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導致鄭成功的敗亡!閩南第一祠堂:主人被承諾12代世襲爵位!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原創文:穿越君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這個祠堂不簡單,他的主人就是黃梧,

與鄭成功和台灣有莫大關係,

通過他可以從側面了解,

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的另一層關係。

是順治皇帝特許並撥款興建,

康熙十四年,

1675年鄭經從台灣反攻大陸時夷為平地。

康熙十六年康熙帝又撥款重新修建。

這座與清庭密切的黃梧宗祠,

被人們稱為「閩南第一祠堂」。

然而,一代梟雄黃梧,

他的人生卻波瀾壯闊、大起大落,

在明朝看來,數百年來,

他還背負著「賣主求榮」的罵名。

01

在談黃梧的事之前,先大體了解一下台灣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

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

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

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

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

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

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

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高山族,歷史上,特別是明代以前,

並沒有高山族這個名稱。

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還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原住民族是針對遷徙而來的民族而言,

西部平原與外界接觸較早的平埔諸族、

住在山區或東部平原的諸族,

南島語系或者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

為台灣的原住民族。

在台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與祖國大陸特別是福建的新石器文物關係密切,

台灣原住應是從祖國大陸遷移過去的。

從16世紀開始,台灣高山族多次遭受外國侵略。

1563年,倭寇侵入北部雞籠(基隆)一帶燒殺搶掠,

當地高山族被迫遷居山區。

以後又有荷蘭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

美日侵略者侵略台灣,

高山族人民給予了堅決抵抗,

開展了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鬥爭,

表現出了誓死保衛家園的愛國主義情操。

自明末清初,

明顯有大批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

移居南洋開墾生活,

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

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回歸,

1949年蔣介石失利退守台灣,

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02

鄭成功在明、清、台灣之間的故事

在談黃梧之前,還要先了解一下鄭成功,

他是中日混合血統,南洋海外關係複雜,

在了解鄭成功之前,

還要了解一下他爹鄭芝龍。

據張宏傑老師《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介紹,

鄭芝龍通曉通葡萄牙語、荷蘭語和日語,

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尼古拉斯·加斯巴德,

是他在天主教的名字。

他把一個女兒嫁給了生活在澳門的外國人,

因此,鄭成功有一個葡萄牙姐夫,

鄭芝龍和鄭成功兩代,都和天主教神父來往密切,

荷蘭人深得鄭氏家族的信任。

如此廣泛的國際背景,

起因於鄭芝龍是東亞海洋上最有名的「海盜」,

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戰隊,

後來歸順大清,但是兒子鄭成功不願歸順,

仍然以反清復明的口號在福建、廈門、

南海一代活動。

大元帝國是一個世界性帝國,

以發達的海外貿易而聞名於世,

後來者朱元璋卻對外面的世界絲毫不感興趣,

怕這種貿易活動會給他的帝國帶來不安定因素。

因此,他不但禁絕了海外貿易,

甚至禁止漁民下海捕魚,

把海島上的居民悉數內遷,

「以三日為限,後者死」。

宋元以來,

東南沿海人民久已習慣以經營海外貿易為生,

福建人曾因此享有帝國最高水平的生活。

明政府禁海令一下,

生機勃勃的沿海經濟遭遇到毀滅性打擊。

閩人歷來敢於冒險,他們不甘坐以待斃,

於是,或者偷渡異國,開闢新邦,

或者持械為盜,縱橫海上,

或者進行走私,萬里遠航,

後來結成足以與朝廷相抗衡的龐大的民間武裝勢力,

他們的帶頭人便是鄭芝龍。

一旦有通商的可能,海盜們就會捲起骷髏旗,

把刀槍藏到甲板下面,堆起滿面笑容,

和和氣氣地賺錢。

只有實在走投無路時,才靠搶劫度日。

因為當日的海上貿易,利潤實在驚人,

生絲利潤率為百分之一百四十,

牛尾葯的利潤率最高,

達百分之四百五十以上,

錦緞獲利最低,也有百分之九十。

如果有機會正常貿易,

做商人遠比做海盜收益更豐。

在那個時代,海盜,或者說遠洋貿易商,

幾乎是福建省內所有有野心、

有魄力的男性的首選職業。

03

黃梧與鄭成功的交集

他是平和縣高坑(今國強)霄嶺人,

明朝崇禎十七年,

1644年,在平和縣衙當差役。

到了清朝順治三年,

1644年,清軍入關,

儘管明朝的遺老遺少或

文臣武將也有不少執意抵抗者,

但畢竟氣數已盡,

清廷若秋風掃落葉一般直逼南嶺。

在明軍將領大部分都已投降的情況下,

鄭芝龍也選擇了歸順新的朝廷。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

卻為曾經效忠的明朝剖腹自殺。

鄭成功悲憤致極,毅然在南澳島起兵反清。

鄭成功與其父鄭芝龍分道揚鑣,反清復明,

其父鄭芝歸降清廷。

當時,黃梧雖為差役,

但他「饒智勇,喜任俠」,

久有投奔鄭成功之心。

不久,他與門役賴升密謀,

殺知縣,投往鄭家軍。

鄭成功對他的機智勇敢頗為賞識,

委以中權鎮左營副將。

順治八年,黃梧升為英兵營統領。

順治十二年四月,升任英兵鎮鎮帥,

不久改任前沖鎮(今海澄)鎮帥。

八月,黃梧與前提督黃廷、

左先鋒蘇茂同被派駐揭陽。

順治十三年,大清平南王尚可喜,

統兵萬餘回奪揭陽,

鄭家軍損兵折將,敗歸城內。

三月,鄭成功論處揭陽喪師之罪,

斬蘇茂,黃梧被記失責,戴罪代守海澄。

揭陽失利,他曾從恿蘇茂進攻,

因而「心終不安」;

另一方面,對鄭成功「刻薄寡恩」感到心寒;

同時認為大清統一天下為大勢所趨,

遂萌發投清意念。

盤衡再三,同年六月,

他和蘇茂的堂弟蘇明率眾獻海澄歸順清廷。

此舉不僅使鄭成功失去數百萬軍械糧餉,

而且失去一個拱衛廈門的重要據點,

鄭成功節節敗退。

清順治帝為此封黃梧為「海澄公」,

給予敕印,開府漳州;

順治十四年,追封黃梧祖上,

並賜金在他家鄉霄嶺營造宗祠,

自此,大名鼎鼎的閩南第一祠堂落成。

祠堂除了龍鳳柱,

還有在這個屋子上面也有雙龍,

而且這個距紋上面用龍的這個距紋,

也是在宗祠裡面很少見的。

宗祠裡面有這個螃蟹作為建築構件,

這個也是很少見的,也是它的一個特色。

黃梧宗祠坐北朝南,氣勢恢宏,

超越民間常例的三進式結構,

由下廳、中廳、頂廳組成,

中心隔兩個天井,

全廟有24支石柱,其中頂廳有二支龍柱,

本地鄉親稱青龍纏柱,

該龍柱龍頭向下,獻瓜,口中含珠,

好似從天而降。

木雕紅漆亮麗,鮮艷刺眼。

龍柱兩邊,高掛清順治帝賜匾

太子太保、勛高九錫。

對此殊榮,黃梧甚感新主之恩,

實心任事,戮力征戰、屢建戰功。

民間有一傳說,

順治十八年太子隨順治帝,

到東南沿海一帶巡視,

有一天碰到鄭成功的部下劉國軒襲擊,

黃梧奮力保護太子,

並千方百計護送太子回京,

孝庄皇太后十分歡喜,

馬上封黃梧為「太子太保」。

康熙六年,康熙表彰黃梧,授一等公,

准襲12次,並賜予金匾。

當耿精忠發動叛亂並傳檄黃梧一同為亂時,

黃悟正重病在身,他義憤填膺,憤怒而亡。

康熙十三年,病逝於漳州,

終年57歲,死後謚號「忠恪」。

04

鄭成功一舉收復台灣

福建、廈門失守,鄭成功沒了退路,

台灣正是最好的去處,

這也正合了鄭成功的心意。

鄭成功明朝隆武帝朱聿鍵賜名成功,

世稱「國姓爺」,著名的抗清名將,

永曆帝朱由榔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24年(明天啟四年),

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

鄭成功就下決心趕走侵略軍。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

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

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永曆交於清軍,

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其子等被吳三桂處死於昆明。

此後鄭氏政權繼續奉永曆為正朔。

三月,鄭成功率2.5萬名兵將,

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

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

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

戰鬥中,荷蘭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

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

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

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

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

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

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

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

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算是從荷蘭侵略者手裡,

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

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

東印度公司(東印度海盜)在中國台灣的經營,

開啟了南明鄭氏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鄭成功佔領台灣之後,

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也帶來一波漢人移民潮。

鄭成功雖然在攻下台灣的同一年逝世,

但繼位的鄭經與鄭克塽持續統治台灣21年,

並在陳永華的規劃之下,

引進中國明制的宮室、廟宇和各種典章制度,

奠定了台灣在日後成為一個,

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社會,

而不僅僅是另一個海外華埠,

決定台灣以後四百年命運。

1661年11月3日,

清政府將鄭芝龍全家11人殺害於北京菜市口。

1662年4月,就在鄭成功剛剛平復喪父之痛,

大舉移民,準備把台灣建成反清復明的基地時,

又傳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

被吳三桂入緬擒獲,在昆明被絞死,

至此,大明王朝的龍脈已徹底斷絕。

鄭成功,這個以犧牲孝道而竭力盡忠的良臣,

已失去了可以盡忠的對象,

在收復台灣四個月後,鄭成功溘然長逝。

05

黃家鄭家後事

黃梧謹獻「平海五策」,

力薦朝廷重用施琅。

「平海五則」確實對鄭成功

和鄭經(鄭成功的兒子)是一著毒招,

極大地削弱了鄭家在台灣的勢力,

為施琅日後的平台,打下堅實基礎。

後來有人這樣評價,

黃梧密陳平海之策,氣死成功逼困鄭經。

在鄭家人眼裡,黃梧是滅祖仇敵。

1674年4月21日(康熙十三年),

耿精忠響應吳三桂發起的三藩事變,

以提供戰船給鄭經,換取出兵,鄭經答應,

黃梧之子黃芳度鎮守的漳州城。

鄭經親自包圍漳州,

於十月初六(11月22日)將漳州攻陷,

迫使黃芳度投井自殺。

為了報復黃梧破壞鄭家祖墳,

鄭經車裂黃梧、黃芳度的屍體,

黃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處死。

1683年6月14日,

黃梧大力舉薦的將軍施琅,

督率軍由銅山出發,

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

此後,施琅又一面加緊軍事行動,

一面對佔據台灣的鄭氏集團施以招撫。

在施琅大軍壓境之下,

鄭經次子,鄭成功之孫延平郡,

鄭克塽茫然的說:

人心風鶴,守則有變;

士卒瘡痍,戰則難料。

還是應當請降,以免今後追悔莫及。

台灣回歸祖國,

居在台灣的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

標誌著南明最後一個政權的覆滅。

附:霄嶺黃氏九位「一等海澄公」

黃 梧:霄嶺黃氏第十世。順治十四年(1657),被順治帝封為海澄公,主管沿海事務,順治十八年(1661)晉陞「太子太保」,康熙六年(1667)又晉陞為一等公,世襲12次,開府漳南。康熙十六年(1677)追贈「太保」。

黃芳度:霄嶺黃氏第十一世。黃梧子,襲一等公,康熙十三年(1674),守衛漳州城,與鄭家軍血戰,城破投井自盡。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追封為「忠勇王」。

黃芳世:霄嶺黃氏第十一世。黃梧大哥子,黃梧兒子黃芳度殉職後過繼給黃梧,是黃梧從子。康熙元年授一等侍衛,康熙十四年(1675)襲一等公後加太子太保,任福建水師提督。以病卒于軍,贈太保。

黃芳泰:霄嶺黃氏第十一世。黃梧二哥子,黃芳世過世後過繼給黃梧。襲一等公,任江南京口總兵。死後追贈太子太保。

黃應纘:霄嶺黃氏第十二世。黃芳泰子,黃梧從孫,康熙三十年(1691)襲一等公。

黃仕簡:霄嶺黃氏第十三世,黃應纘子,黃梧曾孫。雍正八年(1730)襲一等公。任湖廣、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

黃秉淳:霄嶺黃氏第十四世,黃仕簡子。黃梧第五代孫,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江西狼山鎮總兵,贈光祿大夫海澄公(此公為贈,非世襲)。

黃嘉謨:霄嶺黃氏第十五世,黃秉淳子,黃梧第六代孫,襲一等公,頭等侍衛,溫州總兵,又正定鎮總兵。

黃慶春:霄嶺黃氏第十六世,黃嘉謨子,黃梧第七代孫。襲一等公,德州總兵,鎮守福建散秩大臣御前行走任廣東惠州協鎮總兵。

黃懋澄:霄嶺黃氏第十七世,黃慶春子,黃梧第八代孫。襲一等公。清朝最後一位「一等海澄公」,民國政府於1914年授予陸軍中將,任多倫鎮守使。

尚有總兵、副將、參將、游擊等多人:

黃 翼:霄嶺黃氏第十世,黃梧堂弟,康熙二年任福建水師右路總兵。

黃 藍:霄嶺黃氏第十一世,黃梧堂弟,康熙十六年任海澄總兵。

黃錫申:霄嶺黃氏第十四世,乾隆二年任南澳總兵。

另:黃梧父親、祖父、曾祖父均受皇帝浩命追封。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推薦閱讀:

為了當年的一個承諾
埃及軍方向示威者讓步 承諾明年6月30日前大選
你答應我的我都記得,但是你卻忘了你的承諾。
你不該忘記當初的承諾
八戒和孫悟空都曾要散夥,為何沙僧不要散夥,原來菩薩給過他承諾

TAG:成功 | 閩南 | 爵位 | 鄭成功 | 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