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領導者必須防止成為任務管理者

文/順風

在傳統的組織結構中,領導與管理一體,控制組織的全部流程;在現代組織結構中,領導不同於管理,管理被細分,領導權被分散,領導的含義也發生改變。現代組織結構中的領導者,必須遵循組織變革的趨勢,調整自身的行為取向,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放棄「任務下達者」的身份,領導者不需要注意「任務」。

那麼,領導者需要注意什麼呢?答案是兩點,一是必須注意組織的目標和戰略,二是必須注意組織的凝聚力。目標和戰略是統一而完整的範疇,絕對不能夠與繁雜的「任務」相混淆,也不能夠與諸如「計劃」、「規劃」等日常目標相混淆;組織凝聚力就是解決成員的積極性、文化、向心力、歸屬感協同能力、利益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共同促成組織的一體化。

那麼,如果領導者有了新的注意點,誰來注意「任務」呢?答案是,任務是隨時、隨機和隨意的,應該是分散的和無法、沒有必要進行整體控制的,組織完成目標的每個進程都由任務組成,最大的變化是任務應該產生於成員自身,每個成員自覺的尋找和完成任務,這才是現代組織最好的結構。

現代領導者必須時刻牢記,人是個性化的利益動物,只有想盡辦法讓他們資源、自發工作,才可能獲得最大的效能。而傳統的任務下達和任務控制方式,與此是相抵觸的,領導者下達的任務往往不是成員自己的目標和興趣所在,但是他們基於組織的制度而被迫和被動的完成各種任務,因此理論上講這不可能達成完全一致和積極主動的任務意識,員工參與任務的過程是遊離於外、被動於心的,任務難以與人有機的結合。

領導者不再關注任務,不再由自己控制任務的設置、下達、跟蹤、監督,這才是領導者現代化的出路。騰挪出來的精力,必須關注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動自發的工作,這時的領導者,更應該是一個士氣鼓動者、願景描述者、資源整合者、配套服務者、關係協調者,根據成員的相互關係和最新動態來決定自己的任務,最終組織內的任務角色發生了根本改變,員工從任務的被動執行和命令的被動遵守者,轉變成任務的尋找和完成者,而領導者則從一個任務的下達和控制者轉變成根據成員和組織的狀況不斷自我設置各種服務和協調任務者,甚至可以將 領導者成為組織成員的見解的任務接受者了。

真正睿智的領導者,最希望看見的員工並不是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自身下達的任務的員工,而是能夠主動發生目標、設計任務並且能夠獨立完成的員工。在一個來自組織成員的好的目標面前,他並不因為「下屬」給自己添了新的工作量和思考量而感覺不舒服,更不可能認為是下屬有意給他找麻煩做,而是相信下屬已經儘力從組織的統一目標出發,結合自身的職責,主動的思考出一條有利於組織發展和保持活力的新路子,對此他當然會非常興奮,並且會積極的以從屬者、協助者的身份,幫助提出新任務的員工尋找實現方案、資源陪同和目標路徑,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和成員的立場、步調都能夠達到一致,組織的協同進入了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相應的組織成員的工作感受、滿意度、智慧水平都得以提升。

組織的最高領導,注意的是最高的目標和凝聚力;不同層級的領導者也必須從任務管理者轉變為對於所在層級的領導,致力於將組織成員的目標統一到大的理想願景,並且推動他們主動的尋找自身的定位和需要完成的任務。這樣的組織,才是不斷獲得驚喜、不斷自我否定、不斷走上新的節奏和速度的組織,這就是領導者不再管理任務所帶來的好處。

推薦閱讀:

提升管理者綜合素質的捷徑
做下屬擁戴的管理者
優秀管理者之路
做決策的三大誤區

TAG:管理 | 領導 | 管理者 | 任務管理 | 任務 |