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這頂帽子,和你做的壞事關係不大!
丁謂(966-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兩浙路蘇州府長洲縣人。
巴結上司,獻媚取寵,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溜須」。
「溜須」這個詞應該大家不陌生,但關於「溜須」這個詞的典故可能還有人不知道。
「溜須」的典故出自丁謂,他做參政的時候,對時任宰相的上司寇準非常恭謹。
某天大家一起吃飯,寇準喝湯的時候有湯汁沾到了鬍子上。丁謂趕緊站起來,給寇準擦鬍子。
寇準卻是半點不領情,反倒指責他:「你一個朝廷大臣,怎麼能做為上司溜須這種事呢」。
當著眾人的面,讓丁謂難堪。
丁謂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誰知道寇準他不吃這一套呢。
這事寇準本人可能都沒當回事,但卻被史官的筆記錄了下來,成了典故,專指討好奉承上級的行為。
五鬼
丁謂此人好諂媚,好巴結,也是人盡皆知的事。
「多希合上旨,天下目為姦邪」,他和與他一樣以姦邪著稱的四人——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一道被硬搞了個組合,稱作「五鬼」。
民間甚至有「欲要天下寧,先除眼中釘(丁)」之語,可見丁謂此人的名聲,實在是不怎麼樣啊。
能人
不過丁謂奸歸奸,在才學和能力方面,也確實是一流。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禁中大火,被燒毀的宮殿需要重建。
但此項工程難度很大,
一是取土難;
二是建築材料要從遠處運來,運輸難度大;
三是建築廢料還要再運出去處理掉,怎麼處理又是個難題。
這是個難辦的差事,但丁謂就能辦得漂亮。
他吩咐工匠不必出城取土,就在皇宮前的大街上挖土,挖出一條又長又深的溝。然而引汴河水入,把土溝變成水道。
利用木筏和小船通過水道運輸建築材料,方便又省力。
宮殿修繕完成之後,需要處理的廢料再填入溝渠之中,把街道填平。
「一舉而三役濟,省費以億萬計」,丁謂的才能,由此可見一斑。
才華
丁謂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很高,當時的大文學家王禹偁將他和孫何(太宗年間狀元,也是丁謂的好友)並稱為「孫丁」,贈詩道:
三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
如今便好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
王禹偁在向他人介紹丁謂的時候還時常贊之為「今之巨儒」,這個評價可是相當高了。
機智
丁謂有才學,也有急智。
某天宋真宗在太清樓設宴,君臣痛飲。
真宗突然冒出一問:「眾卿,你們說唐朝時候的酒價是每升多少錢啊?」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誰也答不上來。
唯獨丁謂站起來,不緊不慢的說,唐朝酒價每升三十錢。
真宗問,你怎麼知道?
丁謂答,臣記得杜甫有詩稱:
速來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一斗三百錢,一升就是三十錢了。
幾句話說的真宗大喜,對丁謂更是刮目相看。
源代碼
應該說,丁謂入仕之初,確實做了不少貢獻,整修水利工程,減免賦稅,安邊利民。
然而,對權力的覬覦讓他越來越卑微,凡是皇帝喜好的,不論對錯,他一意迎合,惹得天下人紛紛以奸臣目之。
他勾結了同樣靠溜須拍馬而上位的宦官雷允恭,真宗皇帝駕崩之後,他將政敵寇準、李迪等人排擠出朝廷,自己大權獨攬,好不威風。
然而他的專權引起了劉太后的不滿,恰巧雷允恭在監督修建真宗陵寢時擅移陵穴被人告發,劉太后震怒,將雷允恭誅殺,丁謂罷相,流放崖州。
按照正常劇情,丁謂應該黯然離京,然後抑鬱而終。
但丁謂的心理素質真是不錯,此後雖然被貶到到處跑,卻始終活蹦亂跳,一直熬到劉太后去世了。
仁宗皇帝念他是老臣,特許他回光州養老。
「古今忠臣孝子事,皆不足信。乃史筆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者」,這是丁謂的人生信條。
不信忠臣孝子,而「以曹操、司馬懿為聖人」,有這樣的「偶像」和信仰,丁謂能走上奸臣之路,也就不足為奇了吧。不過這奸臣的帽子也是史官給的,史書上能看到丁謂乾的壞事實在是缺乏說服力:
排斥寇準,那是真宗自己受不了寇準的跋扈姿態,動不動就拉著皇帝不讓走(寇準早年被宋太宗看中,又在澶淵之盟這件事立下大功,後來就以魏徵自居,搞得真宗快吐血了);
大興土木,真宗自己想封禪,宋朝澶淵之盟就開始一直富裕。
謊報祥瑞,搞清楚啊,當時全國都在謊報祥瑞,大家知道寇準怎麼謊報祥瑞莫?他寫摺子告訴皇帝說自己任職所在地蝗蟲感皇恩不忍吃糧食、抱草而死…
老王絕不是給丁同學翻案,只是想說:一個人的底層價值觀能影響一輩子,不管他做了多少看似錯誤或正確的事。
正面是寇準、反面是丁謂。
推薦閱讀:
※人際關係關鍵詞
※我跟我媽相互嫌棄,這是最理想的母女關係
※香港、澳門回歸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改善:統一偉業譜華章
※完美的夫妻關係,就像這三種,可是很多人卻做不到!
※八字結構層次關係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