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國際影響力是歷史上的最低值,再無「萬國來朝」的景象

自漢唐以來,中國皇帝每以天下共主的「天子」自居,中國是一個沒有邊界的中心,由核心輻射其威權於四方。歷朝歷代均有「萬國來朝」的景象,有的朝代雖然虛弱,但是周邊四夷總是認為中國的文化是最先進的,因此仰慕中國。唯獨清朝沒有「萬國來朝」的景象,反而被朝鮮、越南、日本等周邊四夷鄙視,清朝的國際影響力處於歷史上的最低值。

明代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

清代接替明代,太和殿廣場上不再有萬國衣冠朝參的盛況,滿族與蒙古、西藏之間,盟友親戚關係多於「天朝」的君臣關係。

清代的《萬國來朝》圖,是宮廷畫家繪製的。

中國最親近的友邦朝鮮,在滿族入主中原後,始終視清廷不合法地搶奪中國。雖然朝鮮循例向清廷朝貢,但他們來華使節撰寫的「燕行」記錄,無時不忘談到清廷的野蠻。為此,朝鮮學者經常以「小中華」自許,認為中國文化的繼承者不再是為「虜」竊據的中國,而已轉移到禮儀之邦的朝鮮。

李氏朝鮮,大明衣冠,以「小中華」自居。

日本對中國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唐宋時代,日本視中國為文明之所在。明代中日關係大致以朝貢貿易為主,甚至日本長期以明代銅錢為其流通的貨幣。日本雖然不像朝鮮那樣仰慕中國,經常和中國發生戰爭,但是在明代,日本從來沒有鄙視過中國。滿人入主中原,使得日本開始鄙視中國,日本學者常謂「中華」已變於夷狄。他們自以為從此以後,中華文化的正宗必須由日本擔負。這一新觀點,始終存在於日本為領導的所謂「東亞意識」中,發展到後來,則是自以為是東亞的主人,有領導與西方抗爭的使命。

日本學者的「華夷變態」思想,認為中國夷狄化了,日本有必要擔負中華文化的正宗。

越南在清朝也有「小中華」意識,自稱「南天中華」,甚至指責中國為北狄。

越南阮朝,大明衣冠。

中國當康乾盛世之時,中國本土的知識分子也一步一步走向心理上的自閉。不再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出現了。反而轉向了瑣碎的考據之學。中國知識分子再也沒有漢唐時期的那種大中華的意識了。中國人自己也沒有了領導世界的自信心了。

「中華」意識已經在清朝失去了。我們今天斷然沒有拋棄中華文化的理由。中華文化在1840年代以後,因為有西方文明的強勢,1840年至1950年這段時間,面對強勢的西方文明,朝鮮、日本、越南都有去「中國化」的現象,然而二戰以後,隨著亞洲四小龍的崛起,特別是新加坡就以儒家治國思想為指導,經濟上的繁榮使得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國家重新樹立了對中華文化的信心,曾經去中國化,現在又重新中國化。不要以為中華文化在中國,如果我們自己拋棄了中華文化。東亞其它國家會以中華文化自豪。到時候,中華文化就是不是中國的了。最令人擔憂的就是,韓國不斷的申請曾經屬於中國的文化為世界文化遺產。

光化門為李氏朝鮮(1392~1910年)景福宮的正門,1995年韓國光復50周年之際,朴正熙手書光化門韓文匾額。2010年8月,韓國再次復建的光化門,由原先所謂「去中國化」的韓文匾額又恢復為傳統的漢文牌匾。

現在韓國學者甚至提出要恢復漢字書寫


推薦閱讀:

古代妃子侍寢的流程是什麼?
被俄國吞併之前,清朝在外東北和庫頁島是如何管轄的?
元朝有哪些方面優於清朝?
曾國藩攻陷天京後為何要屠城?

TAG:歷史 | 清朝 | 影響力 | 國際 | 影響 | 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