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道雲龍老師混元太極拳入門教學法的體會
談道雲龍老師混元太極拳
入門教學法的體會
自2006年10月份起,我有幸跟隨道雲龍老師學習混元太極拳。先是在靜海寺,後到下關體育館,再到台城公園。前後三年多的時間裡,在老師細緻的理論講解、規範的動作示範和持續的要領強調等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混元太極拳二十四式、混元太極拳四十八式、混元太極拳六十二式炮捶、準備動作及混元太極內功。通過混元太極拳的習練,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放鬆應貫穿於練拳的始終,松靜、鬆開、松沉、松活有助於提高練拳的質量
一、明拳理、領悟
放鬆的目的與內涵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通過長年累月的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鍛煉,逐漸達到積柔成剛、剛柔相濟、虛至虛靈的高級境界。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勞動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觸重物而養成了使力的習慣,從而造成肌肉緊張、關節僵硬、筋韌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勁。放鬆,是太極拳的基本功。放鬆的目的,就是為積柔成剛、剛柔相濟創造條件。這個過程好比鍊鋼:生鐵中由於含有較多的雜質元素,如碳、硅、硫、錳、磷等,因此生鐵質硬而脆,缺乏韌性。傳統鍊鋼過程就是要在一千度以上的高溫條件下,先將生鐵熔化成鐵水,通過氧化反應等工藝去除多餘的碳及其它雜質後,凝結而成鋼。鐵與鋼的差異就在於含雜量的不同,而鋼的堅韌性要比鐵大得多。這個比喻形象地詮釋了通過練太極拳而達到剛柔相濟的過程:先使自己身體極度放鬆,達到極柔軟(相當於將生鐵熔化成鐵水),去除拙力及僵勁(相當於去除鐵中的碳及其它雜質),然後才能達到剛柔相濟
放鬆體系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要松靜。
即鍛煉一种放松的心態,這也是放鬆的入手點。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一動一靜,首先是指大腦的統一指揮功能。所以,練功打拳必須先使大腦松靜下來,即所謂「洗心滌慮」,排除雜念,使思想純靜地、專一地全心全意集中到拳上來。太極拳強調用意,強調意念力的鍛煉,首先必須使大腦總是處於松靜狀態,然後才可以談得上集中和調動意念力的運用。
二要鬆開。
要在大腦入靜、意念導引下,使全身各個臟器、肌肉、韌帶、關節處處鬆開、拉長。譬如地下之溝渠,不塞而水行;輸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體之經絡,不閉而氣通。所謂「皮毛要攻,骨節要松」「對拉拔長」、「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後撐」等等要領,都是這種對稱鬆開的要求。作為初練太極拳者,動作上更要力求鬆開,力求舒展,進而要求「開展之中有團聚之意」,開中有合,開合相寓。
三是松沉。
包括內氣下沉、重心下移和一些重要關節的松沉。練功打拳時,周身內外上下除頂勁虛領、舌舐上齶和會陰上提外,其餘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鬆沉墜之意。上肢的松肩、墜肘;下肢的松胯、屈膝;中盤的含胸塌腰,都體現了周身松沉這一要求。這種形體上的松沉,有利於真氣下沉、重心下移,從而穩固下盤.下盤沉穩,又有利於中盤、上盤的輕靈,避免中氣上涌、動作飄浮。
二、重實踐、把握放鬆的途徑與關鍵
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動作講究緩慢,姿勢要求放鬆。老師常說,放鬆只是練太極拳的手段而已,不是它的終極目標。太極拳的練習,第一步就要去僵求柔,摧毀人體長期養成的拙力、僵勁。因此,在太極拳練習中,要求身體放鬆,動作慢、緩、柔,這樣做有利於引動體內之真氣,使內氣鼓盪於周身。具體來講:
首先,要在形體上求放鬆,堅持不懈地認真做好準備動作。從生理結構上講,每個人的小臂、大臂、小腿、大腿等都是由骨骼、肌肉、韌帶等組成的。其中骨骼沒辦法拉長,但連接小臂、大臂、小腿、大腿的肘部、肩部、胯部、膝部等關節處都是韌帶、肌腱連接的。做好老師編排的準備動作,除了基本的熱身作用外,更有利於各關節尤其是肩關節和跨關節的鍛煉。長期堅持,可使肌腱和韌帶得到進一步的拉伸,大大增強肩關節和跨關節活動的靈活性,為進一步的放鬆打下紮實的基礎。
其次,要在意識上求放鬆,長期以往的進行混元太極內功的訓練。太極混元內功是修鍊太極內氣、培養太極內勁、增強太極內功的功法,屬於動靜相兼、內外俱練、性命雙修、體用兼備的拳家內功。由於混元太極內功動作不象套路那樣繁瑣複雜,每一個動作要反覆做幾遍,因而更容易體會到放鬆的內在感覺,達到放鬆的目的。可謂:拳可不練,功不可不練,在練功的同時要著重放鬆。
第三,要在太極拳套路動作要領的掌握過程中求放鬆。
在學會太極拳基本套路動作以後,就要逐步掌握動作要領,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墜肘;松腰圓襠,開胯曲膝;神聚氣斂,身手放長。」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首先要在意識上通過向相反方向拉開,使身軀有放長的感覺;進而又頂勁虛領、松胯塌腰,使背部得以拔長;沉肩墜肘、松腕實際上以肩與肘的放長、肘與腕的放長使整個手臂得以放長;開胯屈膝是腿部的放長。身體各部位的放長,也就等於在放鬆。
值得指出的是,老師在講課時反覆強調的慢練和松肩松跨這兩個要求,對放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慢中易求松,在未能真正放鬆之前強調慢練,在慢中有助於逐節檢查全身各個部位放鬆的程度,細細品嘗放鬆的內在感覺。另外,肩要松,只有肩部放鬆,胸部才能放鬆。同時胯也要松,胯不松,腰也不會活。肩跨放鬆有助於其他部位的放鬆,肩跨放鬆是整個放鬆的關鍵。
三、細琢磨、在放鬆基礎上提高練拳的質量
馮老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入門》一書中指出:「通過有形的拳架動作套路,以一念代萬念,達到心靜如水,意氣平和,放鬆的動作配合呼吸,意到氣到,才使身體產生拉長的感覺。隨著動作姿勢的規範化,引得丹田之氣愈來愈足,這種拉長、發脹、發麻、發沉、如貫水銀的感覺越來越明顯。」練拳練到這種境界,需要一個認真而又漫長的修鍊過程。離這種境界,我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通過練拳,我有了深刻的體會:
首先,練拳時動作姿勢必須要規範。學習混元太極拳,不僅要掌握套路的基本動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動作要領。要仔細琢磨並反覆檢查老師講解的每一式、每一個動作中的動作要領在身體各部位的落實情況。
其次,練拳時一定要放鬆。通過放鬆,我在練功練拳時不斷體會到了以下內在感覺:一是練功練拳時的動觸感,只要做到心平氣和,則雖動猶靜,練著練著,身體的相關部位就會出現相應的動觸感,比如熱、麻、脹、動、跳、等。二是起始、運行、終止、變換過程中的氣感。練功練拳時,心中的一靜一動,所孕育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會自然而然地節節貫穿,舒緩而動,察覺到手背及小臂上毛孔的蠕動,雙手及肩背出現了沉甸甸的感覺,等。從而體會到練拳真是一種享受,練拳的質量也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
以上是我三年來在學習混元太極拳過程中對放鬆的心得體會。每次聽老師的課,都有所啟發、有所收穫。遺憾的是,由於出差等原因有些課未能參加,以至於對混元太極拳套路中的部分動作,掌握的不夠好,需要我在今後的習練中進一步加以改進和提高。
推薦閱讀:
※馬岳梁宗師論太極勁
※????陳式太極拳圓圈應注意的要點??
※太極之路(三)
※楊氏太極拳首傳秘修樁法
※陳正雷太極拳北京總館|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陳斌老師教學第四十九式:懶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