在這裡,就是固定的處方。比如,《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的這些處方,這些固定的處方,都是有一定比例的。這個比例是不能隨便去改變的。按照他事先通過無數人的生命試驗出了藥物的藥量的比例,我們去用,藥物的藥性是最好的。如隨意去改變這些藥物的比例的話,藥效就達不到,藥效會降低。比如說我們古代的一個著名的處方:當歸補血湯,也就兩味葯。就是黃芪和當歸,那麼黃芪和當歸的比例就是6:1的關係。黃芪是6,當歸是1.是蘊含了我們中醫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在裡面的。包括我們常用的降壓的藥物,比如:鉤藤和牛膝。高血壓的病人去用。那麼鉤藤和牛膝的比例就是1:0.3就是一個黃金比例。
再一個就是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本身是一些有毒的藥物。配伍一些相應對抗他毒性的藥物,這裡面也會有比例。用附片的時候我們會用到姜。用馬錢子的時候我們要用到甘草。這些葯配伍以後,他有他的相應的比例,具體的比例我們在各個藥物的講解中會講這些內容。這些都是需要大家掌握的。只有按照他的比例去使用,就不容易出現毒副反應。所以,藥物間相對的用量,也是需要我們去研究,需要我們去掌握的內容。
第三個問題就是藥物的實際運用問題。利用量的問題。其實我剛才已經談及了,因為受到藥品品質好壞、炮製、劑型、製劑、還有服用方法的因素的影響。同一種葯在使用劑量相同的情況下,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臨床效果。因為藥物真正的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成份肯定是不一樣的。就是受到這些藥材本身質量的影響。受到他加工炮製工藝的影響。受到他自身相應劑型的影響。不管是湯劑還是丸劑。都會影響到他的實際的真正的利用量。這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比如說,這個石菖蒲,當年採的石菖蒲去用就非常香,效果也非常好。石菖蒲發揮作用的一個東西是石菖蒲里含的揮髮油,存放以後,揮髮油的含量就會下降。做過科學實驗的。一年以後就會降低20%,兩年以後就降低35%,三年以後就降低到50%,所以說,藥材存放的時間不一樣,藥效也會影響。我們上次講到的陳皮。陳皮和半夏這一類的藥物,他存放的時間越長反而藥效就越強。這是我們需要注意和關注的一些問題。而且還存在一種情況,藥量用的不同,藥物發揮的葯的療效也不一樣。比如,這個半夏,你用3到6克,主要是治療咳嗽痰多的作用;用到10到20克的時候,半夏就是止嘔的作用;也就是止吐的作用。用到30克以上的半夏主要發揮的是一個安神,治療失眠的作用。當用到60克以上以後,半夏的作用是主要是鎮痛的作用。所以藥物用藥劑量不一樣,它發揮的療效也會不一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學習中醫離不開古籍,在古代我們中國的度量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古代的商周時期到隋唐,到漢,到唐宋。唐宋元明清一路下來,計量單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藥古代用的這個單位用過象黍、株、斤等這些度量衡。到了後來又有我們現在常用的克了。這裡面需要大家用心記下來,這個劑量問題。因為需要看古書的時候,想用古代的處方,這個量用多少,我們就需要換算一下。這個問題很重要。是需要大家記住的。
宋朝以前方子中的劑量,除了特別標明是大斤兩以外,一般我們可以按一兩等於14克來計算。比如說《傷寒雜病論》這本書就是宋朝以前的書了。我們就按一兩等於14克來計算它。包括孫思邈的《千金藥方》《千金翼方》這些書裡面的藥方的劑量。它裡面標的一兩我們就可以按14克來轉換。這樣轉換成我們現在用的劑量。宋朝到民國初年度量衡基本沒有發生的變化。一般一兩就是37克.而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初期所用的市稱。一斤等於500克,一斤等於16兩,一兩等於31.25克,那麼,一兩等於10錢,一錢等於3.125克。現在我們常用的劑量採用了公制的,就是一公斤等於1000克。還用克來計算我們藥物的重量。那麼,現在所有古代的劑量都要轉換成克。我們開藥不能說開多少錢,多少錢去藥店里去取葯是沒有辦法給你葯的。你先自己換算好。因為我們中醫大部分的書籍都是經典的古籍,古籍記載著這些處方。我們想把它拿來用,換算的話就按我講的這些方法去換算。
關於藥物劑量的問題,要提醒大家一點。
第一、對於有毒的藥物我們一般盡量不要去使用。如果確實需要使用的,我們從小劑量去使用。逐漸的增加它的劑量比較安全,比較穩妥,對病人負責。一般的來說,象花、葉類的,比較疏鬆的藥物,密度比較低的,比較質輕的藥物。用量一般用小量的;象石頭類、貝殼類的藥物,質量比較重的藥材。其實它的藥味是比較淡薄的。我們可以用量大一些,新鮮的藥材含的水分比較多,用量也要大一些。
第二、我們要注意藥物不同的劑量發揮不同的作用,比如,剛才我們講的半夏,我們常見的牽牛花的種子,就是我們說的牽牛子,也就是黑白丑,那麼,這個葯的話,用量比較少它主要是通大便,如果用量比較大的話,它還可以利尿下水,利度比較的大,大小便都通了。這個李東垣說過一句話,『少者通大便,多著下水。』這都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再一個,在患者這一塊我們要考慮用量的時候,老、弱、婦、乳,根據人的不同,年齡的不一樣。性別的不一樣。我們要區分的去對待。
一般來說老年人、小孩劑量要少一些。因為老年人身體已經比較虛弱了。小孩子更不用說,本身小孩的身體也比較嬌小,不如成年人那麼強壯。小孩的體重也比較小。在5歲以下的通常用成人的四分之一的量。到了5歲以上的一般的按成人一半的量來使用。
再一個說,女性在月經期如果用活血化瘀的藥物,量一般不要大,要不會造成月經量比較大。會造成大出血的情況發生。再一個就是體質非常強壯的,特別是胖體質的人,兩百多斤的這種人。用的劑量肯定要比100斤的人要重。因為用少了它肯定達不到療效。你同樣用10克麻黃,100斤的人或200斤的人它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重重一些的我們可以稍微把劑量放重一些。
具體在臨床上使用的時候,除了考慮這些因素,我們還要注意環境、季節、氣候的自然條件的變化。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當地的環境,不同的人之間用不同的藥量去處理。比如,冬天麻黃的量就要用的大一些,若果是在夏天用的話,量就稍微要少一些。比如,年紀大一些的人用的劑量不要大,那麼,青年人的劑量就可以稍微大一些。這也是一個因人制宜的一個方法。做到具體的人、具體的疾病、具體的狀況去使用的特定的劑量.順便談一下中藥的給葯途徑。中藥的給葯途徑在古代比較單一。口服、外用。比如說皮膚方面的給葯。當然直腸的給葯,就是我們說的塞肛,灌腸這一類的做法古代也有。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常用。吸入給葯,在古代也有。現在我們有霧化的機器可以直接把中藥霧化吸入。這些給葯途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特色。那麼,各有各的缺點。中藥發展到我們現代,除了口服。有口服給葯、有皮膚吸收,有粘膜給葯,有直腸給葯,有吸入給葯,還有直接的針劑注射。
口服簡便、安全,這是它的優點。是現在我們中藥最主要的給葯途徑。口服就是直接從嘴裡吃進去的這種方法。是佔主流的。這種口服藥物,有直接用飲片的或直接配方顆粒的。還有中成藥,包括丸劑、散劑,丹劑,膠囊劑等等。口服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便的。主流的煎草藥存在著缺陷,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煎煮,口感比較差,很多人難以接受。碰到這種情況的病人,我們可以考慮換一種途徑去用藥。又想吃中藥又很怕口服湯劑中藥的。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說可以用配方的顆粒。就是把每一味葯加工成顆粒,配伍在一起,然後用水直接沖服。這種煎煮就省了,口服的味道相對來說沒有飲片那種濃烈的難聞的味道。長期需要服用的,可以做成丸子去吃。也可以把葯打成粉直接裝到膠囊里去吃。就避免了直接喝湯藥的煎煮的麻煩。也避免了湯藥的苦味難咽的缺點。
中藥顆粒劑目前存在著爭議。配方顆粒目前只有幾家廠家有生產資格。就是把每一種中藥加工成顆粒,不需要去煎煮。比如說,麻黃10克,我們就用相當於10克麻黃的顆粒劑,桂枝10克,就把這些葯全部配在一起,直接用開水去沖。溶解以後直接喝下去就可以了。避免了煎藥的過程。這種顆粒劑價格比中藥飲片要貴。但療效怎麼樣,目前沒有一個公認的定論。我其實也使用了2年左右了,覺得跟中藥飲片來說,藥效還是相當的。特殊情況,我還是會開中藥飲片,還是會有區別的。
皮膚給葯,是靠皮膚吸收。比如說直接外敷的。人體皮脂最少的部位吸收效果最好。在耳朵背部和肚臍周圍。有很多的婦科疾病可以在肚臍周圍外敷用藥,吸收非常不錯。也是非常不錯的給葯途徑。避免了吃藥的痛苦,能夠直接到達病所。離本身病變的位置比較近,藥物可以直接達到病所。效果來的更快。一般還是會配合中藥飲片,湯劑一起去使用的。
在特定的穴位,如在體表的穴位我們去給他用藥,讓他吸收,達到對這一條經絡和他鏈接的臟器的作用,類似於針灸的刺激作用,這也是一種給葯途徑。還有就是通過粘膜給葯的,包括口腔粘膜。比如,口腔潰瘍了,直接給口腔一些藥物,讓他含服,這種作用也是比較直接的。包括牙痛也是,還有鼻炎。都可以通過鼻腔的粘膜去給葯。曾經我碰到一個病人。一個面部頑固性面癱非常嚴重的,在我這裡針灸了一個月左右,都沒有很大的療效。這個病人回到老家以後,一個老醫生給他塞鼻子用藥。通過鼻粘膜吸收,奇蹟出現了。3天這個病人的面癱就好了。從那以後,我一直在找尋怎麼通過鼻腔給葯治療面癱。終於有了一些收穫。但也沒有達到這位老醫生給病人治療的效果。2-3天能達到立竿見影的這種效果。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面癱大部分都是針灸治療。很多人覺得很痛。一般治療時間還比較長。需要10天到2個月的時間。很多病人覺得很難熬。如果我們有更好的治療方法,直接塞個鼻子,就治好了。那是多麼好的一個事情呀。所以說,粘膜給葯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的一個話題。還有陰道的,尿道粘膜的給葯,包括塞藥進去。這個就是針對婦科疾病的用藥,可以直接達到病變的位置,藥效來的更快。包括外洗的藥物。陰道瘙癢的外洗的。比如說蛇床子外洗,就比吃口服藥來的更快,更直接的。對止癢的效果來的更快,直接在病灶的部位取得療效。再就是直腸給葯。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塞肛,就是把藥物直接塞到肛門裡去;還有一種是灌腸。也是直腸給葯。在古代,醫生有用蜂蜜和豬膽汁等葯直腸給葯,達到一個通大便的作用。現在比古代更有新的進步。直接用灌腸的方法。把中藥直接灌到直腸里去,讓直腸的粘膜直接吸收,達到治療的效果。最常見的疾病,痔瘡,便秘可以直腸給葯。還有對尿毒症的病人通過中藥直腸給葯,已達到排出毒素,相當於透析的目的。也有人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吸入給葯是通過呼吸道給葯。主要針對肺部的疾病。現在很多小孩都通過霧化治療。把中藥放到霧化機里,然後讓它產生一個氣霧,使患者直接去吸入後吸收藥物。呼吸這種氣霧,直接把藥物吸入肺裡面,使藥物直達肺臟,達到治療效果。比如,小孩的咳嗽、咳痰、感冒這一類的疾病可以去使用。小孩子吃藥比較難,通過霧化的方式的話,是小孩更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吸入給葯,還有佩戴香囊之類的。這一類去使用的比較多一些的,是通過使用具有揮發性的藥物。發展到現在,還有中藥注射液。比如丹參注射液、紅花注射液,參麥注射液。這一類的藥物吸收快,奏效快、作用強。有它的優勢。中藥針劑要用中醫的辯證理論去使用它,不能用西醫的理論去使用中藥。用西醫的理論去使用中藥容易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毒副反應。
因為作用強,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就更加大。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在緊急的情況下,比如說病人已經昏迷了,你已經無法給他灌藥了,可以用一些針劑的藥物。再一個如果病人病情比較嚴重,可以辯證使用合適的中藥注射液。大家不要以為打針的就是西醫,其實這只是一種給藥方式而已。我們中醫也可以吸收現代科技發展的精華的東西,和中醫理論結合起來。用一種新的方式把藥物輸送到人體里。不要僅僅局限在給藥方式了。還有現代的檢驗技術,現代的檢驗技術不是說它就是西醫的。其實只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借鑒的。比如做胃鏡,我們中醫也不是說一定不可以做胃鏡。你用眼睛看不到,你可以藉助儀器看到。胃裡面有什麼,這也是屬於中醫望診的一個延伸。但是你看到的只是一個癥狀,還要具體分析病人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就說,所有的檢查結果出來了,只是一個客觀的反應。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只是望診的延伸。這不能說是西醫的專利。中醫也可以借用的,是可以使用的。
再來談一下煎藥的問題,煎藥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煎藥涉及很多的問題。如果煎藥不得當,藥物會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會出現因為煎藥而出現的毒副反應。首先煎藥要選擇合適的容器,不能用金屬類的容器,比如:金、銀、銅、鐵,都不要選用。最理想的是陶瓷類的,砂鍋類的。才是最合適最合理。因為他的性狀是最穩定的,不容易和藥物發生化學反應。首先煎藥的工具我們要注意,煎藥的用水,在《本草綱目》里,李時珍記載了20多種水,27種還是37種水。記載了這麼多水,不同的水有不同的作用。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按照這種方法去選擇水。因為現在用水也不方便。最好的,條件允許的話,我們用自然界的山泉水煎藥。現在我們真正用的是飲用自來水來煎藥。水這一塊我們沒法達到古代的那種要求。但是一定要保證是乾淨的,無異味的,沒有雜質的這種水來煎藥。加水的多少,實際操作過程中加水很難做到精準的判斷。我們只能根據飲片的質地的疏鬆和吸水性能的強弱,以及煎煮所需要的時間的長短來估計加水。一般的方法將飲片適當加壓以後,加的水的液面高出飲片2厘米左右。這是一個通用標準。特殊情況,比如說煎附片,一般要求時間比較長。有些醫院要求病人煎附片幾個小時。我一般推薦病人煎附片40分鐘以上。因為煎附片先煎的話時間長,水揮發的比較多,所以說你就要加多一點水。煎藥的過程中是不能加水的。如果中間要加水,那麼附片只能加開水進行煎煮。如果加生水進去可能會引起附片中毒的情況。
煎藥之前的一個浸泡問題。在煎藥之前,我們一般藥物要浸泡20到30分鐘。如果是種子類的,果實類的藥物,我們可以浸泡一個小時以上。是藥物能夠浸泡鬆了,才能夠把他的有效成分煎出來。比如說薏米,需要先浸泡,不浸泡是煮不開的。像茯苓,現在都是切成這種小格子的一粒一粒的正方體這種形狀。如果你不浸泡直接煎煮,煎煮半個小時裡面還是乾的。煎煮的火候問題。根據《本草綱目》的主張,先用武火,再用文火,先武后文。也就說,先用大火把葯煮沸,在用小火慢慢的去煎熬它。這就是煎煮的過程。有效成分不容易煎煮出來的我們煎煮的時間會長一些。解表葯、具有揮發性物質的葯,煎煮時間不宜過長。煎個十幾分鐘就OK了。
煎完以後要及時把葯汁濾出來。若不及時濾出來,等葯放涼了之後濾出來也是不對的。實際上溶解也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當溫度降低的時候,有效成分又會返回滲入到藥渣裡面。會影響實際的利用量。所以,我們煎好葯以後,就要把它及時倒出來,這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再就是煎煮次數的問題。在古代和現代方法是不一致的。在《傷寒雜病論》裡面是煎一次分幾次喝,藥物只煎一次。我們現在是藥物煎2-3次,再把煎好的藥物倒到一起在分2-3次服用。我覺得藥量不是很大的話,煎2次左右,然後把2次的葯在放到一起,在分服。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是滋補的葯,可以煎3次左右,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藥物。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小孩子的葯,特別是感冒發燒之類的病,一般我們是只煎一次分幾次服用。
煎煮的方法,一般有這幾種特殊的情況: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沖服。先煎的藥物是那種比較不容易煎出來的葯。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放在一起煎,容易煎出來的藥物煎久了藥物就揮發掉了。還有不容易煎出來的,需要先丟進去煎。一般有哪些呢?比如有動物角類。包括水牛角、鹿角、龜甲、鱉甲、石決明,牡蠣,珍珠母等礦物類的,還有石膏、磁石、代赭石、龍骨這一類的藥物,還包括有毒性的藥物:川烏、附子、雷公藤等這一類的藥物我們都需要要先煎。
先煎的目的有2個。
第一、 使藥物的藥效充分煎煮出來。
第二、 有毒的藥物煎煮時間長了後,他的有毒的化學成分會被破壞掉,就可以降低他的毒性,像川烏,附片這一類藥物,我們要先煎40分鐘到1個小時,煎到你嘗葯沒有麻嘴的情況的時候。就是用筷子蘸一下嘗一下後去嘗,沒有麻嘴的情況,附片就基本上煎煮到位了。雷公藤一般要先煎1到2個小時,再放其他的葯,這樣保證用藥的安全。
煎藥需要後下的藥物,主要是具有揮發性成分的。大部分的解表葯屬於這一類。煎的時間久了,藥物的有效成分就揮發掉了。如:金銀花,魚腥草、肉桂、連翹、沉香。還有一些化濕的葯。還有些葯不耐久煎,煎的時間久了,有效成分被破壞掉了。如:青蒿、番瀉葉、麥芽、谷芽、大黃、杏仁這一類。這個需要我們注意的。還有些葯是不用煎的,或者只要煎一下就可以。比如:大黃用來通便的話,你煎到10分鐘,大黃基本上就沒有通便的效果了。也就只需要在即將起鍋的時候的1-2分鐘放下去煎一下就可以了。甚至直接用水泡一下就可以了。包括番瀉葉也是一樣的。
再就是包煎的問題。有些藥材有毛,你不包起來煎的話對喉嚨就有刺激作用。直接煎煮好了喝就會出現咳嗽,噁心,想吐的這些癥狀。比如:辛夷、旋復花這一類的。還有些藥物是粉末狀的。煎煮的話使藥液出現渾濁的狀態,很難喝,我們也需要注意用包煎。比如:海金沙、蒲黃、五靈脂之類的。
再就是另煎的。對於一些名貴的藥材,我們要另外煎煮,用來兌服。這樣就不浪費藥材。比如人蔘,西洋參,羚羊角等這些名貴藥材。我們盡量不要和其他藥材放到一起去煎。分開煎的話,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名貴藥材,而不至於造成藥材的浪費。
還有烊化的,所有膠類的藥物。放在一起煮會粘在藥渣上,造成藥物的浪費。我們就需要用烊化的方法。比如:阿膠、鹿角膠、龜角膠一類的藥物。我們把藥物放到微波爐里轉一下,讓他融化,再倒到已經煎好的葯汁里,拌勻就OK了。
最後一個是沖服的。通便的一類的葯。如:芒硝,放到水裡就化了。用沖服方法就行了。包括蜂蜜,羚羊角,沉香這些藥材。還有些名貴的葯打成粉以後我們直接沖服也可以。包括人蔘,三七粉一類的葯。還有麝香也是。好了,中藥的前面總論的這一部分我們就過了一遍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各論的藥物。
解表類的葯。解表類的葯的話,是我們非常常用的葯。那麼什麼是解表葯呢?就是主要以發散表邪為主要功效,常用來治療表證的藥物,稱為解表葯,又叫發表葯。
所有的解表葯都具有解表的作用。容易驅除肌表的邪氣。能夠促使機體發汗,使表邪由汗而出或者由汗而解,達到驅邪的目的。也就是說,外來的外感六淫的邪氣,如果是在人體的肌表,就是說在層次比較低的這種狀態。包括感冒的這一類的病症。就可以用這種解表葯來治療它。從而達到治癒表證的目的。《黃帝內經》裡面的原話是這麼說的:「疾在皮者,汗而發之」。205812也就是說,當這個邪氣在體表。肌表這個層次的時候,我們用發汗的方法把它趕出去。達到了治療的目的。
解表葯主要治療由風邪為主的六淫外邪引起的表證。有些人也主張把這些葯歸類為祛風葯。但是現在整個課本也沒有改,都稱之為解表葯。但是,大家需要注意這個問題。解表葯都有祛風和解表的作用。但是,它不僅僅只有解表的作用,還有其他的很多的功效。表證一般常見的有發熱、惡風寒、頭身疼痛、脈浮的癥狀。一般來說這類葯還有祛風止癢和祛風通竅的功效。又可以治療風邪鬱閉肌表引起的皮膚瘙癢的疾病或者是風邪犯鼻引起的,鼻塞流涕的癥狀。部分的解表葯還有利咽喉的作用。治療咽喉癢痛發音的時候聲音嘶啞的疾患。
解表葯一般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以發散風寒為主,我們稱之為發散風寒葯或者叫辛溫解表葯。還有一類是以發散風熱為主,那麼我們稱之為辛涼解表葯。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解表葯的四氣。發散風寒葯的都能夠散寒。主要治療表寒證的葯。所以它是一個溫性的葯。發散風熱葯又能夠泄熱。主要能夠治療表熱證的葯。所以說呢偏於寒性。解表葯的清宣疏散的性味大部分是芳香的。具有向外祛邪的特點。根據辛能散的五味的理論。所以,解表葯基本具有一個辛味。其中部分的藥物因其兼有燥濕清熱的功效的藥性的,還有苦味。我們中醫理論根據五臟系統的理論,解表葯主要跟肺氣的關係最大。歸經一般歸肺經。因為肺是主皮毛的主生陰的,開竅於皮,以喉為門戶。臟腑辨證中,解表主治的表證是以皮膚、鼻子、咽喉這些地方的病變都跟肺有關係。所以它歸經就是歸肺經。
解表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所有解表葯不宜久煎,不能煎煮時間太長了。
2、解表葯都有發汗的作用,當然,它作用的強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我們中病即止,發汗不能太過。就是說不能經常的去使用它。
3、三因制宜,即因時、因地、因人去制宜。所以,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在解表葯的配伍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 根據表證性質的不同選擇相應的解表葯:寒性的病症我們使用辛溫解表,熱性的病邪我們用辛涼解表。
2、 根據四時不同氣候的變化因證去選葯。
3、 根據我們體質的不同,因制去選葯。
4、 根據表證還有的一些兼症,我們配伍還需要選用其他的藥物。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5、 解表葯里有兩位葯是有小毒的,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個是細辛;一個是蒼耳子。在用藥的時候就要注意,一般來說,不能超過它的常規用量。
我們今天先來看下,第一節的發汗風寒的葯。發散風寒的葯一般來說藥性都是辛溫的。辛的發散,溫的祛寒。有發散風寒的一個作用。主要用於外感風寒而導致的惡寒、發熱、沒有汗或者汗出不暢的頭疼、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等風寒表證。在這裡面部分的藥物可以治療痹症以及咳嗽、氣喘、水腫、麻疹、蕁麻、疹瘡瘍初起,兼有風寒表證這一類的疾病。
我們先來看一下發散葯的第一味葯:【如圖所示】
麻黃
麻黃這一味葯被稱為天下第一峻葯。主要是指它的發汗作用,麻黃髮汗的作用非常的強,非常的厲害。這個葯在所有的中藥學課本里都是放在第一個藥物,但是,很多的中醫醫生一輩子都沒用過這個葯。不敢用,覺得它太厲害了。因為怕用後出問題。在臨床上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藥物。麻黃這個藥物,我在長江以南這一帶是看不到這個藥物的。這個藥物主要生長在北方,所以,我也沒有見過這一味藥物在野外的生長情況是怎麼樣子的。剛剛發了幾張圖片,一個是野外的圖片,一個是飲片。
麻黃葯的來源有三種:麻黃科的,小灌木的,草麻黃。
還有一個木賊麻黃,中麻黃。
麻黃這個藥物它有兩個地方入葯。一個是莖部,一個是根部。莖部和根部的作用完全是不一樣的。今天要學的是麻黃莖部的一個作用。平時我們說開一個麻黃的藥物出來,指的就是麻黃的莖部。如果用麻黃的根部,開藥就是開麻黃根。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藥物。大家在開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你開麻黃根別人不能給你麻黃,你開麻黃,別人不能給你麻黃根。
麻黃在野外的性狀不能跟大家講,因為這個葯我沒有親自的去採過。沒有切身的體會。這個藥物在野外的性狀就沒辦法和大家去論述了。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找找資料看一看。現在的主要產地在河北,山西,內蒙和甘肅一帶。一般在立秋和霜降之間來採收。直接切製成段陰乾就可以了。陰乾之後,有不同的炮製方法。可以直接生用;還有就是用拌好的蜂蜜直接炒,一直炒到不粘手為止;還有一個就是搗絨。就是說麻黃的使用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生用的,一種是蜜制的,一種是搗絨的。它們的作用也會有一些區別。我在後面會跟大家詳細介紹。
我們來看下麻黃的性味歸經。麻黃具有辛,微苦,溫性的特性,歸肺和膀胱經。這就指出了麻黃的性味歸經的方向。它的辛具有散的作用特點,具有苦味就是有燥濕的作用,利水的作用。溫就是散寒的作用。歸膀胱經、歸肺經主要的作用方向是在膀胱經和肺經這兩條經裡面。用了麻黃後在這兩條經絡中都會有作用。肺部的疾患和膀胱經的疾患都可以使用到麻黃這個葯。
麻黃的功效: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麻黃的發汗解表就是指人用了麻黃之後有出汗的情況。肌表的邪氣通過出汗的形式祛出出去,主要針對的是風寒之邪,能夠直接從肌表中把邪氣帶出去。延伸考慮就可以知道,所有的在肌表的邪氣都可以通過發汗的作用使它排出出去。這就不僅僅是在解表這一塊了,痹症的風寒之邪我們也可以去使用它。例如常見的蕁麻疹,它的邪氣就在肌膚,在我們皮膚這一塊。我們也可以用麻黃這味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就是非常好的治療蕁麻疹的處方之一。這是麻黃髮汗解表的作用;再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宣肺是一個往上的作用;就是把肺的氣機往上去宣發它。就可以達到治療氣喘咳嗽的目的。再一個麻黃的作用就是利水消腫的作用。從機理來說,是宣肺的作用,之前在《中醫基礎理論》中講過,肺是水之上源。上源被打開了,下面的水自然就好排解出來。這個就叫提壺揭蓋作用。這個是大家都有體會的。當水壺的水裝的滿滿的時候,就算水壺有嘴也是倒不出水來的。但是,你把水壺蓋揭開,水一下子就倒出來了。這是個相同的道理。這個就叫做提壺揭蓋的原理。治療水腫,也有人說它本身就有作用膀胱經的作用,直接達到利水消腫的作用了。
麻黃不同的炮製方法炮製以後,它的功效是不一樣的。一般生用的話,就是生麻黃,開麻黃的時候一定要寫清楚是「生麻黃」三個字,它主要的功效就是最擅長發汗;如果是炙麻黃,那它的功效是針對治療咳嗽和氣喘的。因為蜂蜜炙過之後,對這種咳喘有很好的作用。再一個就是搗絨。把麻黃搗碎之後,就剩下一個主要的纖維莖。這麼搗絨以後麻黃這種峻猛的作用就會減低。老人和小孩用的就比較合適。
這種搗碎之後的麻黃我們就叫做麻絨。但是,現在在藥房基本看不到這種葯。假使老人和小孩要用這個葯,我們完全沒必要這麼做。你只要把麻黃的量開少一點也是一樣的。所以,沒有必要去搗絨它。但是,從古法來說,有這三種炮製方法。生用的、蜜炙的、搗絨的。
我們來看下麻黃臨床的應用。
首先是用在風寒表症。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風寒感冒,麻黃具有辛溫發散的作用,能夠驅散侵襲肌表的邪氣。達到解除表症的目的。在使用麻黃的時候,這種風寒表症有一個特色。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麻黃髮汗力度非常強。這種受風寒邪氣侵擾以後風寒表症一定是沒有汗的我們才能夠去使用。但是本身如果是惡寒發熱全身疼痛,但是,又發汗的話,用麻黃就是不合適。這是我們注意的。也就是說,表實症可以用麻黃,表虛證就只能用其他的藥物。如:桂枝之類的都可以。有沒有汗是判斷風寒表症使用或不使用麻黃的判斷方法之一。雖然這不是完全絕對的。但是,這是臨床用藥的指針之一。所以大家要注意了,病人如果有出汗的情況下,還大量使用麻黃的話,就會出現出汗不止。甚至出現亡陽的癥狀。可以出現其他的併發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醫生一輩子不願意用麻黃這味葯的原因。因為它發汗的力度實在是太大了。
麻黃在治療風寒表症的時候,常用祛風散寒的葯一起配伍使用。宋朝的《惠民和劑局方》里的食神湯就和紫蘇、白芷這些藥物一起使用。因為麻黃有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發毛竅的作用。具有非常強的發汗作用。所以,用於表實證,沒有汗的病患。非常有名的《傷寒雜病論》里的麻黃湯,有麻黃、桂枝、杏仁幾個藥物在一起。還有甘草。就有非常強的祛風的力度。還有止癢和通鼻竅的作用。麻黃又有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閉塞、流涕的這種證。比如說這種慢性鼻炎的,如果是風寒引起的,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把寒邪一散;經常流清鼻涕的可以用這樣的處方,這樣去處理。比如皮膚瘙癢蕁麻疹的這一類的,在情況在證型合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麻黃赤小豆湯去處理。因為風寒之邪在皮膚組織的經絡中的運行,造成了關節的疼痛。也就是我們中醫講的風寒痹症。相當於我們西醫講的頸椎病、腰椎間盤脫出、類風濕一類的疾病的。如果是風寒在表的證型。我們也可以使用麻黃這一味葯去宣散這種邪氣,達到治療的效果。
麻黃的第二大應用:咳嗽和氣喘症。因為麻黃有很強的宣散的作用;又有苦降的性質。所以,它可以開宣肺氣,又能夠使肺氣肅降。就是既宣肺氣又有降肺氣的作用。平喘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療肺氣雍滯的實性的咳喘的病證。是治療咳嗽、喘促非常重要的藥物。
用麻黃來止咳平喘常用配伍杏仁,就是用麻黃和杏仁配伍起來用。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了的三拗湯,就是麻黃湯去除桂枝,也就是麻黃、杏仁、甘草這三種葯。三拗湯治療風寒性的咳嗽、氣喘的療效就非常好,當然咯,治療氣喘也好,咳嗽也好,還要根據癥候的寒熱作用進行相應的配伍。那麼,我們治療寒性的咳喘,就應該加一些溫肺祛寒的藥物。像《傷寒論》里的小青龍湯,就乾薑、細辛,那麼,像治療這種肺熱型的咳喘。我們就要加清肺的瀉熱的葯。比如,這個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里的石膏。包括非常出名的一個方子,叫做定喘湯。就是治療這種氣喘的。上樓喘的不得了的,好厲害的氣喘。有個處方叫做定喘湯,這個方子在《攝生秘剖》這本書出來的,這個方子里就有麻黃和黃芩配伍在一起。黃芩就是一個清熱的葯,所以要根據病人的寒熱情況具體加減配伍。
Y第三種臨床應用就是治療水腫和小便不利。麻黃有利尿消腫的作用,但麻黃的利尿消腫作用不是特彆強。所以,一般的水腫、小便不利,用麻黃的幾率會比較小。但是,因風邪、惡晦,即風邪侵害肺臟造成的水腫,就是表症性的風水證,就可以利用麻黃的利水作用。還有比如剛才講的痹證,你又想宣發它的邪氣,有些痹證會有下肢水腫,那可以使用麻黃這味葯,既可宣發邪氣出去,又可以達到利尿消腫的作用,我們可以靈活的配伍使用。消腫有幾個途徑,一個是利尿,一個是發汗,都可以消腫。麻黃既有發汗的作用,又有利尿作用。所以它還是比較好的利水消腫的藥物。再一個,麻黃又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像平喘止咳的作用。我們針對特殊病症的時候,可以去靈活運用它。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去注意的。像《傷寒雜病論》這本書裡面,「越婢加術湯」就是治療風水水腫的,就是麻黃和白朮同時去配伍使用。
真正在臨床上使用麻黃,主要臨床常用的:
第一種,病人出現風寒表實證可以用麻黃;
第二種,咳嗽氣喘的病人我們可以使用麻黃,因為它有很好的止咳平喘作用;
第三種,病人出現風水性的水腫,就是說表邪性的水腫可以用麻黃去治療;
第四種,關節疼痛性的,如果是因為寒結瘀閉在表,阻礙了肌表經絡的,我們可以用麻黃。
關於麻黃的用法用量問題,一般水煎的話,麻黃用量是3至10克。但是《傷寒雜病論》里,麻黃用量非常大,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一般是生用,發汗力度比較大。蜜炙主要是平喘止咳。搗絨的作用相對要弱一些。是它不同的作用。麻黃的用量是大家需要注意的,3至10克。夏季用量盡量更小一些。因為它是溫性的葯。如果出汗不止的話,很容易出現脫水的情況。在冬季的時候,可以稍微量大一些。
麻黃的使用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1、 麻黃的發汗力道比較大,自汗、盜汗者盡量不要使用,這是禁忌
2、 如果是因為肺腎虧虛引起的氣喘,就是說不是實性的氣喘,盡量不要使用麻黃,即使需要使用麻黃,也要配伍合適的補益藥物在裡面。
3、 根據現代的藥理研究,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所以對於高血壓的病人,血壓特別高的情況下,我們要謹慎的去使用。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也不能隨便去使用這類藥物。
對於麻黃這味葯的功效問題,我們課本上就講了這麼多。事實上麻黃的作用比我們課本上講的要大很多。還有很多其它的功效。比如,孫思邈的《千金藥方》裡面記載了「大小續命湯」。裡面就有有一個重要的藥物就是麻黃。而且麻黃的用量不小。大小續命湯主要用來治療中風。包括腦梗塞,腦出血之類的病。注意,腦出血的病人去量血壓都會非常高,上面的高壓甚至超過200mmhg,低壓也有130mmHg到140mmHg,這麼高的血壓.按照現代的藥理來說是不能使用麻黃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敢用大小續命湯來治療中風之類的疾病。但事實上,根據古籍的記載,還有現代的李可醫生,他自己中風兩次,都用了大小續命湯的加減。這類的處方都使用到了麻黃,而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所以,這也是我們值得去思考的問題。自己可以在臨床上,遇到有合適的病人,確實是病證合適的,我們可以去使用它。不要局限於課本的應用。
高血壓的病人,從中醫的機理來研究。我們主流的思想就是肝陽上亢;還有一種,就是因為氣機不通暢,氣血不流通,不能夠正常將血液輸送到頭部。身體作出的修復反應。必須去升高血壓,衝破瘀阻的情況。還有一部分人主張用麻黃去宣發氣機,使血壓在短時間內更高。讓它去衝破這種瘀阻,使之真正達到根本降壓的目標。這些方法都是有待於我們臨床醫生去進一步研究和實踐的,目前沒有得到一個公認的方法。213130
還有就是麻黃的劑量問題。大家盡量按照課本的要求去使用。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大劑量使用麻黃治療疾病的醫案。這個醫案是龔子夫大夫記錄下來的。這個用藥並不是他自己使用的。是我們江西非常出名的一個醫生叫姚荷生使用的。這個醫生經歷了一些事情,龔子夫把它記錄下來。這個醫案我分享給大家看看。這個醫案就是大劑量使用麻黃來治療大汗,痹證的一個醫案。
大約在抗日戰爭時期,姚荷生(當時是江西非常出名的醫生,江西中醫藥大學是他的家族創立的,和他的家族的淵源非常大。整個姚氏家族,到現在在江西中醫界都是有非常大影響的)碰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病人,這個病人比較好色,好喝酒,在夏天的時候他出去經商。在行走的路上覺得腳非常熱,熱得很難受。夏天本來就很熱,於是他就在河邊溪水處洗腳。結果沒多久就發現腳不能走路,一點勁都沒有。感覺像廢掉了一樣。原書叫「頃刻間腳萎,不能認地」。也就是說,腳無力,不能走路了。當時被嚇得要死,被人抬到了家中,就請姚醫生診治。姚醫生看見他睡在床上,放了很多毛巾,一直在擦汗,尤其是兩腳出汗明顯。但是兩腳又不冷,也沒有惡風癥狀,有點口微渴,脈遲沉(不是很流利的脈)。姚醫生根據當時季節(夏季)和他的病史,判斷是《黃帝內經》中所講的「濕熱不朗,濁滯身萎」 這種情況,根據他有大汗出,脈沉遲,以及病人好色、喜歡喝酒的生活史。判斷病人有腎虛,就開了苓桂術甘湯和二妙散來進行治療。就是清濕兼清熱的藥物。他本以為藥用得很好,結果病人吃了之後,不僅出汗沒有減輕,反而腳的癥狀更加嚴重。病人非常著急。病人沒有再找姚醫生看,就請了一個當時當地的一位草藥郎中診治。此人非常善於用峻猛藥物治療疾病,開方之後,病人不敢使用。又去找姚醫生。希望他能幫鑒別下藥能不能吃。因為葯開的力度非常大非常猛。這個草藥郎中開了什麼葯呢?就開了麻黃,杏仁,薏仁,甘草。就是麻杏薏甘湯的處方給病人。他覺得病人在暑天,天氣很熱,還在趕路,在熱的時候投到冷水裡,是因為寒邪直接進到體內。也就是說,當時出汗多,毛孔張開,寒邪直接進到體內。需要這種發汗力很強的藥物才能將邪氣祛除掉。草藥醫生用了二兩麻黃(量非常大)。姚醫生認為草藥醫生講的醫理很正確。但是這麼大的量也有點擔心。但是自己又治不好,怎麼辦,那就吃吧。叫病人準備了人蔘,萬一出現亡陽的情況,可以用人蔘來回陽救逆。做了兩手準備。結果,病人吃完葯後,出汗反而減輕,而且可以下床行走了,效果非常好,進而痊癒。
本來出汗是禁用麻黃的,但是有虛實的區別。像表虛致汗、陽虛致汗、陰虛盜汗、以及一切脫症致汗,麻黃是不能使用的。上面講的這個病人是在天氣非常熱的情況下,突然去接觸冰涼的水,使體內經絡腠理突然閉阻,以致邪正相博非常激烈,邪氣內閉在里,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實際是實證,而不是虛證。那麼這時候用麻黃去宣發它,使它閉阻的經絡得以疏通,通過麻黃的宣發,使寒氣可以逼出來,病證自然就能好。那麼這樣的用藥方法,藥量非常大,在我們沒有對麻黃藥性非常熟悉的情況下,盡量不要使用。當然在特殊情況下,病人確實病證符合的,我們也可以去使用。
關於出汗我們是禁用麻黃的。但是,出汗有虛實的區別。像這種表虛自汗的,陽虛自汗的,陰虛盜汗的。一切虛症自汗的是不能使用麻黃的。這上面講的這個病人呢是在天氣非常熱的情況下,突然接觸這種冰涼的水。是人體經絡腠理的阻難了,就是閉阻了。以至於和邪氣相搏的非常的厲害。這種大汗淋漓的情況,是一個實證而不是虛症。我們這個時候用麻黃去宣發它,使它閉阻的經絡得以疏通。通過麻黃的宣發使寒氣得以逼出來。那麼,他的病症自然就能夠好。
就是大家在謝謝的過程中,不要太死板了。不要說課本上怎麼說的。我們還要有自己的一些判斷。那麼就是要用事實去檢驗療效的一個作用,一個用量。那麼在裡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雖然說麻黃在剛才這個病案里沒有碰到過。但是,中醫里很多的痹症,包括常見的頸椎病也好,腰椎間盤突出症也好,類風濕也好,類風濕性結節也好。這一類的情況我們很多時候用到麻黃。這個時候,特別是頸椎病,有這一個類型的,落枕的話,頸脖子不能動,一動就痛得很厲害。頸脖子很硬、很冷。
大部分的時候,夏天裡空調一開,身上沒有穿什麼衣服,被子也沒有蓋。空調一吹,頸脖子就硬起來了。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裡面就有麻黃。按桂枝加葛根湯的原用量,麻黃的用量也是蠻大的【很大的意思】。這就是一個寒邪鬱閉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了。鬱閉在膀胱經這一線了。用麻黃髮一下汗以後,頸脖子的僵硬立馬就鬆了。這是臨床上常見得到的病案。使我們臨床上使用的麻黃的一些經驗。包括腰部的疼痛的,若果是寒性的邪氣的,而卻,你用常規的藥物之後,用一些如麻黃這樣的發散的葯。驅寒的藥物。是發汗力度大的,使它汗出而邪出。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臨床上病人有發麻,麻木的情況,比如說我們現在講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後,壓迫了神經,引起手指發麻,發木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看是氣血不能夠濡養手指。氣血不通暢,因為寒邪、濕邪、風邪阻滯了經絡。使它不能夠通過去。這時,可以用麻黃這類藥物去處理,使麻黃的辛散的作用達到一個發揮。達到氣血經絡的通暢。一個通暢,那麼,達到一個發麻,發木的目的。治療發麻,發木的這個目的。你現在這個那麼在臨床上,病人在這個
近代的葉橘泉醫生,非常推崇用五積散治療風濕痹痛。五積散這劑葯裡面就有麻黃。五積散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在唐代《藥性論》這本書裡面講麻黃有「治身上毒風頑痹、皮膚不仁」的作用。在孫思邈《千金方》中,也記載了治療「頑痹、四肢不仁」。在金元時期的《日華子諸家本草》中也講了「麻黃可以調血脈,開毛孔皮膚」這樣的作用。它這裡面講的這些作用都是說麻黃可以通暢經絡,治療痹證,治療發麻、發木。就是平時說的手指麻木或者手腳麻木這一類的病症。麻黃的功效是我們可以去使用,去探索的東西。再一個,《神農本草經》裡面講麻黃功效是這樣講的,「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這裡多了「破症堅積聚」,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腫瘤、囊腫、肌瘤這類的疾病。但這個用法現在已經很少有醫生在使用。但我碰到過一個醫生,他就喜歡用麻黃來治療癌症。也有比較好的效果。當然用藥並不僅僅是麻黃,還配伍了其他的藥物在裡面一起使用。
麻黃的功效其實是非常廣泛的。任何功效的延伸都離不開它的辛散作用。這才是麻黃作用的關鍵點。
我們在學習課本的任何藥物,大家都應該有這種思想。課本上講的東西,不一定是最齊備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在處方用藥初級階段,在臨床經驗不足的時候,按照課本的方法使用。當你的臨床的水平、對藥物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的以後,可以去發揮課本上的內容。就是超越它的內容去使用藥物。劑量也好,功效也好。是大家想成為一個好的臨床醫生需要去努力的一個方向。不要被課本上的條條框困死了,這個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值得思考的問題。
今天的可講的比較長,課就講到這裡。今天主要講了中藥的劑型、劑量、以及解表葯麻黃。麻黃這味葯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好好再看看課本,找些資料再學習下,這是個非常好的葯。
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中藥學專業知識(六)
※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中藥調劑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識
※藥學人員必學:缺鐵性貧血
※《零基礎學藥學》大型系列——抗真菌葯詳解
※聶文濤:醫藥學無法解決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