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載體 有它自己的故事
紙史傳頌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沒有紙的日子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這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性的痛苦。言不能傳,意不能達,文字如沒有拐杖的一個瘸子。祖先們只好在獸骨上刻,在筆筒上刻,在獸皮上畫,等等,可這無非是杯水車薪。
戰國時,蒙恬為向秦始皇疾送奏章而「造筆」,以帛代簡;古羅馬時,凱撒大帝為了統治和征戰,在塗有石膏層的木板上刻劃戰報政令和時事,以示民眾,「發明」了世界最早的「報紙」《每日記聞》,並讓此持續了五百年之久。當然嚴格地說來這還只是報紙的雛形罷了。那時候街頭的一張布告,就會使人頭擠攢,爭相閱讀。沒有紙,信息則在匱乏的一頭爆炸。
如今,無論你識字與否,誰都不能不與紙打交道,吃喝拉撒樣樣都離不開紙。姑且不論生活的基本需求,只說信息傳遞一條,目前我們國內有報刊數千家,出版社五百多家,據統計數字表明:我們這個擁有十一億多人口的大國,人均一年的圖書擁有量就達五點六冊(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五年出版總印數為66.73 億冊和282.75 億印張。這樣一個巨大的用紙量,是我國古代上百年消耗的紙量。
從紙的種類來看,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如今也早已由蔡倫紙時候的比較單一的手工制書寫紙,發現到今天品種紛繁的、適應多種需要的紙張,規格也是多種多樣,單就常用於印刷和適宜硬筆書寫的就有考貝紙、凸版紙、新聞紙、畫報紙、單面膠版紙、雙面膠版紙,雙膠凹版紙、米黃書皮紙、白書皮紙、白版紙、塗料紙、樹脂封面紙、銅版紙等等;如果走進紙張商店,你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繪畫紙、蠟光紙、沙紙、宣紙等等,不一而足。同類紙中,還以每張的克重厚薄分有不同品種。沒有較深的專業知識,當今恐怕很少人能通曉紙的家庭現狀。儘管如此,「洛陽紙貴」的危機還常常困擾著我們,據資料分析,由於我國纖維原料不足,造紙工業設備和技術落後,長期以來紙張供應都很緊張,國家每年都要進口數十萬噸紙漿和紙製品來彌補國內需求的缺口。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公元前二百多年,我國民間就有人摸索出了用植物纖維造紙的技術。「蜀人以麻、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楮為紙」。(宋蘇易簡《紙譜》)但這種紙很粗糙,厚薄不均勻,易損。到了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的質量才有了革命性的提高;由於蔡倫紙是利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廢棄物為原料的,解決了原料不足和成本高的問題,從而使紙的生產得到了推廣擴大。蔡倫以後,中國古紙生產遍及各地,品種日益繁多,各代也有不少名紙傳世,但造紙方式基本都保持了蔡倫的方式,即以樹皮為主,佐以麻頭被布等物,搗爛成漿,再用細簾撈渣,去水晾乾,然後壓平研光;只是原料和其中一些工序稍有差別,或再作二次加工。時至明清,造紙術和紙的加工技術已趨完善,紙的家庭幾乎有點「光彩奪目了」。古人好彩紙,這大概是因唐時文人雅士好作箋之風所至。我們所知道的諸如染色紙、本色及彩色漿錘紙、本色及彩色粉箋、髮箋、黃白蠟箋、油紙、本色膠礬紙、本色及彩色砑花箋、本色羅紋紙及布紋箋、泥金銀繪彩色粉箋、描金銀彩色粉蠟箋、砑花蠟紙、彩色研究蠟紙、泥金銀繪彩色金銀花粉蠟紙、彩色雲母箋、彩色研花雲母箋等等,都是集造紙工藝和藝術為一體的古紙。
古紙各代資質略有差別,漢有網紙、麻紙、宣紙;唐有硬黃紙、薛濤箋,開始講究裝璜色彩;宋紙粗厚且軟熟,元紙紋細而薄;明代好宣,以安徽宣、連四紙最佳。
歷代的文人墨客對紙特別敏感,詩文中每每牽涉,使得我們今天不難品到古紙味道。南唐李後主因愛澄心堂紙,特地建「澄心堂」貯紙。歐陽修以澄心堂紙贈梅堯臣,梅歡喜之餘,作詩道:「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江南李氏有國日,百餘不許市一杖;當時國何所有,帑藏空竭賬莓苔。但存圖書及此紙,聊備粗使供鸞台。」牽及紙的名家詩詞還有:
「名帖雙鉤拓硬黃。」(蘇軾)
「麥光鋪幾浮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蘇軾)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李商隱)
「錦箋傳草春詞好,銀燭燒花夜枕安。」(郭鈺)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無名氏)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白居易)
「韞玉硯凹宜墨色,冷金箋滑助詩情。」(陸遊)
以上詩句中的「硬黃」、「麥光」、「浣花」、「錦箋」、「花箋」、「冷金箋』都是當時有名的古紙。
古紙中作箋的很多,這是古紙中的一大特點。箋是裁成小幅的信紙,據傳為唐代薛濤所創。薛濤是當時很有名的女才子、詩人,被稱為「工絕句,無雌聲」的「萬里橋邊女校書」。其家以浣花潭水造紙。她因常寫詩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唱和,便專門設立了一種「短而狹,才容八行」、並印有花紋的紅色小幅詩箋。以後又發展為各色彩箋。薛濤箋的出現,對後來影響很大,既是造箋,又是造紙。不少書畫名作,皆於名箋名紙留痕。中國古紙因要適應毛筆書寫的特性,也因為生產條件、方式、技術大至相同,總的來說,其紙質都較接近今天的宣紙。纖維長,吸墨性好;由於長纖維造成的毛細管作用,使其還有漬墨的藝術效果。
當然,不論對於古紙來說還是對於今天的書法藝術來說,最重要的紙張還是宣紙。
宣紙作為毛筆書法包括國畫創作的主要用紙,是因為其具備了吸附變化多端的軟筆水墨的種種特性。可以說,沒有宣紙,就沒有中國書法藝術和中國水墨畫藝術,此論並不過分。
宣紙是書畫創作的主要用紙,古今亦如此,因產地為安徽宣州府,所以名宣紙,又稱「徽宣」。它的問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據傳,發明宣紙的是東晉山西造紙工孔丹。他為去世的師傅畫像,苦於沒有經久不霉變壞損的好紙,便四齣尋訪,決心造出新紙。後來,他在宣城山中某溪邊遇一姑娘和老太婆,她們守在一棵倒在溪水裡的青檀樹已數年,聲稱姑娘是守株待嫁,誰問起青檀樹起白霜的緣由,便嫁他。孔丹心領神會,先娶姑娘為妻,以後青檀樹造紙,在那姑娘和老太婆的幫助下,終於造出了質地綿韌、潔白、不蛀不舊的可壽千年的「宣紙」。宣紙中所謂的「四尺丹」,就是為紀念孔丹的。
宣紙最初以青檀樹皮和稻草為主要原料,宋元以後又用楮、桑、竹、麻等數十種植物為原料。大工序有十八道,煮、漂、腌、搗等等,小工序有一百多道,完成所有工序周期達一年之久,工藝很複雜。
但比之於其它紙張,宣紙更細膩地體現出書畫創作中運筆的徐疾急緩、墨色的濃淡枯潤待藝術情趣。其用途也十分廣泛,除了書法繪畫,還可用來印刷名貴的書籍、圖牒,作摺扇扇面等,因為其防蛀保存都比其它紙好。宋代歐陽修主撰的《新唐書》、《新五代史》及清代的《四庫全書》都是用宣紙印刷的。所謂的「紙壽千年」,指的也是宣紙。現存的我國古書畫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宣紙創作並裱裝的,有的已歷上千年,至今仍然色澤清高,質地完好。
宣紙又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生宣易「吃墨」,即沁透性強,著墨時視水之多少即刻化開。固購紙或著筆前,人們喜用水沾一下,辨別生熟的沁透性。
生宣較適用於寫意畫的書法創作,在書法方面,用來寫方寸以上的真行草隸,在墨彩、筆劃等方面要求變化起伏大的書法作品,又特別是現代派作品,效果特佳。書法在一般情況下都不用熟宣。生宣中又分為單宣、單夾宣、雙夾宣、三層宣等,這主要區別於厚薄。單宣適於方寸以上草、行草、行楷,即字體較大的條幅;夾宣適於寫字、楷書、隸書和篆書,以防沁浸過快過大,那些吃墨量特大的大字也宜夾宣,以免劃損紙張,生宣中依配料不同又分特凈類、棉料類和凈皮類。資質依次遞減。但也是因人而異,因用途而異,有人喜用質面較粗糙、色澤較顯陳舊的宣紙創作。
熟宣又叫「礬宣」、「加工宣」、「素宣」,其特點是不涸水。適於工筆畫和寫蠅頭小楷字。這種宣紙經礬水處理過,除不涸水外,仍保持生宣的各種特性。我們上面所說過的「薛濤箋」、「澄心堂紙」等花箋都屬熟宣,此外一些用於寫對聯的各式虎皮宣也是熟宣。
古人寫字用墨較實,所以有偏愛熟紙的傾向;但今人書法似乎更注重墨彩,即較重視水墨的變化和層次的豐富,而熟宣在著墨上惰性較重,意外效果值低,在抒情和「求生」這一點上顯然不如生宣。特別是探索性的現代作品,熟宣絕比不了生宣。還有,不論熟宣生宣,似乎都需經過時效處理,即置放過一定時間的陳年紙總比新紙好用。還有,書法創作,用紙上還大有文章可做。古今書畫家也喜用綾、絹、化纖布等,這說明不必死死守宣。硬筆書法基本已脫宣,成為新時代的一種新書法,毛筆書法在用「紙」上也應創新,不斷拓寬毛筆藝術的藝術表現路子。
推薦閱讀:
※尾隨我十八年的姥姥
※【西行野記】 第二章&第三章
※科幻故事:直到美麗盡頭。
※教育故事 - 教育名言 - 學校名言 - 教育的七條箴言
※鮮活的故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