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牛肉麵的變遷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塔城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牛肉麵館,規模各異,招牌各異,風味各異,人們的評價各異。特別是碰上用餐高峰期時,總能看到一些人端著大碗,吃得津津有味,成為這個城市的特色。 牛肉麵的歷史 相傳,牛肉麵是清末光緒年間一個叫馬保子的回民廚師創製的麵食,蘭州人描述它是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即辣椒油紅,湯上漂著鮮綠的香菜和蒜苗,幾片白蘿蔔雜於紅綠之中顯得純白,麵條光亮透黃,牛肉湯雖系十幾種調料配製,但卻清如白水。後輩們再代代推陳出新,將這種麵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吃得個名揚天下。 對於外地人,蘭州的印象就是一碗牛肉麵。對於本地人,蘭州的幸福就是一碗牛肉麵。「幸福就是一年365碗牛肉麵」,這句話說出了所有蘭州人的心裡話。 從傳統飲食來說,牛肉麵不過就是一碗百姓喜食的面。但吃的人多了,吃的時間長了,吃的影響大了,自然就會吃出百年歷史滋味,品出西部文化韻味來。這就是牛肉麵的魅力,也是蘭州牛肉麵的勝利。 塔城牛肉麵印象 位於塔城市百貨大樓旁的「唐氏牛肉麵館」是塔城市的老字號牛肉麵,1987年開店至今已經25年了。據這家牛肉麵館的老闆唐增華介紹,剛開店的時候,店裡銷售的只有清湯牛肉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增加了加肉牛肉麵、干拌牛肉麵等品種,麵條粗細還根據客人喜好分為韭葉、毛細、二細等,而且現在還有小菜、餅子、茶葉蛋等銷售,價格也從1987年的5毛錢一碗發展到如今的7元錢一碗。現在,這家麵館每日可賣300多份牛肉麵。 塔城牛肉麵館和所有的街頭麵館一樣,窄窄的門庭,淺淺的飯堂,沒有豪華裝修,沒有包房,一副帘子拉起了半間廚房,一個人算賬、收錢還兼跑堂。 筆者在「唐氏牛肉麵館」看到,後堂裡頭戴小圓帽、捲髮大眼的小夥子在拉麵,一抻一扯,開開合合,拉出來的麵條粗細均勻、不粘不斷。在麵條下鍋前,還要展開臂膀,把麵條在案板上甩兩下,案子上的麵粉就像雲霧一樣散開,然後麵條嗖的一下就被投到鍋里,蓮花一樣在沸騰的水裡旋轉……整個拉麵過程只有幾分鐘,卻叫人眼花繚亂。觀看拉麵好像是欣賞雜技表演。 「記得第一次吃牛肉麵,那時候還沒有加肉、加菜的概念,一碗面足矣。」酷愛吃牛肉麵的塔城市民張力說,「那時在大學的校園裡,同宿舍的同學約上一起去吃牛肉麵,那肉丁少得可憐,這牛肉麵乾脆改名算了,就叫牛肉湯麵吧,意思是只有湯,沒有肉。轉念一想,誰也不指望從老婆餅中吃出老婆啊!」 在額敏縣某企業工作的邱永新向筆者回憶道:「為了吃上地道的牛肉麵,星期天大家一起約上去額敏縣的『一分利牛肉麵館』,每個人湊份子,大概10元錢吧,每人要一碗面,再要一碟肉,那吃得香啊,算是飽了口福。這些事,雖然時間久遠,但時時浮現在眼前,讓人很有想頭,也算是一種幸福的回憶了。現在,吃牛肉麵就講究多了,除了面,又是配小菜,再加肉、加蛋、加菜,還有酸菜面、干拌面、紅燒牛肉麵、毛細、二細、韭葉等新的品種。」 有人說,牛肉麵是一種成功的營銷學。一句話,牛肉麵有滋味,吃著讓人幸福。 吃牛肉麵有一個感受,品質好一些的牛肉麵館都是打自己的品牌,招牌上不說什麼「正宗蘭州牛肉麵」之類的用語,比如「康氏牛肉麵」、「唐氏牛肉麵」、「伊斯哈牛肉麵」等等。 「不過,許多牛肉麵館的環境不敢恭維,服務也不到位,需要改進。」塔城市民付新感慨地說,「個別味道一般、店面一般、服務一般、不上層次的牛肉麵館,喜歡打『正宗蘭州牛肉麵』的牌子,實際上一點也不正宗。」 「記得早些年,我和『死黨』每天早上都會去吃牛肉麵,我們一進門就喊『一細一毛,香菜少些肉多些』。意思是一碗下個細的,一碗下個毛細,香菜多少要一點,牛肉多加一點。當然香菜是可以任意加減的,肉一點都不會多,除非你另外要一盤,不過要加錢。儘管明知喊了肉多些也是白搭,但我們還是樂此不疲,似乎這樣喊了心裡才平衡。」私營業主範文民如是說。 塔城市民秦瑤談到塔城牛肉麵時笑侃道:「一天一碗牛肉麵,力拔山兮氣蓋世!」 「一碗牛肉麵不算什麼,但承載著一份回憶,寄託著一份深情。一碗普通的牛肉麵,包含了太多的鄉情、鄉味。」蘭州籍大學生志願者擺為國在談到牛肉麵時似乎感觸更深。 現在擺為國仍然記得來塔城市吃的第一碗牛肉麵。在一個粗瓷大碗里,滿滿地盛著湯和面,上面漂著一層紅紅的辣椒油,幾片白蘿蔔,一小撮綠綠的香菜和蒜苗,裡面還有十幾個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碗面的色香味產生的是一種絕對的誘惑和震撼,留下的也將是永久的記憶,化成氤氳升騰的香味。
推薦閱讀:

胡記牛肉粉面
自製——香辣香菇牛肉醬,夠辣,夠爽!
醬牛肉:關鍵幾點鹵出一鍋上好的牛肉
五香鹵牛肉
減肥好菜醬牛肉燒筍片的做法

TAG:牛肉 | 牛肉麵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