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治病的「三要」理論淺析
作者: 3152805 《黃帝內經》這部巨作從「人要如何健康地活到長命百歲」這個人生重大問題開始,運用陰陽、天地、氣血和經絡等基本概念,全面深入地系統分析和論述了養生治 病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及相應解決方案,創立了人類文明史上養生治病領域最偉大的科學知識體系。全書共有一百六十二篇文章,十九萬餘文字,要完全熟知這宏篇巨 著,確非易事,歷代醫家從《黃帝內經》中總結出許多理論,如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施治」、吳鞠東的「三焦」及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施治理論等等,我發現 它們都不能全面真實地表達《黃帝內經》的科學思想。歷經近十餘年的學習和實踐《黃帝內經》,我覺得有必要對《黃帝內經》進行更本質的概括和更簡潔的總結, 化繁為簡,讓大家能易學善用,所以提出了中醫「三要」辨證施治理論。任何中醫理論的核心都是如何辨證施治的問題,「三要」理論立足於《黃帝內經》中最基礎 的陰陽、氣血和經絡概念,認為一個健康正常的人應該是處於「陰陽要平衡、氣血要充足和經絡要暢通」的狀態,養生就是要維護這種狀態,當這種狀態出現偏差到 一定程度,人就會生病,而治病就是要通過扶正驅邪,恢復原來身體的那種平衡狀態,辨證和施治必須圍繞陰陽、氣血、經絡三方面要領去系統進行。這就是我從 《黃帝內經》總結出來的「三要」 養生治病理論要義,簡述如下:一、 《黃帝內經》中「三要」理論原文記載與解讀《黃帝內經》里相關陰陽的原文記載主要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陰陽者,萬物之能 始也」、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陽和,故能有子」,「察色按 脈,先別陰陽,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等;相關氣血的原文記載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氣血正平,長有天命」、「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 相關經絡的原文記載有:「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 始,工之所止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等等。從這些文字及其在《黃帝內經》的語境中去分析,用我們現在的文字來表述,陰陽應該是中醫學最基本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種關係概念,而當關係一方能確定時,另 一方可特指某一物質或性質,陰陽可用來描述和特指天地間萬物,也可描述和特指人體內五臟六腑、皮肉筋骨、氣血津液及經脈等結構單位及其相互關係。對於人 體,《黃帝內經》認為,人從母體出生降臨世間,人體內部結構就存在一種屬於「本」的陰陽平衡狀態和關係,它具有一定的終生穩定性和自組織性,人必須和天地 環境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和信息的交換,才能維持這種陰陽平衡,保證身體生命正常生存和演化,否則就會生病甚至死亡。氣血是構成人體最基礎和細微層次的單 位結構概念,在體內無處不在,它主要來自空氣和食物,經人體五臟運化而生成,給人體各組織結構提供營養和能量。經絡是連接身體各結構單位的組織和氣血運行 的通道。正常健康人體可簡化為由陰陽平衡、氣血充足和經絡順通三個序參量構成的系統,三者同生共存,互為因果,協同影響,不可分割。這就是我所能理解的 《黃帝內經》這部巨作中反覆強調的養生治病的理論要義。二、「三要」理論的辨證方法簡述「三要」理論中的辨證就是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立足和出發點歸結到陰陽、氣血和經絡三方面上來,關於經絡和氣血辨證,現有的許多書籍都比較忠實地傳承《黃帝 內經》的觀點,在此就不複述了,我重點說的是《黃帝內經》的陰陽辨證,《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內之物及關係均可用陰陽來描述,如臟為陰、腑為陽,臟中的心為 陽,肺為陽、熱為陽,寒為陰等等。一般身體表面的陰陽辨證,是指要觀察身體各表面部分的溫度、濕度和色澤等情況及變化,健康的人一般這些指標都是相對均勻 平衡的,反之,有病的人會存在差異,簡單的檢查就能診斷,如我見過的一些劂證親友,一年四季下肢冰冷,但上半身經常發熱,上火,這是典型的上熱下寒陰陽失 衡體證;再如發燒,我發現許多人的發燒只是額頭很燙,腰背部或四肢卻很驚,遇到這種情況,用刮瘥的方法把身體涼的地方刮熱,讓全身體溫平衡,燒很快就退 了,如果是嬰兒,皮膚嫩不好刮瘥,可換用按摩或用溫姜水敷擦,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和小孩用這種方法對付發燒,基本上都能立竿見影,避免了被打針和吊瓶及承受 由此產生的毒副作用。嚴重和複雜一些的病,必須要深入五臟層次進行陰陽辨證,分析心、肝、脾、肺、腎各髒的寒熱虛實及其組合狀況,此時,單憑望聞問切四診是難以準確判斷的,因 為病有標本,四診難以區分標本,許多四診表現出來的信息也並不是內部五髒的真實信息,可能會有假象,相信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是會有同感的,要解決這個問 題,應該要參用《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理論,《黃帝內經》多處強調「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先 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 「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內臟腑等組織的陰陽平衡不僅會相互傳變影響,還與外界天地環境氣候和人出生 時的氣候密切相關,必須參合發病時和病人出生時的五運六氣氣候狀況,才能更好準確辨證,否則容易對疾病辨證產生誤診。按《黃帝內經》的要求,不明白天地氣 候的五運六氣理論,是不能做一個合格的中醫生的,現在的中醫生大多都沒有按《黃帝內經》的法則去給病人診病治病,我看這應該就是中醫衰落的主要原因。如何 依據五運六氣理論去作臟腑陰陽辨證,這點在《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七篇大論和《李陽波傷寒雜病論講壇》中均有具體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去詳閱,在此我就不 多言了。三、「三要」理論臨床施治方法簡述中醫臨床施治是指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集成各種中醫技術,用最少的成本和盡量少的創傷和副作用使病人恢復到「陰陽平衡、氣血充足和經絡順通」的健康狀態。 我學習和實踐《黃帝內經》的同時,也系統學習中藥學及各種中醫理療方法,發現調節身體陰陽平衡和補充氣血最有效方法是中藥和食療方法,而順通經絡則是拍打 方法。現在的中藥學一般都是按功能來歸類劃分中藥,如紅參是補氣葯,阿膠是補血藥等,這種方法存在嚴重的缺陷,並不能科學全面地描述中藥品的本質,在《黃 帝內經》中,中藥和食物是按四氣五味及歸經入臟來劃分的,這就與人體的陰陽臟腑和經絡氣血直接建立了對應關係,為更好認識和運用中藥提供了系統控制方法, 關於這個問題,以後我會另著文論述。疏通經絡的方法較多,常用的有推拿按摩、針炙和刮瘥等傳統方法,但實踐中我感覺最好的是用拍打方法,中醫拍打方法歷史 悠久,但至今會用能用的人極少,據教我拍打方法的南寧陳始寧先生說,拍打方法是他從李陽波先生那學來的,拍打主要是用木棍等物拍打身體相應部位而使身體經 絡達到通暢的方法,該法看起來簡單,要學好則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努力,前年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的李果醫生就用了近三月時間才掌握好,但他會用了以後就在臨 床對拍打療法鍾愛有加,對許多前來求診的痛症病人,他的介紹經常是「您如果希望五天好,我就用推拿方法,如果希望三天好,就用針炙方法,如果希望一天好, 就用拍打方法」,願意施用拍打方法的病人也都大多收到棍止痛消的見好效果。中藥食療加上拍打方法,這是我這幾年來給身邊患病親友恢復健康採取的系統方案,來找我的人許多都是求醫無門或者不敢再去醫院的疑難雜症患者,其中有信奉的 也有懷疑的,懷疑者,有時我會多說些道理或者敬而遠之,信奉者,我定會欣然相助,讓我的學生們棍棒侍候。而許多親友的快速康復,也曾常出乎我的意料,這就 更激發我對《黃帝內經》的熱愛和讚歎及對我們祖先們的敬佩,這幾年的調理好的親友案例實在太多了,去年和今年的兩個兩個親友病案給我印象較深,在這簡單給 大家提一下:去年國慶過後,廣西合眾人壽公司的一位朋友帶她的舅娘來找我,病人是因為兩年前聲帶上長個瘤子,變啞而說不出話來,就到南寧的醫院做手術,當時好了,現又 複發,又說不出話了,想來南寧再次手術,因為醫院床位滿了無法住院,找這位朋友想托關係入院,這位朋友知我會中醫,就先帶來給我看,我按《黃帝內經》給病 人分析病理和推薦食療及拍打調理方案,病人接受,日見好轉,結果不到一個半月,病人說話基本正常,去檢查發現原有的兩塊瘤子中,一塊完全消失,一塊縮了一 半,至今病人還一切正常。這件事給廣西合眾人壽公司的朋友們展示了真正中醫的面目,在他們公司內掀起了閱讀《黃帝內經》的一陣熱潮。另一例子是今年六月初,南寧石埠奶場一朋友帶她的侄子來給我看,小夥子今年17歲,經醫院確診為左膝關節囊、髕上囊積液和強直性脊椎炎,已休學治病,曾住 院抽過液,效果不佳,當時左膝關節腫大和脊柱疼痛,走路需人扶助,醫生說再住院治療需十餘萬元,並且效果不能確好,病人及家屬接受了我對病理的分析和建 議,首先請廣西中醫學院在讀研究生陶醫生給病人放血和實施拍打方法,使疼痛緩解,隨後去中藥店買葯自行開始食療方法,實施了第一個月,腫痛全部消失,行走 自如,上周小夥子來看我時,還自提了一箱自家產的橙子來,我擔心他提重物而舊病複發,他高興告訴我說他已完全恢復了,在幫家裡收玉米時,七八十斤的米袋, 比果箱重多了,他從地里扛回家都沒事。這兩例子並不想證明什麼,只是在陳述事實,能給大家拓展點視野就好了。中醫「三要」理論只是我從《黃帝內經》中總結出的一個觀念,照此施行,竟然能給患難 中的親友們帶來巨大的幫助,足見我們中華祖先留給子孫們的文化遺產是多麼的寶貴和偉大。西醫進入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近百年來的事,而在這之前的幾千年,是中 醫幫助我們祖先和民族戰勝疾病,壯大發展的,做人做事,不能忘本,做忘本和舍本求末的事定會讓我們得不償失,咎由自取的,現在中醫的衰落和疾病的泛濫孽行 是有目共睹的,看到身邊這麼多的病人,我似乎又感覺回到了東亞病夫時代。怎麼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認識進行反省,在我看來,回歸和復興《黃帝內 經》原真中醫才是正道。
附:治病以平為期中醫治療疾病的理念是「謹調陰陽所在,以平為期」,這裡說的「平」,即是陰陽平衡,陰陽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到人體,可以理解為臟腑的功能狀態,也就是說五臟功能協調。達到這種平的手段很多,有的從臟腑辨證入手,如金代張元素的易水學派;有的從脾胃入手,如金元時期李東垣的脾胃學派;有的從滋陰入手,如元代朱丹溪的滋陰學派。這些不同的流派,是中醫理論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初學中醫的人往往對此不理解。其實,中醫理論是把人作為一個複雜系統對待的,和現代醫學的還原論有本質區別,既然人體是一個複雜系統,那麼解決這一系統的方法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只要符合中醫理論體系,按照辨證論治程序,都能解決問題,這就是人們常說,十個老中醫,看一個病,開了十個處方,十個處方均不相同,但都能治好病,道理就在於此。我國著名傷寒大家劉渡舟教授曾說過,「中醫治病好比打開一個個小環套成的大環,只要你打開其中的一個小環,大環就開了,疾病就解決了」。 調理原則1.概念:所謂調整陰陽,是針對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變化,採取損其有佘,補其不足的原則,使陰陽恢復於相對的平衡狀態。從根本上講,人體患病是陰陽間協調平衡遭到破壞,出現了偏盛偏衰的結果:故調整陰陽,「以平為期」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根本法則。
2.應用
(1)損其有餘:損其有餘,又稱損其偏盛,是指陰或陽的一方偏盛有餘的病證,應當用「實則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①抑其陽盛:「陽盛則熱」所致的實熱證,應用清瀉陽熱,「治熱以寒」的法則治療。
②損其陰盛:對「陰盛則寒」所致的實寒證,應當溫散陰寒,「治寒以熱」,用「寒者熱之」的法則治療。
由於陰陽是互根的,「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在陰陽偏盛的病變中,如其相對一方有偏衰時,則當兼顧其不足,配以扶陽或滋陰之法。
(2)補其不足:補其不足,是指對於陰陽偏衰的病證,採用「虛則補之」的方法予以治療的原則。病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之分,其治則有滋陰、補陽、陰陽雙補之別。
①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適於陰虛之證,陰病治陽適用於陽虛之候。「陰虛則熱」所出現的虛熱證,採用「陽病治陰」的原則,滋陰以制陽亢。「陽虛則寒」所出現的虛寒證,採用「陰病治陽」的原則,陰虛者補陰,陽虛者補陽,以平為期。
②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根據陰陽互根的理論,臨床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葯,即所謂「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葯,即謂「陰中求陽」。因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臨床上治療血虛證時,在補血劑中常佐以補氣葯;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
③陰陽雙補:由於陰陽是互根的,所以陰虛可累及陽,陽虛可累及陰,從而出現陰陽兩虛的病證,治療時當陰陽雙補。由於陰陽是辨證的總綱,疾病的各種病理變化都可用陰陽失調加以概括。因此從廣義來講,解表攻里、升清降濁、補虛瀉實、調理氣血等治療方法,都屬於調整陰陽的範圍。
淺談「以平為期」
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一語人們普遍認為,在治療目的就是要陰陽平衡,不偏不差,陰與陽相對平衡以平為期。 多年來我一直不假思索地接受在學校里老師為我們的講解,老老實實地接受教材,然而諸多相關文獻中也宗此說,雖有不同之處但中心內容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造語用句不同。 然而具體的怎樣的標準就是「平」呢?「以平為期」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應怎樣調呢?各有關教材及相關書的解釋都不令人滿意,所謂「通過促進「陰陽自和」的自我調節機制,達到「陰平陽秘」的和諧有序狀態」呀,還有什麼「「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以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外,還包括對氣血不和,臟腑失調,升降失序等的調理,因而要「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臟,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我認為以上說法實在是隔靴搔癢,這樣理解《內經》「以平為期」,之旨實在荒唐至極!!! 怎樣「以平為期」在《素問?生氣通天論》有交待:「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竭」,關於何謂「平」?何謂「秘」?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陰平陽秘」是生理健康陰陽之「平」的狀態,如果「陰陽離絕」則為病甚至死亡視陰陽之「不平」 的狀態,所謂「平」是指陰性物質,陰只可供給陽的需要謂之「平」,過多與不及都不行,比如吃飯,太少吃不飽會餓肚子而精疲力竭,太過會積滯拉肚子甚至撐死,所以要「以平為期」不平則會營養不良和腸胃積滯;再比如口喝思飲,適量喝點溫開水恰到好處,這也謂之「平」;如果暴飲寒冷冰飲則寒傷脾胃引起腹痛腹瀉,這也謂之「不平」;再如男女之歡夫婦之愛,適可而止的性愛有利於心臟興奮,加強血液循還,精神爽快則有利於健康,這也謂之「平」,反之,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之輩肯定要短命,這也是「不平」。有關「以平為期」的「平」簡述到這裡。 何謂「秘」就是陽(真火,元陽,腎陽)深藏隱秘,腎是陽的宅所,離開了這個宅所就要生病,常謂虛陽上僭,虛火上炎,虛火外越,陰火上僭,陰盛陽虛,陰盛格陽,亡陽,陽虛欲絕等就是陽「不秘」,從宅里跑出去了,這個陽「不秘」是由於寒盛所致,就要生病的,在如,思念至極也會迫使真陽上僭,比如慾念不隨,相火妄動,暴怒暴喜都會真陽「不秘」的,關於「以平為期」的「秘」 簡述到這裡。 綜上所述,「以平為期」不是陰陽對比平均的概念,是陰陽對立制約的概念,陰平不可亢與不及的概念;是陽當藏不離位的藏念;只有兩個條件具備才算是達到了「以平為期」的目的。
「五臟元真通暢」與自身調節和防病治病
張仲景「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理論是集「預防」、「調治」於一身的重大理論思想。是對數千年來醫學家臨床實踐經驗的提煉,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後調理」和「無病養生」等重大意義。「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的思想,即是建立在人體功能動態平衡調節模式之上,而這種調節又主要落實在五臟功能調節上。現代生理學家常用「恆定性」來描述身體內在環境維持在平靜或「恆定」的狀態。生物體外面的環境雖然不斷的在改變,可是生物體內部的環境則經常維持某種限度的「恆定」,這種現象稱為「恆態」或稱「穩態」。人體這種「恆定狀態」 或稱「穩態」的維持,其充分與必要的條件就是「五臟元真通暢」。它所強調的是: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運行是建立在「通暢」基礎之上的。《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傷寒論》亦曰「陰陽自和,必自愈」。此二段經文強調著功能調節的目標是「和」、「平」,即恢復「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的正常生理狀態。1.「五臟元真通暢」與自身調節中醫學認為,人體生命活動是機體在內外環境作用下,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動態的相對平衡過程。人體的功能狀態是機體對內外環境反應的外在表現,充分體現了個體多樣性和動態的特點。中醫學從認識和掌握人體功能狀態的變化規律入手,應用整體、系統的科學觀念,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掌握人體生命活動變化規律的科學思維方法。強調人與自然的適應狀態,機體各器官、組織的相互協調,軀體與精神統一的整體觀是其重要的思想內涵。由此,決定了其健康觀與判斷疾病的方法。中醫學的醫療目的在於維持「五臟元真通暢」,保持人體平衡狀態的生命活動。這種健康觀不僅在於治病,同時也在於調節人體病態之外的非平衡狀態。這種健康觀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近些年所提出的健康觀念和標準非常接近,體現了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一般認為:中醫學強調機體「正氣」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保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及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抗禦外來損害因素致病的首要條件。然而沒有進一步的追問,存在於體內的「正氣」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毫無疑問,「虛」是不行的,因此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語,「正氣虛」的表現就是「瘀滯」不流通,也就是張仲景所說的:「五臟元真」不暢。無論是疾病的預防,抑或疾病的治療,中醫學都非常重視對機體功能狀態的整體調節,以糾正人體失衡的狀態,實現所謂「陰平陽秘」、「五臟元真通暢」,而達到人即安和的治療疾病目的。「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是張仲景醫學理論的核心,對現代多因素疾病、疑難病的辨證治療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理論研究作為學術發展的切入點是一項關鍵性的理論研究工作,是實現中醫學與現代生命科學理論交融的重要關鍵。在21世紀,分子生物學迅猛發展,並滲透到各個學科,對推動生命科學的深入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尤其在微觀水平的基因調控與修飾,基因之間的相互聯繫上,更能反映生命機體的整體功能狀態。根據常見病與多發病等相關(易感)基因的多基因調控紊亂的研究顯示,多種致病因素對生命機體能否發病及產生的癥狀與病理損害,常常受相關(易感)基因的影響而決定其轉歸,疾病發生過程是相關基因與內外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表現為多基因複雜性狀和動態演變過程,突出了內因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種人類基因組學研究的方法和內容與中醫學整體觀、辨證觀有許多相似之處,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因此,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對中醫病機理論的研究,可從機體狀態表現,亦即證候與發病過程的基因型態變化規律、代謝及形態變化的關聯特性入手,用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從基因表達譜或表達產物的差異性比較分析,研究證候發生的基因表達、調控規律及相關的代謝與形態變化,探索證候綜合反應的基因特性,基因表達調控的變化及其規律,探討疾病證候、亞健康狀態證候與正常生命活動狀態基因表達的差異性,進而確切的掌握住中醫「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理論的治病、防病、愈病機轉。中醫理論的治療思想是將疾病的病理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將不同的環節作為整體的不同側面,通過中藥的有機配伍,實現對整體的綜合調節。其顯著特點為:中醫藥是多個有效組分的配伍在多個環節、多個靶部位的整合調節,其作用大多不是與靶點受體的直接作用,而是通過改變疾病狀態下失調的機體內環境,調節或逆轉病理過程。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也體現了激發機體自身內在調整的多環節作用機制。中醫理論的整體調整作用不僅表現為影響疾病的病理過程,而且,大量的實例證實其對生命機體的體質也有良好改善的作用,如中醫藥在解決疾病易感性方面的顯著優勢與影響基因修飾、調控的作用可能有某種密切的關係。中醫理論的整合調節作用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可能會對基因多態性發病產生有針對性的改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中醫理論認識生命規律的理論與方法,有可能為解決以基因組學研究為代表的現代生命科學重大問題提供理論與方法學的思路。當前,人類發病和危害極大的疾病譜群已由感染和營養失調等單因素性疾病,轉向機體自身代謝和調控失常為主要譜群的多因素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這類疾病往往難以尋找到導致疾病產生的直接因素,常常是多種因素互為因果,並導致機體多系統代謝與調控失常而發病。對此,以直接對抗或補充治療的西方醫學思想在解決這類疾病上,雖然可對某一病理環節發揮控制作用而改善相關癥狀,或通過多種藥物針對多個環節「系統」治療而使病情發展得到暫時的控制。但是,單靶點直接對抗治療思想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各環節相互因果的病理過程,難以真正遏制病理過程的發展。而中醫學多環節、多靶點的整合調節作用可為解決多因素疾病的治療問題,提供促使「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的方法和手段。2.中醫防病治病的思想最早見於《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顯然是強調在人體未發病之前,就應採取積極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現代疾病預防學明確提出了三級預防的新概念。第一級預防稱為未病先防,是在發病前期,及時消除或阻斷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累積影響,防止疾病的發生,這是最積極、最有效的預防措施。第二級預防稱為既病防變,則是在發病期,及早、有效地進行治療,減輕疾病的危害,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第三級預防稱為愈後防復,是在發病後期,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暫緩或避免疾病的惡化、致殘或死亡,使機體逐步恢復健康。所謂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這既是對《內經》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後世醫家防病、治病的很好啟迪。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醫學又賦予它新的內容,使治未病思想更具科學性及實用價值。《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觀點,接著又先後提出了「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以及「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等論述。說明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能否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就是:「五臟元真是否通暢」。更可貴的是,張仲景還進一步提出了病邪「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的有病早治的思想。並具體提出了一系列「五臟元真通暢」 的防治措施:「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還告誡「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他還注意到四時節令和氣候應相適應,節令先至、不至、太過或不及,都會使人的機體不通暢而導致發病,因此必須注意調攝以防病。 [ 本帖最後由 linfulin 於 2010-12-16 11:21 編輯 ]
陽氣化陰不傷陰論
白衣聖使
中醫教材治則學說里有種說法即「平調陰陽」,認為疾病的發生,從根本意義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了破壞故而致病變,其作為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進而提出了「瀉其有餘」,「補其不足」兩個具體治則,並引《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其實這是對陰陽學說的誤解,曲解了《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有關陰與陽的關係,陽為主導,陰為從屬,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內經知要》裡面也談到了:「天之運行唯日為本,天無此日則晝夜不分,四時失序,晦瞑幽暗,萬物不彰矣。在於人者,亦為此陽氣為要,苟無陽氣,孰分清濁,孰布三焦,孰為呼吸,孰為運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與天之無日等矣,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周易》亦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傷寒學家、火神派大師鄭欽安則明確提出了「陰主陰從」,其傳人盧鑄之更提出:「人身立命在於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火神派傳人祝味菊認為《內經》所謂的「陰平陽秘」不是指陰陽平衡協調,而是說「陰不可盛,以平為度;陽不患多,其要在秘」(《傷寒質難第七篇》)。 從上而論,陽氣是構成人體及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的物質基礎和動力,人的生命過程生、長、壯、老、已,都是說明了陽氣由生、盛至虛弱至亡的過程,正所謂「有陽則生,無陽則死」陰陽學說用於說明人體是正氣,正氣則有益生命並無害,陽氣是生命之根本之主怎會有害呢?所謂「瀉其有餘」是指病邪,正氣不是有餘的而愈盛愈強,所謂「補其不足」,是指陽氣不足或陰精不足。 有關盧氏心法「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張存悌教授在其所著《中醫火神派探討》中說:「『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頭一句『病在陽者,扶陽抑陰』可以說是常識,一般醫家都持這種觀點。但要說『病者陽者,用陽化陰』則確實有些超常脫凡。按盧崇漢教授的觀點,『在臨證上,陰虛的本質仍然是陽的不足,這是由於陽氣化生陰精的功能受到影響,才會出現陰陽兩者的關係失衡。所以陰虛病人,只要薑桂附配伍適當,不但不柰用,反而還能夠促進津液回生,從而起到陽生陰長的作用。』亦即『病在陽者,用陽化陰。』這一點,應該視為盧氏超越鄭欽安之處。鄭欽安雖然講過『四逆湯力能回先天之陽,陽氣一回,津液升騰,枯焦立潤』的話,但是絕對未講過『病在陽者,用陽化陰』的觀點,相反,對於陽證,他倒十分推崇石膏、大黃等寒涼之品。盧崇漢曾謂:『真正將欽安學派發展成純粹的扶陽學派』者是盧鑄之,也許是指『病在陽者,用陽化陰』而言。只是這方面我們很少看到盧氏的有關案例,不易從實踐上深入體會。」張教授所說「只是這方面我們很少看到盧氏的有關案例,不易從實踐上深入體會。」其實並非如此,從盧崇漢教授的《扶陽講記》就可說明,就從其所著的《中醫火神派探討》中也能說明,我認為張存悌教授實是對盧崇漢教授說的「在臨證上,陰虛的本質仍然是陽的不足」持不同意見而委宛的說法,其實盧崇漢教授的「病在陽者用陽化陰」是對陰虛的癥狀而實質的陽虛而言,諸如口燥咽乾的喉痹及陽虛便秘等證,並非沒有實質性陰虛證,我相信盧崇漢教授決不會陽明熱邪所致的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的熱邪傷津證,及少陰熱化急下存陰證而用「病在陽者用陽化陰」法治療,其主要是從「人身立命在於以火立極」層面在治療上處處重視人體陽氣,即使是熱邪所致的疾病在使用寒性等藥物品時勿過之而損陽氣,而溫熱之邪巳清解的後期的陰虛癥狀也應益陰助陽生津,萬不可一味地寒之過頭或一派滋陰,如此則津不生而陽氣傷。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
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這是火神醫家鄭欽安之弟子盧鑄之提出來的,盧氏一門三代火神傳人,(盧鑄之—盧永定—盧崇漢,現任成都中醫學院教授)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其學術作為盧氏心法,按盧崇漢教授的觀點,「在臨證上,陰虛的本質仍然是陽的不足,這是由於陽氣化生陰精的功能受到影響,才會出現陰陽兩者關係失衡。所以,對於陰虛病人,只要姜附配伍得當,不但不禁用,反而還能夠促進津液回生,從而起到陽生陰長的作用」也即「病在陽者用陽化陰」學者張存悌認為「這一點應視為盧氏超越鄭欽安之處。鄭欽安雖然講過『四逆湯力能回先天之陽,陽氣一回,津液升騰,枯焦立潤』的話,但是絕未講過『病在陽者用陽化陰』的觀點,……盧崇漢曾謂:『真正將欽安學派發展成純粹的扶陽學派』者是盧鑄之,也許是指『病在陽者,用陽化陰』而言。只是,這方面我們還很少看到盧氏的有關案例,不易從實踐上深入體會。」有關「病在陽者,用陽化陰」簡述我的看法: 所謂「病在陽者」是內傷雜病之虛熱陰虛證,並非指外感之風、熱、火、燥之邪,如外感之陽邪之「病在陽者」如用溫熱葯之「用陽化陰」則是逆治促命期的治法,我想盧崇漢教授絕非此意。 30多年前哪時我才十幾歲,隨家父學醫有數年,哪時正是文革時期,父親又劃右派,正常的為人治病也是不敢光明正大地做,哪時我記得按診了一位慢性骨髓炎患者,40餘歲,患肢潰瘍流膿血數年,病人消瘦,口喝思飲,飲一溲一,每日數瓶甚至十來瓶開水,哪時父親其開了養陰生津的方子,第二天我為患者送外用的時候問患者是否口喝飲水是否有所好轉,患者告知病如故無一點療效。當時我回想先父曾我講述醫理,回想起先父說祖父喜歡用附片,常是一兩至數兩,哪時我不知什麼火神派,只粗淺地記著先父講用附片如增灶底之火,灶底無火則鍋蓋枯之理,因此,我為病人開了一首釜底增薪的方子,我認為,患者流膿血多年其必陰虛血虛,因膿之成必由血,流濃即流血,陽氣蘊於血中,陰血損必損陽,因陰血損故病人陰虛消瘦而欲飲水以自救而飲一溲一,因陰損及陽,陽不化津布津故口渴,擬方:陽和湯重用炮姜加附片數兩及阿膠。自以為方子很對路,回家後告知父親,父責言我說:「道理是沒錯,要是萬一患者服藥後出了問題我們有苦頭吃。」於是乎第二天我速返病家,至病家患者甚喜,稱我「少先生。」因此數十年來,我在臨床上凡是遇到陰虛的病人,我所開的方子在滋補陰血的同時加溫陽之附子等扶陽之品,只知道開純滋陰的方子生不了津血,甚至事與願違的效果,現讀盧氏「病在陽者,用陽化陰」加深了理解扶陽的重要性,這是實踐而悟,非紙上談兵。推薦閱讀:
※[道家養生]先天丹法要訣
※【健康養生密訣】健康亦有方,說來也平常
※古今名人養生秘笈
※健化堂春季養生茶 改善體質養生茶
※吃海帶的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